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西地区园林植物培育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陆健滨[1](2020)在《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大城市压力和促进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缺乏特色、忽视景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倾向房地产等。要促进特色小镇良性发展,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的建设机制。研究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京族海洋小镇为实践,以景观规划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探索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特色小镇的研究动态,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特点。目前特色小镇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小镇个体的规划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景观评价和建设体系的构建以及不同研究视角下景观建设的探讨。其次,探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适合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系统。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初步提取出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基本维度,即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4个维度,结合京族海洋小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京族海洋小镇复杂适应系统景观建设的目标体系,即交通、护岸、服务设施、广场、建筑、服饰、捕鱼、民俗、园林植物、动物(迁徙鸟类)、旅游业、海洋产品加工业12个具体目标,构建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的基本架构。再次,对京族海洋小镇的基础设施、文化、生态和产业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京族海洋小镇基本满足特色小镇景观建设需要。即基础设施: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基础设施齐全,游客管理欠缺,广场面积广阔,有待规划整理。文化:京族文化浓厚,有京族特色的仿古建筑15座,其规模、制式、装饰具有京族文化特征;服饰、捕鱼、民俗等文化活动丰富,能满足游客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生态:小镇公共绿地的园林植物有60科117属152种,南亚热带园林景观特征明显,古树数量达262株,其中古树名木一株(膝柄木Bhesa robusta),古树群一处(巫头村),古树文化积淀深厚;2018年冬季及2019年春季观测到迁徙鸟类总数4260只,隶属于7科23属,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野生鸟类丰富;产业:边境旅游增温,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海洋产品加工业投资增加,经济占比提高明显。调查和分析为研究江平镇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确立了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方向,为同类型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最后,基于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研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规划设计中,对京族海洋小镇现有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探索适合少数民族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路径,验证所提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京族海洋小镇紧抓国家和自治区特色小镇推进建设契机,紧密承接防城港边境旅游发展新战略,统筹海、渔、田、农、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京族文化资源,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为魂、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统领下,京族海洋小镇的景观将形成“一带、三区、十景”的总体规划布局,优化重点区域景观环境,将文化体验、生态建设、滨海度假、舒适宜居、产业发展等要素有机融合,打造民族文化浓厚、景观环境优美、产业特征鲜明的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廖晓晶[2](2020)在《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在现今能源短缺、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社会背景下,“节约型园林”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而“节约型园林”的核心是“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地被植物又是园林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植被数量、种类选择、营建技术还是维护难度等方面都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合理的地被植物设计方式与管理应用模式,将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基于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巨大差异,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厘清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态势。再采用样方法对长沙市西湖公园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的科属种组成及其应用特征,客观的分析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的景观应用现状。