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牙技术标准与技术应用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振,白昆,于梓涛,鲁淑凤,徐维普[1](2021)在《进口特种设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汇总、分析2016~2019年进口特种设备数量、应用领域以及使用地域分布等统计数据,研究我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规定和进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需求情况,得出相关结论建议,为我国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制修订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为特种设备行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齐放[2](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提出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季善菲[3](2020)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营商环境会通过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两个层面对国内外资本流动产生影响。近些年,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各国为吸引流动资本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竞相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由于通过减税的方式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会加大一国财政收支失衡压力,越来越多国家采取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的方式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总税率和社会保障缴款率、纳税时间和纳税次数组成的税收营商环境指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各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行为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及其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一方面,从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两个层面同时探究各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为的相互影响,弥补税收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为我国近些年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动因提供一定解释,并为我国未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沿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将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以及论文研究的意义,介绍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比已有研究,说明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税收营商环境及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本文奠定研究基础。第3章是理论分析部分,首先介绍税收营商环境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其次界定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并分析其存在形式,最后探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形式、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第4章是现状分析部分,对2008年至2017年期间国际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前期措施和现状进行分析,为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供事实依据。第5章是实证分析部分,按照空间计量模型的一般研究思路,首先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其次基于一般模型遴选原则确定最适宜的空间计量模型,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测算各影响因素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为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将税收营商环境指标进一步划分为税收制度指标与税收管理指标,以此检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第6章是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分析与政策建议,首先介绍我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现状,其次具体介绍我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国内外动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对我国未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应对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的变化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在充分考虑空间相关关系基础上选取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嵌套的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的投资距离权重矩阵三种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各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行为存在正向空间相互影响,投资状况相近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通过机制检验,发现国际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相互影响主要来自于税收管理层面的竞争和示范效应,说明目前各国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方面侧重于提高国家税收管理效率。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制化水平对一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为起重要促进作用,其中,经济总量和法制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本国税收制度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显着提高本国税收管理效率;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为产生显着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说明其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能够有效促进本国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尤其显着提高了本国的税收管理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选题视角与研究方法上:一是选题视角比较新颖,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税收营商环境,包括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两个层面,目前对税收营商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空间权重矩阵的选取比较全面,目前反映空间相关关系的权重矩阵以相邻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经济权重矩阵为主,本文考虑世界范围不同国家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相关关系以及大国与小国之间相互影响的非对称性,构建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嵌套的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的投资距离权重矩阵三种形式进行实证研究。
