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合珠三角需要新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程炜[1](2021)在《创新思维与中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加深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自主创新”是要发挥我国创新实践者的主体性与社会性,鼓励创新者积极的参与到创新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当今,中国在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形成了中国的知识型社会与知识经济,对于各领域的创新者来说,创新实践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固,社会的创新意识更加清晰,建立了对于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社会创新广泛支持的社会环境。创新思维产生于社会实践,是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要形成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的创新实践,尤其是社会性的创新实践,即需要对创新思维进行研究,也要对我国的创新型社会进行研究,形成我国社会中的有效的创新机制与政策,深度培育社会的创新生态,使创新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效的内生驱动力。本论文对创新思维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在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对创新思维进行科学认识,探讨了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与本质,对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的价值。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当代社会的科学的社会观念丰富了创新思维的观念内涵,观念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思维的观念内涵的丰富,在创新思维社会观念发展上符合与时俱进的思想,有助于以新观念促进创新实践,带动社会整体创新的发展。论文的第三部分,在对创新思维的研究的基础上,在社会学方面对我国的创新型社会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我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社会动力、社会机制与社会文化,在这部分的最后对我国创新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葛晶[3](2021)在《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企业获取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企业层面主要靠加大研发强度来实现,研发强度高是高科技新创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是实施有效的研发(R&D)战略,而研发战略严重依赖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任何企业的研发活动都处于社会网络中。对于高科技新创企业而言,需要获得一系列要素来支撑其发展,为此,许多高科技新创企业都会通过外部网络连接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关键要素。如何通过构建网络关系进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成功率和研发产出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关于企业研发过程、模式及机理的研究,近些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当前研究大多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从外部创新环境的角度分析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第二,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的研究范式,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研究某种网络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范式可能会忽略创新主体在跨组织层面的网络关系构建,网络机会、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经创新主体优化的网络关系更有助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绩效。在此种机制中,创新倾向一致性积极影响着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和绩效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以高科技新创企业为主体,打开了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黑箱,强调了研发投入如何通过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加强来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同时有机会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主动寻求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理念筛选出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创新方向相一致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时增加研发投入更容易在产品、服务等方面产生突破式创新。合作伙伴间管理理念及价值观的一致性能够促进伙伴间的协同创新,通过长期的合作和规则的制定形成管理模式的协同演化,从而提升整体研发投入、网络关系对绩效的作用效果。本文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视角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对所研究变量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定义。之后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创新倾向一致性调节下的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深入挖掘了研发强度对绩效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概念模型。依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18条假设。随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获取来自京津、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地区的518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开展了规范的实证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明确了研发活动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了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对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突出了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网络关系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网络分析从静态网络分析转向了动态网络分析。2.基于一致性视角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的中介关系概念模型,凸显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从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两个方面解读网络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与绩效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打开了研发强度到绩效的黑箱。3.基于资源基础观、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构念,弥补了以往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研究缺失。