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论文文献综述)
王术森[1](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丝绸之路。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逐渐成为惠及欧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四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政策沟通与设施联通进一步增强,贸易畅通水平不断提高,资金融通明显改善,民心相通水平明显提升。总体来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自提出以来,中国新安全观历经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理论,逐渐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形成了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观,这是对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演进,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现有基础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第二、三章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中东地区、欧洲等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及海上通道安全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本章第一节对中国古代、近代的国家安全观做了简要梳理,然后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二节梳理了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与完善;第三节对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然后,第五章对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指导意义做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可合作安全”的概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为例,分析了议题性质、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安全合作的理论。最后,第六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首先,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坚持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第二,区分“可合作安全”和“不可合作安全”,提高安全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针对“一带一路”的,很多安全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看得过重,也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其次,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思路:第一,“一带一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第二,“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倡议,要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安全问题差异很大,要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第四,大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应对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第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除坚持以上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外,在具体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要加强对沿线地区安全形势的研判,强化国别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第二,优先考虑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作为战略支点国家,充分发挥战略支点国家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保障“一带一路”安全;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合作的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第四,要特别重视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胡科翔[2](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朱新荣[3](2017)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新趋势。中韩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由“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经济合作更是令世人瞩目,双方贸易额增长40倍,往返中韩两国的航班和轮船每天超过100班次,两国公费派遣留学生年约6万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完成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日之间用了30年,中韩之间只用了13年。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典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中韩两国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将有力促进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一体化。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地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5年12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交换外交照会,中韩双方共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税。中韩自贸协定(FTA)终于落地生根。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专家预计五年内双方的贸易规模就会突破4000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中韩自贸协定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的自贸协定。今天的中韩关系已经不是20年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扩大对外开放而吸引“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国家”韩国的资本和技术输出那种简单的互利互惠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两国经济互补空间不断缩小,经济竞争态势越发明显,因此,两国围绕历史、领土争端、捕鱼权、对待“脱北者”的态度以及跨境犯罪问题,加上美、俄、日、朝等国的牵制,近年来龃龉不断,从而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趋于复杂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投资不仅在山东威海十分顺利,在江苏苏州也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断推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为此,应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是韩国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也是韩国朝野达成的共识。从李明博政府到朴槿惠政府,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中美两国同时交好,使韩国左右逢源,符合韩国的最大利益,也是中韩经济合作的最大动因。然而,2016年1月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在此前后还试射了一系列导弹,且放言,导弹试射的目标包括韩国领海和主要机场,韩国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朝鲜的不断挑衅终于耗尽了韩国的耐心,2016年6月,韩国宣布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威胁到中国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国的强烈抗议和抵制,中韩关系急转直下。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破坏了中韩经济合作的基础,中韩经济合作面临严峻考验。
许正[4](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王启东[5](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何中顺[6](2005)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国家在设定本国国家利益目标上随之多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都作为对外政策目标,通过外交去实现,同时这些因素本身也作为实现外交政策的手段而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外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大。外交功能也都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正在向经济外交、文化外交、民间外交,包括企业外交总体外交方向发展。传统或狭义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等概念继续保持稳定性的同时,经济外交、环境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日益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并已经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实践所证明。就中国国内情况而言,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追求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25年多的改革开放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包括苏联成立和苏东解体、二次世界大战,也应该包括1989年后中国的崛起过程。中国经济的外扩将日益导致中国外交资源、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的外扩。作为新兴的和转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外交案例具备了相对典型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文本意义。