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液位音响控制仪(论文文献综述)
杨挺嘉[1](2019)在《戈壁环境下重力流输水管线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提高及近年来地下水资源减少与严控,从地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水将逐步成为主要的输水方式,重力流长输供水管线作为一种调水方式将更多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而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分布于线路上的各类站点已经由过去的人工操作,转向无人值守自动化或远程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在我国资源不平衡的大环境下,未来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甘肃北部某输水工程为研究实施对象,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及需求,设计构建一套集散控制系统(DCS)并实施验证,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分析重力流输水管线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控制需求进行分析并设计了该DCS控制系统的结构框架。然后将DCS控制系统分解为三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部分进行硬件设计与软件框架设计,完成了系统组成与结构、输入输出信号与功能实现、组网结构与连接方式、主要的控制策略的设计和分析,给出了主要核心仪表和执行机构设备的选型。最后给出了重力流输水管线DCS控制系统在戈壁环境下安装和调试方法,并对单体、控制站、联合与负载调试过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设计方案实施后,通过试运行与空管注水过程中的负载调试,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赵桂峰[2](2018)在《河南某化工厂酸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河南某化工厂硝化棉生产废水总量2800m3/d,废水中有机物含量为200~300mg/L,BOD5为70~105mg/L,酸度15~16g/L。处理后的废水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777—2013)和当地环保标准,要求出水COD<40mg/L,BOD5<1 Omg/L,SS<10mg/L,pH值6~9。本文主要针对该工厂产生的酸性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处理方案和工艺参数,并完成工程设计,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废水中和试验采用石灰法最为经济,石灰投加量为16.4g/L时,混凝沉淀后出水pH>6。在Fenton氧化法降解COD试验中,最佳工艺条件为:H202投加量600mg/L,n(Fe2+):n(H202)=2:3,不调节原水pH值,反应时间60分钟,CODr去除率可以达到81%。在活性炭吸附法降解COD试验中,酸性废水直接通过颗粒活性炭过滤(滤柱长3m)时,CODCr去除率为14.3%;酸性废水经过石灰中和后再通过颗粒活性炭柱过滤CODCr去除率为14.7%。当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00mg/L,不调节原水pH值,反应60min时,CODCr去除率为24%。单独使用Fenton氧化法或活性炭吸附法均无法使废水达标排放,而采用Fenton氧化—活性炭过滤联合法、Fenton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联合法对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均为84%左右,在原水有机物浓度低时可以使废水达标排放,但原水有机物浓度高时(CODCr>240mg/L)仍然无法保证出水达标。因此考虑在酸性废水中和后采用生化法处理:在20℃恒温水浴中,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为6h,SBR工艺运行周期T=6h,排出比为1/2时,最终出水CODCr可以降到40mg/L以下,满足排放要求。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采用“石灰中和法+生化法”处理方案。具体工艺流程为:中和反应→混凝沉淀→水解酸化→→DAT→IAT→→曝气生物过滤→普通快滤→出水达标排放。本文对各主要构筑物及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车间、加药间、鼓风机房等辅助构筑物进行了工艺设计,并绘制了主要构(建)筑物施工图。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了一个月的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出水CODCr在40mg/L以下,pH值7~8。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26.42万元,处理成本为8.61元/吨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
孙彦亮[3](2018)在《高压变频器在火电厂浆液循环泵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的电力装机容量中火电还是占有相当的比重的,以燃煤作为主要的原料,可以这样火电厂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在电力工业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浆液循环泵作为火电厂防治污染中重要的一环,其运行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同时,随着煤价上涨等因素,火电厂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浆液循环泵等大型辅机的耗电量也直接影响着电厂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系统运行现状,设计了一套利用高压变频系统控制浆液循环泵节能运行的方案。以实现变频控制系统能根据实时天气污染状况和排放标准自动调节浆液循环泵转速,从而达到节能以及SO2精准调节目的,并减少因电机频繁启停造成的设备损耗。
