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田:客家人南迁路上的辉煌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黄秋菊[1](2020)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女性角色,包括了外显的角色规范和内在的心理感知,以彰显女性在客家文化中的话语权,并从中检视闽台客家文化的流变。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等民俗事象中,结果发现,第一,客家女性在生命礼俗或禁忌中,部分呈现出民俗规范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冲突,遵循文化传统与心理感受不一致,在父权架构下的客家社会,女性在民俗文化里有反抗的一面,有助于女性主体性的建立。第二,女性在民间信仰中,“孺人”从历史的光荣标志,成为今日思考性别位阶的破口,今日性别观念的提升,闽台客家呈现出族谱记载女性全名的性别平等时代。此外,六堆客家妇女在敬神的盘花技艺中,得到信仰和自我的支撑点。第三,客家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也在家庭教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客家社会文风鼎盛功不可没。第四,客家民俗在闽台地区产生流变,福建地区较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成分,而台湾地区将许多民俗事象融合节庆扩大办理,凸显客家文化的多样性。
高凡[2](2018)在《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城镇化扩张及城镇现代文明辐射的影响,乡村地区的村民对传统文明的认同感正逐渐弱化,在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需求的驱动下,传统村落陷入了“拆与存”的尴尬抉择中。甚至,对现实物质生活的强烈诉求已迫使众多的传统村落抛弃旧时的文明,建设“城市化”的乡村。伴随着传统乡村格局的变迁,建筑实体与传统空间的破坏,承载的数百年甚至千年的传统文明也彻底的消逝了。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为传统村落走出现实困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契机,传统村落有别于一般的村落,其具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内容是一般村落所欠缺的。传统村落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建设因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发展”的原则,这与美丽乡村“重发展轻保护”的原则是有分歧的。因此,在美丽乡村推行中,对传统村落的建设应认清二者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在矛盾中寻找统一,并立足当下,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23个客家传统村落的实地调查,挖掘客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分支的基本特征及其自身的特色,并结合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可行策略。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的研究上,遵循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从村落的构成元素入手,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村落,对其山水格局、村落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建筑实体及院落空间进行深入的剖析;其次,从村落非物质文化的“挖据”与“传承”入手,对村落村民的精神文化与文化认同关系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并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以保存村落风貌、发展村落生活、传承传统文化、保障村落永续发展为目标,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基本策略,探索实际的可实施有效途径。最后,以连城培田村为实例,分析培田具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挖掘培田保护及发展中现存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此作为培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并以期指导类似的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破目前的困境,实现和谐、长久的健康发展。
余平,董静[3](2016)在《诗礼人家话培田》文中研究指明封建社会的历代政府都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村落中的农民只有通过科举才有可能改变务农身份。如果家族中能有人因科举而入仕为官,整个家族甚至村落的面貌都会发生改变,从而逐步形成有颇具规模的村落布局,这样的村落中多半书院多而科举成就高,有大规模民居建筑。我们把具备这些特点而年代久远的村庄称为古村落。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南向约20公里,坐落于闽西客家山
