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光电视觉探测器的设计

多功能光电视觉探测器的设计

一、多功能光电视力检测仪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宣[1](2021)在《自助式多功能智能视力检测仪》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项目设计的目的是研制一个能被大家广泛使用的自助式多功能视力检查仪,研制一种不指标,方便地让人们在学校、医院和家庭等多种场合自己检测自己的视力,无需他人帮助。同时,自助式多功能视力检查仪可用于医院眼科的视力初查,替代目前的灯箱式视力检查表,不护士的帮助,可节省医院宝贵的人力资源。

兰笑然[2](2021)在《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智能生命检测仪以其智能化和便携性的独特优势成为老年人健康检测的必备产品。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智能生命检测仪存在功能匮乏、造型单一、色彩复杂和操作繁琐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设计使智能生命检测仪满足老年用户使用的便携性、舒适性与安全性需求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产品展开调研分析,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的研究现状,结合人机交互理论、智能一体化设计理念及用户研究方法,输出智能生命检测仪设计要点;其次,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分析和智能生命检测仪市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展开了对智能生命检测仪的现存问题和设计可行性的分析;再次,运用SPSS22.0对现有智能生命检测仪进行分析,归纳出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的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语义差异法进行智能生命检测仪的风格意象分析,确定智能生命检测仪的设计定位,集合结构设计、交互设计及人体测量数据进行方案设计;最后,通过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价、人机操作舒适性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完善智能生命检测仪的人机交互设计,运用数学模拟分析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是对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方法的可实践性的验证。本文将人机交互理论、智能一体化设计理念运用到智能生命检测仪的适老性设计研究中,利用语义差异法确立了智能生命检测仪的风格意象,最终输出了一款以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智能生命检测仪的创新设计方案,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人-机-环境特点,对智能生命检测仪创新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相关医疗产品的适老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刘真真[3](2020)在《智能视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持续用眼时间长,容易导致近视。而传统的视力检测效率较低,需要专门的人员辅助才能进行,因此很难及时地发现视力变化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视力检测流程智能化、自动化能够有效筛查视力情况,更好地预防近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视力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视力普查和视力保护的功能。以树莓派为平台,使用Python语言和Py Qt5框架实现了视力普查仪,该设备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得到身份信息,可以测试视敏度、色觉和对比度三项反映眼部状况的指标,实现了红外遥控的人机交互方式,检测结束数据自动保存并上传到服务器。基于低功耗的51单片机构建了视力保护仪,该设备具有粗略的视力检测、环境光强度检测和超声测距等功能,能够发现屈光不正的问题,帮助使用者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Spring Boot和Mybatis技术框架搭建了后台数据分析系统,自动收集所有的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用户可以登录网页查看视力情况。经过对比试验,视力普查仪的视敏度检测功能和传统灯箱的视力测试结果误差不超过1%,视力保护仪在环境光强度超过阈值或达到推荐用眼时间时会及时地给出提醒,后台数据分析系统线上运行正常,可以在浏览器登录查看视力情况。本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视力检测,视力保护和数据存储分析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开曦[4](2020)在《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原理的眼球多参数测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视觉器官,角膜和前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视力矫正等手术中,必须要精确地知道人眼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值。因此对其精准测量不仅能够为医生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手术效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了实现对人眼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高精度测量,研究了一种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原理的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测量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三镜腔理论模型的研究,建立激光自混合干涉理论模型,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激光器对外部反射物体进行照射,其反射光返回激光器内与原始光产生自混合干涉,光电探测器采集干涉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外部反射物体的相关参数信息;同时本文还对激光器的多种调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次,通过对人眼角膜和前房光学结构的研究,设计了两个等效模型:等效角膜模型和等效双膜模型,用以模拟人眼光学状态。而后,研究了一种基于自混合干涉原理的人眼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测量方法,通过对自混合干涉信号功率峰值的分析,得出最终测量结果。另外,对激光器恒流电源的正弦波信号调制,通过对调制后自混合波形中锯齿波数量的统计,得出激光器到人眼表面的绝对距离,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最后,搭建实验系统,并采用一定反射率的反射镜模拟人眼角膜和前房的光学状态。通过对不同镜片组的测量,验证激光自混合干涉测量人眼参数方法的正确性,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

