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溴邻苯三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Ⅳ)(论文文献综述)
汤家华,程乐华,邢会会[1](2018)在《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文中研究说明在铝合金中加入铜,能增加铝合金的强度,提高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因此测定铝合金中铜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溴邻苯三酚红是一种重要的显色试剂,已用于羟自由基[1]、碘[2]、蛋白质[3]、乙二胺四乙酸(EDTA)[4]、钼[5]、硒[6]、铌[7]、铝[8]等的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较为广泛[9-10]。研究发现:在弱酸和聚乙烯醇(PVA)介质中,
王军锋,杨丙雨,冯玉怀[2](2012)在《吸光光度法测定银的高灵敏显色体系》文中认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银的测试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吸光光度法测定银的200多种显色反应体系进行了分类、筛选,找出了60多种高灵敏显色体系[ε>105L/(mol.cm)],为进一步探索新的显色试剂和显色体系提供参考。
谢增春[3](2010)在《表面活性剂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银、镍和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加强源头污水的常规检测,对于预防水体污染意义重大。但是,我国目前环境检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分析程序大多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操作步骤繁琐,分析周期长,难以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本课题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质中铝、银、镍、铍的分析方法,并将所用试剂固体化,或者替换为易于保存的液体试剂,为现场快速监测提供新的手段。通过实验研究了铝的快速光度测定方法。方法以铬天青S(CAS)为显色剂,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增敏,确定了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2.0100.0%之间,测定值与ICP-AES法相比,无明显差异。通过实验研究了银的快速光度测定方法。方法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的胶束增敏作用下,银的1,10-邻二氮菲(phen)络阳离子与带负电荷的酸性染料2,4,5,7-四溴荧光素(曙红Y,TBF)络合形成深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显色条件。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79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增敏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研究了镍的快速光度测定方法。方法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显色剂,采用Tween 80增溶增敏,确定了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1.7%,相对标准偏差为2.5%。通过实验研究了铍的快速光度测定方法。方法以铬菁R(ECR)为显色剂,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增敏,确立了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0%116.7%,相对标准偏差为1.7%。本研究建立的水中铝、银、镍、铍四种金属元素的快速光度测定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特点,易于实现商品化的化学试剂盒,可以作为现场测定水中铝、银、镍、铍的有效方法,满足水体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
倪欣[4](2010)在《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将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建立了几种测定金属离子的新体系,考察了体系的光谱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的反应条件。(1)建立了邻菲罗啉-溴邻苯三酚红新体系,分别对银和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体系的最大散射峰均位于327nm处,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可以消除相互之间的干扰。方法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分别为,银:18.6ng/mL,0.2~7.5μg/mL;铜:6.3ng/mL,0.01~2.5μg/mL,用于河水和土样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均在98.0%~105.0%之间。(2)建立了碘化钾-罗丹明B新体系,测定了铋、镉、银三种离子,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可以消除相互之间的干扰。各离子的最大散射波长、检出限、线性范围为,铋:324nm,16.7ng/mL,0.02~0.4μg/mL;镉:324nm,2.3ng/mL,0.0~0.13μg/mL;银:331.5nm,50.0ng/mL,0.06~2.0μg/mL。用于河水、湖水等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均在95.0%~104.0%之间。(3)建立了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新体系,分别对铜、钴、镍进行了测定,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可以消除相互之间的干扰。各离子的最大RRS波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为,铜:547nm,0.0~0.4μg/mL,2.7ng/mL;镍:298nm,0.01~0.5μg/mL,2.6ng/ mL;钴:303nm,0.006~1.4μg/mL,3.8ng/mL。用于河水、渠水和土壤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均在95.0%~105.0%之间。(4)利用邻菲罗啉-溴邻苯三酚红体系,对银和铜进行了同时测定。当Ag/Cu(含量比)在5:1~1:2之间时,两种离子的光强在327nm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加入0.05mol/L的EDTA溶液1.3mL,可以完全掩蔽铜离子的反应。银离子在0.06~5.25μg/mL,铜离子在0.0~2.5μg/mL时与混合体系散射强度的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合成水样中两种离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
