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传输与控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依达[1](2021)在《实时流媒体分发网络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高带宽的通信能力在推动着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人们对低延迟、高带宽的流媒体和实时互动应用的需求越发增长。在线教育、娱乐直播、视频会议的云上生活模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新时代人们的标配。但是,传统的内容分发网络及基于TCP的传输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于在互联网上实时音视频互动的需要,实时流媒体分发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亟待新的方法解决实时流媒体在网络传输中的质量问题。本课题研究了两个实时音视频传输中的关键问题:用户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和中间网络链路的质量问题。通过改进增强实时通信领域的主流拥塞控制算法GCC来提升最后一公里的弱网对抗能力,通过动态路由技术来提升传输网中间链路质量的能力。本课题设计实现了实时流媒体分发网络系统,进行了动态路由、感知避障的功能实验成功验证了本系统用于感知网络状态变化,实时选择最佳传输路径的功能。最后,设计实现了音视频传输模块作为实验环境,进行了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与原算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拥塞控制算法优化的有效性。
廖宗榜[2](2020)在《收发平衡与码率优化的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研制》文中提出灾害救援的信息化处置是国家的重大需求,搭建灾害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互通是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所在。针对重大灾害的发生伴随的断电、断网等次生灾害造成的信息孤岛,本文工作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广电体系的融合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支持下,开展面向应急救援场景的高效视频压缩方案,并研制面向融合通信的单兵应急救援装备,实现应急救援业务的高效传输,具体包括:(1)针对应急融合通信网络环境下带宽不足而业务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三维显着性下的视频编码码率分配方案。基于已有图融合模型获取三维场景像素级别的视觉显着性参数,通过k-means聚类的中心值对显着图中所有像素下采样,高斯滤波平滑后得到适用编码的编码显着图,再将其与基于纹理复杂度的复杂度图融合得到融合显着图。最后融合显着图每个块的显着权重引导码率预分配和宏块级目标比特分配策略,调节编码器中的λ参数,达到码率控制的目的。所设计的方法HTM16.8平台上得到了验证,分别对Bicycle和Fountain Bench序列进行了验证并获得了13.60%和2.78%的码率提升,达到了显着性引导的编码码率策略有效提高视频数据压缩比、减少视频业务中传输数据量的目的。(2)针对异构融合通信网络给应急视频传输稳定性带来的挑战,本文采用分级缓冲机制和收发自适应平衡机制保证数据流平稳传输,使得应急视频通信业务能够适应不稳定的信道环境。(3)基于上述码率分配方案与自适应收发平衡机制,研制了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克服了异构融合通信网络应急视频传输带来的带宽小、信道抖动难题。在基于无线Wi-Fi、4G以及广电无线网络的三种异构融合信道上,此装备能够在100K~1M的低码率下传输清晰画面的视频,单向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分别在0.307s和6.6%,同时还能自适应改变吞吐率达到收发平衡,具有较好的视频业务传输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该装备经由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考察和验收,认为“单兵融合应急通信设备”的研制工作满足项目既定要求;该装备经遴选参加了由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联合举办的“东盟地区城市搜救”装备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林荣暖[3](2019)在《Android终端音视频通信的质量保证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VoIP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使用智能终端就能方便地进行音视频通信。智能终端中Android系统的占有率最高,其音视频通信应用种类繁多,随着用户体验要求的逐渐提升,Android终端的音视频通信质量保证问题备受重视。回声一直是影响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网络音视频通信过程中的回声属于声学回声,指远端声音信号经过播放后被麦克风收集,然后通过互联网传回,远端说话者就会听见自己的声音,导致用户体验急剧下降,因此实现回声消除至关重要。视频流媒体内容占用带宽大,容易受到网络波动的影响而造成视频出现卡顿或者马赛克,实时应用一般选用UDP传输实时媒体数据包,而UDP不提供传输质量的保障,解决视频流的网络传输问题也是音视频通信质量保证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以上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在音频方面,首先研究回声消除的理论,分析WebRTCAECM回声消除算法的实现,确定回声消除的基本方案。此外,Android终端上音频处理时延的差异性很大,这影响回声消除的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回声时延测算方案,并在Android终端上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WebRTCAECM与本文的回声时延测算方案的结合能够更快地消除终端通信中的回声,保障音频通信质量。(2)对于视频流,提出一套完善的网络状态划分算法,基于此设计出源端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包括码率调整算法和帧过滤补偿算法。