任瑞雪[5](2019)在《岭南地区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紧张,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新常态。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与增强民众节能环保意识习惯,是节约能源、全民环保的重要一步。本文以具有教育的开端、习惯培养特性的幼儿园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有很重大的意义。当今,幼儿园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相对处于滞后的状态,大多幼儿园未进行绿色设计。并且,在城镇用地集约紧凑、幼儿园在园人数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幼儿园常以大型园区规模为主,呈现出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的特点。其对于室内环境要求较高,室外活动场地的需求较大,然而却存在用地局促、室内空间设计与热舒适设计欠佳的问题,造成空间适用性与丰富性较差、室内舒适度较低的现象。尤其是在潮湿、闷热、多风多雨的岭南气候条件下,如何总结传承岭南原有建筑经验并形成岭南地区现代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处理好儿童所需要的建筑布局、空间及建筑细节,解决通风、采光、日照遮阳等问题,合理使用资源,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怎样通过建筑设计,激发儿童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兴趣,养成环保节约的良好习惯也成为又一待解决问题。本研究课题根植于岭南地区特殊环境,以幼儿园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案例的研究,以及进行实地调研、测量、发放问卷,梳理当下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的现状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总结、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借鉴学习,软件的模拟对比,提出今后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如何在布局规划、建筑单体以及绿色节能环保教育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以便于为今后的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绿色设计提供指导及借鉴,为推动全面绿色建筑出一份薄力。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明确了研究对象。并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研究中的不足等问题进行梳理,继而得出论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是关于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绿色设计借鉴方法概述以及幼儿园实地调研的分析及总结。对于题目进行解析: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特点等方面对于岭南地区进行介绍;从概念、发展、特点以及相关案例方面对于绿色节能建筑进行概述。另外是对于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从规划布局、建筑单体以及绿色环保策略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朝向、体形系数、遮阳类型、室内通风采光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存在的问题,为其绿色设计策略提供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到五章,第三章主要从建筑的规划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幼儿园建筑在采光及活动场地的需求基础上,在总平面层次进行策略总结。第四章从建筑单体层面展开分析。从室内的空间布局、建筑不同墙地比分析以及不同因素对于通风的影响等各方面,将理论与调研相结合,并根据软件模拟得出优化设计策略。第五章是从幼儿园建筑的绿色环保策略部分出发,从绿色建材、水资源、垃圾处理等方面,结合幼儿园建筑安全性及趣味性的要求,并考虑儿童亲身体验的使用感,提出绿色设计的优化策略。最后的结尾章,是对于全文的设计策略进行总结,针对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绿色设计提出改进策略,并针对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未来设计提出建议,在文章结束部分提出适应教育模式的地域性幼儿园建筑设计展望。

胡喜霞[6](2019)在《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公平”理念和“全纳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越来越意识到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特殊教育领域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理念落实的重要举措。因此,以教育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是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宗教等一系列复杂因素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研究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对于引领整个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以“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基点,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后,对目前甘肃省整体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探索,分析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各方面的发展与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与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在纵横对比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应用、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和信息化保障机制五大共性发展要素为研究维度,设计出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框架,依据调查框架,设计调查工具。(2)以甘肃省40所特殊教育学校和部分教育局为调查对象,在甘肃省教育厅和电化教育馆的鼎力支持下运用调查研究法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调研问卷,收集量化数据。同时为了弥补网络调研问卷数据的单一和不足,后期实地走访部分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运用访谈法与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开展座谈和访谈活动收集质性数据。