章景然[4](2020)在《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宗教在当代社会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凝聚社会的功能,又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宗教群体如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论题。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贵格会与19世纪脱胎于波斯(今伊朗)的巴哈伊,两大信仰团体在初创期均被贴上“激进教派”标签,受到官方打压与社会排斥。历经近半世纪的教内外调适与互动,最终完成了作为“平和”团体的历史嬗变。对其历史过程的梳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信仰摩擦问题,还将为贵格会和巴哈伊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宗教社会学等理论,从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社会互动中,对两者的”平和”之路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试图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社会行为及平和转折,探究其引起社会敌视的原因。两者(1)的肇始恰逢社会改革时代,它们的信仰变革夹杂着社会诉求,且采取较为激进的表达方式,这是两者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继而追溯两者从激进走向平和的转折事件,这一转变奠定此后温和策略的思想基础。基于以上考察,在理论层面探讨两大教团激进行为的根源,在现实层面比较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差异。第二章从本土与海外两个区域,考察两大教团的生存状态与相应调整。贵格会在海外殖民地所受打压甚于本土;巴哈伊则相反,海外生存环境较本土优越。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两者采取不同途径。贵格会通过集体请愿、政治游说等方式寻求与英国上层对话;巴哈伊则求助于国际组织,通过国际舆论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通过比较可知,不同的社会环境是两大教团遭受地域差异化打压的主要原因,宗教打压造成其与社会关系紧张,同时也促使了它们的教内整合。第三章从教内外两个层面,比较两大教团的和谐理念与实践。两者对和谐理念解读方向不同,贵格会的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肯定教义中的宽容成分,并给予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应用;巴哈伊的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更倾向对宗教和平思想的传播。在此思想基础上,两者教外实践产生差异。贵格会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圣实验”为阵地,将宗教宽容作为策略进行推行;巴哈伊则强调非政府参与原则,以顾问形式与政府合作,通过“全球发展计划”实践和平理念。但在教内实践中,贵格会和巴哈伊对异己思想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两者教内外实践的差异,为和平宽容本质及其相对性提供了可探讨的空间——宽容绝不意味无限自由,群体的发展及宽容的实现与制度规范需要相辅相成。第四章从自我标识、社会融入、管理模式三方面,比较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的特征。两大教团排他性减弱、世俗化增强、初期宗教领袖情结明显,这些相似性特征推进两者成为温和教团;文章还进一步探究这些相似性特征中的差异性。两大教团融入社会方式不同,贵格会在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下被动融入社会,巴哈伊则积极主动融入;两大教团后续管理模式迥异,巴哈伊在集体领导下巩固发展,贵格会则在松散管理中走向衰败。这两个因素成为两者当今发展各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此探索某些规律性认识,对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现状与趋势做出预测。针对不同文明形态的两大教团进行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信仰群体与社会之间不是评判与被评判的等级关系,而是体现着身份相互认同的动态过程,和谐共处的实现需要多层面的对话、妥协与让步。
胡亚冰[5](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认为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刘菁[6](2018)在《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2030年国家碳排放总体达峰,这对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工业、建筑和交通是中国碳排放的大户,尽管建筑业本身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是很高,但因建筑物生产及消费上下游关联产业带来的可观的能耗和碳排放量而使建筑领域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因此从宏观视角,对整个社会建筑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找出影响建筑整个产业链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政策引导是当前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升级转型和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碳足迹视角,站在国家宏观层面,提出了有别于单体建筑的、涵盖物化生产和消费使用两个阶段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内涵。其次,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和宏观统计方法,提出了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得出了碳足迹视角下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各类能耗来源的分布状态和总量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包含因素,用拓展型STIRPAT方法,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规模、经济产出等方面对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宏观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测度了不同因素对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碳足迹视角下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然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社会、经济、技术、政策、能耗五个系统对建筑碳排放影响作用机理、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量。最后结合未来的达峰目标,基于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政策的概念模型,结合建筑领域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建筑总量适度控制、人口城镇化进程有序开展、建筑低碳技术推广使用、能源消耗结构化调整、政府激励和市场引导并举等具体减排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基于碳足迹视角,提出涵盖物化生产和消费使用两个阶段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概念模型,并构建了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测算方法。与传统的产业链不同,本文围绕建筑本体,延伸传统建筑生产产业链到建筑物能源消费端,提出了碳足迹视角下的建筑全产业链新的内涵;从建筑物生产碳排放和建筑物消费碳排放两个环节构建了基于全产业链视角下的宏观建筑碳排放这一概念模型;综合投入产出模型和改良的能源统计方法,提出了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综合测算方法。(2)利用拓展型STIRPAT方法,结合建筑全产业链各环节特点,分析了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STIRPAT方法进行拓展,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规模、经济产出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从宏观层面测度了建筑领域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得出对全产业链的建筑碳排放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建筑碳排放因子、人口城市化率、城镇居住面积及能源结构。(3)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经济、社会、技术、政策、能耗五个系统,分析了各系统对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机理。结合拓展型STIRPAT给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经济、社会、技术、政策、能耗五个系统与碳排放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了影响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因素的变动趋势,对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量进行趋势预测。(4)结合节能外部性理论和政策规制理论,围绕建筑全产业链各相关利益方,提出了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政策的组合建议。考虑碳排放达峰的控制要求,结合本文的碳排放趋势预测,围绕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各利益相关者,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个纬度,提出了以提升建筑节能标准为先导、以建筑总量宏观调控为约束、以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为扶持、以改善能源结构为宗旨的政策组合建议。
