一、低压避雷器安装位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熊瑞[1](2021)在《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出现东西方向的分布的情况,为了解决能源全球化和促进能源内循环的供需关系这一问题,超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将会成为未来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输送方式。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是指电压等级为1000k V及以上且输电距离恰好等于半个工频波长长度的交流输电方式。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其本身一些特有的优点,如电气距离可以等效为0、输送功率大、不需要无功补偿等独特的优点。但由于半波长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很高,当发生雷击时,线路上会引起非常高的过电压,若不及时的抑制过电压,将会危及到变电所和电气设备的安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雷击半波长线路所引起过电压及其雷击过电压的抑制策略研究。本文首先使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与线路相关的模型(如杆塔、绝缘子和雷电模型)。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线路上发生四种雷击情况(即雷击绕击故障、雷击绕击未故障、雷击反击故障、雷击反击未故障)时的过电压分布情况。本文选用氧化锌避雷器(MOA)来抑制半波长输电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作为一种无间隙的氧化物避雷器,其优异的伏安特性曲线,具有更好的抑制过电压的效果。其伏安特性在于线路正常运行时相当于开路(流过MOA的电流极小);在线路上电压超过一定的门槛值时,MOA电阻急剧下降,释放能量,继而起到泄能的作用。基于特高压半波长输电线路上的雷击过电压问题,使用氧化锌避雷器对雷击过电压抑制的初步布置策略并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大致分为两步:首先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每300km布置一组避雷器,发现抑制效果不好,接着每隔100km布置一组避雷器,进行优化布置策略以达到抑制雷击过电压的目的。再结合线路实际情况和雷暴情况相结合,模拟出重雷区,提出雷击过电压抑制策略并仿真验证其抑制效果。由于实际线路中,不可能刚好有3000km的输电线路,因此在自然半波长线路的基础上,介绍了含调谐半波长线路的调谐模块并仿真分析了调谐半波长雷击过电压的分布情况下,通过线路上的雷击过电压分布情况,提出含调谐半波长线路过电压抑制的初步布置策略,仿真验证其适应性,如果不可行,进一步提出修改完善方案,使得所提出的方案在四种雷击情况下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进而进行仿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刘宝龙[2](2020)在《500kV交流线路脉冲气流灭弧防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逐年增加,为清洁电能的输送提供了保障。但采用传统“阻塞型”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佳,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本文在现有并联间隙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灭弧装置,该装置通过喷射高速高压气流,可有效切断防雷间隙工频续流,并且杜绝电弧重燃。本文首先研究了电弧的电位梯度、温度、伏安特性、直径、等离子流等物理特性,并分析了在气流作用下各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其次通过建立描述电弧等离子体的方程,利用电弧磁流体模型分析爆轰级高速高压气流与电弧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建立电弧模型,对高速高压气流与电弧等离子体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再次利用COMSOL仿真软件,仿真模拟高速高压气流与电弧的复杂耦合过程,并最终得出发展过程中不同时刻反应环境中的温度云图,了解了靠近喷射口温度下降较快,远离喷射口温度下降较慢,但最终温度均会低于3000K。最后为了检验装置的冲击强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了雷电冲击放电试验,为了检验装置的有效性进行了工频电流灭弧试验,验证了电弧在高速高压气流作用下能够迅速降低温度,最终在4.2ms熄灭。通过500k V电压等级下的脉冲气流灭弧装置的绝缘配合试验,得出了脉冲气流灭弧装置与绝缘子的绝缘配合比在1:0.9时,能够确保电弧沿预先设定的灭弧通道发生闪络,并且脉冲气流灭弧装置能够正常动作。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装置能够降低线路雷击跳闸次数,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逄春涛[3](2020)在《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时,绝缘子不仅将高压导线和线路杆塔作机械上的相互连接,同时也要保证杆塔和导线间的电气绝缘,其在电网的正常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闪络跳闸事故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闪络事故中鸟粪闪络占比最大。本文研究的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是集防雷与绝缘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绝缘子,由于其自身带有绝缘间隙,鸟粪及异物对绝缘子电场影响较大。为此研究鸟粪对该新型绝缘子的电场影响,对降低输电线路跳闸事故、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影响以及防鸟粪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CAD和ANSYS仿真软件对110kV、35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研究清洁干燥状态下、鸟粪分布位置、鸟粪电阻率改变以及长串鸟粪下落四种情况下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沿面电场的影响,对鸟粪分布在低压端伞裙以及长串鸟粪下落至低压端时与普通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变化作对比。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将绝缘子闪络电压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升降法确定其闪络电压的大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防鸟粪闪络提出相关建议。以110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为例,仿真结果表明:在清洁干燥状态下,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场主要集中在中部绝缘段,场强的极大值出在绝缘段的均压环处,为297.73V/mm;中部绝缘段承受绝大部分电压,防雷段电压变化缓慢;鸟粪滴落在绝缘段伞裙表面时,电场畸变最明显,从103.97V/mm畸变至274.97V/mm;鸟粪电阻率越低,其对周围电场影响越严重,鸟粪电阻率升高,即鸟粪变干过程中,鸟粪自身承受的场强在不断增大,对周围电场的影响减弱;长串鸟粪下落时,鸟粪两端电场发生畸变,鸟粪内部场强相对变小,当鸟粪下落至绝缘段时鸟粪两端电场畸变程度最严重,此时空间电场最大值出现在鸟粪与伞裙之间的空气间隙,为1.917kV/mm;鸟粪离一体化防雷绝缘子距离越远,其对沿面电场的影响也越小;利用支持向量机通过升降法对已知的绝缘子闪络电压分段,从全场域、放电通道、放电路径三个方面提取场强、电场不均匀度等电场特征量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以间隙是否击穿作为输出,最终的闪络电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近,误差较小,可推广应用于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当相同状态的鸟粪分布在低压端第一片伞裙处或短接低压端伞裙时,普通复合绝缘子电场畸变更明显,鸟粪承受的场强更大,说明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针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在实际应用中的防鸟粪策略,建议其防雷段采用大伞径伞裙或在其上方安装防鸟粪挡板。
