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荣昌职业高级中学(论文文献综述)
普绍斌[1](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是先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活态呈现。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如何实现以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传承人和公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应对这一庞大而复杂工程的路径对策。华宁陶制作技艺作为云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在其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的局面已初步形成,陶瓷产业已初具规模,影响力逐步扩大。但是仍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经济、轻文化”、资金投入不足,企业主导的逐利行为明显,社会组织参与作用发挥不够,优秀传承人少的问题。本文以华宁陶制作技艺为研究对象,以协同治理理论和文化多样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传承人和公民群众的行为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梳理,从明确多元主体各自角色职责出发,以文化挖掘、利益共享、生产性保护、注重传承人培养的多元主体互动和决策,推动华宁陶制作技艺的传承。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梳理国内外协同治理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别是中国“四大名陶”制作技艺传承和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涉及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以及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的协同治理分析;第三部分,结合华宁陶制作技艺的历史发展,分析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第四部分,结合访谈情况,梳理分析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归纳和阐述国内外制陶技艺传承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第六部分针对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0)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渝府办发[2020] 2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实施,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实施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包括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重大招商项目。其中:重大建设项目924个,估算总投资约2.7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45亿元;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平台(重大项目库)填报当月调度信息,其中完成投资数据应与报送统计部门联网直报数据保持一致。需市级统筹平衡建设时序、配置资金资源的,由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编制年度建设计划、下达投资计划加以分解细化。市级重大招商项目,要实行"月分析、季调度",责任单位每月5日前通过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基础数据库填报上月调度信息。市招商投资局牵头,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对市级重点招商项目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附件:1.2020年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名单2.2020年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名单3.2020年市级重大招商项目名单
谢健[3](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认为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罗典文[4](2017)在《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文中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者取得文化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文化服务方式的不断多样化,文化事业队伍的不断壮大,发展至今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2013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结合区位特征、资源分布、发展特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五大功能区,从而推动了整个重庆市各个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断切合各个区域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进而促使重庆市各个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人民群众在满足了一定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但事实上,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从而导致重庆市38个区县及五大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异明显。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为研究分析工具,采取描述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文献研究、DEA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状况进行研究,发现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配置差异大、财政投入比例失衡、技术和人力保障不均衡、产品供给参差不齐、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差异大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人才有差异等方面。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改善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即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化政府职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人才保障机制等。
袁从秀[5](2014)在《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过渡和转型期,它是继晚清以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而教育是变迁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民国教育在新旧教育的冲撞中实现向新教育的发展与蜕变,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四川教育在民国教育史上具有突出之地位和鲜明之特点,特别是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可谓功勋卓着,因此民国四川教育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目前学界对民国教育的研究虽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多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缺乏多视阈下的、多学科结合的研究,且专注于民国四川地区的教育成果为数尚少。因此对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的研究,不仅可丰富民国史的研究内容,而且亦有利于历史教育地理理论的深入发展。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四川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和部分社会教育机构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发展,尤其是学校分布变迁的历史和时空特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学校分布变迁的原因,由此总结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1912-1937年,四川地区小学发展较为迅速,抗战前有学校24474所,但分布极不均衡,第二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小学数各超过2000所,在全省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井研、南充、安岳、南部、泸县等32县学校数各超过200校,而西康地区小学仅25所。抗战前中学197所,较清末数量大增,且种类齐全,分布广泛,但以初级中学为主体,分布地区不均衡,61个县(局)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936年有38所,分师范学校、简易师范学校和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三大类,并有国立、省立、县立、区立、联立、私立等多种办学形式,分布均衡,但师范学校数量甚少。