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讨会在扬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Symposium;[1](2021)在《回望历史 观照现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5月8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办,国内12所新闻院校协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周浒[2](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汪苑菁,伍静思[3](2020)在《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指出2020年11月28日,"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11位研究恩格斯新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专家学者围绕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等议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将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向纵深发展。
钟碧琼[4](2020)在《恽代英受众观研究》文中提出在党的早期报刊工作者当中,恽代英是较早注意并提出研究受众问题的人之一。恽代英明确受众的主体地位,将受众视为报刊的主人和服务对象,对待受众始终保持着平等、博爱、宽容的精神。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报纸导向,内容上重视实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极力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篇幅文章;编辑排版上重视报纸的专业严谨和受众的审美体验;宣传方式上注意研究受众群体,并依据受众差异性调整传播策略。恽代英开启传受互动交流,注重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不仅重视读者意见,及时互动反馈,而且虚心接纳并积极改进报刊。此外,恽代英十分重视报纸的真实性和群众性,主张密切联系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使文章打中人们心坎,为群众喜闻乐见。恽代英受众本位观的形成、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少年时期,受到家庭教育的启蒙和进步刊物思潮的影响,恽代英主张人的自由平等,倡导与读者建立一种平等关系,由此奠定传受平等观念;历经五四运动的洗礼,几次惨案的发生使恽代英开始意识到,单靠青年学生的力量无法拯救民族危亡,从而打破精英传播思维,启发受众本位观念萌芽;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恽代英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将视线投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工人阶级独特的革命性和群众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群众、向群众靠拢,由此促进受众本位观形成。恽代英秉持着自身独特的受众观,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党报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初步形成,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他的受众本位观念及编辑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办好报刊媒体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蒋交交[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及启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对外传播向跨文化传播转变,是在当前“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中改变在国际舆论场被塑造被阐述历史命运的重要抉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相较于对外传播更注重从文化视角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意义在于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外受众愿意听、听得懂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与开展的传播活动产生更多的共鸣,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力。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共长、融合相通的文化属性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利用其平等相待、包容互鉴的文化价值,开展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可能。立足于文化维度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重在总结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进程,结合社会语境从纵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从艰难转折、建构形象以及沟通世界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的转折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运用传播学理论和跨文化传播学理论,从外在环境、内在条件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总结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在回顾中反思,在评述中建构,最终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从“走出去”真正地“走进去”,让外国听众能听得懂、听进去的现实路径。总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而跨越文化交流障碍是最终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急需发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己声音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陈龙[6](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孟庆麟[7](2019)在《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对意识形态及传媒领域的重视程度、举措密度和网络治理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而营造了团结、鼓劲、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十九大召开以后,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及新闻出版工作,新时代要求新闻出版领域能够实现舆论引导、传承文明、凝聚共识、提高公众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价值,在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对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挖掘,并且对新闻出版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运用CiteSpace方法对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状况做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探讨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网络、热点、内容聚类和发展趋势等,发现了研究热点集中在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强国、小康社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发现了新闻出版研究的内容形成了法制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时代背景、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和政府职能五大聚类中心这些研究特征。