同时,对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的演化现象进行探究,掌握公园绿地草本层人工景观向自生地被植物转化的程度。并且通过分析不同生境下自生地被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了解不同生境下的群落差异,科学的探究自生地被植物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案例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地被植物的自然演化与自生地被的应用效果,为营建近自然植物群落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未来地被植物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对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佐证分析得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2.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相关案例的分析,比较得出两者在设计理念与手法上均追求近自然化与生态化,但在营建技术与景观效果方面我国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通过对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的调查显示: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共39科66属79种,草皮盖度>木本地被植物盖度>草本地被植物盖度,草皮应用面积过大。4.在西湖公园中呈现明显的景观绿地退化现象,自生草本地被植物侵入现象以及自生地被植物种间平衡现象,使得自生地被植物在公园中代替草本层,发挥着积极的景观效益。5.对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全园共调查到自生地被植物65种,隶属于29科61属。并对不同生境自生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影响自生地被植物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理化性质、光照条件、水分以及人为活动干扰。6.以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工程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单一草皮在城市绿地中的野生化趋势以及自生地被的优势,为近自然地被植物群落的物种选育与营建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7.探讨了地被植物景观应用在宏观层面的生态化与规范化趋势、中观层面营建模式自然化、经济化趋势以及微观层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系统化、整合化趋势,对我国未来绿化事业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充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梳理以及实证案例的分析,并综合得出地被植物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解决当前景观建设地被植物应用中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巨大、生态保护不足、景观持久性等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建设节约集约型、生态高效型、经济成本最优型的园林景观提供理论支撑与工程应用借鉴。
黄沛文[3](2019)在《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点睛之笔,重中之重,是直观反映城市风貌以及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承载的交通压力不断加大,道路横断面形式的调整、道路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不断加强的景观意识,都对新形势下的行道树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个城市道路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必须先调查研究该城市的各项基本特点、行道树现状,并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本文对湘潭市城区50条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现场实地调查统计其道路状况,行道树树种及习性、配置形式、生长势、维护与否以及景观效果等要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进行行道树树种统计分类、行道树功能分析、行道树景观效果分析,总结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研究选取的湘潭市城区50条道路行道树树种共有10个。但是不同行道树树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基本上只有个别路选用了不同的树种,其中香樟作为行道树的有38条,占76%,远远高出其他行道树树种。(2)常绿落叶比为3:1,城市道路行道树以常绿树种为主,而常绿行道树创造的稳定绿荫导致绿化带无法栽植喜阳植被,降低了植被层次和丰富程度。(3)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生长形势较好的仅有29条,只占有58%,也就是还有42%的行道树生长一般或者较差;有8条道路未进行有效养护管理,占比16%,行道树前期的栽植以及后期的养护均存在问题,导致行道树难以持续健康的展示其应有的景观特色。(4)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景观效果良好的占11条,效果一般的占33条,效果差的占6条,只有22%的道路能展示较好的景观效果,加之前面总结的相关问题共同导致了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景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研究工作,提升规划设计理念,提倡行道树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搭配为辅,各取所长科学搭配。此外,要科学养护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道路绿化可持续发展,做好道树合理的淘汰和更新工作,并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做好湘潭市行道树树种整体规划,严格实施。