方婷[5](2009)在《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酸盐类功能粉体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合成方法简单、掺杂改性容易等优点,是一系列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广阔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敏感元件的生产需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电子元器件原材料质量可控性要求越来越高,钛酸盐类功能粉体原材料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指标越来越向痕量甚至超痕量方向发展,因此,相应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目前痕量铝的分析测定主要采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然而在测定钛酸盐中杂质铝含量时,由于大量基体干扰,方法灵敏度大大降低,测定值很不可靠。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方法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单纯形优化实验,得出四元显色体系Al-CAS-CPC-OP的最佳测定条件,该法灵敏度高,Al含量在0~0.2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就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根据Zeta界面电位的测定结果,得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增稳作用的机理,是由于它的加入使原来带负电的体系呈现电中性,因而使体系趋于稳定。激光光散射的分析结果证实了显色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与显色质子有效吸光截面积成正比。结合几种仪器的测定结果,实验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前后,对显色体系的增敏效果并不相同。其与Al-CAS络阴离子之间,有两种作用力存在,正是这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了显色体系,使之最大吸收波长与摩尔吸光系数分别发生大幅度的增加。研究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增敏的关系,并总结了相关规律: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直链比支链增敏效果好;长链比短链增敏效果好;不同亲水基团的增敏效果按以下顺序由强到弱排列:吡啶基>苄基铵>三甲基铵。本论文在进行样品测定时首先考察了一些掩蔽剂对基体钛干扰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杏仁酸抑制基体钛干扰的效果相对较好。实验将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与苦杏仁酸的掩蔽作用同时应用于钛酸钡中铝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线性范围0~0.32mg/L,检出限为0.014mg/L,加标回收率为94.4%-103.4%。
杨清玲[6](2008)在《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中的新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由于它们的高灵敏度和简易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其研究和应用已涉及蛋白质、核酸、多糖类等生物大分子、药物、有机物的分析和纳米微粒的研究。近年来此项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也受到重视,分析应用研究逐渐增多,表明RRS和RNLS法在环境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成为扩展这一技术分析应用的新领域和发展环境分析的新途径。为此我们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氢和氯化物及铝和汞等金属离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发展用RRS和RNLS法测定环境中上述物质的新体系和新方法。1、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1)盐酸氯丙嗪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3.0~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盐酸氯丙嗪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却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与此同时也观察到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增强。最大RRS峰分别位于277、369和278 nm处,而它们的SOS峰均在548 nm附近,最大FDS峰均在393 nm附近。其中RRS法灵敏度最高,它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检出限分别为0.018、0.046和0.200μg·mL-1,而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6~10.0、0.15~15.0和0.67~12.5μg·mL-1。文中研究了反应产物的吸收、荧光、RRS、SOS和FD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速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2)Co(Ⅱ)-5-Br-PADAP螯合物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互作用的RR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8~3.0的BR缓冲溶液中,钴(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HL)反应形成紫红色螯合阳离子,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不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当钴(Ⅱ)-5-Br-PADAP螯合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用时,仅能与SDBS进一步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并引起RRS的显着增强,而不与SDS和SLS产生类似反应。离子缔合物的RRS峰分别位于306nm、370nm和650nm处,在一定范围内RRS增强(ΔI)与SDBS浓度成正比,当用650nm处测量时,其检出限为0.043μg·mL-1,线性范围为0.14~7.00μg·mL-1。文中研究了反应产物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据此发展了一种在一定量SDS和SL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选择性测定SDBS的新方法,方法灵敏、简便、快速,用于天然水和污水中SDBS的测定,能获得满意结果。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3)Co(Ⅱ)-钴试剂螯合物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互作用的RR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8~3.0的BR缓冲溶液中,钴(Ⅱ)与钴试剂(5-Cl-PADAB,L)反应形成螯合物阳离子[CoL2]2+,当它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L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时,仅能与SDBS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CoL2][SDBS]2},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在水的挤压作用下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进一步聚集形成纳米微粒{[CoL2][SDBS]2}n(平均粒径为30nm)。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着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而SDS和SLS则不产生类似反应,也不导致RRS的明显变化,因此可用于在SDS和SLS等存在下选择性测定SDBS,当用516 nm作为检测波长测定SDBS时,其线性范围为0.05~6.00μg·mL-1,检出限为0.015μg·mL-1。文中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因此,基于离子缔合物纳米微粒{[CoL2][SDBS]2}n的形成发展了一种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SDBS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2、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氯化氢和氯化物的研究(1)Ag+-Cl--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3.5~4.4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Ag+与Cl-反应形成AgCl。