特别是通过对热点关键词的趋势分析,发现了媒体融合与数据新闻是近年来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内容是后面几个专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特征、数据新闻发展特征以及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这三个专题做深度分析,特别是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挖掘了数据新闻、媒体融合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关键内容。对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媒体产业多模式发展特征、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新闻媒体的需求融合与市场融合等;对数据新闻发展特征的分析包括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国外数据新闻的热点、人工智能对数字新闻的影响及数据新闻发展趋势分析等;对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特征的分析包括国家出版基金发展概况、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等。再次,探讨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我国新闻出版业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新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以及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等。最后,探讨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实施中的保障机制,包括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机制、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以及新闻出版监管机制等。
甘险峰,赵鹏[8](2019)在《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文中指出文章盘点了2018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大事件,试图从政治、产业、技术、法规等九个方面观察这一年中国新闻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整体看,2018年新闻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新媒体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表现抢眼,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南长森,许楠[9](2019)在《问题广域与智能培育: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引发、颠覆、重塑、变革的逻辑关联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纵览和梳理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舆论场域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传媒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趋向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在百年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节点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研究认为,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呈现出问题广域与智能培育并行的发展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不断深入且价值意义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优秀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学科建设、业界发展、学界研究、传媒教育等方面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体会、牢牢坚守、主动贯彻;媒体融合在经历了"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初级阶段尝试后,媒体融合的版图格局逐渐从中央下放至县区,助推县级融媒体建设,巩固基层主流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新闻伦理培育和规范在智媒技术勃兴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乱象丛生,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解和贯彻日趋深入,中国传媒规制日趋成熟和传媒生态管理手段日益多样化,同时,媒介自律和他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在助推中国传媒伦理格局和生态朝着积极良性方向发展;媒介赋权下舆论引导呈现双重景观:舆情引爆成本不断降低,舆情监测技术渐趋成熟,技术发展之盛并不代表舆论引导效力之强,舆论引导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对舆情分析和处理专业化人才的资源优势占有能力;知识付费消费业态的兴起,使得传媒版权保护日益成为焦点话题,新媒体时代下的版权保护既有植根于传统版权保护顶层设计中的理论精髓,也有新媒体时代下的特性和差异,既要看到顶层设计对版权产业规范发展的政策倾斜和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效益和文化价值,同又要看到版权产业发展中的规则机制细化不到位、版权监管执法难落地、版权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有差距等问题,形成一套新媒体时代下的传媒版权保护新机制;传统媒体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止,在变化中求生存,在转型中求市场,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也是传统媒体在面对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培育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中需要把握的一个经营理念的动态平衡;"育新人"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时代命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传播教育的指导地位,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复合型能力的专业化新闻传播人才是完成"育新人"时代使命的基本遵循;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也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微选题、厚积累的发展态势;镜鉴历史,积累经验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当下恪守初心,面向未来,反省自身才能提升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质量和研究高度。