最后搭建基于Android终端的音视频通信平台,经过大量测试,分析算法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源端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能够降低丢包率,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视频的传输质量,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吴晨[4](2018)在《基于WebRTC的Android端音视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接入带宽的逐渐改善,许多领域的应用都希望能够嵌入实时通信功能。但目前国内外通信应用都使用私有的通信标准,无法实现跨终端通信,如微信、Skype等。谷歌开源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为了统一互联网通信标准,并解决移动端因硬件资源不足导致的抖动、延时和CPU占用率高等问题。因此,本课题采用WebRTC技术在Android平台设计并实现了跨应用终端的音视频实时通信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研究WebRTC技术原理及主要结构。分析并研究了音视频编解码器的原理性能后,分别选用iSAC和VP8作为音视频编解码器;深入分析UDP和RTP/RTCP原理及结构,结合UDP在实时通信场合中的优势,及RTP在处理丢包、乱序及音视频同步方面的特点,最后选用两者作为本系统的传输层协议。(2)完成服务器的设计与搭建。根据需求在Ubuntu平台上搭建服务器。首先是房间服务器,它能够维护通话并管理通话人员的加入与退出;其次是信令服务器,客户端建立通信前需要进行信令交互,信令服务器则起到了信令传递的作用;最后针对现在复杂的网络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的NAT及其穿透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能够实现NAT穿透功能的STUN/TURN/ICE服务器。(3)设计并实现客户端各个模块功能。在Ubuntu平台搭建WebRTC安卓端的下载编译环境,下载编译WebRTC安卓端底层源码。通过对底层源码封装及调用实现了客户端的音视频采集及传输功能。为了弥补UDP通信的丢包问题,引入NACK机制;同时还嵌入了带宽自适应功能以适应不断变换的网络带宽。(4)对主要功能进行测试并收集分析主要数据。分别对同一应用和不同应用之间的音视频通信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跨应用终端的特点,系统可以根据网络条件的不同动态调节帧率。通话时丢包率基本保持在6%-7%之间,CPU占用率为10%左右,延时时间基本处于80ms左右。本文设计的基于WebRTC的音视频通信系统模块分工明确、易于维护、可扩展性强。同时引入NACK丢包重传功能,有效减少了实时通信场合中数据包的丢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音视频实时通信的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刘德鹏[5](2016)在《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能力也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传输音视频数据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特别是利用3G移动网络技术来传输音视频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较大关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视频会议、网络视频、Vo IP语音聊天、互联网医疗、网络远程教学、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已被大量应用。由于3G移动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一样,具有丢包率、误码率高的特点,采用多通道绑定传输更是存在延时抖动严重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马赛克或者丢帧现象。因此,如何实现提升网络服务质量,以满足音视频数据传输的流畅性(不抖动)、实时性(延时小)的需求,是一项颇具挑战的工作。本文对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了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处理技术,设计了软硬件结合的嵌入式平台,实现了视频信号在3G无线网络环境下的传输和接收处理功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系统实测,提出的3G图像传输系统,满足了图像监控系统的整体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如下:对本课题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开展前期调研,主要包括网络实时传输协议、音视频编码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控制技术等。根据前期调研所获得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详尽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完善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针对3G无线网络的传输特点,设计和实现了多种网络策略,包括前向纠错技术、拥塞控制技术和多通道负载均衡成功地解决了网络传输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基于嵌入式平台技术的图像编码设备,设计实现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PRUDP协议,系统基于模块化的系统软件设计思路采用VC++编程工具实现后台中心软件,利用JRTPLIB开源库实现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系统在各种无线网络环境传输效果进行分析和测试。对各种物理条件中相应的传输速率、不同视频分辨率等图像传输阶段的延迟、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与测试。
