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论文文献综述)
戴宇泽[1](2021)在《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文中认为热带海洋大气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点,一方面影响海岛和船只的居住舒适度,另一方面更会加剧设备及材料的腐蚀。此外,海岛的交通限制使得能源和资源变得尤为宝贵,依靠电力和耗材的传统新风处理技术变得不再经济。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低品位余热利用的角度出发,以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为重点研究对象,从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关键过程的实验验证、原理样机的设计与测试、基于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技术验证四个层面,开展低温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实验研究。本文从溶液除湿与湿式盐雾分离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基于同离子效应的混合工质相变分离特性出发,提出了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思路,并对其中水—盐雾一体化吸收过程以及工质再生过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随后本文从系统功能性与综合性能的角度,根据对应的工质物性进行性能分析,给出不同性能指标的权重以及工质的得分情况,最终筛选出LiCl水溶液为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的优选工质。在一体化机理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并建立由除湿脱盐过程、水分离过程、盐分离过程和水盐平衡过程构成的典型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及相应的稳态热力学模型,分别探究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性能、操作参数(除湿脱盐溶液温度、浓度和流量)对热质交换过程的影响,以及关键设计参数(浓溶液流量、稀溶液流量、浓—稀溶液浓度差和结晶温度)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盐分离过程最大运行周期取决于结晶温度,其平均能耗比系统热功耗低两个数量级,可基本忽略不计。为进一步验证除湿脱盐过程的可行性并探究其性能,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吸收式除湿脱盐机理试验平台并开展实验研究,验证了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方便获得大气含盐量,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导率测量的大气盐雾浓度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外部冷源引入的条件下,除湿协同的空气综合脱盐率可达到82.3%。此外,本文通过小型实验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关键功能性过程(盐分离过程)的可行性。自此,本文实现了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全链条的技术验证,为样机的研制和技术验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一体化机理与方法的指导下,本文开展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研制工作。针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样机流程与热力学参数设计,以及部件与整体的结构与工艺设计;设计并搭建了海洋大气拟系统、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冷热源系统以及集控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四部分组成的测试平台,对样机的关键过程性能、整体热力学性能、参数调控以及连续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测试工作。结果表明样机的送风参数随新风参数变化较小,控制系统稳定性得到了验证;新风温度、相对湿度和送风温度能够对样机的能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却并不显着;样机的总盐雾脱除效率达到73.6%,盐分离模块基本功能能够顺利实现,分离晶体中LiCl含量较低,说明盐分离过程的溶液损失较少,分离效果显着。基于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技术,本文对一体化方法的系统集成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低品位热源的深度利用,实现了对空气的降温、除湿和脱盐协同处理;并从系统性能、参数敏感性、系统经济性等角度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为技术验证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面向某热带海洋气候的海岛环境内的一工业建筑,设计了电—冷—除湿联供系统,总制冷量为333.7 kW,一次能源利用率可达到74.7%,所提供的能源产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模拟结果对系统主体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并搭建了余热制冷—除湿—脱盐测试系统,在海洋大气环境下对系统中主体设备的实际性能以及设备联合运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主体设备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以及设备联合运行稳定性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系统实现了基于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热驱动制冷—除湿—脱盐技术验证。
李凌云[2](2021)在《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测试任务的复杂,测试领域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研究较为成熟,仪器功能丰富但价格昂贵,国内并未推出多功能模块化仪器。为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化,在国内开展对多功能模块化仪器及其配套软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基于某型VXI总线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进行软件设计。该模块集成了数字化仪、任意波发生器和频率计的测量功能,可应用于多功能联合测试、便携式测试以及快速移动测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以Lab Windows/CVI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仪器驱动函数和上位机软件。本文将对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软件的任务需求整合软件总体框架,提出将软件的开发方案分为上位机软件、驱动函数两部分,并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设计与实现。2.针对模块的功能设计了上位机软件的整体框架以及控制流程,根据多功能模块化仪器的仪器切换需求,完成了人机交互设计,提供了操作简单、交互友好的上位机界面。采用多线程技术编程,实现数字化仪连续采集以及多个仪器并行测量。3.根据仪器的硬件组成及功能需求对驱动函数进行分类,基于IVI规范对具体的驱动函数进行设计,最后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发布。上位机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中的驱动函数对仪器进行控制。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最终实现了基于该模块的软件,该软件已正式应用在项目中,应用效果良好。
