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将是一个多灾的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0)在《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的文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让设计师更好地认知和运用灵感,本文以灵感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研究坂茂的建筑设计灵感,将其灵感归纳为积淀唤起性、内在驱动性、独特创造性这三个文化特征,并于前三章中依次论述。积淀唤起性分为积淀和唤起两个部分,分别解析了坂茂建筑设计灵感迸发的来源和导火索,得出了灵感迸发的流程关系图。内在驱动性表现了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的功能作用,其先激励并启发了坂茂的“无境化”设计思路,后思路指导坂茂采取了踊跃的设计行动,最终将创造性的观点转化为创造性的建筑成果。独特创造性是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状态伴随的核心特征,凝结在坂茂具有独特创造性的建筑成果中,具体体现在基于材料逻辑、结构研发、革新概念这三大类独特创造性的建筑中。第四章通过对这三个文化特征关系的研究,得出了坂茂不竭灵感循环图并总结出其循环的核心原因,进而为设计师提出了灵感寻求的前提认知思路和实现不竭灵感的途径。基于前文的研究总结,第五章运用灵感寻求思路生成毕设课题“南艺户外研讨空间”,并以灵感循环流程为指导来迸发灵感、深化方案,最终完成了“古林公园户外研讨空间”和“罗马广场户外研讨空间”这两个相关联的毕业设计。
张彤彤[2](2020)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重大技术突破”的要求,使其各个部门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创新技术向创新成果转化,政府、企业以及各科研机构都在坚定不移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研究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102家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在2013年到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相关经济数据均来自于wind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公布的企业年报。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投入产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分别从经营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向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估,构建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结论:第一,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均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研发资金投入存在滞后效应,在滞后一期对经营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二,研发资金投入对核心竞争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在滞后一期仍显着正相关,而研发人员投入与核心竞争能力无明显相关关系;第三,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在当期与发展能力的相关性不显着,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在滞后一期对发展能力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滞后期的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发展能力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的三个评价指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研发资金投入均存在一个滞后期,而研发人员投入不存在滞后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滞后期较短与该产业研发活动较为频繁、新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排除存在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现象。研发人员投入不存在滞后期并且研发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始终小于研发资金投入的弹性系数,需要提醒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为了确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本文提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与加快技术人才的培养,保护创新成果与强化创新意识,加强政府扶持与深化国际开放合作等政策以保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师满江,曹琦[3](2019)在《城乡规划视角下韧性理论研究进展及提升措施》文中认为作为近年来社会—生态领域蓬勃发展的新理念,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但基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当前韧性理论和实践,仍存在其概念模糊和理论难以指导规划实践等问题。首先回顾了韧性、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范式,梳理了当前国际上主流的韧性城市、韧性社区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韧性理念下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并综述了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的国内外探索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提升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实践的四种措施:完善韧性理论体系;加强韧性规划的顶层设计;以社区为突破口开展韧性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强调在此过程中重视理解当地知识和公众参与。本研究扩展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城乡及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白松旭[4](2019)在《美韩主流电影的基督教意识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强大的电影工业将自己的电影传遍世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观众都熟悉美国电影,而且美国电影还能够为不同喜好的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类型,这使得许多国家在看到了美国电影在市场上和文化上的成功之后,都纷纷效仿美国电影的创作、传播和表达。另外不可否认的是,电影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和产物,它是观众意识形态的结晶,也是表达意识形态的最绚丽的途径。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够为研究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提供重要的通道和资料。在众多受美国电影影响的国家中,韩国也不例外地从抵制美国电影转变为欢迎美国电影,并且在表达手法上也体现了美国的影子。美国的经典叙事方式流行于世,并且带有非常明显的基督教意识,这不仅因为美国有深厚的基督教文化,单从主流电影的叙事风格上看,也能够明显地看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在美国主流影片中的存在。本文将基督教意识的影视表达归纳为三个基准:启示、悔改和因信称义,这三个基准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也是基督教信徒普遍的信仰经历。