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区小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

城市地区小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

一、文献资源共享中城区小型图书馆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王佳美[3](2021)在《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由于其开放性、公众性及特有的文化性,是每个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至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少年宫内涵的变化与拓展。与以往的少年宫相比,如今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青少年儿童活动、娱乐、交往、休闲、学习的多功能场所。从设计上来说,已不再是单纯的少年宫建筑,而是与青少年生活、城市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随着教育成为第三产业后,校外培训机构兴起,少年宫的经营受到市场冲击,曾受到家长和学生追捧,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少年宫也变得落寞。加之部分少年宫建筑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已经出现明显老化现象,不再满足当代青少年儿童的活动需求,无法适应新时期少年宫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少年宫未来的发展中,多样性的改建、扩建、重建的更新模式将会成为趋势。本文共五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少年宫建筑的发展历程,我国少年宫体系的职能演变、政策演变。明确了少年宫建筑的基本文化属性和建筑特性。第三部分(第三章):现状调研与问题总结,对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的选址与总体布局、馆舍规模、功能配置、空间构成、改扩建情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当前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的更新需求。第四部分(第四、五章):通过对少年宫建筑改扩建案例的研究,并结合当前其他地区城市少年宫的典型案例研究,提出规模大型化综合化、功能复合化、空间开放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第三章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的现状调研情况,提出了更新的原则以及更新的模式。最终提出区域协调性更新、功能复合性更新、空间开放性更新的建筑更新策略。最后选取其中最典型的西安市青少年宫为例,从建筑场所营造、功能空间重塑等方面作了优化改造设计,从而验证更新策略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杨晓莹[4](2021)在《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历程。最初也曾遭受了诸如“牛奶稀释”“赢者通吃”“同质化”“缺特色”等质疑并引起诸多争议和讨论。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这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探索与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认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教育治理的角度来看,集团化办学作为时代需求而生的办学形式,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缺少资源造血动力机制以及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已有基础教育集团作了大胆地尝试与探索,形成与积累了切实有效的治理经验,例如:多主体参与是学校管理走向治理的前提条件,互动协商是多主体协商下规则产生的基本方式,共享发展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达成共识的过程等。这些治理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共同共享三个维度展开。为了更好的提炼与升华这些集团的治理经验,本研究从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以及互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机制探寻。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集团化办学与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入了解与剖析教育治理的内涵、从教育治理的视角梳理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进入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集团进行访谈调查研究,侧重于了解不同主体的参与治理、多元互动与共同共享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想法等等;再次,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进行本土化理论的建构;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探寻基础教育集团治理的参与、互动与共享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存在着牛奶稀释、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资源、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造血机制缺乏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集团的发展,从教育治理的视角分析与了解到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动因在于权力让渡与学校自治力不足,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单一,资源共享模式有待改进;集团合作与共享意识缺乏,学校发展特色有待挖掘。(2)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办学实例,通过凝聚与提炼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的优秀案例的经验围绕多主体参与、多元互动、共通共享三个方面展开对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进行探寻,得出如下基本认识:第一,在探寻参与机制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是激发学校自治活力以及多主体参与的重要前提,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简政赋权,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学校治理;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为多主体参与治理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参与长效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原因;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第二,在探寻互动机制方面,要提前多主体互动需要,根据互动需求合理安排互动活动,提升互动效率;开展对话与协商,在反复磋商中达成一致;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互动同频共振;根据互动需求、特点与风格等重要因素合理安排互动,提升互动的匹配度。第三,探寻共享机制方面,要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推进共同组织文化的培育,增进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感。(3)基于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对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如何走向“善治”的前瞻式思考。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中国式的善治具有“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分工与合作”以及“无为而治的至高境界”的特征,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要走向中国式善治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培养未来社会与教育需要的人才;构建完备的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与评价指标。