辛亮[7](2017)在《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作为高产、稳产作物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仅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提升总产并不是有效的生产途径。与此同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致使其在土地与大米中残留量过高,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大米空前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农艺专家提出了能解决水稻农药、化肥残留过高,实现绿色有机生产的水稻宽窄行栽培农艺;以及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产、扩大“稻花香”等精品粮种植区域的水稻钵苗移栽技术两种农艺措施。作者基于两种农艺的优点与优势,将二者结合,提出了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种植模式,但由于没有相关技术装备的支撑,目前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内外现有的移栽装备仅能单一的完成水稻宽窄行种植或水稻钵苗移栽作业:国内的系列水稻宽窄行装备仍为插秧作业,存在伤根等问题;而水稻钵苗移栽装备均为等行距作业(包括国外的日本顶出式水稻钵苗移栽机,其结构复杂,综合成本过高,难以在中国推广;国内的双曲柄水稻钵苗移栽机,由于核心杆机构振动较大、效率低,不能满足高效作业要求;其他研究院所提出的各种方案又均未能产业化)。因此,急需对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技术与装备进行研究与开发。同时为满足中国对步行式移栽机型市场的巨大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体型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过梗方便,且适合地形复杂和小地块作业的斜置回转式步行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在保证水稻宽窄行种植要求的同时完成钵苗移栽,实现两种农艺的结合,填补国内外市场。根据以上目标,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研发与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对水稻钵育秧苗的物理特性和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8”字形运动学轨迹与姿态的成形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同时实现钵苗移栽和宽窄行栽植的基本设计条件,并限定了移栽机构的横向偏移。根据上述基本目标,对发明的刚体铰链式、弹簧夹片式等不同形式的关键取苗与栽植部件进行分析与选择,开发了一种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并介绍其工作原理,解决了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的难题;(2)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建模。提出一种用于非圆齿轮行星系移栽机构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拟合方式,并设定其成型方法;采用移栽机构的整体倾斜传动理论,并根据共轭非圆齿轮组自由传动比的传动特性,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与建模;提供了实现两种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移栽机构设计参数,为后期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3)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运动学目标函数的建立。针对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参数优化存在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实践经验总结的11个运动学优化目标,并建立了其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包括取秧角、推秧角以及相对角度差,取苗方向及取苗距离,输送过程与秧箱的不干涉,栽植点和行星轮壳体与地面距离,齿轮参数和宽窄行取秧不发生干涉等),为参数优化软件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4)计算机动态模拟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及参数影响轨迹变化规律的研究。根据斜置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目标函数,基于VB 6.0平台开发计算机动态模拟优化设计软件,探索了节曲线参数方程中X、Y方向参数和机构参数对移栽机构轨迹和姿态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想要得到理想轨迹参数应满足的范围和变化量,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基础;(5)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参数优化及“参数导引”优化算法分析。在计算机优化设计软件中,根据经验和各个参数对目标影响规律的分析,优化出一组优化参数,包括节曲线方程参数a1=8.80,c1=4.68,d1=7.00,f1=8.36,1g=-3.50,a2=14.3,c2=0.94,d2=-2.20,e2=-2,f2=6.00,g2=0.40;太阳轮初始安装角、第一行星架转角、第一段移栽臂与水平夹角、移栽臂两段长度以及整体放大倍数参数:α1=87o,α2=66o,α3=81o,l1=70mm,l2=186.375mm,k=1.4;通过优化软件的模拟,验证了该组参数获得的目标值均满足目标函数及水稻钵苗移栽轨迹与姿态的要求;为了实现后续软件的全自动优化,分析了“参数导引”优化算法的应用;(6)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结构设计与虚拟仿真。根据计算机优化得出的参数组,对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进行结构设计,包括对斜置式传动机构与非圆齿轮行星系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与改进;为了实现大规模设计要求,避免重复而繁琐的设计工作,基于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了移栽机构变型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核心工作部件进行参数化规范三维建模后(为后续完成其变型设计软件开发做准备),检验模型装配干涉情况,然后导出模型,采用刚柔耦合模型并对核心取秧夹片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虚拟样机的仿真试验与测试分析,验证了虚拟仿真模型与理论设计的一致性与合理性;(7)核心工作部件的物理样机加工与试验台架搭建。采用3D打印技术与机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将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进行物理样机加工,并完成核心部件的装配;以步行机ZB-430机型为基础,将其底盘动力连接方式、行走轮位置和浮板进行了宽窄行钵苗移栽构建,装配上核心部件,成功搭建了试验台架,研制了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为后续试验做准备;(8)移栽机构的高速摄影与取苗栽植性能试验验证。首先采用闭锁式工厂化育秧培育试验用秧苗,基于高速摄影技术确定了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夹秧片尖点轨迹和移栽臂姿态。通过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与一致性;对移栽机构取苗、运输和栽植状态进行性能试验验证与分析,并通过测试不同作业效率条件下,移栽秧苗的取苗、栽植状态和机构运行稳定性,确定了研制的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作业转速不高于150 r/min时,能够保证移栽效果。
郭宏[8](2014)在《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教育投入”,充分显示了教育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上的战略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进一步明确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尊重人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突出了高素质人才对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党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下做出的伟大的战略部署。从国际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作用不断凸显,全球经济复苏对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表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顺应国际背景和时代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和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源,奋力进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对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提出全面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迎来了历史关键期。本文从基本理论、内在机理、国际比较、经验借鉴、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理论分析,对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并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补充的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建立了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模型,揭示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相关指标的比较,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取得的成绩,并归纳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由高等教育投资效率低而引起的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经费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设置了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上42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名,结果显示我国仅排在第33位。