美国如今发达的电影工业,也是从挫折和摸索中发展起来的,从大卫·格里菲斯掀起的电影制作新篇章,到阻碍发展的行业垄断;从针对道德危机的《海斯法典》,到促使百花齐放的评级制度,最后美国电影产业在基督教意识的表达上站稳了脚跟。韩国主流电影的叙事方式不仅也受美国影响,而且韩国主流电影也表达着一种特殊的基督教意识,是与美国的基督教意识截然相反的。排除韩国的小众电影,真正享誉国际的韩国电影无一例外地表达了韩国特色的基督教意识。如果说美国主流电影里的基督教意识是称义启示、悔改和因信称义的话,那么韩国则恰恰相反,表达了堕落启示、顽梗和因信堕落的特殊基督教意识。美韩两国主流电影在基督教意识上截然相反的表达倾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以三个核心教义为标准,研究大量的美韩主流电影后,就能够确定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而且普遍存在的。本文就是根据这样的特殊现象,论证美韩主流电影的两极化基督教意识表达与意识形态的引导关系。美韩两国运用来自于同样信仰的叙事方式,竟然能够出现两极化表达倾向,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因为历史塑造的意识形态,而了解意识形态对影视审美的导向,才具有影视美学的研究价值。美国和韩国在影视表达上的关系是基于电影和宗教两方面的原因,电影的流行化将美国和韩国的电影表现风格和观众的审美取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而两国的基督教背景才是主流电影呈现出相对的基督教意识表达的条件。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至少开国先父们大都将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归荣耀给上帝。通过对美国的建国历史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美国的出生证《独立宣言》开始,到美国一直以来坚持不变的独特的价值观,都证明了基督教意识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基础,美国的意识形态对至高者(对基督徒来说是上帝)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坚持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美国信条。这种对至高者的认定的意识形态,导致了美国电影称义的审美倾向,也就呈现出了称义启示、悔改和因信称义的基督教意识。不论是故事片还是科幻片,这样的称义主题比比皆是,比如《楚门世界》、《宾虚》、《黑客帝国》等,叙事的步骤完全符合基督教核心教义:平凡的人因着不平凡的目的被启示、拣选,向着目标发展,过程中会受到阻碍、产生疑惑,但在关键的抉择中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向而悔改,最后得胜。这三部影片无不是各自类别当中的经典之作,但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称义的基督教意识,可见基督教意识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普遍表现。而在韩国,所谓的基督教电影似乎一直以来不断地出现在韩国市场上。的确,很多韩国电影里面不仅包含了基督教的元素、符号,而且以基督教元素作为故事主体、背景的影片也不少。但是稍有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韩国电影里的基督教元素往往不能表达基督教的内涵,而更像是辅助韩国意识形态表达的符号。《薄荷糖》里的基督教完全没有洁净灵魂的能力;《亲切的金子》里的基督教就是个被人嘲笑的儿戏。还有很多没有基督教符号的影片也以同样的叙事方式传达着韩国特殊的基督教意识。韩国之所以能够逐渐趋向于表达特殊的基督教意识,直接原因在于基督教在韩国的复兴,引起了韩国传统意识形态足够的重视。韩国的传统意识形态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和很多外来文化不同,能够在韩国独领风骚。是因为儒家思想更加符合韩国人的意识形态,从“人能弘道”的共识来看就能理解儒家思想在韩国的兴盛。而不符合韩国传统观念的文化虽然能够在韩国生根发芽,但是必然会被韩国坚实的传统思想影响,基督教也不例外。基督教在韩国虽然经过艰难的传教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现代韩国的复兴也堪称奇迹,但是基督教仍然不是现代大韩民国的意识形态主导。更重要的一点是,基督教在韩国的复兴,在实用主义上所获得的帮助比较大。比如基督教在支持抗日和抗击独裁政权的民主化等运动中赢得了民心,使得韩国人逐渐对基督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倾注了更多的盼望,这种实用性的因素在韩国基督徒的信仰动机和行为上表现了出来。如此来看,正面的基督教意识难以成为韩国影视审美取向的主导的原因便一目了然。美韩主流电影在基督教意识表达上的相反现象,以及两国不同的基督教根基对各自的影视表达的导向,还只是表面的因果关系,即神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引导出了称义的基督教意识,而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引导出了堕落的特殊基督教意识。但是这种引导的根本原因和内容就必须要在意识形态的层面里得到,这就是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论证美韩主流电影的相反基督教意识表达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美韩相反的基督教意识表达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了解到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两种意识形态的区别归结到了一点上,就是对至高者的认知。本文特指的神本主义思想就是以希伯来文明为代表的一神信仰的思想,也就是对至高的上帝持肯定态度的思想;而本文所指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人本属性的观念,也就是至高者缺失的思想。将美韩两国的意识形态立场,通过以两希文明在关于至高者的对立态度为标准进行划定,便能清楚地得到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两个阵营。本文从苦难与拯救、相对或绝对的罪和称义或堕落的审美取向这三个主题,围绕至高者的态度,分析美韩主流电影的基督教意识表达和意识形态背景,论证了意识形态对美韩主流电影的基督教意识表达的导向作用。美国意识形态是存在至高者的神本主义意识形态,导致了美国主流电影无法回绝的称义意识的审美取向,也塑造了美国主流电影称义启示、悔改和因信称义的基督教意识表达。韩国意识形态是至高者缺失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导致了韩国主流电影热衷于堕落意识的审美期待,造成了韩国主流电影堕落启示、顽梗和因信堕落的特殊基督教意识表达。
郑伟伟[5](2017)在《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至今,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已经走过了 16年的历史。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标志着中国新的对外战略的出炉,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步入新的阶段。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之后,中国对东南亚援助中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突出其战略意义。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主要方式包括成套项目建设、一般物资援助、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合作、援外医疗队、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债务减免、军事援助等。其中成套项目援助为主要援助方式,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和技术合作逐年增多,人道主义援助通常在东南亚发生严重灾害时实施,军事援助的份额较少。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助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对东南亚的援助中经济利益考量仍占主要地位,战略意义开始提升;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军事援助占比较少;强调受援国的能力建设;援助资金来源逐步多样化,多边援助逐渐增多。在动机层面,21世纪中国援助东南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治安全动机、经济发展动机和人道主义动机。