(3)借助SPSS19.0和Excel2016等数据分析软件对网络调研问卷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质性数据了解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4)总结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的结论包括三个方面:(1)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方面,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教室主要以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为主,且多媒体教室的形态主要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实物投影仪为主;康复教室建设中多感觉律动教室、言语语言康复室、听觉康复室、心理评估室所占比例较大;康复设备的配置中盲文打字机、盲人阅读器、语言障碍测量-训练仪设备、认知能力评估与测试设备所占比例较大。学校已配备终端设备972台,其中教师547台,学生425台,教师终端设备配置情况较好。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学校资源库类型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库、学科教案库为主,专用课程资源数量较少,教师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以互联网下载为主,目前学校普遍没有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信息化教学应用方面,教师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不高,表现为信息技术意识淡薄,信息技术与康复设备应用水平不高,教师整体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有待提升,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不高。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方面,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类型单一,主要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主。大部分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2)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专用课程资源建设数量不足;教师信息化实施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功能尚未健全;学校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支持。(3)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补偿水平;开发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健全与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

王延超[7](2017)在《产品整合开发模式研究及多功能智能体检终端开发》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建立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成为政府部门的一大工程。政府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实现动态更新。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当今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成果,实现健康数据系统采集,统一管理。国内已有相关产品研发,但存在远离受众群体、操作复杂、价格高昂等问题,无法满足国内体检市场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课题通过对产品整合开模式研究,提出开发一种贴近体检受众群体、操作简单、价格低的多功能自助体体检终端,实现一站式自助体检,健康数据统一管理,助力建设智慧城市,引领全民体检。本课题以体检需求整合入手,通过调研制定产品开发任务书;通过功能目录法对体检终端功能原理进行求解,并对关键机构进行研发论证,获得新产品功能技术库;通过运用人体测量学相关知识,对功能结构进行空间配置设计与功能尺寸优化,实现多项功能结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谱系聚类法对产品功能结构进行聚类计算,获取产品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驱动结构模块化设计,最后通过行为分析系统对开发工作进行合理性检验。研究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产品整合开发模式构建。通过对整合、模块化、人体测量学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为产品整合开发模式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2)功能模块驱动结构模块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应用研究。在功能合理空间规划基础上,通过谱系聚类算法,对功能进行聚类,探究以功能模块驱动结构模块设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3)产品功能整合开发中人体测量学应用研究。在满足功能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参考人机相关尺寸模板对交互动作进行设计,实现功能合理空间规划,并结合外观设计确定关键人机尺寸,对结构中关键尺寸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产品功能结构有机整合。(4)多功能体检产品中关键机构研发设计。在功能求解过程中确定需要研发的关键技术,结合人机交互过程中功能尺寸分析,完成对体检设备中血压自动测量机构及其自动升降机构进行设计论证。(5)样机测试与评价。通过行为分析系统对样机的人机交互中动作角度、操作动作序列设计合理性进行验证,结合用户问卷调研,对新产品整体性能进行评价,以此指导后期产品改良设计。本课题中体检终端研发可以有效解决体检设备远离受众以及操作复杂问题,实现一站式自助体检,通过建立云端健康数据档案,实现健康数据统一管理与动态更新;有助于医院体检分流,有助于建设智慧城市,有助于推动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高原[8](2017)在《无线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及驾驶疲劳研究》文中指出现如今驾驶疲劳已经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主要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量化长时驾驶疲劳程度以及研究相关仪器来实时连续地检测驾驶疲劳程度对预警驾驶疲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便携的、成本较低的,可以用来实时连续地检测与脑功能活动相关的血液参数响应的重要手段。视觉非随意注意是神经科学的热点课题,与疲劳驾驶,多动症,衰老,睡眠等社会活动和精神疾病关系密切。本项目将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来研究脑部前额叶区域脑功能活动对视觉非随意注意的响应。本课题研制了fNIRS疲劳驾驶成像仪,并设计了基于经典实验范式Go/Nogo的视觉随意注意测试用来诱发响应不同驾驶疲劳的视觉随意注意,并尝试记录与驾驶疲劳水平相关的前额叶血液参数响应。我们一共招募了10名志愿者(6男,4女)来参加时长为7个小时的模拟驾驶实验。然后,我们尝试使用我们研制的非侵入式fNIRS疲劳检测仪通过检测视觉随意注意所诱发的前额叶血液动力学参数信号,来评估长时驾驶过程中驾驶疲劳的特征量。视觉随意注意行为测试每个小时进行一次,一共进行8次。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长时间模拟驾驶过程中,头部前额叶左侧的部分区域检测到的含氧血红蛋白参量显示出来与行为参量很强的相关性(r=-0.896,p=0.003)。这项发现提出了使用fNIRS疲劳检测仪在头部前额叶敏感位点测得的血液参数可以作为评估驾驶疲劳水平的一个潜在指标。与此同时,我们所研制的fNIRS疲劳驾驶检测仪可以被用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来评估驾驶员的驾驶疲劳水平,以预警驾驶员进入疲劳状态后应当采取刹车减速等相应的措施。这可能是一种减少因疲劳驾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而导致的人员死亡与财产损失的有效方式。