同时,增加了创新倾向一致性作为调节变量的直接效应研究,提高了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直接调节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并且强调了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优化了研发强度通过网络关系有效开发网络资源的权变性和关键作用,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点:1.采用高科技新创企业作为样本对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中心度、密度)、绩效这几个变量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探索。主要研究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网络关系-绩效,研发强度-绩效的作用机理。现有研究多数表明了研发强度影响绩效的基本逻辑是因研发带来的企业能力与创新产出的提升。即便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也未能完全厘清网络关系在研发投入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创新一致性的调节效应视角分析了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强调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2.探讨了网络关系在研发强度和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开展有效的研发活动是高科技新创企业重构网络关系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新创企业加大研发强度(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提高其网络中心度、增强网络密度,进而为其通过网络关系识别、开发、整合、利用机会和资源创造条件。网络关系是高科技新创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进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本条件。但不加管控和治理的网络关系,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能够重构网络关系,具体表现在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均得到提高,再通过网络效应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获得网络中的多样化知识和资源,从而获得更多提升企业绩效的机会。3.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提升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构念,并从合作创新的目标、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共识性;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研发能力、研发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等方面的适配性;在文化价值和管理理念方面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其在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保证研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其对高科技新创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实施研发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和网络密度的增强确实会帮助企业接触到更多的网络资源,但是需要本着一致性原则去优化网络关系,才能有效地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使创新活动更有意义。同时,参照战略管理中的共识性和适配性原则确定和调整创新合作伙伴,有助于降低网络的不确定性,为实现预期绩效做出贡献。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优化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网络的关键因素,一致性越强,网络关系越有助于新创高科技企业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机会及资源,进而实现预期目标。
石礼良[4](2021)在《云身都市圈的形成机理 ——基于塔福域理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推进,世界上出现以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模式,我国也加快对都市圈经济模式的建设和发展,2019年2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但在都市圈建设中存在产业同构、产品同质,跨区域协调障碍,科技创新动能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影响都市圈建设进程和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市圈发展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本文依据窦尔翔教授塔福域理论,借助TRIZ理论因果链分析影响都市圈发展的原因,从都市圈产业生命链、信息技术链、金融担当链三个维度对都市圈发展升维分析,构建基于数据链接、数据决策和数据保真的云身一体化都市圈域平台,实现云身都市圈的母子联合域,解决都市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实现区域经济的最大效益。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互联网、人机交互、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来对地缘都市圈进行数字化治理,形成都市圈云身结构,保证信息的充分揭示,科学智能决策和数据真实安全;第二,健全产业教育和产业孵化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完善都市圈内小系统信用资源,实现资金劣后,用道行和德行维护都市圈系统安全正义,建立都市圈数据信息云系统,形成信息揭示传递平台,从TIF三个维度实现都市圈的升维成长;第三,根据相似性原理,对都市圈内产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促进都市圈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提高范围经济效益,实现都市圈内产业、金融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构建都市圈产业母子联盟平台。
杨忍,刘芮彤[5](2021)在《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衔接与融合》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增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集成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内涵解析及趋势研判入手,构建两者的衔接与融合机制,并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基于生态修复规划分区的土地综合整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对传统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继承与更新,前者具有生态转向而后者突显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②土地综合整治的问题与生态修复的目标相衔接,内嵌于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内,并通过耕地与农田网络、宅基地与民居建筑等要素一一对应。③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在权属明晰、权利激励、市场平台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及价值转化的过程中相互融合,最终达成两者之间的收益循环。④广东省内珠三角生态区、海岸带及北部屏障区的土地综合整治路径应各有侧重,服务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双重目标。
