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贾凤鸣[1](2020)在《德国美占区新闻业管制机构研究(1944-1948)》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个国家分区占领,开始实行军事管制,同时对德国进行民主化改造,实行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再教育政策。美国在其占领区内也根据这些政策对德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重建工作,其中在新闻业方面,军事管制政府专门成立了信息管制局来负责对美占区内的所有大众媒体进行军事管制,同时在报纸、广播、图书等新闻传媒领域开始了旨在消灭纳粹思想和培养民主观念的非纳粹化及再教育活动。信息管制局在新闻工作者的从业背景资格审查和培训、新闻宣传内容的选择、新闻机构的建立并引进美国的文化作品等方面,对美占区的新闻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新闻体系。随着美苏关系的紧张,美国对德政策也开始出现变化。美国对德政策开始趋于缓和,转为以重建扶植为主,旨在将德国变为与苏联进行冷战的前沿阵地。通过马歇尔计划,德国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开始走上了复苏的道路。信息管制局作为美国军事管制政府的下设机构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被更名为信息服务局,其主要职能也相应做出调整,以协助德国发展新闻业为主,取消了之前的军事管制。通过建立图书室、邀请德方新闻工作者赴美学习并开启美德新闻人员交流等活动,美国不断向德国渗透美国文化和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思想。新闻业的管制与重建虽然只是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一方面,但是它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新闻业的非纳粹化和资本主义式新闻体系的建构,为西德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做到了拉拢西德,消除德国人民的反美情绪,为美国在西欧的整体战略提供助力。本文通过信息管制局和信息服务局,两个全面负责美占区信息管制与重建的官方机构的分析研究,探讨美国在战后德国新闻业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冷战对新闻业政策的影响。
孙文沛,阮一帆[2](2019)在《从“再教育”到“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二战后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纳粹历史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纳粹历史反思和民主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战后初期直至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经历了一次失范与重构,主要表现为教育流派、逻辑起点与叙事范式的转变。占领时期美国政府依照杜威等学者对纳粹主义根源的诊断,在西占区发起"再教育"运动以克服德国的专制传统,以实用主义的教育方式揭露纳粹罪行和德国人民的集体罪责。联邦德国建立后,文化教育学的复归彻底改变了50年代纳粹历史教育的逻辑和范式,教育界在"美好过去"的自我设定下对纳粹历史采取沉默与逃避的态度,最终导致1959年反犹浪潮的爆发。1966年阿多诺发表《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报告,指明了纳粹历史教育对德国社会的重要性,将"大屠杀"设定为纳粹历史教育的核心内容,批判放弃思考和判断的纳粹"追随者",从而引领纳粹历史教育率先转向批判教育学范式并走上正轨。
徐之凯[3](2018)在《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德国被盟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进行分区占领。在盟国管制委员会(ACC)的宏观管控下,德国人民必须服从盟国占领者的指令,四大盟国也竭尽所能在各自占区推行自己的占领政策。出于外交及地缘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占领区当局维持着一个相对于其他占区更为独立自主的地位,以追求法国的地缘安全,供战后重建之用的经济赔偿并确保德国在政治上的去中央集权化。于是,法方军政府(GMF)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的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的实现而服务。在法国这一利用德国人员的典型模式之中,出现了三种标志性的特殊德国雇员群体,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军政府服务,帮助法国占领者有效地实现其对德占领的目标:直接从属于军政府的德国雇员、德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以及外籍军团中的德国士兵。随着盟国间多项重要决议的出台,以及战后初期诸多重大事件及民众运动(比如非纳粹化,民主化,再教育及非军事化等)在德国的发生,这些特殊群体在占领期间往往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他们的命运直观而深刻地反映了战后法国对德占领政策的演变以及法国人民对于德意志民族态度的转化。
林倩倩[4](2018)在《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却在很多人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德国人也在不断反思,并用各种教育方式让后代能够铭记这段历史。本文从德国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的历史教课书看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德国的二战历史教育经历了一段曲折且复杂的时期,这也使得德国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经历了这样一段时期,从“掩盖式”、“揭露式”、到如今的“反思式”。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称为文理中学高级部,文理中学高级部将历史课作为基础课。文理中学高级部的历史课程分为入门阶段和资格阶段,并且规定了基础课程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德国将二战历史内容放在了“德国民主与独裁——魏玛共和国和国家社会主义”这一单元中,分为“魏玛民主与纳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策”、“魏玛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公民身份和工业社会”、“屠杀犹太人”、“抵抗国家社会主义”的6个必修内容和“欧洲法西斯主义”、“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在现在历史上的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这3个选修内容。