邓勇[6](2015)在《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东方有线已经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全覆盖并大力推广NGB机顶盒。现有网络基础能够满足视频通讯业务发展,因此在现有NGB机顶盒上开发视频通讯功能,以满足第三方应用服务商为有线运营商开发社交化、跨终端、跨网络的融合视频通讯业务服务的需求,将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尽管NGB网络具有为视频通讯业务提供稳定链路的能力,但是NGB机顶盒终端不具备视音频编码能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机顶盒基础上,增加合适的视频通讯终端模块,设计合理的视频通讯解决方案,以实现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本文首先依据东方有线的网络和NGB机顶盒终端特性,选择SIP协议作为视频通讯系统基础协议,并选择H.264和G.711分别作为视频通讯的视音频编码标准,构建IMS架构的视频通讯系统;其次,新增外接视频通讯终端设备,实现无编码能力的NGB机顶盒通过网络与之互联,采用扩展SIP协议的方式,完成机顶盒对终端设备的视频通信控制,并在电视机上展示视频画面和声音效果;最后,针对NGB机顶盒视频通讯的应用功能,定义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的通讯接口以及开放API规范,结合实际需求实现业务开发。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NGB机顶盒视频通讯功能。系统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机顶盒视频通讯具有跨终端通讯能力,并且视音频质量较好,视频时延较低,能够满足东方有线业务需求。在有线运营商中,东方有线率先在国内提供机顶盒视频通讯业务服务。
陈旭升[7](2015)在《基于PJSIP的音视频通信及录放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电信业务逐渐在互联网中找到代替产品,移动通信服务也逐渐应用IP网络来实现音视频通信。基于IP网络的音视频通信系统虽然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还达不到传统电路交换网的水平,但由于在操作、互动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配合日渐普及的高性能音视频通信设备终端,越来越成为产品研发的热门方向。本论文站在音视频通信系统原型产品研发的角度,以开源多媒体通信库PJSIP为基础进行音视频通信系统的深入研发,侧重于系统的音视频方面,包括音视频编解码、音视频录放功能和音视频服务质量保障技术。由于PJSIP中的音视频框架PJMedia还处于开发阶段,使用的默认音视频编解码格式相对保守,相应地音视频功能不完善,所以本论文研发目标之一是为PJMedia框架加入相对较新的、在技术上更适合IP网络通信的音视频编码,即音频编解码器Opus与视频编解码器VPx,然后设计和实现录制与回放的基本音视频通信系统功能,力求在引入新的编解码格式后提升音视频通信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完善系统的音视频框架。本论文研发的另一个目标是配合PJSIP的通信模块和音视频模块来研究音视频通信服务质量保障策略并在PJMedia框架中实现,通过对感兴趣区域提取、背景消除、量化参数区域调整等方面的研究,结合VPx视频编解码器和通信模块方面实现的网络状态评估方法,实现感兴趣区域量化参数网络自适应区域调整的服务质量保障策略。本论文主要围绕PJMedia框架作研究和设计,实现并完善音视频通信系统,通过实验分析,验证本系统具有良好的音视频通信效果和得到有效的服务质量保障。
朱海波[8](2013)在《可伸缩视频编码传输速率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视频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视频应用环境具有终端设备多样、网络形式异构和用户需求复杂等特点,给网络视频应用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随着用户需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视频传输技术,而寻求更加便捷和有效的视频通信方法。视频传输过程会极大影响终端用户的视频重建质量。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传输信道的带宽是受限且时变的,速率约束是影响视频传输的主要因素之一。视频传输速率控制是解决视频码流在时变信道传输时可能造成接收端视频主客观质量下降的有效方法。研究视频的传输速率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深入分析近年来流行的视频传输技术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和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媒体DASH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可伸缩视频编码SVC (Scalable Video Coding)国际标准,研究相应的传输速率控制技术,以解决不同应用环境下视频的可靠传输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给出分组交换网络基于数据包速率的传输特性;本文对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视频传输过程进行分析,针对视频传输过程的特性进行合理简化,对影响网络丢包率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丢包率较低的情况下,若突发数据长度与队列缓冲区长度近似,则网络丢包率与码流数据包速率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相同数据包速率的码流对网络拥塞造成的影响基本相同。该结果指出低丢包率环境下视频传输更为有效的性能衡量标准,为传输速率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比较标准。2.提出针对不同应用环境的速率控制方法;基于已有的针对分组交换网络传输特性的研究结果,针对视频在高拥塞有线网络上传输的情况,提出了拥塞感知的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中等粒度质量可伸缩MGS (Medimum Grain Scalability),在不加剧传输网络拥塞状态从而不引起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接收端视频重建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平均0.4dB的性能提升。针对视频传输时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的转换过程,提出了自适应的数据包封装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无线网络比特错误与数据包长度的关系,以及视频码流不同部分重要性的差异,有效利用无线信道的传输带宽,从而提高接收端视频重建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平均0.72dB的性能提升。针对网络严重拥塞出现数据包丢失的情况,综合分析已有前向纠错编码的优缺点,提出了全新的帧内前向纠错保护方法IP-FEC (Internal Packet FEC)。