丁柏铨,尤红[10](2019)在《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展开。40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学术研究回归科学阶段,探索视域不断拓展阶段,系统研究不断深化阶段。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主要变化有:研究不断深入、视域逐渐拓展、论述时有创新。近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的明显特点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内涵问题、理论体系问题、对高科技情境中新闻传播的解释力和指导性问题、研究中的学术性问题。
二、“党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讨会在扬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讨会在扬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回望历史 观照现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党百年与新闻人的使命担当 |
二、把脉定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研究的根基与重点 |
三、与时俱进: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难点与路径 |
四、教研相长: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与马新观教学的热点与方向 |
五、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
(3)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恩格斯报刊实践活动研究 |
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 |
(4)恽代英受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关于受众观的研究 |
0.2.2 关于恽代英的研究 |
0.2.3 恽代英新闻思想的研究 |
0.2.4 恽代英受众观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具体内容 |
1.1 明确受众主体地位 |
1.1.1 “爱他、信他、助他、谅他”——对待受众满怀爱意 |
1.1.2 “为民众服务”——视受众为报刊的主人 |
1.2 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导向 |
1.2.1 “必求其多载有价值之译文”——内容上倡导实用性和趣味性 |
1.2.2 “激起读者欢迎之感情”——编辑上注重专业性和审美性 |
1.2.3 “不可不研究群众的心理”——传播上重视受众差异性 |
1.3 开启传受双向互动 |
1.3.1 “广搜异同意见”——广泛征询读者意见 |
1.3.2 “希望任何有益而有味的稿子”——鼓励读者积极投稿 |
1.3.3 “提出各种问题以资讨论”——重视与读者互动交流 |
1.4 注重“新闻真实性”和群众性 |
1.4.1 “由真知识发真感情”——坚持新闻真实性 |
1.4.2 “总不要忘了社会的实际生活”——注重联系实际 |
1.4.3 “钻到群众中间去”——重视深入群众 |
第2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形成原因 |
2.1 早期青年活动奠定传受平等基础 |
2.1.1 家庭教育孕育人道主义观念 |
2.1.2 进步刊物阅读奠定平等自由思想 |
2.1.3 大同社会理想促成互助博爱精神 |
2.2 革命运动启发受众本位观念萌芽 |
2.2.1 学术救国无果转向倡导时事醒民 |
2.2.2 五四运动展现国民主体能动性 |
2.2.3 青年救国惨案打破精英传播思维 |
2.3 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受众本位观念形成 |
2.3.1 “未来之梦”空想破灭坚定马克思主义 |
2.3.2 转变唯心史观认清群众历史地位 |
第3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历史贡献 |
3.1 促进党报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初步形成 |
3.1.1 响应受众审美流露强烈感情 |
3.1.2 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态度 |
3.1.3 立场坚定展现鲜明战斗风格 |
3.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1 早期传播:奠定群众思想基础 |
3.2.2 大力探索:增强理论说服力和吸引力 |
3.2.3 积极践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
第4章 恽代英受众观的当代启示 |
4.1 新闻传播坚持从受众出发 |
4.1.1 树立受众本位的服务意识 |
4.1.2 依据受众差异调整传播策略 |
4.1.3 重视受众反馈和传受互动 |
4.2 新闻报道要回归以人为本 |
4.2.1 报道内容反映群众生活 |
4.2.2 报道形式为受众喜闻乐见 |
4.2.3 工作方式贴近实际 |
4.3 新闻工作者需赢得受众信任 |
4.3.1 坚守新闻真实性构建媒体公信力 |
4.3.2 注重投入实践增强自身脚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跨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 |
一、弥合文化差异 |
二、消解文化冲突 |
第二节 跨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交流中的文化壁垒 |
一、共享理论成果 |
二、破解话语垄断 |
三、扩大理论共识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艰难转折:向世界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978-2000) |
一、发展背景下中国理论对外宣介 |
二、政策指导下党政机关助力外推 |
三、传媒建设下传统媒体主力宣传 |
第二节 建构形象:向世界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001-2012) |
一、和谐理念下中国理论主动阐释 |
二、开放进程下中国民众参与传播 |
三、科技发展下新兴媒体加入宣传 |
第三节沟通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013-2019) |
一、复兴梦想下中国理论创新宣传 |
二、公共外交下多元主体复调传播 |
三、媒体融合下新旧媒体合力报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重视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外在条件 |
一、研究世界多元文化的共性特征 |
二、构建中国理论的对外话语体系 |
三、实现中文信息的国际传播分享 |
第二节 致力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内在转变 |
一、由“文化对立”到“文化适应”的转变 |
二、由“灌输意识”到“对话意识”的转变 |
三、由“价值互异”到“价值共识”的转变 |
第三节 注重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中介渠道 |
一、融合新旧媒体,整合媒体资源 |
二、摆脱媒体依赖,拓宽人际传播 |
三、聚焦人文交流,促进学术互鉴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全方位创新: 培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新主体 |
一、开展协同性文化经营,建设企业参与生态圈 |
二、引领舆论性文化外交,打造民心相通交流圈 |
三、赢得差异性文化认同,链接驻外记者社交圈 |
第二节 新领域生成: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新空间 |