李悠然[4](2020)在《中压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仿真计算研究》文中认为中压配电线路直接连接我国输电网与电力用户,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然而,中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较低、线路绝缘水平低,线路总长度数量巨大,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因雷电感应过电压而造成线路绝缘闪络、跳闸甚至断线等事故。此外,中压配电线路走廊附近常存在的树林、工业园区等地面凸起物具有一定的引雷能力。自然雷暴活动中,极可能出现雷击中压配电线路附近树木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果中压配电线路与周围凸起物的间距较小,在高幅值雷电流作用下雷击附近凸起物会反击中压配电线路。为此,本文分别计算分析了雷击中线路附近大地、雷击中线路附近树木和雷击中线路附近建筑物三种情况下中压配电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的分布特性及不同因素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防雷措施对中压配电线路雷电防护性能的影响。本文所做工作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非直接落雷条件下中压配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特性,研究结论可为我国中压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对于雷击中线路附近大地情况,根据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形成机理搭建中压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中压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分布特性及六种不同因素的影响。采用TL传输线模型作为雷电回击模型,采用Agrawal耦合模型作为场线耦合模型,在ATP-EMTP中搭建10k V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雷击点距线路中点最近时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幅值最大;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随雷电流幅值增大而增大,随雷电回击速度增大而增大,随雷电流波头时间增大而减小,随雷击点到线路水平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线路高度增大而增大,随土壤电导率增大而减小。二、对于雷击中线路附近树木情况,搭建了动静电弧模型相结合的10k V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雷电附近树木时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及反击电弧雷电过电压的特性,并分析四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雷电流波前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不随树木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随树-线路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线路反击电弧过电压幅值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雷电流波前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随树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树-线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距离后雷击点到线路据雷击点最近处的空气间隙不被击穿,线路不再产生反击电弧过电压。三、对于雷击线路附近建筑物情况,搭建考虑建筑物波传播特性的10k V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雷击附近建筑物时配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和反击电弧过电压的特性,并分析三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雷电感应过电压,雷击点对应建筑物的接地阻抗越小,线路上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越低;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基本不随建筑物高度变化;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随建筑物到线路间距增大而减小。对于反击电弧过电压,雷击点对应建筑物的接地阻抗越小,反击电弧过电压幅值越低;反击电弧过电压幅值随建筑物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反击电弧过电压幅值随建筑物-线路距离增大而增大,增大到一定距离后雷击点到线路的空气间隙不被击穿,线路不再产生反击电弧过电压。四、分析雷击线路附近大地和树木两种情况下保护间隙和避雷器对10k V配电线路的防雷效果。对比全线安装、隔一基杆塔安装(分距雷击点最近处是否安装两种情况)和隔两基杆塔安装(分距雷击点最近处是否安装两种情况)五种安装密度情况下的防护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线路距雷击点最近处不安装防雷设备的两种情况下保护间隙和避雷器的限压效果均不明显;在线路距雷击点最近处安装避雷设备的三种情况下保护间隙和避雷器对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均具有明显限压效果,且配电线路满足绝缘要求。
司丽萍[5](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Owner’s Solar PV MF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太阳能是能源利用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光伏电站的建设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其建设规范近年来却良莠不齐。ENGIE SA是一家法国公司,提供电力、天然气和能源相关服务。ENGINE公司于2018年6月20日出版了《业主光伏电站最低功能规范》(Owner’s Solar PV MFS)。该规范中列出了光伏电站建设各方面的最低功能规范,对光伏组件及其原材料的选择及安装提出了要求。该规范属于科技英语文本,原文是.pdf格式,笔者将该规范第五章的部分内容翻译成了中文。本文是基于笔者的这一翻译任务所作的报告总结。本报告共包括六章。第一章为任务概述,介绍原文的文体特征、翻译要求、翻译时间计划、报告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为译前准备部分,笔者使用ABBYY Fine Reader 14对原文本进行了文字识别,利用CAT工具SDL Trados 2017创建术语库、记忆库及翻译项目,并进行伪翻译,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利用谷歌翻译进行机器翻译导入翻译项目。第三章介绍机译后编辑过程,涉及机译后编辑的整体流程,利用Google Search Engine进行术语翻译搜索,利用Trados的QA Checker模块进行质量保证,译文导出,译文排版等内容。第四章是案例分析部分,也是本报告的核心章节,介绍了笔者在该翻译任务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主要介绍了原文中非谓语动词短语做后置定语时的翻译方法。