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杂交种—内油1(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军,杨俊伟,赵变平,李彦良,贾鑫,王富荣[1](2020)在《山西省特用玉米种质抗穗粒腐病鉴定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特用玉米品种对穗粒腐病的抗性,采用针刺果穗注射法,对2001~2010年参加山西省玉米区域试验的青贮、糯、甜、高油4种特用玉米杂交种共计238份,进行了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特用玉米种质对穗粒腐病抗性较高,其中高抗型占4.2%,抗病型占66.4%,中抗型占22.2%,感病型占5.5%,高感型占1.7%。青贮、糯和高油玉米对穗粒腐病的抗性表现差别不大,达到中抗及以上的品种数占其相同类型参试品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4.7%、97.1%和94.7%;而甜玉米中仅有65.9%的品种达到中抗及以上,且该类型玉米高感品种所占的比例为4种特用玉米类型最高。通过山西省审定的30个特用玉米种质中,有26个品种表现抗病,占86.7%。
施龙建[2](2020)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玉米行业的飞速发展,玉米种子的质量也愈发的受到重视。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是杂交种中的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检测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玉米纯度鉴定当中,但现有的纯度鉴定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效性以及便捷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研究结合了 SNP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高稳定性、二态性的优势,以及KASP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低成本、高自动化、少步骤的优点,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还对所选用的DNA快速提取法以及PCR体系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种子纯度快速鉴定,推动本鉴定方案能够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到纯度检测。本研究从384个SNP基础位点中筛选获得60个侯选位点,将这60个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其中95%的位点被成功转化。综合考虑位点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位点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位点,能够有效鉴定99.7%的供试样品纯度。基于SNP标记兼容多平台的特点,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当已知样品信息时,可查询标准样品指纹库获得双亲互补位点;当样品信息未知时,可利用纯度核心位点快速建立样品指纹获得双亲互补位点。本研究使用KASP技术结合快速DNA提取法用于纯度快速鉴定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本研究为其他作物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多种农作物种子检测水平统一发展,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刘爱梅[3](2019)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油体的生理变化及油体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体是植物种子储藏脂类的载体,为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的生长提供能量。分离纯化出高质量的油体是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本研究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萌发时期玉米种子油体数目、形态变化、生理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玉米种子油体的分离、纯化和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并以小麦种子提取进行了对比。为本实验室后续开展的玉米种子萌发时期油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气相色谱对玉米种子萌发时期盾片中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山嵛酸:饱和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和棕榈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先缓慢升高后迅速下降,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和山嵛酸一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玉米种子盾片中油体进行了观察,探索了种子萌发过程中油体形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油体的降解主要发生在24 h以后;细胞内油体在种子萌发至36 h胞内油体出现一定程度的降解;萌发至72 h细胞内油体数量进一步减少但幅度较小;萌发到84 h之后细胞内油体数量持续减少且幅度较大。总体而言,玉米种子萌发时期油体的降解主要发生在24 h之后,随着萌发过程的推进,细胞内油体含量逐渐降低。(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是苗的生长一直上升趋势;在84 h脂肪酶活性最高,在72到96 h阶段苗生长速度最快,而此阶段脂肪酶活性很高:脂肪酶与苗生长速度存在相关性。(4)在油料种子中,油体含量较为丰富,利用悬浮提取法可轻易地将其进行分离;然而,在谷类种子如:玉米、小麦等中油体含量较少,很难分离出足量的油体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利用前人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本实验室建立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吸附法,对玉米和小麦种子胚中的油体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苏丹红V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验分离油体的质量。(5)用8种方法对分离出的油体进行了蛋白质提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对这8种方法去除油体脂类和提取油体蛋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新建立的丙酮-NaOH-苯酚法效果相较于其它七种更好。本研究通过尼罗红荧光显微镜与气相色谱对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油体降解的生理生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结合PVDF膜吸附法提高了玉米和小麦种子中油体分离效率。同时,还创建了更好的油体蛋白提取法:丙酮-NaOH-苯酚法。