当Ag+适当过量时,AgCl能与Ag+结合形成[AgCl·Ag]+阳离子,它能进一步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荧光素一价阴离子(HL-)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AgCl·Ag)HL],该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能在水相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20 nm的纳米微粒[(AgCl·Ag)HL]n。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以及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最大RRS、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13nm、349nm和564nm处。三种散射增强(ΔIRRS、ΔIFDS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其中以RRS最灵敏,对于氯离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是0.006~1.90μg·mL-1,检出限为1.9 ng·mL-1;在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氯化氢(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60 L时,其线性范围是0.001~0.33 mg·m-3,检出限为3.30×10-4mg·m-3;在有组织排放废气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10 L时,其线性范围是0.008~2.00 mg·m-3,检出限为2.00×10-3mg·m-3。本文研究了[AgCl.Ag.HL]n纳米微粒对吸收、荧光、RRS和RLNS光谱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利用上述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SOS和FDS技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便、快速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HCl及环境水样中氯化物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2)Ag+-Cl--二卤代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3.2~6.2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Ag+与Cl-离子反应形成AgCl。当Ag+适当过量时,AgCl能与Ag+形成[AgCl·Ag]+阳离子,它能进一步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二卤代荧光素(二氯荧光素、二溴荧光素和二碘荧光素)一价阴离子(HL-)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AgCl·Ag)HL],该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能在水相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20 nm的纳米微粒[(AgCl·Ag)HL]n。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以及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中以二氯荧光素体系最灵敏。二氯荧光素体系的最大RRS、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14 nm、349 nm和564 nm处,三种散射增强(ΔIRRS、ΔIFDS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其中以RRS法最灵敏,FDS法次之。三种方法(RRS、FDS和SOS法)对于氯离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6~1.94μg·mL-1、0.030~2.20μg·mL-1和0.074~1.94μg·mL-1;检出限分别为1.7 ng·mL-1、8.9 ng·mL-1和22.1 ng·mL-1。在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氯化氢(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60 L时,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1~0.333mg·m-3、0.005~0.375 mg·m-3和0.012~0.333 mg·m-3;检出限分别为3.0×10-4mg·m-3、1.5×10-3mg·m-3和3.8×10-3 mg·m-3。在有组织排放废气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10 L时,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6~2.00 mg·m-3、0.031~2.25 mg·m-3和0.074~2.00 mg·m-3;检出限分别为1.8×10-3mg·m-3、9.2×10-3mg·m-3和2.2×10-2mg·m-3。本文研究了[AgCl.Ag.HL]n纳米微粒对吸收、荧光、RRS和RLNS光谱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利用上述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SOS和FDS技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便、快速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HCl及环境水样中氯化物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3)Ag+-Cl-多取代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3.2~5.7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Ag+与Cl-离子反应形成AgCl。当Ag+离子适当过量时,AgCl能与Ag+结合形成[AgCl·Ag]+阳离子,它能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多取代荧光素(曙红B、曙红Y、虎红、荧光桃红、乙基曙红)一价阴离子(HL-)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AgCl·Ag)HL],该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能在水相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20 nm的纳米微粒[(AgCl·Ag)HL]n。此时虽仅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以及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中以曙红B体系最灵敏。曙红B体系的最大RRS、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15 nm、349nm和564 nm处,三种散射增强(ΔIRRS、ΔIFDD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其中以FDS法最灵敏、RRS法次之。三种方法(RRS、FDS和SOS法)对于氯离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5~1.22μg·mL-1、0.004~2.92μg·mL-1和0.01~1.94μg·mL-1;检出限分别为1.5 ng·mL-1、1.2ng·mL-1和3.9 ng·mL-1。在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氯化氢(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60 L时,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08~0.21mg·m-3、0.0007~0.50 mg·m-3和0.002~0.33 mg·m-3;检出限分别为2.50×10-4mg·m-3、2.00×10-4mg·m-3和6.70×10-4 mg·m-3。在有组织排放废气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10L时,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5~1.25 mg·m-3、0.004~3.00 mg·m-3和0.01~2.00 mg·m-3;检出限分别为1.50×10-3mg·m-3、1.20×10-3mg·m-3和4.00×10-3mg·m-3。