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程柳菱[1](2021)在《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样的趋势会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普通大众对此都非常关注。通过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未来的途径。第四纪是我们人类出现的时期,对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今的气候变化以及对未来气候演变趋势的预测。已有大量的研究通过寻找黄土–古土壤等沉积载体中的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古季风演变历史的重建,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中国南方地区沉积载体强烈风化作用,使其气候信息的保存相对困难,从而限制了我们对东亚季风的深入理解。本论文拟选取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三个洞穴遗址和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布兵盆地早更新世么会洞、中更新世感仙洞和晚更新世陆那洞的进行了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合标志物的分析;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确定全新世贝丘遗址的年龄框架、利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铁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化合标志物等作为指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开展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进而探讨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规律。取得的主要结果及新认识主要如下:(1)早更新世奥杜威时期么会洞经历了炎热—相对寒冷—湿热的三个阶段的气候变化;中更新世贾拉米洛时期感仙洞沉积剖面气候变化经历了两个风化强度由强变弱的循环;晚更新世陆那洞则是经历了由炎热潮湿向相对干冷的气候变化转变的过程。(2)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沉积物中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都显示,植被分布随气候变化呈现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0482±82 cal yr BP—7902±57 cal yr BP),土壤沉积物代表风化强度的指标CIA、CPA、CIW、PIA,以及易融溶流失元素K、微量元素Rb、Ba和不易融溶流失元素Na、稳定元素Sr含量对比的比值呈增长趋势,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和成壤作用变强,草本植被占最大比例,水生植被也较为发育;第Ⅱ阶段(7902±57 cal yr BP—3295±80 cal yr BP),水生植被迅速减少而转变为木本植物为主导的植被分布特征,气温下降转为干冷,伊利石和针铁矿相对含量增加,化学风化作用和微生物风化作用减弱;第Ⅲ阶段(3295±80 cal yr BP—952±27 cal yr BP),高岭石和赤铁矿在这样干湿交替的气候中生成,分别在粘土矿物和铁矿物的相对含量中增多。在这样气候多变的环境下,木本植被所占比例较为稳定,水生植物发育茂盛,草本植被与水生植被的生长呈反比。这与东亚季风区其他地质载体(如贵州董哥洞石笋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全新世石船头沉积剖面很好地记录了2次弱季风事件,说明在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同步的变化趋势。(3)对比出土化石在剖面中的详细位置,发现禄丰古猿化石(Lufengpithecus)在气候降温时缺失的同时出现了硕豪猪(Hystrix magra)化石。猕猴属(Macaca)和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化石基本贯穿于整个沉积剖面,却缺失在以木本植被为主导的地层。可以推断受到植被分布和气候影响变化较大的物种如禄丰古猿在随后的动物演化过程中逐渐灭绝,而现今存在的物种都是适应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4)从早更新世么会洞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到晚更新世陆那洞挖掘的智人化石,可以判断布兵盆地的洞穴是最早期古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随后在南宁盆地邕江一带发现了大量全新世贝丘遗址,可以推测广西区域有最初更新世古人类居住场所由洞穴逐渐转变为沿岸而生的过程。通过重建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的气候和植被变化,结合所挖掘出土的石器和动物骨骼,粗略的探讨全新世气候变化对早期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推断早期人类更多的依靠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三种获取生活资源的方式(狩猎、渔猎和捕捞)的使用比例也随之改变,说明气候环境是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5)更新世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广西区域动物和早期人类活动方式从更新世的洞穴遗址到全新世贝丘遗址的转变,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洞穴环境所能提供的食物来源有限,相对比河岸周边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更为丰富;二是全新世气候整体较更新世气候更为适宜早期人类居住,特别是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迎来了全新世大暖期,对植被分布、动物繁殖也更为有利,从而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三是随着早期人类生活技能的提升,由简单捕杀猎物的石器到相对精细的获取水资源和水产动物的器具,以及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
