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环境系统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褚昕宇[1](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张禹[2](2021)在《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文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魂”,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其地位决定了它传承和发扬的价值。互联网+教育及信息2.0时代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变革,面对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复杂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象愈发无法忽视。诸多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影响因素中,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无疑是最为系统、高效施加影响并做出努力的重要方面,是文化传承最值得关注的一环。SOR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1)S(刺激)分别直接作用于O(机体)和R(反应);(2)O(机体)直接作用于R(反应);(3)S(刺激)以O(机体)为中介作用于R(反应)。该理论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厘清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以及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间的关系。文章主体内容涵盖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碰撞”,涉及引言论及的信息多元化社会高校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从实际现状入手宏观掌握课程及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和文化认同间的碰撞,引导“发现问题”;第二部分是“消解”,关联第一、二、三章中以SOR理论为框架对现状的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探讨,以“分析问题”;第三部分为“治愈”,涉及第四章对结论的梳理与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应对策略的探讨和第五章中对研究的反思和展望,主要对研究问题进行回应,并从大课程观、教育生态学理论等思想启示出发分析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策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具体布局谋篇如下:引言部分详细陈述了选题缘起与价值,界定了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提出问题: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如何应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为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带来的挑战。第一章主要呈现了研究所基于的刺激(S)-机体(O)-反应(R)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理论基础,梳理分析了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认同、“信息茧房”相关研究的现状、观点及趋势,阐述研究流程,并对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工具的来源及依据、工具科学性、资料分析处理方式等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着重对机体(O)与反应(R)的样态:“茧房”对“认同”的影响进行探究。首先,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程度以及不同群体学生呈现的不同样态。其次,基于SOR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通过SEM分析和访谈资料分析,探究了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各维度间的关联路径,发现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及认同间形成了动态、双向、循环的作用路径,据此构建了传统文化“信息茧房-认同”关系模型。第三章重点在刺激(S)的施加:探讨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首先从信息学视角调查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现状,包括课程信息及课程渠道;其次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及“茧房”的影响,发现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抑制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第四章首先依据分析结果梳理了对全国34省、市、自治区共520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所得结论: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其次,在大课程观等理论指导下,探讨高校课程的“破茧”策略,即刺激(S)的应然走向。建议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坚持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素养提升式课程与教学观念“整合化”、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这“七化”,助力高校学生“破茧成蝶”。根据结论与建议构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模型的动态运行要遵从九“化”,即课程设计个性化、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内容多维化、课程实施动态化、课程层次科学化、课程评价全面化、课程管理灵活化、课程理念时代化、课程资源丰富化。最后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突破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整体而言,研究基于SOR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分析的三方互证,遵“六步走”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步:问卷前访谈。旨在调查高校学生群体“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是否存在及可能的存在程度,根据预期假设,探究“茧房”可能的成因及其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与问卷数据分析互证、互补分析。第二步:资料分析,包括对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梳理,为问卷调查的维度、侧重点奠基。第三步:问卷编制及问卷调查。依据资料分析结果,请教权威学者,参考领域内着作,编制问卷,进行调查,旨在调查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及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现状。第四步: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包括对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模型建立、检验和分析。第五步:资料综合梳理分析与策略探究,旨在综合全部对文献、访谈资料、数据检验结果等的分析结果,梳理结论。判断在综合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预期假设以外的、无法进行解释的研究结果。如果有,则再次进行问卷后访谈,反之进行下一步。第六步: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等权威理论,进行最终的策略探讨。
刘艺[3](2021)在《试论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税收规模也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金税三期建设落地,“互联网+税务”计划的实施,以及金税四期的即将上线,税收信息化在我国的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完善的税收信息建设以及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因此,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影响税收征管效率这一问题也受到专家学者持续关注。研究税收信息化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和作用对有助于提升国家税收征管整体效率。为此,本文以我国国税局的税收信息化支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18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实证方法来研究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的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对于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当前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对税收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各个因素,为实证过程选取指标提供相关依据。