当后置定语较为短小、含义清晰时,可以翻译为一个“v.+的(de)+NP”结构。根据动词不定式和过去分词各自的特点,动词不定式短语后置定语结构通常译为一个“要(yao)+v.+的(de)+NP”结构,过去分词短语后置定语结构通常译为一个“所(suo)+v.+的(de)+NP”结构。当后置定语为现在分词结构时,如对先行词的限制性较弱且字数较多时,前置可能使得译文句子较为繁琐,则可以根据句子中不同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将其翻译成并列复句、偏正复句或者简单句。在第五章中,笔者将自己的翻译文本与导师的审校文本进行了对比,发现笔者习惯性地将过多的宾语修饰成份放在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使得谓语动词与其宾语之间的间隔过大,可能会使得读者不易定位谓宾这种句子核心,造成阅读和理解困难。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原文进行充分理解,理顺句间逻辑,及时调整句序,可将补充说明的成分单独成句。对比章节也让译者对自己的译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翻译质量、书写翻译报告极为有益。第六章为报告总结,笔者对报告中的主要过程及问题探讨进行了总结。本报告描述了如何借助SDL Trados Studio 2017进行项目翻译,对于翻译实践及翻译软件的学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笔者在第四章中对于科技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后置问题进行了探索,既能够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也能够充实科技英语方面的翻译研究。本报告基于笔者自己的翻译文本写成,提出的翻译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李籽剑[6](2020)在《多管道结构压爆气流冲击熄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张,输电线路的受雷概率也逐渐增大,雷击跳闸导致的停电停工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正常生活的稳定。传统防雷方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受到雷击强度、雷击类型、雷击方式等不可控因素的制约,在雷电冲击过电压下还是较容易引起闪络。后续工频电弧的持续燃烧不仅会造成线路跳闸还可能引发电气设备的永久性损坏,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现阶段亟待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断线率和事故率的新型防雷措施,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雷害威胁。本文所研究的多管道灭弧装置具有多个电弧压缩管道,每个管道中部有引弧电极用来控制电弧路径,相邻管道构成灭弧室与气流喷口。装置采用了“冲击疏导,工频阻塞”的防雷理念,在雷电过电压下允许冲击闪络,但是不允许工频稳定建弧。在冲击电弧阶段,装置能够利用冲击能量触发膨胀压爆气流并作用于还未发展完全的工频电弧,有效地将工频电弧扼杀在极早“萌芽期”,避免线路雷击跳闸。本文通过理论建模、数值解析、仿真分析和一系列检测试验对多管道灭弧装置的冲击熄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并得出相应结论:(1)对电弧在多管道结构中的发展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对交流电弧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有利于电弧熄灭的条件。建立了单元管道电弧发展和传热模型,得出电弧被压缩后急剧温升并将热量传导给管道空气是产生压爆气流的原因。总结出过零熄弧和冲击熄弧是多管道结构的两种灭弧方式,其中冲击熄弧占主导地位。(2)结合电弧磁流体力学理论和欧拉高速气流场模型,建立了多管道结构中电弧耦合压爆气流的简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近似求解。解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滞后于电弧电流的变化。冲击电弧过后电弧电流出现了短暂的回升,但在气流的持续作用下,电弧最终熄灭。管道中部是压爆气流的发展起点,在电弧发展极早期此处就可产生速度840m/s,压力0.9Mpa的高速、高压的气流。冲击分量衰减的同时,气流和压力也从管道中部逐渐向两端发展偏移。电弧熄灭后,两端出现了负向速度通量。(3)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多管道结构的灭弧过程和灭弧室几何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灭弧仿真结果显示,温度的瞬时变化是产生压爆气流的关键因素。从速度、温度和电导率分布云图上看,灭弧室内空气被急剧加热后,气流速度峰值可达900m/s。高速压爆气流吹带电弧从灭弧室喷出形成电弧喷射现象,0.2ms左右电弧能量断口基本已形成,尔后电弧电导率急速下降,在0.31ms附近完全熄灭。灭弧室几何结构优化分析显示,灭弧室的宽度和深度可以影响电弧的散热;减小管道偏转角可以增大起弧难度;灭弧室数量的提升有利于降低整体结构的电流密度。多管道结构在灭弧过程完结后会吸入新的空气介质,这种回流特性使其能够有效防护多次回击。(4)通过试验测试了10k V多管道灭弧装置的主要性能。其中,放电电压试验和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确定了多管道灭弧装置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和工频湿耐受电压,得到了装置的伏秒特性曲线,验证了装置在雷电过电压下能够保护绝缘子不发生闪络。大电流冲击试验验证了多管道灭弧装置能够切分冲击大电弧,压爆气流的触发具有快速性。工频续流遮断试验波形显示装置可以快速切断系统续流且不会重燃。冲击-工频联合灭弧试验表明,装置动作速度极快,在0.01ms时就能产生高速压爆气流。工频电弧被深度抑制,最终工频电流起弧峰值仅有1k A左右,电弧在0.35ms左右熄灭。通过500k V绝缘配合试验获得了组合使用时灭弧装置的最优绝缘配合比。(5)通过对安装多管道灭弧装置前后的建弧率和雷击跳闸率进行计算得出,装置能够将线路雷击跳闸率大幅降低近85%。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多管道灭弧装置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部分雷害严重的线路雷击跳闸率在安装装置后趋零。
王佳庆[7](2020)在《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文中认为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化石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地球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故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找到新型清洁、安全并且可靠的可再生或可持续能源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丰硕的太阳能源辐射就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无污染,用之不竭可再生的低成本清洁能源。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行传输。光伏发电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也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具有可持续供给、清洁、安全、无噪声的优点,对地球环境保护和解决一次性资源短缺的危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的目的与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发展现状。