刘迅[4](2014)在《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较快增长,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大量增加,对当地城乡居民及河流沿岸地区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加剧了人口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污水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整个过程的可变因素很多,有水量、浓度、温度、气量、微生物状态、机械运行情况等,需要一种高级的控制系统,使之能对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种数据给予采集、计算,得出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的结论,并能给操作人员以有益的提示。本文以河南安阳市宗村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系统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了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安阳宗村桑德水务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为市政污水10万吨/日;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曝气方式采用鼓风曝气,处理后的出水排放标准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系统的实现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现场部分、控制部分和管理部分。现场部分主要为在线监测仪器及各类仪表及控制设备,完成数据的收集与设备的过程控制;控制部分主要是PLC控制站,主要负责分析处理现场部分收集到的数据与自动控制;管理部分即上位机监控系统,主要对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进行整体控制,实现远程控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上位机选用PC机作为监控机实现了对污水处理运营系统在线控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中控室值班人员可以对污水处理运营系统的各种情况进行监控与调整。上位机监控界面的设计以(组态软件组态王)为其开发平台,其中监控界面主要包括登陆界面、总体工艺流程图界面、进水系统界面、反应系统界面。通讯系统网络选用工业以太网双冗余网络组态王具有网络OPC功能,组态王与组态王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以OPC方式进行通讯,同样其他OPCclient/OPCserver也可以通过网络与组态王之间以OPC方式进行通讯,通过对网络硬件参数的配置以及编写相应的通讯程序实现系统的通讯。本系统在安阳市宗村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运行实际效果良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成本,达到了逾期设计目的
薛倩[5](2013)在《容积式液体余压能量回收装置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合成氨生产行业的能耗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铜洗工艺中液压能量的浪费己引起科研人员关注。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本文在铜洗工艺中采用了容积式液压能量回收装置,并对该装置运行的回收系统进行应用研究。本文对容积式能量回收装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铜洗工艺的生产过程分析,以及对回收装置的结构研究,设计了回收系统中液压缸的工作过程,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主要思想是解决系统液体压力变化对系统工作产生的影响,即对压力进行调节控制,以及对液压缸运行时间差及两缸配合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系统采用了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对压力流量进行调节,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对变频调速进行控制是技术关键,分析了 PID调节器控制的原理及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对回收系统压力的调节控制使回收系统能稳定地运行。根据对能量回收系统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容积式能量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研究了系统工艺的流程图,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件编程,对回收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控制,以达到系统智能控制及稳定的目的。并利用组态王软件,设计了液压能回收系统的监控界面、数据显示界面及报警界面等,控制界面的引入保障了系统的顺利运行,进而实现智能化监控功能。对回收系统中的各项控制指标、硬件设备配置进行了介绍,设计系统的主电路,并对设备进行初步的安装调试,实现其控制功能。针对调试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及解决措施做出罗列,以便用户方能快速解除故障问题。最后提出了回收装置节能效率分析的构想,介绍了拟采用的检测方案。