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德国人对于二战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否定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对种族屠杀的反思”、“对集体罪责的认识”。从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可以看出德国人不仅自身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而且要求德国青少年接受历史的真相。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如实讲解二战历史,并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罪行,承担战争的罪责的目的,同时也培养青少年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正如德国前总理科尔说过“纳粹德国使世界陷入恐怖和惊骇,这段屠杀时期,这段杀戮各国人民的时期,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和最痛苦的一章。但是,我们毕竟知道观察和了解纳粹的罪过,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所要理解的、‘从历史中学习’这句话的含义”。
吴国斌[5](2017)在《文化教育学视域中的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研究(1945-1968)》文中研究指明影响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具体的影响过程又是怎样的?这是政治教育国别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对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产生这种教育理念的基本教育流派,而这种影响体现在具体时段的特定政治教育活动。本文就是要试图厘清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教育学流派——文化教育学对战后德国政治教育(1945-1968)的深刻影响,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二战以后,文化教育学派长期在德国教育界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学派高度关注政治教育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教育思想,并且在战后积极回应德国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因而对战后德国的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研究试图对德国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体系——文化政治教育理论,并形成政治教育分析的文化教育学视域。再透过该视域,对德国在战后转型时期(1945年-1968年)的政治教育发展演化的过程(包含重大事件、理论变迁、实践举措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获得关于德国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本文除前言(第一章)和结语(第八章)外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考察近现代德国的历史——从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到1945年纳粹德国覆亡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考察,目的在于分析文化教育学产生以及德国政治教育早期发展历史背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和内在的矛盾性。其中的一面是容克专制的政治体制及保守的文化,另一面则是对西方自由民主体制的借鉴及自由的文化。这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德意志道路”。尤其是文化的两面性长期存在,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魏玛时期文化的两面性体现为: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盛行一时,而传统的保守文化影响依然十分强大,两者之间出现对立相持的态势。相持的结果,就是对两种文化进行调和,具体说来,就是对自由主义文化进行传统的改造,形成一种混合的文化。文化教育学就产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与在教育领域中德国文化两个方面既相对立又相兼容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它表明德国传统文化与自由民主意识并非仅仅表现为相互对立,两者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起来。文化教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学密切关联。战后时期同魏玛时期一样,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的自由文化逐渐成为德国的主流文化,这种趋势不可阻挡。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难以消除,依然呈现出两面性特征。文化教育学可以说是一种实现了文化调和的教育学,因此,战后的政治教育活动,必然会受到文化教育学深刻的影响。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文化教育学关于文化与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思想,分析了文化教育学关于怎样用文化的方式来解释、解决政治教育问题的主要论点。研究表明,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意味浓厚,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教育思想。本章提出了文化政治教育的概念,尝试构建文化政治教育理论,使得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体系化、严整化,可以为深入探讨战后德国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域,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在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诸方面,文化教育学都有独到的、既带有德意志民族本土化特色、又有一般教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目标方面,文化政治教育认为,人是政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提升是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同时,人的发展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政治态度与政治认知有同样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方面,认为人文学科具有更高的政治教育价值,同时,要通过各种学科之间的渗透实施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方面,认为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导向客观文化的自我教育过程,由政治而达成修养的陶冶过程,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过程;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体验与“遭遇”的方法,以及沟通与对话的方法。