王澈[3](2021)在《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行业飞速的发展,电子行业对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测量仪器朝着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方向不断发展着。为了满足不断提升的指标,测量仪器往往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适用于多样复杂的测试需求。可能需要多台仪器的配合使用,才能实现一套系统的完整测试,测试环境搭建非常麻烦。本文以市面上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为基础,结合测试环境分析功能需求,本着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思路设计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同时具备射频信号的接收及频谱分析功能、射频信号的生成及发射功能和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互相关联,可以搭配使用也可以独立工作,使测试过程更加便捷、快速、全面。整个模块的硬件可拆卸重组,根据需求重新组装,便于携带、便于维修,大大提升了测试仪器应用的范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在基于高度集成化和功耗最低化的基础上设计了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的总体方案架构。2、研究射频信号接收、发射,以及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并针对这三种功能分别设计硬件电路。3、设计基于AD9361单芯片零中频收发模块的硬件电路,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搭建外围电路;设计基于AD9361的增益控制系统,并根据硬件总体方案完成系统电源模块设计。4、分析三种不同功能的需求,分别对频谱分析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三个模块进行数字逻辑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射频信号接收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发射功能、网络参数分析三种功能的综合测试模块。该模块能发射100MHz~3GHz的射频信号,可以代替简易的信号源使用;该模块也能对100MHz~3GHz的信号做频谱分析,代替简易的频谱分析仪使用;该模块还能对被测件在100MHz~3GHz频段内进行网络参数分析,能够发挥简易的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作用。
罗磊[4](2021)在《Ku波段硅基相控阵收发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芯片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T/R(Transmit/Receive)组件作为相控阵雷达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相控阵雷达的整体性能。为了适应相控阵雷达系统多功能、高集成、高性能、低成本的发展需求,CMOS和SiGe BiCMOS等硅基半导体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T/R组件电路设计中。因此,采用硅基工艺对T/R组件中的电路进行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致力于Ku波段硅基相控阵收发组件的关键技术研究与芯片设计。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本文完成了 6-18 GHz宽带无源巴伦、两款12-18 GHz单刀双掷开关、15-17 GHz低噪声放大器、14-16 GHz单级功率放大器、14-18 GHz两级功率放大器、12-17 GHz 6位数控步进衰减器、10-18 GHz 6位数控有源移相器、6-18 GHz 6位数控有源移相器和13-15 GHz硅基幅相控制多功能系统芯片的流片验证。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的路场混合仿真方法。在对无源巴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开路短截线补偿技术,设计了一款工作在6-18 GHz频率范围内,幅度平衡度和相位平衡度优良的宽带无源巴伦芯片,为后续章节有源移相器的设计提供所需的巴伦。测试结果表明:在6-18 GHz频率范围内,该宽带无源巴伦幅度不平衡度小于1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2.2°。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采用深N阱NMOS射频nfettwrf晶体管和dgnfettwrf晶体管,使用串并联电路结构并结合衬底浮接技术和LC谐振技术,设计了两款工作在1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单刀双掷开关芯片。测试结果表明:1.小线性度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插入损耗小于1.97dB,开关隔离度大于-29.5dB,开关线性度大于11.98dBm;2.线性度可调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损耗小于2dB,开关隔离度大于-37.5dB,开关线性度最高可达26.8 dBm。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使用SiGe HBT晶体管,设计了一款工作频段位于15-17 GHz,带有片内温度补偿电路和ESD保护电路的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5-17 GHz频段范围内,增益S21为15.1~13.6 dB,噪声系数为3.4~3.8 dB,输入端口S11小于-9.1 dB,输出端口S22小于-10.4 dB,输入线性度IP-1dB大于-9.8 dBm。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使用SiGe HBT晶体管,设计了两款工作频段位于Ku波段的功率放大器芯片。测试结果表明:1.单级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位于14-16 GHz,增益 S21 为 9.3~7.3 dB,输入端口 S11 为-8.4~-12.4 dB,输出端口 S22 为-5~-6.2dB,输出线性度OP-1dB最大可达17.83dBm,最大功率附加效率PAE可达17.9%;2.两级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位于14-18 GHz,增益S21为22.4~26.9 dB,输入端口S11为-6.5~-20.7 dB,输出端口-3.3~-7dB,输出线性度OP-1dB最大可达21.43dBm,最大功率附加效率PAE可达18%;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对数控衰减器中常用的衰减单元电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容补偿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频段位于12-17 GHz的6位数控衰减器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2-17 GHz频率范围内,衰减器输入端口 S11<-13 dB,输出端口 S22<-14 dB,插入损耗为6.99~9.33 dB,最大衰减量为31.8~30.3 dB,衰减RMS幅度误差值为0.58~0.36 dB,衰减RMS相位误差值为2.06°~3.46°,输入线性度 IP-1dB 为 13.6~16.2 dBm。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使用宽带无源巴伦,结合两级RC多相滤波器和正交全通滤波器电路结构,采用矢量调制的方法设计了两款6位数控有源移相器芯片。同时,对有源移相器电路中所要使用到的电路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测试结果表明:1.10-18 GHz 6位数控有源移相器输入端口 S11<-8.9 dB,输出端口 S22<-11.5 dB,增益幅度S21为-10.1~-12.8 dB,移相RMS幅度误差小于1.1 dB,移相RMS相位误差为1.5°~3.7°,在0°移相状态(参考态)下,输入线性度IP-1dB为9.4~11.2 dBm;2.6-18 GHz 6位数控有源移相器输入端口S11<-9.2 dB,输出端口 S22<-10.4 dB,增益幅度S21为S21为-1.85~0.95 dB,移相RMS幅度误差小于1.04 dB,移相RMS相位误差小于4.36°,在0°移相状态(参考态)下,输入线性度IP-1dB为5.4~8 dBm。