本研究为谷类种子油体的分离和蛋白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徐根[4](2018)在《高油玉米人工选择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高油玉米是人工选择的产物,是研究玉米复杂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宝贵材料。玉米油是玉米的重要品质性状,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酯等抗氧化剂,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同时,高油玉米能量高,是家禽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本研究以长期人工选择研制的不同选择世代(C1、C4和C7)的旅大红骨高油玉米群体(LDHGHO)为材料,借助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开展高油玉米长期人工选择的选择响应研究,以期回答人工选择的高油玉米在人工选择过程中基因组变化规律,籽粒油份含量提高及其它性状由此引起变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成因,为油份、产量、农艺性状的遗传机理解析和遗传改良实践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LDHGHO群体的C1(100个个体)、C4(150个个体)和C7(150个个体)三个世代以及9个亲本进行了 3个环境的田间试验,测量了 6个籽粒油份相关性状和16个农艺性状。这些性状在整个群体内均存在着广泛的表型变异,其中籽粒油份含量的差异倍数达到3.3倍。吐丝期和穗长的广义遗传力约为0.7,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均超过了 0.8。随着选择轮次的增加,籽粒油份含量从C1代的4.71%增加到C7代的9.38%,平均每代增加0.66%。同时,油份含量的选择伴随着其它油份相关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选择,比如花期提前,株高、穗位高增加,百粒重降低等。2.对400个子代个体及其9个亲本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共产生1675Gb的数据,子代个体平均覆盖基因组1.5倍,亲本平均覆盖基因组5倍。利用测序数据共挖掘到4,785,646个高质量的SNP,比对玉米3K SNP芯片检测的基因型,发现两种方法检测出的SNP 一致性高达97.6%。3.采用多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差异(XP-CLR)和世代间分化程度(FsT)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基因组进行选择信号扫描,共计检测到78个受选择的候选区域,约占基因组的13%,选择区间大小在25kb-31.1Mb之间。其中,C1和C4比较,检测到38个选择区间;C4和C7比较,检测到40个选择区间;C1和C7比较,检测到45个选择区间。根据选择区间优良等位基因在不同世代间的频率变化,共检测到4种选择模式:(1)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在选择的早代迅速提升,晚代提升缓慢;(2)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在选择的早代提升缓慢,晚代迅速提升;(3)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在选择的早代迅速提升,晚代趋于平稳;(4)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在选择的早代基本不变,晚代迅速提升。这些结果表明优良等位基因累加是油份增加的主要遗传学基础,同时优良等位基因累加发生的世代及强度因选择位点而异。在此基础之上,比较每个受选择区间不同世代的期望杂合度,发现52个位点在C7代没有固定的倾向,表明LDHGHO群体的油份含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利用FarmCPU以及GEMMA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每个性状共检测到12-36个显着关联的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在39.7%到92.1%之间。其中油份检测到36个位点,可以解释92.1%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力相当。与选择区间进行共定位分析,发现每个性状有2-16个显着关联位点落于选择区间内。其中,44.4%(16/36)的油份显着位点在选择过程中受到4种不同模式的选择。29.5%(23/78)的选择区间同时与多个性状(≥2)显着关联位点共定位,表明这些选择区间由于搭车效应的存在,在选择油份的同时,其它性状也一同受到了选择。例如,2号染色体5-22Mb选择区间同时与9个性状的显着关联信号共定位。GRMZM2G022563和GRMZM2G016705是位于该选择区间内的控制油份含量和百粒重的候选基因。利用W22背景的Mu突变体对GRMZM2G016705进行了功能验证,初步断定该基因是影响百粒重的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优良等位基因累积是高油玉米人工选择过程中油份含量增加的重要遗传基础,且这种累加存在着不同的选择模式;同时从基因组水平上发现选择的搭车效应是人工选择过程中其它性状随选择世代变化而变化的重要因素。
孟鸽[5](2018)在《三株球状绿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差异性及转录组学解析》文中指出微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合成积累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已成为营养品、化妆品和药品的重要资源。原种名为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 SAG2468)、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 CAUP H4301)和双隔蚁形藻(Myrmecia bisecta SAG 2043)的三株球状绿藻均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共球藻纲(Trebouxiphyceae),三者形态极为相似,均能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尤其是胁迫条件下积累高含量的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然而三者的分类地位较为模糊。本研究首先结合显微形态、超微形态及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然后对藻株进行评价和优化,探究多因素组合条件下不同营养因子(mBG-11培养基中不同氮源和氮浓度、不同初始氮、磷和硫浓度、CO2浓度及培养基类型)和光生物反应器的光径大小对生长、油脂及AA积累的影响,最后从转录组学的角度解析氮饥饿模式下3株微藻油脂和AA积累差异性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修订后3株微藻均隶属于叶球藻属(Lobosphaera),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 SAG 2468)应修订为缺刻叶球藻SAG 2468(Lobosphaera incisa SAG 2468),与缺刻叶球藻CAUP H4301(Lobosphaera incisa CAUP H4301)为缺刻叶球藻的不同地理株系,双隔蚁形藻(Myrmecia bisecta SAG 2043)应修订为双隔叶球藻SAG 2043(Lobosphaera bisecta SAG 2043)。营养盐调控方式对3株微藻生长、油脂及AA积累有显着影响,不同氮源和氮浓度对3株微藻生长、油脂和AA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钠、尿素比铵盐更适合3株微藻的生长,低氮胁迫(3 mmol/L)能显着促进油脂和AA积累。