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刘远祥,余洪方[1](2020)在《《钢筋混凝土异形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文中研究表明GB/T 37799-2019《钢筋混凝土异形管》已经颁布实施,为了便于使用者准确贯彻实施标准条款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对该标准的编制目的、编制过程作了介绍,并对主要条款作了解释和说明。一、编制背景及意义目前在排水管材的选择使用时,国内大部分城市都采用的是普通钢筋混凝土圆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作为常用的市政工程排水管,具有适用性强、原材料来源广,
陈胜兵,王劲松,张怀宇,陈乐平[2](2020)在《我国城镇市政排水管相关标准中入渗控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市政排水管渠结构性和功能性病害严重,排水管入渗率较高。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城镇市政排水管道相关标准中入渗控制要求,结合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补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中抗渗性指标和密封性条款、完善排水管道验收标准中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建议要求,为日后修订排水管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李林毅,阳军生,王立川,高超,蒋买勇,王子建[3](2020)在《3D打印技术在高铁隧道仰拱隆起病害模拟试验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高铁隧道仰拱隆起病害频发,严重影响线路正常运营。提出一种用于高铁隧道变形致灾病害试验模拟的新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高铁隧道结构及附属设施精细模型,全方位考虑高铁隧道附属设施的工作状态,并系统介绍3D打印隧道模型的构件类型、打印材料及优选方法、打印流程等多方面内容;依托典型病害案例进行相似模型模拟试验,重现现场病害特征,探讨隧道排水量、结构外水压力和结构位移量的规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地下水位的上升,隧道排水量与地下水位呈对数型增长关系;地下水位20 m后隧道排水量增量明显减缓、结构外水压力显着增加(尤其是隧底与拱顶)、底部结构隆起持续增长,且存在"隧底>内轨>外轨"的隆起量值特征;至地下水位50m时试验结果与现场病害特征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隧道病害及类似隧道模型试验的精细化模拟提供借鉴。
苏振华[4](2020)在《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文中指出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城市等,烟台市在国家的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城市职能。然而,近几年,随着烟台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烟台市排水系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城市内涝、污水外溢、河道污染等问题。造成其问题的原因:一是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设计标准低下,而且少量部分地区没有雨水、污水排放设施。雨水地面径流,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或者渗入地下。二是烟台市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水、污水管道错乱搭接。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及大海,造成水环境污染;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而且增加了处理厂运行成本。三是市政排水管网不完善,城区内部的新建住宅区和商业区,缺少配套的市政主管网,导致雨水、污水无处排放。现有的排水基础设施已经远远落后,很难满足烟台市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本文主要以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实践背景,结合烟台市的早期排水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分析方法,提出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的必要性,并在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实践中总结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外、国内典型城市排水历程的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城市在排水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和先进经验。并且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排水经验,为以后指导烟台市的排水设施改造做好铺垫。2.结合改造前烟台市排水体制和排水状况,以及对排水体制(合流制、合流式截流制、分流制)的研究和各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最适合烟台市发展的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是结合烟台市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和基础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正确选择,为烟台市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3.根据烟台市的排水现状和道路规划情况,将烟台市老城区划分为九个片区。针对每个片区所产生的不同排水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改造方案。在雨、污水管线设计中采用最新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公式,并对雨、污水构筑物规格、材质进行统一规划。从各类管材的指标比选中,选取了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作为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雨、污水管材。4.在雨污分流改造中,针对施工现场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采用大口径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对原有地下设施采取混凝土包封加固与保护措施、对旧管线的迁移与接入问题等。5.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微型隧道法、微型盾构法、水平定向钻法、夯管法)的应用与研究,结合烟台市的交通、环境状况,探索出适合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法。