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中的应用

共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中的应用

一、共点接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倪思远[2](2017)在《关于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分析》文中提出在日常生活中,500 k V变电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雷电的干扰,其安全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简要分析了500 k V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日后变电站防雷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显吞[3](2015)在《桂西农村学校弱电设备防雷电危害与抗干扰分析》文中提出形成于大气运动过程的雷电,主要通过直击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等方式危害学校建筑物内弱电设备安全。桂西农村学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使其弱电设备常遭受雷电危害,这种弱电设备因遭受雷电危害与干扰而难于防护是目前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桂西农村学校弱电设备遭受雷电危害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提出采取均压环、加装有限压和泄流功能的避雷装置以及地下敷设闭合环形水平接地体等方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桂西农村学校弱电设备因遭受雷电危害与干扰问题。

韩树丛[4](2015)在《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雷电是发生于天空中一种雄伟壮观而又具有破坏性的天气现象,具有瞬态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的性质,常常击中建筑物和设备而造成重大的灾害事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机电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使建筑物更加智能化和高层化,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而如何保护这些超高层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不受雷电的危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雷电产生的原理及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超高层智能化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内部电气、电子设备的防雷性能进行研究,对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的防雷接地系统从防直击雷、防雷电波、防雷电电磁感应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工作如下:(1)对避雷针高度和保护半径的计算、引下线数量及截面积的计算、接地装置的选用及安装,设计了由超高层建筑屋面接闪器、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及接地装置构成外部雷电防御系统,保护建筑物不受直击雷伤害;(2)对埋地电缆和管道屏蔽电流的计算、浪涌保护器分级模式冲击电流计算,确定了采用接地和分级保护的原则,设计了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高低压电缆等金属导电体接地系统、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及户内设备处分级设置浪涌保护器等保护方案,以有效防止雷电波的侵入伤害;(3)对建筑物内部金属管道、金属设备感应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确定电磁感应的衰减程度,对建筑物内的配电系统、智能化弱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等电位联接系统进行设计,保护建筑物内电气系统、计算机等弱电控制系统不受雷电磁感应的危害。(4)通过中关村SOHO国际大厦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完整可行的超高层智能化写字楼电气防雷系统,为同类建筑的防雷提供了借鉴依据,大大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李立章,夏守谦,王海庆[5](2015)在《牵引供电系统防雷与综合接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供电系统雷击损坏现象的分析,论述了目前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防雷设施和防雷技术方面的不足,探讨了有关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防雷技术的改进措施,最后对综合接地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丁立[6](2014)在《关于变电运行的防雷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防雷技术作为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应用极为重要,文章主要对变电运行的直击雷防护技术、防雷接地技术、微机保护技术等几方面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以下的分析能够对变电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徐玮环[7](2014)在《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尾矿库大多建立在山区,而且多数处于雷电活动频繁的雷区地带,随着尾矿库的发展与改造,大量的监控系统设备投入到了尾矿库现场当中,这些大规模集成电子设备应用在雷云活跃的现场,使之极其容易地遭受雷电的危害。同时,山区地势的复杂与高土壤电阻率等重大难题严重影响到了尾矿库在线监控系统设备的防雷与接地改造。因此,为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设备建立稳定可靠的防雷接地系统对保证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可靠运行与监测系统设备的安全极为重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银山矿老尾矿库山区的雷击方式与雷击规律进行分析,结合气象台提供的德兴铜矿地区气象情况,得出尾矿库现场各基站处不同电压等级设备的防雷级别。结合现场的调研和相关理论规范,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子设备需要做不同等级的防雷措施,得出各基站防雷防护措施。(2)根据银山矿老尾矿库现场杆塔耐雷水平的实例计算,得出了适应于尾矿库监测系统中二次设备与耐雷水平的关系,关系验证了其各基站防雷接地措施的有效性,并给出各基站的不同防雷等级防雷接地设计方案,最后通过AutoCAD软件设计出来,完成了整个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3)通过分析雷电流入侵尾矿库在线监测设备的主要途径情况,得出监测设备的电源与信号防雷措施,并用仿真软件ATP-EMTP验证了其防雷防浪涌措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文通过以上工作,全面的完成了银山矿老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本文研究可以为银山矿老尾矿库监控系统设备防雷接地工作做有力保障。