通过对42个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距人力资源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对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劣势指标进行分类,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对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并对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以回归分析结果为依据,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投资高等教育,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高等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率,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对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黄加文[9](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人力资本的战略、生产、运营、能力建设、开发环境、国际引进以及人力资本与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是把马克思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有益成果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认知、扬弃到中国化的过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人力资本”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多次出现和强调,人力资本作为第一资本的地位在执政党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认可,这是我们党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理论的突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完善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丰富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分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并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国五千年传统的重才、选才、育才、用才思想是其历史渊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成果的有益内容进行了吸收和借鉴。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其形成的沃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和系统化的探索,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力资本战略思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人力资本生产理论,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人力资本运营论,倡导并组织实施了出国留学和引进国外智力、提出了人力资本引进理论以及人力资本激励理论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针对世纪之交知识经济的兴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深化改革开放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国际国内大背景,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市场配置、人力资本要素参与社会分配、人力资本要素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人力资本核心要素的思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世情、国情、社情和党情,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人力资本优先投入、统筹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力资本、突出强调品德是人力资本各项要素的统领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实践和新探索,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的又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是人力资本强党和人力资本强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也将在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全文共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结语七个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对主题概念人力资本及与之相关的人力资源、人才等进行了介绍和辨析,对选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特别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对研究方法和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渊源。在时代特征上,包括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需要。在理论渊源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既是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扬弃,也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人才观的继承和创新。第二章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开创性的探索: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研究。从邓小平关于人力资本的战略、生产、运营、激励和引进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邓小平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内容。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第三章主要对江泽民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阐述。分析了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兴起以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要求等时代特征,论述了江泽民人力资本市场配置、要素分配、内涵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等思想。江泽民人力资本思想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又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第四章主要对胡锦涛人力资本观进行研究。在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胡锦涛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战略观、人力资本要优先投入的生产观、人力资本引进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观、品德要素是人力资本第一要素的品德建设观等。胡锦涛人力资本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五章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探索—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的实施进行论述。包括人力资本强国战略在提升国家实力、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实践意义。结语是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不足和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廖志豪[10](2012)在《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亦因此而成为当今时代世界诸国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这些战略的实现而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加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了量的扩张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阶段亦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的二十个基本问题之一,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艰深命题的极度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由于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内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其最终回归点都将指向对培养对象的某种与创新相关的素质或能力的培育方面。