孟雪[5](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梦婕[6](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陈纵[7](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季帅[8](2020)在《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公安情报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公安情报共享的价值也被逐渐重视。尤其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增和爆发,公安维稳情报作为公安情报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公安维稳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与日俱增。开展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改革,整合公安情报资源,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情报壁垒”,既符合公安大部制改革“统一、效能”原则的要求,更是公安机关面对日益严峻的维稳形势开展情报工作的实际需要。美国作为世界情报大国,其开展情报共享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在改革过程中颁布的政策法规和建立的体系机制等都对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美国情报共享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其共享案例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教训,并且在文化氛围、组织架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与美国情报共享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差距。从而借鉴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理论基础和概念,为文章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美国情报共享的基本情况以及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不足和差距。第五部分,综合美国情报经验教训和我国实际,提出合理建议用于完善和提高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

石萌[9](2020)在《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城镇公共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地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尤其对于中心城边缘区域的城郊型乡镇来说短板更为凸显。随着城郊型乡镇在城市空间、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心城区逐步融合、趋同,现行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配置标准及导则已不再完全适用。生活圈理论作为我国推进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得以快速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领域推广开来,多地政府已发布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这一理论的实践还较少地应用于乡镇规划中,多数地区尚未将城郊型乡镇纳为生活圈的实践对象。本文拟通过对济南市城郊型乡镇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全样本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并对现行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国家标准及导则进行归纳整合,此基础上运用生活圈理论提出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议,并将济南等城市制定的生活圈规划导则中较为新颖、实用的内容纳入其中。同时,结合三类生活圈圈层的划定对各圈层需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界定。此外,文章还将以济南为例,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城郊型乡镇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配置建议,以期填补生活圈规划导则在城郊地区的空白,并为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及导则的更新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

颜玉芳[10](2020)在《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城市发展逐渐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侧重数量规模的增加转向注重内涵品质的提升。而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凸显,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动态变化给当下的城市公共服务带来诸多挑战。同时,这些美好生活需求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还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重心逐渐向社会规划、社会治理转移。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细胞单元、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单元、以及基层管理自治的核心单元,保障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服务配套是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邻里中心作为社区服务配套的建设模式,在资源整合、协调共建、空间统筹、邻里交往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生活圈作为近年来居住区规划转型的主要方向,在凸显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推进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等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可尝试将二者在供需层面做到良好契合,共同助力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广州市为加强基层建设,在持续加大社区服务供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深入了解社区与居民的真实诉求,为社区服务配套建设提供方向。本文分两个阶段展开研究,第一阶段为基础研究,包括:综述研究,通过相关理论演进、邻里中心和生活圈的规划研究和实践研究,总结邻里中心和生活圈在规划研究和规划实践方面的关联,以及作为我国社区服务配套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总体研究,包括对国家标准的解读,以及地方标准和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发展趋势;第二阶段为实证研究,包括: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研究,对广州案例社区的服务配套现状和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现状评价,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相关基本信息,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特征;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模式探讨,基于前文的分析研究,回归邻里中心与生活圈视角,对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生活服务圈”模式、“新型邻里中心”模式、以及实施路径与制度支撑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文献资源共享中城区小型图书馆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献资源共享中城区小型图书馆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国内背景