提出的IP-FEC可以在不增大网络丢包率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错误保护能力。同时,提出的IP-FEC与传统的FEC方法可以简单级联,从而保证不与现有系统相冲突。实验表明,提出的IP-FEC方法相比于无FEC情况,在3%丢包率情况下可以获得平均4.7dB的性能提升,在5%丢包率情况下可以获得平均4.9dB的性能提升;相比于增加10%校验数据包的FEC方法,在3%丢包率情况下可以获得平均1.1dB的性能提升,在5%丢包率情况下可以获得平均1.7dB的性能提升。3.提出DASH上的基于的SVC快速码流切换方法本文基于最新的DASH视频传输方法,分析了现有网络条件下视频通信的困难,针对网络缓冲区较小和缓冲更新算法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预测更新算法。通过估计用户选择节目内容和用户信道带宽变化的转移概率,给出了近似最优基于SVC的缓冲更新算法。实验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更新算法在用户以较大概率切换节目的场景下可以提升平均约12.6%的缓存命中率,同时在其它场景下提供不弱于现有算法的性能。
杨超[9](2013)在《未来网络中视频业务建立的研究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视频通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以及广播电视等。但是现有的视频通信种类以及业务形式等渐渐的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其承载网IP网络的不安全和地址不足等因素,促使视频通信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是在研究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视频通信方设想和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视频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了解其发展历程。根据视频通信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分析视频通信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如安全可靠、实时稳定,同时向着大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其次,对视频通信中涉及到的理论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各种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技术特点、视频通信控制协议标准以及为视频传输质量采用的差错控制技术,为实现后续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再次,根据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基本需求,提出了面向连接的未来网络框架,设计了具体的分层结构,阐述COFN的业务地址分配,指明如何实现COFN的路由交换。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视频通信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设计,视频通信的建立和撤销过程,业务管理的实现方式;同时探讨未来广播电视交互式和多业务支持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Quartus II软件开发环境和ModelSim仿真工具的功能特点以及使用方式。利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业务申请模块、点对点和多点模式链路建立模块设计,并结合ModelSim仿真软件编写testbench对设计模块进行RTL行为级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视频通信业务的建立和撤销在功能上是可以实现的。本文研究工作为视频通信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周圆[10](2011)在《面向IP网络的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分析与建模》文中研究指明在包交换IP网络中,某节点上的存储区溢出可能会引起丢包,也可能会因为时间延迟过长而被认为某个包丢失了。然而,被压缩的视频信号,特别是被编码的立体视频,由于采用了低比特率视频编码方案而必须依靠帧间编码来提高编码效率,因此在面对传输错误时非常脆弱。这种采用运动补偿和视差补偿的编码结构会在码间预测时产生很强的时空依赖性。恰恰是这种依赖型,使传输中不可避免的丢包对其视频重建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大范围的错误传播。研究IP包交换网络中端到端丢包与视频通信质量之间的关系,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适合IP网络丢包特性的视频传输失真模型。丢包网络中的失真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研究信源编码的参数确定(比如量化和内部率),率失真优化,信道编码控制,信道差错控制技术(如前向差错控制),重传限制和帧内/帧间模式转换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二维视频传输模型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通用的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建模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报道非常少。本文的主要目标是:为在IP网络上传输多视点视频建立一个针对丢包效应的递归失真模型。为了研究多视点视频在丢包网络中的视频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多视点视频传输失真与IP网络中端到端错误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个分析,建立了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系统架构。接着,在多视点视频的各种编码模式下,分析了网络丢包对传输失真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多视点视频在包交换网络中的解码失真和错误传播,并推导了不同编码模式下的多视点视频传输失真的计算公式。然后,在对多视点视频编码特征和随机丢包传输错误传播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能够在帧级和GGoP级预测信道引起的失真的数学递归模型。