本文研究了[AgCl.Ag.HL]n纳米微粒对吸收、荧光、RRS和RLNS光谱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利用上述反应发展了一种用RRS、SOS和FDS技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便、快速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HCl及环境水样中氯化物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3、铝(Ⅲ)-铬偶氮酚K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5.8~6.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铝(Ⅲ)离子与铬偶氮酚KS(CALKS,H2L)形成螯合阴离子,能进一步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反应形成疏水性的三元离子缔合物Al(OH)[H2L(CP)4]2,此离子缔合物在水相的“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能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50 nm的纳米微粒{Al(OH)[H2L(CP)4]}n,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并出现新的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光谱分别位于277 nm、550 nm和350 nm处。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与铝(Ⅲ)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三种方法测定Al(Ⅲ)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76~30.0 ng·mL-1和0.23 ng·mL-1(RRS)、0.73~35.0 ng·mL-1和0.22 ng·mL-1(SOS)以及1.03~35.0ng·mL-1和0.31 ng·mL-1(FDS)。本文研究了反应产物的RRS、SOS和FDS光谱特征、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据此发展了用铬偶氮酚KS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Al(Ⅲ)的新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Al(Ⅲ)的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4、汞(Ⅱ)-碘化物-溴化十四烷基吡啶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在pH 1.8~6.0的Britton-Robinson(BR)的缓冲溶液中,Hg(Ⅱ)与适当过量的I-生成[HgI4]2-配阴离子,此时仅能引起RRS光谱和RNLS光谱的微小变化;当加入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之后,[HgL4]2-配阴离子能与TP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能在水相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10 nm的纳米微粒。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以及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最大RRS、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66 nm、390 nm和570 nm处。三种散射增强(ΔIRRS、ΔIFDS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Hg(Ⅱ)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Hg(Ⅱ)的测定。其中以RRS最灵敏,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003~0.125μg·mL-1(RRS)、0.003~0.100μg·mL-1(FDS)和0.004~0.100μg·mL-1(SOS);检出限分别为0.8 ng·mL-1(RRS)、0.9 ng·mL-1(FDS)和1.2 ng·mL-1(SOS)。本文还研究了反应产物的RRS、SOS和FD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分析化学性质,还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机理。该方法用于地表水和污水及大气降水中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李军丽,王之昌,于秀兰[7](2007)在《锆铪的光度分析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近年来锆铪光度分析方法的进展状况,介绍了各类显色剂及其显色反应条件,以及相应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干扰情况及其测定范围等。
任卿[8](2006)在《稀有金属中微量铌钽的分离富集研究》文中指出铌钽作为稀有金属中的两种性质非常接近的元素,在自然界中经常共生。不但分离困难,而且通常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由于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接近而导致相互干扰。铌钽的分离方法有几种,但溶剂萃取法一直是铌钽分离的常用方法。实际生产中,主要应用的萃取剂有甲基异丁基酮、磷酸三丁脂、乙酰胺(N,N-二混合烷基乙酰胺)和仲辛醇。其中乙酰胺和仲辛醇是我国自主发明的,其他萃取剂介绍的很少。本文主要采用液-液萃取法,用环己酮为萃取剂,并加入络合物形成剂对微量铌和微量钽进行分离与富集的研究。通过反复的实验,对条件的最优的摸索,最终确立了最佳的分离条件,该方法可以使得萃取达到满意分离效果。本实验具体工作如下:1、对微量铌和微量钽分别进行了单独分离与富集,通过改变不同的萃取及反萃取条件,找出了最佳萃取条件:确定在萃取硫酸浓度为2.5mol/L时,钽的萃取到有机相中达到最大,几乎可以达到100%,同时萃取到该相中的铌约8%。在反萃过程中,稀硫酸溶液首先仅仅只反萃铌,只有用相当多的水稀释洗涤液时,钽方能被其反萃。所以改变反萃液的成分,可以使微量铌钽达到十分细致的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2、实验对络合物形成剂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物质,最终确定了加入NH4F时分离效果最好,同时通过实验对NH4F用量对铌钽分离效果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当其加入量为0.9g/20ml时,微量铌和微量钽的分离效果最好。3、分别对微量铌与微量钽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包括络合物稳定时间、酸度等方面的最佳条件。在钽测定方面,由于该测定存在显色体系稳定时间短、有少许色淀等缺点,为了达到良好的测定效果,本实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了反复尝试与校正,最大程度的克服了这些问题,测定效果满意。4、在最后的实验中,又详细的研究了微量铌和钽混合后的分离效果,同时对二者不同比例混合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一个较好的萃取工艺,这对实际生产更有参考意义。5、探讨了环己酮作为一种中性含氧萃取剂分离微量铌和微量钽的机理,并对详细的反应过程、步骤做了细致的研究和描述表达。
陈国和[9](2006)在《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元素的分析在现代医学、药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地质、化工、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金属离子中有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镍等,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其含量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产生毒性作用;而有些金属离子对人体而言则是有毒的,如铅、汞、镉、砷等,这些金属离子化合物不仅毒性高,而且还会在各种有机体中积累,产生蓄积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近年来,痕量金属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测定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特点,但是它们所需仪器设备昂贵、操作步骤冗长费时、操作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这些方法不适宜进行现场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巨大宝库。海洋资源的开发,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巨大
