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邓小平国家权力高于人权思想——兼论“人权高于主权”

简评邓小平国家权力高于人权思想——兼论“人权高于主权”

一、邓小平的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简论——兼评“人权高于主权”说(论文文献综述)

高全喜,许章润,林国基,施展,姚中秋,何怀宏,杨念群,任锋,笑思,冯克利,白彤东,陈明,任剑涛,高超群,翟志勇,田飞龙[1](2014)在《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12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第二届"知行思想年会",汇聚了16位来自政治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界名家和新锐才俊。思想先锋,学术多元,延续首届年会"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本届年会继之以"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为主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现代治理而展开高端学术切磋。伴随着中华精神之振发和一系列变革,下一步的走向则亟待回应现有的局限而做出自觉的超越。超越的力量既来源于体认文明的深层源泉,也催动着适应于现今中国的制度创新。这一方面需要从现代秩序经验中汲取构建良好制度的点滴,另一方面亦须于中华文化的自觉体认中返本开新。基于上述体认,本刊作为此次会议的协办方,共襄盛举,特辑录其研讨内容以飨读者。以下内容已经发言者校阅,本刊略有删节。

赵宁川[2](2014)在《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拓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实践的逐步发展而不断完善。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法制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为第一阶段,可谓邓小平法制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92年南巡讲话为第二阶段,可谓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理论体系时期。南巡谈话以后为第三阶段,可谓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新发展时期。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法制的论述都是零星的、分散的,大多是以谈话的方式提出的,没有专门论证其法制思想的着作。因此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邓小平在各个时期,主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形成的法制思想,利于我们在整体上去把握邓小平的法制思想,认识到邓小平法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避免孤立片面、断章取义的去解读邓小平的法制思想。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翔实,涉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立了民主与法制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的思想;第二,完整地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即“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阐明了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方针;第四,提出了要处理好法治和人治关系,党和法律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的思想;第五,提出了从中国国情出发,保护最大多数人的人权的思想;第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向飞[3](2013)在《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和中国人权实际状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条件下,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人权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形成的。它科学地阐释了当今世界人权理论的精华,包括许多富有影响性和创造性的,又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见解,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时代特征,必将对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产生积极影响。邓小平人权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理论指南,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经典课本,还是我国在世界各国间开展人权问题对话,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维护人权的有力武器。全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条件。这部分首先将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和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从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毛泽东人权思想两个方面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人权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新建设时期人权建设的实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二部分,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从西方人权与我们人权本质不同、国权比人权重要、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持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基本前提、反对强权政治和人权外交、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实现人权的重要保证六个方面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现实意义。这部分从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学习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现实意义:第一,邓小平人权思想是我国人权建设的行动指南。第二,邓小平人权思想是进行国际人权斗争的有力武器。第三,邓小平人权思想有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稳定。第四,邓小平人权思想促进了人权入宪。

白春民[4](2009)在《简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文中认为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从人权的阶级性、国权、生存权、发展权和对特权的批判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人权建设的具体内容,对新时期我国的人权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杨光[5](2008)在《邓小平人权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具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尖锐对立。在当前国际人权斗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也不能回避这一现实,这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力地反击西方国家的“人权攻势”,以便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人权事业的发展。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中国人权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条件下,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人权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产生的。它科学地阐释了当代人权理论的精华,包括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又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思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时代特征和实践精神,必将对我国人权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学习邓小平人权思想,科学总结邓小平人权思想对我国人权事业建设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正确观察和处理国际人权论争问题,不断取得国际人权斗争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顾永俊[6](2007)在《论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国权是指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耦合基础上的国家权利。国家主权是国权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国家主权就无所谓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权的核心。本文分三章来探讨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毛泽东国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扞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的统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把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决策的主要依据;首先争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保障人权。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国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国权高于人权,反对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促进国家统一和维护领土完整;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加强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国际关系。第三章主要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历史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共性: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都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放在第一位;都强调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维护国权的手段,并且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毛泽东、邓小平国权思想的差异:毛泽东重视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邓小平重视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毛泽东多以斗争和结盟的方式维护国权,邓小平则以和平和不结盟的方式扞卫国权;毛泽东主张国强民富,邓小平强调民富国强。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国权思想的比较研究,笔者得出四点启示:在发展对外关系时,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放在首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并实践国权原则的新方法;在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时,应采用法制化的手段;在人权问题上,要在坚持国权的前提下推进人权建设。

任伟[7](2005)在《邓小平人权理论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人权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条件下,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人权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产生的。它科学地透视了当代人权理论的精华,包括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又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思路,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时代特色和实践精神,必将对我国人权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学习邓小平人权理论,科学总结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启示,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正确观察和处理国际人权论争问题,不断取得国际人权斗争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形成背景和理论来源。这部分首先对人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邓小平人权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毛泽东人权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权思想、世界人权理论发展的成果四个方面对邓小平人权理论的理论来源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邓小平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这部分首先从两种人权观的本质区别论、国家主权至上论、发展权利优先论、人权基本要求论等七个方面对邓小平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其次详细阐明了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六个特征,即科学性、求实性、人民性、辩证性、开放性、和谐性。第三部分,学习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启示。这部分从六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学习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启示:第一,研究邓小平人权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对待人权问题必须变被动应付的策略为积极主动的策略;第三,研究邓小平人权理论必须注重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第四,必须加强国人的人权思想教育,使之树立科学的人权观;第五,必须加强人权理论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人权研究队伍的建设;第六,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比较健全的人权保障机制。