刘志颖[9](2017)在《双目瞳孔检测仪物方远心光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眼睛作为人体重要的信息获取器官,在获取外界光辐射信息的同时,还反映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情况。通过对眼睛的观察和测量不仅可以发现眼科疾病,甚至可以对一些全身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其中,对瞳孔直径及其大小变化的精确测量对眼科手术及疗效的评估,以及多种疾病的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检测手段多为人工定性检测,检测步骤复杂,且测量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借助光学远心成像和后续数字图像处理的瞳孔检测仪,是实现瞳孔高精度客观测量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针对现有瞳孔检测仪存在成像方式或光路复杂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单CCD棱镜合像型远心物镜的瞳孔检测仪光学系统方案,利用物方远心光学系统和一个CCD实时采集两只瞳孔图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可实现瞳孔直径的精确检测和动态分析。根据总体方案确定光学系统参数,用Zemax完成折射式和折反式两种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经综合比较后,选定折射式物方远心成像系统作为瞳孔检测仪的设计方案,用关键成像指标MTF与畸变进行公差分析,给出了便于实际加工的系统公差,绘制了相关图纸;计算照明光路的近轴模型,用Lighttools对照明光路进行仿真,确定了瞳孔照明光路方案;最后对研制完成的瞳孔检测仪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利用标准圆样板对样机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双目瞳孔检测仪适用瞳距范围广(55-75mm)、单瞳孔成像畸变低(小于0.02%),瞳孔直径测量精度可达0.05mm,满足测量要求。此外此系统只采用一个CCD作为成像器件,与双CCD分别接收两瞳孔成像的方式对比,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双目瞳孔检测仪的制作成本。

刘姣[10](2014)在《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光谱技术与阵列LED的植物叶片色素测量仪器。该仪器利用朗伯-比尔定律,通过光电无损技术快速测量四种叶绿体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仪器设计了旋转式测量叶片夹,并使用了由8个LED组成的阵列LED,大大减少了所需传感器的数量。仪器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测量结果并将结果存储在存储器中,通过与计算机通信能够读取数据。设计了LabVIEW程序可以读取串口数据并将数据输出到Excel表格中以方便数据分析,同时也可以使用超级终端或其他串口工具读取数据。在仪器制作完成后,本文对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的测量结果与光谱仪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测量结果与光谱仪测量结果有显着的相关性。本仪器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不破坏叶片的前提下测量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并考虑了仪器的便携性与实用性,在农林工作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二、多功能光电视力检测仪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光电视力检测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自助式多功能智能视力检测仪(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研究内容
2 项目特色及创新点
    2.1 完全自助测量,无需医护人员或他人的协助
    2.2 测量视力的距离可调节,受使用场地的限制小;同时测试环境光照,视力测试准确
    2.3 操作简单,与检查者通过语音和无线操作互动
    2.4 测视力的同时可检查散光与色盲
3 项目实施方案
4 结束语

(2)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的理论研究
    2.1 人机交互的概念
    2.2 检测仪的概念
    2.3 智能整合理论的概念
        2.3.1 智能整合的理论假设来源
        2.3.2 智能整合的理论假设分析
    2.4 智能一体化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方法研究
    3.1 用户研究概况分析
    3.2 用户研究因素分析
        3.2.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3.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3 用户研究的方法
        3.3.1 人体测量百分位数选择
        3.3.2 设计区域适用人群计算
        3.3.3 检测仪操纵装置分析
        3.3.4 设备输入系统分析
        3.3.5 产品市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3.4 智能生命检测仪设计因素分析
        3.4.1 功能需求分析
        3.4.2 材料需求分析
        3.4.3 造型需求分析
        3.4.4 色彩需求分析
        3.4.5 安全需求分析
    3.5 智能生命检测仪问题与可行性分析
        3.5.1 现存问题
        3.5.2 可行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应用
    4.1 结构设计
        4.1.1 模块化设计
        4.1.2 多功能设计
        4.1.3 移动设计
        4.1.4 组装集约化
    4.2 交互设计
        4.2.1 操作面板设计
        4.2.2 交互界面设计
    4.3 尺寸设计
    4.4 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验证
