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何赛[1](2021)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并降低基础沉降,本文通过现场平板载荷试验研究安徽某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针对现场不合格的桩基采用换填桩帽的加固方法,并运用FLAC 3D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换填桩帽、上层软土以及桩身强度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同时结合格栅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与拟合结果,改进对于整个场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判别方法。
陈新岩[2](2021)在《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都是当前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牵扯面十分之广。正是由于优化设计与方案比选二者的关联环节众多,计算并制定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方可完成。且在这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常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对初选方案进行计算与反复验算,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逐步融入到工程行业中,为传统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复合地基综合优选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复合地基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两个模块的特征,从两个层面分别对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进行细致拆分与整合。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CFG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碎石桩+CFG桩)为例,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设计规范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分析,并分别建立了三类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充分发挥其特性,最大限度的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另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应用灰色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地基综合评价模型,并借助MATLAB程序开发将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个科学可靠的综合比选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配合MATLAB的工具箱开发功能,将优化设计模块与综合比选模块进行结合,开发出一个能够集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为一体的“优中选优”系统,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时间成本发挥到了极致。
王瑞春,何迎坤,张桂溪[3](2020)在《冲击碾压联合水泥搅拌桩处理填土地基试验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提出一种欠压实填土地基综合处理工艺,即先施工冲击碾压,形成约1.5 m厚的硬壳层,然后施作水泥搅拌桩,两者结合成柔性桩网复合地基结构,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铺筑路基试验段,取得相关试验和检测数据,研究其工艺机理和适用范围,进行经济分析。认为该工艺技术合理可行,经济效益明显,并提出了五点便于工程应用的建议。
田园园[4](2020)在《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尤其在一些沿海、湖泊多的地区,软土地基特别常见。路堤沉降和失稳是工程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修建公路时因软土地基造成的的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对软土的成因、分布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托安九二期公路工程的K195—K395段软土工程资料,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式,从造价、工期、处理效果、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机械设备六个方面对水泥搅拌桩、管桩和塑料排水板三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十位专家的总排序权重值,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为处理该软土地基的最优处理方案。本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K195—K395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沉降量和路堤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同该工程的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并从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地基沉降、侧向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LAIXS有限元对使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值大大减小;随着路堤的填筑,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也随之增大。(2)与工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出的结果与工程监测的结果相比有一些微小差距,这是由于模型简化的原故,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PLAIXS有限元软件的模拟是可行的。(3)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以及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小,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随之增加;桩的长度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大,长度越大,沉降值和侧向位移越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会随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不明显;砂垫层和土工格栅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都有所抑制,但砂垫层主要对减小沉降值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对侧向位移抑制效果较好。图37表20参32
杨萌[5](2020)在《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其道路沿线常常会经过一些天然地质条件不满足要求的软土区域,其间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是工程完工后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湖北、湖南等地势平坦、河流如网、湖泊棋布星罗的多河湖地区,存在大量河湖相软土区域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面临质量及工程成本等问题,其中以湖北武穴地区河湖相软土更为明显。论文以正在修建的麻阳高速武穴长江大桥北岸接线工程为依托,研究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及处理后路面工后沉降的规律,并进行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以所依托工程项目地质勘查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武穴段河湖相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数据,较好地反映了武穴段河湖相软土的工程特性,为多河湖地区软土地基的研究提供参考。(2)以K150+465K150+495段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为例,对最佳水泥掺入比、搅拌桩机轴转速、施工钻机下钻和提升速度等影响成桩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水泥搅拌桩中较大的水泥掺入比、较大的搅拌轴转速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强度。(3)分析水泥搅拌桩处理试验段工后效果,对K150+480、K150+576、K150+671断面的沉降进行跟踪观测,其中观测时段主要为水泥搅拌桩处理完成后,路堤填筑及其完成后一段时间内。通过分析水泥掺入比分别为15%、18%、20%三个断面的沉降观测数据,结果认为在同等路堤荷载下水泥搅拌桩中水泥掺入比越高,控制地基沉降量的效果越好,工后相同时期内沉降量更小。(4)以K156+875处断面的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观测数据与各模型的预测数据,结果显示双曲线法和星野法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更为接近,指数曲线法则误差更大。