本文对于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评价也基于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动机分析。在不同的援助阶段,中国的对东南亚的援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存在着缺陷。主要的成就在于:间接消除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土壤,有效地打击东南亚的毒品贸易;建立了自身的朋友圈,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及好邻居的形象;拓展国际市场,出口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保证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供应;塑造良好的周边经济环境;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增加了中国在国际援助体系的话语权;促进了东南亚受援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救助了遭受重大灾难的人民。不足之处在于:中国自身对外援助体系的不健全;缺乏国别性援助政策指导,主动性不强;非政府机构组织在援助中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程度较低;援助透明度不高,易招致国内民众和外国政府的批评;不擅于与当地人民和媒体处理关系,公关能力较弱。针对中国援助东南亚现存的问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性措施:推进国内对外援助的立法工作,加快援外制度建设步伐;稳健发展中国对外援助理论研究;健全对外援助的决策管理评估机制建设;提高援助的透明化,积极与主流媒体和当地媒体进行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对东南亚援助中的作用;加强与多边组织的合作,注重国际援助交流;深化在东南亚进行援助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培训,积极引导中国海外工作人员与当地人民和组织建立和谐的关系。
单琳琳[6](2014)在《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日本建筑创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随着2014年普利兹克奖获奖建筑师的揭晓,日本共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此奖,是获奖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委员会在给他们的评语中都提到了“日本的”建筑,这说明当代日本建筑中存在的“日本趣味”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当代日本建筑师们大多不提传统或民族,甚至有意回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再则,对于当代建筑的民族性问题,我们在讨论方法上存在一个误区,一直停留在当代建筑是否具有民族性以及有什么样的民族性上。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应该是理解建筑为什么具有民族性,当代建筑为何与民族性无法分离,这就要谈到建筑民族性形成的基因——以民族为本位的根生性,它使得当代建筑及今后任何时代的建筑都无法真正的与民族性相分离。民族根生性是建筑创作思维研究的根源视域,由于它的存在不同建筑之间才形成不同的民族性。作为针对建筑创作思维根源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民族根生性的关系,以及对建筑的民族根生性概念厘定,从而构建一种以“民族根生性”为主线,以生命的特殊性和意识的原初性为哲学基础,以建筑民族学和文化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关于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体系,并借此分析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原始动因和潜在原则。文章以形式逻辑推导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概念构建——内涵分析——内容和形式——日本民族根生性的表现——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表达为研究脉络。探究了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学理溯源、概念内涵、生成机制、内容和形式、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同时,论述了日本民族根生性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从理论维度和表达形式方面分析了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基本要义,阐明了民族根生性在日本当代建筑中的鲜明特色;而后落脚到日本民族情感、民族认知和民族理想,并结合当代建筑创作的形态、空间、审美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当代建筑的岛国、暧昧、神道的民族根生性特点,并从建筑形态的几何结构化、纤细观念化和相对复杂化,建筑空间的短暂而流动、灰度和自然要素,建筑思维的原始祖型构造审美观念、含蓄性的机能审美体验和自然的生态素材审美转向三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反思了在民族与当代建筑创作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当代建筑创作研究的前沿思考。论文取得了以下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为切入点,建构了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以“建筑民族学”和“文化哲学”为理论支撑,提出了日本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的理论内涵。从岛国的民族情感、暧昧的民族认知和神道的民族理想,以及对日本当代建筑形态、空间、审美的突出影响,揭示了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特殊性的深层结构。总体来说,本文从理论建构、表现形式、研究价值三个层面对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理论层面:从学理溯源、一般规定性、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各方面全景分析了建筑民族根生性,以建立在理论层面的建筑民族根生性学理框架。表现形式层面:针对日本当代建筑民族化的经验、表现形式和相关建筑理论,引发对日本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成因、内涵、趋势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以推理论证建构的理论。研究价值层面:当代建筑面对时代性、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时空境遇,如何表达特色和有持续的生命力,按照民族的根生性思索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期待独具个性化的民族特色价值诉求未来建筑的发展。
姚凤君[7](2014)在《南京城市防灾空间历史演变及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灾害的频繁、城市易损性增加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人们对防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的防灾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防灾的相关学术研究,还是城市防灾建设实践活动,在近几十年都大大增加。虽然从城市出现开始就有了防灾建设,但从历史角度,对城市防灾空间发展进行阐述的研究却不多。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对防灾空间的演变研究,是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本文以笔者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城市——南京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南京从城邑出现发展到现在的城市防灾空间的整个演变过程,以探求防灾空间演变特征。本文从对防灾空间解析入手,明确防灾空间的内涵是包括了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物质空间、城市结构形态和区域联系结构以及这些物质空间载体所承载的能促进防灾功能发挥的各种关系。再基于防灾空间的物质基础,从空间尺度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四级防灾空间等级体系。这是南京防灾空间演变的空间维度。同时,本文又梳理了南京城市发展历程,根据南京城的变迁,分为城邑出现期、古代城市发展期、近代城市发展期和现代化城市发展期四个阶段。这是南京防灾空间演变的时间维度。随后,本文梳理了南京城市灾害的发生状况,认为对城市影响最深刻的是地震、水灾、火灾和兵灾。这四种灾害作为防灾空间的主要应对灾种。由此,文章从这四个层次的空间维度和四个阶段的时间维度,针对四种灾害,对南京城市防灾空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演变特征:在区域层次上,城址逐步固定,区域防灾向有意识方向发展;在城市层面上,防灾空间由孤立走向体系,由简单走向复杂;在社区层面上,防灾空间从孤立走向体系,避难空间增多;在建筑层面上,侧重结构安全和防火能力,防灾空间精细化、严格化发展。最后,论文进一步剖析了南京城市防灾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现代城市防灾空间实践的借鉴意义,并初步总结了城市防灾空间的演变规律。