        1.1.2.国外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1.2.2.学术意义
        1.2.3.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概况
        1.3.2.国外研究概况
    1.4.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4.1.研究对象
        1.4.2.研究范围
    1.5.研究内容
        1.5.1.演变历程及相关特性
        1.5.2.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1.5.3.发展趋势与更新模式
        1.5.4.更新策略
    1.6.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研究方法
        1.6.2.研究框架
2.我国少年宫建筑演变历程及相关特性
    2.1.我国少年宫建筑演变历程
    2.2.少年宫的职能演变与相关政策
        2.2.1.少年宫的职能演变
        2.2.2.少年宫场所建设的相关政策
    2.3.少年宫的文化特性
        2.3.1.少年宫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文化建筑
        2.3.2.少年宫是专门面对广大少年儿童的文化建筑
        2.3.3.少年宫在提高城市文化形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少年宫的建筑特性
        2.4.1.少年宫建筑的功能组织
        2.4.2.少年宫建筑的空间构成
    2.5.本章小结
3.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现状及问题分析
    3.1.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现状
        3.1.1.西安市青少年宫
        3.1.2.碑林区少年宫
        3.1.3.新城区少年宫
        3.1.4.莲湖区少年宫
        3.1.5.灞桥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3.1.6.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3.1.7.长安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3.2.少年宫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选址与总体布局分析
        3.2.2.馆舍规模分析
        3.2.3.功能配置分析
        3.2.4.空间构成分析
    3.3.本章小结
4.少年宫建筑的发展趋势与更新模式
    4.1.少年宫建筑的更新案例分析
    4.2.少年宫建筑的发展趋势
        4.2.1.规模大型化综合化
        4.2.2.功能复合化
        4.2.3.空间开放化
    4.3.少年宫建筑的更新原则
        4.3.1.尊重本体原则
        4.3.2.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3.3.文化保护利用原则
    4.4.少年宫建筑的更新模式
        4.4.1.改建模式
        4.4.2.扩建模式
        4.4.3.重建模式
    4.5.本章小结
5.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更新策略
    5.1.区域协调性更新
        5.1.1.选址与总体布局
        5.1.2.规模配置计划
        5.1.3.资源整合模式
    5.2.功能复合性更新
        5.2.1.功能配置计划
        5.2.2.功能复合性构成要素分析
        5.2.3.功能要素空间复合化
        5.2.4.辅助功能要素空间复合化
    5.3.空间开放性更新
        5.3.1.宜人的建筑界面
        5.3.2.共享的外部空间
        5.3.3.适度开放的内部空间
        5.3.4.自由的空间氛围营造
    5.4.市青少年宫的优化改造设计
        5.4.1.价值特色分析
        5.4.2.建筑场所营造
        5.4.3.功能空间重塑
    5.5.本章小结
6.结论
    6.1.研究结论
        6.1.1.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发展的局限性
        6.1.2.未来发展趋势与多样化的更新模式
        6.1.3.更新策略与应用的可行性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录
附录2 图录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致谢

(4)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
        (二)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主题
        (三)国内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治理机制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步骤
    四、研究的信效度分析
        (一)研究信度
        (二)研究效度
        (三)研究的理论饱和度
    五、研究伦理
第二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历史考察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产生与形成背景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模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问题探究
    二、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与动因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演变轨迹
        (二)教育治理视角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演变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框架
    一、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经验与意义
        (一)基本经验
        (二)意义追寻
    二、集团化办学治理的基本框架、类型分析及其理论阐释
        (一)基本框架
        (二)类型分析
        (三)理论阐释
    三、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治理机制的三维度
        (一)在逻辑发生学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二)在运作机理上存在内部勾连与联系
        (三)三种机制拥有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章 参与机制:多方主体介入集团治理
    一、探寻参与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参与治理实质是权力转移的过程
        (二)参与是民主深化的重要途径
        (三)制度与行为规范有效维持参与秩序
    二、参与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多主体的赋权增能
        (二)多渠道的民主参与
        (三)问题产生及时干预
    三、民主管理: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参与机制探寻
        (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激化学校自治活力
        (二)完善组织架构与规章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三)构建长效奖励激励机制,内化参与动机
        (四)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提升参与效能
第五章 互动机制:多方主体在协商中形成规则
    一、探寻互动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个人意志与环境因果影响互动行为
        (二)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对话与协商
        (三)产生共同利益达成的互动效应
        (四)共情与理解是互动的根本原则
    二、互动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明确互动需求
        (二)平等对话与交流
        (三)尝试理解与包容