第四章通过对战后初期“再教育”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对纳粹政治教育的反思,探讨了文化政治教育对战后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及问题的回应。“再教育”运动的主要问题为:它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来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管治,这与教育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它所灌输的民主带有抽象和虚幻的色彩;它的目标宏大,但具体操作又漏洞百出。而“教育重建”过程中的难题主要是必须对纳粹政治教育进行深刻批判,构建与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相适应的西方式民主政治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实现战后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回应和实践,使文化政治教育理论最终成为战后主导性的政治教育思想。第五章探讨了文化政治教育在战后德国的实践。战后德国的政治教育有三大任务,即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建立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防范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文化政治教育依托“文化”,衍生出种种实践方式和手段,为实现战后政治教育的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说来,通过以人文学科开展教育、以文学作品进行熏陶、以文化设施形成导引、增强独立判断能力,来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通过政治与生活的融合培养公民的妥协精神,利用宗教文化的熏陶弘扬政治宽容与妥协精神,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以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的方式丑化社会主义,依靠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体验削弱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依赖“共决制”开展阶级之间的对话以实现阶级调和的根本目标,从而防范社会主义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文化政治教育在战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该思想流派衰微的原因。战后初期,文化政治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对政治教育的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使得文化政治教育影响下的政治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战后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教育任务发生的变化,文化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矛盾以及教育实践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德国社会深刻的社会民主化趋势与文化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保守主义取向的矛盾,从而遭遇了重大的危机,并在与其他政治教育理论流派的交锋中,渐渐失去了主导性的地位。与合作教育理论的论争对文化教育学形成了警示,而60年代学生运动的兴起对文化教育学有着巨大的冲击;激进的带有批判精神的批判教育学和政治教育批判理论的兴起,回应了政治教育的新问题,逐渐取代了文化教育学的地位。文化教育学及其文化政治教育理论最终成为了多元化理论中的一个流派。这是文化政治教育理论的归宿。就其政治属性而言,文化政治教育是保守主义的政治教育,它遵循自由市场原则、崇尚权威原则,以及尊重传统的原则。保守主义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也有着相应的局限。其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但制定的目标,常与具体的政治现实相距甚远,显得空疏而不实用;其倡导的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结合非常紧密,但将旧的传统文化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有守旧与停滞的一面;文化政治教育理论关于政治教育过程本质和教育方法的阐述,如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导向客观文化的自我教育过程,由政治而达成修养的陶冶过程,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过程,强调体验与“遭遇”的方法,以及沟通与对话的方法,等等,具有积极的、普适性的教育意义。
吴国斌,卢文忠[6](2017)在《德国纳粹化与去纳粹化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文中指出纳粹化过程中的政治教育依托纳粹意识形态的投机性,煽动人们的狂热情绪,同时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全的渗透,形成绝对化的政治教育体制,从而对整个社会生活进行严密的控制;而去纳粹化过程中的政治教育则针对纳粹政治教育投机性、情感性、渗透性、绝对性的特征进行逆向操作,着眼于揭露纳粹意识形态的真相,促使人们对历史进行理性的反思,同时对教育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造,通过引入民主化的生活方式,来消除纳粹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纳粹化及其逆向操作——去纳粹化这两个过程中的政治教育活动,可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花琦[7](2015)在《历史记忆:二战后初期德国公众心理、西方盟国再教育政策与联邦德国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初期,多数德国民众回避战争罪责,保持微妙的沉默心理,无力悲伤的德国人最渴求的不是反思过去,而是重建"正常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西方盟国尤其是美国在去纳粹化运动后转而强调对占领区的"再教育",向联邦德国人推销西方的民主道路,但"再教育"政策实施并不顺利,实际效果有限。融入欧洲成为联邦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指向,阿登纳政府采取西方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币制改革、经济振兴为推行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民众信心,重新武装使新生的联邦德国获得了完全主权,但在历史教育问题上倾向于逃避罪责。这种沉默态度和逃避倾向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扭转,直面过去建构集体记忆,深刻全面地反思历史罪责才使得联邦德国重新融入欧洲。