王中波,张江勇,梅西,陈晓辉,赵利,张勇,张志珣,李学杰,李日辉,陆凯,孙荣涛,杨守业[2](2020)在《中国陆架海MIS5(74~128 ka)以来地层及其沉积环境》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中国海陆架28个晚第四纪钻孔实测数据和典型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综合地层分析,对比区内已有46个钻孔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开展晚第四纪地层特征识别和沉积环境重建。研究表明,MIS5以来中国海陆架沉积记录了3次明显的海侵过程,发育了3个相对完整的海相地层。其中,渤海和东海MIS3和MIS1相对较薄,而黄海海相地层较厚。渤海和黄海末次冰期的地层保存较少,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地层发育完整,较完整地记录10万年以来的沉积记录。南海晚更新世内陆架以滨岸和陆相沉积为主,外陆架为滨岸和浅海沉积;全新世发育浅海沉积。总体上,中国海陆架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变依次是MIS5(74~128 ka)的浅海-滨海海相沉积,MIS4(60~74 ka)陆相泻湖-河流-滨海河口相沉积,MIS3(24~60 ka)浅海相-滨海潮坪沉积,MIS2(12~24 ka)/LGM时期陆相-河流相沉积,MIS1(现在~12 ka)/全新世海侵潮流砂和浅海泥质沉积。此外,新构造运动和区域沉降作用对地层的发育和保存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认识为深入研究中国晚第四纪沉积与全球气候变化对比提供直接依据。
仇建东,刘健,张勇,陈彬,张欣,岳娜娜[3](2020)在《南黄海西北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利用在南黄海西北部陆架获得的3500 km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3口地质钻孔的岩芯资料,建立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厘定了地层地质年代。研究表明,过孔的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岩芯的沉积地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浅地层剖面可划分出5个主要不整合面(T5~T1)和6个主要地震单元(SU6-SU1),相应的钻孔岩芯可划分出6个主要的沉积单元(DU6-DU1),反映了大约128 ka以来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钻孔沉积物岩性相特征、测年数据和地层反射特征表明研究区氧同位素5期(MIS5)发育了滨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MIS 4发育了河流湖泊相沉积,MIS 3发育了三角洲相沉积,MIS 2发育了河流和河口相沉积,MIS 1发育了近岸水下楔形沉积。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构造相对稳定,影响沉积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物源。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南黄海西北部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地质环境演化以及揭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杨云帆,韩宗珠,孔祥淮,张勇[4](2020)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新近系以来地震层序及沉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近年来在山东半岛南部近海采集的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等资料,进行精细处理与解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揭示了研究区内自新近系以来沉积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处在千里岩隆起背景上,第四系和新近系直接覆盖于印支期变质岩系上,由于新近系底界面为向东南缓倾的构造形态,故新近纪以来的海侵层不断向西北超覆,各期地层在厚度图上均表现为北西薄、南东厚的楔形体;全新统地层全区均有分布,最大厚度为15.5 m,整体呈现出楔形体的形态,是最近一次海侵形成的海相地层;上更新统地层的分布受下部构造形态影响较大,在乳山以东海域缺失,整体上在研究区东南部较厚,近岸处减薄,平均厚度约60 m;中更新世沉积仍受到区域构造背景的控制,越靠近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其沉积越厚,反之越薄,直至尖灭消失;下更新世的沉积格局类似于中更新统,也受控于区域构造背景,其分布范围较中更新统更小更局限;上新世时期,黄海海域继续稳定沉降,构造稳定,期间沉积了一层厚度均匀、平坦的地层,厚度大体呈向西北减薄的楔形,等值线变化相对比较平缓;中新统地层作为裂后坳陷沉积的首套地层,其厚度分布特征与新近系底界面埋深基本一致。
梁娟[5](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闫凯[6](2018)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志留纪—三叠纪古纬度迁移研究 ——基于CSDP-2井岩芯》文中认为扬子块体从罗迪尼亚到联合大陆过程中,其漂移、裂解及汇聚等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古地磁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为板块的漂移、裂解及汇聚等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目前运用古地磁方法研究块体漂移等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国内外学者在扬子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其中包含了古地磁资料。本次研究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下扬子块体的古地磁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同时在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取样工作。所取样品在退磁及岩石磁学实验下,并依据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别标准,对下扬子块体志留纪-三叠纪地质年代内的古地磁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解释。