    5.1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评价
        5.1.1 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价
        5.1.2 人机操作舒适性评价
        5.1.3 智能生命检测仪设计评价方法
    5.2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方案
    5.3 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智能视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架构
2 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2.1 眼睛内部组成结构
    2.2 视觉功能检测指标
    2.3 视力表与视力记录法
    2.4 树莓派和51单片机平台简介
    2.5 本章小结
3 视力检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3.1 视力普查仪的设计与实现
    3.2 视力保护仪的设计与实现
    3.3 本章小结
4 后台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技术框架简介
    4.2 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3 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视力普查仪测试
    5.2 视力保护仪测试
    5.3 后台服务器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原理的眼球多参数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研究进展
        1.2.1 激光自混合技术概述
        1.2.2 激光自混合技术研究现状
    1.3 眼轴参数测量研究现状
        1.3.1 超声波法
        1.3.2 光学干涉法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自混合干涉理论
    2.1 Lang-Kobayashi速率方程
    2.2 三镜腔理论
    2.3 半导体激光器调频原理
        2.3.1 注入电流调频
        2.3.2 注入电流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调频
        2.3.3 外腔长调频
    2.4 半导体激光器的连续波调制
        2.4.1 正弦波调制
        2.4.2 锯齿波调制
        2.4.3 三角波调制
    2.5 小结
第3章 眼轴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
    3.1 人眼结构与生理状态
    3.2 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测量技术
        3.2.1 等效角膜系统
        3.2.2 等效双膜系统
        3.2.3 角膜厚度测量技术
        3.2.4 前房深度测量技术
    3.3 激光器到人眼表面绝对距离的测量技术
        3.3.1 正弦波调制下的自混合干涉信号的输出功率
        3.3.2 正弦波调制下的自混合干涉信号的测距公式
        3.3.3 调制信号的频率对自混合干涉条纹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眼轴参数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1 激光器到人眼表面绝对距离测量系统的设计
    4.2 角膜厚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4.3 前房深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4.4 等效角膜模拟系统和等效双膜模拟系统的设计
    4.5 平面镜切换与调整系统的设计
        4.5.1 平面镜切换系统的设计
        4.5.2 平面镜角度和激光器位置调整系统的设计
    4.6 激光器的选型与准直系统设计
        4.6.1 激光器的选择
        4.6.2 准直系统的设计
    4.7 自混合激光调制系统的设计
        4.7.1 恒流电源的选择
        4.7.2 信号发生器的选择
        4.7.3 供电模块的设计
    4.8 信号处理与采集系统的设计
        4.8.1 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4.8.2 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4.9 小结
第5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系统的搭建
    5.2 激光器到镜片组绝对距离的测量实验
    5.3 角膜厚度的测量实验
    5.4 前房深度的测量实验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1.1 全文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岭南地区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幼儿园绿色校园研究背景
        1.1.2 幼儿园在园人数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岭南地区相关概念及幼儿园现状调研
    2.1 岭南地区特征及民居建筑特点
        2.1.1 岭南地区地理位置
        2.1.2 岭南地区气候特征
        2.1.3 岭南地区民居气候应对性方式
    2.2 岭南幼儿园现状调研
        2.2.1 广东省幼儿园现状概况
        2.2.2 调研情况综述
        2.2.3 幼儿园绿色校园调研分析
        2.2.4 幼儿园绿色设计调研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地区幼儿园规划布局绿色设计策略
    3.1 幼儿园选址策略
        3.1.1 幼儿园建筑选址的特殊性
        3.1.2 岭南幼儿园建筑选址策略
    3.2 岭南幼儿园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3.2.1 幼儿园布局类型
        3.2.2 借鉴岭南民居智慧的自由开敞式布局设计策略
        3.2.3 用地集约的集中式布局设计策略
        3.2.4 布局通风软件模拟及结论
    3.3 岭南幼儿园建筑朝向、间距与形体优化策略
        3.3.1 幼儿园建筑朝向
        3.3.2 幼儿园建筑间距设计策略
        3.3.3 幼儿园建筑形体
    3.4 岭南幼儿园活动场地生态化设计策略
        3.4.1 活动场地的生态化设计的必要性
        3.4.2 露天活动场地设计策略
        3.4.3 屋顶天台的生态多样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地区幼儿园建筑绿色设计策略
    4.1 岭南幼儿园建筑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1.1 幼儿园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4.1.2 幼儿园建筑内部空间模式
        4.1.3 幼儿园整体空间的动态性设计
        4.1.4 幼儿园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化设计策略
        4.1.5 岭南幼儿园室内小空间的多样利用
    4.2 岭南幼儿园建筑采光设计策略