此次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为湘潭市行道树种的规划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城市总体面貌,并希望为其他临近城市与地区的相关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于家宁[4](2019)在《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大规模建设,耕地流失、能源危机、资源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凸显,经济建设“量”的提升正逐步转型为可持续的“质”的追求。因此,城市住区的绿色生产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即挖掘城市生态系统自身资源供给能力,提升城市建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本文尝试以城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生产性功能提升为核心,以农业种植、可再生能源生产、有机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背景与条件分析、策略研究、实证研究三部分组成。首先,从建设背景、规划设计特征、存量更新趋势三方面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1980-2000年老旧住区更新的背景。基于文献数据研究分析天津地区绿色生产的自然条件;基于典型住区实地调研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的空间条件与社会条件。然后,从典型住区现状及绿色生产条件出发,明确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的目标与原则。以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外部空间与建筑单体为载体,提出以农业种植、可再生能源生产、有机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为手段,适用于城市既有住区的绿色生产性更新策略。最后,以天津市河西区津淄东里住区为例,进行生产性更新设计实证性研究。从津淄东里空间现状与生产条件出发,提出该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方案,并从物质能源产量和环境影响的角度,对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方案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的条件,提出了住区生产性功能提升策略。旨在保持住区功能基本不变和用地零增长前提下,主动提升住区自身资源供给与代谢能力,开源与节流并举,生产与生态兼顾,为既有住区功能提升和城市生态转型提供新思路。
马雪娥,祝建刚,程新平[5](2019)在《甘肃河西地区密枝红叶李引种试栽与繁育技术初报》文中指出通过田间物候、生长、抗逆性等表型性状观测研究表明,密枝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atropurpurea)的生态习性与河西地区的气候有较好的协调性,物候期与当地季节、气候相吻合,抗寒力、耐干旱能力较强。它乔灌皆宜,枝条密生,在整个生长季叶色紫红,色泽鲜艳,色彩稳定,景观效果极佳,特别是密枝红叶李落叶期较其它彩叶树种推迟,有效延长了甘肃河西地区园林植物观赏期,是河西地区难得的红色系彩叶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采用嫁接、扦插方式繁育苗木取得初步成功,为密枝红叶李在甘肃河西地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劼[6](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研究指明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穆大伟[7](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张淮南[8](2017)在《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先人崇尚花卉,以某种着名花卉进行园林景观营造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无锡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无锡园林成为江南园林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在江南传统花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某种着名花卉为主题,因花造景,营造意境,又可作为存储植物种质资源基地的“无锡名花园林”。相对于无锡其它类型的园林而言,无锡名花园林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历史发展脉络不够清晰,造园艺术分析缺乏系统性。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方法,结合无锡具有代表性的名花园林,从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造园理念、理法、园艺科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试图从中西名花文化的差异,名花园林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方面探讨无锡名花园林的未来发展之路。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历史中江南园林的名花造景情况为背景,总结出每个历史阶段的名花造景发展;在分析江南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无锡名花园林主题花卉杜鹃花、梅花、兰花、樱花等在历史上出现的着名栽培品种,以及历代花谱、农书等专着关于名花的栽培要点,为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以无锡具有代表性的名花园林:中国杜鹃园、江南兰苑、古梅奇石圃、鼋头渚樱花谷、鼋头渚花菖蒲园为对象,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角度分析其造园理念,从花木、布局、理水、建筑等方面分析其造园理法。总结出无锡名花园林造园艺术是“意”与“匠”的有机结合。(3)继承和发展江南传统名花文化。分析了江南传统名花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名花园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无锡名花园林的建设意见:继承名花文化、创新赏花形式和加强技术力量。建成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具有无锡地域特色的名花园林。