伍少安[6](2020)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内首创的省际深度合作开发试点,自启动以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合作发展战略部署、粤桂两省区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行动计划和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全力做好“大胆试验、用足政策、项目布局”三篇文章,大胆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合作模式,争取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带动效应。然而,随着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试验区的配套政策、产业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难以与当前高效快速发展需要相匹配,制约了试验区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在介绍了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的基础上,从现状分析、存在困境、原因剖析及对策研究等思路展开研究。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从发展基础、发展历程等方面介绍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发展概况,并应用调查研究法从政策环境、产业发展以及管理运行等三个方面考察试验区发展现状。基于现状分析,查摆出配套政策制定尚不完善、产业结构发展后继乏力、治理机制构建步伐缓慢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发展条件不匹配、营商环境不和谐和管理思想不统一等密切相关。结合原因,基于相关理论指导,针对困境逐一提出对策:一是针对土地政策不相适宜、金融政策支持匮乏和人才政策激励乏力等试验区配套政策制定尚不完善问题,以府际管理理论为指导,重点从完善试验区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人才政策等入手,不断加强粤桂两省配套政策的完善;二是针对产业项目整体推进不足和产城融合力度严重不足等试验区产业结构发展后继乏力问题,以雁行理论为指导,重点从加强产业项目整体推进和提高产城融合力度等入手,不断优化调整试验区产业结构;三是针对缺乏健全的治理制度、缺乏完善的治理体系和缺乏有效的治理能力等试验区治理机制构建步伐缓慢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从健全试验区治理制度、完善试验区治理体系和提升试验区治理能力等入手,构建试验区治理机制。
唐源[7](2021)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战”和“技术垄断”现象愈演愈烈,创新人才成为国与国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来源,企业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上汇聚和召唤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和挖掘人才,大力造就和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国外大量“卡脖子”技术,急需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应对国外的核心创新能力。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主体,是最重要的创新构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具有高素质、高创新性、和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等特点,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有着其他传统企业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分布于企业中技术研发、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各个部门,是最能知晓企业短板、发展问题和识别创新机会的创新单元,如何让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个体员工成为“问题发现”、“机会识别”和“突破创新”的关键触发器,就必须尊重员工、了解员工个性心理和激发员工创新心理,要利用好心理资本规律,使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自发自愿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国际国内学者从单变量或者多变量视域分析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是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和环境动态论视角结合来探究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延伸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视野,深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新状况,探讨了如何通过员工心理资本的提升促进其创新行为。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关注到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对心理资本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及其具体作用情境,现有文献对该问题鲜有深入和展开研究,而且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结论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资本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等视角,紧密围绕“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一基本问题,建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路径理论框架,目的是探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首先,本研究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命题:心理资本中任务型、学习型、关系型和创新型四个心理资本均能提升员工创新行为。其次,基于文献探讨建构理论模型,本文以心理资本为切入点,引入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在当前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架构了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二者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同时对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概念进行了讨论,对这几个变量的现有研究维度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各个变量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做好铺垫。再次,把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整合到统一模型中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在前面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国际国内情景,引入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变量作为情景边界进行考察,从环境动态性的视角考察在差异化情境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最终形成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影响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得到检验。心理资本及包含的四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假设得到验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情感和认知)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的影响效果。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分享及其两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第三,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环境动态性在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负向调节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技术动态性也负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在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负向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正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打破原有文献和概念的局限,从组织行为学和环境动态性双重视角,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资本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并利用本土心理资本的维度及量表,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填补目前国内量表开发的不足,尤