由此而引发出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且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其中又包括哪些具体素质要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特定人才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关键素质要素的开发培育提供更为客观的和具体的逻辑依据。而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素质模型这一研究工具来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以系统地勾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性素质特征,明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并以该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作为参照,着重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创新素质建构的角度来探讨未来潜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求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现实难题破解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论文研究是以素质模型理论、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脉络而展开,即(1)什么是创新型科技人才?(2)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3)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进行文献回顾、关键概念界说和相关理论阐释之后,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论文分别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论文采用McCelland等人所开发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构方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要素来揭示这一人才群体在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综合能力和个性品格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解答问题之一提供了客观而清晰的认知图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2项素质要素对于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中归纳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之素质特征为:广博精深且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思维风格;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素质开发应以此为取向而进行。论文检视了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的现实状况,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理念主张、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向,以及探索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具体问题,讨论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不利影响,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之中探寻问题之二存在的基本原因。论文认为,我国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的隐性阻力”、“先期人才培养模式惯性作用的影响”等一系列障碍因素,以及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个链条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培养对象创新素质的生成。论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主张与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协同条件建设问题,作为对问题之三的具体回应。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为参照,将其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给定值,以控制论思想进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并说明相关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系统培育的目标指向,阐述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具体路径;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三个协同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图通过加强这些协同条件的建设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建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模型对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诸如“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态向矩阵式课程体系形态转变”等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主张或新论点。
二、兰牙技术标准与技术应用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牙技术标准与技术应用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2)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各章旨要 |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
一、“文”类骈文 |
二、“笔”类骈文 |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
一、庾集版本考辨 |
二、骈文流传考略 |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
一、托物抒情 |
二、借人咏怀 |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营商环境的研究 |
2.2 税收营商环境的研究 |
2.3 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1 税收营商环境及其评价 |
3.1.1 税收营商环境的概念 |
3.1.2 税收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 |
3.2 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存在形式 |
3.2.1 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 |
3.2.2 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形式 |
3.3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 |
3.3.1 税收制度层面 |
3.3.2 税收管理层面 |
3.4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经济发展状况 |
3.4.2 基础设施状况 |
3.4.3 资源禀赋状况 |
3.4.4 经济开放程度 |
3.4.5 法制化水平 |
第4章 国际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前期措施与现状分析 |
4.1 国际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前期措施 |
4.1.1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
4.1.2 降低社会保障缴款率 |
4.1.3 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
4.2 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
4.2.1 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分析 |
4.2.2 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的指标分析 |
第5章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5.1.1 基础模型介绍 |
5.1.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
5.1.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 空间自相关检验及模型选择 |
5.2.1 全局检验及其结果 |
5.2.2 局部检验及其结果 |
5.2.3 具体计量模型选择 |
5.3 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检验 |
5.3.2 影响因素效应测算结果分析 |
5.4 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1 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 |
5.4.2 分指标的影响因素效应测算结果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第6章 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分析与政策建议 |