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对这样命题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丰富中国外交的理论本身,还是对中国外交的实践,都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1978年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至今,中国外交以极其丰富的案例和具体实践证明,经济外交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实践,已经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理由期待中国经济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以经济外交为理论主体,以中国经济外交为分析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外交的历史实践过程,从而取得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综合而全面的前瞻性的认识,在借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外交历史和现实进行学术厘清,并提出相关领域的政策层面的建议,是中国外交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实践的需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方法、结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变量分析方法等分析手段,对中国经济外交进行了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系统、主要构成,进行了系统的全景式的扫描。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概述;中国经济外交的实践与必要性:评估经济外交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国作为经济外交分析个案的意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外交;中国的金融外交;中国的能源外交;中国的外交中的经济制裁;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等。总的思路是首先分析近年来经济外交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理论研究和经济外交理论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提出经济外交作为一个变量,构建和完善经济外交理论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丰富经济外交的理论。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政策建议。最后是对经济外交和中国经济外交的结论性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一、经济外交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为中国外交的实践所验证。经济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过程,为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为经济外交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丰富的样本。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国家战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保障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和资源、能源来源的稳定获得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作为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有足够的理由和需求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研究中国的经济外交行为,不仅可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有更清晰的观察,而且可以为外交学研究的立体性和丰富性提供一个较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本。 二、制度变迁、经济转型、文化传统、国内发展目标的调整等内政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变量。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内政和外交的联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这种互动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制定国内政策离不开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中国能够经受国内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准确的判断。其次,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断给中国外交提出新任务,外交工作处于配合中心工作的地位。从国内经济、政治需要出发来考虑外交问题,对外政策更加务实。最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外交强调了内外政策的一致性。80年代以来,中国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指出外交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强调“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条件”。一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对于中国外交的作用,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中国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
吕洪良[7](2005)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双方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的又一大步。和欧洲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不同,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出一条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之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要研究区域一体化本身。笔者认为,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技术流动的自由化。区域一体化尽管也包含贸易、投资、货币、技术自由化的内容,但在这里,他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资源、资本、人力及各项政策的合作,来达到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不是简单的贸易、投资、人力、技术等合作,更不可能是某一单方面的合作,其实质是产业的合作,是三大产业的全面合作。对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来说,产业合作更是其成功与否的保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产业是经济的中心,产业合作自然也应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而产业合作既是三大产业的联合,也是贸易、资本流动、投资和技术的全方位的合作,还是政府、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合作。区域产业合作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论文区分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区域产业合作。本文特别提出,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产业合作不同,在区域产业合作中,政府机制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接着,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比较成熟的国际区域经济组织,在产业合作上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即欧洲模式和北美模式。此外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开展了产业合作,并正在不断升级。在后面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现状和特点、有利条件、基本模式、具体内容、存在障碍和进一步推进的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中国和东盟各国三大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分工开始初现眉目; 合作总体水平较低,并存在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从合作内容来说,三大产业都有合作,但以第二产业为主。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
崔宪涛[8](2003)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所谓国际关系,或者说世界格局,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国的行为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制约乃至破坏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世界大国,而且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认为,对这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俄两国本身看,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地缘接近的两大邻国,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或不加强双边关系。历史证明,中俄关系的惟一最佳选择就是和睦相处,和则两强,分则俱弱,正如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中俄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共识,对抗或结盟都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范围看,中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关系到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特别从长远看,随着中俄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21世纪的世界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格局载入史册,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决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发展。可以说,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对象,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存在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为目的,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关系、经贸合作、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领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结构由引言和六章正文组成: 第一章是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综论,所要阐述和解决的问题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起因、过程和条件,原则和目标,特点和意义。目的是要说明:在当今时代,中俄两国为什么要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别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促使中俄两国领导层选择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对抗或结盟的关系。