不同浓度的氮、磷和硫耦合诱导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双隔叶球藻SAG 2043较另外两株微藻生长更快,更具有油脂和AA开发潜力,加富磷、硫有利于该藻的生长,低氮胁迫(3mmol/L)相较低磷(0.029 mmol/L)、低硫(0.038 mmol/L)胁迫对油脂和AA的促进作用最显着,且优于多种营养盐胁迫。低氮(3 mmol/L)富磷(0.46 mmol/L)富硫(0.6 mmol/L)耦合诱导模式下可达到最高的油脂及AA产率,分别为177.21和44.46 mg/(L·d),对应的生物量为6.3 g/L,油脂及AA含量分别为40.8%和10.59%。1%CO2和m Endo培养基最有利于双隔叶球藻SAG 2043的生长和AA积累,同时以低氮浓度(3 mmol/L)的尿素为氮源,能获得最高的油脂及AA产率,分别达到170.39和41.75 mg/(L·d),对应的生物量为6.50 g/L,油脂及AA含量为39.34%和9.64%。与4.5 cm和6 cm光径相比,较小光径(3 cm)能显着促进双隔叶球藻SAG 2043的生物量积累,尤其在氮浓度为18 mmol/L的mEndo培养基中,生物量高达10.58 g/L,是正常mBG-11培养基的近2倍。伴随生物量的快速积累,最终油脂和AA产率也达到最高,分别为245.66和73.41 mg/(L·d),是正常mBG-11培养基的2倍和2.66倍,对应的油脂和AA含量分别为34.82%和10.41%。通过RNA-Seq技术,对三株微藻全氮及缺氮条件下脂质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重构了3株微藻主要脂质代谢网络,包括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叶绿体脂质(主要是MGDG)和三酰甘油(TAG)的合成代谢途径,三株微藻主要以ω6途径合成AA。无氮条件下,上游如C4-like的CCM途径和PDHC途径活跃上调,可能起到增补碳流和还原力的作用,将更多的前体Acetyl-CoA推入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中下游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上调及MGDG合成途径下调,富集更多脂酰基用于甘油酯组装,TAG合成途径整体上调,这种多层次的调控确保了碳流转向油脂合成的效率,促使TAG不断积累。相对而言,双隔叶球藻SAG 2043在上述过程中响应氮胁迫的基因拷贝数更多,转录表达水平也较活跃,上调趋势更显着。PUFAs合成途径中去饱和酶和延长酶等关键酶大幅上调,同时上游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扮演“牵引”和“输出”作用的相关基因上调为PUFAs的合成奠定物质基础,极大的促进AA的积累。相较于另外两株微藻,缺刻叶球藻SAG 2468在AA合成途径的基因拷贝数、转录表达丰度及上调趋势更显着。总体来说,双隔叶球藻SAG 2043有较强的光合效率和抗胁迫能力,生长快、易培养、易沉降,能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油脂和AA含量及产率,有望成为大规模生产AA的植物新资源。
张治家,李永华[6](2017)在《山西省玉米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文中认为试验应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串珠镰刀菌。在自然环境下田间播种所测玉米品种(系),花丝萎蔫时采用双牙签法进行病原菌接种。玉米成熟后调查发病情况,依照抗性评价标准确定抗性。结果表明:有1个品种抗性表现为高抗,占鉴定总数的1.8%;有40个品种抗性表现为抗,占鉴定总数的72.7%;有13个品种抗性表现为感,占鉴定总数的23.7%;有1个品种抗性表现为高感,占鉴定总数的1.8%。试验筛选出41个玉米品种(系)可作为山西省玉米抗穗腐病育种利用的种质资源,也为山西省玉米生产选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文昭,王红武,胡小娇,李坤,王琪,吴宇锦,刘志芳,黄长玲[7](2017)在《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在不同环境下的数量遗传分析》文中认为以玉米杂交种中单909的双亲郑58和HD568及其组配得到的22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对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特性进行剖析。通过对群体表型数据的分析,发现株高和穗位高受环境影响显着,两者的广义遗传力均较大。对株高和穗位高进行联合分离分析发现,株高在2015年夏河南新乡(环境Ⅰ)环境下符合F-2遗传模型,在2016年夏河南新乡(环境Ⅱ)和2016年春吉林公主岭(环境Ⅲ)环境下均符合G-0遗传模型;穗位高在环境Ⅰ和Ⅱ符合F-2遗传模型,在环境Ⅲ符合G-0遗传模型,说明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模型受环境的影响很大。该结果为相关QTL定位和广适性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田洪云[8](2016)在《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甘蓝型油菜起源于欧洲,于上世纪3040年代分别由欧洲和日本引入中国,目前已成为我国油菜的主要栽培类型。甘蓝型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是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两个重要内容,杂种优势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杂种优势的可利用程度,而配合力的大小则决定了杂交组合亲本的优劣。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是形成杂种优势的基础,对亲本的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展开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近年来,随着杂种优势理论和育种工作的深入研究,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工作正在对植物育种领域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目前,国内外已经对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的方法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广泛利用,然而在油菜上对此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有必要探索出适合油菜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并筛选出合适的测验种,推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工作,提高育种工作效率。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来源和生态类型的甘蓝型油菜亲本为材料:中双9号(8C108)、中双4号(8C189)和荆油1号(8D129)来自湖北省,甘杂1父本(8C360)、永1(8D153)、秦7父本(8E001)、SH-11(8C343)和6C(8C272)来自陕西省,KS2185(8E019)来自于美国,采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在4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供试亲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对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5种不同方法对甘蓝型油菜亲本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另外对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芸薹属A基因组特异等位基因资源的相互利用奠定基础。