陈晟[8](2013)在《合成氨变电所二次防雷和接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雷电的形成和其部分特性,并对接地电阻、雷电压侵入波数值、避雷针保护范围等参数计算进行分析和了解。随后依据综合防雷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防雷系统中的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做了介绍和研究,重点研究接地装置的铺设及防腐原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防护原理、SPD浪涌防护器模块的选择和应用原理、电磁屏蔽原理和雷电入侵波和过电压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等。最后结合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针对合成氨变电所和主控制室进行初步防雷方案设计,特别是二次回路的防雷系统的设计,从合成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开始分析探讨,通过对避雷针的选型、接地系统的设计、屏蔽效果的应用探讨、等电位连接的设计以及SPD的选型、安装设计等对合成氨变电所进行初步防雷方案设计。

雷丰瑞[9](2012)在《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广播电视发射站由于其接收和发送无线广播电视信号的需要,往往都修建在当地海拔最高的山顶位置。另外因为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如高达几十米的信号发射塔,以及发射站内的各种电子设备),使其容易成为雷电袭击且容易受到较大危害的特殊场所。特别对于在南方山区的广播电视发射站,其重用性及其在应对雷电危害的脆弱性更加明显。南方山区,在气候方面,雷雨天气更加频繁。另外由于南方山区海波较高,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使得很多有线电视网络无法覆盖,所以无线广播电视关乎在当地居民外界的交流及日常生活。加强广播电视发射站的防雷保护,维护广播电视发射站正常工作运行对于当地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雷电的形成机理,危害形式,入侵途径及其防雷保护措施等方面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现场调查与试验,分析指出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在防雷保护措施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完善。通过试验调查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发现和指出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在电源系统,信号系统防雷和接地措施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广播电视发射站的电源系统,其防雷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架空线路的绝缘配合不合理,错误地在线路上安装有避雷针,低压侧电缆缺乏屏蔽保护以及普通变压的耐雷水平及接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信号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号馈线和线路缺少屏蔽保护以及接地不当,发射站室内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不完善;发射站和发射塔的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过大等问题。针对广播电视发射站系统各环节在防雷接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实施了综合改造措施。在电源系统方面,主要采取加强10KV架空线路的进线段保护,通过加装过电压保护间隙,改善电源系统在绝缘配合上面存在的问题,并实现对雷电过电压过电流的逐级削弱和衰减。优化关键位置杆塔的接地情况,摘除线路上错误安装的避雷针。使用具有高耐雷性能的双曲折特种防雷变压器;加强低压侧电力电缆的屏蔽保护,以避免感应雷由此侵入电源系统和发射站低压设备。对发射站低压设备优化发射站内各种线路的布局,加强屏蔽保护;并完善电压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发射站和发射塔的主接地网进行接地改造,降低其接地电阻。最后本文以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设计改造工作为基础,提出适用于同类场所的综合防雷保护措施,为雷害事故频繁发生的广播电视发射站在防雷接地技术方面提一定参考的借鉴。

崔林[10](2009)在《云朝山雷达站防雷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航管雷达站越来越多。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雷达站内集中有大量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微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但雷达站的位置一般都处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因此注定其极易遭受雷电的直接和间接威胁。本文在对云朝山雷达站现有防雷措施进行全面研究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改造,提出一套针对雷达站的综合防雷保护措施。本文在对云朝山雷达站现场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发现该站在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接地、信号系统防护和电源系统防护等方面均存在着问题,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够、等电位连接方式不正确、接地电阻超标、信号系统屏蔽措施不完善、电源系统没有实现三级防护等等。针对云朝山雷达站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增加避雷针高度、加强建筑物自身防直击雷水平、采用等电位多点连接、铺设外引地网和施加降阻剂、完善信号系统屏蔽措施、装设信号浪涌保护器、在进线段终端杆装设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避雷器、采用Z型联结的防雷变压器等改造措施,加强该站对直击雷、感应雷、接地、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综合防雷保护。最后本文以云朝山雷达站为依托,提出了雷达站的综合防雷保护措施,为山区雷达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共点接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点接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2)关于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雷电的危害