在古地磁数据的定量约束和古生物资料的定性约束下,对下扬子块体古纬度迁移有如下认识:(1)志留纪-晚泥盆纪期间,下扬子块体志留纪古纬度处于10°S左右,晚泥盆纪古纬度处于5°S左右,漂移速率0.085°-0.152°/Ma,扬子块体有极大可能性是亲冈瓦纳陆块。(2)晚泥盆纪-早石炭纪,扬子块体在加里东运动下,扬子块体与华南块体发生碰撞拼贴,扬子块体泥盆纪中期处于5°S左右,早石炭纪古纬度处于9°N,漂移速率最小为0.209°/Ma,扬子块体快速裂解,向北快速运动,接近赤道。(3)早石炭纪-晚石炭纪,下扬子块体晚石炭纪古纬度处于18°N左右,其漂移量达到9°,漂移速率最小为0.15°/Ma,稳定继续向北运动。(4)晚石炭纪-早二叠纪期间,海西运动逐渐进入末期。在本次试验中,二叠纪下扬子块体的古纬度18°N左右,下扬子块体向北运动趋势减慢,下扬子块体漂移量偏小,为1°。(5)晚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在早早三叠纪下扬子块体处于12°N左右,下扬子块体漂移量达到5°,漂移速率最小为0.185°/Ma。(6)下扬子块体在志留纪至二叠纪期间,在纬度上的变化趋势基本是向北漂移的,从10°S逐渐运动到20°N,在二叠纪末期至三叠纪早期发生顺时针转动,导致取样位置纬度向南漂移到12°N附近。在二叠纪中后期的向南漂移现象,可认为下扬子块体在与华北块体碰撞过程中,下扬子块体顺时针旋转造成。从上述可以看出,部分数据与整理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整理的前人数据中,每个数据来源都是在不同的参考位置下得出的;并且本次样品来源于下扬子块体,这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其他数据有部分差别;有一部分地层经历了逆冲推覆和岩浆活动,这也会给数据测量带来视觉误差和实际错误。随着检验和校正之后,剔除了不符合实验标准的数据后,可以看出,下扬子块体从整体纬度变化有一个向北运动的趋势。
赵庆[7](2017)在《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堆积序列作为记录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第四纪以来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历史,因此黄土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嵊山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海陆交汇带,其自然地理环境受东亚季风控制。天山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受控于中亚西风带。本工作选取嵊山岛黄土和天山北麓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黄土理化特征等反演其记录的环境信息,深入了解这两个区域晚第四纪时期的区域古气候变化特征,并通过对比区域古气候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揭示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论文基于光释光测年建立的时间标尺,对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黄土剖面样品的粒度组成、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碳同位素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结合基于中等复杂气候模型UVicECSM的区域植被覆盖敏感性模拟研究,对末次冰期以来两地陆表变化引起的古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研究剖面的黄土都是在末次冰期堆积形成的。(2)研究剖面粒度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嵊山岛和西部天山北麓黄土都主要由粉砂组成,粘粒和砂粒组分含量相对较少,和天山北麓黄土相比,嵊山岛黄土沉积剖面中细粉砂组分含量较高,砂组分含量相对较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沉积过程中的物质搬运,均呈现以风力悬浮搬移为主的搬运方式。在东部嵊山岛剖面,大于32μm的组分含量能够反映冬季风强弱变化;在西部天山北麓剖面,大于25μm的组分含量能够反映冬季风强弱变化。(3)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嵊山岛和天山北麓两个黄土剖面的磁化率(χ)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都相对较高,且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95,p<0.01)。从磁性矿物组成来看,东部嵊山岛剖面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西部天山剖面除亚铁磁性矿物外,同时有一定量的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磁性矿物颗粒特征方面,东部嵊山岛剖面主要以单畴磁性矿物颗粒为主,且超顺磁磁性矿物颗粒占比较高,西部天山北麓剖面主要为多畴磁性矿物颗粒,超顺磁磁性矿物颗粒较少。这些结果表明了东部嵊山岛剖面磁化率受成土成壤作用所生产的细粒组分影响显着;西部天山北麓剖面则呈现剖面磁化率数值的升高,对应粗颗粒组分增加,干旱区黄土“风尘输入模式”特征是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4)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东部嵊山岛黄土剖面化学蚀变指数(CIA)为85.1,形成过程中经历较强的风化作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Ca、Mn、Na、P等迁移显着,指示了明显的淋溶迁移过程,并反映了剖面形成过程中冷暖波动。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剖面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显示,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为54.7,形成过程中经历初级风化作用;地球化学元素Na、Ca、Mn等迁移显着,剖面形成过程,水热条件相对较弱,表明了沉积后的环境差异是造成元素分布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沉积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东部嵊山岛黄土和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具有相似的沉积物源。