所提出的模型分别考虑了由运动补偿和视差补偿预测引起的时间和视点间编码的互相依赖性,能够适应多视点视频中更为复杂的二维错误传播,并且在保持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本文在研究失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视点立体视频在IP丢包网络中实现错误掩盖的实用技术。除理论分析之外,本文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比较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失真模型在预测帧级和GGoP级传输失真时都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二、基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传输与控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传输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实时流媒体分发网络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 |
2.1.1 WebRTC整体架构 |
2.1.2 WebRTC NAT穿越原理 |
2.1.3 WebRTC传输速率控制 |
2.2 流媒体分发网络技术 |
2.2.1 软件定义的实时分发网络 |
2.2.2 SD-RTN与CDN对比 |
2.2.3 SD-RTN与SDN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流媒体分发网络系统 |
3.1 总体架构设计 |
3.2 运行流程设计 |
3.3 动态路由计算流程 |
3.4 系统实现 |
3.4.1 硬件设备 |
3.4.2 测试环境搭建 |
3.5 功能测试 |
3.5.1 动态路由质量测试 |
3.5.2 感知避障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时流媒体拥塞控制算法优化 |
4.1 GCC拥塞控制算法介绍 |
4.2 IGCC算法设计 |
4.2.1 应对噪声丢包问题的改进 |
4.2.2 应对延迟抖动问题的改进 |
4.3 传输模块设计 |
4.4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收发平衡与码率优化的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实时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
2.1 视频编码技术 |
2.2 基于显着性优化编码 |
2.3 业务数据传输协议 |
2.4 业务传输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显着性的码率分配和收发端自适应平衡 |
3.1 显着性引导的编码码率分配 |
3.2 收发端自适应平衡 |
3.3 本章小结 |
4 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研制与测试 |
4.1 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的需求及目标 |
4.2 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研制与关键技术 |
4.3 实验测试 |
4.4 应用场景示范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Android终端音视频通信的质量保证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音视频通信发展现状 |
1.2.2 音视频通信存在的质量问题 |
1.3 本文工作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回声消除概述 |
2.1.1 回声的产生 |
2.1.2 回声消除原理 |
2.1.3 常用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
2.2 RTP/RTCP协议 |
2.2.1 RTP协议说明 |
2.2.2 RTCP协议说明 |
2.3 QoS技术 |
2.3.1 QoS具体指标 |
2.3.2 QoS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ndroid终端回声消除方案的研究 |
3.1 回声消除方案的选择 |
3.1.1 SpeexAEC |
3.1.2 WebRTC_AECM |
3.2 Android音频架构与回声消除 |
3.2.1 Android音频架构及其回环时延 |
3.2.2 回环时延的差异性 |
3.2.3 Android给回声消除带来的难题 |
3.3 回声时延测算方案设计与实现 |
3.3.1 回声时延测算方案的设计 |
3.3.2 回声时延测算方案的实现 |
3.3.3 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流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1 拥塞控制 |
4.1.1 拥塞产生的原因 |
4.1.2 拥塞控制的定义 |
4.1.3 拥塞控制的分类 |
4.2 视频流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2.1 思路分析 |
4.2.2 网络状态判断量的选取 |
4.2.3 网络状态判断算法设计 |
4.2.4 源端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环境搭建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和目标 |
5.2 Android终端回声消除效果测试 |
5.3 视频流拥塞控制算法相关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1 算法参数设置 |
5.3.2 相关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3 画面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WebRTC的Android端音视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架构与技术基础 |
2.1 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
2.1.1 设计思路 |
2.2 WebRTC结构 |
2.2.1 音频引擎技术 |
2.2.2 视频引擎技术 |
2.2.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2.2.4 RTP/RTCP |
2.3 NAT类型 |
2.3.1 完全圆锥形NAT |
2.3.2 受限圆锥形NAT |
2.3.3 端口受限圆锥形NAT |
2.3.4 对称形NAT |
2.4 开发平台及环境 |
2.4.1 Android平台介绍 |