        4.2.0 自然光照对儿童的重要性
        4.2.1 幼儿园侧窗窗地比对采光的影响
        4.2.2 高侧窗与反光板在岭南幼儿园中的使用
        4.2.3 天窗及导光筒在岭南幼儿园中的利用
        4.2.4 岭南幼儿园落地玻璃窗的使用策略
        4.2.5 岭南幼儿园间接式人工照明设计策略
    4.3 借鉴民居的岭南幼儿园建筑通风环境设计策略
        4.3.1 幼儿园通风设计的重要性
        4.3.2 借鉴民居的幼儿园底层架空设计策略
        4.3.3 幼儿园建筑的竖向公共空间引导通风
        4.3.4 幼儿园小型机械通风装置设计策略
        4.3.5 通风软件模拟
    4.4 岭南幼儿园多种类建筑遮阳方式选择设计策略
        4.4.1 幼儿园建筑遮阳的必要性
        4.4.2 岭南传统建筑遮阳借鉴之处
        4.4.3 岭南幼儿园建筑遮阳方式选择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地区幼儿园绿色环保措施设计策略
    5.1 幼儿园绿色建材选用策略
        5.1.1 绿色建材的含义
        5.1.2 绿色建材在岭南幼儿园建筑中的使用必要性
        5.1.3 幼儿园绿色建材的选用原则
        5.1.4 岭南地区幼儿园适用绿色建材分类及选用策略
    5.2 水资源节约及再利用策略
        5.2.1 岭南地区水资源现状
        5.2.2 岭南幼儿园节水策略
        5.2.3 岭南幼儿园雨水再利用策略
        5.2.4 调研实例分析
    5.3 岭南幼儿园建筑垃圾处理设计策略
        5.3.1 幼儿园垃圾回收处理的必要性
        5.3.2 幼儿园垃圾分类空间设计策略
        5.3.3 幼儿园建筑垃圾回收设计策略
    5.4 岭南幼儿园环境教育空间设计
        5.4.1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5.4.2 绿色建筑教学化展示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岭南地区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及展望
    6.1 岭南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6.1.1 建筑规划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6.1.2 建筑单体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6.1.3 绿色环保设计策略总结
    6.2 总结与展望
        6.2.1 研究过程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老师版)
    调查问卷(家长版)
附录2 :老师访谈
附录3 :实地测绘图纸
    华南理工大学东区幼儿园
    华南理工大学西区幼儿园
    东莞圣融生态幼儿园
    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
附录4 :参考案例整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注日益凸显
        1.1.2 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
        1.1.3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诉求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殊教育的涵义
        2.1.2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缺陷补偿理论
        2.2.2 绩效理论
    2.3 国内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3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设计
        3.1.1 研究框架的确定
        3.1.2 调研工具的设计
    3.2 调查实施
        3.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2 样本基本情况
    3.3 研究信度与效度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4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1.1 学校信息化教室建设
        4.1.2 学校网络建设
        4.1.3 学校信息化终端配备情况
        4.1.4 学校多功能教室与设备建设
    4.2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4.2.1 学校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情况
        4.2.2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源分析
        4.2.3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4.3 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
        4.3.1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4.3.2 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
        4.3.3 学校教师教研信息化应用
    4.4 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4.4.1 学校校园门户网站建设
        4.4.2 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
        4.4.3 学校信息安全及发布
    4.5 特殊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
        4.5.1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
        4.5.2 学校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
        4.5.3 学校教师信息化培训现状
5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5.1.1 学校信息化教室建设水平低
        5.1.2 学校网络质量欠佳
        5.1.3 学校康复设备较欠缺
    5.2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
        5.2.1 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匮乏
        5.2.2 资源共建共享性较差
    5.3 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
        5.3.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
        5.3.2 教师信息化实施能力较弱
    5.4 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5.4.1 学校门户网站普及率低
        5.4.2 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尚未健全
    5.5 特殊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
        5.5.1 缺乏有效的政策与制度支持