张勇华[4](2016)在《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文中指出赣闽粤客家聚居区自明中期出现联宗活动以来,联修表现活跃,其功利目标呈现多样性。从联宗目标表现出来的利害关系来看,明清与民国时期的同姓联宗目标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利己不损人的功利目标,如表现于防卫、科举等方面,这有助于同一地域生活的同姓宗族的团结并提高社会地位,通常能获得社会与官方的默许或支持。另一类是利己损人的功利目标,如表现于对生存资源的争夺、诤讼等方面,这会增加社会治理的困难,通常招致社会的批评或官方禁止。从功能性目标引发联宗来看,参加联宗的宗族通常都在同一地域内,并且最终形成地缘性的功能性集团。然而,联宗活动延续至今,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同姓联宗目标的设定趋向于文化、社会地位等功利性不那么强的目标。随着联宗功利性的淡化,联宗范围也呈扩大趋势,以姓氏为符号建立的同姓网络逐渐增多。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具有客家人群性背景,是历史移民形成的,这一人群性背景并且成了对同姓宗族的认同依据。赣南因唐宋移民与明清移民返迁形成了新、老客家。清代表现出新客家同姓宗族联宗,当代出现新、老客家同姓联宗。闽西石壁在客家移民中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对当代客家族群发生着影响,在当代闽西兴建的客家百氏祠堂,供奉着首批入迁客家聚居区的百氏祖先,吸引着海内外客家族人前来祭祀,形成了独特的同姓个人联宗现象。因客家公祠是由地方政府与族群领袖共同合作完成,在同姓个人认同在联宗的政治过程中具有变动性。粤东客家经过石壁迁入,客家利用了这一历史情境,将移居石壁作为共同建构“客家祖先”身份的依据,也将这种身份的建构作为联宗的目标。上述联宗体现出在客家这一人群性背景下,以族群认同作为对同姓宗族的选择,也是以族群认同形成个人联宗活动。同时联宗也以族群边界作为对同姓宗族的区分。粤东刘氏以族群方言作为区分同姓宗族的依据,排斥了操闽南话的刘氏联修,这是文化差异下的宗族边界。在联宗共祖的情况下进行祭祀安排、世系拟制、辈号设置,是为了在形式上进行的统一完整。联宗的最低限度是共祖,祭祀安排是追认共祖的简约形式,世系拟制、辈号设置都处于可有可无的两可状态,因为世系拟制、辈号设置不是联宗所必备的内容。如果三者齐备,联宗在形式上看起来就更像一个统一的联盟,或更像一个同姓网络。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具有客家族群这一人群性背景,笔者将这种联宗概括为以族群认同的同姓联宗,它以同一地域内的地缘联盟为基础,趋向同姓网络的联宗类型,即是以客家聚居区为基础形成的客家同姓网络。
刘世强[5](2014)在《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系是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系景观的营建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思想以及精湛的工程技艺,是传统聚落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田村是闽西客家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是展示客家文化及其地域特征的代表作。本文以位于闽西纯客家县连城县的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培田古村落水系景观的生成,然后,对水系景观空间形态及其意象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于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提出保护思路。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论主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发生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制约因素。(2)依据其所处区域独特的山形地势以及与河源溪的空间关系来推断,培田古村落基址的类型属于“澳”位。古村落选址既是对自然条件的客观选择,又是对生存发展的主观追求。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经济技术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古村落水系景观是在人们对于水系的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生成的。(3)从水系景观空间形态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的水域主要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类型。点状水系景观由水塘和古井构成,其中水塘又有月塘与池塘之分;线状水系景观由水圳和溪流构成;面状水系景观由水口和荷花塘构成,其中水口是由点状水系、线状水系以及其他构造物共同组成。(4)从古村落景观整体空间布局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以河源溪为景观基本构架,以古民居、水塘、古井、亭、桥等单体构筑物为景观主体,以水圳和道路为景观纽带。从古村落景观结构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八胜”是存在于古民居建筑群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人工景观;培田“八景”是存在于培田古村落边缘或者外围区域的自然景观。从水系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来分析,可以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三个类型。(5)结合培田古村落的实际情况,对于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提出保护思路,主要涵盖生活生产、生态和人文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培田客家古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新格局:以建筑景观为本体,以水系景观为延伸;以建筑景观引领水系景观,以水系景观柔化建筑景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柴文婷[6](2013)在《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快速变革及全球文化密切交流为我们带来便利快捷的生活,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生活方式。城市不能停歇的扩张、仓促的更新脚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产生,这些迫切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根植于大地的传统民居。