6.1 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现状及其动因 |
6.1.1 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现状 |
6.1.2 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动因 |
6.2 中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
6.2.1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推进实质性减税 |
6.2.2 提高税收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 |
6.2.3 大力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环境优势 |
6.2.4 积极应对国际税收营商环境变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贵格会与巴哈伊概况及差异 |
第一章 两大教团初创期之信仰群体与公共活动 |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中的异见群体 |
一、英国新教改革中的贵格会 |
二、波斯现代化改革中的巴布与巴哈伊教派 |
第二节 贵格会与巴布教派的激进行为 |
一、贵格会的激进表现 |
二、巴布教派的暴力冲突 |
第三节 公共事件后的宗教温和意识 |
一、贵格会之自省转折:内勒尔事件 |
二、巴布教派之内部分歧:塔希丽事件 |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比较与探讨 |
第二章 两大教团发展期之海外转移与组织调整 |
第一节 宗教打压下的生存危机 |
一、英国贵格会的艰难境况 |
二、波斯巴哈伊的艰苦岁月 |
第二节 自存意识下的海外转移 |
一、初传新英格兰的贵格会 |
二、巴哈伊教派初到美国 |
第三节 发展意识下的组织创建与调整 |
一、贵格会伦敦中心与跨大西洋组织 |
二、巴哈伊灵体会与世界正义院 |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三章 两大教团和平期之和谐理念与和谐实践 |
第一节 和谐理念的深入诠释 |
一、贵格会: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的宽容思想 |
二、巴哈伊: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的和平思想 |
第二节 和平实践的外在表现 |
一、贵格会:宾夕法尼亚“神圣实验” |
二、巴哈伊:“全球发展计划”及践行 |
第三节 宽容和平的教内规行 |
一、贵格会的教内禁令 |
二、巴哈伊的教内预警 |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四章 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之特征比较 |
第一节 异中有同的自我标识 |
一、贵格会“光明之子”到“天赋平等”的观念深化 |
二、巴哈伊“人类一体”与“宗教同源”的内核坚守 |
第二节 同中有异的社会融入 |
一、贵格会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 |
二、巴哈伊与世俗社会的共融 |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 |
一、贵格会领袖情结与松散管理模式 |
二、巴哈伊领袖情结与民主集中管理模式 |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早期贵格会大事年表(1643-1723) |
附录二 早期巴哈伊大事年表(1817-1963)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
一、《万国公报》概览 |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
小结 |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
一、外交类报道 |
二、经济类报道 |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
四、灾害类报道 |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火油贸易 |
二、俄土战争 |
三、日俄战争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
小结 |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
三、西方医学来袭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
一、中国与博览会 |
二、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6)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方法及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1 基础理论 |
2.1.2 相关方法 |
2.2 文献综述 |
2.2.1 建筑碳排放测算对象及测算方法 |
2.2.2 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指标 |
2.2.3 碳排放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减排绩效 |
2.3 本章小结 |
3 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及测算方法 |
3.1 碳足迹视角下建筑全产业链及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内涵 |
3.1.1 碳足迹视角下的建筑全产业链 |
3.1.2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内涵 |
3.2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综合测算方法 |
3.2.1 “投入产出+统计分析”的综合测算方法概念模型的提出 |
3.2.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生产物化阶段建筑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3.2.3 基于“建筑能耗统计”的消费使用阶段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 |
3.3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
3.3.1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测算结果 |
3.3.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总量结构分析 |
3.3.3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业碳排放与全国碳排放关联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TIRPAT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方法的选择 |
4.1.1 碳排放影响因素常用分解法 |
4.1.2 本文选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4.2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4.2.1 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 |
4.2.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选取 |
4.3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
5.1 模型的构建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特点 |
5.1.2 建筑碳排放系统模型的总体结构 |
5.1.3 建筑碳排放系统因果回路图 |
5.2 建筑碳排放系统存量流量图 |
5.2.1 存流量图概述 |
5.2.2 碳排放子系统 |
5.2.3 社会子系统 |
5.2.4 经济技术子系统 |
5.2.5 绿色建筑子系统 |
5.3 建筑碳排放消耗量的仿真模拟 |
5.3.1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3.2 系统仿真及结果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碳达峰目标的中国建筑领域节能政策措施选择 |
6.1 碳达峰目标下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减排的挑战 |
6.1.1 碳排放达峰的总体目标约束 |
6.1.2 节能减排的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 |
6.2 中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及存在的问题 |
6.2.1 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
6.2.2 政策规制效果和问题 |
6.3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
6.3.1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节能减排利益相关者 |
6.3.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2 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投入产出矩阵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水稻宽窄行种植技术 |
1.1.2 水稻钵苗移栽农艺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型分析 |
1.2.3 研究发展趋势及难点 |
1.3 研究方案的选择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路线 |
2 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理论建模与运动学分析 |
2.1 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轨迹和姿态要求概述 |
2.1.1 移栽轨迹形成的机理分析 |
2.1.2 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轨迹与姿态基本设计要求 |
2.2 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实现方案与工作原理 |
