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黔东南州2001年9月高温少雨气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邢愿[1](2021)在《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文中认为干旱是影响我国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灾害之一。贵州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突出,生态基础脆弱,严重阻碍其农业经济发展。自2000年以来,贵州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及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准确监测和评估贵州省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发生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贵州省的水资源调控与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植被状态指数(VCI)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之间的相关性,以此说明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传递的时滞性特征,以期为贵州省在预防旱灾方面提出有效且科学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8年贵州省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值与SPEI值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贵州省旱情呈减轻趋势。贵州省季节性干旱以春旱为主,且干旱强度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全省干旱频发,以轻旱和中旱为主,中特旱发生频率较低。(2)SPI指数与SPEI指数对贵州省的气象干旱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但两者对干旱发生时间的监测精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SPI指数较SPEI指数监测旱情结果偏重。(3)基于VCI指数的贵州省季节性与年均干旱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干旱减缓趋势大于西部地区;贵州省农业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季节性干旱强度趋势变化呈增加趋势,以春季干旱最为显着,干旱频率年和季节空间分布特征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4)结合贵州省历史旱情数据,对比分析3种干旱指数对贵州省旱情监测的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性。分析可得,SPI和SPEI指数可以详细表征贵州省发生干旱的时间,但干旱强度监测结果与实际旱情相比偏轻;VCI指数对农业干旱监测结果较为准确且旱情的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优于站点式干旱指数。(5)通过研究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与农业干旱指数VCI间的相关性,以此来分析贵州省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传递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贵州省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的传递存在时空滞后性,在时间上年际、季节、月尺度的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且滞后时间为1个月;在空间上贵州省西部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敏感性高于东部地区。(6)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气象干旱发生1-3个月后的VCI指数监测的干旱状况与实际旱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期为1个月这一结论是准确的。
高珩洲[2](2020)在《黔东南地形影响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与数值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对贵州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年际变化的整体情况做出分析,筛选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黔东南地区,随后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得到了黔东南地区降水趋势的变化特征,明确了黔东南地区主要的降水时段。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一次典型降水个例进行了中尺度天气学分析,包括环流形势的变化、相当黑体温度(TBB)的空间演变以及暴雨区水汽来源的追踪。探究了地形在突发性暴雨中的作用,并对暴雨中心的黔西南雷山县雷公山进行了地形敏感性试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贵州地区36a以来降水分布呈现三个大值中心,即兴义至安顺一带、黔东南地区和铜仁至松桃一带;低值中心为威宁至毕节一带。降水分布呈现出从东部、西南部向北部及周边减小的趋势,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部西部减少、东部增加的趋势。运用EEMD方法将降水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后,发现黔东南地区降水存在3.4d、121.3d、182d三个显着的振荡周期,并且振幅为4-7月出现显着变化。