司国雷[6](2013)在《YCV-01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机械弹簧在液压元件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断裂、氢脆断裂、腐蚀断裂、松弛、塑性变形、永久变形等失效模式,从热处理方法、材质选择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因机械弹簧的不同部位所承受的载荷不一样,应力集中无法完全消除,工作时受到周期性的循环应力,缓慢地扩展,当应力大于弹簧的应力极限时,机械弹簧将会断裂、变形失效,造成液压系统失控,特别对航天伺服液压系统,溢流阀主要作用是调节并稳定系统所需的压力,当系统压力达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值时阀口就将开启,并在设定的压力下溢流稳压。若因弹簧失效造成失压,液压伺服系统则不能正常工作,姿态控制失灵,无法将载人飞船、卫星等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很多科研人员对溢流阀的静态设计与动态分析等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而对其永磁弹簧在溢流阀上的应用、静动态性能的优化研究相对较少,相应的理论分析也不多。如何对永磁弹簧进行功能性选择、应用,实施对直动式溢流阀的优化,使结构简单的溢流阀的性能最优,成为现今溢流阀设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课题在调研了国内、外永磁机械应用及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磁学中“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提出了非接触式永磁压缩弹簧(本文后续简称“永磁弹簧”)的设计理念,降低了机械弹簧断裂,变形的风险;本课题选择钕铁硼稀土材料作为永磁弹簧的材料,开展永磁弹簧及永磁式溢流阀的特性研究与试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课题重点介绍了永磁弹簧间永磁力估算的基本理论及数值计算。通过典型案例计算,阐述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总结了永磁弹簧永磁力与位移呈线性、非线性、基本恒定或小斜率关系的充磁规律。2、本课题提出了永磁弹簧最大推重比的概念,便于工程人员理解、测试,既是最大磁能积的外特性参数,也是磁力机械设计的关键参数。3、本课题通过四种不同充磁角度的实例研究发现,最大永磁力是最小永磁力的3.3倍,得出了不同充磁方向、不同永磁力之间的变化规律,阐述了聚磁的基本原理。4、通过对永磁弹簧式溢流阀与机械弹簧式溢流阀研究对比发现,相同规格下,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压力波动比较机械弹簧式溢流阀压力波动比小38.5%;永磁弹簧所占的体积较机械弹簧式溢流阀小37.5%,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永磁弹簧的优势在液压阀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车千里[7](2013)在《干熄焦锅炉锅筒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炼焦行业中,由于干熄焦工艺具有能源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改善焦炭质量等多项优点,建设和使用干熄焦已成为炼焦行业发展主流。干熄焦的节能与环保效果如何,干熄焦是否安全稳定运行,都取决于干熄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良与否。随着干熄焦系统在国内炼焦行业大量推广建设,由于干熄焦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所以对干熄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某钢铁厂投产的1×150t/h干熄焦装置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干熄焦系统的发展进行简单陈述,并对干熄焦装置自动过程控制现状及推广前景进行说明。然后对干熄焦的工艺、干熄焦锅炉的原理及工艺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同时对干熄焦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软件设计和操作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最后主要针对干熄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锅炉给水系统的过程控制进行研究,分析了干熄焦锅炉锅筒给水工艺的特点和控制要求,整定干熄焦锅筒给水控制系统单冲和三冲量控制系统控制品质,并进行整定前后的控制品质对比,确定合适的可操作控制参数,同时通过多变量控制手段,采用水位温度、压力补偿程序,确立炉压与液位的数学关系式,并将每一点的压力、密度、压差与液位相对应数据制成表格,解决差压液位计液位误差补偿问题,从而为锅筒水位的调节提供了正确的参考依据,确保提高锅筒水位的调节控制稳定。通过现场生产实际运行实践看,干熄焦锅筒给水控制系统通过参数整定后,锅炉锅筒给水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干熄焦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马竹梧[8](2010)在《我国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60年的进展、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1前言钢铁工业自动化不仅是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是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高回报的技术。据奥钢联统计,使用了该公司的自动化系统后,已证实烧结可提高生产率5%,高炉铁水成本降低16%,转炉温度偏差减少约40%、碳偏差减少约45%、重吹率降低约60%、生产率提高约10%,二次吹炼降低合金
