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C胶加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何家雄,吴征杰,曾焰辉,李灿辉[1](2017)在《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多方向多根克氏针结合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12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椐Regazzoni分类:B3型73例,C2型40例,C3型13例。其中,63例行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研究组),63例行传统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02±4.01)周,短于对照组(12.52±4.39)周,骨折愈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根据Bostman髌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研究组优50例,良13例,对照组优38例,良15例,差10例;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100%VS 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多方向多根克氏针结合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使受累关节面可固定的骨折碎块得到相对稳定的固定,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有效防止了骨折块再移位,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可靠、方便的方法。
梁光珠[2](2014)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回顾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前者给予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后者给予钢丝环扎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85.6%。观察组膝盖屈伸活动范围21°40°者3例、41°90°者19例、大于90°者27例;对照组小于20°者7例,40°者11例,90°者19例,大于90°者12例。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和钢丝环扎内固定术都能有效复位髌骨,满足治疗要求,但改良张力带力学性能优越,疗效更佳,疼痛指数更低。
朱炼[3](2014)在《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文中提出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在伸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髌骨位于膝前皮下,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21%。髌骨骨折导致伸膝装置的连续性被破坏且髌股关节面不平。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预后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都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髌骨骨折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和新型内固定物被广泛使用,使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20世纪前髌骨骨折的治疗是存在争议的,非手术治疗常常被采用,Dowd等人认为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骨折愈合率低且致残率高。由于外科手术中无菌技术的提高,两种手术方案被提出:髌骨切开复位钢丝固定和髌骨全切。随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治疗髌骨骨折的首选。严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常采用髌骨完全切除术作为治疗方法,但对于其疗效和远期愈后,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当髌骨粉碎性骨折不能良好复位并稳定固定时,可以采取髌骨完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满意率约为80%。而在1980后,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后的研究对此产生了争论,认为该术式的临床结果并不理想,仅仅可以作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最后措施。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均仅针对患侧的预后功能,髌骨粉碎性骨折患侧完全切除术对健侧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影响及其影像学改变极少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临床上对髌骨骨折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则上最大限度地保留髌骨及充分恢复其的功能。大多数移位的髌骨骨折可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髌骨骨折、尤其是下极严重粉碎性骨折,常采用部分切除术治疗。国内外较少见文献报道髌骨部分切除术的长期疗效和髌股关节的退化程度。本研究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和MRI评分来判断髌骨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迅速增加,使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增多。然而,老年髌骨骨折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质较差,复位内固定时骨折块易碎裂,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大多数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进行数周外固定。但是,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外固定支具,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容易造成关节僵直,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通过对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患者的影响。第一部分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目的:通过对257例成年汉族人髌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测量,通过判别分析,找到进行男女性别判别的方法。方法:选择自愿参加测试的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就医的志愿者,自愿参加测试。对这些受试者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髌骨的高度和宽度、髌骨厚度和内外侧关节面的宽度。通过统计处理找出单项指标和多项指标的判别分析函数和判断符合率。结果: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5项指标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显着(P<0.01),单项判别中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判别函数为Y1=-82.08+7.95X4;Y2=-60.29+6.78X4,判断符合率:83.3%。多项判别分析函数为Y1=-296.24+2.94X1+6.78X2+0.119X3+3.01X4+4.70X5;Y2=-261.06+2.82X1+6.72X2+0.07X3+2.08X4+4.33X5,判断符合率达89.10%。结论:髌骨内侧关节面宽度单项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3.3%;通过多项判别分析函数判别分析判断符合率达89.10%。通过对髌骨形态学的测量分析,找到了通过髌骨对性别进行判别的可靠方法。第二部分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目的:目的:探讨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的远期功能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手术治疗的29例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资料,男2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5.8岁(29~71岁)。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29例患者术后获8~18年(平均13年)随访。29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13.8±5.8)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4例,中度5例;健侧WORMS评分平均为(12.3±5.5)分,其中轻度关节炎26例,中度3例,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1,P=0.321)。KOOS评分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8.0±6.4)分、症状为(86.9±5.7)分、日常生活为(89.9±5.2)分、娱乐及运动功能为(83.6±7.6)分、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为(80.5±8.5)分。Bostman评分平均为(27.4±3.6)分,其中优20例,良9例。患侧膝关节平均屈曲为128.3°±5.5°,健侧为128.8°±4.2°;患侧膝关节峰扭矩平均为(105.4±12.2)牛·米,健侧为(106.6±9.1)牛·米,以上项目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术不会造成严重的髌股关节退变和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远期疗效优良。对于难以复位和复位不良的髌骨骨折,可行髌骨部分切除术。第三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切除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目的:本研究通对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切除和髌骨内固定健侧和患侧膝关节的影像学评分和功能评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髌骨粉碎骨折髌骨全切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健患侧的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治疗的髌骨粉碎骨折的患者52例,其中髌骨全部切除患者24例(切除组);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28例(固定组)。