尤鹏飞[6](2020)在《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复合地基中桩长对于承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为了发挥出桩体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效应,桩体的端部往往需要高强度的持力层。同时其中的桩体不具备侧限的作用,无法充分利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有侧限地基不同于传统复合地基,其中有侧限体的端部可以不依靠高强度的持力层,而是通过控制地基土的侧向变形使地基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达到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在有侧限地基中,不仅基础的埋深浅,而且有侧限体的侧限作用,使地基土产生了应力集中效应,充分发挥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与传统复合地基相比,有侧限地基施工简单并且经济效益高。因此在有侧限的条件下,研究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五组不同加固深度的有侧限地基进行室内静载荷试验和分析。然后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最后根据工程实例中的测试数据验证了应力比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不同加固深度的有侧限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深度的增大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程度和沉降变形的控制效果,同时分析出在不同深度条件下,有侧限体应力及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2)根据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对有侧限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荷载-沉降变化、有侧限体应力分布及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变化规律均与室内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3)通过对有侧限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的应力和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芯中部范围内应力和沉降的变化程度最大。同时对有侧限体端部以下地基土的沉降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有侧限地基的沉降变形,主要是以有侧限体端部之下一定深度内地基土的压缩变形为主。(4)根据工程实例中的监测数据,绘制出有侧限地基中的应力比变化曲线,对模型试验中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验证。
王怡迪[7](2020)在《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力发展,综合管廊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等各类型工程中,其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每年近2000km的建设速度飞速发展,2020年末预计可达10000km的超大规模,我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管廊大国。然而,在综合管廊建设欣欣向荣的背景下,管廊地基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管廊基坑突涌破坏、结构开裂和渗漏水、周边环境破坏等现象频发,而目前孤立的地基设计往往针对管廊地基承载力要求或沉降控制,鲜有研究涉及管廊基坑开挖阶段,继而管廊工程全过程的安全难以实现。本文依托济南市东站片区的某管廊工程,该工程在基坑开挖阶段多次发生突涌破坏,分析其破坏事故,在压力平衡法的基础上考虑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提出更契合实际的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并将管廊基坑突涌稳定和其地基承载力要求综合考虑,提出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设计方法。依据此法进行该工程的地基优化设计,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分析验证,研究管廊施工过程中管廊结构、地层的受力规律及管廊地基设计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托济南市某管廊基坑,在经典的压力平衡法的基础上对隔水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坑底加固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考虑上述积极因素的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得出临界加固厚度的确定公式,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基坑突涌的变形形态、事故原因、措施分析。(2)结合多个工程实例总结分析管廊地基沉降风险、变形特性及加固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管廊工程进行其地基设计目标、方法的研究。(3)以管廊工程全过程的安全和经济为目标,以地基沉降值和工程造价为控制指标,将管廊基坑开挖期的突涌稳定和施工、运营期的地基承载力要求综合考虑,提出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法进行济南市某管廊地基的优化设计。(4)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济南市某管廊工程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其中包括:(1)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证明该方案不仅成功规避管廊基坑开挖阶段发生的突涌破坏,实现“全过程”的安全,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2)研究承压水地层管廊工程施工中各阶段的结构、地基及地表的变形规律;(3)讨论不同垫层厚度、加固范围对管廊工程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地基加固参数。
陈垍欢[8](2020)在《水泥搅拌桩在吹填土地区公路地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吹填土具有透水性差、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等特点,在附加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很大的沉降,非常不利于公路工程建设。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对吹填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本文选取遵曹公路中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吹填土地基的路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监测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研究了分层填筑路基过程以及公路荷载的施加对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的影响。本文首先归纳总结水泥土加固机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破坏模式以及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的计算方法。在理论基础上,依据遵曹公路对水泥搅拌桩在吹填土区的试验段监测点布置,现场监测了复合地基的路中及路肩沉降、路基坡脚侧向位移以及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等随着路堤填筑过程的变化,并汇总分析了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使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监测断面进行了模拟,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与天然吹填土地基在公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水泥搅拌桩处理吹填土地区公路路基的适用性。之后,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改变单一变量,来模拟桩长、桩间距、桩体模量、垫层模量、填土速率以及路面荷载等因素对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规律以及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曹妃甸吹填土地区公路路基的良好方法,复合地基减小沉降和控制变形的效果明显。