然后以通榆边昭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66kV光伏发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以及二次系统等的设计,分析了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光伏并网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直流汇流箱以及交流配电柜等相关电气设备,设计了发电站二次系统方案,以及此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接地的相关方案。最后,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设计出一个完整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了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66kV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稳定,利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此外,该发电项目应用范围广,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的问题。光伏发电站还具有建设周期短,资源成本低,组建方便快捷的优点,能有效解决光伏变电站对电网负载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通榆县地区电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电压低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方胜伟[8](2020)在《基于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系统直接与千千万万的用户联系紧密,是电能的产生和使用的一道重要链接。该系统在我国广泛运行使用,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是保证人民生活正常进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国民经济处于高度发展之中,国民对于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配电系统相较于输电系统来说,本身绝缘水平较低,配电架空绝缘线路因雷击造成的电力故障情况较为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给广大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针对配电网进行雷击防护综合措施进行研究,有效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降低经济损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雷击故障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感应雷过电压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我国配电系统架空线路各类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感应雷击配电线路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针对目前最受关注的几种雷击防护措施,首先对无防护措施的配电系统架空线路的感应雷击耐雷水平进行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搭建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器这两类措施的感应雷击配电系统架空线路仿真模型,并分别仿真计算出耐雷水平:其次,根据耐雷水平,计算出感应雷击配电系统的闪络率、建弧率、跳闸率等雷击故障率,对各类雷击防护措施的防护性能进行评价;然后,分析我国配电系统的各类典型结构,将雷击防护措施的防护性能与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结合;最后基于给定的可靠性指标,结合技术经济约束条件,利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提出基于可靠性目标的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最优设计方案。
王祖程[9](2020)在《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对变电站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载移动式变电站因其转移灵活、高度集成化、易启动、省时省力、易安装、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变电站新建工程、自然灾害应急、短期电力供应、停电检修、公共事业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济南中弘广场供电方案为实例进行研究设计。本次设计的车载移动式变电站,将变电站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分别为:110kV主变压器模块、高压侧PASS组合电器模块、10kV中压配电开关柜模块、预制舱式综合自动化模块、运输车模块。每个模块均采用整体预制结构,不仅实现了模块化生产,还简化了现场安装流程,缩短了整体工期。车载移动式变电站不仅是常规变电站缩小后的移动版,也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整合与优化配置。本文主要进行如下研究设计:(1)结合移动变电站附近地区的站址概况和负荷增长速度,分析了工程必要性,确定了移动变电站的规模、系统接入方案。进行了变压器负荷、短路电流及导体截面的电气计算,无功补偿容量及中性点接地的分析和设计。完成了移动变电站的整体初步电气设计,为接下来更进一步的选型设计和针对运输的特殊设计奠定了基础。(2)根据总负荷计算结果和变压器特点,对变压器进行选型。根据实际应用改进了变压器的散热器位置、油枕结构、高压套管位置,解决了在道路运输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创新设计了变压器中性点旋转机构,既保证了运行时的操作安全距离,又实现了在变电站整体运输时的便捷性。(3)论述了目前主要的高压开关组合电器类别并进行选型。改进了 PASS高压组合电器安装方式以适应运输中的限宽问题。本文创新设计了 11OkV避雷器旋转机构,提供了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保障了移动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同时解决了运输中存在的问题。(4)根据现场实际计算短路电流,确定了10kV开关柜的分断能力。结合产品优势和经济性完成了 10kV开关柜的设计选型。由于预制舱体积有限,对10kV开关柜进行合理布置,以满足安全距离的设计要求。(5)论述了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优势和特点并进行选型,结合现场情况,完成了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合理布置。通过配置系统网络构成、自动化系统设备、综合保护功能,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设计。在其他二次系统方面,创新应用了自动灭火系统,提高了在突发意外火警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使移动变电站更加适应车载式的使用环境。最后对所有设备进行平面布置,完成了移动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达成了预期目标。