凌云[9](2009)在《干熄焦仪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炼焦过程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干熄焦工艺具有能源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改善焦炭质量等多项优点,成为炼焦行业发展主流。其节能与环保效果如何,仪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良与否是关键一环。本文以干熄焦装置生产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熄焦工艺的特点和控制要求;提出干熄焦全流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分为PLC控制系统和干熄焦监视系统两层;基于西门子公司S7-400系列PLC设备和开发工具,论文阐述了用于基础自动化层的PLC控制程序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硬件网络结构设计方案;基于PLC硬件控制系统,运用WinCC组态软件,论文详细介绍了监视系统的组态设计方案,可以完成数据的采样、处理,以及人机交互过程。论文提出的干熄焦装置全流程仪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涟钢干熄焦装置的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应用。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控制系统的设计符合工业实际,建立的软件系统稳定可靠,提高了焦炭质量,降低了能耗,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守才[10](2009)在《焦化筛焦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也是污染较重行业。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焦化筛焦除尘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高效彻底解决筛焦过程中烟尘污染问题引起各焦化厂高度重视。本文以某大型焦化公司焦化生产过程为背景,首先介绍了焦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及美国艾伦-布拉德利(A-B)公司ControlLogix系统的基本结构,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在焦化除尘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焦化生产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的控制功能,提出筛焦、除尘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法。然后构造系统总体框架,包括系统硬件结构、软件实施等。建立PLC网络,利用ControlNet形成开放型的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软件以新一代过程控制系统ControlLogix为开发平台,上位机选用工业组态软件RSView Studio进行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的存储;下位机采用ControlLogix自动化系统作为现场控制单元实现过程控制,以灵活多样的分布式I/O接收现场传感检测信号。本文给出了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方法,该系统已经在焦化公司成功使用,运行时间已达数个月,运行期间无故障,停机实时性好。实践表明,该系统从根本上保证了筛焦除尘系统的稳定,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二、新型液位音响控制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液位音响控制仪(论文提纲范文)
(1)戈壁环境下重力流输水管线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
2 重力流输水管线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 |
2.1 管线建设环境及概况 |
2.2 国内外重力流输水相关研究 |
2.3 重力流输水概述 |
2.4 重力流输水分类 |
2.5 管道式有压重力流输水的特点 |
2.6 重力流管道式输水基本原理 |
2.6.1 输水过程中的重力势能 |
2.6.2 虹吸现象: |
2.6.3 水锤效应 |
2.7 调流调压阀的作用 |
2.8 平压调节水池的设置 |
2.9 空气阀的布设 |
2.10 重力流管道式输水工艺流程 |
3 输水管线DCS系统结构设计 |
3.1 集散型控制系统概述(DCS) |
3.2 管线控制系统的建设目标及设计需求 |
3.2.1 建设目标 |
3.2.2 功能需求分析 |
3.2.3 管理信息分析 |
3.2.4 性能需求分析 |
3.2.5 系统的开发步骤 |
3.3 输水管线DCS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 |
4 输水管线DCS控制系统设计 |
4.1 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1 硬件系统的构成 |
4.1.2 软件构成 |
4.2 现场控制站的设计 |
4.2.1 检修控制站 |
4.2.2 起点控制站 |
4.2.3 中段减压控制站 |
4.2.4 消能平压控制站 |
4.2.5 末端控制站 |
4.2.6 现场仪表的选用 |
4.2.7 现场控制站的供电 |
4.2.8 戈壁环境对硬件设计的影响 |
4.3 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 |
4.3.1 现场控制站与中央控制系统之间的远距离光纤通信网络 |
4.3.2 现场控制站与中央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网络结构 |
4.3.3 组网方式 |
4.3.4 中央控制系统与现场控制站内的短距离通信 |
4.3.5 现场控制站内的以太网通信 |
4.3.6 现场控制站RS-485 通信网络 |
4.3.7 现场控制站4~20mA模拟信号通信网络 |
4.3.8 现场执行仪表与现场控制站之间的开关量通信 |
4.4 输水管线的过程控制 |
4.4.1 调流调压阀的控制 |
4.4.2 检修及事故状态下的控制 |
4.4.3 稳态工况下管线的切换控制 |
5 输水管线DCS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 |
5.1 在戈壁环境下的安装工作 |
5.1.1 材料预制工艺 |
5.1.2 安装前的环境条件 |
5.1.3 系统接地 |
5.1.4 戈壁环境下地埋管道伴行光缆的布设 |
5.2 单体调试 |
5.2.1 机械式仪表与计量仪表的第三方检测 |
5.2.2 阀门调试 |
5.2.3 调流调压阀调试 |
5.2.4 自清洗过滤器调试 |
5.2.5 泵的调试 |
5.2.6 现场监测仪表的调试 |
5.2.7 控制柜的调试 |
5.2.8 显示设备的调试 |
5.3 控制站调试 |
5.3.1 系统安装检查 |
5.3.2 系统上电 |
5.3.3 回路调试 |
5.3.4 现场控制站系统调试 |
5.3.5 中央控制系统调试 |
5.4 联合调试 |