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Whole-Organ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对患者的MRI进行影像学分析。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使用Biodex-Ⅱ型(美国)等速测力系统对患者双膝伸膝峰扭矩和屈曲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全切组24例患者术后获11~26年(平均17.3年)随访。固定组2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2-22年(平均15.5年)。末次随访时全切组24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6.58±1.05)分;健侧平均为(4.71±0.53)分。固定组28例患者患侧改良WORMS评分平均为(8.11±1.21)分;健侧平均为(4.43±0.28)分,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AKS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52.75±2.87分;固定组AKS膝关节评分中健侧膝关节评分为165.08±2.23分,患侧为149.14±2.66分;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切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9.9°±3.0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3.5°±2.71°;固定组患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15.32°±3.11°,健侧膝关节屈曲平均为127.14°±1.6°,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患侧比较P=0.298,P>0.05,表1)。全切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6.08±2.32)牛·米,健侧为(106.46±1.8)牛·米;内固定组患侧膝关节伸膝峰扭矩平均为(99.18±1.98)牛·米,健侧为(105.25±1.63)牛·米,全切组与固定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康复与代偿后,髌骨切除患者与内固定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无差别,全切组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略差。MRI影像结果却提示内固定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出现的关节退变。两组健侧的膝关节功能代偿性增加,是健侧膝关节加速退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目的:老年髌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两种康复方案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石膏固定对膝关节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月119例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20例,64例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55例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采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和Bostman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对这些患者的伤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进行登记研究。结果:随访时间从36至98个月,平均随访53个月。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损伤的机制,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没有差异。按照Bostman评分标准,早期活动组得分高于石膏固定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721)。早期活动组优良率为79.69%(51/64);石膏固定组为81.82%(45/55),也没有统计学差异。KOOS评分中早期活动组略高于石膏固定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患者屈曲为114.64°±18.31°(59°135°),早期活动组为116.36°±18.60°(54°135°),两组也没有统计学差别(P=0.612)。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均不受限。石膏固定组没有内固定失败发生;早期活动组中有14例内固定失败发生,其中10例进行了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给予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另外4例患者,给予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有14例发生感染,其中石膏固定组9例,早期活动组5例。浅表感染12例(石膏固定组8例,早期活动组4例),深部感染两例(每组各一例)。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和使用抗菌药物后均已得到控制,并且伤口愈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石膏固定组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栓塞13例,深静脉血栓1例,早期活动组静脉血栓栓塞5例,没有深静脉血栓出现。结论:老年骨质较好且非粉碎骨折固定较为坚强的患者不应给予石膏外固定,早期活动内固定失败率低,功能恢复理想。老年粉碎骨折固定不够坚强的患者术后应给予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对膝关节功能较小,但患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升高。对于血栓高危老年髌骨骨折患者,应积极进行防血栓治疗,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第五部分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目的:本研究目标是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对比单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是否有更好的肩关节功能。方法:我院创伤中心就诊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患者使用角度锁定钢板加髂骨植骨(实验组),22例仅单独采用角度锁定钢板(对照组)。术后给予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的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分。和SF-36测量调查表[15]。最后记录这些患者是否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工作和活动能力。结果:没有患者术后感染,所有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后骨折远端内外翻角度小于5度。实验组患者临床及放射学检查均取得骨折愈合。实验组中没有肱骨头塌陷骨坏死及螺钉穿出关节面。骨折愈合放射学检查实验组为(4.66±1.63)个月,明显早于对照组(5.98±1.57)个月(P <0.05,表2)。术后实验组测量ROM也显着优于对照组,包括屈((148.00±18.59)与(121.73±17.20)度),伸((49.00±2.22)比(42.06±2.06))度,内旋((45.00±5.61)比(35.00±3.55)度),外旋((64.00±9.17)比(52.14±5.73)度)。SF-36评分中,实验组((88.00±5.71)分)显着高于对照显组((69.45±9.45)分,P <0.001)。平均VAS疼痛程度实验组(mean rank,10.50)显着低于对照组(meanrank,47.19)(P <0.001)。实验组除一例患者外(17/18,94.4%)均回到了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与此相反,对照组中4例患者不能回到在他们以前的活动状态或职业。结论: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预后较好且并发症率低。
李钰[4](2013)在《爪形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爪形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爪形髌骨接骨板治疗,结果:使用王亦璁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本组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2±4.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1.2周。依王亦璁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1%。结论:爪形髌骨接骨板能有效对抗髌股关节的张应力、维持膝关节正常的旋转中心范围和股四头肌的力臂,应用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良好。
徐璋,李洪,余洋[5](2013)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87例临床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总结改良张力带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7例灵活采用克氏针钢丝或单纯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87例患者随访82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半,优良率为92.6%。结论灵活采用各种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肯定,操作简单,不需特殊器械,经济适用,适合推广。