2.2.1 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实现方法 |
2.2.2 斜置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工作原理 |
2.2.3 夹秧和推秧机构机理分析与选择 |
2.3 不等速行星轮系运动学特性分析 |
2.3.1 非圆齿轮节曲线设计 |
2.3.2 不等速行星轮系运动学分析 |
2.4 斜置式宽窄行传动倾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的参数优化 |
3.1 目标特性分析与运动学目标要求 |
3.2 目标函数的建立与分析 |
3.2.1 取秧角和推秧角以及移栽臂相对转角 |
3.2.2 秧苗夹紧点轨迹切线方向与所取秧苗夹角 |
3.2.3 夹紧点至钵体表面距离与完全取出钵苗直线段距离 |
3.2.4 钵苗输送与秧箱距离 |
3.2.5 栽植点和行星轮壳体分别与地面距离以及轨迹高度 |
3.2.6 齿轮模数 |
3.2.7 宽窄行斜取秧不发生干涉 |
3.3 各参数对运动学目标的影响 |
3.3.1 参数方程水平方向参数对目标的影响 |
3.3.2 参数方程竖直方向参数对目标的影响 |
3.3.3 不同机构参数对目标的影响 |
3.4 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优化算法介绍 |
3.4.1 优化设计软件介绍与开发 |
3.4.2 软件优化流程与优化设计参数结果 |
3.4.3“参数导引”启发式优化算法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4 斜置回转式移栽机构的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仿真 |
4.1 斜置式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
4.2 非圆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的结构设计 |
4.2.1 行星轮系非圆齿轮副的设计 |
4.2.2 移栽臂部件定位装置设计 |
4.2.3 夹秧与推秧机构的设计 |
4.3 移栽机构的运动学仿真验证 |
4.3.1 变型设计软件的开发与介绍 |
4.3.2 移栽机构三维模型建立 |
4.3.3 ADAMS运动学动态仿真与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性能试验研究 |
5.1 核心工作部件物理样机加工与装配 |
5.1.1 移栽臂壳体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
5.1.2 零件的机加与装配效果 |
5.2 试验台架与整机系统构建 |
5.2.1 核心工作部件动力连接设计 |
5.2.2 行走轮相对位置改进 |
5.2.3 宽窄浮板设计 |
5.3 水稻钵盘育秧 |
5.3.1 育秧准备 |
5.3.2 闭锁式水稻工厂育秧 |
5.4 核心部件运动学与性能验证试验 |
5.4.1 高速摄影轨迹与姿态验证 |
5.4.2 取苗与栽植验证试验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的界定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 |
二、高等教育投资的的性质 |
三、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内涵 |
一、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内涵 |
二、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
二、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 |
三、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教育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的人力资源思想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内在机理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
一、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功能 |
二、高等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 |
三、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投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一、高等教育投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
二、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模型分析 |
一、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
二、模型的结构 |
三、要素的关系 |
第三章 高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世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情况 |
一、世界部分国家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
二、世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水平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及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
一、高等教育投资水平有所提高,为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 |
二、在高等教育投资的支撑下,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有所提高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
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能力较低 |
二、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毕业生适应能力不强 |
三、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高校学生质量下滑 |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观念层面的原因 |
二、体制层面的原因 |
三、法律层面的原因 |
四、管理层面的原因 |
第四章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国内外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 |
二、构建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二节 42个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排名及比较分析 |
一、国家的选取 |
二、数据的处理与测算方法 |
三、42个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排名及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定位及比较分析 |
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综合排名分析 |
二、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指标分析 |
三、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指标分类 |
第四节 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数据的选择 |
三、结果的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变量的选择 |
三、数据的选取 |
四、回归方程的检验 |
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美、日、韩、印投资高等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的成功经验 |
一、美国的成功经验 |
二、日本的成功经验 |
三、韩国的成功经验 |
四、印度的成功经验 |
第二节 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重视高等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
二、明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 |
三、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立法,为培养人才提供法律保障 |
四、探索多元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为培养人才筹措经费 |
五、向不发达地区提供资助,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
第七章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 |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战略目标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
一、需求导向原则 |
二、稳步增长原则 |
三、事权与财权统一原则 |
四、成本分担原则 |
五、统筹协调原则 |
第三节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具体策略 |
一、以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宗旨,规范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 |
二、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 |
三、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结构 |
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方向,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利用率 |
总结及展望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 |