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完备的标准和相关规范针对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理论系统,本文通过对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分析与研究,对国内其他的老城区的雨污分流排水设施改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厉燕震[5](2020)在《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岛市即墨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时间较久,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雨污合流产生的系列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城区河道黑臭水体现象,直接影响了城区环境。本次研究针对即墨城区排水管网、河流污染、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排水管网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即墨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论文首先探讨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改造的设计理念: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并提出了本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目标。现状调研将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分成6个分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主要调查对象为:市政排水管道、河道污染、农贸市场排水管道、老旧小区排水管道。通过系现场调查,发现(1)市政排水管网存在大约3000个问题,其中包含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Ⅰ类)893个、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问题(Ⅱ类)89个、合流制排水管道接入分流制系统问题(Ⅲ类)62个、检查井及雨水收集口存在垃圾或污水偷排现象(Ⅳ类)231个、排水管道检查井老化现象、井盖缺失、淤积问题1752个。其中Ⅰ类问题和Ⅴ类问题较多,主要集中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2)河道各类问题共计约189个,其中河道污水排放口(A类)问题占9%、工业废水入河(B类)占8%、沿河村庄污水入河(C类)占58%、排水管网错接入河(D类)占22%、垃圾入河(E类)占3%,可以看出污水排入河道造成河道黑臭水体占比较大。(3)除1处农贸市场外其余20余处农贸市场均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农贸市场内部的水产品加工区、家禽屠宰区没有专用的污水管道,水产品保鲜废水、屠宰加工废水均沿着地面进入雨水箅子。(4)14处老旧小区仅2处老旧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其余老旧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合流,产生这部分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通过建筑立管进入雨水管道,小区内部排水管道建设时间较早,污水管道老化现象严重,造成小区排水管道未形成分流制排水体制。通过对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的改造方案和工程设计。(1)排水管道改造:保留原有合流制管道,新建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铺设沿街污水支管;针对雨污管道错接情况,封堵雨水或者污水管道;重新敷设排水管道。(2)河道治理方案:河道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河道驳岸改造、河道底泥清淤、生态修复四个方面内容。以河道防洪设计为基础计算河道断面,改造河道驳岸形式,增加自然驳岸;清除底泥量为20万m3;在墨河公园附近建设组合生态湿地。(3)农贸市场排水方案改造方案:通过新建雨污水管网,在大棚内设置垃圾箱和废水倾倒口,实现农贸市场的雨污分流。(4)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对雨水立管和小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空间受限制区域小区排水干管可通过建设截留井实现雨污分流。(5)雨水管网设计中增加海绵措施,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建设城市泄洪通道以及选用植物等方式将雨水管道建设与海绵措施相结合,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物和雨水径流量。
宋鹏[6](2020)在《混凝土排水管道结构评价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的混凝土排水管道评价方法大多是采用视频检测、声呐检测等直观检测方法,采集管道已发生破坏部位的影像资料,再通过主观赋予的方式,对管道的缺陷部位进行打分,最后利用这种方式得来的缺陷参数对管段的结构健康状态进行计算,对管道的工作荷载、管材的老化情况、缺陷部位的剩余强度这些管道结构状态的本质却没有提及。因此,计算求得的管道评价结果对管道是否需要结构性修复以及替换给不出可靠的建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埋地混凝土排水管道的理论上会受到的荷载种类,根据现役管道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主要承受荷载,将服役中的管道视为三向受力状态,并从众多破坏准则中选取Tresca屈服准则和von Mises屈服准则作为管道的失效条件,求出工作荷载下管道应有的最小强度。(2)视素混凝土管道所用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钢筋设计强度与配筋率换算系数的乘积分别为两种管道的屈服强度,结合含各类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预测模型求出其缺陷处的剩余强度。从而可以对混凝土排水管道含缺陷部位的严重情况进行客观的计算与评价。为了方便评价工作,运用MATLAB对相关计算步骤进行编程,设计出专门的计算软件,本文也给出了流程和示例。(3)分析了管道周边地下工程开挖地层而导致管道沉降这一问题,从控制地表沉降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管道材料许用应力与管道接口允许最大张开值的地表最大沉降值计算方法,可对管道沉降状态下的结构情况进行评价。(4)对混凝土排水管道材质老化的情况以实测弹性模量的方法进行修正,并对现有排水管道结构评价规范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何航[7](2020)在《承插式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头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排水管网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排水管网的建设总长也将在现有庞大的规模上不断增长,然而由于服役期较长及环境因素,排水管网的失效事故也较常发生。承插式混凝土管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城市排水管道结构形式,在管内流体和上覆荷载的耦合作用下可能发生接头处的破坏,进而引发管道渗漏。本文基于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交通及运行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管道承插口的力学性能展开了分析研究,旨在为混凝土管道的设计及维护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所得结论如下:(1)开展了管道橡胶密封圈材料的单轴拉伸力学试验,获得了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基于试验数据进行超弹性拟合,得到了橡胶密封圈应变能函数的材料参数。