趋势项表明降水从1月至7月初呈增加趋势,之后逐渐下降。(2)2015年5月26-27日黔东南突发性暴雨发生前,有高空槽东移,槽前西南低空急流影响贵州大部分地区,同时西太副热带高压在暴雨发生前一直稳定维持于华南地区,为低空急流的维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急流携带的大量水汽能够供应黔东南地区,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水汽条件。(3)暴雨强度变化与TBB的数值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TBB最大值出现时刻正好对应暴雨发生的最强时刻。在暴雨发生之前,TBB图上就已经清楚地显示出黔东南地区有对流云产生,说明TBB对于暴雨的产生有一定的前兆信号作用。(4)利用HYSPLIT模式对此次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进行了追踪分析,发现暴雨区的水汽在不同的高度层存在不同的源地。低层主要是本地和孟加拉湾(简称孟湾)的水汽占主导地位;中层水汽来源主要为孟湾和里海地区;高层水汽则分别来自孟湾、里海和大西洋三条路径。整体来看,孟湾在各个高度均存在对黔东南暴雨区显着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水汽源地,而中高层来自于里海与大西洋的水汽输送也有重要贡献。(5)利用两套再分析资料(ERA5和ERA-interim)作为初始场对本文所选突发性暴雨个例进行WRF数值模拟,结果表明:ERA5对黔东南地区的降水模拟效果较好,而ERA-interim对于此次降水模拟效果均欠理想。在850h Pa风场上,仅有ERA5模拟出了位于雷公山附近的低层切变线,其他两种资料均未能模拟出真实的风场形势。说明ERA5更高的时空分辨率以及较好的低层风场再现能力,可以更好捕捉到中小尺度信息,有利于提高模式对于中小尺度降水的刻画性能。(6)地形通过改变山地动力、水汽等物理量场从而影响暴雨的落区和强度。地形的抬升作用造成水汽与不稳定能量在迎风坡堆积,使层结不稳定性增强,在强烈的上升运动作用下触发对流不稳定发展。雷公山地形对于降水有显着的增幅作用,高度升高后,辐合强度与上升运动加强,云团发展更加旺盛,“播撒—供给”机制相应增强,雨带扩大,雨量增加;地形降低后各物理量均减弱,雨带西移,雨量减小。
陈春花[3](2020)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傍山而建,散布在群山之间。历史上着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在众多苗族传统文化中,湘西自治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精品,具有代表性。为做好本课题研究,笔者精心选择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为田野点。德榜村是纯苗族村寨,有银饰村的称号,其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流传百年之久,银饰作为该村的乡村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学艺,兴办家庭作坊。德榜村内新楼林立,邻里和睦,一片祥和。本文力图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德榜村传统的苗族银饰为出发点,以银饰产业为突破口,来探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选点理由、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生计、民族、文化、银饰锻制技艺等,为后面章节的论述作铺垫;第三章主要讨论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首先从德榜银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银饰传承传统文化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传递等方面介绍苗族银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然后阐述其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第四章主要通过银饰本身就是财富,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可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等方面来分析银饰具有经济价值,再通过对银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论述来探讨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讨论德榜银饰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促进村寨和谐等方面展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湘西苗族银饰作为纹饰和技艺是文化,作为物质是一种文化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湘西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推动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池再香,胡跃文,夏阳,胡祖恒,杜正静,严锐[4](2019)在《云贵高原东部两次典型气象干旱年汛期环流特征对比》文中指出利用云贵高原东部8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11年和2013年4—9月逐日降水和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积温干燥度公式和视水汽汇公式,对2011年(拉尼娜年)汛期(4—9月)和2013年(中性年)汛期(4—9月)云贵高原东部干旱天气的基本特征和环流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汛期平均降水量比2013年汛期少,但均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2011年汛期降水量偏少,主要是4—5月和7—9月的降水贡献大,2013年汛期降水量偏少,主要是7—8月的降水贡献大,且积温干燥度指数较好地反映了2011年和2013年汛期的干旱程度。