影响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的因素众多,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对水泥搅拌桩在曹妃甸吹填土地区公路地基中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月[9](2020)在《地聚合物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力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泥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但其高能耗、高碳排及耐久性不足的缺点,促使人们寻找一种低碳环保且性能优异的胶凝材料来代替水泥。地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胶结材料,因其低碳排、力学性能优异、耐久性良好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地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和重金属固封等方面,而对地质聚合物处治软土这一课题的研究近年来才刚起步,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地聚合物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桩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地聚合物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力学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开展了液塑限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5%和10%掺入比下的地聚合物加固土的力学性能,发现软土的液塑限、不排水剪切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地聚合物掺量的增加而增大。2、在掺入比10%的条件下,研究了龄期、养护湿度和含水率对地聚合物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得出固化土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养护湿度和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固化土强度在90天时达到2.1MPa,远大于前期强度。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地聚合物固化土长期强度的预测公式,其抗压强度比UCS90/UCS28接近于水泥加固土。3、在掺入比10%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维固结试验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10%地聚合物的掺入可显着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和渗透系数。地聚合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使素土压缩性从中压缩性变为低压缩性,渗透系数减小了10倍。4、采用XRD、FTIR、TG和SEM-EDS微观试验技术,分析了地聚合物的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及其随龄期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掺入地聚合物后,其水化产生的Si4+、Al3+、Ca2+等与土颗粒表面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减小了土颗粒间的距离,使土颗粒发生团粒化作用,促进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提高;碱环境下地聚合物粉料中Si-O-Si、Al-O-Al等共价键断裂,硅铝单体随浓度增加出现凝聚反应,产生链状聚合物;经脱水缩合后形成三维网络状高聚物,附着于土颗粒表面并填充土颗粒间孔隙,使土体微观结构趋于密实。地聚合物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铝酸钙(CASH),其生成量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水化产物的胶结和填充作用减小了土颗粒间的孔隙,从而提高了土体强度,减小了土体压缩性和渗透性。地聚合物固化软土的微观机理概括为离子水化、离子交换、絮凝和团聚、火山灰反应和碳化反应。5、开展了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分析了逐级加载条件下不同面积置换率的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桩土应力和地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随着置换率的增大,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桩顶应力、地表桩间土应力和桩土应力比均减小,地基承载力显着提高,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能接近相近置换率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6、开展了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并与模型试验对比。分别采用Mohr-Coulomb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模拟地聚合物搅拌桩和地基土力学特性,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得了相关模型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面积置换率下的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中所得的沉降变形、桩顶应力、地表桩间土应力和桩土应力比与模型试验值吻合较好,规律一致。
贾超[10](2020)在《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于适应性广、造价较低和加固效果良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评价其加固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工程实际中,通常根据现场勘察结果选择相应的施工工法,并通过试桩以及试桩过程中对桩体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监测,来确定工程施工参数,分析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归纳总结了复合地基的概念、主要类型及效用,分析了桩式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特性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太焦铁路太谷段黄土地基为研究背景,根据现场勘察和试验结果,分析评价了该路段黄土的特性及其湿陷性。最后,采用现场监测、数值分析及理论计算等手段,计算分析了该路段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特性,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桩身外观尺寸检查和钻孔取芯,发现芯样完整性良好,桩体均匀;各芯样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均大于1MPa,表明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完整性和桩体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缓慢向下发展,比例界限和极限荷载不明显;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压密、局部剪切破坏和完全破坏特征也不明显,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未达到其极限状态。(3)通过静载荷试验、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所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90kPa、315kPa和238kPa。由此可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理论计算结果大于现场测试结果,主要是因为试验荷载未达到复合地基的极限状态,未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数值模拟结果略小于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但其差值较小。(4)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所得地基沉降量分别为21.17mm、26.14mm及31.25mm。数值模拟结果大于现场监测,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密度及弹性模量通常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但本文模型中则取密度及弹性模量为固定值。
二、影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 |
1.1 工程地质概况 |
1.2 现场载荷试验 |
1.3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取 |
2 模拟结果分析 |