同时说明,为什么中国选择俄罗斯和俄罗斯选择中国作为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对象,而不是欧洲国家,不是日本或美国?本章的目的是使我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以便于后面各章分门别类地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关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中俄政治关系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关系的基本起点和主导部分。政治关系直接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中俄政治关系是最值得称道的,也是非常富有创造性和借鉴性的。本章主要阐述中俄政治关系建立的基础,发展的过程,两国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法律基础和机制,以及对两国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章是关于两国经贸合作。新时期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因素的分量增强。中俄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深厚和广泛的基础之上的,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没有广泛B民人的经贸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没有坚固的勘出,也没有前途。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客观条件; (二)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和现实问题(3)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基本对策。重点是对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 第四章是关子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枝术的合作与交沈 中俄科教合作,对俄罗斯来是jc有助子其大量的、最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中国d有助于在一些尖端科伎领域更决地发展,以用Y一些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让;而文化教育的合作,不仅有助子中俄两国人民思想、精种领域的了解与接近,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培移深厚的基础,而文化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有益的;至于军事技术的合作,不仅可以列B$U)opde的保证,克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对中国来说,可以加快国防建设现代化的步伐,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关系到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究整;对俄罗斯来说,可以加快新式军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保持俄罗斯在革工产品研制开发方面领先世界的优势,可以挽救大量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特别是不断增加在世界军火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可以对亚太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章同时对中俄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发晨提出了方向. 第五章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作为大国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关系到世1H各局、关系到卜b不和平与发展的大事.本章主妄书轧讨在中俄战呐巾中作伙伴关系大背景下,与中俄关系相关的大国或地区的关系,如中、俄、美的“大三角”关系,中、俄、印的关系,中、俄、美、中亚的关系,中、俄、美、日关系等.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在建立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如何同步保持发展与世界其他
田惠[9](2003)在《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12月16日至20日,中俄两国在北京召开了中俄渔业混合委员会第13次会议。本次混委会是根据《中俄政府问渔业合作协定》和《中俄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合作开展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和增殖的议定书》的规定召开的。双方于2002年12月20日签署了《中俄渔业混合委员会第13次会议会议纪要》。农业部渔业局张合成副局长和俄罗斯渔业委员会国合司西列里尼科夫副司长为团长的双方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会上回顾了2002年双方渔业的合作情况,并就2003年我方企业在俄方专属经济区内狭鳕、秋刀鱼捕捞的作业渔船数和捕捞配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水域的鲑鱼、鲟鳇鱼的渔业资源以及水产养殖的合作问题进行了磋商。经过会谈,中方获得1.1万吨狭鳕的政府配额,允许作业渔船数9艘;秋刀鱼配额1万吨,允许作业渔船28艘。俄方对鲑鱼、鲟鳇鱼的资源表示担忧,中方表示,我国中央和地方渔业主管部门一直十分重视两江的资
二、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当前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一带一路”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新安全观的研究 |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性 |
五、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一带一路”倡议 |
(二)安全 |
(三)国家安全观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和风险挑战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 |
(二)“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风险挑战 |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上) |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一、恐怖主义 |
二、民族问题 |
三、宗教冲突 |
四、极端主义 |
五、水资源争端 |
六、毒品问题 |
七、其他安全问题 |
第二节 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一、恐怖主义 |
二、民族问题 |
三、宗教冲突 |
四、毒品问题 |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
六、其他安全问题 |
第三节 中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一、极端主义 |
二、恐怖主义 |
三、民族问题 |
四、边界领土争端 |
五、水资源争端 |
六、其他安全问题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下) |
第一节 中东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一、战争 |
二、恐怖主义 |
三、民族、宗教冲突 |
四、水资源争端 |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
第二节 欧洲及其他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一、欧洲地区 |
二、俄罗斯 |
第三节 海洋通道安全 |
一、海洋领土边界争端 |
二、海盗与持械抢劫船只问题 |
三、海上恐怖主义 |
四、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进及其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回顾 |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 |
二、中国近代的国家安全观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三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与演进 |
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 |
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完善 |
第三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
一、共同安全 |
二、综合安全 |
三、合作安全 |
四、可持续安全 |
第五章 中国新安全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应对 |
第一节 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
一、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共同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
二、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综合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
三、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合作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
四、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可持续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
第二节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一、对议题性质的认定是安全合作的前提条件 |
二、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 |
三、总结与思考 |
第六章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 |
二、区分“可合作安全”与“不可合作安全” |
三、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一带一路”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 |
第二节 中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研究 |
二、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 |
三、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 |
四、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 |
五、充分利用现有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
一、加强对沿线安全形势研判,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 |
二、建立海外安全战略支点 |
三、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 |
四、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 |
一、相互依存论的定义 |
二、相互依存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地缘经济学 |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地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 |