    1.1 直击雷
    1.2 感应雷
2 防雷接地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电源、信号防雷技术的应用
        2.1.1 电源防雷技术
        2.1.2 信号防雷技术
    2.2 等电位连接技术的应用
3 结束语

(4)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对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研究
        1.2.1 机械时代防雷接地技术
        1.2.2 电气时代防雷接地技术
    1.3 国内对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技术的研究
    1.4 目前防雷工作的问题及研究重点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雷电产生的原理及表现形式分析
    2.1 雷电产生的原理
    2.2 雷电的表现形式分类
    2.3 雷电对建筑物破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特点及防雷特性分析
    3.1 超高层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3.2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发展背景及意义
    3.3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技术特性
        3.3.1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易受雷击的部位
        3.3.2 防雷保护区的划分依据及保护原则
        3.3.3 超高层办公楼年预计雷击次数
        3.3.4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技术要点分析
    4.1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直击雷的措施
        4.1.1 屋面接闪器的设置
        4.1.2 避雷针选取原则及计算
        4.1.3 避雷引下线及均压环的设置
        4.1.4 接地装置的设计与选型计算
    4.2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4.2.1 电缆及管道进入建筑物时采取的措施
        4.2.2 埋地电缆屏蔽层截面积的计算
        4.2.3 电涌保护器的选用原则及计算
    4.3 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4.3.1 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4.3.2 配电系统防雷电磁感应措施
        4.3.3 等电位联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OHO国际大厦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5.1 工程概述
    5.2. SOHO国际大厦防雷等级的确定
    5.3 接闪器的设计与安装
        5.3.1 接闪器的设计
        5.3.2 避雷带安装
        5.3.3 避雷网安装
    5.4 避雷引下线及均压环的设计与安装
        5.4.1 避雷引下线数量的计算
        5.4.2 避雷引下线截面积的计算
        5.4.3 避雷引下线的安装
        5.4.4 接地测试点安装
        5.4.5 均压环的设计
    5.5 接地装置及接地干线设置
        5.5.1 接地装置的设计及安装
        5.5.2 接地干线的安装要求
    5.6 电涌保护器的设置
    5.7 等电位联结
        5.7.1 总等电位设计
        5.7.2 局部等电位设计
        5.7.3 等电位箱安装
        5.7.4 金属管道的等电位联结
    5.8 接地电阻值测试
    5.9 防雷接地系统验收检测
    5.10 大厦防雷接地系统运行情况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牵引供电系统防雷与综合接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1 牵引供电系统雷害分析
2 国内外牵引供电系统防雷研究现状
    2.1 境外铁路防雷现状
    2.2 国内铁路防雷现状
3 牵引供电系统防雷措施
4 牵引供电系统综合接地技术
    4.1 综合接地系统构成
    4.2 综合接地系统方案
5 小结

(7)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防雷现状水平综述
        1.2.1 国外防雷技术的现状
        1.2.2 国内防雷技术的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雷电的原理
    2.1 雷电形成的原因
    2.2 雷电流的参数与波形
        2.2.1 雷电流的主要参数
        2.2.2 雷电流的波形
        2.2.3 雷电流的波形函数分析
    2.3 雷电的电流与电压
        2.3.1 雷电流的波形函数分析
        2.3.2 雷电在山区的一般规律
        2.3.3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的规律
    2.4 雷电流的危害
        2.4.1 雷电流的热效应危害
        2.4.2 雷电流的冲击波危害
        2.4.3 雷电流的电动力危害
        2.4.4 雷电流的静电感应危害
        2.4.5 雷电流的电磁感应危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电入侵信息系统及相关防雷接地技术分析
    3.1 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
    3.2 信息系统遭雷电危害的原因
        3.2.1 信息系统遭直雷击危害的原因
        3.2.2 信息系统遭感应雷危害的原因
    3.3 雷电入侵信息系统控制室的途径
        3.3.1 信息系统控制室的特征
        3.3.2 雷电入侵信息系统的途径
    3.4 雷电的现代防雷措施
        3.4.1 直击雷防护
        3.4.2 感应雷防护