其是国内量表的实证方法成果还较缺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将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中介引入研究框架,探究二者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揭示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建立了“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中介主要研究脉络,并提出“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路线,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现有文献较少从环境动态性视角来关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情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现实情景,引入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证检验,探究其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使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员工创新行为在不同情景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研究拓展了现有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研究的纵深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下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指导。
丘伟彬[8](2020)在《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我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港口之间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相邻港口间腹地重叠交叉,为避免恶性竞争及重复建设、提高港口投资和运营的效益,构建组合港成为港口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极之一,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珠三角港口建设将会对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广州港与相邻的东莞港腹地重叠交叉、港口同质竞争严重,且在新出台的《广东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广州港和东莞港功能布局相似,因此,对广州港和东莞港进行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首先对组合港发展模式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发展模式;其次,对两港发展现状以及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探讨了两港竞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博弈论,先从经典的古诺模型博弈分析,再对Hotelling模型进行拓展,从一维拓展为二维,增加了港口的数量,同时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基于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种策略下验证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必要性,并通过算例分析发现,港口服务水平的提高带动港口的效益上升,并且也对组合港的整体效益有提高;最后,探究了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可行性,提出了组合港发展的对策建议。
许敏娜[9](2020)在《专利视域下广东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基于广东智能制造专利地图的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大趋势,对长期处于中低端的广东制造业而言,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是促进产业升级与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竞争与市场竞争趋势凸显,专利作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专利地图法,从专利视角分析广东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发展与企业经营的现状与特征,并针对其共性问题提出对策,由此为广东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目前广东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现状:(1)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关技术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阶段,在未来大致十年产业将迎来全面发展;(2)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导,但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质量与价值更高;(3)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整体合作程度较低;(4)产业在地区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但其他地区发展滞后;(5)发明专利占比约七成,但其授权率远低于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率,专利质量还有待提升。(6)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G06F/G06K/H04L/H04M/H04N/H04W/G05B/G01R/G01N/B25J等类别中,技术研究热点包括计算机科学、智能仓储与物流、测量与监测、数据传输与移动通信、视频记录传输和显示、终端设备、控制系统和制造装备等领域。由广东制造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发明专利授权率较低、产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学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足、行业存在的同质化竞争的风险等是目前从专利信息分析中呈现的四个主要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专利申请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与创新品牌提升路径、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实行品牌差异化竞争战略等四个方面的建议,以解决影响广东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在技术创新与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以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本文还进一步总结了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梁小慧[10](2020)在《节约与集约: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估》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规模和数量大幅增长。但许多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低效蔓延、质量低下,侵占大量耕地,威胁生态系统,污染自然环境。当前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人地矛盾突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是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尤为紧迫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评价方法。传统上,评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方法多采用社会经济类评价方法。但是,传统数据多基于行政边界,而城市用地边界与行政边界差异巨大,评估的精细化程度有限。再者,城乡边界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传统方法难以准确刻划城乡边界。相较于传统方法,大数据支持下的综合评估方法,可弥补传统方法的一些缺陷。本文尝试开发了一种基于POI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的效率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利用POI数据和泰森多边形法识别城市实体地域、推断城市的地块功能,从节约和集约维度分别建立评估标准,最后建立评估框架展开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的内涵和内在关联性。