2.1 换填桩帽的影响 |
2.2 上层土强度的影响 |
2.3 桩体强度的影响 |
2.4 场地整体承载力的拟合 |
3 结论 |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复合地基处理智能决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与系统搭建 |
2.1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 |
2.1.2 复合地基的关键设计参数 |
2.1.3 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原则 |
2.2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搭建 |
2.2.1 优化设计模块的设计 |
2.2.2 综合比选模块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
3.1 CFG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1.1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1.2 CFG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1.3 CFG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1.4 优化变量 |
3.1.5 约束条件 |
3.1.6 目标函数 |
3.1.7 CFG桩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
3.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2.4 优化变量 |
3.2.5 约束条件 |
3.2.6 目标函数 |
3.2.7 水泥搅拌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
3.3 组合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
3.3.1 碎石桩+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
3.3.2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3.3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3.3.4 优化变量 |
3.3.5 约束条件 |
3.3.6 目标函数 |
3.3.7 碎石桩+CFG组合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
3.4 算法验证 |
3.4.1 GA函数的遗传计算 |
3.4.2 优化模型计算流程 |
3.4.3 CFG桩的模型实现 |
3.4.4 水泥搅拌桩的模型实现 |
3.4.5 碎石桩+CFG组合桩的模型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地基智能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
4.1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
4.1.2 层次结构的确定与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
4.2.1 指标集的建立与表示 |
4.2.2 基于FAHP的权重计算 |
4.3 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
4.3.1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
4.3.2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 |
4.4 算法验证 |
4.4.1 建立评价指标集 |
4.4.2 基于FAHP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
4.4.4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判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综合评价分析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 |
5.1.1 系统技术支持平台 |
5.1.2 系统开发工具 |
5.2 系统框架及功能特点 |
5.2.1 系统框架搭建 |
5.2.2 系统的功能与优势 |
5.3 系统核心模块 |
5.3.1 用户进入界面 |
5.3.2 主界面说明 |
5.3.3 优化设计模块 |
5.3.4 综合评价分析模块 |
5.4 工程实例应用 |
5.4.1 建筑工程概况 |
5.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
5.4.3 工程设计要求 |
5.4.4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应用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3)冲击碾压联合水泥搅拌桩处理填土地基试验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实例 |
1.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1.2 土样分析 |
1.2.1 颗粒级配 |
1.2.2 物理力学指标 |
2 地基处理设计思路及参数 |
2.1 设计思路 |
2.2 施工设备及计算参数 |
2.2.1 冲击碾压设备 |
2.2.2 水泥搅拌桩和褥垫层设计 |
3 地基处理施工与检测 |
3.1 冲击碾压施工与检测 |
3.2 水泥搅拌桩施工与检测 |
4 地基处理工艺机理分析和适用范围 |
4.1 工艺机理分析 |
4.2 经济分析 |
4.3 适用范围 |
5 结语 |
(4)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常用的处理技术 |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的类型 |
2.1.3 软土的分布 |
2.1.4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
2.3 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
2.3.1 分层总和法 |
2.3.2 考虑不同变形阶段的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
3.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3 专家打分及构造判断矩阵 |
3.3.1 专家打分 |
3.3.2 数据处理 |
3.4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1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
3.4.2 使用MATLAB程序代码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3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AXI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3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3.2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分析 |
4.3.3 地表沉降与监测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泥搅拌桩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1 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2 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3 水泥搅拌桩的桩刚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2 砂垫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 土工格栅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搅拌桩发展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搅拌桩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3 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特性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河湖相软土的勘察方法 |
2.2.1 钻探及钻孔取样 |
2.2.2 现场原位测试 |
2.2.3 室内试验 |
2.3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特性 |
2.3.1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工程特性 |
2.3.2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数据分析 |
2.3.3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搅拌桩处理公路软土地基 |
3.1 水泥搅拌桩施工 |
3.2 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 |
3.2.1 水泥掺入比 |
3.2.2 搅拌桩机轴转速 |
3.2.3 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 |
3.2.4 搅拌遍数 |
3.3 试验段场地选取 |
3.4 工艺性试桩方案及结果分析 |
3.5 水泥掺入比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 |