宋燕金[8](2014)在《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还是维护边疆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安全的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分析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关联性和重要性基础上,运用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知识,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提高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效果的对策。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文中对“文化”、“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厘清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内涵的分析理解,是开启本研究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同时,也指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原生论”与“工具论”解释了文化认同的发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其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等均是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及高校教育现状。通过对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流文化认同程度,但认同程度并不高。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不一致,其中,态度评价维度得分最高,认知维度得分最低。调查结果还显示,民族成分、政治面貌、任职情况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有显着性影响;而性别、年级、家庭来源与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却有可能对构成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当中的某一维度有显着性影响,且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另外,高校在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主要表现为:在显性教育上,有针对性的开设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增强教育效果,不断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在隐性教育上,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在物质保障上,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生活保障。第三,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一是“边”、“远”、“山”、“穷”的自然经济环境,造成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且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基础薄弱;二是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广泛存在挤压了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空间,引起了主流文化与这些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三是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不足、管理育人功能欠缺三个方面。第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对策。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首先确立了教育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同时,对儒家和国外一些国家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借鉴。通过梳理发现,儒家文化认同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方法、实践示范方法、持续培养法等均是主流文化认同教育需要继承与发扬的有效办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西方国家通过承认多元文化存在、改进教育方法、塑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把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文化认同教育等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苏联在文化认同教育中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单纯用行政命令处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高校教育中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盛行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王建华[9](2012)在《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的年龄构成作为人口自然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时期,而与历史时期的研究相比,我们对史前时代人口的年龄构成还知之甚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史前人口缺乏现代人口学研究的统计资料,学者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考古发掘的田野资料。考古发掘的田野资料能够供以研究的只是墓葬出土人骨的鉴定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参差不齐,这就决定
王向辉[10](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二、21世纪将是一个多灾的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将是一个多灾的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1)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的文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一、课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构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构架 |
第一章 积淀唤起性——坂茂灵感迸发的根源 |