(2)建立了混凝土管道承插口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开展了混凝土管道承插口抗压性能的全尺寸试验,对比分析了荷载作用下承插口内外侧的环向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承口内侧的管顶、底为受拉区域,也是最危险的区域,且承口内外侧的环向应变明显大于插口,更易受到破坏。(3)基于ABAQUS和Fluent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埋地管道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和管内流场模型,通过Mp CCI平台联立进行了交通及运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管道承插口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并开展了管道的全尺寸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各工况对管道承插口环向受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管底和管顶,此部位也是易受拉破坏的区域。流场的变化导致承插口竖向变形的差异很微弱,橡胶圈硬度和垫层压实度的变化对承插口的竖向变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埋深的变化对承插口的竖向变形有着负相关作用,而荷载作用位置的变化有着显着的非线性影响。
吴汝莉[8](2019)在《云南省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历史回顾及质量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明水泥制品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部分,它的种类繁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总结了云南省水泥制品30余年的发展历史,针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输水管、环形混凝土电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来作为主要论述对象,并对水泥制品行业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展望。
王智恺[9](2019)在《城市市政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及工程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市政排水管网承担着城市的收集雨水排放污水的职能,是城市的生命线之一。排水管网运行环境十分复杂,存在着多种潜在危险源,极易引发排水管网失效事故。为降低排水管网事故发生,很多学者对排水管网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但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涝和污水管气体爆炸等灾害风险上,而关于运行安全的综合风险上还鲜有研究,缺少一种能够应用在实际工程的综合风险评估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所做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我国排水管网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对风险原理和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主要问题,确定当前的研究重点。2、分析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构成,对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从结构性失效和功能性失效两个方面,总结出主要的风险因素,构建了以人-机-管-环分类方式的排水管网运行综合风险指标体系。3、建立基于温度和隧道开挖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耦合作用下的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分析单一因素和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管道应力的变化,从而说明评价风险不能忽略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对ABAQU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基于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埋地管道的失效概率,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规律。4、引入能够评价不同因素间相互作用的ANP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建立基于AN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排水管网综合风险评价的步骤,并以该模型为核心编制排水管网风险评估软件。以某市工业园区排水管网为研究对象,运用该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并对排水管网进行随机检测,验证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谢昌仁[10](2019)在《泰州市排水管道CCTV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市政排水管道是重要的城市地下管网之一,是一项集环境、市政、水文、气象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密切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排水管道系统的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以及适时的维护是一个城市生产与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近年来,管道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缩写:CCTV)检测技术作为一项新的辅助检测手段在管道建设和维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重点阐述了市政排水管道检测技术及评价体系,对比了四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排水管道评估标准,并结合泰州实际情况,制定了泰州市市政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估标准。(1)分析了市政排水管道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市政排水管道出现缺陷后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国内外排水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提出了 CCTV检测技术在泰州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2)研究了市政排水管道CCTV检测前期准备、检测过程及检测技术,对泰州市市政排水管道CCTV检测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3)对比英国、丹麦、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CCTV检测评价标准,分析了各评价标准的特点。