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4.3 断面沉降观测 |
4.3.1 沉降观测要求 |
4.3.2 断面沉降观测数据 |
4.4 断面沉降预测分析 |
4.4.1 双曲线法预测 |
4.4.2 指数曲线法预测 |
4.4.3 星野法预测 |
4.4.4 三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中桩长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有侧限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侧限地基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复合地基的发展 |
2.2 有侧限地基 |
2.2.1 有侧限地基的组成 |
2.2.2 有侧限体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
2.2.3 有侧限体的材料类型 |
2.3 有侧限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2.4 有侧限地基的基本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加固深度有侧限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试验的设计与制作 |
3.2.1 单元有侧限体的相似比例 |
3.2.2 有侧限体模型的设计 |
3.2.3 有侧限体模型的制作 |
3.2.4 有侧限体材料的力学试验 |
3.3 试验准备内容 |
3.3.1 填筑试验土体 |
3.3.2 加载装置的布置及试验过程 |
3.3.3 结构模型的测试原件布设 |
3.4 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分析 |
3.4.1 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分析 |
3.4.2 有侧限体深度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
3.4.3 有侧限体深度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分析 |
3.4.4 有侧限体的应变分析 |
3.4.5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的应力分析 |
3.4.6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与地基土的应力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加固深度有侧限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应用 |
4.3 单元数值模拟 |
4.3.1 本构模型与各部件参数选取 |
4.3.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3 各部件网格的划分 |
4.3.4 设置接触属性 |
4.3.5 地应力平衡 |
4.4 有限元计算与室内试验的结果对比 |
4.4.1 荷载-沉降曲线对比 |
4.4.2 有侧限体的应力变化曲线对比 |
4.4.3 有侧限体与地基土的应力比变化曲线对比 |
4.5 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
4.5.1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沉降的变化 |
4.5.2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应力的变化 |
4.5.3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端部以下地基土沉降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2.1 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情况 |
5.2.2 地形与地貌 |
5.2.3 水文地质条件 |
5.3 工程计算 |
5.3.1 有侧限地基的承载力验算 |
5.3.2 有侧限地基的沉降验算 |
5.4 有侧限地基应力比监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7)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承压水对管廊、基坑工程的影响及其稳定性验算研究 |
1.2.2 综合管廊地基处理研究 |
1.2.3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承压水地层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压力平衡法及现存问题 |
2.3 基坑突涌稳定的参数影响分析 |
2.3.1 隔水层土体抗剪强度 |
2.3.2 坑底加固 |
2.4 考虑隔水层土体粘聚力、加固体强度的基坑抗突涌稳定判定方法 |
2.5 临界加固厚度 |
2.6 小结 |
第三章 管廊地基变形及设计分析 |
3.1 概述 |
3.2 地基沉降对管廊的影响分析 |
3.3 地基沉降变形特性 |
3.3.1 沉降演化机理分析 |
3.3.2 工程实例数据分析 |
3.3.3 沉降控制指标 |
3.4 地基加固措施比选研究 |
3.5 承压水地层管廊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3.5.1 管廊地基设计目标与原则 |
3.5.2 管廊地基设计方法 |
3.5.3 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管廊地基优化设计实例研究 |
4.1 概述 |
4.2 工程概括 |
4.2.1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4.2.2 围护降水及地基处理方案 |
4.2.3 结构抗浮验算 |
4.3 基坑突涌事故分析 |
4.3.1 监测分析 |
4.3.2 事故原因及处理 |
4.4 地基优化设计 |
4.5 地基优化方案数值分析 |
4.5.1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定 |
4.5.2 管廊施工阶段 |
4.5.3 管廊基坑开挖阶段的突涌稳定分析 |
4.5.4 管廊施工阶段的地基及地表沉降分析 |
4.5.5 管廊结构变形分析 |
4.6 管廊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6.1 垫层厚度的影响 |
4.6.2 加固范围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水泥搅拌桩在吹填土地区公路地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研究 |
1.2.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1.2.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及变形特性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2.1 复合地基概述 |
2.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破坏模式 |
2.2.1 水泥土加固机理 |
2.2.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2.2.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2.3.3 桩间土承载力计算 |
2.3.4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
2.4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1 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量计算 |
2.4.2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的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3.1 工程概况与场地工程条件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区域地质构造及特征 |
3.2 监测断面布置 |
3.3 仪器布置及监测要求 |
3.3.1 沉降观测 |
3.3.2 坡脚侧向位移观测 |
3.3.3 孔隙水压力观测 |
3.4 监测结果及分析 |
3.4.1 沉降结果及分析 |
3.4.2 坡脚侧向位移结果及分析 |
3.4.3 孔隙水压力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PLAXIS简介 |
4.2 数值计算模型构建 |
4.2.1 几何模型 |
4.2.2 材料模型及相关参数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模型的计算过程 |
4.3 沉降分析 |
4.3.1 天然地基沉降 |
4.3.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 |
4.4 路基坡脚侧移分析 |
4.4.1 天然地基路基坡脚侧移 |
4.4.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路基坡脚侧移 |
4.5 桩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4.6 超静孔隙水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桩长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1.1 复合地基沉降 |
5.1.2 路基坡脚侧移 |
5.1.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2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2.1 复合地基沉降 |
5.2.2 路基坡脚侧移 |