本文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结合所研究的各个子模块电路,设计了一款工作频段位于13-15 GHz的硅基幅相控制多功能系统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3.6~15.5 GHz频率范围内,接收链路增益大于7 dB,噪声系数值为10.2~17.8dB。在13~15 GHz频率范围内,接收链路移相RMS幅度误差为1.07~1.46 dB,移相RMS相位误差为3°~4.51°,最大衰减范围为29.5~28.2 dB,衰减RMS幅度误差为0.81~1.42 dB,衰减RMS相位误差为3.47°~4.8°,在14 GHz频率处的输入1dB压缩点为-15.4 dBm;在13.2~15.1GHz频率范围内,发射链路增益大于5 dB。在13~15 GHz频率范围内,发射链路移相RMS幅度误差为0.33~2.07 dB,移相RMS相位误差为3.4°~4.89°,最大衰减范围为29.2~28 dB,衰减RMS幅度误差为1~1.67 dB,衰减RMS相位误差为3.38°~6.46°,在14 GHz频率处的输入1dB压缩点为4.6 dBm,饱和输出功率为13 dBm。初步实现了相应的衰减移相功能,并为后续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坚实基础。
王帅[5](2020)在《硅基氮化镓可见光芯片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可将光通信必将日渐重要,而如今还没有成熟的利用同种工艺制作的同质集成的既可以发光又可以监视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而目前研究得知基于氮化镓材料制作的光子器件发光与探测共存的现象,本文就将利用氮化镓材料制作量子阱二极管来进行同时发光和能量检测的可见光通信。通过将量子阱二极管和光波导集成在金属键合的硅衬底的Ⅲ族氮化物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垂直结构量子阱二极管的整体式多组件系统平台。此系统使用所有现有标准氮化镓芯片制造工艺制造的两种相同源极的量子阱二极管分别用作LED和PD,并且形成波导以在LED和PD之间建立片上光学通路。PD吸收通过光波导耦合过来的相邻的LED发出的光,从而感应出与LED注入电流成比例的光电流,一个PD可以同时监视多个LED,通过使用信号提取方法从叠加信号中识别系统的个体LED的差异,从而形成片上功率监控系统。本文中利用垂直结构蓝光发光二极管的既可以发光,又可以检测光的性能组成了片上一对多的能量检测系统,利用PD将不同LED的不同信号区分开来。又因为PD和LED是同质集成的,也即两者地位可以互换。在未来可以将芯片用于日常道路、建筑工地上的灯,作为灯发光的同时又带有监控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多功能芯片的强大。
梁成[6](2020)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频分复用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信息电子技术不断地发展,信号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断加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方面的预研与应用也越来越火热,催生了一系列新应用,新体制的软件雷达。其中基于软件无线电设计的星载雷达备受关注,国外早在多年前已着手星载探测研究,并卓有成效。然而国内却起步较晚,对于该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文以甚低频段和低频段为研究背景,以星载雷达相关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为依托,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多应用的雷达信号源。信号源的设计与相关试验,将给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项目从实验设计到系统仿真,到功能实现,提供关键性的知识储备。同时,将该信号源应用于星载雷达或者其他各种雷达,可极大的扩展雷达设备的应用。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该信号源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在GNU Radio开源软件平台下设计。具有发射信号频点灵活可调,多频发射和扫频步进的功能。另外,基于该信号源搭建了雷达信号收发系统,通过闭环实验,验证和评估了基于该信号源的雷达信号收发系统稳定可靠,可用于多种场景下的外场试验。首先,本文对软件无线电技术和信号发生器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了综述。叙述了软件无线电灵活,开源,开发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简述了信号发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研究频分复用雷达信号源的必要性,信号源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功能介绍。然后,文中对信号源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硬件设备主要为软件无线电外设N210,搭载射频子板为LFTX/RX。软件主要用到GNURadio。整个系统流程在Ubuntu下运行。接着,对信号源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主要包括相位匹配,一频点信号跳频,复用四频点跳频测试。并对短时傅里叶变换的算法做了改进,对十阶跳频数据做了处理,得出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最后,进行了信号源外场试验的评估与验证,通过设计简单的雷达信号收发系统,进行闭环试验并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该信号源可用于外场试验,提高雷达信号收发系统的性能。
伊思默[7](2020)在《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传统大型测试系统通常由多台单一功能的测试仪器组成,但由于数据交互速度慢、体积庞大、缺乏便携性和灵活性等缺点并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测试与移动测试。本文针对传统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单一、体积庞大、不能覆盖多种测试条件和测试环境等问题。定位当前电子测量仪器市场需求并对标国外主流型号的多功能小型化测试模块。设计了具备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该模块为VXI单槽C尺寸模块,同时具备8通道的数字化仪、8通道频率计以及8通道任意波发生器,三种功能具备可重构的特性。不仅解决了多种功能联合测试、便携式测试、快速移动测试的需求,而且模块硬件可组态的设计理念在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硬件组态后可大大提升电子测量仪器的测试范围以及测试能力。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模块功能以及指标要求,采用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原则对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的总体架构方案进行了设计。2、研究数字化仪、频率计、任意波发生器三种功能模块的解决方案,针对三种功能分别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最后提出了基于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设计思路,并对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进行了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化设计。3、研究基于DDR3的数据深存储逻辑实现细节。实现了采用简单用户逻辑接口对DDR3进行突发读写操作。设计了基于DDR3的高速数据采集实时存储功能。4、研究了高分辨率时钟分相频率测量方案,在FPGA内部实现了对信号进行1ns分辨率的测频、测周以及脉冲参数测量。5、研究任意波发生器数字逻辑实现方案。在FPGA内部实现了对外挂SSRAM存储器的直接频率合成,数字调制等功能。