三、地缘经济学理论和缺陷与发展趋向 |
第二章 中韩经济合作及其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意义 |
一、中韩经济合作是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 |
二、中韩经济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 |
三、中韩经济合作是分化美日韩同盟关系的重要选项 |
四、中韩经济合作是倒逼台湾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有效手段 |
五、中韩经济合作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推动半岛和平统一的基础 |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历程 |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萌芽阶段(1979--1984) |
二、中韩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1985--1991) |
三、中韩经济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1992--1997) |
四、中韩经济合作的调整阶段(1998--2001) |
五、中韩经济合作的成熟阶段(2002--) |
第三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成就和问题 |
一、双边贸易方面 |
二、相互投资方面 |
三、金融合作方面 |
四、旅游观光方面 |
五、产业合作方面 |
第四节 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与中韩自贸区的建立 |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
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的谈判与缔结 |
三、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章 中韩经济合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外交良性互动 |
一、互相了解和探索 |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三、构建并打造“新的中韩关系” |
四、“萨德”入韩的考验 |
第二节 经贸投资迅猛发展 |
一、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二、两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增大 |
三、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
四、中韩签署自贸协定 |
第三节 人文交流屡破新高 |
一、两国建交重启文化交流大门 |
二、“韩流”强劲,“汉风”渐起 |
三、人文交流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
第四节 军事合作不断深化 |
一、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军事合作 |
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合作 |
三、韩国归还志愿军遗骸 |
第四章 深化中韩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领土争议 |
一、苏岩礁归属 |
二、黄海划界 |
三、东海划界 |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 |
第二节 渔业纠纷 |
一、中韩渔业纠纷由来 |
二、中韩渔业纠纷频发的原因 |
第三节 企业非法撤资 |
一、韩国企业非法撤资情况 |
二、韩国企业非法撤资的原因 |
第四节 民族宗教历史认识差异 |
一、韩国狭隘民族主义作祟 |
二、韩国民间宗教团体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的问题 |
三、韩国历史认识混乱 |
第五节 国际因素 |
一、美国因素 |
二、俄罗斯因素 |
三、日本因素 |
四、朝鲜因素 |
五、“萨德”问题 |
第五章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实践 |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成功实践 |
一、贸易合作 |
二、投资合作 |
三、经济活动平台合作 |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取得成功的原因 |
一、良好的投资环境 |
二、齐全的产业配套 |
三、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 |
四、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推动 |
第三节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苏州经验 |
二、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推进中韩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 |
一、加强政治互信,夯实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治基础 |
二、减少贸易摩擦,构建高效便捷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
三、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互相认同 |
第二节 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
一、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强三国政治信任 |
二、充分认识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意义 |
三、完善磋商机制,缩小分歧形成共识 |
第三节 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
一、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制度性保障 |
三、深耕人文社会交流,形成东亚认同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大韩民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
附录二 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
附录四 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 |
后记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联合国的建立 |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二)越南战争 |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武器走私问题 |
(四)非法移民问题 |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
(三)维和机制 |
(四)警务合作机制 |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
(六)联合演习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
(一)越南与柬埔寨 |
(二)泰国与越南 |
(三)老挝与泰国 |
(四)中国与越南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一)柬埔寨 |
(二)缅甸 |
(三)老挝 |
(四)泰国 |
(五)越南 |
(六)中国云南省 |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俄罗斯 |
(四)欧盟 |
(五)澳大利亚 |
(六)印度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
第三节、前瞻评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结论 |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概念和理论发端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概念与实践 |
一、外交概念的变迁 |
二、经济外交概念的辨析 |
三、经济外交实践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经济外交产生根源的理论视角 |
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济外交的强化提供了必要性 |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性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可能性 |
三、国际贸易干预主义的影响 |
四、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整 |
五、国家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
第二章 经济外交理论内涵的框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施的框架约束 |
一、主权国家总体的外交政策 |
二、制度变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三、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四、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五、政治文化传统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功能与特点 |
一、经济外交的功能 |
二、经济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和形式 |
一、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二、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 |
第四节 实施经济外交的主体——按照体系层次进行分析 |
一、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外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三、政府机构的涉外部门 |
四、大型跨国公司 |
五、国际组织 |
第五节 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
一、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经济外交的意识 |
二、贸易市场的开拓和博弈需要外交的大力支持 |
三、资源的需求要求发挥外交的支持作用 |
四、经验教训要求中国进一步拓展经济外交的空间和力度 |
五、经济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发端 |
第一节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外交的实践 |
一、长期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二、打破经济制裁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初步努力 |
第二节 1978年以后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定 |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三、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四、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五、突出经济外交 |
第三节 邓小平的经济外交思想 |
一、努力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国的资本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根据国情适当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
五、合作开发有争议的领土 |
六、反对和应对来自国外的经济制裁 |
七、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
八、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国家利益 |