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吸取中原文化,在长期与自然界磨合实践中产生的顺应自然,忠实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客家历史的物质载体。其中所包含的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是千百年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这些冲击,客家民居的保护更新多呈现出混乱及建设无序的状态,急需吸收其建造经验,研究总结其建构过程,总结提取本质,进而对振兴地域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地域特征,延续地域文脉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的视角,在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考察与访谈。基于建构理论认为建造由地点、类型、建构三者持续交汇作用产生了最终的形式,从以下两大部分对长汀古城客家民居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三四五章分别叙述了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造三要素的内涵及其意义。首先,从客观角度对长汀古城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特征、传统文化思想、宗族社会特点、伦理道德及审美观念进行了梳理;再次,归纳了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的类型,总结其民居平面建筑形制、外部造型及空间元素构成特色等;最后,去除表象,直达内里,运用建构的视角着重对长汀古城客家民居材料、结构与构造方式等要素进行细致剖析,并对其细部节点,各种装饰特色,情感与审美的植入进行研究探讨。第二部分,总述三要素(地点、类型、建构)之间逻辑关系具体是如何产生及相互影响,并对其最终产生的长汀客家民居形式进行细致描述与研究,再对由这些成分因子组成的古城进行了格局及特色分析。最后,思考三要素的现代提取,回归正本,正视“形式只是结果”的理论,呼吁建造的逻辑才是地域建筑再创作的源泉。
何飞斌[7](2013)在《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古村落在建筑艺术和历史人文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古村落景观的探索与研究也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传统的聚落形态,村落是农耕社会历史、经济、人文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社会因素对古村落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古村落园林进行研究,既是对古村落中散置的园林类型和结构形态的研究,同时也是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园林而进行的探索。针对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长期的实地调研,确定研究从影响古村落园林形成的因素着手,进而对培田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村落内部的园林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古村落园林的形成因素,可以知道培田古村落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移民村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使得古村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着古村落中园林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对古村落的环境格局和古村落内部园林进行研究,分析古村落园林的生存环境;通过测绘和图纸分析相结合,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的方法,对培田古村落内部园林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培田古村落园林的特色,探讨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针对培田古村落的保护,本文从培田古村落园林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培田古村落各类园林空间的现状,提出古村落园林的保护策略,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认为,培田古村落园林的保护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和村落特有的民风民俗的前提下进行,恢复古村落园林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传承古村落园林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好古村落园林的物质形态,对培田古村落园林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汪晓东[8](2013)在《生成与变异:福州马鞍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福州马鞍墙为例,来说明一种文化现象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所产生的变异,并分析产生变异的成因。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每一个建筑构件的生成都具有特殊的功用。马鞍墙的主要功能是防火,缩小火灾的延烧范围,降低火患的危害程度。另外,在海盗、土匪猖獗的年代,马鞍墙还兼具防御功能。在满足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功能,在马鞍墙墙体的装饰图像上,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殖崇拜、宗教信仰、移民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等内容的传达。