(4)参照英国、丹麦、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评价标准,结合泰州市市政排水管道的情况,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评价标准。(5)以泰州地区典型道路为研究对象,通过CCTV技术进行检测,分别依据《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和本文制定的评价标准,对被检测道路的CCTV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应的修复与养护建议。(6)针对研究对象,对比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评估技术规程、英国WRC评价体系、丹麦评价体系及本文建立的评价标准对检测对象的评估结果,实践表明,本文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管道的结构性缺陷情况,认为基本适合泰州地区使用。(7)通过对泰州市市政排水管道的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分析,总结了泰州地区同类排水管道的缺陷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泰州市市政排水管道的维护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钢筋混凝土异形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制背景及意义 |
二、标准主要条款编制说明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4. 分类 |
4.1产品分类 |
4.2规格和尺寸 |
4.3产品标记 |
5. 原辅材料 |
6. 制管技术要求 |
6.1混凝土强度 |
6.2钢筋骨架 |
6.3混凝土成型 |
6.4养护 |
6.5脱模 |
6.6成品质量 |
6.7保护层厚度 |
6.8修补 |
7. 试验方法 |
8. 检验规则 |
8.1检验分类 |
8.2出厂检验 |
8.3型式检验 |
9. 标志、运输和保管 |
1 0. 出厂证明书 |
结束语 |
(2)我国城镇市政排水管相关标准中入渗控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现行排水管标准和规范概述 |
2 管道密封性 |
3 管道的抗渗性 |
4 管网的允许渗水量 |
4.1 外渗水量指标 |
4.2 入渗水量指标 |
5 小结 |
(4)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
1.2.2 国内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排水体制的研究 |
2.1 排水体制的概念 |
2.2 排水体制的分类及特点 |
2.2.1 完全直排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2 截流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3 全处理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4 完全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
2.2.5 完截流式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
2.3 排水体制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台市早期排水现状调查研究 |
3.1 城市概况 |
3.1.1 地理概况及行政划分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象 |
3.2 域内河流调查 |
3.3 烟台市排水历程及排水问题总结 |
3.3.1 烟台市排水历史调查 |
3.3.2 改造前排水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践 |
4.1 烟台市雨污分流的必要性 |
4.2 烟台市雨污分流设计改造 |
4.2.1 烟台市总体规划 |
4.2.2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 |
4.3 老城区雨水系统设计原则 |
4.3.1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
4.3.2 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
4.3.3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
4.3.4 雨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
4.3.5 雨水管材的选用 |
4.4 老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
4.4.1 污水量预测 |
4.4.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
4.4.3 污水管材选用 |
4.5 工程投资 |
4.5.1 本工程主要内容 |
4.5.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过程重点与难点 |
5.1 第一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 |
5.1.1 幸福南路段改造 |
5.1.2 支农里小区改造 |
5.2 雨污分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5.2.1 地下水对施工影响问题 |
5.2.2 交通疏导问题 |
5.2.3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
5.2.4 原有管线的勘测与保护问题 |
5.2.5 管线接入问题 |
5.2.6 管线管理工作 |
5.3 非开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5.3.1 非开挖技术简介 |
5.3.2 非开挖技的研究与对比 |
5.3.3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最适合的非开挖技术(顶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1.1.2 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必要性 |
1.1.3 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城市排水体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理念探讨 |
2.1 城市排水体制 |
2.1.1 城市排水体制概念 |
2.1.2 城市排水体制类型 |
2.1.3 我国城市排水体制发展趋势 |
2.2 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研究 |
2.2.1 雨污分流制特点 |
2.2.2 雨污分流制优势 |
2.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排水管网改造设计要点 |
2.3.1 设计原则 |
2.3.2 设计理念 |
2.3.3 设计方案目标 |
第3章 青岛即墨中心城区排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青岛市即墨区地理位置 |
3.1.2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城市排水管网及设施现状 |
3.2 总体规划与排水专项规划 |
3.2.1 青岛市总体规划 |
3.2.2 即墨区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
3.2.3 即墨区排水专项规划 |
3.3 青岛即墨区排水管网现状调查 |
3.3.1 调查范围 |
3.3.2 排水分区划分 |