第四节 江泽民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 |
一、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二、关于经济安全 |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 |
四、关于参与国际经济机制 |
第五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实施 |
一、经济外交的意识逐步得到提升 |
二、开展多边的经济合作外交 |
三、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合作 |
四、具体(问题)领域的经济外交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政府机构与过程 |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外交 |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济外交 |
四、外交部的经济外交 |
五、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的经济外交 |
六、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经济外交行为 |
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
八、农业部国际合作司 |
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 |
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非政府机构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四、企业集团 |
五、中国企业外交关联会 |
第三节 中国各经济外交机构的运行过程分析 |
一、关于经济外交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 |
二、经济外交功能整合的国际经验 |
三、各种机构经济外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四、进一步整合中国的外交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二、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 |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一、中美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二、中日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三、中俄关系与经济外交 |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外交 |
第四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考虑 |
二、建立中国的海外资源地和出口产品市场 |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新策略 |
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外交 |
第一节 世界能源外交的格局与中国能源的困境 |
一、世界能源外交的现状 |
二、中国能源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以中俄石油管线的博弈为例 |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
二、中俄石油管道博弈:安大线的失败 |
三、中哈石油管道的实施 |
四、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外交 |
五、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行为 |
六、中国能源外交尚存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路 |
一、整合国家能源的主管机关 |
二、运用外交资源,加速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 |
三、动用国家外交资源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 |
四、统筹安排,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
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
六、做好能源技术的提高工作 |
第七章 中国的金融外交 |
第一节 国家金融安全与金融外交 |
一、二战后国际金融外交的基本实践 |
二、国际金融外交的经验 |
三、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外交 |
一、中国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合作 |
二、中国围绕亚洲金融危机的外交与援助 |
第三节 中国的汇率外交 |
一、汇率外交:对人民币升值的外交博弈 |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
第八章 中国的发展援助外交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政策的逐步调整 |
一、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变化 |
二、1979年至1990年为探索性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
三、199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 |
四、个案研究:对亚非国家债务的减免 |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实施过程 |
一、对外援助的职能分布 |
二、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三、实证分析:以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为案例 |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趋势 |
一、援外工作需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 |
二、继续改革对外援助的方式 |
三、扩大援助的规模,使援外资金来源多样化 |
四、援外工作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
五、加大无偿援助的规模 |
六、加强对受援国的人才培训 |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制裁 |
第一节 概念与历史的考察 |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国际经验 |
二、中国在反对经济制裁方面的外交行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制裁的实证分析 |
一、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经济制裁 |
二、对人权问题上实施经济制裁 |
三、运用飞机采购配合外交工作 |
四、其它关于经济制裁的案例 |
五、WTO框架下的经济制裁行为 |
第十章 中国积极接受多双边的经济技术援助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援的基本概况 |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 |
二、中国接受外援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援助 |
一、长期成为日本的最大援助国 |
二、德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 |
第三节 积极吸纳多边经济援助 |
一、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受援国 |
二、欧盟对华的多边援助 |
三、联合国儿童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四、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第四节 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的对策 |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贸易市场与贸易争端外交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外交 |
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 |
二、努力加强经济外交的力度 |
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二节 关于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外交 |
一、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 |
二、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外交手段对经济议题的介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为例 |
一、外交手段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分析 |
二、中国加入WTO前对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经济外交 |
三、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外交资源的利用 |
一、“走出去”战略是主要的经济外交政策 |
二、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背景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充分运用外交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 |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与重迭 |
一、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国家利益原则 |
二、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寻找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点 |
三、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 |
四、进一步提升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外交的能力 |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加入国际经济机制的回顾与评价 |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回顾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198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决定参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
二、中国复关过程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对其它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 |
一、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外交 |
三、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扩展 |
四、中国与G7(8):有选择地参与 |
小结 中国的经济机制外交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
本文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有关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分析 |
2.1 产业分工与产业合作 |
2.2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 |
2.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实践分析 |
3.1 欧洲联盟的产业合作 |