    三、协商立序: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互动机制探
        (一)实现按需匹配,调动互动积极性
        (二)开展对话与协商,反复磋商达成一致
        (三)学会换位思考,实现互动同频共振
        (四)合理安排互动,形成互动秩序
第六章 共享机制:从资源共享走向价值共识
    一、探寻共享机制的学理依据
        (一)共享涉及使用权的让渡与转移
        (二)共享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三)依托共享平台与途径进行共享
        (四)基于信任实现互利互惠的共享
    二、共享机制运行特征与策略
        (一)借助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二)制定共享规则与规范
        (三)加强主体间的信任与信念感
    三、共识达成:基础教育集团化治理的共享机制探寻
        (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尊重共享主体偏好
        (二)搭建共享共通平台,加速知识的流转与共享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共享行为与秩序
        (四)推进共同组织文化培育,增进主体间的信任
结语:从治理走向善治
    一、总结与反思
        (一)三种机制的运作特征与机理
        (二)三种机制探索的可生长空间
    二、发展与展望
        (一)中国式善治内涵与特征
        (二)走向中国式善治的路径
    三、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H教育联盟章程
    附录二:集团理事长访谈提纲
    附录三: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家长访谈提纲
后记
在校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5)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3 调研过程
    3.2 调研结果分析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3.3.1 要素筛选
        3.3.2 要素归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4.2.1 量表基础研究
        4.2.2 量表项目设计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4.5.2 优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5.1.1 理论模型选取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1.3.3 现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2.3 相关理论分析
        2.3.1 共生理论
        2.3.2 紧凑城市理论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3.3.1 整体协同原则
        3.3.2 多样混合原则
        3.3.3 高效可达原则
        3.3.4 弹性适应原则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附录三 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理论基础
        1.5.1 协同理论
        1.5.2 整体政府理论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公安维稳情报概念
        1.6.2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概念
        1.6.3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概念
    1.7 研究综述
    1.8 本章小结
2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现状研究
    2.1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现状
        2.1.1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特点
        2.1.2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方式
        2.1.3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范围
    2.2 公安维稳情报共享实例研究----以H市为例
        2.2.1 2019年H市维稳形势概况
        2.2.2 H市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2.3 由H市到全国: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2.3.1 缺乏共享文化氛围和意识
        2.3.2 缺乏政策法规
        2.3.3 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2.3.4 组织体系不畅
        2.3.5 缺乏评估预警机制
        2.3.6 共享情报缺乏统一标准
        2.3.7 安全保密性低
    2.4 本章小结
3 美国情报共享研究
    3.1 美国情报共享改革概述
    3.2 美国情报共享机制
        3.2.1 美国情报共享管理机制
        3.2.2 美国情报共享运行机制
        3.2.3 美国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3.3 美国情报共享案例分析
        3.3.1 国土安全信息网络项目
        3.3.2 情报百科项目
        3.3.3 情报共享环境项目经理办公室
        3.3.4 美国情报共享案例的教训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与美国情报共享比较研究
    4.1 情报共享管理机制比较分析
    4.2 情报共享运行机制比较分析
    4.3 情报共享保障机制比较分析
    4.4 美国情报共享对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完善我国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的建议
    5.1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管理机制
        5.1.1 基于整体政府理论,改革组织架构
        5.1.2 建立公安维稳情报共享动力机制
        5.1.3 建立公安维稳情报共享约束机制
    5.2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运行机制
        5.2.1 建立“部—省—市—县”情报共享机制
        5.2.2 建立情报评估预警机制
        5.2.3 建立“情指行一体化”的合成作战机制
        5.2.4 建立维稳情报共享专班机制
    5.3 完善公安维稳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5.3.1 优化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技术能力
        5.3.2 加大公安情报人才培养力度
        5.3.3 提高公安维稳情报共享资金投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记要一
附录 B 访谈记要二
附录 C 关于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情况的问卷调査
附录 D 问卷调查情况汇总表
致谢

(9)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1.1 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
        2.1.2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2.1.3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2.1.4 关于我国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相关标准和导则综述
    2.2 生活圈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2.2.1 生活圈的概念
        2.2.2 关于生活圈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2.2.3 关于生活圈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2.2.4 关于我国城市相关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综述
    2.3 相关概念
        2.3.1 乡镇的概念