通过这些图式来解读这些纹饰生成的原因,并对马鞍墙上出现的装饰内容与形式进行追问,发现许多图像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象征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人们对这些图像的诠释产生了误读,使得今天我们在马鞍墙上所看到的装饰图像部分已经脱离了原初的含义,并且以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出现。另外,现在部分学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人为的将两个不相干的内容进行串联、演绎,从而产生了误读。当社会发生变迁后,特别是在民居建筑中,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势必产生新的建筑构造模式。另外,消防设备的更新,消防部门的职能化与专业化,也使得马鞍墙主要的防火功能日渐式微,逐渐转变成纯粹的形式符号。装饰图像也因装饰材料的更新,以及人们对装饰纹样的误解产生了新的象征含义,进而又丰富了马鞍墙的精神功能。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马鞍墙功能的生成与变异,可以洞察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们的思想、信仰、趣味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谢重光[9](2013)在《明中叶后闽西粤东客地文教的进步与民风丕变》文中研究指明闽西、粤东客家地区以崇文重教着称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却是蛮荒鄙野之地。闽西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出现在明中叶,粤东的经济生活则至清初才迅速进步,其崇文重教风气亦在清初形成,其后骎骎乎超越闽西,成为赣闽粤客家基本住地新的核心地域。相关方志资料和若干典型乡村实例,揭示了明中叶后闽西、粤东客地文教进步与民风丕变的发展演变轨迹。
刘国钰[10](2011)在《谭元亨与《客家魂》论》文中研究指明谭元亨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客家籍学者、作家,在客家学研究和客家文学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其学者与作家的两位一体的形象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他身为客籍子民,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客家魂》在人物塑造、风俗描绘及其文化反思、艺术创新上都颇具特色,将学者健全的理性精神、厚重的文化反思与作家的文学追求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客家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启慧、远晴这样具有母亲的伟大品藻又不乏生命意识追寻的客家知识女性形象,同时对客家女性婚恋世界的揭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谭元亨通过《客家魂》的创作对客家文化风俗的描绘,以此作为观察客家现实世界和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独特视角,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另一方面,谭元亨的《客家魂》还首创了把传记体、民系小说、教育小说融合于一体的小说新体式,运用时空交错的叙述模式,借助童话式的人物构造,结合学者的理想与作家的感性,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寓言世界,克服了当代学者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些通病。
二、培田:客家人南迁路上的辉煌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田:客家人南迁路上的辉煌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闽台客家生命礼俗、民间信仰与文教习俗 |
第一节 生育礼仪、婚姻习俗与女性成年礼 |
一、生育礼仪 |
二、女性成年礼 |
三、婚嫁习俗 |
第二节 女性与民间信仰 |
一、荣耀的标本:孺人 |
二、客家妇女的信仰美学:盘花 |
第三节 文教习俗 |
一、客家地区文风的形成与发展 |
二、敬字文化 |
第二章 闽台客家民俗的女性参与 |
第一节 六堆特殊婚俗 |
一、多子多孙油纸伞 |
二、敬外祖与阿婆肉 |
三、特异风俗:抽猴筋 |
第二节 客家文教习俗与女性角色 |
一、人文心理的探究 |
二、女性的教育功能 |
第三节 放足的女性 |
第四节 客家民俗的女性禁忌 |
一、生育禁忌 |
二、婚俗禁忌 |
三、经血的禁忌 |
第三章 客家女性在民俗的性别位阶 |
第一节 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与地位 |
一、硬颈精神的客家女性 |
二、地位流动的客家女性 |
第二节 客家女性在家族中的性别角色 |
一、家庭经济的补充者 |
二、家族宗法的被排外者 |
第三节 客家婚俗的文化意涵与女性价值 |
一、客家婚俗贶辞:讲四句 |
二、客家婚俗中的女性价值判断 |
第四章 闽台客家生活习俗的流变 |
第一节 民俗日常的现代转换 |
第二节 文教习俗的在地转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受访者资料 |
附录2 六堆的由来与拓垦历史 |
附录3 田野笔记:敬外祖 |
附录4 田野笔记:美浓詹屋三奶夫人信仰的田野调查 |
附录5 田野笔记:六堆首位进士黄骧云 |
附录6 田野笔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进展 |
1.2.3 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概念研究及传统村落构成元素划分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关系辩析 |
2.1.1 “美丽乡村”概念 |
2.1.2 “美丽乡村”内涵 |
2.1.3 传统村落概念界定 |
2.1.4 “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保护发展关系辩析 |
2.2 传统村落构成元素划分 |
2.2.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基本对象 |