2011年、2013年汛期的南亚高压均偏强、面积均偏大、东侧脊点位置均偏东,但2011年汛期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面积均比2013年汛期的偏强、偏大,是2011年汛期干旱天气比2013年汛期偏重的重要原因。孟加拉湾、南海以及西太平洋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偏弱是云贵高原东部2011年和2013年汛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且云贵高原东部上空的水汽辐散中心与其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700 h Pa的水汽输送异常减少对2011年和2013年汛期干旱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云贵高原东部2011年汛期700 h Pa层上的水汽辐散比2013年汛期的强,导致其降水量比2013年汛期的少。视水汽汇揭示了2011年汛期干旱程度比2013年更严重的事实。500 h Pa环流场、700 h Pa水汽输送场对于云贵高原东部较长时间的旱涝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骏[5](2019)在《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区域干旱评价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升高,水循环速率改变,水文循环过程加快,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呈频发态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不但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沙尘暴频发等。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区域,因受季风气候及特殊地貌类型的影响,干旱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研究贵州省干旱特征并识别区域未来干旱演变趋势对区域干旱研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为指导,立足区域气候及用水特征,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进而以水资源三级区套地市划分评价单元,识别贵州省未来30年干旱事件演变趋势。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贵州省过去60年及未来30年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过去历史近60年的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蒸散发量呈增加趋势。贵州省未来30年,气温呈增长趋势,升温速率超过过去近60年的2倍多;RCP2.6和RCP4.5情景下,降水呈增长趋势,RCP8.5情景下呈减少趋势。(2)依据Palmer干旱指标框架,构建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时。总供水量结合有效降水量和水利工程供水量;基于积温识别作物生育期,计算农业需水,结合生活、工业、生态的需水特征,得到总需水量。即基于水资源系统的供需水特征而构建干旱指标。该指标体系与气象干旱(SPI指标)和水文干旱(SRI指标)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干旱评价结果与实际更接近,SPI与SRI指标未考虑水利工程对干旱的缓解能力,冬春干旱模拟情况与实际有偏差,且在计算过程中,坦化了干旱频率的空间差异性。(3)分析贵州省未来30年干旱发生频率、干旱持续时间及干旱强度时空演变特征,表明:未来30年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高且持续时间长。轻度干旱频率呈减少趋势,其中南部和北部的局部地区发生频率高,西部、黔南和黔西南局部强度高,北部及东部次之;中度干旱频率呈增加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及南部局部地区发生频率高,且西部和南部局部强度较高,北部及东部次之。严重及以上等级干旱频率呈增加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发生频率高,西部、西南部(黔西南和安顺局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干旱强度较大。(4)评价了水利工程调节缓解区域干旱的作用,表明:与无水利工程调节条件下比较,水利工程调节可使研究区农业干旱发生频率降低,干旱高频区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其中贵阳市、遵义市南部、黔东南北部、铜仁东南部、安顺北部及东部、黔南北部及东南部干旱的缓解程度较大,毕节地区缓解程度小。本研究针对具有特殊地貌类型的贵州区域,在解析区域水资源系统供需水特征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干旱评价工作,尝试对干旱研究进行探索,亦可为贵州省适应气候变化及干旱综合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认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龙秋香[7](2019)在《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景观由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和生命景观四类景观共同构成。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的四类景观,探究其乡土景观背后的伦理观、乡土景观所反映的山地生态智慧、性别角色以及社会网络。通过田野调查,第一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之后,第二章开始呈现雷公山苗族的生态景观,特别是当地人对动植物的认知,包括动植物的来源和分类,动植物与人类同源,人在分类上既与“鸡、鸟”属于一类,这是当地苗族自称“嘎闹”(鸡鸟)的来源,人又与“牛、马、猪、狗”属于一类。当地人认为动植物与人类平等。