张成强[10](2005)在《PEG2000—(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对钼基体中微量铬的分离富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水相体系萃取是近几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萃取分离体系。它主要有两种类型:高聚物/高聚物,高聚物/盐。本文利用的是第二种类型,使它利用水溶性高聚物在无机盐存在下可以分成两相,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方法,使用特定的萃取方法,即可对所需物质进行分离。 本文利用PEG2000—盐((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对从钼基体中分离富集微量铬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复的摸索、实验,最终确立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该方案可使微量铬的回收率达96%以上,具体完成的工作如下: (1) 双水相分相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酸度、高聚物的聚合度等因素对双水相体系的影响。 (2) 研究了以二苯偶氮羰酰肼和铬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通过大量的实验,对影响萃取分离的酸度、萃取剂的用量、盐用量、相比范围、高聚物聚合度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在不同钼量下Cr的混合分离实验。 (3) 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摩尔比法和连续变化法测定了PEG相中Cr(Ⅵ)与二苯偶氮羰酰肼的络合组成。在一定的盐酸介质中,其络合比为1:4。同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体系中Cr(Ⅵ)与二苯偶氮羰酰肼络合物萃取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初步探讨了在双水相体系中铬的萃取机理。认为在PEG2000—盐—H2O双水相体系中对金属离子的萃取是络合作用、静电引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4) 在离子的测定方面,利用二苯偶氮羰酰肼和结晶紫作显色剂,寻求出在PEG相中和盐水相中对铬和钼互不干扰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了影响络合体系的一些因素,确定了最佳显色条件,充分利用该双水相体系的优点,即不经过反萃即可在上层PEG相中直接测定。 通过对铬的分离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在PH=2.0,3.0ml的二苯偶氮羰酰肼溶液,10ml的PEG溶液,体系总体积为20ml,加入4g的硫酸铵分相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铬的定量分离,98%左右的铬富集在PEG相中。此种方法与以往的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价廉、无毒
二、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溴邻苯三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溴邻苯三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Ⅳ)(论文提纲范文)
(1)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缓冲溶液酸度及用量的选择 |
2.3 溴邻苯三酚红用量的选择 |
2.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5 显色时间的选择 |
2.6 配合物的稳定性 |
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8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2.9 标准样品分析 |
(3)表面活性剂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银、镍和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
1.1.1 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1.1.2 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2 水质中金属元素的常规分析方法 |
1.2.1 滴定法 |
1.2.2 分光光度法 |
1.2.3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1.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1.2.6 溶出伏安法 |
1.2.7 示波极谱法 |
1.2.8 原子荧光光谱法 |
1.2.9 化学发光法 |
1.3 水质快速检测的必要性 |
1.4 水质金属元素快速检测的现状 |
1.4.1 快速检测技术简介 |
1.4.2 室内快速检测 |
1.4.3 现场快速检测 |
1.5 表面活性剂及其在化学比色法中的应用 |
1.5.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
1.5.2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比色分析法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增敏铬天青S 显色快速测定水中铝 |
2.1 方法概述及显色体系的选择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剂 |
2.3.1 试剂来源 |
2.3.2 试剂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5.2 显色酸度的选择 |
2.5.3 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 |
2.5.4 显色剂铬天青S 用量的选择 |
2.5.5 表面活性剂CTAB 用量的选择 |
2.5.6 显色时间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
2.5.7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
2.5.8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9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三元离子缔合物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
3.1 方法概述及显色体系的选择 |
3.1.1 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的方法 |
3.1.2 方法试验及选择 |
3.2 主要仪器 |
3.3 试剂 |
3.3.1 试剂来源 |
3.3.2 试剂配制 |
3.4 实验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5.2 酸度的影响及缓冲体系的选择 |
3.5.3 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 |
3.5.4 显色剂TBF 用量的选择 |
3.5.5 phen 用量的选择 |
3.5.6 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 用量的选择 |
3.5.7 试剂加入顺序的确定 |
3.5.8 显色时间和络合物的稳定性 |
3.5.9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5.10 常见干扰及消除方法 |
3.5.11 样品分析 |
3.6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N 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镍的研究 |
4.1 方法概述及显色体系的选择 |
4.1.1 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研究进展 |
4.1.2 方法试验及选择 |
4.2 主要仪器 |
4.3 试剂 |
4.3.1 试剂来源 |
4.3.2 试剂配制 |