5.5 负载调试 |
5.5.1 负载调试前的准备 |
5.5.2 管线注水 |
5.5.3 注水过程中的负载调试 |
5.5.4 注水完成后的负载调试 |
6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 |
附录 |
(2)河南某化工厂酸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中和沉淀法 |
1.2.2 离子交换法 |
1.2.3 吸附法 |
1.2.4 湿地法 |
1.3 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方法 |
1.3.1 物理吸附法 |
1.3.2 高级氧化法 |
1.3.3 生物处理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进出水水质 |
2.1.1 进水水质及特点 |
2.1.2 处理后水质要求 |
2.2 试验药剂与仪器 |
2.3 试验装置 |
2.4 试验方法 |
2.4.1 废水中和沉淀试验方法 |
2.4.2 高级氧化法去除有机物试验方法 |
2.4.3 物理吸附法去除有机物试验方法 |
2.4.4 联合技术去除有机物试验方法 |
2.4.5 生化处理法去除有机物试验方法 |
2.5 试验分析测定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中和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混凝沉淀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Fenton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2 Fe~(2+)与H_2O_2不同物质的量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颗粒活性炭过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酸性废水过滤试验 |
3.4.2 酸性废水中和后过滤试验 |
3.5 粉末活性炭吸附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投炭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2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3 反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6 联合技术去除有机物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1 Fenton氧化—活性炭过滤联合 |
3.6.2 Fenton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联合 |
3.7 生物处理法去除有机物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1 SBR处理法 |
3.7.2 水解酸化—SBR处理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
4.1 项目工程概况 |
4.1.1 自然状况 |
4.1.2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
4.2 污水处理工艺 |
4.3 污泥处理工艺 |
4.4 工艺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5.1 设计依据 |
5.2 单体构(建)筑物设计 |
5.2.1 调节池 |
5.2.2 反应沉淀池 |
5.2.3 水解酸化池 |
5.2.4 DAT—IAT池 |
5.2.5 中间水池 |
5.2.6 曝气生物滤池 |
5.2.7 普通快滤池 |
5.2.8 清水池 |
5.2.9 污泥浓缩池 |
5.2.10 污泥脱水车间 |
5.2.11 加药间 |
5.2.12 鼓风机房 |
5.3 平面布置 |
5.4 高程布置 |
5.5 厂区主要管线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试与运营 |
第7章 经济分析 |
7.1 投资费用 |
7.2 运行成本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图纸目录(部分) |
(3)高压变频器在火电厂浆液循环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浆液循环泵技术改造方案 |
2.1 传统湿式脱硫流程存在问题分析 |
2.1.1 湿式脱硫流程简介 |
2.1.2 传统湿式脱硫流程问题分析 |
2.2 浆液循环泵变频改造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变频器的原理及性能分析 |
2.2.2 浆液循环泵变频调速改造方案 |
2.3 浆液循环泵变频改造的实施方案 |
2.3.1 变频柜施工方案 |
2.3.2 电气部分方案 |
2.4 改造中注意事项 |
第3章 浆液循环泵变频改造工程设计 |
3.1 高压变频装置的选型 |
3.1.1 负载及变频器种类 |
3.1.2 选型依据 |
3.2 变频切工频的接线设计 |
3.3 冷却系统设计 |
3.3.1 散热方式简介 |
3.3.2 改造方式选择 |
3.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
3.4.1 改造前保护配置 |
3.4.2 变频改造对继电保护影响 |
3.4.3 传统保护和变频专用保护的区别 |
3.4.4 变频改造后整定计算 |
3.5 控制系统设计 |
3.5.1 改造前控制方式 |
3.5.2 改进措施 |
3.5.3 逻辑分析 |
3.5.4 应用效果 |
3.5.5 自动控制的优势 |
第4章 变频改造测试及效果分析 |
4.1 测试方案 |
4.1.1 低压送电调试 |
4.1.2 高压送电调试 |
4.2 测试项目及结果分析 |
4.3 特殊问题及其对策 |
4.3.1 电机运行温度上升 |
4.3.2 高次谐波的抑制 |
4.4 效果评估 |
4.4.1 经济效益 |
4.4.2 设备可靠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
1.2 城镇污水处理中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城镇污水处理中控系统理论概述 |
2.1 城镇污水基本情况简介 |
2.1.1 城镇污水的构成 |
2.1.2 城镇污水的考核指标 |
2.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
2.3 本项目所选工艺 |
2.3.1 A2O工艺及其特点 |
2.3.2 工艺流程 |
2.4 中控系统简介 |