2.4.2 NDK的配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3.1 服务器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 房间服务器的搭建 |
3.3 信令服务器的搭建 |
3.3.1 信令响应 |
3.4 服务器实现NAT穿越方案 |
3.4.1 基于STUN协议实现NAT穿越 |
3.4.2 基于TURN协议实现NAT穿越 |
3.4.3 基于ICE框架实现NAT穿越 |
3.5 打洞服务器的搭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 WebRTC安卓平台下载编译环境搭建 |
4.2 安卓端音视频流的采集 |
4.3 客户端通信的实现 |
4.3.1 同一内网下通信 |
4.3.2 4G网络下通信 |
4.4 音频引擎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4.4.1 音频引擎设计 |
4.4.2 音频引擎实现 |
4.4.3 NetEQ的设计与实现 |
4.5 视频引擎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4.5.1 视频引擎设计 |
4.5.2 视频引擎实现 |
4.6 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 |
4.7 网络反馈与控制 |
4.7.1 NACK丢包重传的设计与实现 |
4.7.2 带宽自适应的设计与实现 |
4.8 音视频同步的设计实现 |
4.8.1 RTP时间戳的产生 |
4.8.2 SR报文构造与收发 |
4.8.3 音视频同步过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测试环境及工具 |
5.2 功能测试 |
5.2.1 同一应用终端测试 |
5.2.2 跨应用终端测试 |
5.2.3 服务器端运行情况 |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视频编码技术 |
1.2.2 3G通信技术 |
1.2.3 网络传输技术 |
1.2.4 PRUDP协议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应用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 |
2.1.1 视频编码传输设备 |
2.1.2 中心后台系统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安全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图像传输编码设备设计 |
3.2.1 编码控制板设计 |
3.2.2 3G传输板的设计 |
3.2.3 嵌入式软件设计 |
3.2.3.1 多路通道绑定的网络传输技术 |
3.2.3.2 传输控制策略及其实现 |
3.3 通信协议设计 |
3.3.1 PRUDP连接的建立 |
3.3.2 缓冲区 |
3.3.3 流量控制 |
3.3.4 确认技术 |
3.3.5 超时处理 |
3.3.6 改进的Nagle算法 |
3.4 中心后台软件设计 |
3.4.1 中心后台软件系统组成 |
3.4.2 中心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3.4.3 接口设计 |
3.4.4 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软件系统设计策略与实现 |
4.1 后台软件总体框架 |
4.2 网络传输控制策略实现 |
4.2.1 通道速率统计及反馈 |
4.2.2 排序、解交织及纠错 |
4.2.3 丢弃P帧消除方法 |
4.3 系统各部分的实现 |
4.3.1 通讯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4.3.1.1 网络通信的编程实现 |
4.3.1.2 与图像编码设备的Udp通信 |
4.3.1.3 与客户端程序的TCP协议通讯 |
4.3.1.4 缓冲区的实现和管理 |
4.3.1.5 RTP/RTCP协议实现 |
4.3.2 客户端程序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应用与测试数据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1.1 图像编码传输设备开发平台 |
5.1.2 网络环境 |
5.1.3 中心软件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实验室测试 |
5.3.2 外场实地测试 |
5.4 系统用户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视频通讯技术发展及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的需求分析 |
2.1 总体业务需求 |
2.2 视频通讯应用发展资源状况 |
2.2.1 东方有线NGB网络状况和性能 |
2.2.2 东方有线NGB机顶盒状况和性能 |
2.3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需求 |
2.4 机顶盒开展视频通讯面临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及选择 |
3.1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简介 |
3.2 视频通讯协议研究 |
3.2.1 H.323 协议 |
3.2.2 SIP协议 |
3.2.3 机顶盒视频通讯系统协议选择 |
3.3 视频编码技术研究 |
3.4 语音频编码技术研究 |
3.4.1 语音编码技术介绍 |
3.4.2 语音编码格式选择 |
3.5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系统架构设计 |
4.1 视频通讯平台架构 |
4.1.1 系统组成 |
4.1.2 业务流程 |
4.2 视频通讯核心系统设计 |
4.3 视频通讯终端接入设计 |
4.3.1 常规视频通讯终端方案 |
4.3.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USB连接 |
4.3.3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网络连接 |
4.4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GB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互联协议规范设计与实现 |
5.1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连接控制协议 |
5.1.1 控制通道 |
5.1.2 数据通道 |
5.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通讯接口协议 |
5.3 机顶盒应用开发API接口规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验证及应用实现 |
6.1 系统测试环境及内容 |
6.2 测试过程 |
6.2.1 测试方案 |
6.2.2 测试准备 |
6.2.3 测试用例 |
6.3 实现效果分析 |