4.4 实验方法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4.5.2 酸度及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 |
4.5.3 显色剂PAN 及表面活性剂Tween 80 用量的选择 |
4.5.4 显色时间和络合物的稳定性 |
4.5.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5.6 常见干扰及消除 |
4.5.7 样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增敏ECR 光度法快速测定微量铍 |
5.1 方法总结及显色体系的选择 |
5.1.1 铍的光度分析方法概述 |
5.2 主要仪器 |
5.3 试剂 |
5.3.1 试剂来源 |
5.3.2 试剂配制 |
5.4 实验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5.5.2 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及缓冲体系的选择 |
5.5.3 缓冲溶液用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
5.5.4 显色剂ECR 用量的选择 |
5.5.5 表面活性剂CTAB 用量的选择 |
5.5.6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5.5.7 显色时间和溶液的稳定性 |
5.5.8 干扰离子的消除 |
5.5.9 标准曲线的制作 |
5.5.10 样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振瑞利散射原理 |
1.2.1 光散射现象 |
1.2.2 瑞利散射 |
1.2.3 共振瑞利散射 |
1.2.4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的定量基础和实验方法 |
1.3 共振瑞利散射的分析应用 |
1.3.1 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1.3.2 在核酸测定中的应用 |
1.3.3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3.4 在痕量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
1.3.5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4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的发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溴邻苯三酚红金属离子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
2.1 银-邻菲罗啉-溴邻苯三酚红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样品分析 |
2.1.4 小结 |
2.2 铜-邻菲罗啉-溴邻苯三酚红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样品分析 |
2.2.4 小结 |
2.3 邻菲罗啉-溴邻苯三酚红体系同时测定铜离子和银离子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样品分析 |
2.3.4 小结 |
第3章 罗丹明B 金属离子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
3.1 铋-碘化钾-罗丹明B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样品分析 |
3.1.4 小结 |
3.2 镉-碘化钾-罗丹明B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样品分析 |
3.2.4 小结 |
3.3 银-碘化钾-罗丹明B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样品分析 |
3.3.4 小结 |
第4章 5-Br-PADAP 金属离子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
4.1 铜-5-Br-PADAP-SDBS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样品分析 |
4.1.4 小结 |
4.2 镍-5-Br-PADAP-SDBS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3 样品分析 |
4.2.4 小结 |
4.3 钴-5-Br-PADAP-SDBS 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3 样品分析 |
4.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酸钡及其主要性质 |
1.1.1 电子级钛酸钡的主要理化指标 |
1.1.2 钛酸钡中氧化铝杂质含量的测定 |
1.2 表面活性剂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进展 |
1.3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铝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
1.3.1 概述 |
1.3.2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铝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
1.4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作用机理探讨 |
1.4.1 单分子增敏 |
1.4.2 胶束增敏 |
1.4.3 两种形式共同参与增敏 |
1.4.4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 |
1.5 存在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增敏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单因素实验 |
2.3.3 单纯形优化试验设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吸收曲线 |
2.4.3 单纯形优化试验设计 |
2.4.4 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增敏效应机理探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界面张力仪 |
3.3.2 Zeta 电位仪测定原理及方法 |
3.3.3 激光光散射动态粒径分析原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界面张力仪测定CPC 临界胶束浓度 |
3.4.2 胶束带电量与增敏关系探讨 |
3.4.3 显色质点粒径大小与增敏能力 |
3.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敏机理分析 |
3.4.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增敏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的掩蔽及样品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相关溶液的配制 |
4.3.2 样品处理 |
4.3.3 工作液的配制 |
4.3.4 样品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掩蔽剂对钛的掩蔽效果 |
4.4.2 样品测定 |
4.4.3 样品分析及加标回收率 |
4.4.4 显着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中的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环境分析在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2.环境分析的研究对象、特点和主要分析方法 |
2.1 环境分析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 |
2.2 主要分析方法 |
3.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3.1 瑞利散射和共振瑞利散射 |
3.2 共振非线性散射 |
3.3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分析方法 |
3.研究新的RRS和RNLS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意义和特点 |