2.4.1 中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
2.4.2 现有控制系统的情况分析 |
2.4.3 中控系统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案 |
2.5 下位机控制系统 |
2.5.1 PLC概述 |
2.5.2 PLC的选型 |
2.5.3 PLC工作原理 |
2.5.4 PLC控制站硬件 |
2.6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要求 |
2.6.1 组态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
2.6.2 组态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 |
2.7 通信系统 |
2.7.1 工业以太网简介 |
2.7.2 PROFIBUS-DP简介 |
2.7.3 OPC技术概要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中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下位机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1 进水系统需求分析 |
3.2.2 除砂系统需求分析 |
3.2.3 生物反应系统需求分析 |
3.2.4 沉淀系统需求分析 |
3.2.5 消毒系统需求分析 |
3.2.6 脱水系统需求分析 |
3.3 上位机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登陆系统 |
3.3.2 报警系统 |
3.3.3 报表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设计 |
4.1 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配置 |
4.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2 下位机软件硬件配置 |
4.1.3 下位机软件系统选择 |
4.1.4 上位机硬件配置 |
4.1.5 上位机软件配置 |
4.2 下位机系统设计 |
4.2.1 进水系统(粗格栅)设计 |
4.2.2 进水系统(进水泵房系统)设计 |
4.2.3 沉砂系统(细格栅)设计 |
4.2.4 沉砂系统(沉砂机系统)设计 |
4.2.5 消毒系统(出水系统)设计 |
4.2.6 脱水系统(污泥泵)设计 |
4.3 上位机系统设计 |
4.3.1 登陆系统 |
4.3.2 报警系统设计 |
4.3.3 报表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
5.1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1 创建项目 |
5.1.2 工程管理器创建项目 |
5.1.3 配置项目 |
5.2 中央控制系统界面布置 |
5.2.1 工艺总流程图 |
5.2.2 中央控制系统功能界面的设置 |
5.2.3 数据查询功能 |
5.3 报警功能实现 |
5.4 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测试 |
5.4.1 正常点位信息 |
5.4.2 不正常点位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容积式液体余压能量回收装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背景 |
1.2.2 合成氨工业节能技术工艺背景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能量回收技术概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容积式液压能量回收系统总体设计 |
2.1 合成氨铜液余压能量回收装置 |
2.1.1 合成氨铜洗工艺 |
2.1.2 液压能量回收装置的选择 |
2.1.3 容积式能量回收装置概述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1 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 |
2.2.2 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过程 |
2.2.3 能量回收系统的设计方案 |
2.3 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容积式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 |
3.1 基于铜洗工艺的回收系统分析 |
3.2 双缸运行时间调节控制 |
3.3 液体流量调节控制 |
3.3.1 传统的调节方式及缺陷 |
3.3.2 变频调速系统流量调节 |
3.3.3 变频调速系统简介 |
3.4 能量回收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 |
3.4.1 液压缸活塞行程开关 |
3.4.2 与PLC连接的设备 |
3.4.3 回收系统压力检测 |
3.4.4 供料泵的变频调速系统 |
3.4.5 高压新鲜铜液的供应 |
3.4.6 回收系统主控过程 |
3.5 系统PID算法的应用 |
3.5.1 PID控制原理 |
3.5.2 PID控制算式的数字化 |
3.5.3 PID的参数整定 |
3.5.4 PID控制算法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
4.1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 |
4.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 |
4.2.1 西门子S7-200系列PLC简介 |
4.2.2 PLC编程软件介绍 |
4.3 能量回收系统中PLC的控制功能 |
4.3.1 液压缸运行控制部分 |
4.3.2 压力调节的变频控制部分 |
4.3.3 数据监控部分 |
4.3.4 故障检测保护功能 |
4.4 系统中PLC的控制对象 |
4.5 系统中PLC的I/O点分配 |
4.6 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 |
4.7 PLC通讯网络 |
4.8 系统人机监控界面设计 |
4.8.1 组态软件介绍 |
4.8.2 系统人机控制界面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容积式能量回收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 电气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1.1 主要硬件部分 |