其次,本文章通过DEA三阶段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第一,利用投入导向型DEA-BCC模型对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测算,得到初始的税收征管效率;第二,引入环境变量利用SFA模型进行随机前沿分析,剔除环境变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投入松弛变量进行调整;第三,将调整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测算,得到调整后的税收征管效率值;第四,将调整后的税收征管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税收信息化的量化指标以及税收征管方面直接相关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根据实证结果可知,信息化建设支出和税务人员素质与税收征管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金税工程支出和省级以上PC服务器数量与税收征管效率呈负相关。最后,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税收信息化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税收信息化角度提出促进我国税务系统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提升税收征管效率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税收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综合素质;创建完善的税收信息化责任体制;完善税收信息化的法律体系;利用互联网加强税收宣传工作。
翟梦瑜[4](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仇飞云[6](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徐文斌[7](2020)在《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分析》文中认为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平衡是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现实性问题,不平衡现象的产生,对国家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都造成影响。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不平衡现象在生产领域会直接导致生产与再生产效率的降低,阻碍经济良性发展。因此,研究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通过对产业生产部门的调整,为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延长经济繁荣、规避经济危机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对社会生产部门的两大部类划分,进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建立。依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从生产领域对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到解决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的影响原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市场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对现有文献整理,对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对两大部类结构平衡条件来进行研究;二是运用再生产模型从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角度对政策进行解析;三是对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问题解决途径的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现象,学界运用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进行了一定有意义、有深度的讨论。其中对两大部类的平衡条件研究,找到两大部类进行再生产交换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对政策解读方面,通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解读现有关于结构性改革等现实问题的分析;对不平衡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关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研究空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提出了满足人民需求成为解决当下我国经济生产的重要内容,但并没有在理论中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二是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研究中,鲜少出现在两大部类可以实现交换的条件下,以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来进行宏观调节的分析。为此,本文尝试从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开始,对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条件进行研究,以给出两大部类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长期稳定进行的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研究的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来进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并不是认为第Ⅱ部类的增长速度优于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并且在对这一假定前提进行分析后,得到了为使经济整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调节使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第Ⅱ部类的增长速度。因此,从第Ⅱ部类着手,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寻找两大部类积累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调节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现象给出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为依据,以从满足人们需要来进行再生产规模的确定,进而得到两大部类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积累率与增长率之间隐藏的规律。并通过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规律进行现实分析,以得到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两大部类之间不平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解决途径。围绕这一研究思路,本研究共分为六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绪论部分主要进行对本文所要研究内容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说明,并对本文所应用到的一些理论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交代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对文章的结构安排,在整个研究框架中具有总括性和纲要性。第二章为国内外理论基础。首先从魁奈和亚当·斯密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建立的溯源进行整理;其次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形成逻辑进行梳理;最后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并对其中重点学者的主要观点、核心结论等内容进行系统性介绍。整理得到相对完整的关于马克思不平衡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理论体系和研究脉络。第三章是对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分析的理论探讨和模型分析。在这一章节中,重点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图式,并在这一理论下,对再生产模型进行扩展性研究:在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条件下,对第Ⅰ部类的积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中得到,在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基础上,依然会出现两大部类结构性失衡的再生产过程。其中,在利润平均化的条件下,若第Ⅱ部类的积累率水平高于第Ⅰ部类积累率水平,则存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虽然能够进行,但长期过程中,会出现第Ⅰ部类积累率随再生产不断进行而持续下降的现象。因此,通过积累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两大部类之间,再生产过程中的协调约束条件,以调整部类生产,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通过运用现实经济数据说明理论分析中所得到的结论。