李合敏[8](2003)在《邓小平独立自主思想简论》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不仅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坚决扞卫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反霸维和的基本立场,而且强调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应当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独立自主的理论和实践。

于庆峰[9](2002)在《邓小平人权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具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尖锐对立。在当前国际人权斗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的人权思想,研究我国新时期的人权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反击西方的“人权攻势”;进一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事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继承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具有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因此,最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 第二部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新发展 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认识论基础和国内国际背景。人权是绝大多数人的权利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原则。对于我们进一步领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论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重要方面,其中包含了三重战略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国权比人权更重要的原因以及维护国权的策略方针。 第三部分邓小平人权思想指导下的我国新时期人权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道路。中国认为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在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人权保障活动,在国际人权斗争中坚持原则立场,取得了新胜利。最后,论述了目前在人权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朱彦振[10](2001)在《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二、邓小平的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简论——兼评“人权高于主权”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的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简论——兼评“人权高于主权”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明视野与中国问题
    高全喜: 文明何以立国? ———一种政治宪法学的追问
    许章润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大时代的 “中国问题”及其体系性解释
    林国基 (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我们为什么要办 《海国图志》?
        1. 创办 《海国图志》 丛书的起因
        2. 《海国图志》 丛书的问题意识
        3.《海国图志》丛书的智识追求或者学术自觉
    施展 (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 : 大国之大———大国的世界责任
    姚中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我们四位发言人的发言都结束了, 现在请大家自由讨论。
二、中华复兴与思想创发
    姚中秋: 返本开新———儒学与中国思想之创发
    何怀宏: 最高的已然下降? ———试探文化的拐点
    杨念群: 如何从传统概念出发观察中国历史
    任锋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保守我们的公共传统
三、中西比较与儒学优势
    笑思: 城邦术的盲点与家哲学的洞见
    冯克利 ( 山东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 : 中国的保守主义与西学的恶化
    白彤东: 儒家的国家认同观及其之于民族国家与自由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优越
    陈明 (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 儒家当代中国政治叙事初说———以近代为起点, 以康有为为个案, 在左右间展开
        ( 一)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叙事
        ( 二) 儒家叙事
        1. 立场: 中国本位
        2. 方法: 诉诸经验
        3. 主张: 中庸中道
        ( 三) 回到康有为
        ( 四) 现实可能
四、中国时刻与理论突破
    任剑涛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巨观历史、东西竞争与中国的突破
    高超群 ( 《文化纵横》杂志) : 利益时代的思想转型: 契机与可能的方向
    翟志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 以国家和政体为中心的宪法学研究
    田飞龙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法政的自主性———关于新一轮文化热的冷思考
总结