张帆[10](2020)在《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特高压系统的发展,北方的太阳能和风能及南方的水力资源能够顺利输送到东南沿海城市。为了能够更安全、更高效地输送能源,特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决定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操作过电压。为了解决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技术经济问题,采用选相投切技术(也称相控技术)可有效地抑制操作过电压,从而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但目前六氟化硫(SF6)断路器预击穿特性及机械分散性、线路耦合效应对最佳合闸时刻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相控技术对合闸线路故障率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及特高压线路选相重合闸策略方面研究也较少。本文旨在研究特高压断路器绝缘下降率的非线性对最佳合闸时间和预击穿时间的影响,以及相控开关的预击穿特性、机械分散性与特高压线路故障率的定量映射关系,解决选相投切技术应用于特高压系统的技术障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F6气体流注理论击穿判据的合闸预击穿电压曲线计算方法,针对特高压断路器灭弧室内电场强度不均匀问题,将断路器合闸时的绝缘下降率作非线性处理,确定不同关合系数k下的预击穿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分散性确定选相合闸不同负载的最佳合闸时刻。为验证选相合闸抑制过电压的效果,搭建了 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ATP-EMTP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合闸空载输电线路,预击穿时间对过电压的影响比机械分散性的影响更大,合闸过程应该更多地关注预击穿过程。对于特高压变压器的不同剩磁分别采取三种合闸相控策略:快速、延时及同步合闸,仿真结果表明三种合闸策略相结合可抑制过电压和励磁涌流。由此可得,选相投切技术可以明显地降低特高压系统的操作过电压,进而降低系统的操作冲击绝缘水平。由于输电线路相位之间的耦合效应,在首相合闸之后,会在第二相和第三相上产生感应电压,如果仍在电压零点处相控合闸会导致过电压的产生。因此,基于行波的模量分析和拉普拉斯变换理论,提出了各相断路器最佳合闸时刻的计算方法,并通过ATP软件建立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线路模型,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优化的相控策略对于无换位和完全换位的传输线均有效,且对双回线路的效果更明显。从原理上来说,选相投切技术能从根本上减小决定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的合闸操作过电压,但这一定性的认识过于宏观和模糊,相控开关技术要在特高压输电系统应用,需要将这一过程放大化,清晰给出各环节的细节,进行量化定标。因此,为了定量分析断路器关合性能、线路拓扑结构与合闸线路故障率的映射关系,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rm,ANFIS)建立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合闸故障率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某一项参数发生较小变化即需要进行重复仿真及处理大量结果的问题。根据此模型,可以对选相关合特高压线路的故障率实现预测,即用户可以在断路器关合特性参数和线路参数确定的前提下,预测评估相控合闸的线路故障率。反之,当系统对线路故障率有一定的要求时,断路器制造商可根据其要求值调整开关性能参数,以满足系统用户需求。随着特高压系统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系统能否安全、可靠性地持续运行。当系统突然发生故障时,工厂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以特高压系统的重合闸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合于永久故障时会产生大电流的问题,根据双端电源系统模型计算正常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进而提出特高压相控重合闸的最佳重合角度为0°或180°,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证明相控重合闸策略可行,即当线路重合于电压0°或180°时能够有效地将重合电流的峰值降至最严重情况时电流峰值的33%以下。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建模仿真研究了相控断路器的关合特性及线路拓扑结构对最佳合闸时刻的影响,建立了断路器关合性能、线路拓扑结构与线路故障率之间的映射模型,提出了特高压相控重合闸策略,实现了选相投切对特高压系统绝缘影响的量化分析,为选相投切技术在特高压系统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低压避雷器安装位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压避雷器安装位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半波长交流输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 |
2.1 引言 |
2.2 半波长输电线路仿真模型 |
2.2.1 半波长输电线路模型 |
2.2.2 杆塔模型 |
2.2.3 绝缘子模型 |
2.3 雷电流过电压 |
2.4 雷电流模型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半波长线路雷击过电压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半波长输电线路特性与雷击机理 |
3.2.1 半波长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情况分析 |
3.2.2 雷击机理 |
3.3 雷电绕击过电压的仿真分析 |
3.3.1 绕击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3.3.2 绕击未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3.4 雷电反击过电压的仿真分析 |
3.4.1 反击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3.4.2 反击未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波长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抑制措施 |
4.1 引言 |
4.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4.2.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模型和参数 |
4.2.2 金属氧化物的动作特性 |
4.2.3 非线性指数和残压 |
4.2.4 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 |
4.2.5 通流容量 |
4.3 不同伏安特性的避雷器选取 |
4.4 避雷器安装布置研究 |
4.4.1 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和常见问题分析 |
4.4.2 避雷器安装位置的影响 |
4.5 雷击过电压的抑制策略 |
4.5.1 雷击过电抑制的初步方案 |
4.5.2 优化避雷器布置 |
4.5.3 不同类型过电压抑制的适应性分析 |
4.5.4 重雷区的避雷器优化布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调谐半波长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抑制措施 |
5.1 引言 |
5.2 半波长调谐网络 |
5.2.1 电容型调谐网络 |
5.2.2 π型调谐网络 |
5.2.3 T型调谐网络 |
5.3 含调谐半波长线路的雷击过电压仿真 |
5.3.1 雷电绕击故障 |
5.3.2 雷电绕击未故障 |
5.3.3 雷电反击故障 |
5.3.4 雷电反击未故障 |
5.4 含调谐半波长线路过电压的抑制策略 |
5.4.1 雷击过电抑制的初步方案 |
5.4.2 优化避雷器布置 |
5.4.3 雷击自然半波长线路与含调谐线路抑制过电压的差异 |
5.4.4 不同类型过电压抑制的适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和参与的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2)500kV交流线路脉冲气流灭弧防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500k V输电线路防雷现状 |
1.2.1 国内500k V输电线路常规防雷措施 |
1.2.2 国外输电线路防雷研究现状 |
1.2.3 现阶段500k V交流输电线路防护瓶颈 |
1.2.4 脉冲气流灭弧装置的提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500k V交流输电线路雷击电弧形成机理及相关特性分析 |
2.1 电弧的形成机理 |
2.2 电弧物理特性 |