丁龙[9](2017)在《五种植物在北京地区的引种及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旱区具备较强抗逆性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许多具有引种价值,在城市园林绿化,尤其是城市防护绿地、工业绿地、道路绿地等干旱贫瘠地带及城市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中国西北地区引种了黑果枸杞(Lyc ruthenicum)、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和花棒(HHedysarumscoparium)5种旱区植物,观察了其在北京地区的物候表现及生长状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 5种旱区植物在28 d的自然干旱胁迫和20 d的涝渍胁迫处理后的形态生理指标变化,对5种植物抗逆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它们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到结论如下:1、5种植物引种到北京后物候期提前,生长期延长。黑果枸杞在生长季易受到枸纪蚜虫和蛞蝓的危害。花棒易受到蚜虫的危害,雨季和秋天易发生锈病,同时花棒在引种后只能开花,不能正常结实。5种植物绿期基本都在8个月左右,柠条绿期持续时间最长,为260天,蒙古莸持续时间最短,为206天。金露梅的年生长量最小,速生期集中于春至夏初,柠条的年生长量最大,与黑果枸杞、蒙古莸和花棒在入夏后进入生长高峰。2、干旱胁迫处理后,5种旱区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降低,花棒和黑果枸杞的光合系统受到的影响最小,金露梅的光合系统受损最严重。干旱胁迫后金露梅叶片的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急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较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急剧降低。其余4种植物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电导率先升后降,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SOD和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蒙古莸SOD活性和花棒POD活性在所有植物中升幅最大,干旱28 d后分别升至为胁迫前的2.1、14.1倍。随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各有机溶质的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金露梅积累最多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28d后分别增至为原来的2.1、23.4倍,花棒积累最多的可溶性蛋白,28 d后增至为原来的2.0倍。隶属函数法表明,植物耐旱能力为花棒>黑果枸杞>柠条>蒙古莸>金露梅。3.涝渍胁迫试验表明,5种旱区植物耐淹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黑果枸杞>蒙古莸>柠条>金露梅>花棒。黑果枸杞在20d的涝渍胁迫处理后的存活率为]00%,花捧在涝渍处理10d、金露梅在涝害处理20d后的存活率就已变为0。5种旱区植物均能够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和渗透调节对涝渍胁迫做出积极响应,黑果枸杞和蒙古莸能够忍受渍害胁迫和短期的涝害胁迫,长期的涝害胁迫会超出两种植物自身调节能力的阈值,金露梅和柠条仅能够耐受短时间的涝渍胁迫,长期涝渍处理会严重伤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花棒的耐淹性最差,短期胁迫处理就会显着降低植物的光合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降解细胞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导致植物的电导率和MDA含量短时间内急剧升高。4、植物种子发芽试验表明,花棒、柠条和蒙古莸的发芽率较高,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300 mg/L的GA3和100 mg/L的NAA浸种24 h是提高黑果枸杞和金露梅种子的发芽率的最佳处理方法,可分别使萌发率提高到96.7%和78.0%;植物嫩枝扦插正交试验表明,300 mg/L和100 mg/L的IAA处理4 h是提高金露梅和蒙古莸生根率的最佳处理方法,可使两种植物的生根率达到80%以上。300 mg/L的NAA处理4 h和100 mg/L的ABT处理8 h是提高黑果枸杞和柠条生根率的最佳处理方法,可分别使生根率达到55%和61.1%,生根率仍然偏低,花棒扦插成活困难,试验中所有插穗均未生根。5、综合分析,黑果枸杞用做生态功能性植物时,在5种旱区植物中的引种潜力最大,但黑果枸杞在北京地区引种后应注意虫害的防治。蒙古莸和柠条也可用做生态功能性植物在北京地区引种栽植,引种价值次之。与其它引种植物相比,金露梅对干旱胁迫与涝渍胁迫的的适应能力均较差,但植株本身观赏价值较高,繁殖简单,在北京地区生长适应性良好,病虫害较少,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重点引种。花棒虽然表现出了极强的抗旱性,但对涝渍十分敏感,当强降雨导致短时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时可能引起植株死亡,引种风险较大,但在北京一些地势较高、水分供应困难地区,且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的绿化目的时,可在植物选择时予以考虑。
冯媛媛[10](2015)在《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改善》文中指出中学植物景观是塑造中学校园形象、体现校园整体实力以及提升在校师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环境要素,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创新,各地中学纷纷进行教学资源调整,掀起了校园撤并、改建、扩建,甚至新建的热潮,目前许多建设年代早的传统中学校园受到场地、经费等限制,植物景观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和师生期待;而一些新建校园建设重硬质轻景观,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指导,植物景观雷同,缺乏校园精神。本文立足素质教育背景和中学校园规模扩大化趋势,结合中学校园现状和教育特点,分析总结了其植物景观的特殊需求,并以南京市为例,选取2000年前和2000年后建设的中学老校园、新校园各5所,通过对校园植物的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新老校园各功能区植物景观的不同特色以及植物群落组成、乡土树种比例、树种应用频率及树种观赏特性和季相结构等;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校园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营造方面,南京市老校园绿化侧重点在教学区,体育运动区、文化休闲区绿化面积和质量层次不齐,且与教学区绿化相互重叠,而生活区绿化景观通常最为简单;新校园较为重视校前区、教学区、休闲文化区的植物景观效果,体育运动区和学生生活区的植物种类和绿化面积普遍高于老校园。