陈从阳[8](2015)在《国内研究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的拓荒之作——评《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研究(1945-1949)》》文中认为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的专着,李银波副教授撰写的《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研究(1945-1949)》视角独到、资料丰富、立论有据,颇富学术新意,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拓宽了德国新闻传播史和德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徐之凯[9](2015)在《二战后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与非纳粹化》文中研究说明二战后,法国希望在德国法占区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以补偿法国经济。为此,法占区启用了一批被认为"可贵"的德国公务员,以应对战后德国社会危机。与此同时,盟国管制委员会在德国各占领区推行非纳粹化政策,法方的"温和"立场及实施"自主清洗"的做法引起了争议,被认为是"过度宽容",甚至是"再纳粹化"之举。事实上这一政策是基于法占区独自的现实主义考虑,它的实施为战后德国公务员群体的恢复留出了稳定空间,并为法德的历史和解做出了人员基础上的铺垫。
骆江玲,严桦,杨明[10](2014)在《大学生村官再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人才倒流乡村"的农村发展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如价值观不清晰,农村政策、管理、技能知识缺乏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政策发力。为此,需以解决大学生村官问题为导向,从再教育的视角研究国内外各类群体接受再教育的缘由和效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再教育原则、内容、架构等。
二、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美占区新闻业管制机构研究(1944-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信息管制机构成立的背景 |
第一节 二战前的德国新闻业 |
第二节 心理作战局 |
第二章 信息管制局的成立 |
第一节 信息管制局的部门职能 |
一、报纸管制处 |
二、出版物管制处 |
三、广播电台管制处 |
四、电影、剧院、音乐管制处 |
五、情报处 |
第二节 信息管制局的影响 |
第三节 信息管制局的改组 |
一、美国对德政策的转变 |
二、信息服务局 |
第三章 美占区信息管制和新闻业重建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战后德国重建全局的影响 |
一、清除纳粹思想及再教育工作 |
二、推动重建工作 |
第二节 对西德新闻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从“再教育”到“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二战后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纳粹历史教育的开端———“再教育”运动 |
二、20世纪50年代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 |
三、纳粹历史教育的转折——— |
四、20世纪60、70年代纳粹历史教育的重构 |
1. 纳粹统治叙述全景化 |
2. 纳粹“对青年的操控”主题化 |
3.“大屠杀”议题核心化 |
五、结语 |
(3)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学术史回顾 |
1.1 研究综述 |
1.2 原始档案与官方文件 |
第二章:法占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环境 |
2.1 理想化而又艰难的理念:盟国占领机制 |
2.1.1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占领理念的形成 |
2.1.2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德国投降 |
2.1.3 从欧洲咨询委员会到盟国管制委员会 |
2.1.4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基本原则 |
2.1.5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构架 |
2.2 为何是法占区?一套特立独行的占领政策 |
2.2.1 “德国的命运是世界的中心问题” |
2.2.2 “不合作”态度 |
2.2.3 “袖珍占领区” |
2.2.4 法方军政府的建立 |
2.2.5 法占区的权力结构:“三驾马车”模式 |
2.2.6 右翼的基地:巴登巴登的“小维希” |
2.2.7 法方军政府的占领策略:“在此地树立起法兰西的大旗”与“让德国人付出代价” |
2.2.8 法方军政府的终结 |
2.3 “德国鬼子”还是“欧洲弟兄”?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 |
2.3.1 从“鬼子”到“变色龙” |
2.3.2 从“邻居”到“弟兄” |
第三章:“善于服务者”:“德国雇员”的概念与法方军政府对德国人的直接任用 |
3.1 “德国雇员”的社会学定义与历史源起 |
3.1.1 “德国雇员”:一个社会学上的的概念 |
3.1.2 “德国雇员”的历史源起 |
3.2 直接受法方军政府任用的德国人:从“仆役人员”到“政府干员” |
3.2.1 “被征用的仆人”:法方占领之初对德征调下的“德国雇员”(1945-1946) |
3.2.2 “被雇佣的人员”: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员工地位的逐渐正常化(1947) |
3.2.3 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地位待遇的提升(1948-1949) |
3.3 小结 |
第四章:“宝贵的德国人”:法方军政府所间接任用的德国公务员 |
4.1 德国公务员:德国行政“去中央集权化”的开端与“清洗”运动的组织方式 |
4.1.1 “应急之举”:在法占区行政管理中任用德国公务员的起因 |
4.1.2 法占区公务员清洗运动的发端 |
4.2 “变”而治之:清洗运动中的德国公务员与法占区的政策转变(1946年) |
4.2.1 “改头换面”的公务员:1946年对德国公务员的清洗 |
4.2.2 “去政治化”的公务员:1946年法方军政府向德方当局让渡权力之际的德国公务员政治状况 |
4.2.3 德国“新公务员”的培养与法占区行政学校的创立 |
4.3 从1947到1949,法方军政府对德国公务员管控的弱化 |
4.3.1 法占区德方当局权力的增长与德国公务员章程 |
4.3.2 法占区非纳粹化的结束 |