2.2.1 电弧温度 |
2.2.2 电弧的直径 |
2.2.3 电弧的等离子流 |
2.2.4 电弧的伏安特性 |
2.2.5 电弧的电位梯度 |
2.3 长空气间隙放电物理过程 |
2.4 电弧发展及熄灭过程分析 |
2.4.1 电弧发展过程分析 |
2.4.2 电弧熄灭过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气流灭弧原理及气流耦合电弧数学模型 |
3.1 脉冲气流灭弧原理 |
3.1.1 脉冲气流灭弧装置工作原理 |
3.1.2 脉冲气流的产生 |
3.1.3 反应物量化分析 |
3.2 脉冲气流纵吹电弧等离子体机理分析 |
3.3 脉冲气流耦合电弧数学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气流耦合电弧过程仿真分析 |
4.1 仿真软件简介 |
4.2 仿真过程简述 |
4.2.1 建立灭弧筒模型 |
4.2.2 设置仿真参数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灭弧试验与实际应用效果 |
5.1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
5.2 工频电流灭弧试验 |
5.2.1 灭弧试验原理 |
5.2.2 灭弧试验结果 |
5.3 500k V电压等级下的脉冲气流灭弧装置的绝缘配合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流程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实际应用情况 |
5.4.1 脉冲气流灭弧装置试运行于某110k V线路 |
5.4.2 脉冲气流灭弧装置试运行于某220k V线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鸟害故障的种类及特征 |
1.1.2 鸟害防治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鸟粪对绝缘子电场影响研究 |
1.2.2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与发展 |
1.2.3 输电线路防雷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电场计算方法和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概述 |
2.1 电场计算方法概述 |
2.2 ANSYS仿真软件简介 |
2.3 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0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鸟粪闪络及预防研究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 鸟粪对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 |
3.2.1 洁净干燥状态下的电压和场强分布 |
3.2.2 鸟粪分布位置对电场影响 |
3.2.3 鸟粪电阻率变化对电场分布影响 |
3.2.4 鸟粪在防雷绝缘子周围下落对电场影响 |
3.3 鸟粪对防雷绝缘子与普通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影响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鸟粪对35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研究 |
4.1 清洁干燥状态下的电场分布 |
4.2 湿润鸟粪对电场的影响 |
4.3 干燥鸟粪对电场的影响 |
4.4 鸟粪下落对电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VM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研究 |
5.1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
5.2 电场特征量及预测过程 |
5.2.1 电场特征量的提取 |
5.2.2 预测过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压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仿真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雷击附近大地时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仿真计算 |
1.2.2 雷击附近物体时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仿真计算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雷击附近大地时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特性计算 |
2.1 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数学模型 |
2.1.1 雷电回击模型 |
2.1.2 电磁场表达式 |
2.1.3 场线耦合模型 |
2.2 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分布特性 |
2.3 不同因素对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影响 |
2.3.1 雷电流幅值的影响 |
2.3.2 回击速度的影响 |
2.3.3 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影响 |
2.3.4 雷击点到线路水平距离的影响 |
2.3.5 线路高度的影响 |
2.3.6 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击附近树木时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特性计算 |
3.1 仿真模型及参数 |
3.1.1 雷电流模型 |
3.1.2 树木模型 |
3.1.3 配电线路模型 |
3.1.4 雷击树木反击线路电弧放电模型 |
3.2 雷击附近树木时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分布特性 |
3.3 不同因素对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影响 |
3.3.1 树木高度的影响 |
3.3.2 树木与线路间距的影响 |
3.3.3 雷电流幅值的影响 |
3.3.4 雷电流波前时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雷击附近建筑物时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特性计算 |
4.1 建筑物框架结构的建模 |
4.2 雷击附近建筑物时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分布特性 |
4.3 不同因素对线路过电压的影响 |
4.3.1 雷击建筑物屋顶不同位置的影响 |
4.3.2 建筑物与线路间距的影响 |
4.3.3 建筑物高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压配电线路防雷措施防护效果仿真分析 |
5.1 不同防雷措施对雷击附近大地所致感应过电压的防护效果 |
5.1.1 保护间隙的防护效果 |
5.1.2 避雷器的防护效果 |
5.2 不同防雷措施对雷击附近树木所致过电压的防护效果 |
5.2.1 保护间隙的防护效果 |
5.2.2 避雷器的防护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Owner’s Solar PV MF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Overview |
1.1 Introduction |
1.1.1 Text Features |
1.1.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
1.2 Report Structure |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
2.2 Project Creation |
2.3 Termbase and Translation Memory |
2.3.1 Creation of Termbase |
2.3.2 Creation of Translation Memory |
2.4 File Analysis |
2.5 Machine Translation |
2.6 Summary |