抗战前中等职业学校有40所,学校层次和类型全面,有高初级合设的职业学校、单设的高级职业学校或初级职业学校,有省立、县立和私立等办学形式,其中以县立为主,私立为辅,但职业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第三区独占鳌头,第一区次之,130县(局)中无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学校在部备案的仅3所,且集中分布于成都和重庆,四川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居全国中下。1938-1945年,由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和抗战人口、机构的大量内迁,四川小学学校数迅猛增加至54049校,第三区学校绝对数位居各区前列,成都、重庆国民教育成就瞩目,但各行政区差异突出,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总数在2000所以上的行政区有第二、三、十、十一、十二区,而第十六区学校仅122所;西康省学校分布更为不均,西康第二区、第三区在康省居绝对优势,雅安县和冕宁县在西康遥遥领先。抗战时期四川中学达到304所,国立中学异军突起,私立中学大增,但县立中学仍居主导。中等师范学校52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分布较为均衡。中等职业学校67所,新增国立职业学校,但职业学校在中等教育中居弱势地位,且主要分于成都、重庆两地。高等教育在抗战时期获得跨越式发展,在川高校有68所,四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1946-1949年,四川教育受内战影响,小学学校数下降至24487所。1946年中学学校599所,其中私立中学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县立中学以初级中学为主体,中学分布仍严重不均,西康地区的22县无中学。中等师范学校104所,以省立和县立为主,学校分布相对均衡。中等职业学校96所,西康的职业教育兴起并有所发展。高等教育因学校复员,高校数量减少至24所,成渝周边地区和西康地区的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成、渝地区仍是四川教育中心地区,西昌和雅安成为西康地区的教育中心。1949年解放前夕,因财政困难和内政缘故,学校数量减少、规模缩水,甚至停课停校,四川各类教育萎缩。从时段分布上看,民国时期四川教育经历了近代教育的初步发展(1912-1937年)、兴盛(1938-1945年)和渐趋衰萎(1946-1949年)三个时期。从空间分布看,民国四川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和教育边缘区,其趋势是教育中心区在东移中不断扩大,教育边缘区却不断向西部高原区收缩;相对于人口数而言,教育中心、教育次中心、教育边缘区的学校设置都不尽合理。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民族结构和教育文化基础是影响民国四川学校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学校数量较多的是平原丘陵地区、人口数量多而集中的地区、大河流域或公路交通便利的地区、经济状况良好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教育文化基础的地区,或邻近重庆、成都两大城市的地区;学校数量少的是山地、高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纵向上,自汉晋以来四川教育中心逐渐东扩南展;横向上,民国四川学校分布优势凸显,学校数位居全国前茅。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之地位,其在承传与创新中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蜕变;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国教育文化命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在四川践行教育新理念,进行了中国教育道路的有益探索;四川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领头羊,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本研究在复原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计量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和历史学、地理学、教育学、区域研究等理论,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的分布按阶段分别统计和分析,同时进行四川区域之间、四川与其它省区纵横向比较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民国时期四川区域内由于受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教育发展虽不平衡,但民国四川教育成就瞩目,学校数量优势明显,民国四川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郭建[6](2012)在《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尽管上世纪末我国就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西部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受落后县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存在着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差、体制机制落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以及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直辖以来,荣昌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财政收入逐年翻番,经济综合势力日益增强,但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很薄弱,难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制约着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因此,选择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为研究课题,对于促进县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区域经济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教育经济理论和经营管理理论为理论指导,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在充分梳理国内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成果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研究脉络。论文首先阐述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情况。其次,分析荣昌县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并从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内部管理机制制约分别论述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从荣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转变观念,优化职业教育社会和体制环境;建立与县域产业对接的职业教育经营管理机制,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尝试性地探索了职业教育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关系,以期能为荣昌县职能教育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建议。但受时间和研究水平限制,对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全面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还需进一步深化提炼,使之理论性理高。
王婷[7](2011)在《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三区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体系得以确立,这是对欲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进行一个规范性的检验。国家为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丰富教师来源多样化,打破师范教育的封闭的定向培养,允许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论文首先对我国教师资格政策进行梳理,分析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的认定主体,认定标准和认定对象,并对重庆市北碚区、荣昌县和垫江县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非师范专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政策分析和实践调查发现问题,对完善非师范专业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提出对策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发现,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对象具有不公平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之间关系不顺畅,认定标准不完善与非师范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困难等问题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包括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行政职能不清晰,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存在关系不顺畅,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修订教师职业资格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提高教师资格标准,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配套措施,是提高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质量,解决非师范专业人员从事教师职业困难问题的建议。