在这一章中,利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用两大部类积累率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运用VAR模型对GDP增长率与两大部类积累率差来进行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得到两者之间显示出反向运动的结果。通过现实数据描述进一步佐证理论分析中得到的结论:第Ⅱ部类的增长速度若高于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则会出现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倾向。第五章是为进一步的对本文所提出的规律进行现实研究,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部类扩展和现实应用做出现有研究的梳理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和评述,以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做出理论基础。在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拓展性的研究,包括将两大部类扩展为三部类、四部类甚至五部类,以使再生产理论更接近现实生产活动。本章对此类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得到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存在创新成果,同时也具有其现实意义,为今后基于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以及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于部类之间经济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第六章是依照本研究得到的结论进行的政策建议。在这一章中,结合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现有扩展性分析,总结出一些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并针对我国现实发展情况给出使经济可以健康、平稳发展可能性的政策建议。认为为实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需要从生产消费品部门开始对生产失衡问题进行调节,进而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本研究在跳脱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以第Ⅰ部类为积累基础的研究方式下,结合经济发展追求的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目标,在对两大部类进行扩大再生产交换的过程中,以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两大部类结构的不平衡问题进行再研究,进而找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可能原因。总结而言,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进行再研究。通过引入利润率平均化的假定,在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模型进行从数字到一般化的拓展研究。并且得到两大部类的增长率差额(第Ⅱ部类减去第Ⅰ部类)在非均衡状态下会随着再生产的进行而不断加剧。在对马克思两部类的再生产模型进行扩展分析时,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情况下,假定第Ⅱ部类积累率不变,即增长率也不发生变化,若两大部类积累率不同,会出现两大部类间增长率之差不断扩大的情况。其中一种情况为,在第Ⅰ部类的增长率小于第Ⅱ部类增长率时,会出现从第二年(第二期)开始,第Ⅰ部类的增长率持续降低,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这一研究同其它研究不同在于在对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进行模型化的分析中,是建立在给定第Ⅱ部类的积累率的条件下进行的,并找到两大部类积累率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得到第Ⅰ部类增长率不应低于第Ⅱ部类增长率的结论。二是对现实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在对所有企业进行初步的两大部类划分的基础上,重复剔除,进而对两大部类企业的积累率做差值,找到第Ⅱ部类积累率的相对不变基础,并找到两大部类积累率的差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在进行一系列检验下,得到与本文再生产模型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在这一实证结果的支持下,为以第Ⅱ部类积累率给定的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积累率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给出现实基础,并以此可以为政策调控给出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三是对现有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进行全面的整理,并对再生产理论中的模型研究进行重点梳理,试图通过找到两大部类再生产模型研究中的空缺,寻求符合现今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研究空间。为今后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基础,也为今后对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能空间。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从两大部类再生产图式的分析、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讨论、现实政策分析的讨论、危机理论的讨论等方面展开。而在对两大部类再生产图式的讨论中,以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为假定条件进行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关系的研究并没有细致的讨论,因此,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调节第Ⅱ部类的积累率或增长率为政策对象,会挖掘出可能的研究空间。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树鹏[9](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石国富[10](2019)在《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持生产效率优势是造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造船模式代表着一类具有相近的固有造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生产系统。通过对造船模式演变路径的分析发现,总装化建造是现有造船模式的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切入点,研究造船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配置效率和行为绩效理论,本文将造船生产系统分解为由产品、流程和组织三维结构构架和由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三种行为构架组成的子系统集合,形成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模型,为应用现有效率理论从系统结构和行为关系的角度分析造船生产系统的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价格传导、质量变化、结构约束和行为激励等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造船生产系统的产业环境、产品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四个方面对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为基本类别的造船生产效率分类方法,为分析和利用影响因素提高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构建了结构与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系统环境的市场绩效模型和面向系统内部的生产绩效模型。市场绩效模型以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生产绩效模型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定义为系统的结构贡献系数矩阵与行为绩效矩阵的乘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回归法构建了造船生产效率的度量评价模型;利用造船生产系统的历史样本数据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行为绩效;再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的贡献系数。通过行为绩效矩阵和贡献矩阵来深层次地分析系统内低效率的位置、原因和程度,为拟定提升造船生产效率的措施和评价效率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造船业和造船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由造船产业环境、造船设计方法、造船生产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复杂的造船生产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问题,即由产品、流程和组织构架构成的三维结构与设计、作业和管理三种行为的绩效结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解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三者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步的综合性重要作用是解决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试论环境系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环境系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2)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