Chapter 3 Proces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
3.1.1 Revision of Target Segments |
3.1.2 On-the-fly Term Addition |
3.2 Quality Assurance |
3.3 Translation Export |
3.4 Summary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Post-attributes |
4.1 Translation into Pre-positioned Structure |
4.2 Translation into Clause |
4.3 Summary |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ion Versions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
Acknowledgements |
(6)多管道结构压爆气流冲击熄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输电线路防雷现状 |
1.2.1 “阻塞型”防雷措施 |
1.2.2 “疏导型”防雷措施 |
1.2.3 “组合型”防雷措施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弧在多管道结构中的发展特性分析 |
2.1 交流电弧特性分析 |
2.1.1 交流电弧伏安特性 |
2.1.2 交流电弧的温度 |
2.1.3 交流电弧的直径 |
2.1.4 交流电弧弧柱电位梯度 |
2.1.5 交流电弧的熄灭与重燃 |
2.1.6 交流电弧的近阴极效应 |
2.2 电弧发展的弧柱通道模型 |
2.3 压爆气流触发模型 |
2.3.1 弧柱压缩模型 |
2.3.2 “电弧喷射”与“压缩抽吸” |
2.3.3 压爆气流的形成 |
2.4 多管道结构熄弧方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爆气流耦合电弧发展过程分析与求解 |
3.1 MHD理论与可压缩电弧磁流体模型 |
3.1.1 MHD磁流体力学理论 |
3.1.2 可压缩电弧磁流体模型 |
3.2 高速气流场动态模型 |
3.3 气流-电弧耦合发展过程分析、建模与求解 |
3.3.1 压爆气流多点截断电弧机理分析 |
3.3.2 气流纵吹电弧数学模型 |
3.3.3 纵吹气流耦合电弧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管道结构熄弧仿真与优化分析 |
4.1 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介绍 |
4.2 基于MHD理论的气流熄弧控制方程组 |
4.3 仿真几何建模及参数设置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多管道结构优化 |
4.5.1 仿真设置 |
4.5.2 压爆气流发展过程分析 |
4.5.3 灭弧室结构对灭弧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管道灭弧装置试验研究 |
5.1 10kV多管道灭弧装置基本技术参数设计 |
5.2 放电电压试验 |
5.2.1 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试验 |
5.2.2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
5.3 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 |
5.3.1 试验步骤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工频续流遮断试验 |
5.4.1 试验回路 |
5.4.2 试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
5.5 冲击-工频联合灭弧试验 |
5.5.1 试验回路 |
5.5.2 试验步骤 |
5.5.3 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机械性能试验 |
5.6.1 试验要求 |
5.6.2 试验步骤 |
5.6.3 试验结果 |
5.7 500kV绝缘配合试验 |
5.7.1 试验回路与设备 |
5.7.2 试验步骤 |
5.7.3 试验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管道灭弧装置的应用研究 |
6.1 压爆气流灭弧扰动下的建弧率和雷击跳闸率分析与计算 |
6.1.1 压爆气流灭弧扰动下的建弧率 |
6.1.2 压爆气流灭弧扰动下跳闸率计算分析 |
6.2 挂网运行案例分析 |
6.2.1 10kV线路运行案例分析 |
6.2.2 其他运行案例分析 |
6.2.3 多管道灭弧装置的优势与不足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优缺点 |
1.3 光伏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2.1 系统组成与原理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2.2.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2.2.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
3.1 站区总布置 |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 |
3.2.1 太阳能电池原理 |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计算 |
3.2.3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位角和倾斜角的设计 |
3.2.4 安装方式以及位置场所 |
3.3 逆变器的选型 |
3.4 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
3.5 控制器的设计 |
3.6 交流配电柜设计 |
3.7 DC/DC变换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
4.1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 |
4.1.1 系统概况 |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4.1.3 系统技术要求 |
4.1.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4.2.1 计算机监控系统任务 |
4.2.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
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4.3.1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 |
4.3.2 各元件保护配置 |
4.3.3 安全自动装置 |
4.4 二次接线 |
4.4.1 光伏电站电气测量 |
4.4.2 防误操作闭锁系统 |
4.4.3 互感器配置 |
4.5 变电站控制系统 |
4.6 电气二次设备配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
5.1 设计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
5.1.2 技术原则 |
5.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
5.2.1 短路电流计算 |
5.2.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
5.3.1 过电压保护措施 |
5.3.2 避雷器选型 |
5.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
5.4.1 雷击的简介 |
5.4.2 无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3 有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4 防雷接地设计总结 |
5.5 消防措施 |
5.6 劳动安全卫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配电网雷电过电压与雷电防护系统 |
2.1 雷电概述 |
2.1.1 雷电过电压 |
2.1.2 雷电参数 |
2.1.3 感应雷过电压形成原理 |
2.1.4 感应雷过电压计算 |
2.2 感应雷击配电网跳闸率计算 |
2.2.1 建弧率 |
2.2.2 跳闸率 |
2.3 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指标 |