第二节 盐酸氯丙嗪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反应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第三节 Co(Ⅱ)-5-Br-PADAP螯合物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互作用的RR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形成及散射增强作用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第四节 Co(Ⅱ)-钴试剂螯合物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互作用的RR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物纳米微粒的形成及散射增强作用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氯化氢和氯化物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1.氯化氢和氯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
2.氯化氢和氯化物的主要分析方法 |
3.用RRS和RNLS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及水中氯化物的意义及特点 |
第二节 Ag~+-Cl~--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第三节 Ag~+-Cl~--二卤代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第四节 Ag~+-Cl~--多取代荧光素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及对光谱特征的影响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痕量铝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1.铝的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
2.铝的主要分析方法 |
3.用RRS和RNLS法测定铝的意义及特点 |
第二节 铝(Ⅲ)-铬偶氮酚K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及散射增强作用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法测定痕量汞的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1.汞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2.汞的主要分析方法 |
3.用RRS和RNLS法测定汞的意义及特点 |
第二节 汞(Ⅱ)-碘化物-溴化十四烷基吡啶体系的RRS和RNLS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形成及散射增强作用 |
4.方法的选择性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锆铪的光度分析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偶氮类试剂 |
1.1 变色酸偶氮类 |
1.1.1 偶氮胂Ⅲ |
1.1.2 对乙酰基偶氮氯膦 |
1.1.3 DBN-偶氮氯膦 |
1.1.4 对碘偶氮氯膦 |
1.1.5 2, 6-二碘-4-硝基偶氮胂 |
1.1.6 DCS-偶氮胂 |
1.1.7 DBS-偶氮胂 |
1.1.8 DBM-偶氮羧胂 |
1.1.9 二溴甲基偶氮羧胂 |
1.2 杂环偶氮类 |
2 苯基荧光酮类试剂 |
2.1 2, 3, 7-三羟基荧光酮 |
2.2 4, 5-二溴苯基荧光酮 |
2.3 邻氯苯基荧光酮 |
2.4 3, 5-二溴水杨基苯基荧光酮 |
2.5 2, 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 |
2.6 苯基荧光酮 |
2.7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 |
2.8 水杨基荧光酮 |
2.9 溴代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 |
3 三苯甲烷类试剂 |
3.1 二甲酚橙 |
3.2 溴邻苯三酚红 |
3.3 甲基百里酚蓝 |
4 其他类试剂 |
5 结 语 |
(8)稀有金属中微量铌钽的分离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铌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1.1.2 钽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1.1.3 铌钽分布状况 |
1.1.4 铌钽的主要化合物 |
1.2 微量铌钽分离现状 |
1.2.1 沉淀分离法 |
1.2.2 分步结晶法 |
1.2.3 氯化物精馏法 |
1.2.4 离子交换法 |
1.2.5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二章 微量铌与钽的分离与富集 |
2.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
2.2.1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
2.2.2 试剂规格及来源 |
2.2 萃取剂的选择 |
2.3 溶剂萃取相关知识介绍 |
2.4 实验试剂的配制 |
2.4.1 金属原料性质 |
2.4.2 铌标准溶液的配制 |
2.4.3 钽标准溶液的配制 |
2.5 分离富集条件比较实验 |
2.5.1 萃取酸度对萃取的影响 |
2.5.2 加入络合物形成剂对环己酮萃取的影响 |
2.5.3 不同用量氟化铵对萃取影响 |
2.5.4 不同酸度对反萃的条件探索 |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铌与钽的研究 |
3.1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铌的方法综述 |
3.1.1 杂环偶氮类(如PADAP) |
3.1.2 荧光酮类 |
3.1.3 冠醚类 |
3.1.4 变色酸双偶氮和R盐的单偶氮类 |
3.1.5 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及呫吨类染料显色剂 |
3.1.6 醌亚胺类 |
3.1.7 三苯甲烷类酸性显色剂 |
3.1.8 偶氮的其他衍生物和新显色剂 |
3.1.9 苯环上含有相邻的羟基羰基或羰基羧基的试剂 |
3.2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钽的方法综述 |
3.2.1 三苯甲烷类碱性显色剂(如罗丹明类和乙基紫) |
3.2.2 荧光酮类 |
3.2.3 杂环偶氮类(如 PADAP) |
3.2.4 三苯甲烷类酸性显色剂及其它显色剂 |
3.3 微量铌测定试剂及其配制 |
3.3.1 显色剂 |
3.3.2 表面活性剂 |
3.4 微量铌的测定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微量铌的吸收曲线 |
3.4.3 微量铌测定的条件比较实验 |
3.4.4 微量铌的标准曲线 |
3.5 络合物组成 |
3.6 微量钽测定试剂及其配制 |
3.6.1 显色剂 |
3.6.2 表面活性剂 |
3.7 微量钽的测定 |
3.7.1 实验方法 |
3.7.2 微量钽的吸收曲线 |
3.7.3 微量钽测定的条件比较实验 |
3.7.4 微量钽的标准曲线 |
第四章 铌钽混合后萃取效果条件实验 |
4.1 采用测定时铌钽量混合后的分离 |
4.2 采用不同的铌钽量混合后的分离 |
4.2.1 不同的铌钽量混合后铌的萃取率 |
4.2.2 不同的铌钽量混合后铌的萃取率 |
第五章 对萃取机理的探讨与推测 |
5.1 铌钽的萃取机理 |
5.2 萃取能力比较 |
5.3 影响萃取剂能力的因素 |
5.4 萃取步骤 |
第六章 实验补充部分 |
6.1 实验萃取的探讨 |
6.1.1 通过微量锡与微量锗的分离富集试验 |
6.1.2 通过对微量锡和微量锗测定条件的探讨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对今后的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元素/离子的分析技术 |
1.1.1 金属元素/离子分析的内容 |
1.1.2 金属元素/离子分析的意义 |
1.1.3 金属离子常用的分析方法 |
1.2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 |
1.2.1 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
1.2.2 流动注射分析的特点 |
1.2.3 流动注射分析的发展趋势 |
1.2.4 流动注射分析联用技术及其应用 |
1.3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
1.3.1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的增敏机理 |
1.3.2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
第二章 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1.1 铝的毒性作用 |
2.1.2 铝的光度法分析技术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波长 |