(5)有机碳同位素(δ13C)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嵊山岛剖面δ13C在-21.63‰~-27.56‰区间波动,平均值为-24.86‰。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晚末次冰期以来区域沉积环境以C3型植被发育为主。天山阶地剖面δ13C范围为-15.6‰~-27‰,平均值为-22.03‰,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晚末次冰期以来,天山北麓黄土沉积环境中C3和C4型植物均有发育。嵊山岛剖面中偏轻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较好的降水条件,偏重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降水条件的减弱;天山北麓剖面中偏轻的有机碳同位素指示较弱水热条件,偏重的有机碳同位素数值指示较好的水热条件,以上结果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所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较为一致。(6)通过对比分析嵊山岛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与有机碳同位素等指标特征和会宁剖面、夏塬堡剖面等相关指标特征,发现嵊山岛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MIS3阶段气候变化整体特征较为一致,即总体呈现了暖湿-冷干-暖湿的变化特征,表明了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嵊山岛黄土沉积与西部黄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在冰期尺度上具有一致性。此外,在大体相同的时间框架内,即晚末次冰期至早全新世,嵊山岛和天山北麓黄土剖面所经历的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呈现不同步的差异性变化关系,这也与现有相关研究所显示的西风系统控制下西北地区与东亚季风系统控制下东南地区,在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呈反相位变化规律较为一致。(7)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气候模型UVicECSM对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气候耦合作用的敏感性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东部长江三角洲及其外延海域地表植被覆盖种类由森林变为灌草,即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减弱,区域短波辐射增强,气温下降,并且西伯利亚降温,导致冬季风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风尘通量增强,温度进一步下降,使得该区域成为环境响应敏感区及影响东亚季风强弱变化的敏感区。上述结果与嵊山岛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值估算的C3型植物丰度、嵊山岛及天山北麓黄土剖面中粒度特征变化结果较为一致,初步表明了利用中等复杂程度气候模型UVicECSM对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敏感性模拟及预测分析研究的可行性。
刘亚楠,李官保[8](2016)在《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文中认为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采集的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为资料,结合NHH01钻孔的数据,对南黄海中部NHH01钻孔周边地层进行了沉积与构造分析。在剖面可识别的深度范围内划分出10套地震层序,对地层进行了地质年代标定,发现地层旋回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相比在中更新世以来缺少了十余个旋回,反映了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在陆架区应用的局限性;在剖面上识别了大量的断层,其中大部分断层的构造活动一直持续到中更新世,揭示南黄海最新一期构造活动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之前;通过分析NHH01钻孔周边的构造,对胶黄铁矿的形成环境在构造方面进行了探讨。
赵维娜,张训华,吴志强,密蓓蓓,陈珊珊[9](2016)在《三瞬属性在南黄海第四纪地震地层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浅剖和单道地震是大范围研究新近纪以来沉积特征的主要技术方法,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往往只能划分大的沉积单元,不能识别亚相、微相等,而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可以更加精细地刻画地层信息。基于2013年在南黄海陆架获得的单道地震资料,对南黄海中西部海域第四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道资料的三瞬属性对地层进行地震地层单元划分、沉积环境分析,总结出该区域不同沉积相的三瞬波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测线的Qc2钻孔位置处,根据三瞬属性在海底以下74.64m深度内划分了7个地震地层沉积单元,并划分出多个亚相。它所反映的沉积相与该区已知Qc2钻孔的地层对应度较高。瞬时相位较为清楚的显示地下地层的接触情况,更好地展示了地震层序在空间上的关系,解决了该测线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无法清晰、精细识别沉积相的问题。三瞬属性的应用可以在缺少钻井资料时提高在地震资料剖面划分地层、识别接触面的能力,为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中未知井位选址提供参考。