4.3.3 法方行政学校建设规划的最终成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的外籍军团德国兵员雇佣问题 |
5.1 德国退伍军人的战后境遇与法国方面征召军团战士的决策 |
5.2 从占领区到军团军营:一套高效而神秘的征兵程序 |
5.2.1 高效的征兵程序: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在德征兵机构的发展 |
5.2.2 神秘的征兵过程: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合法”而具有欺骗性的征兵手段 |
5.3 盟国与德国方面的抵制,法方军政府时期建立的征兵机制的终结 |
5.3.1 盟国管制委员会时期盟国支持下反外籍军团在德征兵的媒体抗议活动 |
5.3.2 东西德建立后德方对于外籍军团征兵的抵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取德国黑森州的理由 |
1.1.2 德国现行教育体系与文理中学 |
1.1.3 选题理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 |
2.1 二战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 |
2.1.1 “二战”后的“非纳粹化”和“再教育”运动 |
2.1.2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的逃避性教育 |
2.1.3 20世纪60年代后“二战”历史教育的全面改革 |
2.1.4 德国统一后“二战”历史教育的深入和扩展 |
2.2 教材中二战叙述形式的演变 |
2.2.1 20世纪50年代:掩盖式的叙述 |
2.2.2 20世纪70年代:揭露式的叙述 |
2.2.3 21世纪:反思式的叙述 |
第3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3.1 黑森州文理中学的历史课程 |
3.1.1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 |
3.1.2 黑森州文理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
3.1.3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任务和目标 |
3.2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第4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二战历史的描述视角 |
4.1 从反人类罪的角度 |
4.1.1 种族理论和反犹太主义 |
4.1.2 剥夺德国犹太人的权利和实施迫害(1933-1939) |
4.1.3 杀害欧洲犹太人 |
4.2 从战争罪的角度 |
4.2.1 希特勒的目标 |
4.2.2 新的联盟和战争准备的过程 |
4.2.3 全面战争的策略 |
4.3 从纳粹党实施专政统治的角度 |
4.3.1 纳粹党建立专政国家方式 |
4.3.2 纳粹党统治国家的方式 |
4.3.3 宣传纳粹主义的方式 |
第5章 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的反思 |
5.1 否定纳粹主义与希特勒 |
5.2 对种族屠杀的反省 |
5.3 对“集体罪责”的认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文化教育学视域中的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研究(1945-1968)(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辨析 |
1.3.1 文化范畴及其教育意义 |
1.3.2 文化教育学与文化政治教育 |
1.3.4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与核心问题 |
1.4 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
(二)战后转型时期德国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
(三)政治学论着中的德国政治教育研究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5.4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近代德国文化的特点及文化教育学的产生 |
2.1 近代德国的文化两面性及洪堡教育改革 |
2.1.1 容克专制的政治体制及其专制文化 |
2.1.2 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自由文化的借鉴 |
2.1.3 洪堡教育改革 |
2.2 魏玛共和国的文化调和与文化教育学的产生 |
2.2.1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化调和 |
2.2.2 文化教育学的产生及对洪堡思想的发展 |
2.3 战后德国的文化转型与文化政治教育 |
2.3.1 纳粹时期的极权统治及专制文化 |
2.3.2 战后德国的历史转型 |
2.3.3 文化政治教育对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文化政治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体系构成 |
3.1 文化政治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
3.1.1 “全人”教育学 |
3.1.2 文化陶冶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
3.1.3 文化陶冶的教育内容 |
3.1.4 以理解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
3.2 文化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
3.2.1 文化之于教育的意义 |
3.2.2 文化之于政治教育的作用 |
3.2.3 文化教育学丰富的政治教育思想 |
3.3 文化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成 |
3.3.1 文化政治教育的目标 |
3.3.2 文化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3 文化政治教育的过程 |
3.3.4 文化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四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战后初期的问题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复兴 |
4.1 “教育重建”中的难题 |
4.1.1 心有余悸 |
4.1.2 纳粹之毒 |
4.1.3 矫枉过正 |
4.2 “再教育”运动的过程与启示 |
4.2.1 “再教育”运动的过程 |
4.2.2 “再教育”运动的问题与启示 |
4.3 文化教育学的复兴 |
4.3.1 文化教育学对政治教育问题的积极回应 |
4.3.2 文化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形成 |
第五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举措——政治教育的任务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战后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