本文所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本研究采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在4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9个亲本及其配置的36个杂交种的产量等11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杂交组合小区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秦优7号,其中,最高组合的超标优势(HCK)可以达到24%;中亲优势平均为15.79%,最高达57.85%;超亲优势平均为7.79%,最高达到54.68%。证明所选亲本材料间杂种优势明显,产量表现最高的三个组合分别是8D129×8E001(HCK,23.56%),8C189×8C272(HCK,23.31%)和8D129×8C343(HCK,20.08%),这些强优势的杂交组合有望推荐参加国家及省级区试。所有鉴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方值和特殊配合力均方值都达到显着水平。除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性状外,其他性状基因型和环境间的互作效应以及一般配合力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均达到显着,而对于特殊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效应,除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外均达到显着水平。另外,所有鉴定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远大于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亲本8c343、8d129和8d153在小区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显着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亲本8c108、8c272和8e019在全株角果数上表现出正向显着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亲本8c272、8d129、8d153和8e019在每角粒数上表现出正向显着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亲本8d129、8d153和8e001在千粒重上表现出正向显着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同时,比较了格林芬算法和杨氏简法两种特殊配合力算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2.杂种优势、亲本遗传距离和配合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亲本遗传距离与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利用全部座位计算出的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相关性不大,而利用增效座位计算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相关系数得到很大提高,增效座位遗传距离与每角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和单株产量的超标优势和一般配合力均呈显着正相关。基于农艺性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与千粒重、含油量的超标优势均呈显着正相关。几乎所有性状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以及超标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都呈显着正相关,而且杨氏简法计算出的特殊配合力在产量等性状上与杂种优势相关性更强,更能反映杂种优势。另外,本研究发现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与杂种优势相关很强,可以利用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在亲本一代进行杂种优势预测。3.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划分采用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分子标记法、杂种优势群的特殊和一般配合力法、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和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等5种方法,对9个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5种方法划分结果不尽相同,基于育种效率评价,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和杨氏简法这两种方法要比分子标记法、杂种优势群的一般配合力法以及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更为可靠,其中杨氏简法最佳。根据杨氏简法将9个亲本材料划分为以下三个杂种优势群:第一个杂种优势群包括8c108、8c189和8d129;第二个杂种优势群包括8c343、8c360、8e001和8e019;第三个杂种优势群包括8c272和8d153;同时8d129、8c343和8d153分别被确定为三个杂种优势群的测验种,这几个测验种有望在将来用于对其他育种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4.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已经报道的192对a基因组特异性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用这些引物扩增127份芸薹属材料,共计扩增出58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从2到7不等,平均3.8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值变化范围从0.173到0.831,平均值为0.567。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方差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36.86%,群体间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差异。种群遗传分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35,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之间为0.42,白菜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之间为0.36,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综上结果显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芸薹属A基因组特异等位基因资源的相互利用奠定基础,可以利用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来扩充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9](2010)在《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2002-2008年审定的140份(不包括特用玉米品种和未进行品质分析品种)玉米杂交种的分析,研究了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同时对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