刘亚楠[10](2016)在《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南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性的大陆架浅海,长江、黄河等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沉积于此,是从源到汇沉积过程的重要一环。巨厚的沉积地层对于研究沉积动力学、海陆相互作用、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南黄海处在太平洋快板向欧亚板块俯冲带边缘,受太平洋俯冲作用明显。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发育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因此南黄海成为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实验室。本文通过南黄海中部采集的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利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分析了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发育特征,进而结合区域背景资料,进行了沉积与构造环境的分析。根据反射外形、内部反射结构、反射强度和连续性等特征,在剖面上可以识别出浅海相、三角洲相、河口湾相和河道充填相(河流相)四类地震相。这四种沉积相是中国东部陆架最为常见的地震相。垂向上依次周期性呈现河道充填相-河口湾相-浅海相和三角洲前缘相交替变化的现象,显示随着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剖面反射终止模式、反射层叠加样式以及反射层内部结构,将研究区可识别深度内的反射层划分为11套地震地层层序(DS1DS11)。多数层序均包括下部的陆相(河流充填)沉积和上部的海相(浅海相、三角洲相)沉积,部分在两者之间夹有局部的海侵层(河口湾相),分别代表同一海平面升降周期的低位、高位和海侵体系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回。层序边界包括高振幅的侵蚀边界或者反映海退时期陆地裸露剥蚀边界。使用南黄海已发表的钻孔年代数据对地震地层层序进行定年,中更新世以来发育了7套地震层序。其中全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5.7 m,是浅海相沉积;晚更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25 m,包括末次冰期的河道填充沉积与末次间冰期高海平面时期的海相沉积;中更新世底界的沉积深度为70 m左右,且发育一套三角洲沉积。南黄海地层的发育受构造活动影响巨大。福建岭南隆起在晚更新世之前通过阻挡海水的入侵影响地层的发育;南黄海中部隆起则通过缓慢上升来影响地层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至中更新世结束,中部隆起上升停止,而后晚更新统地层中大量发育古河道等,表明古河流已能流过中部隆起;南黄海陆架区构造的升降运动同样会使地层遭受剥蚀影响其发育,表现为自中更新世以来地层层序与全球氧同位素对比缺少十余个旋回。
二、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环境研究综述 |
1.1.1 全球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 |
1.1.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 |
1.2 中国南方土壤沉积物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
1.2.1 粘土矿物 |
1.2.2 铁矿物 |
1.2.3 地球化学 |
1.2.4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3 广西中西部地区考古遗址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南宁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布兵盆地区域概况 |
第三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X射线粉晶衍射(XRD) |
3.2.1 非定向片 |
3.2.2 粘土矿物的提纯 |
3.2.3 定向片的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2.5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方法 |
3.3 漫反射光谱测试(DRS) |
3.3.1 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 |
3.3.2 铁矿物含量计算方法 |
3.4 生物标志化合物 |
3.4.1 有机质的萃取 |
3.4.2 GC-MS测试 |
3.4.3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测试 |
3.4.4 LC-MS测试 |
3.5 地球化学元素 |
3.5.1 主量元素分析 |
3.5.2 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洞穴遗址土壤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
4.1 早更新世布兵盆地么会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
4.1.1 布兵盆地么会洞遗址概况 |
4.1.2 么会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
4.2 中更新世布兵盆地感仙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
4.2.1 布兵盆地感仙洞遗址概况 |
4.2.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
4.3 晚更新世布兵盆地陆那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
4.3.1 布兵盆地陆那洞遗址概况 |
4.3.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剖面气候指标特征 |
5.1 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概况 |
5.2 非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5.3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5.3.1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5.3.2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特征 |
5.4 铁矿物组合特征 |
5.4.1 赤铁矿与针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 |
5.4.2 针铁矿与赤铁矿的二阶导数曲线特征 |
5.5 地球化学特征 |
5.5.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
5.5.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
5.5.3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6 正构烷烃组成分布特征 |