(2)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状况
        1.2.2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运用法制手段,推动政权建设
    2.1 革命政权中进行法制建设
    2.2 遵守政府法令
    2.3 依法办事,维持社会秩序
    2.4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利益
    2.5 依靠法制手段解决特权问题
        2.5.1 坚决反对特权
        2.5.2 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
    2.6 拨乱反正,逐步恢复法制工作
第三章 健全法制,实行法治
    3.1 确立民主与法制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3.1.1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
        3.1.2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
        3.1.3 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3.1.4 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3.1.5 民主与法制要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
    3.2 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
        3.2.1 有法可依
        3.2.2 有法必依
        3.2.3 执法必严
        3.2.4 违法必究
    3.3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3.1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3.3.2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3.4 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3.4.1 法治和人治关系
        3.4.2 党和法律的关系
        3.4.3 党和政府的关系
    3.5 人权思想
        3.5.1 保护最大多数人的人权
        3.5.2 维护少数民族的人权
        3.5.3 国权重于人权
    3.6 “一国两制”下的“法律多元化”
        3.6.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6.2 “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基本法
        3.6.3 多元法律制度并存的优越性
第四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新发展
    4.1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4.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4.3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贡献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条件
    第一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
        二、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基础 #0
        二、毛泽东人权思想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三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人权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二、新时期人权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人权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方人权与我国人权本质不同
        一、人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二、社会主义人权与资本主义人权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 国权比人权重要
        一、国权与人权不可分割
        二、主权比人权重要
    第三节 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
        一、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
        二、发展权是生存权的保证
    第四节 保持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基本前提
        一、稳定压倒一切
        二、社会稳定是人权实现的前提
    第五节 反对强权政治和人权外交
        一、反对强权政治
        二、反对人权外交
    第六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人权的重要保证
        一、充分发挥人民民主
        二、健全社会的法治
第三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我国人权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有助于我们认识西方人权与我国人权的区别
        二、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三、有助于依法推进社会主义人权建设
    第二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进行国际人权斗争的有力武器
        一、抵制西方人权外交的有力武器
        二、反对西方强权政治的有力武器
    第三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与稳定
        一、有助于扞卫国家主权
        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节 邓小平人权思想促进了人权入宪
        一、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重大突破
        二、人权入宪推动了人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邓小平人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人权的概念及历史延续
        (一) 人权概念的产生
        (二) “三代人权”理论的提出
        (三) 现阶段我国“和谐权”的提出
    三、西方人权研究的历史状况及评价
        (一) 西方是最早提出人权的地方
        (二) 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
        (三) 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一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 历史背景
        (二) 时代背景
        (三) 现实背景
    二、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 对毛泽东人民主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 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权思想
        (四) 世界人权理论发展的成果
    三、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 萌芽阶段:1954年——1978年
        (二) 形成阶段:1978年——1987年
        (三) 成熟和发展阶段:1987年——1992年
第二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基本理论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社会主义人权的主体是大多数人
        (二) 生存权于发展权是首要人权
        (三) 人权是具体的
        (四) 对少数民族人权问题的关注
        (五)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二、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 科学性
        (二) 人民性
        (三) 实践性
        (四) 辩证性
        (五) 开放性
        (六) 创新性
        (七) 和谐性
    三、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方法论
        (一)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 从全局出发,国家主权高于一切
第三章 邓小平人权思想与当代中国的人权实践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一) 《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发表
        (二) 对人民各项基本权利的保护
        (三) 积极参加国际的各种人权活动
        (四) 人权“入宪”
    二、现阶段我国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继承
        (二) 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发展
    三、邓小平人权思想对我国人权建设的启示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 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切实保护少数民主的人权
        (四) 维持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稳定压倒一切
        (五)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人权问题上坚持对话与合作的方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论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毛泽东国权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国权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毛泽东国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二、扞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把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决策的主要依据
        五、首先争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保障人权
第二章 邓小平国权思想
    第一节 邓小平国权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邓小平国权思想主要内容
        一、国权高于人权,反对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五、加强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六、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国际关系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异同及历史启示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共同点
        一、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在处理对外关系的问题上,都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放在第一位
        三、都强调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都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维护国权的手段,并且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五、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不同点
        一、毛泽东重视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邓小平重视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二、毛泽东多以斗争和结盟或准结盟的方式维护国权,邓小平则以和平和不结盟的方式扞卫国权
        三、毛泽东主张国强民富,邓小平强调民富国强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历史启示
        一、在发展对外关系时,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放在首位
        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实践国权原则的新方法
        三、在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应采用法制化的手段
        四、在人权问题上,要在坚持国权的前提下推进人权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邓小平人权理论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概念,形成背景及理论来源
    1.1 人权概念的界定
    1.2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形成背景
    1.3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2章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1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特征
第3章 邓小平人权理论的启示
    3.1 研究邓小平人权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2 对待人权问题必须变被动应付的策略为积极主动的策略
    3.3 研究邓小平人权理论必须注重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4 必须加强国人的人权思想教育,使之树立科学的人权观
    3.5 必须加强人权理论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人权研究队伍的建设
    3.6 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比较健全的人权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邓小平人权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继承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一) 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二)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二、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新发展
    (一)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实质和核心:人权是绝大多数人的权利
    (三) 邓小平人权思想的重要方面: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
三、 邓小平人权思想指导下的我国新时期人权理论与实践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道路
    (二) 在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参加国际人权保障活动,取得国际人权斗争的新胜利
    (三) 目前,我国在人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
二、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内涵
    (一) 人民本位思想
        第一, 人民是目的。
        第二, 人民是主体。
        第三, 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价值标准。
    (二) 人生价值思想
    (三) 人权思想
三、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特点
四、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四、邓小平的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简论——兼评“人权高于主权”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J]. 高全喜,许章润,林国基,施展,姚中秋,何怀宏,杨念群,任锋,笑思,冯克利,白彤东,陈明,任剑涛,高超群,翟志勇,田飞龙. 天府新论, 2014(02)
  • [2]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D]. 赵宁川. 沈阳工业大学, 2014(10)
  • [3]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向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4]简论邓小平的人权思想[J]. 白春民.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9(03)
  • [5]邓小平人权思想研究[D]. 杨光. 南京师范大学, 2008(12)
  • [6]论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D]. 顾永俊. 扬州大学, 2007(02)
  • [7]邓小平人权理论及其启示[D]. 任伟. 河北大学, 2005(05)
  • [8]邓小平独立自主思想简论[J]. 李合敏.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 [9]邓小平人权思想与实践研究[D]. 于庆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2)
  • [10]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J]. 朱彦振.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1(02)

标签:;  ;  ;  ;  ;  

简评邓小平国家权力高于人权思想——兼论“人权高于主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