5.1.2 系统主要电路设计 |
5.2 设备安装与调试 |
5.2.1 能量回收系统操作柜 |
5.2.2 设备运行调试 |
5.2.3 PLC运行调试 |
5.2.4 传感器调试 |
5.2.5 PID控制调试 |
5.3 常见故障及排出 |
5.4 回收装置节能效率分析 |
5.4.1 概念引入 |
5.4.2 拟采用的检测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YCV-01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主要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学理论的发展历史 |
1.3 永磁弹簧的研究现状 |
1.4 永磁弹簧的种类及研究基础 |
第2章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目标 |
2.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2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2.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2.4 本课题的来源 |
第3章 永磁弹簧力计算的基本理论 |
3.1 永磁材料的主要参数 |
3.2 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稳定性 |
3.3 永磁弹簧力的计算 |
3.4 理想磁路法求解永磁弹簧力 |
3.5 磁荷积分法求解永磁弹簧力 |
3.6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永磁弹簧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
4.1 永磁弹簧的组成 |
4.2 永磁弹簧力的数字计算基本原理 |
4.3 永磁圆柱的磁场 |
4.4 规则永磁弹簧的斥力计算 |
4.5 异型永磁弹簧的斥力计算 |
4.6 数值计算与永磁力估算的结果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永磁弹簧的最大推重比研究 |
5.1 永磁体的特性 |
5.2 永磁材料的选择 |
5.3 梯度场施加于磁偶极子上的力 |
5.4 永磁弹簧磁路设计的步骤 |
5.5 确定永磁弹簧尺寸的基本步骤 |
5.6 永磁弹簧的最大推重比 |
5.7 小结 |
第6章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研究 |
6.1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设计要求 |
6.2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6.3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材料的选择 |
6.4 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
6.5 永磁弹簧的设计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测试 |
6.6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动态特性研究 |
6.7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静态特性 |
6.8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Amesim仿真模型 |
6.9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Amesim仿真结果 |
6.10 小结 |
第7章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特性试验研究 |
7.1 永磁溢流阀的试验原理、方法及设备 |
7.2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试验结果 |
7.3 永磁弹簧式溢流阀与机械弹簧式溢流阀的对比分析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干熄焦锅炉锅筒给水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干熄焦的发展过程 |
1.3 干熄焦装置自动过程控制现状及推广前景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3.3 发展前景和方向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干熄焦装置工艺 |
2.1 干熄焦工艺原理 |
2.2 干熄焦技术特点 |
2.3 干熄焦的工艺流程 |
2.4 干熄焦锅炉工作原理 |
2.5 干熄焦锅炉的工艺 |
2.5.1 锅炉本体烟气系统 |
2.5.2 锅炉本体汽水系统 |
2.5.3 干熄焦锅炉系统 |
2.6 干熄焦锅炉水循环 |
2.6.1 锅炉水循环 |
2.6.2 循环倍率 |
2.7 锅炉锅筒水位测定 |
2.7.1 锅炉锅筒水位测定的重要性 |
2.7.2 锅炉锅筒水位测量的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熄焦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
3.1 干熄焦控制基本要求 |
3.2 干熄焦自动控制系统 |
3.2.1 系统软件设计 |
3.2.2 设备监视和故障显示 |
3.2.3 系统之间的通讯 |
3.2.4 操作系统 |
3.2.5 图形界面 |
3.3 干熄焦控制软件 |
3.3.1 开放型工业控制系统 |
3.3.2 I/A Series网络结构 |
3.3.3 I/A Series软件结构 |
3.4 干熄焦操作控制系统 |
3.4.1 设备监视和故障信息显示 |
3.4.2 装入系统的运行控制 |
3.4.3 气体循环设备控制 |
3.4.4 锅炉单体设备控制 |
3.4.5 预存段料位的控制 |
3.4.6 排焦系统设备控制 |
3.4.7 环境除尘控制系统设备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熄焦锅筒给水自动控制 |
4.1 干熄焦锅炉锅筒水位控制的任务 |
4.2 干熄焦锅炉锅筒给水调节对象的动态特征 |
4.2.1 给水流量W扰动下的锅炉水位变化动态特性 |
4.2.2 蒸汽量D扰动下的锅筒水位变化动态特性 |
4.2.3 燃料量B扰动下的锅筒水位动态特性 |
4.3 单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