2、南京市10所调研中学的校园绿化植物共有266种(含品种及变种),隶属于87科,184属,其中乔木101种,占38.0%;灌木75种,占28.2%;藤本14种,占5.3%;竹类及草本地被76种,占28.5%。其中木本植物共190种,占南京市常用绿化树种的29.8%,占有比例较小,而草本花卉和地被的应用更与南京市丰富的草本地被资源不相称。同时,一些常用植物出现的频度过大造成中学校园植物景观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新建校园的基础绿化植物选择和绿化形式雷同。3、南京市10所调研中学的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值总体排序情况为第十三中学>南师附中>南外仙林分校>金陵中学>金陵河西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华河西分校>江宁高级中学>第一中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老校园排名整体靠前。老校园在生态功能层面综合评分值较高,而新校园在视觉效果和人文教育方面更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河西地区园林植物培育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西地区园林植物培育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时代背景 |
1.1.2 特色小镇政策背景 |
1.1.3 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1.1.4 广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特色小镇基本概念 |
2.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 |
2.2.1 传统城镇与区 |
2.2.2 特色小镇建设误区 |
2.3 特色小镇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4 特色小镇的基础理论研究 |
2.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2 地域文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色小镇案例研究 |
3.1 国外特色小镇 |
3.1.1 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 |
3.1.2 基亚瓦合岛滨海小镇 |
3.1.3 国外案例借鉴 |
3.2 国内特色小镇 |
3.2.1 龙泉驿洛带音乐小镇 |
3.2.2 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小镇 |
3.2.3 国内案例借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色小镇研究理论(CAS)的适用性及调查方案的设计 |
4.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适用性 |
4.1.1 特色小镇具备CAS基本特征 |
4.1.2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的确定 |
4.2 现状调查方案 |
4.2.1 小镇基础设施 |
4.2.2 小镇文化 |
4.2.3 小镇生态 |
4.2.4 小镇产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建设维度调查与分析 |
5.1 京族海洋小镇基础设施 |
5.1.1 交通 |
5.1.2 护岸 |
5.1.3 服务设施 |
5.1.4 广场 |
5.2 京族海洋小镇文化 |
5.2.1 建筑 |
5.2.2 京族服饰、捕鱼、民俗文化 |
5.3 京族海洋小镇生态 |
5.3.1 园林植物 |
5.3.2 动物(迁徙鸟类) |
5.4 京族海洋小镇产业 |
5.4.1 旅游业 |
5.4.2 海洋产品加工业 |
5.5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使用情况调查 |
5.5.1 受访者特征分析 |
5.5.2 京族海洋小镇使用情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
6.1 规划背景 |
6.1.1 总体情况 |
6.1.2 国家政策 |
6.1.3 区域政策 |
6.1.4 区位条件 |
6.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6.3 规划定位 |
6.4 总体规划 |
6.4.1 空间结构规划 |
6.4.2 功能分区规划 |
6.5 主要区域规划 |
6.5.1 万尾村 |
6.5.2 金滩海岸 |
6.5.3 海洋产业区域 |
6.5.4 金滩广场 |
6.6 园林植物规划 |
6.7 总体布局 |
6.8 相关技术指标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
1.1.2 “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 |
1.1.3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差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公园绿地 |
1.3.2 地被植物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地被植物理论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2.1 国外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2.2 国内地被植物工程应用进展 |
2.3 地被植物应用的相关理论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景观美学理论 |
2.3.3 经济学原理 |
2.4 国内外理论及应用研究评述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案例分析 |
3.1 国外相关案例 |
3.1.1 伦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3.1.2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
3.1.3 美国芝加哥卢瑞花园 |
3.2 国内相关案例 |
3.2.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3.2.2 上海世博公园 |
3.3 国内外地被植物应用比较分析 |
3.3.1 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比较 |
3.3.2 地被植物景观营建技术比较 |
3.3.3 地被植物景观效益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研究 |
4.1 研究区及调研区域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调研区概况 |
4.2 样点及样方设置 |
4.3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4.3.1 频度计算方法 |
4.3.2 物种重要值计算方法 |