    3.5 雷电的防雷接地技术分析
        3.5.1 各类不同系统的接地保护
        3.5.2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3.5.3 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4.1 工作概况
    4.2 生物菌降阻技术原理与分析
        4.2.1 生物菌降阻技术原理
        4.2.2 生物菌降阻技术的优点
    4.3 接地电阻与冲击电流的关系
        4.3.1 耐雷水平计算方法
        4.3.2 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的实例计算
    4.4 土壤电阻率的现场测量
        4.4.1 接地电阻的测量
        4.4.2 土壤电阻率的计算
        4.4.2.1 土壤电阻率的修正系数
        4.4.2.2 土壤电阻率的换算
    4.5 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1 选矿厂控制室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2 5#副坝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3 6#副坝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4 现场值班室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5 坝底全站仪观测房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5.6 坝顶 3#视频监测点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
    4.6 接地所需材料及现场施工
        4.6.1 接地所需材料
        4.6.2 现场施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线监测设备的防雷措施及仿真
    5.1 在线监测设备防雷保护
        5.1.1 浪涌保护器防护
        5.1.2 雷电波入侵设备的途径
        5.1.3 现场在线监测设备防雷装置
    5.2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合成氨变电所二次防雷和接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雷击的破坏性
    1.2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雷击的形式和特点
    2.1 雷云的形成
    2.2 雷击的几种形式
3 雷电压数值计算及金属避雷器和变压器数模建立
    3.1 雷电入侵波和过电压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3.1.1 均匀无损导线的计算
        3.1.2 集中参数元件的等值计算电路
    3.2 氧化物避雷器伏安特性处理法及变压器数学模型
        3.2.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伏安特性处理法
        3.2.2 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4 外部防雷系统
    4.1 接闪器
        4.1.1 避雷针的防雷原理
        4.1.2 避雷针的选型
        4.1.3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
    4.2 引下线
    4.3 接地装置及相关参数计算原理
        4.3.1 接地装置
        4.3.2 一般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
    4.4 接地防腐的综合处理方法
        4.4.1 接地网的腐蚀环境和腐蚀部位
        4.4.2 地网系统腐蚀的主要因素
        4.4.3 防止接地设备腐蚀措施
    4.5 电磁屏蔽措施
        4.5.1 电磁屏蔽原理和目的
        4.5.2 影响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的因素
        4.5.3 实用屏蔽体设计的关键
5 内部防雷系统
    5.1 等电位连接
        5.1.1 等电位连接的分类及其连接的导电部分
        5.1.2 等电位连接方法
        5.1.3 等电位连接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5.2 防闪络措施
    5.3 SPD浪涌防护器模块的选择和应用
        5.3.1 浪涌防护器的部分参数
        5.3.2 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性能和指标
    5.4 浪涌防护器的选择
        5.4.1 浪涌防护器选择的依据
        5.4.2 浪涌防护器的部分选择标准
    5.5 SPD的安装方案及其要求
        5.5.1 SPD安装方案
        5.5.2 SPD安装要求
6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防护
    6.1 关于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技术
    6.2 电子设备防浪涌要求及其措施
        6.2.1 电子设备防浪涌要求
        6.2.2 系统防浪涌措施
    6.3 防雷防护区的划分
        6.3.1 防护要求
        6.3.2 防区划分
7 合成变电所防雷系统应用与探讨
    7.1 合成变电所地理位置及概况
    7.2 外部防雷系统应用和探讨
        7.2.1 避雷针选型
        7.2.2 合成变电所接地系统的应用探讨
    7.3 内部防雷系统的应用和探讨
        7.3.1 变电所屏蔽应用探讨
        7.3.2 等电位连接和防闪络措施
        7.3.3 SPD的应用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雷害事故现场调研及实验
    2.1 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基本情况介绍
    2.2 湖北某广播电视线路及雷害事故情况介绍
        2.2.1 发射站电源线路基本情况
        2.2.2 发射站电源系统雷害事故基本情况
        2.2.3 接地情况调查及现场试验
    2.3 线路绝缘子 50%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2.3.1 试验过程
        2.3.2 试验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及其接地措施理论分析
    3.1 雷电的特性及其危害机理
    3.2 电视发射站雷害方式及侵入途径
        3.2.1 雷电通过配电线路直接侵入
        3.2.2 雷电通过发射塔或避雷针侵入
        3.2.3 雷电通过信号线侵入
    3.3 防雷措施理论分析
        3.3.1 直击雷防护措施
        3.3.2 感应雷防护措施