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具备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的8通道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在单一模块中实现了3种不同测量功能。使之能广泛的应用于某些极端复杂测试条件下的现场快速测试与移动测试。为多功能小型化集成测试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宇[8](2020)在《微波光子脉冲压缩信号生成和去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脉冲压缩技术能够提高雷达探测距离和距离分辨率,去斜处理能够将目标距离信息转化为频率信息且降低了对采样速率的要求,两项技术均为雷达探测的关键技术。近些年,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需要雷达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需求和更全面的功能,雷达系统正逐步向大带宽、可调谐、集成化、多功能、多波段和分布式等方向发展,然而电子雷达系统受限于电子瓶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兴的微波光子学将微波与光子相结合,为雷达技术注入了新的力量,由于其具有高频段、大带宽、功耗低、体积小和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正逐步在下一代雷达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当前微波光子雷达调谐范围仍然较小,波段数量和信号种类较为单一,对本振频率需求较高。从以上问题出发,本论文研究了微波光子雷达系统,提出了两种脉冲压缩生成方案,一种能生成多功能信号,另一种能生成多波段信号;最后提出了一种光子去斜方案。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且仿真了基于双平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器(DPQPSK)和偏振调制器(Pol M)级联的四倍频多功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方案。该方案能够生成线性调频信号、二相编码信号、P4编码信号多种脉冲压缩信号。四倍频降低了系统对本振频率的需求。仿真生成了起始频率12GHz带宽10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中心频率12GHz的二相编码信号和P4编码信号。2、提出且仿真了基于双偏振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ol-MZM)和Sagnac环的多波段线性调频信号生成方案。该方案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调节射频信号的功率以及结合滤波器的使用,产生三波段或六波段的双啁啾信号和单啁啾信号,灵活应用于多波段系统中,此外,双啁啾信号能够消除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仿真生成了从2GHz到10GHz的3波段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从2GHz到22GHz的6波段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和从3GHz到33GHz的6波段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3、提出且仿真了基于DPol-MZM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的光子去斜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改变加载的射频信号频率调整探测信号的中心频率,从而降低对基带线性调频信号波形发生器采样率的需求。该方案实现接收去斜,降低了后处理的采样率要求,能够探测物体的距离和速度。仿真生成了8GHz到8.5GHz的上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6GHz到5.5GHz的下行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实现了对90m目标物的探测;为验证调谐性,生成了从13GHz到14GHz的上行啁啾,从9GHz到10GHz的下行啁啾,实现了对960m和840m目标物的探测。系统能灵活调谐,探测结果准确。
吴玉潘[9](2020)在《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生物颗粒(如细胞等)高效分选和单个捕获等在医学、生物研究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细胞分选是许多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第一步,比如在数百万个血细胞中检出少量扩散在血液中的癌细胞,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此外对单个细胞的捕获和培养分析,不仅可掌握单个细胞的生长变化行为,而且在遗传代谢和基因工程领域以及毒性检测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当前的生物颗粒分选和捕获技术(如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等)通常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标记等,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而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众多优势,如小容量样品、低成本、分析时间短和尺寸小等。因此,基于微流控技术开发具有生物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功能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在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在微流控芯片上如何实现生物颗粒分选、单个捕获以及流体混合供应功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双极性电极阵列,分析了在旋转电场下单个生物颗粒的大规模捕获机制(如感应电荷电渗、介电泳和电旋转等)。基于旋转电场下的感应电荷电渗旋涡或负介电泳力,提出了实现单颗粒大规模捕获的新方法。结合理论和仿真分析,实验中分析了影响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细胞单个捕获效率的多个关键因素(如颗粒尺寸、电导率、颗粒的浓度、悬浮电极阵列的尺寸和间隙、施加电压及频率等)。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如电导率和电场频率等)改变了负介电泳力和感应电荷电渗旋涡在捕获过程中的主导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单个生物颗粒大规模捕获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次,为实现不同电导率溶液的高效混合,进行了适用于不同电导率溶液的交流电动微混合器的研究。针对适用于高电导率溶液的微混合问题,根据交流电热的强耦合模型,引入三维电极,建立了交流电热微混合仿真模型,分析了影响微混合性能的多个关键几何和电学参数。针对适用于低电导率溶液的微混合问题,研究分析了固定电势下的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机制,探索了栅电极上电信号对zeta电势及非对称旋涡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栅电极与激发电极上电信号相位角及波形(正弦波和方波)对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栅电极信号的变化在实现微流体高效混合过程中的重要性。设计并加工微混合芯片,通过实验分析了多个关键参数,修正了固定电势下感应电荷电渗理论模型。将本文的两种微混合器与其他多种微混合器进行了参数化比较,验证了当前微混合器的高效混合性能。最后,基于所设计的单颗粒捕获和微混合部件,开展具有颗粒分选、单颗粒捕获和操纵、溶液混合和供应功能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研究。在颗粒分选模块,基于介电泳机制建立了利用倾斜驱动电极实现细胞无标记分选的仿真模型。以酵母菌和聚苯乙烯微球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分离效率的多个关键参数(如结构尺寸、施加频率、溶液电导率和入口流速等),实现了对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的高效分选。