第一节 始于积淀——灵感迸发的初始 |
一、日本传统文化的烙印 |
(一)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 |
(二)尽心竭力的工匠精神 |
(三)传统建筑文化的熏陶 |
二、西方思想文化的嫁接 |
(一)现代主义的平等理想 |
(二)晚期现代主义的认同 |
(三)人道主义的志愿形式 |
三、时代社会的急速发展 |
(一)局部灾难与金融危机 |
(二)可持续设计的必然性 |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需求 |
四、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专业积累——灵感积淀的过程 |
一、对比鲜明的建筑教育 |
(一)前卫个性的南加州建筑学院 |
(二)传统重历史的库伯联盟学院 |
(三)二十世纪批判的建筑发展史 |
二、大师及其作品的启发 |
(一)约翰·海杜克的诗意性建构 |
(二)密斯空间与奥托的材料构造 |
(三)阿尔瓦·阿尔托的材料运用 |
三、长期实践的经验感受 |
(一)对于建筑材料结构的再认识 |
(二)对于建筑设计职能的再确定 |
(三)对于建筑设计原则的再思索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示于唤起——灵感迸发的导火索 |
一、启发激励的设计目标 |
(一)个人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
(二)设计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
(三)喜爱为评判的设计准则 |
二、极致发挥的内在品质 |
(一)开放性态度与积极情绪 |
(二)全力以赴下的敏锐专注 |
(三)趋近气质下的行动坚持 |
三、独辟蹊径的思维意识 |
(一)对设计限制的拥抱思索 |
(二)传统观念下的质疑挑战 |
(三)原型审视下的联想转译 |
四、本节小结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内在驱动性——灵感发挥的功用 |
第一节 灵感启发下的“无境化”思路 |
一、素材与技术的无限制尝试 |
(一)建筑素材的无限制选择 |
(二)素材特性的无限制测试 |
(三)预制产品的无限制运用 |
二、多设计类型的无国境设计 |
(一)日本本土的扎根发芽 |
(二)欧美业务的茁壮成长 |
(三)全球范围的设计委托 |
三、业务与志工的无缝隙切换 |
(一)设计业务中的资质磨砺 |
(二)志工服务中的工作态度 |
(三)业务与志工的互补统一 |
四、本节小节 |
第二节 灵感启发后的踊跃设计行动 |
一、不同材料的全方位实验 |
(一)非常规材料的全方位测试 |
(二)常规材料结构的极限实验 |
(三)预制材料的实验搭接运用 |
二、多限制语境的置身前行 |
(一)低成本的高质量建造 |
(二)便于移动的快速装配 |
(三)环保中的可持续设计 |
三、积极救灾的自发性行动 |
(一)主动频繁的灾区救援 |
(二)实地考察的资源运用 |
(三)快速有效的救灾行动 |
四、本节小节 |
第三节 行动作用下的独特创造建筑 |
一、材料实验创新下的建筑 |
(一)非常规的建筑设计成果 |
(二)木材料特性的创新建筑 |
(三)预制成品的高品质建造 |
二、因地制宜的可适性建筑 |
(一)经济的可适性建筑 |
(二)移动的装配式建筑 |
(三)可持续的环保建筑 |
三、迅速高效的救灾性建筑 |
(一)纸隔间系统的完善 |
(二)纸木屋与鹰取教堂 |
(三)四川成都华林小学 |
四、本节小节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独特创造性——灵感伴随的成果 |
第一节 基于材料逻辑的独特性建筑 |
一、以纸管为核心的纸建筑 |
(一)纸管特性的阵列形式 |
(二)以纸管构成拱的建筑 |
(三)纸管极限的栅格壳体 |
二、木材逻辑下的独特建筑 |
(一)木材特性的编织建筑 |
(二)木质网格屋顶的建筑 |
(三)仿照有机形式的建筑 |
三、其他材料的独创性建筑 |
(一)竹材运用的创新建筑 |
(二)集装箱与纸的博物馆 |
(三)女川集装箱临时住宅 |
四、本节小节 |
第二节 基于结构研发的客观性建筑 |
一、结构研发的建筑形式 |
(一)双层屋顶的结构研发 |
(二)结构客观的屋顶圆拱 |
(三)结构理性的地面形式 |
二、结构客观的理性构造 |
(一)平衡支撑的九墙之宅 |
(二)客观必然的森林之宅 |
(三)结构理性的木造框架 |
三、预制成品的结构研发 |
(一)结构研发的独特桩宅 |
(二)工业产品的框架结构 |
(三)集装箱为结构的建筑 |
四、本节小节 |
第三节 基于喜爱评判的概念性建筑 |
一、住宅概念下的质疑创新 |
(一)传统房间观念的质疑 |
(二)传统住宅结构的创新 |
(三)传统建筑墙体的变幻 |
二、环境概念中的思索表达 |
(一)擦除封套的百叶窗屋 |
(二)绝妙景观的框景之屋 |
(三)围合造景的庭院房子 |
三、喜爱情感上的价值传递 |
(一)受人诉求的平等价值 |
(二)受人倡导的共享价值 |
(三)受人崇尚的公平价值 |
四、本节小节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坂茂不竭灵感的核心原因 |
一、优质内容的多元积淀 |
(一)东西方间的优秀文化 |
(二)专业院校的优良教育 |
(三)行业大师的优异思想 |
二、高开放性与趋近气质 |
(一)开放性与创造性观点 |
(二)乐观敬畏与设计灵感 |
(三)趋近行为与灵感迸发 |
三、不知疲倦的持续行动 |
(一)积极行动的快速积淀 |
(二)行动坚持的独创成果 |
(三)独创成果与目标更新 |
四、本节小节 |
第二节 灵感寻求的前提认知思路 |
一、厚积薄发的设计灵感 |
(一)外界环境的广泛接触 |
(二)开拓视野的思考延伸 |
(三)事必躬亲的体验尝试 |
二、积极主动的设计行为 |
(一)不遗余力的目标设置 |
(二)刨根问底的问题追寻 |
(三)乐观积极的设计行动 |
三、批判吸收的设计态度 |
(一)集思广益的开放态度 |
(二)敬畏思考的积极态度 |
(三)质疑思考的创新态度 |
四、本节小节 |
第三节 不竭设计灵感的迸发途径 |
一、坚定信念的自我承诺 |
(一)时刻铭记的目标追寻 |
(二)寻求拥抱的设计限制 |
(三)树立恪守的使命责任 |
二、重视物性与建筑分析 |
(一)榜样树立的研究学习 |
(二)从始至终的重视物性 |
(三)建筑分析与联想转译 |
三、复盘发表与不断更新 |
(一)复盘总结的知识连接 |
(一)作品发表的媒体批评 |
(三)演化策略的不断更新 |
四、本节小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本研究的设计——“南艺户外研讨空间” |
第一节 创造性观点与课题确立 |
一、环境接触与目标的设置 |
(一)广泛接触与思考延伸 |
(二)个体积淀的目标设置 |
(三)校园环境的体验尝试 |
二、积极开放与创造性观点 |
(一)积极开放的问题发掘 |
(二)质疑中的创造性观点 |
(三)观点发展与课题确立 |
三、设计调研与课题的构思 |
(一)南艺户外研讨空间解读 |
(二)附属园区的连接与研讨 |
(三)主校区的户外研讨需求 |
四、本节小节 |
第二节 设计方案1——古林公园户外研讨空间 |
一、对设计原型的联想转译 |
(一)场地原型的分析与规划 |
(二)开敞式亭子的原型转译 |
(三)象山校区案例原型转译 |
二、内在驱动性与方案推进 |
(一)灵感迸发与空间意象 |
(二)方案深化与图解分析 |
(三)方案确立与模型呈现 |
三、独特创造性的成果展现 |
(一)平立面图的成果展现 |
(二)不同场景的整体效果 |
(三)设计成果的局部呈现 |
四、本节小节 |
第三节 设计方案2——罗马广场户外研讨空间 |
一、对设计原型的联想转译 |
(一)场地原型的分析与改造 |
(二)罗马广场与南艺美术馆 |
(三)南艺精神塔的原型解析 |
二、内在驱动性与方案推进 |
(一)灵感迸发与空间意象 |
(二)方案深化与图解分析 |
(三)方案确立与模型呈现 |
三、独特创造性的成果展现 |
(一)平立面图的成果展现 |
(二)不同场景的整体效果 |
(三)设计成果的局部呈现 |
四、本节小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1.2.2 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的滞后效应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 |
2.1.2 研发活动 |
2.1.3 经营绩效 |
2.2 我国研发活动的整体现状 |
2.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经济增长理论 |
3.1.2 技术创新理论 |
3.1.3 投入产出理论 |
3.1.4 产业组织理论 |
3.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经营能力 |
3.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核心竞争能力 |
3.2.3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发展能力 |
3.2.4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的滞后性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的选择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解释变量 |
4.1.3 控制变量 |
4.1.4 变量汇总 |