3.3.3 调查内容 |
3.3.4 调查方法及步骤 |
3.4 排水系统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市政排水管网调查及分析 |
3.4.2 河道问题调查分析 |
3.4.3 农贸市场调查分析 |
3.4.4 老旧小区调查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即墨区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研究 |
4.1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方案改造原则 |
4.1.1 总体方案改造内容 |
4.1.2 改造原则 |
4.1.3 改造目标 |
4.2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方案 |
4.2.1 总体方案和设想 |
4.2.2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3 河道改造方案 |
4.2.4 农贸市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2.5 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方案 |
4.3 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设计 |
4.3.1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
4.3.2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混凝土排水管道结构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混凝土排水管道现状 |
1.2.1 我国混凝土排水管道规格型号 |
1.2.2 混凝土排水管质量控制与试验方法 |
1.3 城市排水管道检测技术现状 |
1.4 国内外城市排水管道评价技术现状 |
1.4.1 国内排水管道评价方法 |
1.4.2 国外排水管道评价方法 |
1.5 已有排水管道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服役混凝土排水管道工作荷载计算 |
2.1 管道基本受力分析 |
2.2 混凝土排水管道破坏准则解析 |
2.3 横截面发生形变的混凝土管道受力分析 |
2.3.1 混凝土管道横截面变形机理 |
2.3.2 混凝土管道横截面变形对荷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役混凝土排水管道剩余强度计算 |
3.1 混凝土旧管道破坏形式统计 |
3.2 含裂纹缺陷混凝土旧管道剩余强度计算 |
3.3 含腐蚀缺陷混凝土旧管道剩余强度计算 |
3.4 基于剩余强度的混凝土管道结构评价计算软件开发 |
3.4.1 MATLAB GUI介绍 |
3.4.2 混凝土排水管道评价计算软件构成和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役混凝土排水管道沉降破坏分析 |
4.1 弹性地基梁模型及其改进模型 |
4.2 管道沉降控制标准 |
4.3 周边施工对管道结构性能的影响 |
4.4 埋地混凝土排水管道允许地表沉降计算 |
4.5 柔性接口的混凝土排水管道竖向变形机理及计算模型 |
4.6 管道接口张开值达到极限时的地表允许沉降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排水管道结构评价方法及实测强度修正 |
5.1 对现有排水管道结构评定方法的改进 |
5.1.1 混凝土排水管道腐蚀与破裂缺陷程度划分改进 |
5.1.2 隐患结构分类 |
5.1.3 沉降预测 |
5.2 混凝土排水管道强度实测修正 |
5.2.1 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相关性研究 |
5.2.2 混凝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5.2.3 混凝土排水管道弹性模量检测与屈服强度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承插式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头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管道承插口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管道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2 承插式混凝土排水管道橡胶密封圈的力学性能研究 |
2.1 橡胶密封圈的力学试验 |
2.1.1 橡胶密封圈的研究目的及现状 |
2.1.2 橡胶材料的基本理论 |
2.1.3 橡胶材料的单轴拉伸试验设计 |
2.1.4 试验结果分析 |
2.2 基于橡胶密封圈力学试验的数据拟合 |
2.2.1 橡胶材料的本构理论 |
2.2.2 超弹性本构模型的选择 |
2.2.3 试验数据的拟合 |
2.3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排水管道承插口的抗压力学性能研究 |
3.1 混凝土排水管道承插口的数值模拟 |
3.1.1 承插口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2 模拟结果的应力分布 |
3.2 混凝土排水管道承插口的抗压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
3.2.1 试件制作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结果分析 |
3.3.1 承口应变分布 |
3.3.2 插口应变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交通及运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水管道承插口的力学特性研究 |
4.1 三维数值模型 |
4.1.1 管土有限元模型 |
4.1.2 流场有限元模型 |
4.2 多场荷载作用下承插口模型的流固耦合计算过程 |
4.3 全尺寸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
4.4 基于管道承插口力学特性的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不同流速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4.2 不同流量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4.3 不同橡胶圈硬度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4.4 不同垫层压实度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4.5 不同埋深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4.6 不同荷载作用位置作用下承插口力学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云南省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历史回顾及质量状况分析(一)(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制品的分类 |
2 云南省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历史 |
2.1 第一阶段(1950~1990年) |
2.2 第二阶段(1990~2000年) |
2.3 第三阶段(2000~2010年) |
2.4 第四阶段(2010年以后) |
3 几种主要产品30余年的发展历史 |
3.1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发展历史 |
3.1.1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特征 |
3.1.2 成型工艺 |
3.1.3 管子连接方式 |