这是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二章)。第二部分,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估框架。首先,利用来自高德地图的POI数据和泰森多边形法识别城市实体地域,结合遥感识别的城市建设用地,本文重新定义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估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德路网数据和POI数据推断城市的地块功能。这一步为接下来的效率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接着,从节约和集约维度来构建评估标准。其中,投入城市建设用地(遥感识别)充分利用程度和实体地域(POI识别)利用节约度用来构成节约维度的分析;POI密度和单位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强度用于计算各类用地的效率值,在这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被用来确认对投入产出的匹配和生成权重值。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最终评估结果(第三章)。第三部分,以广东省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广东省选取21个地级市和20个县级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实证研究,验证各城市在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效率方面的水平,并在城市规模、地理区位方面开展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省41市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存在以下特点:(1)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大部分城市效率偏低。仅有26.83%的城市土地利用达到了高节约、高集约。(2)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优于粤西和粤北地区。(3)面积规模较大的城市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往往要高于规模较小的城市(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部分,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针对四种类型(高节约高集约、低节约高集约、高节约低集约、低节约低集约),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路径和保障机制(第六章)。案例研究证实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可用于我国其他省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也可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投放提供参考。
二、整合珠三角需要新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合珠三角需要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思维与中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文献 |
(二)创新思维新观念内涵的研究文献 |
(三)创新思维社会向度的研究文献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创新思维哲学的理论研究 |
一、创新思维的概念 |
(一)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 |
(二)创新思维是综合思维 |
(三)创新思维是建构思维 |
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
(一)创新思维具有主体性思维的特点 |
(二)创新思维具有社会性思维的特点 |
(三)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思维的特点 |
三、创新思维的本质 |
(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逻辑创新 |
(二)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认识创新 |
(三)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观念创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当代创新思维的新观念内涵 |
一、创新思维新观念内涵中的安全观 |
(一)创新思维中建立安全观的必要性 |
(二)体现科技发展下的安全观的延展 |
(三)要建立“人因”安全观 |
(四)创新思维中建立安全观的意义 |
二、创新思维新观念内涵中的优化决策观 |
(一)最优化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
(二)使用数学方法进行优化决策的优点 |
(三)创新思维中优化决策观的建立 |
(四)创新思维中建立优化决策观的意义 |
三、创新思维新观念内涵中的知识环境观 |
(一)创新思维中建立知识环境观的必要性 |
(二)知识环境中知识与信息机制的构建 |
(三)观念中要有参与知识协同网络的意识 |
(四)创新思维中建立知识环境观的意义 |
四、创新思维新观念内涵中的生态观 |
(一)要体现现时代的生态理性 |
(二)要促进建立生态文明 |
(三)创新思维中的生态观的生态美学理想 |
(四)在创新思维中建立生态观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创新思维与我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研究 |
一、我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社会动力 |
(一)以生态观创建创新的社会生态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二)创新群体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政府要起到产生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合力的作用 |
二、我国创新型社会的社会机制 |
(一)鼓励创新群体的社会化与组织化 |
(二)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性社会机制 |
三、我国创新型社会的社会文化 |
(一)创新群体的文化表达的丰富 |
(二)创新文化应参与多元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
(三)培育创新文化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 |
四、对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思考 |
(一)创建创新生态型社会 |
(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与机制 |
(三)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新精神的创新文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总体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1.3 知识管理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研发强度研究回顾 |
2.2.2 网络关系研究回顾 |
2.2.3 创新倾向一致性相关研究 |
2.2.4 绩效的相关研究回顾 |
2.3 变量间关系研究述评 |
2.3.1 研发强度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2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在创新管理中的相关研究 |
2.3.3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与创新倾向一致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逻辑与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和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分析结果 |
3.3.1 基于理论回顾和案例研究的核心构念界定 |
3.3.2 基于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假设提出 |
4.1.1 研发强度与绩效 |
4.1.2 研发强度与网络关系 |
4.1.3 网络关系与绩效 |
4.1.4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
4.1.5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5.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5.3 样本选取 |