3.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合作 |
3.3 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产业合作 |
4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现状和必要性 |
4.1 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特点 |
4.2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 |
4.3 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
5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模式探讨 |
5.1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模式的形成 |
5.2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基本模式 |
5.3 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
6 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具体内容 |
6.1 农业的合作 |
6.2 工业的合作 |
6.3 第三产业的合作 |
7 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障碍分析 |
7.1 经济和产业发展上的障碍 |
7.2 经济体制及经济政策上的障碍 |
7.3 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的障碍 |
8 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8.1 推动形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
8.2 推动政府与企业在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中的作用 |
8.3 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
8.4 中国和东盟产业和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研究大国关系的重要性与研究中俄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
第一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一、 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1989.12—1992初) |
二、 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2初—1994.9) |
三、 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4.9—1997.7) |
四、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1997.7—1999.12) |
五、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2000——) |
第二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国际背景 |
一、 战略伙伴关系与当今时代 |
二、 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判断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国家利益 |
第三节 中俄两国发展战略比较 |
一、 发展:中俄两国的第一要务 |
二、 中俄因素在彼此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中俄两国的对外战略 |
第三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宗旨、特点和意义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 |
第一节 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借鉴 |
一、 平等: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一 |
二、 超越意识形态: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二 |
第二节 中俄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广泛协作 |
一、 国际范围内的互相借重与协调 |
二、 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反对恐怖主义立场与行动的协调 |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中俄国家安全 |
一、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二、 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三、 中俄两国在安全方面的信任与合作 |
第四节 中俄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机制 |
一、 法律与制度建设 |
二、 中俄关系的法律基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
三、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保障机制 |
第三章 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 |
第一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经济发展水平 |
三、 中俄经济的差异和互补 |
第二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
二、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 |
第三节 新条件下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新思路 |
一、 统一认识,重新认识和定位中俄经贸合作 |
二、 研究俄罗斯市场,改变对俄罗斯市场的传统观念 |
三、 必须加大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
四、 扩大直接投资,提高合作水平 |
五、 着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 |
六、 充分发挥地方与边境贸易的作用 |
七、 寻觅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
八、 加大国际广告宣传力度 |
九、 必须有应对风险的准备 |
第四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选择 |
一、 重中之重的油气开发合作 |
二、 木材采伐与加工的合作 |
三、 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
四、 劳务合作 |
五、 轻工产品领域生产的合作 |
六、 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西伯利亚和远东 |
第四章 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一节 中俄科技方面、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意义 |
二、 中俄科技合作的阶段与内容 |
三、 中俄科技进一步合作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
第二节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
二、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本内容 |
三、 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三节 中俄军事技术的合作 |
一、 中俄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和领域 |
三、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形式和前景 |
第五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 |
第一节 中、俄、美“新三角” |
一、 “老三角”与“新三角” |
二、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中关系 |
三、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俄关系 |
四、 合作、矛盾、协商中的“新三角”关系 |
第二节 中、俄、印三方关系 |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 俄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三、 中、俄、印三方关系分析 |
四、 印度——俄罗斯——中国“三角”关系的发展潜力与问题 |
第三节 亚太地区的中、俄、美、日“四角”关系 |
一、 中俄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战略目标 |
二、 亚太地区的中美、美日、美俄、日俄、中俄关系 |
三、 亚太地区中美俄日“四角”关系发展前景 |
第四节 中、俄、美、中亚关系 |
一、 中亚国家与中、美、俄 |
二、 中俄美三国在中亚的合作与矛盾 |
三、 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战略 |
第六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与问题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和发展前景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和潜在问题 |
一、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
二、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移民”问题 |
三、 俄罗斯民族性和外交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
四、 俄罗斯国内政治中的消极因素 |
五、 国际因素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两方面影响 |
第三节 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路 |
一、 保持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的平衡发展 |
二、 增强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 |
三、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
四、 消除“中国移民”影响 |
五、 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
参考书目与相关资料 |
后记 |
四、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D]. 王术森. 兰州大学, 2018(11)
- [2]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D]. 朱新荣. 苏州大学, 2017(04)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5]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 [6]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 何中顺.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7]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D]. 吕洪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8]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 崔宪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 [9]中国俄罗斯渔业混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召开敲定2003年在俄捕捞配额[J]. 田惠. 中国水产, 2003(01)
标签:中俄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