2.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发挥重要功能与地位 |
3.信息科技推动高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 |
4.信息茧房的不利影响及相关研究的缺失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1.理论贡献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
3.传统文化信息茧房 |
4.大课程观 |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SOR理论 |
1.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思想起源 |
2.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扩展应用 |
3.刺激-机体-反应框架在研究中的对应关系 |
(二)选题相关研究的综述 |
1.文化课程:高校可以施加的传统文化刺激 |
2.文化认同:学生机体内在的传统文化认同 |
3.信息茧房:学生的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反应 |
(三)其他相关理论及应用 |
1.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
2.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
(四)研究方法及流程设计 |
1.研究方法 |
2.流程设计 |
(五)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数据处理 |
二、反应(R)与机体(O)的交互:“茧房”对“认同”的影响 |
(一)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2.不同群体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差异 |
(二)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2.不同群体高校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差异 |
(三)学生“认同”与“茧房”的交互路径 |
1.前期访谈资料分析先验猜想 |
2.相关性检验再验关联存在性 |
3.理论基础及假设模型的提出 |
4.假设模型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四)小结:“茧房”对“认同”产生的影响 |
三、刺激(S)的着力点: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 |
(一)刺激(S)的样态:当前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呈现现状 |
1.课程信息 |
2.课程渠道 |
(二)刺激(S)的效用:课程对“茧房”以及“认同”的作用 |
1.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的影响 |
2.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 |
(三)小结:课程应对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不利影响的有效着力点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基于相关理论比较对研究结果的梳理 |
1.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 |
2.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 |
3.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 |
4.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 |
(二)讨论:基于“破茧”对课程应然走向的探讨 |
1.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 |
2.素养提升式课程教学观念“整合化” |
3.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 |
4.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 |
5.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 |
6.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 |
五、结语 |
(一)启示与建议 |
(二)创新与反思 |
1.研究创新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3)试论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状况 |
2.1 我国税收信息化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期 |
2.1.2 起步期 |
2.1.3 成长期 |
2.1.4 发展期 |
2.2 我国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2.2.1 税收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不足 |
2.2.2 涉税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
2.2.3 税收信息化存在安全隐患 |
2.2.4 税务机关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
2.2.5 税务信息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
3.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税收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
3.1.1 金税工程 |
3.1.2 互联网+税务 |
3.2 税收征管效率的概念 |
3.3 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 |
3.3.1 制度因素 |
3.3.2 经济因素 |
3.3.3 社会因素 |
3.3.4 技术因素 |
4.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DEA三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理论介绍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4.1.2 传统的DEA模型 |
4.1.3 三阶段DEA模型 |
4.1.4 Tobit回归模型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4.2.2 环境变量 |
4.2.3 Tobit回归解释变量 |
4.2.4 数据来源 |
4.3 DEA三阶段实证结果分析 |
4.3.1 第一阶段:传统DEA初始效率分析 |
4.3.2 第二阶段:SFA回归 |
4.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投入产出变量的DEA效率分析 |
4.3.4 结论 |
4.4 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 |
4.4.1 选取Tobit模型说明 |
4.4.2 提出假设 |
4.4.3 实证模型 |
4.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不断创新优化税收征管信息技术的应用 |
5.2.2 培养综合型税务人才 |
5.2.3 充分利用大数据控制税收信息化风险 |
5.2.4 创建完善的税收信息化责任体制 |
5.2.5 完善税收信息化的法律体系 |
5.2.6 利用互联网加强税收宣传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投入产出分析 |
2.2.2 生态网络分析 |
2.2.3 多元统计分析 |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
2.3.1 引言 |
2.3.2 模型建立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4 主要结论 |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
2.4.1 引言 |
2.4.2 模型建立 |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4 主要结论 |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
2.5.1 引言 |
2.5.2 模型建立 |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4 主要结论 |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
2.6.1 引言 |
2.6.2 模型建立 |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4 主要结论 |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
2.7.1 引言 |
2.7.2 模型建立 |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4 主要结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网络平衡方法 |
3.2.3 多元统计分析 |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
3.3.1 引言 |
3.3.2 模型建立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主要结论 |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
3.4.1 引言 |
3.4.2 模型建立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主要结论 |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