一、阐述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接轨国际“普通话” |
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动塑造“中国观” |
第三节 多层次构建: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新结构 |
一、因时而变,根据时代特征更新传播战略 |
二、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别设计传播内容 |
三、因人而异,根据人群差异打造传播媒介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创新意义的讨论 |
1.2.2 关于新闻出版与传播模式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新闻行政监管创新方面的研究 |
1.2.4 关于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系及模式的研究 |
1.2.5 关于新媒体融合与演化的研究 |
1.2.6 关于数据新闻和数字出版的研究 |
1.2.7 关于媒体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 |
1.2.8 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新闻出版 |
2.1.2 新媒体 |
2.1.3 数据新闻 |
2.2 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 |
2.3 数据拟合模型与理论 |
2.3.1 线性趋势拟合模型 |
2.3.2 二次曲线趋势拟合模型 |
2.3.3 指数趋势模型 |
2.4 回归分析模型 |
2.5 定性预测方法 |
2.6 评价与评价指标体系 |
2.7 文献研究法 |
2.8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闻出版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3.1 文本处理过程中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 新闻出版的共现现象分析 |
3.2.1 共现分析的一般过程 |
3.2.2 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 |
3.3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的分析视角 |
3.4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2 研究工具 |
3.5 新闻出版研究演化过程 |
3.5.1 新闻出版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 |
3.5.2 新闻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关系图谱 |
3.5.3 新闻出版研究的历时热点议题演变 |
3.6 新闻出版研究趋势 |
3.7 新闻出版研究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媒体融合发展热点分析与特征挖掘 |
4.1 媒体融合概念与模式 |
4.1.1 媒体技术融合 |
4.1.2 媒体经营方式融合 |
4.2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
4.3 媒体融合发展的特征分析 |
4.3.1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4.3.2 媒体融合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4.3.3 媒体融合研究知识聚类 |
4.3.4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4.3.5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4.3.6 我国媒体融合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4.3.7 媒体融合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新闻热点分析与发展特征挖掘 |
5.1 数据新闻的功能与特征 |
5.1.1 数据新闻的理念 |
5.1.2 数据新闻的功能 |
5.1.3 数据新闻模式的特征 |
5.2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基本状况 |
5.3 数据新闻研究的知识图谱 |
5.3.1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可视化整体分析 |
5.3.2 数据新闻研究热点领域内容分析 |
5.3.3 数据新闻研究知识聚类 |
5.3.4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3.5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3.6 我国数据新闻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3.7 数据新闻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5.4 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 |
5.4.1 新闻报道的动态化 |
5.4.2 数据新闻的定制化 |
5.4.3 数据新闻可视化 |
5.4.4 数据新闻预测服务 |
5.5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分析 |
5.5.1 全球数据新闻奖历史 |
5.5.2 数据新闻获奖案例创新分析 |
5.6 数据新闻的发展态势 |
5.6.1 数据新闻的内容多样化 |
5.6.2 数据新闻的形式多样化 |
5.6.3 数据新闻的功能多样化 |
5.7 数据新闻发展的反思 |
5.7.1 扩大数据来源及深度数据挖掘 |
5.7.2 急需设立我国数据新闻专业规范 |
5.7.3 监管与提升需要并重 |
5.7.4 需要扩展新型的新闻法律法规 |
5.7.5 设计人工智能新闻伦理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分析 |
6.1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发展概况 |
6.2 国家出版基金与国家发展战略关联分析 |
6.3 国家出版基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6.4 文化产业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分析 |
6.5 国家出版基金对新闻出版的支持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数据新闻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1 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对策 |
7.1.2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对策 |
7.1.3 数据新闻的新技术对策 |
7.1.4 数据新闻的专业化管理对策 |
7.2 媒体融合多模式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的必然趋势 |
7.2.2 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需求融合和市场融合 |
7.2.3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
7.2.4 新媒体融合的战略方案 |
7.3 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路径与对策 |
7.3.1 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影响 |
7.3.2 我国出版业发展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分析 |
7.3.3 我国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战略分析 |
7.3.4 大数据出版业应该重视个人数据隐私、企业数据安全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新闻出版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8.1 建立适合我国新闻出版特征的绩效评估机制 |