在细胞捕获和操纵模块中,对双极性电极阵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及扩展。基于旋转电场下的电旋转、行波介电泳、传统介电泳以及感应电荷电渗等机制,建立了单颗粒操纵仿真模型。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在双极性电极阵列的运动行为和规律,提出了在双极性电极边缘可实现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捕获、双向自旋转和双向运动的新方法。结合理论仿真,在实验中分析了影响细胞运动行为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电极尺寸或生物颗粒浓度等实现了对两个或三个生物颗粒的高效捕获,在研究细胞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与微混合模块结合,进行了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混合和供应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利用微混合部件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混合和供应时,酵母菌在感应电荷电渗漩涡或介电泳力作用下可被稳定捕获在电极上,便于长期分析和观察。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不仅具有颗粒和细胞分选、单细胞捕获、驱动、自旋转以及药物或营养物质供应功能,而且具有成本低、加工方便、操纵简单的巨大优势,在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李颖[10](2020)在《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R组件在相控阵雷达中占据重要地位,决定了相控阵雷达中多种功能的实现和各项指标。本文从T/R组件的关键技术着手,在混合微波多层板技术和多芯片组装技术(MCM)的基础上,利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进行电路设计,完成Ku波段16通路小型化相控阵T/R组件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应用于小型化相控阵T/R组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展开调研,并且介绍了传输线理论、多层板技术、工艺实现的方式,同时介绍了常用相控阵T/R组件的传统结构,提出了系统的指标要求。然后根据指标要求对系统进行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公共支路、发射支路、接收支路的详细设计,同时用Advanced Design System对收发两个通道进行链路仿真。其次,本文对Ku波段十六联装小型化相控阵T/R组件所涉及的有源芯片进行芯片选型,接着对无源电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多层板的选材和射频微波叠层结构的设计、多层板中的垂直结构和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的仿真设计、带状线功分器和微带功分器的优化设计。其中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的驻波性能优于1.1。微带功分器采用多个两路功分器级联的方式,实现十六等分微带功分器,在15.5GHz~16.5GHz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大于19.5d B,输出端口的回波损耗大于21d B,插入损耗小于13.2d B,输入、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20d B,经过加工测试,结果证明了该设计具有可行性。最后,对Ku波段十六联装小型化相控阵T/R组件进行立体电路结构的布局。对十六收发通道的平面电路进行布局设计,将控制电路和电信号埋置于基带系统中,利用混合微波多层板技术实现十六层叠层电路结构,提高了整个十六联装T/R组件的集成度,使得该板厚度只有1.6mm。另外,将基带板作为微波电路的地,并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提高了组件的可靠性;通过腔体设计,尤其是对十六收发通道的隔腔设计,有效避开了谐振点以及十六收发通道之间信号串扰。本设计实现了15.5GHz~16.5GHz范围内十六联装小型化相控阵T/R组件的集成化设计,最终整机尺寸为158.15mm×105mm×20mm。经加工测试,接收通道增益达到18d B以上(其中线损大约为1d B),输入1d B压缩点为-27d Bm,发射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3d Bm,相位特性和接收、发射移相控制精度达到指标要求。
二、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论文提纲范文)
(1)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溶液除湿技术发展现状 |
1.2.2 除雾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 |
2.1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 |
2.1.1 水—盐雾一体化吸收过程的原理 |
2.1.2 工质再生过程的原理 |
2.1.3 工质筛选原则 |
2.2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 |
2.2.1 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流程的建立 |
2.2.2 一体化流程的热力学模型 |
2.2.3 一体化流程的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关键过程研究 |
3.1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平台的设计 |
3.1.1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平台的参数设计 |
3.1.2 除湿脱盐机理实验台的结构与工艺设计 |
3.2 除湿脱盐过程实验探究 |
3.2.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2 实验结果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研制 |
4.1 除湿脱盐一体化原理样机的设计 |
4.1.1 设计任务与目标 |
4.1.2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流程及参数设计 |
4.1.3 除湿脱盐一体化样机的结构与工艺设计 |
4.2 样机测试平台的设计 |
4.2.1 样机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 |
4.2.2 测试平台分系统结构与参数设计 |
4.3 原理样机的试验研究 |
4.3.1 样机的测试内容与方法 |
4.3.2 样机测试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除湿脱盐一体化方法的多功能空调系统集成研究 |
5.1 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 |
5.1.1 系统流程 |
5.1.2 系统建模 |
5.1.3 系统评价指标 |
5.2 低温热驱动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性能研究 |
5.2.1 系统性能分析 |
5.2.2 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系统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驱动制冷—除湿—脱盐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
6.1 电—冷—除湿联供系统的设计 |
6.1.1 设计任务与目标 |
6.1.2 系统的流程与热力参数设计 |
6.1.3 系统主体部件选型 |
6.2 余热制冷—除湿—脱盐系统的测试 |
6.2.1 余热制冷—除湿—脱盐测试系统设计与建设 |
6.2.2 系统的测试内容与方法 |
6.2.3 系统的测试结果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
2.2 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
2.3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软件总体框架 |
2.3.2 开发方案设计 |