6.4 基于视频通讯的应用开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基于PJSIP的音视频通信及录放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产品研发现状 |
1.2.2 网络音视频通信QoS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音视频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概述 |
2.1.1 音视频通信网络 |
2.1.2 音视频处理 |
2.2 音视频通信相关协议——SIP、SDP、RTP、RTCP |
2.2.1 SIP概述 |
2.2.2 SDP概述 |
2.2.3 RTP和RTCP概述 |
2.3 音视频编码 |
2.3.1 Opus音频编码 |
2.3.2 VPx视频编码 |
2.4 音视频QoS保障 |
2.4.1 QoS相关概念 |
2.4.2 基于终端的QoS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JSIP的音视频通信录放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PJSIP多媒体通信库与PJMedia音视频框架 |
3.1.1 基于SIP协议栈的多媒体通信库——PJSIP |
3.1.2 基于PJLIB的音视频框架——PJMedia |
3.2 音频编解码器Opus与音频录放功能 |
3.2.1 为PJMedia添加Opus Codec |
3.2.2 为PJMedia添加录制Opus音频文件的模块 |
3.2.3 为PJMedia添加回放Opus音频文件的模块 |
3.3 视频编解码器VPx与视频录放功能 |
3.3.1 为PJMedia添加VPx Codec |
3.3.2 为PJMedia添加回放WebM视频文件的模块 |
3.3.3 为PJMedia添加录制WebM视频文件的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JMedia的QoS保障方案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方案设计 |
4.1.1 基本思路 |
4.1.2 设计目标 |
4.2 感兴趣区域检测 |
4.2.1 背景消除算法 |
4.2.2 简单ROI提取方案 |
4.3 量化参数调整 |
4.3.1 VPx编码器中QP调整 |
4.3.2 QP调整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音视频通信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和目标 |
5.2 QoS保障策略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可伸缩视频编码传输速率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创新点以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基础 |
2.1 视频编码原理 |
2.2 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
2.2.1 第一代视频编码标准 |
2.2.2 第二代视频编码标准 |
2.2.3 第三代视频编码标准 |
2.3 H.264/AVC及可伸缩视频SVC |
2.3.1 H.264/AVC |
2.3.2 可伸缩视频编码SVC |
2.4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简介 |
2.5 基于RTP的视频传输技术 |
2.6 基于HTTP的视频传输技术 |
2.6.1 HTTP渐进式下载 |
2.6.2 HTTP自适应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组交换网络的传输特性研究 |
3.1 背景介绍 |
3.2 分组交换路由模型 |
3.3 码流特性与丢包率的关系 |
3.4 实验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VC的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
4.1 背景介绍 |
4.1.1 头信息格式 |
4.1.2 数据包封装方法 |
4.1.3 RTP传输过程 |
4.2 基于MGS的拥塞感知速率控制方法 |
4.2.1 背景介绍 |
4.2.2 算法流程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MGS的自适应封装方法 |
4.3.1 背景介绍 |
4.3.2 算法流程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包内前向纠错方法 |
4.4.1 背景介绍 |
4.4.2 算法流程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自适应流媒体 |
5.1 背景介绍 |
5.2 快速码流切换方法 |
5.3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未来网络中视频业务建立的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形式 |
第二章 视频通信关键技术 |
2.1 视频通信承载网 |
2.2 网络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
2.2.1 IP 技术 |
2.2.2 IP 网络发展的其他问题 |
2.3 视频通信控制协议 |
2.3.1 基于分组交换网的 H.323 标准 |
2.3.2 SIP 标准 |
2.4 视频通信的编解码技术 |
2.4.1 基本原理 |
2.4.2 几种编解码标准 |
2.5 视频传输差错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连接的未来网络结构 |
3.1 COFN 引述 |
3.1.1 电路交换网 |
3.1.2 分组交换网 |
3.1.3 未来网络要求 |
3.2 COFN 分层结构 |
3.3 COFN 业务地址分配 |
3.4 COFN 路由交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COFN 的视频业务 |
4.1 未来视频业务涉及领域和需求 |
4.2 视频通信系统结构设计 |
4.2.1 系统结构 |
4.2.2 终端结构 |
4.2.3 组网结构 |
4.2.4 MCU 结构 |
4.3 视频业务的建立及终结 |
4.3.1 建立视频通信 |
4.3.2 终结视频通信 |
4.4 业务管理方式 |
4.4.1 用户与代理 |
4.4.2 业务流程 |
4.4.3 付费方式 |
4.5 未来数字电视策略 |
4.5.1 交互广播电视 |
4.5.2 多级业务支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验证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5.1.1 Quartus II 开发环境 |
5.1.2 ModelSim 仿真工具 |
5.1.3 Quartus II 和 ModelSim 联合仿真流程 |