        5.5.2 教师信息化培训质量不佳
6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6.1 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6.1.1 提高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水平
        6.1.2 加强信息化康复环境的建设
    6.2 开发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
        6.2.1 开发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库
        6.2.2 搭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6.3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6.3.1 强化教师现代教育责任意识
        6.3.2 增强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6.4 提高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6.4.1 普及校园门户网站
        6.4.2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6.5 健全与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
        6.5.1 制定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6.5.2 建立多层次、开放的培训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7)产品整合开发模式研究及多功能智能体检终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现状分析
        1.2.1 体检行业市场分析
        1.2.2 技术现状
        1.2.3 同类产品研究现状
        1.2.4 理论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产品整合开发模式研究
    2.1 产品整合设计介绍
        2.1.1 产品整合设计背景
        2.1.2 定义概念
    2.2 产品整合设计模式内涵
        2.2.1 创新层整合
        2.2.2 设计层整合
        2.2.3 生产制造层整合
    2.3 产品整设计原则
    2.4 产品整合设计流程
    2.5 小结
3 体检产品调研分析
    3.1 体检产品市场调研
        3.1.1 同类产品功能调研
        3.1.2 同类产品使用方式调研
        3.1.3 同类产品价格调研
    3.2 体检产品用户
    3.3 制定研发任务书
4 模块化设计在产品整合研发中应用研究
    4.1 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4.1.1 概念介绍
        4.1.2 功能分解原则
        4.1.3 功能元重组算法
        4.1.4 整合设计中模块化应用流程设计
    4.2 模块化设计应用研究
        4.2.1 体检设备功能确定
        4.2.2 功能原理求解
        4.2.3 建立功能与功能结构映射关系
        4.2.4 功能结构空间规划
        4.2.5 功能结构聚类
        4.2.6 模块结构设计
    4.3 小结
5 体检终端相关设计
    5.1 使用流程设计
    5.2 体检设备外观设计
        5.2.1 产品外观设计约束分析
        5.2.2 外观效果图
    5.3 体检设备机构研发设计
        5.3.1 升降机构设计分析
        5.3.2 升降机构力学论证
        5.3.3 自动血压测量方式研究
        5.3.4 血压测量自动预紧机构结构设计分析
6 人体测量学在产品整合研发中应用研究
    6.1 人体测量学名词解释
    6.2 应用人体测量学
        6.2.1 确定预期用户群
        6.2.2 识别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人体尺寸
        6.2.3 根据尺寸类型确定产品满意度
        6.2.4 获取基本人体测量数据
        6.2.5 参考典型人体工作模板确定
        6.2.6 对基本数据进行修正计算
    6.3 小结
7 样机测试
    7.1 用户操作行为试验
        7.1.1 关键角度设计合理性验证试验
        7.1.2 操作流程设计合理性验证试验
    7.2 用户体验调研
    7.3 测试总结
8 结束语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成果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产品前景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多功能体检产品功能调研结果统计表
附录B:同类产品用户体验调研
附录C:体检设备功能目录
附录D:功能部件聚类过程部分资料
附录E:丝杠有限元分析过程
附录F:外观设计方案
附录G:动作角度分析数据
附录H:动作序列分析数据
附录I:BOM文件(部分)
附录J:样机用户体验调查
附录K:研发过程
附录L:政府考察
附录M:咸阳范围内医疗点试用(部分)
附录N:产品相关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无线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及驾驶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疲劳驾驶的研究现状
        1.2.1 基于生理参数的检测
        1.2.2 基于行为特征的检测
        1.2.3 基于车辆行驶特征的检测方式
        1.2.4 主观评定的检测方式
        1.2.5 小结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4.1 本文主要工作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监测算法
    2.1 fNIRS血氧相对量检测算法的研究
        2.1.1 比尔朗伯定律
        2.1.2 fNIRS相对量检测算法研究
    2.2 fNIRS血氧绝对量检测算法的研究
    2.3 疲劳行为参量的拟合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疲劳fNIRS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功能分析与结构设计
        3.1.1 系统功能分析
        3.1.2 系统结构设计
    3.2 光电探头的设计与实现
        3.2.1 基于MCVM的人体脑组织光传输仿真
        3.2.2 光电探头的结构设计
        3.2.3 近红外光源
        3.2.4 光敏探测器
        3.2.5 光电探头的实现
    3.3 主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1 主控模块的结构设计
        3.3.2 微控制器
        3.3.3 恒流驱动模块
        3.3.4 数据选择器
        3.3.5 模/数转换器
        3.3.6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3.3.7 主控模块的实现
    3.4 无线接收板的设计与实现
        3.4.1 无线接收板的结构设计
        3.4.2 无线接收板的程序设计
        3.4.3 无线接收板的实现