2.3.3 软件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驱动函数设计与实现 |
3.1 数字化仪驱动函数 |
3.1.1 模块连接与初始化 |
3.1.2 通道配置函数 |
3.1.3 触发配置函数 |
3.1.4 波形采集函数 |
3.2 频率计驱动函数 |
3.2.1 测量参数配置 |
3.2.2 获取测量结果 |
3.3 任意波驱动函数 |
3.3.1 输出配置函数 |
3.3.2 常规波形配置 |
3.3.3 调幅波形配置 |
3.3.4 调频波形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上位机软件框架及流程 |
4.2 人机交互设计 |
4.2.1 界面布局规划 |
4.2.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4.2.3 仪器选择与切换 |
4.3 数字化仪控制 |
4.3.1 数字化仪参数配置 |
4.3.2 波形单次采集 |
4.3.3 波形连续采集 |
4.3.4 波形参数测量 |
4.4 频率计控制 |
4.4.1 频率计参数配置 |
4.4.2 频率计测量流程 |
4.5 任意波控制 |
4.5.1 任意波配置流程 |
4.5.2 任意波调制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功能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界面设计验证 |
5.3 关键功能验证 |
5.3.1 数字化仪功能 |
5.3.2 频率计功能 |
5.3.3 任意波发生器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产品现状 |
1.2.2 可重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收发机架构 |
2.2.1 超外差式收发机 |
2.2.2 数字中频收发机 |
2.2.3 零中频收发机 |
2.3 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方案设计 |
2.3.1 芯片选型 |
2.3.2 接收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3.3 发射通道整体方案设计 |
2.4 网络参数分析模块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整体结构设计 |
3.2 数字信号处理板实现方案 |
3.2.1 PXIe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
3.2.2 FPGA选型 |
3.3 射频板实现方案 |
3.3.1 AD9361 模块设计 |
3.3.2 时钟模块设计 |
3.3.3 FMC与FPGA接口实现方案 |
3.3.4 外围射频通道设计 |
3.4 射频转接板实现方案 |
3.5 网络参数测量板实现方案 |
3.5.1 激励源功分电路 |
3.5.2 开关电路硬件设计 |
3.5.3 定向耦合器耦合电路 |
3.5.4 信号传输等长电路设计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AD9361 相关接口逻辑设计 |
4.1.1 SPI控制逻辑设计 |
4.2 频谱分析仪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频率分辨率带宽 |
4.2.2 分辨率带宽滤波器设计 |
4.3 射频信号发生器数字逻辑设计 |
4.3.1 DDS主动发送模块设计 |
4.3.2 数字调制设计 |
4.4 网络参数分析仪逻辑设计 |
4.4.1 同步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射频信号发生器功能测试 |
5.2 频谱分析仪功能测试 |
5.3 矢量网络参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Ku波段硅基相控阵收发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芯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T/R组件及其子模块电路芯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设计 |
2.1 有源相控阵收发系统结构分析 |
2.1.1 有源相控阵收发系统结构分析 |
2.1.2 收发组件芯片结构分析 |
2.2 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无源器件研究与设计 |
3.1 电磁场仿真软件工具介绍 |
3.2 ADS路场混合仿真方法与工艺衬底建模 |
3.2.1 ADS路场混合仿真方法 |
3.2.2 工艺衬底建模 |
3.3 电感电磁场仿真方法研究与验证 |
3.4 无源巴伦研究与设计 |
3.4.1 巴伦主要指标 |
3.4.2 无源巴伦分析与设计 |
3.4.3 无源巴伦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Ku波段单刀双掷开关研究与设计 |
4.1 开关分类 |
4.2 开关主要性能指标 |
4.3 常见的单刀双掷开关电路结构 |
4.4 Ku波段单刀双掷开关分析与设计 |
4.4.1 Ku波段小线性度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电路设计 |
4.4.2 Ku波段小线性度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电路芯片测试结果 |
4.4.3 Ku波段线性度可调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电路设计 |
4.4.4 Ku波段线性度可调串并联单刀双掷开关电路芯片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Ku波段放大器电路研究与设计 |
5.1 放大器电路主要性能指标 |
5.2 SiGe HBT器件频率特性和噪声特性分析 |
5.2.1 SiGe HBT器件频率特性分析 |
5.2.2 SiGe HBT器件噪声特性分析 |
5.3 Ku波段SiGe HBT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研究与设计 |
5.3.1 SiGe HBT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分类 |
5.3.2 Ku波段SiGe HBT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
5.3.3 Ku波段SiGe HBT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测试结果 |
5.4 Ku波段功率放大器电路研究与设计 |
5.4.1 SiGe HBT功率放大器电路分类 |
5.4.2 Ku波段单级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
5.4.3 Ku波段单级功率放大器芯片测试结果 |
5.4.4 Ku波段两级高增益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
5.4.5 Ku波段两级高增益功率放大器芯片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Ku波段数控衰减器电路研究与设计 |
6.1 衰减器主要性能指标 |
6.2 衰减器电路结构分类 |
6.2.1 开关路径衰减器 |
6.2.2 分布式衰减器 |
6.2.3 开关T/Π型衰减器 |
6.2.4 X-型衰减器 |
6.3 Ku波段6 位数控衰减器分析与设计 |
6.4 Ku波段6 位数控衰减器芯片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Ku波段数控移相器电路研究与设计 |
7.1 移相器主要性能指标 |
7.2 移相器电路结构分类 |
7.2.1 开关线型移相器 |
7.2.2 加载线型移相器 |
7.2.3 高通-低通式移相器 |
7.2.4 放大器型移相器 |
7.3 Ku波段6 位数控移相器分析与设计 |
7.3.1 输入巴伦的设计 |
7.3.2 两级RC多相滤波器的设计 |
7.3.3 正交全通滤波器的设计 |
7.3.4 模拟差分加法器的设计 |
7.3.5 数模转换电路的设计 |
7.3.6 输出缓冲和有源巴伦电路的设计 |
7.3.7 插损补偿放大器的设计 |
7.3.8 10-18 GHz6 位数控移相器的设计 |
7.3.9 6-18 GHz6 位数控移相器的设计 |
7.4 Ku波段6 位数控移相器芯片测试结果 |
7.4.1 10-18 GHz6 位数控移相器芯片测试结果 |
7.4.2 6-18 GHz6 位数控移相器芯片测试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Ku波段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集成与测试 |
8.1 Ku波段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集成 |
8.2 系统集成芯片版图设计考虑 |