李学慧,刘艳霞,王延召,余永亮,李玉玲[10](2007)在《优良高油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穗粒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2个高油玉米杂交种玉油1号、HE-1和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在6种不同密度下6个穗粒性状间的相关以及对产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类杂交种的表现趋势不完全一致:高油玉米杂交种的穗长和行粒数与穗粒重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最大正值,其次为穗长和行粒数;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和穗粗与穗粒重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粗和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较大正值;百粒重对2类杂交种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最大负值。2类杂交种实现高产的途径存在差异。
二、玉米杂交种—内油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杂交种—内油1(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特用玉米种质抗穗粒腐病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西省区域试验特用玉米种质对穗粒腐病的抗性表现 |
2.2 山西省区域试验不同类型特用玉米种质对穗粒腐病的抗性表现 |
2.3 山西省审定特用玉米种质对穗粒腐病的抗性表现 |
3 结论与讨论 |
(2)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传统常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
1.2.1 籽粒形态鉴定法 |
1.2.2 幼苗形态鉴定法 |
1.2.3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 |
1.3 蛋白鉴定法 |
1.3.1 贮藏蛋白电泳鉴定法 |
1.3.2 同工酶电泳鉴定法 |
1.4 分子标记技术 |
1.4.1 RFLP标记 |
1.4.2 SSR标记 |
1.4.3 SNP标记 |
1.5 SNP标记检测方法的发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DNA提取方案及PCR体系优化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初始实验方案 |
2.2.2 改良后快提方案 |
2.2.3 PCR反应程序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快提法改良结果 |
2.3.2 体系优化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杂交种SNP标记核心引物的筛选 |
3.1 实验与材料 |
3.2 SNP纯度候选位点及引物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2 PCR扩增 |
3.3.3 荧光数据读取 |
3.3.4 数据分析 |
3.3.5 数据库构建 |
3.3.6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纯度鉴定候选位点的筛选与测试 |
3.4.2 纯度核心位点的确定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核心位点组合的选择 |
4.2 DNA快速提取方案及体系优化 |
4.3 KASP检测平台的优势 |
4.4 兼容多平台的SNP位点的转化和应用 |
4.5 农作物品种纯度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油体的生理变化及油体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学研究 |
1.2 油体的概述 |
1.2.1 油体的结构和组成 |
1.2.2 油体的性质 |
1.2.3 油体的合成与降解机制研究 |
1.3 油体蛋白的研究现状 |
1.3.1 油质蛋白 |
1.3.2 油体钙蛋白 |
1.3.3 油体固醇蛋白 |
1.4 油体的分离、纯化和油体蛋白的提取 |
1.4.1 油体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1.4.2 油体蛋白的提取 |
2 引言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玉米种子萌发时期的生理生化测定 |
3.2.1 玉米种子萌发 |
3.2.2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3.2.3 脂肪酸含量分析 |
3.2.4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油体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3.2.5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含油量和油体的变化测定 |
3.2.6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脂肪酶的测定 |
3.3 油体的分离、富集和纯化 |
3.4 油体纯度的验证 |
3.4.1 油体的苏丹红V染色验证 |
3.4.2 油体的光学显微镜观察验证 |
3.4.3 油体蛋白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验证 |
3.5 不同方法提取未纯化的玉米油体蛋白 |
3.6 提取玉米和小麦胚中未纯化的和纯化的油体蛋白及不同纯化次数的油体蛋白 |
3.7 SDS-PAGE单向电泳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生理的测定 |
4.1.1 玉米种子萌发形态观察 |
4.1.2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4.1.3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 |
4.1.4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油体的形态观察 |
4.1.5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含油量和油体的变化 |
4.1.6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盾片中脂肪酶的变化 |
4.2 油体的分离、富集和纯化 |
4.3 油体的验证 |
4.3.1 分离油体的染色验证 |
4.3.2 分离油体的外形观察和直径统计 |
4.3.3 免疫印迹法对纯化油体检测 |
4.4 种子胚中油体蛋白的提取 |
4.4.1 不同方法提取玉米胚中未纯化过的油体蛋白质 |
4.4.2 玉米和小麦胚中未纯化和纯化油体蛋白以及不同纯化次数的单向电泳 |
5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4)高油玉米人工选择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名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 |
1.1.1 高油玉米的种质创新 |
1.1.2 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 |
1.2 人工选择是玉米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
1.2.1 选择及选择信号的概念 |
1.2.2 选择信号的检测方法 |
1.2.3 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选择信号的检测 |