5.2.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3 桩体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3.1 复合地基沉降 |
5.3.2 路基坡脚侧移 |
5.3.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4 垫层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4.1 复合地基沉降 |
5.4.2 路基坡脚侧移 |
5.4.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5 填土速率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5.1 复合地基沉降 |
5.5.2 路基坡脚侧移 |
5.5.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6 路面荷载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5.6.1 复合地基沉降 |
5.6.2 路基坡脚侧移 |
5.6.3 桩体荷载分担比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地聚合物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力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地聚合物简介 |
1.2.1 地聚合物结构 |
1.2.2 地聚合物反应机理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地聚合物制备建筑材料及固封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
1.3.2 地聚合物固化土研究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聚合物加固软土的力学性能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地聚合物原料 |
2.1.2 软土土样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地聚合物的制备及掺入比 |
2.3.2 制样与试验操作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地聚合物固化土液塑限结果分析 |
2.4.2 地聚合物固化土不排水剪切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2.4.3 地聚合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2.4.4 地聚合物固化土的变形(一维固结) |
2.4.5 地聚合物固化土的渗透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聚合物加固土的微观机理研究 |
3.1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3 热重分析(TG) |
3.3.4 电镜扫描分析(SEM)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XRD结果分析 |
3.3.2 FTIR结果分析 |
3.3.3 TG/DTG结果分析 |
3.3.4 SEM-EDS结果分析 |
3.4 加固机理分析 |
3.4.1 硅酸盐水泥的作用机理 |
3.4.2 钢渣地聚合物固化土的加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模型相似性设计 |
4.2.1 相似定理 |
4.2.2 相似常数的确定 |
4.3 试验装置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量测设备 |
4.4 试验方案 |
4.4.1 土样制备 |
4.4.2 模型桩的制备 |
4.4.3 仪器埋设 |
4.4.4 复合地基的制备和加载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荷载-沉降曲线 |
4.5.2 桩土应力比 |
4.6 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4.6.1 加固区土层压缩量S1的计算 |
4.6.2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S2的计算 |
4.6.3 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4.7 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5.1 ABAQUS软件及模型 |
5.1.1 ABAQUS有限元软件 |
5.1.2 摩尔-库伦模型(Mohr-Coulomb模型) |
5.1.3 修正的剑桥模型 |
5.2 模型参数的选定 |
5.2.1 Mohr-Coulomb模型参数的测定 |
5.2.2 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选定 |
5.3 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 |
5.3.1 模拟过程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5.4.1 模拟过程 |
5.4.2 复合地基沉降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分析 |
5.4.3 复合地基桩顶和地表桩间土应力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主要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概述 |
2.1 复合地基简介 |
2.1.1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 |
2.1.2 复合地基的效用 |
2.1.3 桩式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2 搅拌桩复合地基特性 |
2.2.1 构成桩式复合地基的条件 |
2.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 |
2.2.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 |
2.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破坏方式分析 |
3 太焦铁路太谷段黄土特性研究 |
3.1 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特性 |
3.1.1 黄土的概念 |
3.1.2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3.2 黄土的湿陷性分析 |
3.2.1 黄土湿陷性的测定办法 |
3.2.2 黄土湿陷类型的判定 |
3.2.3 太焦铁路太谷段湿陷性黄土的分布情况 |
3.2.4 太焦铁路太谷段湿陷性黄土样本分析 |
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
4.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分析 |
4.1.1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试验实地检测 |
4.1.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计算 |
4.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计算 |
4.1.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分析 |
4.2.1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现场沉降监测 |
4.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4.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数值模拟计算 |
4.2.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影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研究[J]. 何赛.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1(04)
-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D]. 陈新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冲击碾压联合水泥搅拌桩处理填土地基试验与应用研究[J]. 王瑞春,何迎坤,张桂溪. 路基工程, 2020(04)
- [4]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D]. 田园园.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D]. 杨萌.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6]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 尤鹏飞. 河南大学, 2020(02)
- [7]考虑基坑突涌稳定的管廊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研究[D]. 王怡迪. 济南大学, 2020(01)
- [8]水泥搅拌桩在吹填土地区公路地基中的应用研究[D]. 陈垍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地聚合物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力学机理研究[D]. 朱月. 长安大学, 2020(06)
- [10]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D]. 贾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