第三、四章呈现的是雷公山苗族的生活景观,主要涉及聚落和家屋。其聚落布局具有明显的“胎息”特征,同时满足采光、避风、取水的基本要求,并形成稻田位于山脚、家屋位于山腰、山林位于山顶的分布格局。家屋的建造是血亲、姻亲和地缘群体共同合作的过程,家屋把“家屋—人—祖先—鬼神”整合其中,家屋的性别空间是对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的表述,即男性属于家屋外,是生产者,女性属于家屋内,是生育者。第五、六章呈现雷公山苗族的生产景观,特别是其标志性文化梯田和梯田文化,对梯田的耕作是对山地环境的开发利用,并形成了“男人、梯田和牛”一组关系,相对于这组关系而存在的是“女人、旱地和猪”的一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当地对男女两性在当地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第七章展现雷公山苗族的生命景观,人生礼仪是与人为“盟”的实践之一,以稻作周期进行安排的岁时仪式除了是对生产生活进行安排外,还是对人群聚集的一个安排。经由雷公山苗族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和生命景观四类景观共同构成的乡土景观,可以看到,对动植物的认知和对土地丰产的期望、认为土地与人一样需要休息,反映了雷公山苗族追求平等、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依山而建的聚落布局和梯田的耕作过程,特别是对水温的把握,是当地人山地生态智慧的一个侧面。在生产上,对男女两性的辛劳付出都给予了肯定,但认为男人是“生产者”,女人却不是,这是由于社会赋予女性的性别角色是“生育者”所致。在社会秩序上,构成社会网络的是以“家”延展的“家族”和姻亲网络,以及基于“议榔”构成的地域社会。最后,以山地为“盟”的含义可归结为,与地为盟是对生存资源的占有与合理利用,与天为盟是求取土地丰产、尊重大自然的实践,与人为“盟”以构成地域社会。
杨佳丽[8](2018)在《“(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生动反映和具体表现各民族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踩亲舞是“(亻革)家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的传统肢体活动之一,是该民族运用自身智慧,共同创造的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亻革)家人”传统活动踩亲舞的传统表现形式与传统文化内涵受到巨大的冲击。新时期,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以枫香寨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枫香寨踩亲舞的起源、表现形式、文化形态、历史发展等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表明:踩亲舞产生于民俗活动,是“(亻革)家”少男少女选择配偶的一种社交活动,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和中旬;踩亲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自由发展阶段、断裂阶段和复兴发展阶段;根据文化结构划分将踩亲舞文化形态分为物质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过断裂时期,后经挖掘、整理发展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亻革)家”踩亲舞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生流变,流变的原因在于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现代休闲娱乐活动的充斥等。踩亲舞是“(亻革)家人”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等文化特征,同时也具有历史价值、民族文化认同价值、娱乐价值和健身价值等社会价值。“(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将其纳入重点打造和发展对象;政府及相关部分和文化主体对踩亲舞文化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大众对踩亲舞文化较为陌生;文化主体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打工热”引起村镇人口的改变,导致传承主体出现断层,后继乏人以及踩亲舞自身的弊端等制约因素。
郝静[9](2017)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生态人类学的视域下,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原因、参与者、内容,提出今后经济文化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雷山县依托雷公山,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文化。但是由于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雷山县在今后进行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时,面临着人口问题严峻、市场经济冲击以及民族同化严重的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雷山县原住民和政府、外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雷山县寻找发展路径时亟需思考的问题。所以,以“四圈模型”为导向,将雷山县绿色发展的路径发到其中进行思考,通过对自然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的详细分析,最终发现,要继续挖掘传统生态知识,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民族地区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了绿色发展之路是明智的选择。面对发展问题,只有在生态人类学的视域下坚守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条主线,将民族地区乡村多样化的、碎片化的民族文化整合起来,集腋成裘,建立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绿色发展的“四圈模型”,才能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乡村发展新路。