3.1.4 产品规格 |
3.1.5 施工方式 |
3.1.6 生产装备 |
3.1.7 新工艺的应用 |
3.1.8 新工艺生产管子应用的成功案例 |
(9)城市市政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及工程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市政排水管线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市政排水管线风险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市政排水管线风险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小结 |
第2章 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理论研究 |
2.1 风险基本概论 |
2.2 风险评价理论 |
2.2.1 危险源识别 |
2.2.2 风险评价模型 |
2.2.2.1 定性评价模型 |
2.2.2.2 定量评价模型 |
2.2.2.3 半定量评价模型 |
2.3 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2.3.1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
2.3.2 排水管网失效可能性因子 |
2.3.2.1 排水管道结构性失效 |
2.3.2.2 排水管道功能性失效 |
2.3.3 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指标的建立 |
2.4 小结 |
第3章 城市市政排水管线耦合作用风险模拟 |
3.1 耦合作用下排水管道力学性能分析 |
3.1.1 耦合作用下埋地管道力学性能分析模型的建立 |
3.1.2 耦合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3.2 耦合作用下埋地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
3.2.1 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
3.2.2 结构功能失效函数的构建 |
3.2.3 耦合作用下管道失效概率的计算 |
3.2.4 失效概率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 城市市政排水管线耦合作用风险模拟总结 |
第4章 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及工程示范 |
4.1 ANP方法简介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流程 |
4.3 市政排水管线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
4.4 风险评估软件 |
4.4.1 软件主要功能开发 |
4.4.2 软件主要界面和功能实现 |
4.5 排水管网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应用示范 |
4.5.1 示范工程简介 |
4.5.2 风险评估前期准备 |
4.5.3 ANP计算风险指标权重 |
4.5.4 模糊综合评价 |
4.6 ANP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检测数据对比 |
4.7 风险评估模型和示范工程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泰州市排水管道CCTV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管道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2章 排水管道检测技术分析 |
2.1 排水管道检测的必要性 |
2.2 管道检测技术的规程 |
2.2.1 管道基本状况调查 |
2.2.2 作业指导书 |
2.2.3 现场检测报告 |
2.2.4 管道清洗与封堵 |
2.2.5 现场检测要求 |
2.2.6 检测报告书 |
2.3 排水管道状况调查 |
2.3.1 基础资料的调查 |
2.3.2 排水管道建设、运行状况调查 |
2.3.3 维护保养记录 |
2.4 CCTV检测概况 |
2.4.1 CCTV检测系统 |
2.4.2 CCTV基本检测设备 |
第3章 泰州市排水管道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管道缺陷分类 |
3.2 国内外管道评价体系概述 |
3.2.1 英国评价标准 |
3.2.2 台湾地区评价标准 |
3.2.3 丹麦评价标准 |
3.2.4 日本评价标准 |
3.2.5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 |
3.3 泰州市排水管道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3.3.1 泰州市雨污水管道基本情况 |
3.3.2 排水管道的结构性缺陷 |
3.3.3 排水管道的功能性缺陷 |
3.3.4 泰州市排水管道评价体系研究 |
3.3.5 排水管道的结构性状况评估 |
3.3.6 排水管道评价体系的问题 |
第4章 泰州市排水管道CCTV检测与评价 |
4.1 检测项目概况 |
4.2 检测实施情况及缺陷 |
4.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3.1 FH路分析结果 |
4.3.2 M路分析结果 |
4.3.3 H路分析结果 |
4.3.4 管道结构性缺陷类型统计 |
4.4 管道检测状况评估 |
4.4.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评估结果 |
4.4.2 本文评估体系评估结果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A CJJ181-2012-表8.2.3结构性缺陷名称、代码、等级划分及分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筋混凝土异形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J]. 刘远祥,余洪方. 混凝土世界, 2020(10)
- [2]我国城镇市政排水管相关标准中入渗控制的探讨[J]. 陈胜兵,王劲松,张怀宇,陈乐平. 给水排水, 2020(S1)
- [3]3D打印技术在高铁隧道仰拱隆起病害模拟试验中的应用与研究[J]. 李林毅,阳军生,王立川,高超,蒋买勇,王子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07)
- [4]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D]. 苏振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5]即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研究[D]. 厉燕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6]混凝土排水管道结构评价理论研究[D]. 宋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7]承插式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头力学性能研究[D]. 何航. 郑州大学, 2020(02)
- [8]云南省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历史回顾及质量状况分析(一)[J]. 吴汝莉. 建材发展导向, 2019(24)
- [9]城市市政排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及工程示范[D]. 王智恺.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泰州市排水管道CCTV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D]. 谢昌仁. 扬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