4.3.3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人工栽培地被植物物种组成及应用特征 |
4.4.2 公园环境中景观绿地演化现象 |
4.4.3 自生地被植物物种构成及物种多样性 |
4.5 小结 |
第5章 地被植物工程应用实践分析 |
5.1 项目简介 |
5.2 地被植物应用现状 |
5.3 地被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
5.4 工程应用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6章 地被植物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
6.1 宏观发展趋势 |
6.1.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趋向于选择近自然植物群落 |
6.1.2 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的规范化、准则化 |
6.2 中观发展趋势 |
6.2.1 国外野花草地营建进一步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 |
6.2.2 国内传统的地被植物设计与管理模式趋向边缘化 |
6.2.3 城市建设中单一草坪向野花花境及缀花草坪转化 |
6.3 微观发展趋势 |
6.3.1 地被植物选择应用回归乡土本色 |
6.3.2 着手地被植物系统化研究 |
6.3.3 地被植物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行发展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B (国内地被植物研究现状文献梳理) |
附录 B-1: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 |
附录 B-2:地被植物有关生理性的研究 |
附录 B-3:地被植物的引种、快速繁殖与推广研究 |
附录 B-4:地被植物有关景观建设的研究 |
附录 C (长沙市西湖公园地被植物名录) |
附录 C-1:长沙市西湖公园人工栽培地被植物名录 |
附录 C-2:长沙市西湖公园自生地被植物名录 |
致谢 |
(3)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1 城市道路绿地及特点 |
1.3.2 行道树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 |
2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查方法 |
2.1 湘潭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1.4 历史文化 |
2.2 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概况 |
2.2.1 湘潭市主要道路类型 |
2.2.2 湘潭市道路主要绿地形式 |
2.2.3 湘潭市城区路网结构 |
2.3 湘潭市行道树的建设与发展 |
2.4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4.1 调查方法 |
2.4.2 调查内容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行道树种类 |
3.2 行道树的配置形式 |
3.3 生长势与维护情况 |
3.4 功能满足情况 |
3.5 景观效果 |
4 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4.1 存在问题 |
4.1.1 规划层面 |
4.1.2 设计层面 |
4.1.3 施工层面 |
4.1.4 维护层面 |
4.2 城市道路行道树优化 |
4.2.1 规划层面 |
4.2.2 设计层面 |
4.2.3 施工层面 |
4.2.4 苗圃建设 |
4.2.5 维护层面 |
4.2.6 新技术发展层面 |
4.3 行道树种优化 |
4.3.1 行道树种优化的原则 |
4.3.2 优良行道树树种推荐 |
4.4 湘潭市行道树提质具体建议 |
4.4.1 替换行道树树种 |
4.4.2 结合道路横断面形式改善植物配置方式 |
4.5 根据湘潭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行道树树种规划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4)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规模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危机 |
1.1.2 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天津市中心城区 |
1.3.2 老旧住区 |
1.3.3 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生产性城市 |
1.4.2 住区更新 |
1.4.3 绿色住区评估体系与发展导向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条件分析 |
2.1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更新背景 |
2.1.1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建设背景 |
2.1.2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规划设计特征 |
2.1.3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存量更新目标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生产自然资源条件 |
2.2.1 太阳辐射条件与光伏、农业生产 |
2.2.2 风速与风力发电 |
2.2.3 地质条件与浅层地热能资源 |
2.2.4 水资源量与雨水收集利用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空间条件 |
2.3.1 典型住区选取与空间特征分析 |
2.3.2 典型住区空间绿色生产条件 |
2.3.3 典型住区基础设施配置与需求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运营管理参与条件 |
2.4.1 空间设施管理权属 |
2.4.2 社区参与基础 |
2.4.3 居民生产活动参与意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策略研究 |
3.1 更新目标与原则 |
3.1.1 更新目标 |
3.1.2 更新原则 |
3.2 住区外部空间的绿色生产整合策略 |
3.2.1 绿化景观空间与生产功能整合 |
3.2.2 道路交通空间与生产功能整合 |
3.2.3 与生产功能相关的设施配置 |
3.3 建筑单体的绿色生产整合策略 |
3.3.1 屋顶空间的生产功能整合 |
3.3.2 建筑立面的生产功能整合 |
3.3.3 室内空间与农业生产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津淄东里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 |
4.1 典型住区选取 |
4.1.1 建设背景具有典型性 |
4.1.2 区位具有典型性 |