5.1.1 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 |
5.1.2 培育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 |
5.1.3 防范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5.1.4 政治教育的文化对策 |
5.2 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的主要途径 |
5.2.1 以人文学科开展教育 |
5.2.2 以文学作品进行熏陶 |
5.2.3 以文化设施教育引导民众 |
5.2.4 培养民众的独立判断能力 |
5.3 培育民众宽容与妥协精神的主要对策 |
5.3.1 宽容与妥协不容于“德意志精神” |
5.3.2 通过政治与生活的融合,对公民进行妥协精神教育 |
5.3.3 利用宗教文化的熏陶,弘扬政治宽容与妥协精神 |
5.3.4 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 |
5.4 防范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的主要举措 |
5.4.1 依托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极尽丑化之能事 |
5.4.2 依靠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体验,削弱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5.4.3 通过“共决制”开展阶级之间的对话,以实现阶级调和的根本目标 |
第六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多元发展——六十年代社会政治危机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归宿 |
6.1 战后政治教育论争及其对文化教育学的警示 |
6.1.1 合作教育与文化政治教育争论的主要内容 |
6.1.2 合作教育与文化政治教育争论的结果及其警示 |
6.2 60年代学生运动的兴起及其对文化教育学的冲击 |
6.2.1 60年代学生运动的过程及其指向 |
6.2.2 60年代学生运动对文化教育学的冲击 |
6.3 批判教育学的兴起与文化教育学的走向 |
6.3.1 批判教育学的兴起 |
6.3.2 批判的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对政治教育新问题的回应 |
6.3.3 文化教育学的最终归宿 |
结语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保守主义的文化政治教育及其借鉴与启示 |
7.1 文化政治教育是保守主义的政治教育 |
7.1.1 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 |
7.1.2 文化政治教育的保守主义属性 |
7.2 保守主义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
7.3 借鉴与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德国纳粹化与去纳粹化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
1.1纳粹政治教育的投机性 |
1.2纳粹政治教育的狂热性 |
1.3纳粹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
1.4纳粹政治教育的绝对性 |
2 |
2.1充分揭露历史事实真相, 破除纳粹政治教育的投机性 |
2.2严厉禁止狂热情绪蔓延, 破除纳粹政治教育的狂热性 |
2.3深入改造国民教育体系, 破除纳粹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
2.4倡导多元民主政治文化, 破除纳粹政治教育的绝对性 |
3 |
3.1政治教育既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但同时要避免过分的投机性 |
3.2政治教育要重视激发群众的情感因素, 但同时要注意引导群众进行理性思考 |
3.3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渗透性, 但同时要避免“泛政治化”的倾向和苗头 |
3.4政治教育要坚持领导的一元性, 但同时要坚持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9)二战后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与非纳粹化(论文提纲范文)
法国占领军当局雇用德国公务员的缘起 |
法占区非纳粹化中的德国公务员 |
法占区德国公务员非纳粹化的结束 |
“再纳粹化”指责下的“谅解共赢” |
(10)大学生村官再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大学生村官自身的问题是什么? |
三、再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村官问题的重要途径 |
( 一) 什么是再教育? |
( 二) “再教育”针对的群体和效果 |
四、大学生村官再教育的原则、内容和体系 |
( 一) 大学生村官再教育的三个原则 |
( 二) 大学生村官再教育的内容 |
1. 思想再教育 |
2. 职业再教育 |
( 三) 大学生村官再教育体系的设想 |
五、政策建议 |
四、德国西占区“再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美占区新闻业管制机构研究(1944-1948)[D]. 贾凤鸣.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从“再教育”到“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二战后德国纳粹历史教育的失范与重构[J]. 孙文沛,阮一帆. 教育学报, 2019(02)
- [3]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D]. 徐之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D]. 林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5]文化教育学视域中的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研究(1945-1968)[D]. 吴国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5)
- [6]德国纳粹化与去纳粹化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 吴国斌,卢文忠. 理论月刊, 2017(09)
- [7]历史记忆:二战后初期德国公众心理、西方盟国再教育政策与联邦德国的选择[J]. 花琦.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5(00)
- [8]国内研究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的拓荒之作——评《德国西占区报业重建研究(1945-1949)》[J]. 陈从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8)
- [9]二战后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与非纳粹化[J]. 徐之凯. 德国研究, 2015(01)
- [10]大学生村官再教育体系研究[J]. 骆江玲,严桦,杨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