        2.3.2 城郊型乡镇
        2.3.3 公共服务设施
    2.4 小结
第3章 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1 济南城郊型乡镇界定
        3.1.1 界定原则
        3.1.2 济南城郊型乡镇界定
    3.2 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2.1 设施空间分布
        3.2.2 设施类型及数量分析
        3.2.3 现状特征及问题总结
第4章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
    4.1 对现行相关乡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和导则内容的梳理整合
    4.2 对《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内容的梳理
    4.3 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建议
        4.3.1 配置类型
        4.3.2 配置原则
        4.3.3 配置内容
    4.4 基于生活圈圈层的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建议
        4.4.1 生活圈圈层的划分
        4.4.2 基于生活圈圈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第5章 不同类型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
    5.1 北部产业型乡镇
    5.2 南部旅游型乡镇
    5.3 西南农副型乡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主要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10)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阶段要求:转型阶段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要求
        1.1.2 需求趋势: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新需求
        1.1.3 管理转型:城市基层管理的“人本主义”价值导向
    1.2 概念辨析
        1.2.1 邻里/社区
        1.2.2 社区服务配套
        1.2.3 邻里中心
        1.2.4 生活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综述研究
    2.1 理论演进
        2.1.1 早期阶段:工人住宅区配套到田园城市理论
        2.1.2 发展阶段:邻里单位思想理论的成型
        2.1.3 形成阶段:前苏联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理论形成
        2.1.4 延伸阶段:新城市主义、邻里中心、生活圈的发展
    2.2 邻里中心综述
        2.2.1 规划研究
        2.2.2 实践研究
    2.3 生活圈综述
        2.3.1 规划研究
        2.3.2 实践研究
    2.4 邻里中心与生活圈的关联和意义
        2.4.1 规划研究的关联
        2.4.2 规划实践的关联
        2.4.3 作为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总体研究
    3.1 国家标准解读
        3.1.1 居住区和服务设施分级引入“生活圈“概念
        3.1.2 服务设施布局体现“邻里中心“部分思想
        3.1.3 “开放街区“理念促进城市与社区混合共享
    3.2 地方标准及实践分析
        3.2.1 居住区和服务设施分级对接“生活圈”或行政单元
        3.2.2 服务设施分类简化,项目精细化、品质化
        3.2.3 服务设施布局灵活,并体现“邻里中心”部分思想
    3.3 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发展趋势
        3.3.1 住区规划转向社区生活圈规划
        3.3.2 服务供给思路凸显“以人为本”
        3.3.3 服务管理体系对接行政管理体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案例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调研
        4.2.1 逢庆社区
        4.2.2 新河浦社区
        4.2.3 汇景社区
        4.2.4 时代玫瑰社区
        4.2.5 棠德北社区
        4.2.6 金沙新社区
    4.3 案例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对比
        4.3.1 服务配套现状评价
        4.3.2 服务设施空间分布
    4.4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特征
        4.4.1 区域发展不均,总体水平偏低
        4.4.2 居住空间分异使服务设施共享不足
        4.4.3 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性不足
        4.4.4 重街道级建设而轻社区级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问卷与访谈结果统计
        5.2.1 居民出行
        5.2.2 人群需求
        5.2.3 设施布局
    5.3 问卷与访谈情况总结
        5.3.1 居民出行与设施区位
        5.3.2 人群需求与服务类型
        5.3.3 设施空间布局形式意愿
    5.4 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特征
        5.4.1 设施圈层设置需结合居民出行特征
        5.4.2 设施分类配置需考虑人群需求差异
        5.4.3 设施布局形式需综合规划性和使用习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模式探讨
    6.1 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供需矛盾
        6.1.1 配置标准统一性与社区差异性的矛盾
        6.1.2 设施缺乏规划性与规划层次性系统性的矛盾
    6.2 “生活服务圈”服务配置
        6.2.1 以生活需求和行为研究为出发点
        6.2.2 服务空间分级衔接行政管理单元
        6.2.3 服务设施配置实行弹性供给机制
        6.2.4 分类规划导引综合区域发展差异
    6.3 “新型邻里中心”建设引导
        6.3.1 邻里中心在生活圈语境下的新特征
        6.3.2 差异化的空间组织与建设模式
        6.3.3 多样化的功能组合类型
    6.4 实施路径与制度支撑
        6.4.1 推进试点先行工作
        6.4.2 因地制宜的供给策略
        6.4.3 规划动态管控与引导
        6.4.4 多元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6.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文献资源共享中城区小型图书馆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安市市区级少年宫建筑更新策略研究[D]. 王佳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参与、互动、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治理机制探寻[D]. 杨晓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5]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公安维稳情报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美国情报共享经验和教训[D]. 季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1)
  • [9]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济南市城郊型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D]. 石萌.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10]基于邻里中心和生活圈视角的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模式研究[D]. 颜玉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城市地区小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