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论文文献综述)
佟文君[1](2018)在《基于文献整理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证治特点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搜集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的案例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其临床辨证要点,以便对我们更好地运用升阳益胃汤和理解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使用升阳益胃汤的医案,统计医案中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疾病诊断,症状,伴随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证型,药味加减,药量加减等相关数据,来分析升阳益胃汤的一般证治规律。并对书籍原文进行解释,了解李东垣创立本方的理论起源,以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本方。结果:经过分类查找和频次统计,得出升阳益胃汤的主治规律为:整体性别上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年龄上,以30-40岁为主,占全部患者的36.36%。此年龄段中男女比例为0.51:1,以青年女性为主。在季节上,主要以夏季和秋季为多发,符合原文中对季节性的论述。病程上主要以一年以内为最多,占52.59%。发病原因中内伤占70.71%。其次为外感占18.54%。在发病种类里,共涉及43类。发病率最高的为泄泻。中医证型里,最多见的为脾虚气陷证,占51.7%,其次为脾胃气虚证,占29.8%。常见症状为纳差,乏力,大便稀溏,神疲,气短,眩晕。主要舌象为淡舌白腻苔,脉象为沉细弱或濡滑。均与湿邪阻滞有关。常去掉的药物为独活,黄连,泽泻,白芍,羌活。常加入的药物是升麻,苍术,葛根,附子。药量最大者为黄芪,其次是茯苓,党参。结论:1.升阳益胃汤是以脾虚气陷,湿浊阻滞为主证的方剂。2.主要用于治疗内伤疾病,以泄泻为主。黄芪,茯苓,药量最大,常作为君药。3.升阳益胃汤在病机上注重脾肺,脾心,脾肾的共同联系,同时注重湿邪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病机表现较为复杂,更能全面体现李东垣的脾胃学说。
梁步升,李东勤,张胜利[2](2002)在《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文中指出
二、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整理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证治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升阳益胃汤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 升阳益胃汤现代临床实验研究进展 |
3. 升阳益胃汤中医理论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研究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入选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整理规范 |
5. 数据处理 |
6. 结果展示 |
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发病原因 |
3. 中医病种 |
4. 证型 |
5. 症状 |
6. 舌象 |
7. 脉象 |
8. 删减药味统计 |
9. 被加入的药味 |
10. 药量最多的药味 |
讨论 |
1. 理论出处 |
2. 主治分析 |
3. 用药解析 |
4. 用法分析 |
5. 升阳益胃汤证治规律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
2 症状 |
3 治疗 |
4 病例 |
5 小结 |
四、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整理升阳益胃汤临床医案证治特点的研究[D]. 佟文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1)
- [2]甘温除热法治疗牛前胃弛缓[J]. 梁步升,李东勤,张胜利.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