2.3.2 CAS 浓度 |
2.3.3 六次甲基四铵浓度 |
2.3.4 CTMAB 浓度 |
2.3.5 载流及显色液流速 |
2.3.6 反应盘管长度 |
2.3.7 进样体积 |
2.4 方法的评价 |
2.4.1 线性关系 |
2.4.2 检出限 |
2.4.3 精密度 |
2.4.4 共存离子干扰 |
2.4.5 方法的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的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1.1 锌的生物学功能 |
3.1.2 锌的光度法分析技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波长 |
3.3.2 SF 浓度 |
3.3.3 缓冲溶液用量 |
3.3.4 CTMAB 浓度 |
3.3.5 载流及显色液流速 |
3.3.6 反应盘管长度 |
3.3.7 进样环体积 |
3.4 方法的评价 |
3.4.1 线性范围 |
3.4.2 检出限 |
3.4.3 精密度 |
3.4.4 盐度干扰 |
3.4.5 共存离子干扰 |
3.4.6 方法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1.1 砷的毒性 |
4.1.2 砷的光度法分析技术 |
4.2 砷(Ⅴ)的测定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方法的评价 |
4.2.5 方法的应用 |
4.3 砷(Ⅲ)及总砷的测定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3 方法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1.1 镍的生物学功能和毒性作用 |
5.1.2 镍的光度法分析技术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波长 |
5.3.2 O-CDAA 浓度 |
5.3.3 缓冲液用量 |
5.3.4 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 |
5.3.5 载流及显色液流速 |
5.3.6 反应盘管长度 |
5.3.7 进样环体积 |
5.4 方法的评价 |
5.4.1 线性关系 |
5.4.2 检出限 |
5.4.3 精密度 |
5.4.4 盐度干扰 |
5.4.5 共存离子干扰 |
5.4.6 方法的应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1.1 铅的毒性作用 |
6.1.2 铅的光度法分析技术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波长 |
6.3.2 SF 浓度 |
6.3.3 柠檬酸钾的用量 |
6.3.4 CTMAB 浓度 |
6.3.5 载流及显色液流速 |
6.3.6 反应盘管长度 |
6.3.7 进样环体积 |
6.4 方法的评价 |
6.4.1 线性范围 |
6.4.2 检出限 |
6.4.3 精密度 |
6.4.4 盐度干扰 |
6.4.5 共存离子干扰 |
6.4.6 方法的应用 |
6.5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PEG2000—(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对钼基体中微量铬的分离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铬的性质和应用 |
1.2 铬的分离富集方法综述 |
1.2.1 溶剂萃取法 |
1.2.2 液膜分离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2.4 浮选分离法 |
1.2.5 其它分离富集的方法 |
1.3 铬和钼的分离 |
第二章双水相体系的概述 |
2.1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和萃取机理 |
2.1.1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
2.1.2 双水相体系的相图 |
2.1.3 双水相萃取技术 |
2.2 双水相体系的种类 |
2.3 双水相体系的特点 |
2.4 双水相体系在金属离子的分析、分离中的应用 |
2.4.1 金属离子的液-液萃取分离 |
2.4.2 金属离子的液-固萃取分离 |
2.4.3 双水相体系中金属离子的萃取光度法测定 |
2.5 目前双水相体系的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
2.6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前景展望 |
2.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三章微量铬的分离与富集 |
3.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
3.1.1 试剂规格及来源 |
3.1.2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
3.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原理及萃取体系 |
3.3.1 聚乙烯醇的性质 |
3.3.2 二苯偶氮羰酰肼的性质 |
3.4 实验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双水相体系的基础研究 |
3.5.2 双水相体系中影响金属离子萃取率的因素研究 |
3.5.3 分离实验 |
3.5.4 萃取机理的研究 |
第四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的综述 |
4.2.1 以偶氮类试剂为显色剂的光度法 |
4.2.2 钼-硫氰酸盐-染料多元络合物体系光度法 |
4.2.3 以荧光酮类试剂为显色剂的光度法 |
4.2.4 其它试剂光度法 |
4.3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的综述 |
4.3.1 二安替比林甲烷类 |
4.3.2 苯基荧光酮类 |
4.3.3 酸碱指示剂类 |
4.3.4 偶氮类试剂 |
4.4 吸收定律 |
4.5 仪器及主要试剂 |
4.6 微量铬的测定 |
4.6.1 实验方法 |
4.6.2 微量铬的吸收曲线 |
4.6.3 微量铬的工作曲线 |
4.6.4 微量铬的测定条件试验 |
4.7 微量钼的测定 |
4.7.1 未萃取空白与萃取空白的吸光度比较 |
4.7.2 实验方法 |
4.7.3 微量钼的吸收曲线 |
4.7.4 微量钼的标准曲线 |
4.7.5 微量钼的测定条件 |
第五章结论 |
5.1 双水相体系的分相条件 |
5.2 影响金属离子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因素 |
5.3 萃取机理的探讨 |
5.4 光度条件的探讨 |
5.5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5.6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溴邻苯三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锆(Ⅳ)(论文参考文献)
- [1]溴邻苯三酚红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铜[J]. 汤家华,程乐华,邢会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05)
- [2]吸光光度法测定银的高灵敏显色体系[J]. 王军锋,杨丙雨,冯玉怀. 黄金, 2012(12)
- [3]表面活性剂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银、镍和铍的研究[D]. 谢增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4]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 倪欣. 沈阳理工大学, 2010(02)
- [5]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D]. 方婷. 江南大学, 2009(05)
- [6]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中的新应用研究[D]. 杨清玲. 西南大学, 2008(05)
- [7]锆铪的光度分析进展[J]. 李军丽,王之昌,于秀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07(01)
- [8]稀有金属中微量铌钽的分离富集研究[D]. 任卿.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9]流动注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 陈国和. 四川大学, 2006(02)
- [10]PEG2000—(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对钼基体中微量铬的分离富集研究[D]. 张成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