4.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 |
4.3 模型设计 |
4.3.1 模型的选择 |
4.3.2 构建模型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全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 |
5.1.2 研发投入的描述性统计 |
5.2 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5.2.1 Person相关性检验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协整检验 |
5.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5 个体效应、时间效应和Hausman检验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1 当期研发投入与经营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2 当期研发投入核心竞争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3 当期研发投入与发展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4 滞后期的研发投入与经营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5 滞后期的研发投入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6 滞后期的研发投入与发展能力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4.1 稳健性检验的方法 |
5.4.2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发投入对经营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研发资金投入有时滞性 |
6.1.2 研发资金投入对核心竞争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具有时滞性 |
6.1.3 滞后期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发展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培育 |
6.2.2 保护创新成果,强化创新意识 |
6.2.3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深化国际开放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城乡规划视角下韧性理论研究进展及提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韧性概念及研究范式 |
2 韧性的测度方法 |
2.1?韧性的评价方法 |
2.2?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
3 韧性理论下的城乡规划探索 |
3.1?韧性理论下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 |
3.2?韧性理论下城乡规划实践探索 |
3.2.1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 |
3.2.2 韧性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探索 |
4 提升措施 |
4.1?以城乡规划需求为导向,完善韧性理论体系 |
4.2?加强顶层设计,将韧性理念融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 |
4.3?以城乡社区为突破口,开展多灾种背景下的社区韧性提升实践探索 |
4.4?当地知识和公众参与对提升社区韧性至关重要 |
5 结语 |
(4)美韩主流电影的基督教意识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三、相关文献资料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主流电影基督教意识概述 |
第一节 基督教意识在电影中的体现 |
一、圣经故事的世俗化改编 |
二、主流电影中的基督教意识 |
第二节 非主流的福音电影 |
一、有别于世俗价值观的福音 |
二、福音电影的实际效果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美韩相反基督教意识表达的历史原因 |
第一节 美国的建国与单一信仰 |
一、记在丰碑上的建国历史 |
二、美国基督教意识的现实表现 |
三、基督教意识的低谷 |
第二节 韩国顽强的人本主义思想 |
一、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土壤 |
二、基督教在韩国的现实影响 |
三、实用主义信仰特色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核心教义在电影中的表现 |
第一节 启示意识的表现 |
一、启示的教义本意 |
二、电影中称义与堕落的启示表现 |
第二节 悔改意识的表现 |
一、悔改的转折作用 |
二、电影中悔改与顽梗的表现 |
第三节 因信称义意识的表现 |
一、称义的信仰目的 |
二、称义与堕落的相反表现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主流电影的意识形态引导 |
第一节 美韩主流电影的审美立场 |
一、希腊神话中的“神” |
二、希伯来文明中的“神” |
三、希腊神话中的“人” |
四、希伯来文明中的“人” |
第二节 美韩主流电影中的苦难与拯救 |
一、韩国电影中的苦难 |
二、美国电影中的得胜启示 |
第三节 主流电影中的罪 |
一、韩国电影中相对的罪 |
二、美国电影中绝对的罪 |
第四节 称义与堕落的审美取向差异 |
一、韩国电影的堕落审美取向 |
二、美国电影的称义审美取向 |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思路 |
(五)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对外援助理论与中国对东南亚援助政策 |
(一) 对外援助理论 |
(二) 21世纪之前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援助东南亚的动机 |
(一) 政治动机 |
(二) 经济发展动机 |
(三) 人道主义动机 |
三、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援助方式及特点 |
(一) 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方式 |
(二) 21世纪中国援助东南亚特点分析 |
四、21世纪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的成就、不足及应对措施 |
(一) 取得的成就 |
(二) 存在的不足 |
(三)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参与编写的书籍 |
致谢 |
(6)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建筑的民族性理论研究 |
1.2.2 日本传统建筑特点研究 |
1.2.3 日本当代建筑特点研究 |
1.2.4 日本文化与民族性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2 研究的要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相关概念厘定 |
1.4.1 相关概念厘定 |
1.4.2 概念关系辨析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的民族根生性理论建构 |
2.1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当代建筑的民族根生性 |
2.1.2 普遍性与特殊性 |
2.1.3 稳定性和持久性 |
2.2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内涵分析 |
2.2.1 建筑的存在方式 |
2.2.2 建筑的根本属性 |
2.2.3 建筑精神的精华 |
2.2.4 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本质 |
2.3 当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内容与形式 |
2.3.1 民族根生性的内容 |
2.3.2 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
2.4 日本民族根生性的形成原因与表现 |
2.4.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
2.4.2 自然主义下的环境观 |
2.4.3 自我认同与行为取向 |
2.4.4 性格结构与理想价值 |
2.5 日本传统与近代建筑民族根生性传承 |
2.5.1 日本建筑的形成初始 |