2.3.1 可靠性准则 |
2.3.2 可靠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感应雷击配电网建模与仿真分析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1 雷电流模型 |
3.1.2 绝缘子闪络模型 |
3.1.3 架空线路 |
3.1.4 接地电阻模型 |
3.1.5 杆塔 |
3.2 感应雷击配电线路仿真 |
3.2.1 无保护措施时线路防雷水平 |
3.2.2 架设避雷线仿真 |
3.3 安装避雷器仿真计算 |
3.3.1 配合问题 |
3.3.2 理论分析 |
3.3.3 仿真计算 |
3.4 组合防雷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优化及结果分析 |
4.1 配电网结构 |
4.2 案例分析 |
4.3 优化方法 |
4.4 求解 |
4.4.1 求解器 |
4.4.2 求解步骤 |
4.4.3 目标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
1.2.1 国外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发展历程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整体设计方案 |
第2章 电气总体设计方案 |
2.1 工程必要性分析 |
2.1.1 站址自然条件 |
2.1.2 站址条件分析 |
2.1.3 工程必要性分析 |
2.2 电气一次方案设计 |
2.2.1 主变压器负荷计算 |
2.2.2 接入系统方案 |
2.2.3 短路电流计算 |
2.2.4 导体截面选择 |
2.2.5 无功补偿 |
2.2.6 中性点接地方式 |
2.3 电气二次方案设计 |
2.3.1 继电保护现状和配置 |
2.3.2 配置方案 |
2.3.3 保护配置 |
2.3.4 直流电源系统的计算 |
2.4 电气初步设计系统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次系统主变压器设计实施方案 |
3.1 10kV主变压器选型 |
3.2 主变压器的特殊结构设计 |
3.3 主变压器中性点创新性设计 |
3.3.1 中性点装置现状调研 |
3.3.2 中性点旋转机构的结构和作用 |
3.3.3 中性点旋转机构的安全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次系统高压组合电器设计实施方案 |
4.1 高压组合电器的选型 |
4.1.1 高压组合电器简介 |
4.1.2 高压组合电器PASS与AIS、GIS的方案对比及选型 |
4.2 高压组合电器特殊结构设计 |
4.3 避雷器创新性设计 |
4.3.1 外置避雷器装置的现状调研 |
4.3.2 避雷器旋转机构的结构设计 |
4.3.3 避雷器旋转机构的安全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次系统中压柜的设计选型 |
5.1 10kV中压开关柜选型 |
5.2 10kV中压柜的平面布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次系统监控与保护系统设计实施方案 |
6.1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
6.1.1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简介 |
6.1.2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选型 |
6.1.3 布置预制舱式综合自动化室模块 |
6.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6.2.1 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 |
6.2.2 综合保护功能配置 |
6.3 其他二次系统 |
6.4 根据主要设备选择进行平面布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选相投切技术研究历程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相控开关关合特性 |
1.3.2 选相合闸线路 |
1.3.3 输电线路绝缘水平 |
1.3.4 线路重合闸 |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选相投切中最佳合闸时刻确定 |
2.1 引言 |
2.2 选相投切的最佳合闸时刻 |
2.2.1 k≥1时最佳合闸时刻 |
2.3 最佳合闸时刻的改进研究 |
2.3.1 容性负载时的最佳合闸时刻 |
2.3.2 感性负载时的最佳合闸时刻 |
2.4 本章小结 |
3 选相投切特高压线路和变压器暂态过程及仿真模型 |
3.1 引言 |
3.2 合闸空载线路和变压器过电压 |
3.2.1 合闸空载线路 |
3.2.2 投切空载变压器 |
3.3 选相投切技术影响特高压操作过电压的仿真研究 |
3.3.1 特高压线路选相合闸仿真 |
3.3.2 特高压变压器选相投切仿真 |
3.4 选相投切技术影响特高压操作冲击绝缘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线路耦合效应的选相合闸相位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闸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 |
4.2.1 行波的模量分析 |
4.2.2 基于模量分析的感应电压计算 |
4.3 考虑耦合效应的线路合闸仿真研究 |
4.3.1 完全换位无并联电抗器仿真 |
4.3.2 无换位无并联电抗器仿真 |
4.3.3 完全换位有并联电抗器仿真 |
4.3.4 无换位有并联电抗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选相合闸特高压线路故障率模型 |
5.1 引言 |
5.2 合闸特高压线路故障率 |
5.3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模型 |
5.3.1 ANFIS的网络结构 |
5.3.2 ANFIS样本与训练 |
5.4 合闸线路故障率与相控开关关合性能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控重合闸研究 |
6.1 引言 |
6.2 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故障特征 |
6.2.1 双端电源供电且线路首端带有并联电抗器系统模型 |
6.2.2 双端电源供电且线路两端带有并联电抗器系统模型 |
6.3 相控重合闸理论及分析 |
6.3.1 相控重合闸策略 |
6.3.2 最佳重合角度 |
6.4 仿真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低压避雷器安装位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 熊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500kV交流线路脉冲气流灭弧防雷技术研究[D]. 刘宝龙. 广西大学, 2020(07)
- [3]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D]. 逄春涛.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压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仿真计算研究[D]. 李悠然.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5]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Owner’s Solar PV MFS[D]. 司丽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多管道结构压爆气流冲击熄弧机理研究[D]. 李籽剑. 广西大学, 2020
- [7]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D]. 王佳庆.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优化研究[D]. 方胜伟. 山东大学, 2020(12)
- [9]110kV智能化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实施[D]. 王祖程. 山东大学, 2020(11)
- [10]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D]. 张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