5.7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
5.8 GDGTs组成分布特征 |
5.9 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贝丘遗址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
6.1 全新世南宁盆地古植被变化分析 |
6.2 全新世南宁盆地元素记录的环境意义 |
6.3 多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
6.4 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中西部地区动物群和早期人类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
7.1 环境变化对动物群活动的影响 |
7.2 环境对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陆架海MIS5(74~128 ka)以来地层及其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 中国海域代表孔地层特征 |
4.1 渤海TJC-1孔 |
4.2 黄海CSDP-1孔 |
4.3 东海 |
4.4 南海 |
5 讨论 |
5.1 氧同位素5期(MIS5,74~128 ka) |
5.2 氧同位素4期(MIS4,60~74 ka) |
5.3 氧同位素3期(MIS3,24~60 ka) |
5.4 氧同位素2期(MIS2,1.2~24 ka) |
5.5 氧同位素1期(MIS1,全新世,现在~12 ka) |
6 结论 |
(4)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新近系以来地震层序及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野外采集 |
1.2 地震资料解释 |
2 地层底界面 |
2.1 新近系底界面 |
2.2 第四系底界面 |
2.3 上更新统底界面 |
2.4 全新统底界面 |
3 不同时期地层厚度及控制因素 |
3.1 全新统厚度 |
3.2 上更新统厚度 |
3.3 中更新统厚度 |
3.4 下更新统厚度 |
3.5 上新统厚度 |
3.6 中新统厚度 |
4 结论 |
(5)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2.1 东海沿岸流 |
2.2.2 黑潮 |
2.2.3 台湾暖流 |
2.2.4 陆架上升流 |
2.2.5 潮汐与波浪 |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3.1 沉积物来源 |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3 年代测试分析 |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2.1 测年结果 |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3.1 测年结果 |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南黄海中部隆起志留纪—三叠纪古纬度迁移研究 ——基于CSDP-2井岩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扬子块体古纬度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1 室外工作 |
1.4.2 室内工作 |
1.5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下扬子块体区域地质背景简述 |
2.1 新近系(N)与第四系(Q)地质概况 |
2.2 前新近纪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古纬度计算基本原理与方法 |
3.1 古纬度计算原理 |
3.2 古纬度计算方法 |
第四章 样品取样及实验方案 |
4.1 取样方案 |
4.2 实验方案 |
第五章 退磁实验、岩石磁学实验及数据整理 |
5.1 退磁实验仪器简介 |
5.2 岩石磁学实验仪器简介 |
5.3 实验数据整理 |
第六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1 退磁数据处理及分析 |
6.2 岩石磁学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
1.1.1 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
1.1.2 末次冰期以来我国黄土研究 |
1.2 黄土沉积古环境信息研究 |
1.2.1 黄土沉积粒度指标研究 |
1.2.2 黄土沉积磁学指标研究 |
1.2.3 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 |
1.2.4 黄土沉积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剖面 |
2.2.1 嵊山岛屿剖面 |
2.2.2 天山北麓剖面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粒度实验分析方法 |
2.3.2 磁学参数实验分析方法 |
2.3.3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方法 |
2.3.4 有机碳同位素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光释光年代框架构建 |
3.1 光释光年代分析方法 |
3.2 东西部黄土沉积年代 |
3.3 光释光年代框架构建 |
第四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
4.1 粒度代用指标的选取 |
4.2 研究剖面粒度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
4.3 研究剖面粒级划分 |
4.4 研究剖面粒度分析结果 |
4.5 研究剖面粒度特征的古气候意义 |
第五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磁学特征及其意义 |
5.1 环境磁学在黄土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
5.1.1 黄土沉积环境磁学研究 |
5.1.2 黄土沉积中环境磁学参数 |
5.2 东部嵊山岛黄土环境磁学分析 |
5.2.1 嵊山岛黄土剖面磁学参数特征 |
5.2.2 嵊山岛黄土磁学参数结果分析与气候意义 |
5.3 西部天山北麓黄土环境磁学分析 |
5.3.1 天山北麓黄土剖面磁学参数特征 |
5.3.2 天山北麓黄土磁学参数结果分析与气候意义 |
第六章 不同气候区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6.1 元素地球化学在黄土研究中的意义 |
6.2 黄土研究剖面稀土元素特征 |