范华波,彭聚胜,蒋丛斌,杨万波,陈刚,余鹏,鄢辉[6](2013)在《直切口细克氏针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65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直切口细克氏针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直切口细克氏针加改良张力带治疗65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5.5 d,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93.8%。结论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创伤小、固定牢固、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吴火炎,许晖,余利荣,李云龙[7](2012)在《钢丝环扎+“8”字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相对较多,疗效也各有不同,可能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骨不连或再骨折、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5月采用钢丝环扎+"8"字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24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结果满意。结果随访6个月~4年,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疗效评价优2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1.6%。结论采用钢丝环扎+"8"字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费用低廉,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姜义信,王彦,张吉朝,张士贤,高伟罡,贺仲龙[8](2012)在《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现况综述》文中认为髌骨下极骨折占需要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9.3%~22.4%[1]。髌骨下极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相对较小,骨折块下不带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2];下极应力相对集中,又属于髌腱的起点,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临床医生应在复位及固定方[3]
李永旺,孙俊英[9](2011)在《钢缆钉与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钢缆钉(Cable pin系统)及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2例行Cable pin系统治疗(Cable pin组),18例行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钢丝环扎组)。参照Bostman标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able pin组手术时间为(50.00±2.08)min,与钢丝环扎组的(54.00±2.11)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le pin组住院费用[(28 500±800)元]高于钢丝环扎组[(9000±1000)元],骨折愈合时间[(10±2)周]短于钢丝环扎组[(12±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le pin组随访(13.00±5.78)个月,优率为83.3%(10/12);钢丝环扎组随访(24.06±1.82)个月,优率为38.9%(7/18),两组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Cable 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确切、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膝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英果,朱冬承,冯国新,佟大可[10](2011)在《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文中认为目的探讨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6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髌骨骨折,其中横形13例,粉碎性3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0~68岁,平均49岁。采用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切开复位后,垂直于骨折线或主要骨折块选择适当长度2根半螺纹拉力螺钉用动力系统攻钻入骨,然后在髌骨一端横行钻一骨道,用钢缆穿过骨道,在髌骨前方"8"字结扎,用专用器械收紧钢缆并束缚固定,如骨折仍欠稳定可再加环扎固定。结果 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4.5个月。切口均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8~12个周,无感染,无钢缆松脱、滑移、断裂,退钉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发生。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5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Cable-Pin系统对有适应证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二、EC胶加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C胶加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
2.2 疗效比较 |
2.3并发症比较 |
3讨论 |
(2)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3] |
1.3 治疗方法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ODI评分 |
3 讨论 |
(3)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华北地区成年汉族人髌骨CT三维重建测量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髌骨部分切除患者膝关节远期功能与影像学改变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髌骨全切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双侧膝关节远期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老年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对比辅助外固定治疗的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自体髂骨移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爪形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2手术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5)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87例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受伤原因 |
1.3影像学检查结果 |
1.4 治疗方法 |
1.4.1 手术方法的共同点 |
1.4.2 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方法 |
1.4.3 术后处理 |
1.5 疗效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髌骨骨折治疗原则 |
3.2 克氏针张力带优点 |
3.3 手术技巧及注意点 |
3.4 术后功能锻炼原则 |
(6)直切口细克氏针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髌骨粉碎性骨折特点 |
3.2 髌前直切口优点 |
3.3 不同内固定方式比较 |
3.4 手术体会及注意事项 |
(7)钢丝环扎+“8”字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治疗结果 |
2 讨论 |
(8)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现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髌骨的生物力学与应用解剖的特点 |
2 手术方法 |
2.1 钢丝环扎内固定 |
2.2 镍钛-聚髌器内固定 (NT-PC) |
2.3 篮网状钢板固定 |
2.4 改良张力带固定 |
(10)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able-Pin系统 |
1.3 治疗方法 |
1.4 术后处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髌骨骨折治疗 |
3.2 Cable-Pin的设计的特点 |
3.3 Cable-Pin系统固定髌骨骨折的体会 |
四、EC胶加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线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 何家雄,吴征杰,曾焰辉,李灿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04)
- [2]改良张力带内固定与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对比研究[J]. 梁光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04)
- [3]手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远期功能及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研究[D]. 朱炼.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4]爪形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 李钰. 中国伤残医学, 2013(11)
- [5]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87例临床体会[J]. 徐璋,李洪,余洋. 现代医药卫生, 2013(21)
- [6]直切口细克氏针加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65例[J]. 范华波,彭聚胜,蒋丛斌,杨万波,陈刚,余鹏,鄢辉. 武警医学, 2013(01)
- [7]钢丝环扎+“8”字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 吴火炎,许晖,余利荣,李云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20)
- [8]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现况综述[J]. 姜义信,王彦,张吉朝,张士贤,高伟罡,贺仲龙. 临床误诊误治, 2012(06)
- [9]钢缆钉与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J]. 李永旺,孙俊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11)
- [10]Cable-Pin系统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J]. 杨英果,朱冬承,冯国新,佟大可. 实用骨科杂志,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