4.1.3 规划设计具有典型性 |
4.2 津淄东里现状与生产潜力分析 |
4.2.1 空间现状与生产潜力分析 |
4.2.2 居民生活空间需求 |
4.2.3 物质能源供需现状 |
4.2.4 气候模拟与生产潜力分析 |
4.3 津淄东里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 |
4.3.1 住区外部空间更新设计 |
4.3.2 住宅单体更新设计 |
4.3.3 居民共建的单元景观构筑物设计 |
4.3.4 住区生产运营方式 |
4.4 更新方案绿色生产潜力计算 |
4.4.1 农业生产 |
4.4.2 能源生产 |
4.4.3 雨水中水与有机垃圾再利用 |
4.4.4 更新前后物质能源供需对比 |
4.5 更新方案绿色住区指标提升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典型住区调研表 |
附录 B 典型住区居民生活习惯及生产性活动参与偏好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甘肃河西地区密枝红叶李引种试栽与繁育技术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优势表现 |
3.2 年生长发育情况 |
3.3 抗性表现 |
4 繁育技术 |
4.1 嫁接 |
4.1.1 嫁接繁育 |
4.1.2 砧木培养 |
4.1.3 嫁接 |
4.2 扦插 |
4.2.1 苗圃地选择 |
4.2.2 整地做床 |
4.2.3 插穗选择及处理 |
4.2.4 扦插时间 |
4.2.5 扦插密度和方法 |
4.2.6 扦插后的管理 |
5 结论 |
(6)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
2.5 小结 |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
3.9 小结 |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
4.12 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
5.3.1 海泊河公园 |
5.3.2 沧口公园 |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
5.9 小结 |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
6.3.2 人工山石营造 |
6.3.3 人工水景营造 |
6.4 园林建筑营造 |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
6.5 园林雕塑 |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
6.9 小结 |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
7.1.2 比较总结 |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2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1.2.1 无锡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2.3 国外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江南传统名花园林的形成 |
2.1 江南传统名花造景简史 |
2.1.1 先秦至汉 |
2.1.2 魏晋南北朝 |
2.1.3 唐宋 |
2.1.4 元明清 |
2.1.5 近现代 |
2.1.6 江南传统名花造景主要特点 |
2.2 江南传统名花品种与栽培技术 |
2.2.1 传统名花品种 |
2.2.2 传统名花栽培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近现代无锡名花园林的形成 |
3.1 民族实业家“以园养园” |
3.1.1 梅园 |
3.1.2 横云山庄 |
3.1.3 陈家花园 |
3.2 园艺爱好者“海外引种” |
3.2.1 杜鹃花引种 |
3.2.2 兰花引种 |
3.3 商人巨贾的“园林点缀” |
3.3.1 蠡园 |
3.3.2 锦园 |
3.4 无锡名花园林的建立 |
3.4.1 杜鹃园 |
3.4.2 江南兰苑 |
3.4.3 花菖蒲园 |
3.4.4 古梅奇石圃 |
3.4.5 樱花谷 |
3.5 近代无锡名花造景主要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无锡名花园林造园理念“意之立” |
4.1 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
4.1.1 利用自然环境 |
4.1.2 营造花卉生境 |
4.1.3 巧借有利景观 |
4.2 以文立意,以景生情 |
4.2.1 点明景观主题 |
4.2.2 蕴含诗情画意 |
4.3 因花造景,因景成境 |
4.3.1 传承名花文化 |
4.3.2 营造名花景观 |
4.3.3 开拓名花意境 |
4.4 本章小结 |
5 无锡名花园林造园理法“匠之营” |
5.1 整体布局 |
5.1.1 园林选址:依山傍水,巧于借景 |
5.1.2 总体布局:集锦为主,突出主景 |
5.1.3 局部空间:小中见大,不拘一格 |
5.2 山水生境 |
5.2.1 源有去由,水有来历 |
5.2.2 随曲合方,以水为心 |
5.2.3 姿态不一,动静交融 |
5.3 突显花木 |
5.3.1 尊重植物自身生境 |
5.3.2 突出主题植物造景 |
5.3.3 融合其它园林要素 |
5.4 配置建筑 |
5.4.1 建筑形式:因循传统,形式多样 |
5.4.2 建筑风格:含蓄稳重,推陈出新 |
5.4.3 建筑理法:宜亭斯亭,宜榭斯榭 |
5.5 本章小结 |
6 江南传统名花文化的继承与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 |
6.1 中西名花园林的异同与中国传统名花文化的继承 |
6.1.1 中西名花园林的共同点 |
6.1.2 中西名花园林风格的差异 |
6.2 江南名花园林的发展现状 |
6.2.1 江南现有着名名花园林 |
6.2.2 名花园林的发展困境与趋势 |
6.3 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之路探索 |
6.3.1 无锡名花园林存在的问题 |
6.3.2 无锡名花园林的发展方向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五种植物在北京地区的引种及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西北旱区种质资源的引种开发 |
1.1.1 西北旱区种质资源的引种开发概况 |
1.1.2 西北旱区植物在北京的引种开发现状 |
1.1.3 引种西北旱区植物概况 |
1.2 植物抗逆性研究 |
1.2.1 植物耐旱性生理研究 |
1.2.2 植物耐涝性生理研究 |
1.3 西北旱区植物繁殖技术研究 |
1.3.1 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技术 |
1.3.2 扦插生根机理及调控技术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技术路线 |
2 引种西北旱区植物在北京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引种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物候期观测结果 |