本刊编辑部,榴红,胡卢[8](2009)在《飞扬的青春 与共和国职教事业共舞——记“华中数控杯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天煌杯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大会》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
本刊编辑部[9](2009)在《教学名师、杰出校长双表彰》文中指出2009年9月13日,北京,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大会隆重召开。这是教育系统首次专门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和院校
谭绍华[10](2005)在《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文中认为重庆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64所(含班校点),其中教育系统管理的296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的68所,在校生38 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5.56%; 现有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17所、高职校
二、重庆市荣昌职业高级中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荣昌职业高级中学(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华宁陶制作技艺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和文化多样性理论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文化多样性理论 |
第三节 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的协同治理分析 |
一、协同治理的主体 |
二、协同治理的客体 |
三、协同治理的方式 |
第二章 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
第一节 华宁县基本情况和华宁陶制作技艺发展历史 |
一、华宁县基本情况 |
二、华宁陶制作技艺发展历史 |
第二节 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
一、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多元主体初步形成 |
二、华宁陶影响力逐步扩大 |
三、华宁陶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
第三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的“重申报、轻保护” |
二、政府引导的“重经济、轻文化” |
三、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四、企业主导的逐利行为明显 |
五、社会组织参与作用发挥不够 |
六、优秀传承人少 |
第二节 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足 |
二、企业开发和保护措施不力 |
三、社会组织参与传承的机制不够健全 |
四、传承人培养不力 |
五、民众认可度不够 |
第四章 国内外制陶技艺传承的实践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制陶技艺传承的实践与借鉴 |
一、中国“四大名陶”制作技艺的传承实践 |
二、云南西双版纳慢轮制陶技艺的传承实践 |
三、国内制陶技艺传承的借鉴 |
第二节 国外制陶技艺传承的实践与借鉴 |
一、日本制陶技艺传承的实践 |
二、欧洲制陶技艺传承的实践 |
三、国外制陶技艺传承的借鉴 |
第五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对策 |
第一节 明确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
一、转变政府职能,变“包办”为“主导” |
二、铸就利益共同体,实现多赢局面 |
三、强化互联互通,形成协商共治局面 |
四、完善制度支持,形成多元协调同步 |
第二节 挖掘华宁陶历史价值,培育文化大环境 |
一、重树华宁陶口碑,打造陶文化大环境 |
二、多元文化融合,打造华宁陶文化阵地群 |
三、拓宽华宁陶文化创意发展路径 |
四、多元立体宣传,拓宽华宁陶市场影响力 |
第三节 协同构建华宁陶生产性保护模式 |
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陶瓷产业 |
二、完善华宁陶标准,实施科学化生产 |
三、完善华宁陶品牌宣传,统一市场定价 |
第四节 协同制定科学评估监督机制 |
一、建立评估监督机制 |
二、探索民间评估监督方式 |
第五节 协同培育华宁陶工匠 |
一、制定金字塔模式的传承人层级 |
二、重视本地陶瓷人才选育培养 |
三、完善招才引智措施 |
四、建立华宁陶人才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华宁县制陶企业名单 |
附录3 访谈图片和调查图片 |
致谢 |
(3)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
三、案件指数分析 |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
结语 |
附录 (一)法规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现状 |
3.1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概况 |
3.2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 |
第4章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4.2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4.3 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 |
4.4 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 |
4.5 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人才有差异 |
第5章 改善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
5.1 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5.2 强化政府职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5.3 加大投入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
5.4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绩效考评机制 |
5.5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和人才保障机制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及问题阐释 |
1. 四川的地理范围 |
2. "教育"与"历史教育地理" |
3. 民国教育的分期问题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12—1937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小学发展概况 |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中学教育 |
二、中等师范教育 |
三、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机构分布 |
一、发展概况 |
二、机构分布及其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8—1945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小学发展概况 |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中学教育 |
二、中等师范教育 |
三、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机构分布 |
一、发展概况 |
二、机构分布及其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46—1949年四川之学校分布 |
第一节 初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小学发展概况 |
二、小学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中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中学教育 |
二、中等师范教育 |
三、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之学校分布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校分布及其特点 |
第四节 社会教育之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时空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的时空特点 |
一、时段性特点 |
二、空间性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学校分布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人口数量 |
三、交通条件 |
四、经济发展 |
五、政治因素 |
六、民族结构 |
七、教育文化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四川教育空间分布的纵横向比较 |