8.3 Ku波段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测试 |
8.3.1 接收链路测试结果 |
8.3.2 发射链路测试结果 |
8.3.3 Ku波段幅相控制多功能芯片系统测试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致谢 |
(5)硅基氮化镓可见光芯片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Ⅲ族氮化物材料的研究 |
1.1.2 光子集成技术 |
1.1.3 可见光通信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全球范围内GaN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电通信 |
2.1 量子效率 |
2.1.1 内量子效率 |
2.1.2 外量子效率 |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原理 |
2.3 芯片光波导和结电容 |
2.3.1 光波导 |
2.3.2 结电容 |
2.4 LED和PD工作模式和性能研究 |
2.4.1 LED工作原理及特性 |
2.4.2 PD工作原理及特性 |
2.4.3 同质集成下的同时发光检测芯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垂直结构蓝光发光二极管制作工艺和性能分析 |
3.1 制作工艺 |
3.1.1 光刻工艺 |
3.1.2 刻蚀工艺 |
3.1.3 电子束蒸镀工艺 |
3.1.4 退火工艺 |
3.2 芯片制备流程 |
3.3 芯片形貌表征和性能分析 |
3.3.1 形貌表征 |
3.3.2 伏安特性曲线 |
3.3.3 光谱特性 |
3.3.4 反射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片上一对二能量检测系统 |
4.1 片上一对二能量检测系统 |
4.2 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的信号叠加 |
4.2.1 相同频率不同占空比的信号叠加 |
4.2.2 不同频率相同占空比的信号叠加 |
4.3 系统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6)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频分复用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1.2.2 信号发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信号源设计的关键技术 |
2.1 概述 |
2.2 软件无线电技术 |
2.2.1 软件无线电原理 |
2.2.2 软件无线电架构 |
2.2.3 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和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
2.3 频分复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源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设备和系统方案概述 |
3.3 信号的产生和相位匹配 |
3.4 信号的频分复用 |
3.5 信号的发射 |
3.6 信号源系统软件部分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号源性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
4.1 实验设计 |
4.2 信号源扫频设计 |
4.3 跳频信号处理 |
4.4 信号源的扩展功能 |
4.5 信号源性能优势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号源外场试验方案设计与评估 |
5.1 信号源外场试验绪论 |
5.2 信号源构建雷达信号收发系统基本理论 |
5.2.1 雷达信号收发系统实现原理 |
5.2.2 脉冲压缩与编码 |
5.3 雷达信号收发系统构建 |
5.4 雷达信号收发系统实验验证与数据处理 |
5.5 雷达信号收发系统外场试验方法 |
5.6 可行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数字化仪方案设计 |
2.3 频率计方案设计 |
2.4 任意波发生器方案设计 |
2.5 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1 数字化仪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信号输入模拟通道设计 |
3.1.2 触发通道电路的指标分析及设计 |
3.1.3 数据采集与大容量高速存储电路设计 |
3.2 频率计硬件电路设计 |
3.2.1 频率计输入模拟通道设计 |
3.2.2 基准时钟参考电路设计 |
3.2.3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型 |
3.3 任意波发生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1 高速波形存储电路设计 |
3.3.2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3.3.3 滤波电路设计 |
3.3.4 信号幅度控制电路设计 |
3.3.5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型 |
3.4 模块功能可重构硬件可组态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数字逻辑设计 |
4.1 数字化仪的数字逻辑设计 |
4.1.1 模数转换器的配置 |
4.1.2 高速串行数据接收及串并转换处理 |
4.1.3 高速数据采集实时存储模块 |
4.2 频率计的数字逻辑设计 |
4.2.1 高分辨率分相测频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2 多周期同步测周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3 脉冲参数测量模块分析与设计 |
4.2.4 频率计的误差分析 |
4.3 任意波发生器的数字逻辑设计 |
4.3.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模块设计 |
4.3.2 高速SSRAM读写模块设计 |
4.3.3 数字调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
5.1 数字化仪功能测试 |
5.2 频率计功能测试 |
5.3 任意波发生器功能测试 |
5.4 三种功能联合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微波光子脉冲压缩信号生成和去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子雷达系统 |
1.1.2 微波光子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波光子雷达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微波光子相位编码信号生成研究现状 |
1.2.3 微波光子线性调频信号生成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光学调制基本原理 |
2.1.1 相位调制器(PM) |
2.1.2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 |
2.1.3 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P-MZM) |
2.1.4 偏振复用马增调制器 |
2.1.5 偏振调制器(PolM) |
2.2 光/电转换器件 |
2.2.1 光电探测器(PD) |
2.2.2 光电平衡探测器(BPD) |
2.3 脉冲压缩信号基本理论 |
2.3.1 相位编码信号及其脉冲压缩 |
2.3.2 线性调频信号及其脉冲压缩 |
2.4 拉伸信号处理理论 |
第三章 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方案研究 |
3.1 基于DPQPSK和PolM级联的多功能脉冲压缩信号生成方案 |
3.1.1 方案结构和工作原理 |
3.1.2 VPI仿真分析和Matlab处理 |
3.2 基于DPol-MZM和Sagnac环的多波段线性调频信号生成方案 |
3.2.1 基本结构与方案原理 |
3.2.2 VPI仿真分析和Matlab数据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光子去斜测距测速方案研究 |
4.1 基于DPol-MZM和 MZM的光子去斜方案 |
4.1.1 基本结构与方案原理 |