1.3 不同群体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基础解析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 |
2.3 玉米籽粒脂肪酸的提取及测定 |
2.4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
2.5 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
2.5.1 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改良的CTAB) |
2.5.2 玉米基因组重测序 |
2.5.3 SNP的挖掘及分析 |
2.6 各性状表型遗传方差的解析 |
2.7 连锁不平衡(LD)分析 |
2.8 群体结构分析 |
2.9 全基因选择信号的检测 |
2.10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2.11 基因注释以及候选基因提名 |
2.12 选择信号的验证 |
2.13 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LDHGHO群体的表型变异 |
3.2 基于群体的重测序以及SNP的挖掘、验证 |
3.3 SNP的基本统计分析 |
3.4 LDHGHO群体的连锁不平衡(LD)分析 |
3.5 LDHGHO群体结构分析 |
3.6 全基因组选择响应分析 |
3.7 LDHGHO群体中的选择模式 |
3.8 LDHGHO群体仍然有较大的油份提升空间 |
3.9 LDHGHO群体中受选择的基因 |
3.10 油份及各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1 选择信号与GWAS显着位点的共定位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LDHGHO群体与自然群体的比较 |
4.2 LDHGHO高油群体籽粒油份的选择响应 |
4.3 低覆盖度测序适用于杂合个体的基因型鉴定 |
4.4 选择响应分析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复杂数量性状遗传结构 |
4.5 基于区段的LD分析发现新的油份候选基因 |
4.6 玉米籽粒油份累积的遗传机理 |
4.7 农艺性状在高油群体中对油份选择的响应 |
4.8 高油玉米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三株球状绿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差异性及转录组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花生四烯酸简介 |
1.1 花生四烯酸的性质和功能 |
1.2 花生四烯酸的资源开发与主要来源 |
1.3 利用微藻生产花生四烯酸概述 |
2 球状绿藻的分类概况 |
3 影响微藻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主要因素 |
3.1 营养因子 |
3.2 环境因子 |
4 微藻细胞内脂质合成代谢途径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4.1 微藻脂类代谢网络 |
4.2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
4.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
4.4 三酰甘油的合成 |
4.5 微藻叶绿体脂质的构建与脂质的互变转移现象 |
4.6 油滴的合成 |
4.7 缺刻叶球藻SAG2468分子生物学研究 |
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株球状绿藻形态观察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藻种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显微形态观察 |
2.2 超微形态观察 |
2.3 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营养盐调控方式对三株球状绿藻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藻种和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培养方法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2.2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微藻脂肪酸组成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2.3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微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率的影响 |
2.4 不同氮磷硫耦合诱导模式对3株微藻生长的影响 |
2.5 不同氮磷硫耦合诱导模式对3株微藻油脂积累的影响 |
2.6 不同氮磷硫耦合诱导模式对3株微藻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2.7 不同氮磷硫耦合诱导模式对3株微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微藻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3.2 氮磷硫耦合诱导模式对3株微藻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CO_2浓度和培养基类型对SAG2043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藻种和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培养方法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CO_2浓度下的不同培养基对SAG2043藻液pH时相变化的影响 |
2.2 不同CO_2浓度下的不同培养基对SAG2043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CO_2浓度下的不同培养基对SAG2043总脂和总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4 不同CO_2浓度下的不同培养基对SAG2043花生四烯酸积累影响 |
2.5 不同CO_2浓度下的不同培养基对SAG2043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CO_2浓度对SAG2043生长的影响 |
3.2 CO_2浓度对SAG2043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3.3 培养基类型对SAG2043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柱状光生物反应器的光径对SAG2043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藻种和培养基 |
1.2 实验仪器 |
1.3 培养方法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生长的影响 |
2.2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总脂及总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3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花生四烯酸积累影响 |
2.4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总脂和花生四烯酸产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
3.2 基于不同氮浓度的mBG-11和mEndo培养基,不同光径对SAG2043油脂和花生四烯酸产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氮饥饿下三株球状绿藻的转录组分析及脂质合成相关代谢途径重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藻种和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培养方法 |