6.3 东部嵊山岛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6.3.1 嵊山岛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2 嵊山岛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3 嵊山岛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与气候意义 |
6.3.4 嵊山岛剖面元素迁移特征与气候意义 |
6.4 西部天山北麓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6.4.1 天山北麓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2 天山北麓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3 天山北麓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与气候意义 |
6.4.4 天山北麓剖面元素迁移特征与气候意义 |
6.5 不同气候区黄土风化特征及指示意义 |
第七章 嵊山岛与天山北麓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7.1 有机碳同位素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
7.2 嵊山岛黄土剖面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 |
7.2.1 嵊山岛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分析 |
7.2.2 嵊山岛剖面C3、C4型植物丰度估算 |
7.3 天山北麓黄土中有机同位素变化特征 |
7.3.1 天山北麓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结果分析 |
7.3.2 天山北麓剖面C3、C4型植物丰度估算 |
7.4 嵊山岛和天山北麓剖面碳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
第八章 两地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探讨 |
8.1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
8.2 末次冰期以来两地黄土沉积指示的环境变化 |
8.3 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
8.3.1 模型简介 |
8.3.2 模型的设定 |
8.3.3 模型模拟结果 |
8.3.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地震相 |
3.2 反射界面 |
3.3 地震地层层序 |
3.4 断层构造 |
4 讨论 |
4.1 地震地层层序的时代 |
4.2 研究区构造-沉积环境 |
5 结论 |
(9)三瞬属性在南黄海第四纪地震地层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方法与资料 |
4 地震地层单元三瞬属性分析 |
5 结论 |
(10)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项目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第四纪历史 |
1.2.2 大陆架研究现状 |
1.2.3 南黄海研究历史 |
1.2.4 南黄海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形地貌 |
2.2 南黄海沉积物 |
2.3 南黄海环流系统与沿岸水系 |
2.4 构造背景与演化历史 |
3 资料与方法 |
3.1 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 |
3.2 年代学钻孔 |
3.3 地震地层学方法 |
3.3.1 层序顶界的反射终端模式 |
3.3.2 层序底界反射终端模式 |
3.3.3 体系域 |
3.3.4 地震相单元的外形 |
3.3.5 地震相单元内部反射结构 |
4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 |
4.1 地震反射界面识别 |
4.2 典型地震相识别 |
4.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 |
5 地震地层层序年代划分 |
6 构造变形 |
6.1 构造变形识别 |
6.2 构造变形发育时代分析 |
7 构造-沉积环境分析 |
7.1 福建-岭南隆起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
7.2 南黄海中部隆起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
7.3 陆架构造升降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南黄海中西部晚更新世沉积地层结构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D]. 程柳菱.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中国陆架海MIS5(74~128 ka)以来地层及其沉积环境[J]. 王中波,张江勇,梅西,陈晓辉,赵利,张勇,张志珣,李学杰,李日辉,陆凯,孙荣涛,杨守业. 中国地质, 2020(05)
- [3]南黄海西北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J]. 仇建东,刘健,张勇,陈彬,张欣,岳娜娜. 第四纪研究, 2020(03)
- [4]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新近系以来地震层序及沉积特征[J]. 杨云帆,韩宗珠,孔祥淮,张勇.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5)
- [5]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南黄海中部隆起志留纪—三叠纪古纬度迁移研究 ——基于CSDP-2井岩芯[D]. 闫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末次冰期中国两大气候区黄土的理化特征及古环境信息研究[D]. 赵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南黄海NHH01孔周边地震地层学[J]. 刘亚楠,李官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5)
- [9]三瞬属性在南黄海第四纪地震地层分析中的应用[J]. 赵维娜,张训华,吴志强,密蓓蓓,陈珊珊. 海洋学报, 2016(07)
- [10]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D]. 刘亚楠.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