2.5.2 日本传统建筑的形式 |
2.5.3 日本近代建筑民族性探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族情感主导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形态创作 |
3.1 建筑形态中的民族情感特征解析 |
3.1.1 民族情感中的岛国根性 |
3.1.2 超越理性的形态特征 |
3.1.3 日本当代建筑形态创作思想 |
3.2 谨慎之情在形态中的几何结构化体现 |
3.2.1 排除绝对性的建筑平面 |
3.2.2 使用纯粹的几何基本型 |
3.2.3 建筑中仿生几何的运用 |
3.2.4 规矩的几何化建筑装饰 |
3.3 自然之情在形态中的纤细观念化体现 |
3.3.1 建筑结构的纤细调和 |
3.3.2 建筑色彩的原生质朴 |
3.3.3 建筑材质的素雅轻盈 |
3.4 独我之情在形态中的相对复杂化体现 |
3.4.1 谱系的定型化与多元性 |
3.4.2 双重与相对性的建筑尺度 |
3.4.3 建筑形态的开放与封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族认知影响下的日本当代建筑空间创作 |
4.1 建筑空间中的民族认知特征解析 |
4.1.1 民族认知的暧昧根性 |
4.1.2 生成式建筑空间特征 |
4.1.3 日本当代建筑空间创作思想 |
4.2 民族时空认知在空间场所中的体现 |
4.2.1 建筑与空间的短暂性 |
4.2.2 建筑场所的“消亡” |
4.2.3 建筑空间的阴翳性 |
4.2.4 空间水平线的强调 |
4.3 民族环境认知在空间行为中的体现 |
4.3.1 “自然”即“空间、行为” |
4.3.2 环境的“运动空间” |
4.3.3 空间行为的模糊性 |
4.4 民族文化认知在空间意象中的体现 |
4.4.1 “物哀”式建筑空间 |
4.4.2 “空寂”式建筑空间 |
4.4.3 “幽玄”式建筑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民族理想制约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审美表达 |
5.1 建筑审美中的民族理想特征解析 |
5.1.1 民族理想的神道根性 |
5.1.2 建筑的自然审美特征 |
5.1.3 日本当代建筑审美创作思想 |
5.2 “古道”信念成就建筑构造审美 |
5.2.1 隐匿的原始祖型 |
5.2.2 建筑内在的“和魂” |
5.2.3 “神域”中的建筑 |
5.3 “空灵”思想融入建筑机能审美 |
5.3.1 建筑的“无常”表达 |
5.3.2 建筑的“轮回”表达 |
5.3.3 建筑的“退隐”表达 |
5.4 自然理想的生态转换建筑素材审美 |
5.4.1 “自然”式建筑创作 |
5.4.2 “第二自然”的创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南京城市防灾空间历史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发展下防灾问题的自始存在 |
1.1.2 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的灾害易损性增加 |
1.1.3 风险时代下城市防灾空间的认识提升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内容安排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灾害 |
1.4.2 城市灾害 |
1.4.3 城市防灾 |
1.4.4 空间 |
1.4.5 城市防灾空间 |
第二章 防灾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国内理论基础 |
2.1.2 国外理论基础 |
2.2 城市防灾空间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城市防灾空间规划建设实践 |
2.3.1 国外防灾空间规划建设实践 |
2.3.1.1 古代和近代国外城市防灾建设 |
2.3.1.2 现代国外城市防灾建设 |
2.3.2 国内防灾规划建设实践 |
2.3.2.1 我国古代城市防灾建设 |
2.3.2.2 我国现代城市防灾建设 |
第三章 城市防灾空间的解析 |
3.1 城市防灾空间的内涵 |
3.1.1 城市防灾空间的物质基础 |
3.1.2 城市防灾空间的特性 |
3.2 城市防灾空间的体系构建 |
3.2.1 城市防灾空间等级体系 |
3.2.2 各等级防灾空间的内涵 |
第四章 南京城市发展和灾害发生概况 |
4.1 南京的城市发展概况 |
4.1.1 南京城邑的出现期(公元前221以前) |
4.1.1.1 原始聚落出现:原始和奴隶社会聚居 |
4.1.1.2 古代城邑出现:春秋战国筑城 |
4.1.2 南京古代城市的发展(公元前221年~1840年) |
4.1.2.1 第一个城市建设期:六朝定都建康 |
4.1.2.2 第二个城市建设期:南唐定都江宁 |
4.1.2.3 第三个城市建设期:明初定都应天 |
4.1.3 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1840年~1949年) |
4.1.3.1 城市近代化开端:清末社会变革 |
4.1.3.2 第四个城市建设期:民国定都南京 |
4.1.4 南京现代化城市发展(1949年以后) |
4.1.4.1 停滞和混乱发展: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十年 |
4.1.4.2 第五个城市建设期: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城市建设 |
4.1.5 小结 |
4.2 南京灾害发生概况 |
4.2.1 地震 |
4.2.2 火灾 |
4.2.3 水灾 |
4.2.4 兵灾 |
4.2.5 小结 |
第五章 南京防灾空间的演变 |
5.1 南京区域防灾空间演变 |
5.1.1 城邑出现期:重视选址,区域联系少 |
5.1.2 古代城市发展期:城址趋于稳定,区域联系弱 |
5.1.3 近代城市发展期:区域联系加强,联合防灾薄弱 |
5.1.4 现代化城市发展期:区域防灾体系初步构建 |
5.2 南京城市防灾空间演变 |
5.2.1 城邑出现期:军事防御为重 |
5.2.2 古代城市发展期:自组织的城市防灾模式 |
5.2.3 近代城市发展期:城市防灾逐步走向开放 |
5.2.4 现代化城市发展阶段:体系化的防灾空间初步构建 |
5.3 南京社区防灾空间演变 |
5.3.1 城邑出现期:分区主导的防灾空间 |
5.3.2 古代城市发展期:分异性的自组织防灾 |
5.3.3 近代城市发展期:多样化的社区防灾空间 |
5.3.4 现代化城市发展期:防灾社区营造启蒙 |
5.4 南京建筑防灾空间演变 |
5.4.1 城邑出现期:有限技术下的功能分区 |
5.4.2 古代城市发展期:技术提升的复杂构造 |
5.4.3 近代城市发展期:西方影响下的多样化建筑 |
5.4.4 现代化城市发展期:理性又创新的现代建筑 |
5.5 总结与思考 |
5.5.1 南京城市防灾空间演变特征总结 |
5.5.2 南京防灾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5.5.2.1 自然条件是防灾空间演变的基础 |
5.5.2.2 技术进步是防灾空间演变的持续动力 |
5.5.2.3 空间统治者意志是防灾空间演变的决定因素 |
5.5.2.4 朝代的变迁是防灾空间演变的突变因素 |
5.5.3 城市防灾空间的演变规律初步思考 |
5.5.3.1 防灾空间属性重要性逐步提升 |
5.5.3.2 防灾空间空间生产的逐渐深化 |
5.5.3.3 防灾空间联系性和自组织性双向强化 |
5.5.3.4 防灾空间内在体系性增强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 |
6.2 南京城市防灾空间演变的借鉴意义 |
6.2.1 防灾空间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 |
6.2.2 防灾空间要重视综合利用性 |
6.2.3 城市发展要合理选址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与着作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二) 研究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四、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及抽查区域的选择 |
(一)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的界定 |
(二) 抽查区域的选择 |
第1章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概念分析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一) 文化 |
(二) 主流文化及其特征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
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关系分析 |
(一)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
(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理论依据 |