2.2.2 生长量的测定结果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五种西北旱区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 |
3.2.2 干旱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叶片水分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7 五种西北旱区植物耐旱综合评价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五种西北旱区植物的耐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五种西北旱区植物的存活率与胁迫症状 |
4.2.2 涝渍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涝渍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2.4 涝渍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5 涝渍胁迫对5种西北旱区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2.6 主成分分析对植物耐淹性生理指标的筛选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引种西北旱区植物繁殖技术的研究 |
5.1 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2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4 技术路线及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相关概念 |
1.1 校园景观、校园环境 |
1.2 植物景观 |
2 校园植物景观的主要功能 |
2.1 生态功能 |
2.2 观赏功能 |
2.3 文化功能 |
2.4 科普教育功能 |
2.5 师生保健功能 |
3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3.1 国内外中学校园景观研究进展 |
3.2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3.3 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4 中学校园特点 |
5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科教需求分析 |
5.1 植物的科普教育价值 |
5.2 中学教育的植物景观需求研究 |
第三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
1 南京市教育发展及调研中学概况 |
1.1 南京市教育发展概况 |
1.2 调研中学概况 |
1.3 南京市中学新老校园建设情况比较研究 |
2 南京市中学校园不同功能区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
2.1 中学校园功能区划分 |
2.2 中学校园典型功能空间植物景观实例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群落学特征研究 |
1 调研方法和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校园植物种类组成研究 |
2.2 校园植物绿化结构研究 |
2.3 绿化植物应用频率分析 |
2.4 绿化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1.2 层次分析法研究主要步骤 |
2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2.1 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
2.2 各评价指标确定及评分标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3.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优化对策 |
1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1.1 绿化生态化 |
1.2 植物科普化 |
1.3 空间人性化 |
1.4 景观特色化 |
2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问题及提升建议 |
2.1 南京市中学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2.2 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提升建议 |
3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建设发展优化对策 |
3.1 挖掘场地潜力,创新绿化模式 |
3.2 增加新优品种,注重生态效益 |
3.3 绿化结合教学,景观增益学习 |
3.4 关注师生需求,提高空间活力 |
3.5 体现校园文化,塑造景观特色 |
4 结语 |
第七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1 论文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河西地区园林植物培育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族海洋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陆健滨. 广西大学, 2020(02)
- [2]长沙市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研究[D]. 廖晓晶. 湖南大学, 2020(08)
- [3]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D]. 黄沛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4]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D]. 于家宁. 天津大学, 2019
- [5]甘肃河西地区密枝红叶李引种试栽与繁育技术初报[J]. 马雪娥,祝建刚,程新平.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1)
- [6]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8]无锡名花园林造园历史与园林艺术研究[D]. 张淮南.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1)
- [9]五种植物在北京地区的引种及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D]. 丁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南京市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改善[D]. 冯媛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