2.2.2 基于村落保护发展对象的村落构成分类 |
3 闽西客家地区传统村落构成元素调查及解析 |
3.1 调查地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历史沿革 |
3.1.4 闽西客家民系由来及分布 |
3.2 调查具体目的 |
3.3 调查实际对象 |
3.4 调查应用方法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物质实体元素分析 |
3.5.2 非物质文化元素分析 |
3.5.3 “乡村居民”元素分析 |
4 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
4.1 物质实体问题 |
4.2 非物质文化问题 |
4.3 村落主体——“人”的现状 |
4.3.1 客家传统精神文化的变迁 |
4.3.2 客家传统生活需求的变迁 |
5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建构 |
5.1 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核心理念 |
5.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村落营建理念的填补 |
5.1.2 可持续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 |
5.2 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 |
5.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1 保护——“点线面”物质实体保存 |
5.3.2 发展——产业及空间协同更新策略 |
5.3.3 传承——客家传统文化继承及弘扬 |
5.3.4 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村落发展机制构建 |
6 案例:连城客家传统村落培田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 |
6.1 连城培田传统村落总体概况 |
6.2 培田村现状分析 |
6.2.1 物质遗存分析 |
6.2.2 非物质遗存分析 |
6.2.3 社会传统精神认同分析 |
6.3 培田现有保护发展策略及问题分析 |
6.3.1 现有保护发展策略 |
6.3.2 现行保护发展策略下的存在问题 |
6.4 传统客家村落培田保护及发展策略优化 |
6.4.1 整体性空间保护还原策略 |
6.4.2 稳固核心、拓展外延发展策略 |
6.4.3 村民精神及村落非物质文化传承策略 |
6.4.4 上下协调、内外协同的保障策略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4)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联宗研究梳理 |
(二)客家研究梳理 |
(三)简要述评 |
三、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客家联宗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东晋至清代的北民南迁 |
一、唐代以来赣南新老客家形成 |
二、南宋闽西客家与石壁中转站 |
三、宋元以来粤东移民与客家形成 |
第二节 唐代以来的宗族发展 |
一、唐至清的宗族发展简史 |
二、赣闽粤宗族的发展 |
第三节 宗族与客家 |
一、清代中期客家称谓的出现 |
二、当代族谱中的客家 |
小结 |
第二章 客家联宗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明代中期以降的客家联宗 |
一、明代联宗 |
二、清代民国联宗 |
第二节 当代客家联宗概况 |
一、当代客家联修谱完成的时序 |
二、当代客家联修的地理范围 |
第三节 同姓宗族联宗类型 |
一、有世系安排的同姓联宗 |
二、世系不明确的同姓联宗 |
三、以姓氏为纽带的同姓联宗 |
小结 |
第三章 客家联宗过程 |
第一节 祭祖与联宗整合 |
一、同姓联宗祭祖 |
二、敬祖祀神与联宗整合 |
第二节 行辈字号与联宗整合 |
一、行辈字号的含义与制定 |
二、联宗辈号与联宗整合 |
第三节 世系追溯与联宗整合 |
一、闽西宁化张氏概况 |
二、张氏联宗的世系追溯 |
小结 |
第四章 客家联宗目标 |
第一节 联修与石壁追溯 |
一、历史移民与石壁中转 |
二、偏安中的族群矛盾 |
三、历史家园的追溯 |
第二节 联修与祖先追溯 |
一、北方祖籍地与祖先的追认 |
二、南方移居地与祖先的认同 |
三、祖先建构的依据与类型 |
第三节 联修中的“客家祖先” |
一、客家始祖的追认 |
二、客家始祖追认的依据 |
三、客家始祖追认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族群认同的同姓联宗 |
第一节 赣南客家联宗与族群认同 |
一、清咸丰赣南温氏新客家联宗 |
二、当代赣南温氏新、老客家联宗 |
三、联宗目标与族群背景 |
第二节 粤东客家联修与族群边界 |
一、刘氏联宗与方言群的选择 |
二、刘氏联宗与族群恩怨 |
三、联宗与族群边界 |
第三节 闽西百氏祠堂与个人联宗 |
一、客家百氏祠堂 |
二、客家百氏祠堂的祭祀 |
三、个人联宗与共祖祭祀 |
四、客家百氏祠堂相关问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4.2 环境容量学理论 |
1.4.3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理论 |
1.4.4 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1.5 古村落水系景观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关于古村落的相关研究 |
1.5.2.2 关于古村落水系景观的相关研究 |
1.5.3 培田客家古村落相关研究概况 |
2 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基础研究 |
2.1 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的相关概念 |
2.1.1 村落与聚落 |
2.1.2 客家古村落 |
2.1.3 水系景观 |
2.2 培田客家古村落相关概况 |
2.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2 历史沿革概况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社会环境概况 |
2.2.4.1 社区管理与地方政治 |