(一) 文化认同发生理论 |
(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
(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列宁的“灌输”理论 |
第2章 云南高校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
一、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
(一) 问卷内容介绍 |
(二) 问卷调查概况 |
(三) 实地访谈情况 |
二、主流文化认同调查总体情况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二) 主流文化认同相关性分析 |
三、主流文化四个方面认同具体情况调查分析 |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二) “改革开放和时代进步”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三)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 “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与追求人民幸福”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
四、主流文化认同四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一) “认知”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二) “情感”维度相关性分析 |
(三) “态度评价”维度相关性分析 |
(四) “行为归属”维度相关性分析 |
五、高校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现状 |
(一) 注重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 |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
(三) 通过助困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保障 |
第3章 影响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原因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薄弱 |
(一) 主流文化影响力不足 |
(二) 主流文化建设物质基础薄弱 |
二、多元文化条件下的竞争与冲突 |
(一) 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竞争 |
(二) 宗教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
(三) 外来文化与主流文化抢夺意识形态阵地 |
三、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存在不足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
(二) 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存在不足 |
(三) 管理育人功能欠缺 |
第4章 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对策 |
一、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原则及指导思想 |
(一)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目标 |
(二)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原则 |
(三)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 |
(四) 主流文化认同教育主要内容 |
二、儒家与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 儒家文化认同教育的继承与发扬 |
(二) 国外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借鉴 |
三、完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
(一) 夯实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物质基础 |
(二) 增强主流文化主导性地位 |
(三) 发挥民族特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 |
(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实效性 |
(五) 提升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效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校园访谈样板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资料的统计 |
(一)裴李岗时代的人口年龄构成 |
(二)仰韶时代的人口年龄构成 |
1. 仰韶时代的人口年龄构成 |
2. 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年龄构成 |
(三)龙山时代的人口年龄构成 |
(四)二里头时代的人口年龄构成 |
二、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相关问题的探讨 |
(一)人口年龄构成与社会复杂化进程 |
(二)人口年龄构成与环境变迁 |
(三)人口年龄构成与经济形态、人口健康状况 |
(10)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现实依据 |
1.2.2 政策依据 |
1.2.3 理论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
1.6 可能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1.6.3 研究概念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
2.1 环境变迁概念 |
2.1.1 环境定义 |
2.1.2 农业环境定义 |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
2.2 环境胁迫理论 |
2.2.1 气候变化胁迫 |
2.2.2 灾害环境胁迫 |
2.2.3 土地污染胁迫 |
2.2.4 生态环境胁迫 |
2.3 区域减灾理论 |
2.3.1 区域灾害分析 |
2.3.2 自然灾害系统 |
2.3.3 农业减灾理论 |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
2.4.3 生态治理机制 |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
4.1.1 灾荒概念界定 |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
7.3.1 抗旱防灾为主 |
7.3.2 要因地制宜 |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21世纪将是一个多灾的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坂茂建筑设计灵感的文化特征研究[D]. 张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彤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城乡规划视角下韧性理论研究进展及提升措施[J]. 师满江,曹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6)
- [4]美韩主流电影的基督教意识表现[D]. 白松旭. 吉林大学, 2019(02)
- [5]21世纪以来中国对东南亚援助研究[D]. 郑伟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D]. 单琳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7]南京城市防灾空间历史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 姚凤君. 南京大学, 2014(08)
- [8]西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以云南高校为例[D]. 宋燕金.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9]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J]. 王建华. 东方考古, 2012(00)
- [10]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