5.4 变量度量 |
5.4.1 研发强度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
5.4.2 网络关系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
5.4.3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测量 |
5.4.4 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5.5 选择控制变量 |
5.6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6.1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
5.6.2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6.1 正式调研问卷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6.3 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6.4 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相关性分析 |
6.6 假设检验 |
6.6.1 主效应检验 |
6.6.2 中介效应检验 |
6.6.3 调节效应检验 |
6.6.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1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讨论 |
7.2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网络关系影响的讨论 |
7.3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讨论 |
7.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
7.5 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性 |
8.3 实践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科技新创企业运营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附录3 变量简写(缩写)表 |
附表4 图目录 |
附录5 表目录 |
致谢 |
(4)云身都市圈的形成机理 ——基于塔福域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地缘都市圈和战略缘都市圈的界定 |
1.2.2 云身结构都市圈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都市区、都市圈与城市群的相关综述 |
1.3.2 国外都市圈研究综述 |
1.3.3 国内都市圈研究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4.1 塔福域理论 |
1.4.2 TRIZ理论 |
1.4.3 分形理论 |
1.5 论文创新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1.7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云身都市圈困境解决的模式选择 |
2.1 云身都市圈困境分析 |
2.1.1 都市圈的交易架构 |
2.1.2 都市圈的困境表现 |
2.1.3 都市圈困境的后果 |
2.2 都市圈的困境致因 |
2.2.1 都市圈困境的问题识别方法 |
2.2.2 都市圈困境的因果链致因分析 |
2.2.3 都市圈困境致因的TRIZ解法 |
2.3 都市圈困境解决模式选择 |
2.3.1 都市圈产业制度对人性治理的意义 |
2.3.2 域富论对都市圈道德的孵化 |
2.3.3 都市圈发展困境的TIF域改造 |
第三章 云身都市圈的数据链接 |
3.1 云身都市圈产业生命链的构建 |
3.1.1 产业生命链的理想态 |
3.1.2 产业生命链的实践态 |
3.1.3 产业生命链的改进态 |
3.2 云身都市圈金融担当链的构建 |
3.2.1 金融担当链的理想态 |
3.2.2 金融担当链的实践态 |
3.2.3 金融担当链的改进态 |
3.3 云身都市圈数据链接技术的构建 |
3.3.1 数据链接技术的理想态 |
3.3.2 数据链接技术的实践态 |
3.3.3 数据链接技术的改进态 |
第四章 云身都市圈的数据决策 |
4.1 云身都市圈产业生命链的构建 |
4.1.1 产业生命链的理想态 |
4.1.2 产业生命链的实践态 |
4.1.3 产业生命链的改进态 |
4.2 云身都市圈金融担当链的构建 |
4.2.1 金融担当链的理想态 |
4.2.2 金融担当链的实践态 |
4.2.3 金融担当链的改进态 |
4.3 云身都市圈数据决策技术的构建 |
4.3.1 数据决策技术的理想态 |
4.3.2 数据决策技术的实践态 |
4.3.3 数据决策技术的改进态 |
第五章 云身都市圈的数据保真 |
5.1 云身都市圈产业生命链的构建 |
5.1.1 产业生命链的理想态 |
5.1.2 产业生命链的实践态 |
5.1.3 产业生命链的改进态 |
5.2 云身都市圈金融担当链的构建 |
5.2.1 金融担当链的理想态 |
5.2.2 金融担当链的实践态 |
5.2.3 金融担当链的改进态 |
5.3 云身都市圈数据保真技术的构建 |
5.3.1 数据保真技术的理想态 |
5.3.2 数据保真技术的实践态 |
5.3.3 数据保真技术的改进态 |
第六章 战略缘和地缘都市圈的关联 |
6.1 战略缘都市圈的发展 |
6.1.1 中西部大开发 |
6.1.2 RCEP协定 |
6.2 地缘都市圈的发展 |
6.2.1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
6.2.2 城市之间的布局 |
6.3 战略缘和地缘都市圈发展的TIF优化 |
6.3.1 都市圈发展的共性优化 |
6.3.2 都市圈发展的个性优化 |
第七章 云身都市圈母子联合域的构建 |
7.1 云身都市圈塔福域的升维成长 |
7.1.1 由点模式到线模式 |
7.1.2 由线模式到角模式 |
7.1.3 由角模式到面模式 |
7.1.4 域功能的成长 |
7.2 云身都市圈塔福域的分工专业化 |
7.2.1 都市圈“分工域”的效率提升机理 |
7.2.2 都市圈域的相似度原则 |
7.2.3 都市圈相似度的应用 |
7.3 云身都市圈子域的联合 |
7.3.1 云身都市圈产业链的共享效应 |
7.3.2 云身都市圈金融链的共享效应 |
7.3.3 云身都市圈信息链的共享效应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定性分析法 |
1.4 内容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
1.4.1 内容框架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省际边界区域 |
2.1.2 区域合作机制 |
2.1.3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府际管理理论 |
2.2.2 雁行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发展现状 |
3.1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基础 |
3.1.2 发展历程 |
3.1.3 发展情况 |
3.2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3.2.1 关于试验区政策环境的现状调查分析 |
3.2.2 关于试验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
3.2.3 关于试验区管理运行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四章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4.1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4.1.1 配套政策制定尚不完善 |
4.1.2 产业结构发展后继乏力 |
4.1.3 治理机制构建步伐缓慢 |
4.2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发展条件不匹配 |
4.2.2 营商环境不和谐 |
4.2.3 管理思想不统一 |
第五章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的对策 |
5.1 基于府际管理理论完善试验区配套政策 |
5.1.1 完善试验区土地政策 |
5.1.2 完善试验区金融政策 |
5.1.3 完善试验区人才政策 |
5.2 基于雁行理论优化调整试验区产业结构 |
5.2.1 加强产业项目整体推进 |
5.2.2 综合提高产城融合力度 |
5.3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试验区治理机制 |
5.3.1 健全试验区治理制度 |
5.3.2 完善试验区治理体系 |
5.3.3 提升试验区治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标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员工创新行为 |
2.1.1 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 |
2.1.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划分 |
2.1.3 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2.1.4 员工创新行为研究评述 |
2.2 心理资本 |
2.2.1 心理资本的内涵 |
2.2.2 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 |