2.2.4.2 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 |
3 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的生成 |
3.1 古村落选址临近水源的现象概述 |
3.2 古村落临近水源特质的根源分析 |
3.2.1 古村落选址对自然条件的客观选择 |
3.2.2 古村落居民对生存发展的主观追求 |
3.3 古村落水系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自然环境因素 |
3.3.1.1 气候条件 |
3.3.1.2 地形条件 |
3.3.2 社会人文因素 |
3.3.2.1 社会因素 |
3.3.2.2 人文因素 |
3.3.3 经济技术因素 |
3.4 培田客家古村落水资源的利用 |
3.4.1 生活饮水 |
3.4.2 水运交通 |
3.4.3 农业经济 |
3.4.4 蓄水排涝 |
3.4.5 军事防御 |
3.4.6 消防安全 |
4 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空间形态及其意象研究 |
4.1 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空间形态类型分析 |
4.1.1 点状水系景观 |
4.1.1.1 水塘 |
4.1.1.2 古井 |
4.1.2 线状水系景观 |
4.1.2.1 水圳 |
4.1.2.2 溪流 |
4.1.3 面状水系景观 |
4.1.3.1 水口 |
4.1.3.2 荷花塘 |
4.2 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意象分析 |
4.2.1 整体空间布局分析 |
4.2.2 景观结构分析 |
4.2.3 水系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
4.2.3.1 开敞空间 |
4.2.3.2 半开敞空间 |
4.2.3.3 封闭空间 |
5 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的保护思路研究 |
5.1 生活生产 |
5.1.1 因势利导,巧于因借 |
5.1.2 便于生活,利于生产 |
5.1.3 水圳清泉,小桥流水 |
5.2 生态方面 |
5.2.1 对水体的净化 |
5.2.2 对植被的保护 |
5.2.3 对气候的调节 |
5.3 人文方面 |
5.3.1 风水术数 |
5.3.2 宗法礼制 |
5.3.3 核心区保护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调查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民居建构综论 |
2.1 研究对象概念阐述与研究层面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研究层面界定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历史及现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历史及现状 |
2.2.3 小结 |
本课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汀古城自然与人文条件分析 |
3.1 长汀古城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
3.2 长汀古城的人文环境与民间文化艺术 |
3.2.1 传统文化及思想 |
3.2.2 价值观念与艺术审美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西客家民居府第式类型概述 |
4.1 平面形制类型 |
4.1.1 形制与演变 |
4.1.2 构成要素 |
4.2 立面造型要素 |
4.3 空间形态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解析 |
5.0 材料 |
5.0.1 轻质线状体系(受拉) |
5.0.2 厚重体块体系(受压) |
5.1 构造 |
5.1.1 建筑部件 |
5.1.2 建筑配件 |
5.2 结构 |
5.2.1 构架体系 |
5.2.2 出挑方式 |
5.2.3 檐廊方式 |
5.4 细部节点 |
5.4.1 门楼 |
5.4.2 过街亭 |
5.5 装饰 |
5.5.1 砖雕 |
5.5.2 木雕 |
5.5.3 石雕 |
5.5.4 灰塑 |
5.5.5 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
5.6 情感植入与审美 |
5.6.1 匠人制作 |
5.6.2 场所认同感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造三要素逻辑关系分析与现代提取 |
6.1 三要素间建造关系分析 |
6.1.1 地点与类型间建造关系分析 |
6.1.2 地点与建构间建造关系分析 |
6.1.3 建构与类型间建造关系分析 |
6.2 长汀民居形式 |
6.2.1 平面形制类型 |
6.2.2 构成与功能 |
6.2.3 立面特点 |
6.2.4 空间形态构成 |
6.2.5 长汀古城民居形式举例 |
6.3 长汀古城的城市格局及特色 |
6.4 三要素现代提取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古村落园林研究方面 |
1.2.2 古村落园林保护研究方面 |
1.2.3 培田古村落研究方面 |
1.3 研究对象选定与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1.1 古村落 |
1.3.1.2 古村落园林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现场研究 |
1.4.3 分析与归纳 |
2 培田古村落概述 |
2.1 培田古村落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气候 |
2.1.2 地形·地貌 |
2.2 培田古村落历史成因 |
2.2.1 避乱世而迁入 |
2.2.2 土着先民与外籍移民的相互融合 |
2.3 培田古村落生产生活方式 |
2.3.1 耕读传家 |
2.3.2 乡间生活 |
2.4 培田古村落文化背景 |
2.5 培田古村落经济背景 |
3 培田古村落空间格局 |
3.1 培田古村落周边环境 |
3.1.1 培田古村落山水环境 |
3.1.2 培田古村落田园风光 |
3.2 培田古村落外部道路组织 |
3.3 培田古村落建筑布局 |
4 培田古村落内部园林格局 |
4.1 培田古村落水口园林 |
4.1.1 水口园林概念 |
4.1.2 培田古村落水口园林布局 |
4.1.3 培田古村落水口园林特色 |
4.2 培田古村落街巷 |
4.2.1 街巷概念 |