4.3.1 控制说明 |
4.3.2 单冲自动调节控制参数整定 |
4.3.3 单冲控制整定品质比较 |
4.4 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
4.4.1 系统组成及静态特性 |
4.4.2 反馈回路及主回路分析 |
4.5 串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
4.5.1 串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的组成 |
4.5.2 内环回路分析 |
4.5.3 外环回路分析 |
4.5.4 分流系数的整定原则 |
4.6 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应用研究 |
4.6.1 三冲量控制参数整定 |
4.6.2 三冲量控制整定品质比较 |
4.7 锅筒液位差压液位补偿 |
4.7.1 差压液位计原理 |
4.7.2 差压液位补偿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干熄焦仪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效益及推广前景 |
1.4 论文内容及构成 |
第二章 干熄焦工艺分析及控制要求 |
2.1 干熄焦工艺 |
2.2 干熄焦技术特点 |
2.3 控制基本要求 |
2.3.1 设备监视和故障信息显示 |
2.3.2 装入系统的运行控制 |
2.3.3 气体循环设备控制 |
2.3.4 锅炉单体设备控制 |
2.3.5 焦粉收集设备控制 |
2.3.6 排焦系统设备控制 |
2.3.7 环境除尘控制系统设备控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干熄焦控制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3.2 PLC控制系统功能构成 |
3.3 PLC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3.4 PLC控制程序设计 |
3.4.1 程序框架 |
3.4.2 控制模块设计 |
3.5 网络通讯 |
3.5.1 Profibus-DP网络 |
3.5.2 工业以太网 |
3.6 小结 |
第四章 监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干熄焦监视系统设计 |
4.2 监视系统子模块设计 |
4.2.1 控制过程操作模块 |
4.2.2 语音报警模块 |
4.2.3 锁定运行系统 |
4.2.4 计算器模块 |
4.2.5 通讯模块 |
4.3 系统运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焦化筛焦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焦化工艺流程 |
2.1 焦化整体工艺描述 |
2.2 筛焦系统工艺流程 |
2.3 筛焦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2.4 除尘系统工艺流程 |
2.4.1 出焦除尘 |
2.4.2 筛焦除尘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LC 概述 |
3.1.1 PLC 在除尘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
3.1.2 ControlLogix 系统组成 |
3.1.3 控制系统的通信 |
3.2 控制系统的组建 |
3.2.1 系统控制策略 |
3.2.2 系统硬件配置 |
3.3 系统电气设备概述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
4.1 除尘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功能及控制要求 |
4.1.2 系统软件开发工具 |
4.1.3 除尘系统程序设计 |
4.1.4 除尘系统设备及规格 |
4.2 筛焦系统控制设计 |
4.2.1 筛焦系统联动控制 |
4.2.2 筛焦系统运转方案 |
4.2.3 筛焦程序代码 |
4.3 除尘地面站工作过程 |
4.4 上位机及人机界面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运行 |
5.1 系统调试 |
5.1.1 离线仿真调试 |
5.1.2 电气柜信号测试 |
5.1.3 符号表 |
5.1.4 现场调试 |
5.2 系统运行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新型液位音响控制仪(论文参考文献)
- [1]戈壁环境下重力流输水管线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D]. 杨挺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河南某化工厂酸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设计[D]. 赵桂峰.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2)
- [3]高压变频器在火电厂浆液循环泵的应用研究[D]. 孙彦亮.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4]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迅.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容积式液体余压能量回收装置应用研究[D]. 薛倩.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3)
- [6]YCV-01永磁弹簧式溢流阀的研究[D]. 司国雷. 兰州理工大学, 2013(10)
- [7]干熄焦锅炉锅筒给水自动控制系统[D]. 车千里. 东北大学, 2013(07)
- [8]我国钢铁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60年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 马竹梧. 自动化博览, 2010(01)
- [9]干熄焦仪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 凌云. 中南大学, 2009(04)
- [10]焦化筛焦除尘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守才. 武汉科技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