3.5.1 引言 |
3.5.2 模型建立 |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4 主要结论 |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
3.6.1 引言 |
3.6.2 模型建立 |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6.4 主要结论 |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
3.7.1 引言 |
3.7.2 模型建立 |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7.4 主要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
4.2 研究方法 |
4.2.1 系统优化模型 |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4 主要结论 |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
4.4.1 引言 |
4.4.2 模型建立 |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4 主要结论 |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
4.5.1 引言 |
4.5.2 模型建立 |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4 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7)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不平衡、结构不平衡 |
二、马克思的再生产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内容框架安排 |
第二章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的理论溯源 |
一、重农学派中的思想渊源 |
二、古典经济学中的思想来源 |
第二节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的形成逻辑 |
一、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再生产不平衡问题的思想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一、列宁、卢森堡等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的研究 |
二、中国领导人有关两大部类再生产问题的思想 |
三、近年来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基于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积累与增长 |
第一节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图式 |
一、简单再生产 |
二、扩大再生产 |
第二节 两大部类再生产的平衡条件及积累原则 |
一、基于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对平衡概念的说明 |
二、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原因 |
第三节 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两大部类再生产模型 |
一、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数字模型分析 |
二、给定第Ⅱ部类积累率的一般化分析 |
第四章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结构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定性描述 |
一、变量选取 |
二、两大部类积累率差(第Ⅱ部类-第Ⅰ部类) |
三、两大部类积累率差与GDP增长率关系的定性描述 |
第二节 定量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检验 |
第五章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拓展 |
第一节 对商品细分化的拓展 |
一、奢侈品的三部类拓展 |
二、军工品的三部类扩展 |
三、服务业的三部类拓展 |
四、其他划分方式 |
第二节 引入非商品因素的拓展 |
一、引入资源环境的拓展 |
二、引入政府、贸易的拓展 |
三、其他划分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应用拓展 |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应用 |
二、在结构调节、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应用 |
第六章 尾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造船业现状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1.2 造船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研究 |
2.1.3 造船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分析方法 |
2.2.2 制造模式理论 |
2.2.3 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 |
3.1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建模思路 |
3.1.1 建模的目标 |
3.1.2 系统的共性特点分析 |
3.1.3 建模的方法 |
3.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
3.2.1 投入产出模型的架构 |
3.2.2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投入 |
3.2.3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产出 |
3.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结构模型 |
3.3.1 产品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2 流程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3 组织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行为模型 |
3.4.1 系统行为架构模型 |
3.4.2 设计行为结构模型 |
3.4.3 作业行为结构模型 |
3.4.4 管理行为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1 生产效率的内涵与效率函数 |
4.1.2 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1.3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4.2 影响因素的来源和范围研究 |
4.2.1 影响因素的来源分析 |
4.2.2 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
4.3 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的作用分析 |
4.3.1 造船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
4.3.2 造船设计方法因素分析 |
4.3.3 造船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
4.3.4 造船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 总装化造船系统效率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 |
5.1.1 系统的非效率来源分析 |
5.1.2 效率评价模型的度量范围 |
5.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1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2 系统产出的计量方法 |
5.2.3 系统投入的计量方法 |
5.3 面向系统环境的总装化造船系统市场绩效模型 |
5.3.1 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
5.3.2 要素比较模型 |
5.3.3 竞争力比较模型 |
5.4 面向系统内部的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绩效模型 |
5.4.1 系统效率模型 |
5.4.2 结构效率模型 |
5.4.3 行为绩效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市场绩效 |
6.1.1 市场竞争力比较 |
6.1.2 要素效率比较模型 |
6.2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生产绩效 |
6.2.1 企业生产绩效度量 |
6.2.2 企业生产绩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船舶产品分类 |
附录B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作业区域 |
附录C 大连船舶重工某生产线的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D 2009-2014年中国典型造船企业投入、产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试论环境系统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D]. 张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试论税收信息化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D]. 刘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结构不平衡分析[D]. 徐文斌.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 石国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