二、民国四川教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6)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县域职业教育 |
2.1.2 县域经济 |
2.1.3 县域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
2.2 理论借鉴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教育经济理论 |
3 重庆市荣昌县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 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现状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现状 |
3.2 荣昌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加快、质量提高 |
3.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渐合理 |
3.2.3 技能型人力资源极度缺乏 |
3.3 荣昌县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
3.3.1 职业教育规模与县域经济总量总体呈现同步增长趋势 |
3.3.2 专业与县域产业对接度不高,服务县域经济作用不突出 |
3.3.3 职业教育培训能力逐年增强,但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 |
3.3.4 培养县域实用技能人才意识逐渐增强,但培养质量欠佳 |
4 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外部制约因素 |
4.1.1 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所处地位影响职业教育招生 |
4.1.2 县域就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 |
4.1.3 政府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缺乏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
4.1.4 企业缺乏深层次校企合作积极性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4.2 内部制约因素 |
4.2.1 普教化管理体制、机制严重制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
4.2.2 教育层次结构单一制约职业教育纵深发展 |
4.2.3 师资结构制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
5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转变观念,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
5.1.1 创新激励机制,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社会环境 |
5.1.2 科学统筹,创新职业教育体制环境 |
5.2 完善大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结构 |
5.2.1 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完善大职教体系 |
5.2.2 建立与县域产业对接的专业建设机制,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
5.3 深化县域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5.3.1 建立“学校+企业”的育人模式 |
5.3.2 深化县域校企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 |
5.3.3 创新激励机制,打造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7)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三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一、解读教师资格认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
(一)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二) 解读《教师资格条例》 |
(三) 解读《重庆市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试行)》 |
二、重庆市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实践调查 |
(一) 调查设计 |
(二) 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样本基本情况的调查 |
(三) 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调研情况分析 |
三、重庆市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四、完善重庆市非师范专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一) 转变认定机构行政职能,理顺认定机构关系 |
(二) 修订教师职业资格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教师资格标准 |
(三) 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配套措施,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与教师任用、聘任制度的衔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飞扬的青春 与共和国职教事业共舞——记“华中数控杯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天煌杯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首届:代表130万职教工作者的光荣与梦想 |
足迹:与中国职业教育同行的中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
前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殷切希望 |
典型:荣耀背后的感人事迹 |
体制创新 开放办学 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 |
乐为贫土勤耕耘 撒播希望结硕果 |
办好职业学校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
从企业走进学校 自研自建实训基地 |
创建技能大赛品牌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
做一个有成就感的中职教师 |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施改革创新的大舞台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关于表彰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和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的决定 |
(9)教学名师、杰出校长双表彰(论文提纲范文)
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
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高技能人才 |
乐为贫土勤耕耘, 撒播希望结硕果 |
让每个学生都接受最适性的教育 |
做一个有成就感的中职教师 |
双表彰领导小组 |
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评审委员会 |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 |
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
以技能大赛品牌促进学校发展 |
办好职业学校,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
以技术创新引领高职发展 |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评审委员会 |
四、重庆市荣昌职业高级中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治理视角下华宁陶制作技艺传承对策研究[D]. 普绍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4)
- [3]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4]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D]. 罗典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5)
- [5]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地理研究[D]. 袁从秀. 西南大学, 2014(06)
- [6]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荣昌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郭建.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5)
- [7]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三区县为例[D]. 王婷. 西南大学, 2011(11)
- [8]飞扬的青春 与共和国职教事业共舞——记“华中数控杯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天煌杯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大会[J]. 本刊编辑部,榴红,胡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28)
- [9]教学名师、杰出校长双表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9(27)
- [10]关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J]. 谭绍华.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