第二节 国内背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理论借鉴—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扬弃 |
第五节 理论继承—对中国传统人才观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探索—邓小平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一节 关键在人—人力资本战略理论 |
第二节 增加投入—人力资本生产理论 |
第三节 创新体制—人力资本运营理论 |
第四节 尊重人才—人力资本激励理论 |
第五节 开放借鉴—人力资本引进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丰富—江泽民人力资本思想 |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人力资本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运营改革—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思想 |
第三节 收益平等—人力资本要素分配思想 |
第四节 能力建设—人力资本全面发展思想 |
第五节 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核心要素思想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胡锦涛人力资本观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中人力资本观的形成 |
第二节 第一资本—统筹实施的人力资本战略观 |
第三节 第一投入—统筹优先的人力资本投资观 |
第四节 第一优势—统筹利用的人力资本全球观 |
第五节 第一要素—统筹引领的品德要素建设观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人力资本强国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推进科学发展 |
第四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 |
第五节 人力资本强国战略与加强党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关键概念界说与相关理论阐述 |
2.1 关键概念界说 |
2.1.1 创新 |
2.1.2 创新型科技人才 |
2.1.3 素质 |
2.1.4 培养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素质模型理论 |
2.2.2 创造力理论 |
2.2.3 创新教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构建的方法选择 |
3.2 效标样本的甄选标准 |
3.3 素质要素项目的采集 |
3.3.1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采集素质要素 |
3.3.2 通过传记分析法来采集素质要素 |
3.3.3 两种素质要素采集方式结果汇集 |
3.4 素质要素问卷调查及分析 |
3.4.1 调查目的与问卷编制 |
3.4.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4.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5 素质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
3.5.1 素质模型的提出 |
3.5.2 素质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与素质开发取向 |
4.1 模型视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
4.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 |
4.2.1 建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
4.2.2 开发利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
4.2.3 培养科技创新实践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
4.2.4 塑造富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现状检视 |
5.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与理念主张 |
5.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
5.1.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 |
5.2 高校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
5.2.1 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
5.2.2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
5.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
5.3.1 模式探索进程中障碍因素分析 |
5.3.2 探索进程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5.4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的现状略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
6.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与影响因素 |
6.1.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 |
6.1.2 培养模式优化的影响因素 |
6.2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与总体原则 |
6.2.1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 |
6.2.2 培养模式优化的总体原则 |
6.3 培养模式优化的路径探寻 |
6.3.1 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 |
6.3.2 培养目标合理定位与培养规格合理设计 |
6.3.3 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 |
6.3.4 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
6.3.5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
6.3.6 学生评价体系的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条件建设 |
7.1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
7.1.1 创新型教师队伍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
7.1.2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
7.1.3 加强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7.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科技训练平台建设 |
7.2.1 科技训练平台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
7.2.2 科技训练平台建设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 |
7.2.3 完善学生科技训练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
7.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教育环境建设 |
7.3.1 高校创新教育环境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
7.3.2 影响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 |
7.3.3 改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创新型科技人才行为事件访谈(BEI)提纲 |
附录B: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要素采集传记人物录 |
附录C: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D: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兰牙技术标准与技术应用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进口特种设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J]. 李景振,白昆,于梓涛,鲁淑凤,徐维普.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1(09)
- [2]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3]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善菲. 山东大学, 2020(12)
- [4]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D]. 章景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D]. 刘菁.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7]斜置回转式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机理分析与性能研究[D]. 辛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1)
- [8]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D]. 郭宏.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D]. 黄加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10]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