4.1.2 VPI仿真分析和Matlab数据处理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本论文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微流控颗粒分选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微流控单颗粒操纵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微流控混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微流控集成芯片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颗粒分选与捕获及微混合理论仿真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理论及仿真分析 |
2.2.1 基于介电泳力的颗粒分选机制分析 |
2.2.2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的仿真分析 |
2.3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理论及仿真研究 |
2.3.1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机制研究 |
2.3.2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
2.4 交流电热强耦合模型的理论及仿真分析 |
2.4.1 交流电热强耦合模型理论分析 |
2.4.2 混合效率的计算理论 |
2.4.3 基于交流电热的微混合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
2.5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的微混合理论及仿真研究 |
2.5.1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理论 |
2.5.2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的模型建立及仿真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双极性电极的单颗粒捕获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芯片的加工与实验准备 |
3.2.1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芯片加工 |
3.2.2 颗粒或细胞捕获实验准备以及操作 |
3.3 PS微球的单个捕获实验研究 |
3.3.1 20μ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捕获 |
3.3.2 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捕获 |
3.4 酵母菌细胞的单个捕获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交流电动的微混合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交流电热微混合实验研究 |
4.2.1 交流电热微混合芯片加工与实验操作 |
4.2.2 交流电热微混合实验分析与讨论 |
4.3 感应电荷电渗的微混合实验研究 |
4.3.1 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器的加工与实验操作 |
4.3.2 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器的实验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具有分选、捕获和流体混合功能的集成芯片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流控集成芯片的设计加工与与实验准备 |
5.2.1 微流控集成芯片设计以及加工 |
5.2.2 集成芯片实验准备与操作 |
5.3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模块 |
5.4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和操纵模块 |
5.5 流体微混合及输送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控阵T/R组件的发展动态 |
1.2.1 国外发展动态 |
1.2.2 国内发展动态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传输线理论及小型化技术 |
2.1 传输线理论 |
2.1.1 微带线 |
2.1.2 带状线 |
2.1.3 同轴线 |
2.1.4 微带的不连续性 |
2.2 T/R组件的小型化技术 |
2.2.1 MCM的种类 |
2.2.2 多层板与LTCC的比较 |
2.2.3 T/R组件的工艺实现 |
3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方案设计 |
3.1 T/R组件的基本概念 |
3.1.1 T/R组件的经典结构 |
3.1.2 T/R组件的主要参数 |
3.2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技术指标 |
3.3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系统方案设计 |
3.3.1 公共支路设计 |
3.3.2 接收支路设计 |
3.3.3 发射支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电路研究与设计 |
4.1 有源电路的选型分析 |
4.1.1 多功能芯片 |
4.1.2 环形器 |
4.1.3 限幅器 |
4.1.4 低噪声放大器 |
4.1.5 功率放大器 |
4.1.6 耦合检波器 |
4.2 无源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4.2.1 T/R组件的多层板及垂直结构设计 |
4.2.2 波导-微带过渡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
4.2.3 威尔金森功分器的研究 |
4.3 热管理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5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实现与测试 |
5.1 T/R组件的版图及结构设计 |
5.1.1 射频电路版图设计 |
5.1.2 控制电路和电源部分的实现 |
5.1.3 工艺实现 |
5.1.4 腔体的设计与实现 |
5.2 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的整机测试 |
5.2.1 十六路接收通道增益及增益平坦度测试 |
5.2.2 相位特性测试 |
5.2.3 噪声系数测试 |
5.2.4 输入1dB压缩点测试 |
5.2.5 十六路接收移相控制精度测试 |
5.2.6 十六路发射移相控制精度测试 |
5.2.7 发射通道输出功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热驱动空气除湿脱盐一体化机理与方法[D]. 戴宇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2]基于VXI总线的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D]. 李凌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PXIe总线的射频信号综合测试模块设计[D]. 王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Ku波段硅基相控阵收发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芯片设计[D]. 罗磊. 东南大学, 2021(02)
- [5]硅基氮化镓可见光芯片的性能研究[D]. 王帅.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6]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频分复用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D]. 梁成. 南昌大学, 2020(01)
- [7]多功能模拟信号测试模块硬件设计与实现[D]. 伊思默.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微波光子脉冲压缩信号生成和去斜技术研究[D]. 陶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D]. 吴玉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10]Ku波段集成相控阵T/R组件研究[D]. 李颖.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