程清平[10](2017)在《基于网格的贵州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与旱灾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旱灾作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旱灾位于第一位。旱灾呈现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久、经济损失大的特点,不仅导致种植业减产、水安全受威胁、生态环境恶化,特大旱灾还会导致人员伤亡。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西南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核心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4种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贵州旱灾频发,有“年年有旱情,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1960~2013年贵州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干旱侦测指数(RDIst)、标准化降水指数(SPI)、K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年代际、不同季节、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变化特点及强度特征。并综合分析三种干旱指数的优缺点,创建更适于贵州干旱监测的新干旱指数SRI,以便能更准确的掌握贵州干旱发生、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灾害风险评估原理,以SRDI干旱指数作为贵州旱灾风险评估的致灾因子指标;同时结合2010年贵州省各县区行政面积、年末总人口数、年末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产值、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等社会经济数据构建10km格网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对贵州旱灾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图,以期为贵州旱灾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从时间变化特点来看,通过对比分析SPI指数、RDIst指数、K指数在贵州不同年际、季节、月尺度干旱特征表明,1960~2013年3种干旱指数年际、季节干旱强度均呈增强趋势。3种干旱指数年际、季节干旱强度存在一致的准2~4 a周期变化。除K、RDIst指数夏季干旱站次比和中旱站次比呈下降趋势外,3种干旱指数年际、季节干旱站次比和中旱站次比均呈上升趋势。SPI指数、K指数、RDIst指数年际干旱站次比发生全域性干旱年分别为10~14年、17~30年、21~24年之间;中旱站次比发生全区域性干旱年分别在2-4年、0~21年、2~7年之间。(2)从空间变化特点来看,3种干旱指数年际、季节干旱强度和频率有所不同,SPI12干旱强度空间上呈“黔西强于黔东”的特点,春季呈“黔东强于黔西”,夏季与年际一致,秋季以黔西南和黔东北较强,冬季以黔西南较强。K指数年际干旱强度呈“中间强度强,两边强度低”的特点,春、冬季均以黔西较强,夏季以黔东较强,冬季以黔南较强。RDIst年际干旱强度以黔西和黔东北较强,春季以黔西较强,夏季以黔北较强,秋季以黔西北较强,冬季以黔东南较强。SPI12年际重旱、特旱频率以黔西较高,春季重旱频率以黔西北和黔东南较高,特旱以黔东南较高;夏季重旱频率以黔北较高,特旱以黔西较高;秋季重旱频率以黔南较高,特旱以黔西南较高;冬季重、特旱频率均以黔西南较高。K年际重旱频率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特旱以黔东北较高;春季重、特旱以黔西北较高;夏季重、特旱频率以黔东较高;秋季重旱频率以黔东南较高;冬季重旱频率以黔西南较高。RDIst年际重旱频率以黔西较高,特旱以黔东北较高;春季重旱频率以黔西北较高,特旱以黔东北较高;夏季重、特旱频率均以黔东北较高;秋季重旱频率以黔西北较高,特旱频率以黔东南较高;冬季重旱频率以黔南较高,特旱以黔西较高。(3)通过与《贵州气象灾害大典》对比验证,SPI指数对年际、季节、月尺度干旱的刻画能力不如K指数和RDIst,但对无旱年份的刻画能力较合理;而K指数对月尺度、春、夏季尺度的刻画能力较强,反映较客观;对秋、冬季干旱反映过重;RDIst对年季、季节、月尺度的刻画均较合理;同时,RDIst指数和K指数对无旱年的刻画均过重。再者,3种干旱指数干旱强度与受灾面积的响应均存在有些年份受灾面积大而干旱强度低,有些年份受灾面积小强度却偏强的现象。新建SRDI指数在年际、春、夏季尺度上识别的干旱事件与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十分一致,尽管未能完全克服三种干旱指数的缺陷,但较单一应用某一指数更客观和合理。(4)根据旱灾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因子指标得出贵州省高旱灾风险区分布在贵州省西部,以毕节市和六盘水市遭受旱灾的风险最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东部地区。
二、贵州黔东南州2001年9月高温少雨气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黔东南州2001年9月高温少雨气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3 农业干旱特征分析 |
3.1 基于VC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趋势分析 |
3.2 基于VC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
4.1 月尺度SPI、SPEI指数干旱趋势分析 |
4.2 基于SPI指数的年际、季节干旱趋势分析 |