5.2 视频通信建立的仿真设计 |
5.2.1 用户不同业务种类申请 |
5.2.2 点对点模式 |
5.2.3 多点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面向IP网络的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分析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立体视频技术的研究背景 |
1.1.2 视频通信技术的研究背景 |
1.1.3 多视点立体视频通信的研究背景 |
1.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传输失真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框架 |
2.1 多视点立体视频通信系统架构 |
2.2 视频质量与失真的量化标准 |
2.2.1 主观视频质量评价 |
2.2.2 客观视频质量评价 |
2.3 IP 网络中的视频传输失真 |
2.3.1 IP 网络中的端到端错误分析 |
2.3.2 网络丢包对多视点立体视频质量的影响 |
2.4 多视点视频传输的理论模型 |
2.4.1 多视点视频编码与传输系统的理论假设 |
2.4.2 帧级传输失真定义 |
2.4.3 多视点立体视频失真建模的技术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编码模式下多视点视频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1 帧级传输失真D_c (n) 的总体分析 |
3.2 全像素运动估计/视差估计模式下的失真估计 |
3.2.1 M (s,t)帧正确接收时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2.2 M(s,t) 帧丢失时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3 亚像素运动估计/视差估计模式下的失真估计 |
3.3.1 M (s,t) 帧正确接收时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3.2 M (s,t) 帧丢失时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3.3 参数分析 |
3.4 帧内预测模式下的失真估计 |
3.4.1 帧内预测宏块的传输失真分析与计算 |
3.4.2 考虑帧内预测模式的帧级失真计算 |
3.5 采用去块效应滤波器预测模式下的失真估计 |
3.5.1 去块效应滤波的概念 |
3.5.2 采用去块效应滤波模式的宏块的失真分析与计算 |
3.6 失真计算公式的仿真实验 |
3.6.1 实验方法 |
3.6.2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丢包网络中的多视点视频传输失真模型 |
4.1 信道引起的失真的总体模型框架 |
4.2 帧正确接收时传输失真D_R (s,t) 的递归计算 |
4.2.1 视点间预测失真D_(RV) (s,t) 的递归公式 |
4.2.2 视点内预测失真D_(RT) (s,t) 的递归公式 |
4.2.3 D_R (s,t) 的计算与讨论 |
4.3 帧丢失时传输失真D_L (s,t) 的递归计算 |
4.3.1 采用视点间错误掩盖时D_(LV) (s,t) 的递归公式 |
4.3.2 采用视点内错误掩盖时D_(LT) (s,t) 的递归公式 |
4.3.3 D_L (s,t) 的计算与讨论 |
4.4 平均传输失真的递归模型 |
4.4.1 帧级递归预测模型 |
4.4.2 参数讨论 |
4.4.3 预测模型在不等错误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EP)传输中的扩展 |
4.4.4 GGoP 级递归预测模型 |
4.4.5 复杂度分析 |
4.5 客观仿真实验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模型参数的估计 |
4.5.3 采用随机丢包模式的实验结果 |
4.5.4 采用JVT SVC/AVC Loss Pattern 丢包的实验结果 |
4.5.5 UEP 传输中的实验结果 |
4.5.6 模型预测准确度的讨论 |
4.5.7 视点平均失真预测的实验结果 |
4.5.8 GGoP 平均失真预测的实验结果 |
4.6 主观实验 |
4.6.1 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
4.6.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视点立体视频的错误掩盖方案 |
5.1 解码端错误掩盖技术 |
5.1.1 基于时间域错误掩盖技术 |
5.1.2 基于空域的错误掩盖 |
5.1.3 基于时空域混合或自适应错误掩盖 |
5.2 多视点视频的错误掩盖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基于IP网络的视频通信传输与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实时流媒体分发网络研究与实现[D]. 王依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收发平衡与码率优化的单兵应急视频通信装备研制[D]. 廖宗榜.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Android终端音视频通信的质量保证若干问题的研究[D]. 林荣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WebRTC的Android端音视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晨. 福州大学, 2018(03)
- [5]基于3G无线网络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德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D]. 邓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7]基于PJSIP的音视频通信及录放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旭升.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8]可伸缩视频编码传输速率控制技术研究[D]. 朱海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5)
- [9]未来网络中视频业务建立的研究与仿真[D]. 杨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10]面向IP网络的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分析与建模[D]. 周圆. 天津大学, 2011(05)
标签:通信论文; 网络传输协议论文; 自适应算法论文; webrtc服务器搭建论文; 网络编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