    3.5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仪器系统性能测试
    4.1 滴墨水实验
    4.2 上臂血液循环阻塞实验
    4.3 无线通信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疲劳驾驶监测中的应用
    5.1 随意注意脑功能测试
        5.1.1 视觉随意注意脑功能行为测试实验范式
        5.1.2 视觉刺激实验范式的程序设计
        5.1.3 听觉随意注意脑功能行为测试实验范式
        5.1.4 听觉刺激实验范式的程序设计
    5.2 在疲劳驾驶监测中的应用
        5.2.1 实验对象
        5.2.2 实验环境及设备
        5.2.3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5.3.1 视觉随意注意行为测试数据处理
        5.3.2 听觉随意注意行为测试数据处理
        5.3.3 fNIRS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3.4 最优检测通道及检测指标的选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双目瞳孔检测仪物方远心光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瞳孔检测的意义
        1.1.1 瞳孔的生理特征
        1.1.2 瞳孔检测的意义
    1.2 现有的瞳孔测量方法
        1.2.1 静态瞳孔测量方法
        1.2.2 动态瞳孔定性检测和定量测量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双目瞳孔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
    2.1 双目瞳孔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2.2 瞳孔直径和有效切削区的测量计算
        2.2.1 角膜误差补偿
        2.2.2 角膜有效切削区的计算
    2.3 成像系统参数的确定
        2.3.1 工作距离、视场和垂轴放大率
        2.3.2 景深、分辨率和数值孔径
        2.3.3 远心度和畸变
    2.4 本章小节
3 成像系统设计
    3.1 反射镜的设计
    3.2 远心光学系统的原理
        3.2.1 物方远心光学系统
        3.2.2 像方远心光学系统
        3.2.3 双远心光学系统
    3.3 折射式远心镜头的设计
        3.3.1 前后组参数确定
        3.3.2 前后组系统设计
        3.3.3 前后组组合优化
    3.4 折反式远心镜头设计
        3.4.1 离轴抛物面
        3.4.2 折反式远心光路像质分析
        3.4.3 折射式与折反式远心光路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差分析
    4.1 以MTF为指标的公差分析
    4.2 以畸变为指标的公差分析
    4.3 反射镜的公差分析
    4.4 光学零件图
    4.5 本章小节
5 照明系统的设计
    5.1 照明安全性和CCD的匹配
        5.1.1 照明的安全性
        5.1.2 角膜前房的光能损耗
        5.1.3 像面照度和CCD相匹配
    5.2 照明系统的设计
        5.2.1 照明系统初始结构设计
        5.2.2 模拟仿真
    5.3 本章小节
6 系统样机检测标定与验证
    6.1 样机研制
    6.2 像素数与直径大小的线性关系
    6.3 测量精确度的验证
    6.4 本章小节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论
        1.1.1. 测量植物色素含量的意义
        1.1.2. 近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1.2. 叶绿体色素测量方法概述
    1.3. 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历程及分类
        1.3.1. 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历程
        1.3.2. 近红外光谱仪器研的类型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缺点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检测仪的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理
        2.1.1. 理论依据
        2.1.2. 设计原理
    2.2. 系统硬件构成
        2.2.1. ATmega128A单片机模块
        2.2.2. 光电转换与信号采集
        2.2.3. 电源模块
        2.2.4. 数据存储
        2.2.5. 通信模块
        2.2.6. 按键面板
        2.2.7. LCD显示屏
        2.2.8. 时钟模块
    2.3. 软件设计
        2.3.1. 程序开发环境介绍
        2.3.2. 仪器软件设计
        2.3.3. 上位机软件设计
3. 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测量模型建立及对比试验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2. 实验方案设计
    3.3. 实验方法
    3.4. 数据采集和处理
    3.5. 实验结果
    3.6. 误差分析
4.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1

四、多功能光电视力检测仪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助式多功能智能视力检测仪[J]. 张明宣.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5)
  • [2]基于人机交互的智能生命检测仪适老性设计研究[D]. 兰笑然. 燕山大学, 2021(01)
  • [3]智能视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真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原理的眼球多参数测量技术研究[D]. 王开曦.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5]岭南地区幼儿园绿色设计策略[D]. 任瑞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 胡喜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产品整合开发模式研究及多功能智能体检终端开发[D]. 王延超.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1)
  • [8]无线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及驾驶疲劳研究[D]. 高原.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 [9]双目瞳孔检测仪物方远心光学系统设计[D]. 刘志颖.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植物叶片阵列LED红外光谱检测仪的设计[D]. 刘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标签:;  ;  ;  ;  

多功能光电视觉探测器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