4.3 基于SP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
4.4 基于SPEI指数的年际、季节干旱趋势分析 |
4.5 基于SPE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
4.6 干旱指标在贵州省的适用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分析 |
5.1 年际、季节、月VCI与多时间尺度SPI相关性分析 |
5.2 年际、季节、月VCI与多时间尺度SPEI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本研究课题受资助项目 |
(2)黔东南地形影响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与数值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山地对暴雨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WRF、HYSPLIT模式原理及资料方法简介 |
2.1 WRF模式简介 |
2.2 HYSPLIT模式介绍 |
2.3 资料及主要方法说明 |
2.3.1 资料说明 |
2.3.2 计算方法说明 |
第三章 贵州不同地区的降水状况 |
3.1 贵州降水测站分布 |
3.2 贵州多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
3.3 贵州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3.4 基于EEMD的黔东南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地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与数值模拟 |
4.1 山地突发性暴雨实况与地理特征 |
4.2 天气形势分析 |
4.3 中尺度对流云团 |
4.4 突发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
4.5 模式方案设计 |
4.5.1 模式格点距离和模拟区域设计 |
4.5.2 模式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 |
4.5.3 模式物理参数化方案选择 |
4.6 模式资料适用性的对比分析与模式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作用对突发性暴雨的影响 |
5.1 地形的动力作用 |
5.1.1 试验方案设计 |
5.1.2 地形对暴雨强度和落区的影响 |
5.1.3 地形对散度场的影响 |
5.1.4 地形对能量与垂直速度场的影响 |
5.1.5 地形对水汽场的影响 |
5.1.6 地形对暴雨微物理过程的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
一、乡村振兴的研究 |
二、苗族文化与银饰的研究 |
第二章 德榜苗寨 |
第一节 德榜苗寨被选缘由 |
一、选定凤凰县的缘由 |
二、选定凤凰县德榜苗寨的缘由 |
第二节 德榜苗寨的民族和文化 |
一、德榜苗寨的民族 |
二、德榜苗寨的文化 |
第三节 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德榜苗寨的生态 |
二、德榜苗寨的生产与生计 |
第四节 德榜苗寨银饰锻制技艺 |
一、德榜银饰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 |
二、国家力量对德榜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 |
一、苗族的历史 |
二、银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三、银饰传承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巩固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
一、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 |
二、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 |
一、银饰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
二、银饰制作使村民家庭收入增加 |
三、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
二、银饰的经济价值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要 |
第三节 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一、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不同观点 |
二、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
三、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困境的对策 |
第五章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 |
一、银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
二、银饰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
三、银饰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 |
四、银饰促使村寨更和谐有序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 |
一、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乡村建设理念 |
二、银饰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多方面实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访谈明细 |
附录 B 田野调查掠影 |
(4)云贵高原东部两次典型气象干旱年汛期环流特征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及方法介绍 |
2.1 资料来源 |
2.2 方法介绍 |