    3.4 接地措施相关问题的分析
        3.4.1 接地网及其相关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及接地措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电源系统防雷问题分析
        4.1.1 10KV 架空线路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
        4.1.2 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
        4.1.3 400V 低压侧电缆防雷措施存在的问题
    4.2 发射站低压设备防雷措施的不足
    4.3 电视发射塔防雷和接地措施的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与接地综合措施
    5.1 湖北某广播电视发射站电源系统防雷与接地改造
        5.1.1 10KV 架空线路防雷与接地改造
        5.1.2 变压器防雷与接地改造措施
        5.1.3 400V 低压侧电缆防雷改造措施
    5.2 发射站低压设备防雷措施的改造
        5.2.1 整理、规范发射站内的线路的布置
        5.2.2 完善发射站内的等电位连接
    5.3 安装浪涌保护器
    5.4 优化发射站、发射塔主地网
    5.5 综合防雷仿真分析
        5.5.1 仿真结果和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0)云朝山雷达站防雷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综述
    1.3 云朝山雷达站雷害情况
    1.4 本课题的具体工作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现场调研及试验
    2.1 现场调研情况
        2.1.1 直击雷防护情况
        2.1.2 感应雷防护情况
        2.1.3 接地情况
        2.1.4 信号系统防护情况
        2.1.5 电源系统防护情况
    2.2 现场试验
        2.2.1 接地电阻测量试验
        2.2.2 土壤电阻率测量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站防雷措施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
    3.1 防雷措施理论分析
        3.1.1 直击雷防护措施
        3.1.2 感应雷防护措施
        3.1.3 接地装置
        3.1.4 信号系统防护措施
        3.1.5 电源系统防护措施
    3.2 仿真研究
        3.2.1 仿真模型
        3.2.2 电源系统三级防护措施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朝山雷达站防雷措施存在问题分析
    4.1 云朝山雷达站直击雷防护存在问题分析
        4.1.1 避雷针架设的高度存在问题
        4.1.2 避雷针的架设位置存在问题
    4.2 云朝山雷达站感应雷防护存在问题分析
        4.2.1 等电位连接存在的问题
        4.2.2 屏蔽和浪涌保护器存在的问题
    4.3 云朝山雷达站接地装置存在问题分析
        4.3.1 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超标
        4.3.2 接地网的腐蚀问题
        4.3.3 雷达站天线塔的引下线接地问题
    4.4 云朝山雷达站信号系统防护存在问题分析
        4.4.1 天线塔信号线的屏蔽措施和浪涌保护器安装存在问题
        4.4.2 天馈线的屏蔽措施和浪涌保护器安装存在问题
        4.4.3 卫星信号接收装置输入端浪涌保护器安装存在问题
    4.5 云朝山雷达站电源系统防护存在问题分析
        4.5.1 进线段保护存在的问题
        4.5.2 电源系统三级防雷保护存在问题
        4.5.3 变压器低压侧未安装避雷器存在的问题
        4.5.4 高压侧避雷器安装位置存在问题
        4.5.5 配电变压器保护“三点一地”存在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朝山雷达站具体防雷改造措施
    5.1 直击雷防护改造措施
        5.1.1 增大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5.1.2 防止逆闪络
    5.2 感应雷防护改造措施
        5.2.1 完善等电位连接措施
        5.2.2 加强屏蔽和装设浪涌保护器
    5.3 防雷接地装置改造措施
        5.3.1 接地网降阻防腐改造
        5.3.2 加强天线塔接地引下线与地网的可靠连接
    5.4 信号系统防雷改造措施
    5.5 电源防雷改造措施
        5.5.1 进线段保护改造措施
        5.5.2 完善电源系统三级防雷保护措施
        5.5.3 调整高压侧避雷器的安装位置
        5.5.4 采用正确的“三点一地”方式
        5.5.5 采用 Z 型联结的防雷变压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雷达站综合防雷保护措施
    6.1 雷达天线的防护
    6.2 雷达机房的防护
    6.3 信号系统的防护
    6.4 供电系统的防护
    6.5 等电位连接
    6.6 接地
    6.7 其它附属设施的防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共点接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关于500kV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分析[J]. 倪思远. 科技与创新, 2017(01)
  • [3]桂西农村学校弱电设备防雷电危害与抗干扰分析[J]. 黄显吞. 电气技术, 2015(12)
  • [4]超高层智能化办公楼防雷接地系统研究与设计[D]. 韩树丛. 东北大学, 2015(06)
  • [5]牵引供电系统防雷与综合接地技术研究[J]. 李立章,夏守谦,王海庆.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02)
  • [6]关于变电运行的防雷技术分析[J]. 丁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0)
  • [7]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防雷接地分析与设计[D]. 徐玮环. 江西理工大学, 2014(07)
  • [8]合成氨变电所二次防雷和接地技术研究[D]. 陈晟.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9]某广播电视发射站防雷技术研究[D]. 雷丰瑞.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10]云朝山雷达站防雷措施研究[D]. 崔林. 长沙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共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