2.2.3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 |
2.3 工作投入 |
2.3.1 工作投入的内涵 |
2.3.2 工作投入的维度划分 |
2.3.3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2.3.4 工作投入研究评述 |
2.4 知识分享 |
2.4.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2.4.2 知识分享维度划分 |
2.4.3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4 知识分享研究评述 |
2.5 环境动态性 |
2.5.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5.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 |
2.5.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2.5.4 环境动态性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3.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 |
3.1.1 心理资本理论 |
3.1.2 工作要求-资源模式 |
3.1.3 知识管理理论 |
3.1.4 双元创新理论 |
3.1.5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前期研究状况和下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
3.2.1 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2 心理资本视角展开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热点 |
3.2.3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引起关注 |
3.2.4 环境动态性被引入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 |
3.3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3.3.1 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
3.3.2 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3 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关系 |
3.3.4 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5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 |
3.3.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 |
3.4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假设 |
4.1.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 |
4.1.2 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 |
4.2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
4.2.1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4.2.2 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4.2.3 工作投入与知识分享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
4.3.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2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4 研究假设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问卷结构 |
5.1.3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2.1 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 |
5.2.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5.2.3 工作投入的测量 |
5.2.4 知识分享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多元回归分析 |
5.3.5 Bootstrap分析 |
5.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3.7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 |
5.3.8 PROCESS宏 |
5.3.9 稳健性检验 |
5.4 预调研和因子分析 |
5.4.1 项目分析 |
5.4.2 因子分析 |
5.4.3 信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6.2.1 信度检验 |
6.2.2 因子分析 |
6.3 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的结果 |
6.3.1 收敛效度 |
6.3.2 区别效度 |
6.3.3 模型拟合度 |
6.4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的结果 |
6.5 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1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2 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3 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4 双重并列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7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组合港及主要模式 |
2.1 组合港的概念 |
2.2 组合港发展模式 |
2.2.1 政府主导模式的组合港 |
2.2.2 企业主导模式的组合港 |
2.3 各种模式的优缺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竞合状况 |
3.1 广州港和东莞港发展历程 |
3.1.1 广州港发展历程 |
3.1.2 东莞港发展历程 |
3.2 广州港和东莞港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3.2.1 港口基础设施及吞吐能力 |
3.2.2 港口交通运输网络 |
3.2.3 港口经济腹地发展现状 |
3.3 两港合作发展现状 |
3.4 两港竞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两港吞吐量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博弈分析 |
4.1 博弈论方法概述 |
4.1.1 博弈论的概念 |
4.1.2 合作博弈理论 |
4.2 基于古诺模型的博弈分析 |
4.2.1 两港口非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
4.2.2 两港口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
4.3 基于拓展Hotelling模型博弈分析 |
4.3.1 模型的假设及构建 |
4.3.2 基于非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
4.3.3 基于合作博弈策略分析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的对策建议 |
5.1 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可行性 |
5.2 两港构建组合港的对策建议 |
5.2.1 建立组合港行政管理机构,采取地主港模式经营管理 |
5.2.2 合并重组港口企业,统一经营港口业务 |
5.2.3 串联两港供应链条,提高信息和创新能力 |
5.2.4 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出台政策吸引人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专利视域下广东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基于广东智能制造专利地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专利地图法 |
三 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分析工具 |
一 patsnap全球专利信息数据库 |
二 Loglet Lab4 软件 |
三 COOC1.9软件 |
四 Ucinet软件与Netdraw软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品牌竞争力相关研究 |
一 品牌与品牌竞争力的概念 |
二 企业品牌竞争力构成相关研究 |
三 提升制造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专利与专利地图相关研究 |