4.2.2 培田古村落的街巷布局 |
4.2.2.1 三横 |
4.2.2.2 五纵 |
4.2.3 街巷尺度 |
4.2.4 街巷空间层次 |
4.2.4.1 底界面 |
4.2.4.2 侧界面 |
4.2.4.3 顶界面 |
4.2.4.4 入户口 |
4.2.4.5 小结 |
4.2.5 街巷节点 |
4.3 培田古村落水环境分析 |
4.3.1 培田古村落水系布局 |
4.3.2 水井 |
4.3.2.1 水井园林空间 |
4.3.2.2 水井的风水意象 |
4.3.3 水塘 |
4.3.4 排污水沟 |
4.4 培田古村落院落园林 |
4.4.1 院落概念 |
4.4.2 宅院院落空间 |
4.4.2.1 天井空间 |
4.4.2.2 宇坪 |
4.4.2.3 宅旁院落 |
4.4.3 书院空间 |
4.4.4 祠堂空间 |
5 培田古村落园林现状与保护 |
5.1 培田古村落园林面临的困境 |
5.2 培田古村落园林空间的现状问题 |
5.2.1 古村落水口空间的现状问题 |
5.2.2 古村落街巷空间的现状问题 |
5.2.3 古村落水系统功能丧失 |
5.2.4 古村落院落空间的现状问题 |
5.3 培田古村落园林的保护策略 |
5.4 培田古村落园林保护具体措施 |
5.4.1 培田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保护 |
5.4.2 培田古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 |
5.4.3 培田古村落水口园林的保护 |
5.4.4 培田古村落院落园林的保护 |
5.4.5 培田古村落内部水环境的保护 |
5.4.6 培田古村落街巷的保护 |
6 结论 |
6.1 培田古村落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 |
6.1.1 充分尊重场地条件 |
6.1.2 空间尺度的控制 |
6.1.3 营建庭院景观或室内设计时的借鉴意义 |
6.1.4 对水景设计的参考价值 |
6.2 培田古村落园林保护的必要性思考和保护方法 |
6.2.1 培田古村落园林保护的必要性 |
6.2.2 培田古村落保护策略和具体措施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8)生成与变异:福州马鞍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功能 |
第一节 马鞍墙生成的物质基础 |
一、自然环境 |
二、构筑材料 |
三、建造模式 |
四、装饰媒材 |
第二节 马鞍墙物质功能的生成 |
一、防风 |
二、防火 |
三、防御 |
第二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精神功能 |
第一节 生殖祝祷:人丁兴旺的期盼 |
一、动物象征 |
二、植物象征 |
第二节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移民文化的传播 |
一、移民文化与风火墙 |
二、福州耕读传家与崇文重教生成的历史流变 |
三、生存的解读 |
四、耕读、崇文的象征符号与马鞍墙 |
第三节 祈福禳灾:信仰实践 |
一、山墙与五行象征的质疑 |
二、灵兽神禽 |
三、八仙 |
第四节 忠义仁勇:英雄崇拜与侠义精神的追求 |
一、忠义观念与侠义精神 |
二、体现忠义智勇的图像为何在马鞍墙上频繁出现? |
第五节 博古知今:崇尚雅趣 |
一、博古与博古图 |
二、为何博古图像在福州马鞍上频繁出现? |
第三章 福州马鞍墙生成的现代建构 |
第一节 福州马鞍墙各功能要素的发展 |
第二节 福州马鞍墙的当下呈现 |
第三节 福州马鞍墙变异的成因 |
一、现代化 |
二、工业化 |
三、城市化 |
四、商业化 |
结语:生成与变异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福州马鞍墙调研测绘图 |
附录二:田野考察采访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谭元亨与《客家魂》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谭元亨的客家情结 |
第一节 薪火传承 |
第二节 客家人文精神在客家文学中的彰显 |
第三节 谭元亨的客家情结 |
第四节 客家学成就谭元亨 |
第二章《客家魂》女性神话的演绎 |
第一节 客家知识女性的人格品藻:启慧、远晴 |
第二节 客家女性的婚恋世界 |
第三章《客家魂》中的客家风俗文化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客家风俗文化 |
第二节 客家文化反思 |
第四章《客家魂》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传记体民系教育小说的确立 |
第二节 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培田:客家人南迁路上的辉煌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闽台客家生活习俗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 黄秋菊.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 高凡.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3]诗礼人家话培田[J]. 余平,董静. 中国地名, 2016(10)
- [4]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D]. 张勇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5]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研究[D]. 刘世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
- [6]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D]. 柴文婷. 华侨大学, 2013(08)
- [7]连城培田古村落园林及其保护研究[D]. 何飞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8]生成与变异:福州马鞍墙研究[D]. 汪晓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9]明中叶后闽西粤东客地文教的进步与民风丕变[J]. 谢重光. 龙岩学院学报, 2013(01)
- [10]谭元亨与《客家魂》论[D]. 刘国钰. 广西师范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