8.1.1 媒体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8.1.2 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 |
8.1.3 评估模型量化计算的进一步思考 |
8.1.4 绩效评估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
8.2 建立新闻出版健康发展的导向机制 |
8.3 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保障机制 |
8.4 现代数字技术保障机制 |
8.5 打造促进媒体融合的激励机制 |
8.6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为指引,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1. 多次发声, 对新闻舆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做出指示 |
2.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二、传统媒体困境:纸媒面临严峻考验, 专业人才继续流失 |
1. 纸媒面临严峻考验, 继续停办、瘦身、合并 |
2. 传统媒体人才继续流失, 高层离职现象明显 |
三、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融合出现新形式 |
1.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
2.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
3. 融合出现新形式 |
四、技术驱动:促进“众媒时代”向“智媒时代”的跨越 |
1. 人工智能 |
2. 区块链技术 |
3. 5G网络技术 |
五、新媒体表现: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并向海外扩张, 内容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
1. 移动互联网发展引人注目 |
2. 短视频备受青睐, 不断向各垂直领域发展 |
3. 内容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
4. 融资形势向好 |
5. 开启全球化扩张之路 |
六、互联网乱象治理:多部委多举措齐头并进, 维护新闻传播秩序 |
1. 治理淫秽色情类信息 |
2. 治理低俗八卦类信息 |
3. 治理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
4. 治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
5. 治理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
6. 治理恶搞英烈、损害国家形象等行为 |
7. 治理自媒体乱象 |
七、顶层设计:针对问题, 一系列法律规定相继发布, 为新闻业保驾护航 |
1. 规范新媒体传播秩序 |
2. 保护媒介下的未成年人 |
3. 加强版权保护 |
4. 管理传统媒体内容 |
八、研究报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推动新闻业健康发展 |
1. 关于新闻业整体情况 |
2. 关于新媒体 |
3. 关于传播技术 |
4. 关于媒体融合 |
九、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继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
1. 传统主流媒体加强与国外媒体的交流合作 |
2. 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
结语 |
(9)问题广域与智能培育: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价值凸显 |
二、媒体融合迈入第二阶段:县级融媒体建设 |
三、冲突中走向融合:建构新闻伦理新路径 |
四、舆论引导:媒介赋权下的双重景观 |
五、新闻传播理论新变化 |
六、版权保护的困境与破解思路 |
七、传媒转型: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 |
八、“育新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时代使命 |
九、新闻传播学术盛会异彩纷呈 |
十、新闻传播史研究 |
十一、结语 |
(10)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的背景 |
二、改革开放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 学术研究回归科学 (改革开放之初至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 |
(二) 探索视域不断拓展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至十八大之前) |
(三) 系统研究不断深化 (十八大至今) |
三、改革开放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主要变化 |
(一) 研究不断深入 |
(二) 视域逐渐拓展 |
(三) 论述时有创新 |
四、近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的明显特点 |
(一)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研究 |
(二)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性研究 |
(三)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深度的研究 |
(四)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
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内涵问题 |
(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体系问题 |
(三) 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性问题 |
(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学术性问题 |
六、小结 |
四、“党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讨会在扬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望历史 观照现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Symposium;. 新闻春秋, 2021(04)
- [2]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汪苑菁,伍静思. 文化与传播, 2020(06)
- [4]恽代英受众观研究[D]. 钟碧琼. 湘潭大学, 2020(0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及启示研究[D]. 蒋交交. 扬州大学, 2020(05)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7]我国新闻出版的热点关键词分析与发展对策究研究[D]. 孟庆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技术驱动与内容加码:新媒体发展持续强劲——2018年中国新闻业事件盘点[J]. 甘险峰,赵鹏. 编辑之友, 2019(02)
- [9]问题广域与智能培育:2018年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综述[J]. 南长森,许楠.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0]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发展[J]. 丁柏铨,尤红. 传媒观察, 2019(01)
标签:恽代英论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数据新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