一 专利的内涵与作用 |
二 专利地图概述 |
三 专利地图的分析方法 |
四 专利地图的类型 |
第三节 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 |
一 制造业发展趋势相关研究 |
二 广东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 |
三 智能制造的内涵 |
四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概述 |
第三章 专利对制造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一节 专利对制造企业品牌竞争力作用分析 |
一 专利是品牌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
二 专利累积带来品牌竞争力提升 |
三 专利折射企业品牌发展潜力 |
第二节 专利地图对制造业发展作用分析 |
一 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
二 为企业管理提供思路 |
第四章 广东智能制造专利地图分析 |
第一节 专利数据的收集 |
一 数据来源的确定 |
二 专利检索式的制定 |
三 数据的收集 |
四 查全率与查准率 |
第二节 广东智能制造发展阶段分析 |
一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
二 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
第三节 广东智能制造相关专利授权情况分析 |
一 专利类型 |
二 专利授权趋势分析 |
第四节 广东智能制造相关专利分布情况分析 |
一 专利申请区域分析 |
二 专利申请人分析 |
第五节 广东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发展分析 |
一 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分布分析 |
二 基于的技术热点分析 |
第六节 广东智能制造专利合作网络分析 |
一 构建基于联合申请产学研专利合作共现矩阵 |
二 专利合作整体网络分析 |
三 专利合作模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利视角下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
第一节 专利视角下广东制造业发展主要问题 |
一 发明专利授权率有待提升 |
二 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 |
三 产学研合作程度不足 |
四 存在产品同质化竞争 |
第二节 专利视角下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
一 提高创新能力与专利申请质量 |
二 优化资源配置与创新品牌提升路径 |
三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
四 实行品牌差异化竞争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节约与集约: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人地矛盾凸显 |
1.1.2.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要求提升城市建设用地效率 |
1.1.3.开放大数据的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提供新方法 |
1.2.研究目的 |
1.3.相关研究进展 |
1.3.1.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
1.3.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3.3.大数据在城市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4.综述小结 |
1.4.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研究内容 |
1.4.2.研究技术路线 |
1.4.3.研究意义 |
1.4.4.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节约集约利用内涵研究 |
2.1.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2.1.1.效率(efficiency) |
2.1.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2.2.节约集约用地 |
2.2.1.为什么要节约集约用地 |
2.2.2.节约集约用地理论基础 |
2.2.3.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 |
2.3.节约集约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内在关联 |
2.4.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
3.1.方法概述 |
3.2.研究数据 |
3.2.1.POI数据和道路数据 |
3.2.2.遥感影像数据 |
3.2.3.其它数据 |
3.3.识别城市实体地域和城市用地功能 |
3.3.1.POI识别实体地域 |
3.3.2.高德路网和POI的城市用地类型识别 |
3.4.节约和集约维度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
3.4.1.节约维度评价方法 |
3.4.2.集约维度评价方法 |
3.5.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估 |
3.5.1.指标归一化法 |
3.5.2.综合评价法 |
3.6.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城市实体地域和用地类型识别 |
4.1.研究区域概况 |
4.1.1.广东省概况 |
4.1.2.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 |
4.2.城市实体地域提取结果 |
4.2.1.识别结果 |
4.2.2.城市分类 |
4.3.城市用地类型识别结果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 |
5.1.基于土地节约利用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
5.1.1.投入的城市建设用地(遥感识别)利用质量差异分析 |
5.1.2.实体地域(POI识别)利用节约度差异分析 |
5.2.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 |
5.2.1.城市建设用地的POI密度差异分析 |
5.2.2.城市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强度结果分析 |
5.3.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结果分析 |
5.3.1.综合结果分析 |
5.3.2.节约利用效率、集约利用效率结果分析 |
5.4.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节约集约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策略 |
6.1.提升路径 |
6.2.保障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研究结论 |
7.2.成果期许与展望 |
7.2.1.研究成果期许 |
7.2.2.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四、整合珠三角需要新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思维与中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研究[D]. 程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12)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D]. 葛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4]云身都市圈的形成机理 ——基于塔福域理论[D]. 石礼良. 北京大学, 2021(12)
- [5]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衔接与融合[J]. 杨忍,刘芮彤.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3)
- [6]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 伍少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唐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广州港和东莞港构建组合港研究[D]. 丘伟彬.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专利视域下广东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 ——基于广东智能制造专利地图的研究[D]. 许敏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节约与集约:大数据视角下的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估[D]. 梁小慧. 深圳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