1.4 实验方法 |
1.5 转录组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饥饿条件下3株微藻的光合生理时相变化分析 |
2.2 氮饥饿条件下3株微藻生长、油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分析 |
2.3 转录组数据初步分析 |
2.4 三株微藻脂质合成代谢途径分析 |
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山西省玉米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田间设计 |
1.3 接种方法 |
1.4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初年鉴定结果 |
2.2 重复鉴定结果 |
3 结论 |
(7)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在不同环境下的数量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及性状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及群体的表型分析 |
2.2 不同环境下株高和穗位高的联合方差分析 |
2.3 株高和穗位高的最优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
2.4 最适遗传模型遗传参数估计 |
3 讨论 |
(8)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形成机制 |
1.1.1 显性假说 |
1.1.2 超显性假说 |
1.1.3 上位性假说 |
1.1.4 其他的机制解释 |
1.2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
1.2.1 数量遗传学法 |
1.2.2 生理生化法 |
1.2.3 DNA分子标记法 |
1.3 芸薹属作物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
1.4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构建 |
1.4.1 构建杂种优势群的方法研究 |
1.4.2 油菜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与安排 |
2.1.3 田间农艺性状记载 |
2.1.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联合方差分析 |
2.2.2 配合力分析 |
2.2.3 杂种优势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遗传距离、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以及田间性状调查 |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3 SSR标记 |
3.1.4 SRAP标记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
3.2.2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及其划分方法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效果的比较 |
4.2.2 甘蓝型油菜测验种的筛选 |
4.3 讨论 |
第五章 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多态性A基因组特异SSR引物的筛选及分析 |
5.2.2 聚类分析 |
5.2.3 主成分分析 |
5.2.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5.2.5 分子方差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1.1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
6.1.2 亲本遗传距离、杂种优势和配合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
6.1.3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划分 |
6.1.4 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研究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种间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差异 |
1.1 杂交种间粗淀粉含量差异 |
1.2 杂交种间粗蛋白含量差异 |
1.3 杂交种间粗脂肪含量差异 |
1.4 杂交种间赖氨酸含量差异 |
2 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间的相互关系 |
3 讨论与小结 |
(10)优良高油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穗粒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1.3 性状调查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杂交种各穗粒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2 不同类型杂交种各穗粒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 |
四、玉米杂交种—内油1(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特用玉米种质抗穗粒腐病鉴定与评价[J]. 王建军,杨俊伟,赵变平,李彦良,贾鑫,王富荣. 河北农业科学, 2020(03)
- [2]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D]. 施龙建. 扬州大学, 2020(05)
- [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油体的生理变化及油体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D]. 刘爱梅.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高油玉米人工选择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D]. 徐根.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三株球状绿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差异性及转录组学解析[D]. 孟鸽. 暨南大学, 2018(01)
- [6]山西省玉米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J]. 张治家,李永华. 北方农业学报, 2017(06)
- [7]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在不同环境下的数量遗传分析[J]. 何文昭,王红武,胡小娇,李坤,王琪,吴宇锦,刘志芳,黄长玲. 作物杂志, 2017(03)
- [8]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田洪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9]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J].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1)
- [10]优良高油与普通玉米杂交种的穗粒结构分析[J]. 李学慧,刘艳霞,王延召,余永亮,李玉玲. 河南农业科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