3 干旱特征分析 |
3.1 降水分布 |
3.2 干旱指数 |
4 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
4.1 200 h Pa南亚高压异常 |
4.2 500 h Pa西太副高异常 |
4.3 700 h Pa水汽输送异常 |
4.4 850hPa水汽输送特征 |
4.5 边界水汽收支特征 |
5 视水汽汇差别 |
6 结论与讨论 |
(5)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区域干旱评价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2.2 贵州省干旱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分区 |
2.2.2 人口概况 |
2.2.3 GDP概况及产业结构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量及其结构 |
2.3.3 水利工程 |
2.4 历史典型旱灾及特征 |
2.4.1 历史典型旱灾 |
2.4.2 主要干旱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及趋势预估 |
3.1 过去60 年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2 未来30 年气象要素演变趋势 |
3.2.1 排放情景和模式优选 |
3.2.2 气象要素演变趋势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资源系统概化及供需水量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区域水资源系统概化 |
4.3 供水量计算 |
4.3.1 有效降水 |
4.3.2 水利工程供水量 |
4.4 需水量估算 |
4.4.1 农作物需水量估算 |
4.4.2 其它需水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干旱评价指标构建 |
5.1 干旱评价指标构建 |
5.1.1 指标构建 |
5.1.2 指标验证 |
5.2 与气象干旱评价结果比较 |
5.3 与水文干旱评价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贵州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6.1 未来30 年干旱演变趋势预估 |
6.1.1 未来30 年干旱持续时间分布 |
6.1.2 未来30 年干旱频率分布 |
6.1.3 未来30 年干旱强度分布 |
6.2 水利工程应对干旱能力评价 |
6.2.1 构建评价指标 |
6.2.2 评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乡土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雷公山乡土景观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田野点概述 |
第一节 雷公山区域及丹寨县 |
一、雷公山 |
二、历史迁徙 |
第二节 田野村寨概况 |
一、刘家寨 |
二、把丢寨 |
三、麻鸟 |
第三节 生产生活及宗教信仰 |
一、生产生活 |
二、宗教信仰 |
小结 |
第二章 生态景观:雷公山苗族对动植物的认知 |
第一节 动植物及人类 |
一、动植物及人类的来源 |
二、动植物与人一样 |
第二节 对植物的认知 |
一、植物的命名 |
二、植物的分类 |
三、生产生活中的植物 |
第三节 对动物的认知 |
一、动物的命名 |
二、动物的分类 |
三、用以安排生产生活的“动物” |
小结 |
第三章 生活景观(一):雷公山苗族的聚落 |
第一节 选址建寨与聚落空间的命名 |
一、选址建寨 |
二、聚落空间的命名 |
第二节 聚落与空间 |
一、聚落空间布局 |
二、服饰描述的聚落空间布局 |
第三节 聚落与人群 |
一、寨内资源的享用情况 |
二、以跳月坪联系的寨际情况 |
小结 |
第四章 生活景观(二):雷公山苗族的家屋 |
第一节 家屋的建造 |
一、建造过程中的人与树 |
二、建造过程中的人 |
第二节 家屋的空间布局 |
一、家屋中的立柱 |
二、家屋中的楼层 |
第三节 家屋的文化意义 |
一、神圣空间 |
二、性别空间 |
小结 |
第五章 生产景观(一):雷公山苗族的梯田与旱地 |
第一节 农具和计量单位 |
一、农具 |
二、计量单位 |
第二节 梯田 |
一、梯田的开垦 |
二、梯田的分类 |
三、梯田的命名 |
第三节 梯田水利系统及水温的把握 |
一、水利系统 |
二、对水温的把握 |
第四节 旱地 |
一、两种旱地类型 |
二、地埂 |
小结 |
第六章 生产景观(二):雷公山苗族的耕作与季节 |
第一节 梯田的耕作 |
一、水稻的种植 |
二、稻田的产量及稻花鱼 |
三、男人、稻田与牛 |
第二节 旱地的耕作 |
一、旱地作物的种植 |
二、女人、旱地与猪 |
第三节 季节安排 |
一、物候历 |
二、热季和冷季 |
小结 |
第七章 生命景观:雷公山苗族的岁时仪式、生命仪式 |
第一节 岁时仪式:山地稻作的节点 |
一、岁时仪式安排 |
二、岁时仪式与稻作节点 |
第二节 生命仪式 |
一、新生儿仪式 |
二、婚姻仪式 |
三、丧葬仪式 |
第三节 与山地的“盟约” |
一、与地为盟 |
二、与天盟约 |
三、与人为“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性 |
1.1.2 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研究的重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解读 |
2.2.1 文化与体育文化 |
2.2.2 民族传统体育 |
2.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田野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枫香寨的个案研究 |
4.1 “(亻革)家人”的基本概况 |
4.1.1 “(亻革)家人”的历史溯源 |
4.1.2 “(亻革)家人”的人口分布 |
4.1.3 “(亻革)家人”的文化概况 |
4.2 枫香寨“(亻革)家人”踩亲舞个案调查研究 |
4.2.1 枫香寨地区的基本概况 |
4.2.2 踩亲舞的表现形式 |
4.2.3 踩青舞的动作结构 |
4.2.4 踩亲舞的文化形态 |
4.2.5 踩亲舞的起源 |
4.2.6 踩亲舞的历史发展 |
4.2.7 踩亲舞文化流变 |
4.2.8 踩亲舞文化流变的原因分析 |
4.3 枫香寨“(亻革)家人”踩亲舞文化特征与社会价值 |
4.3.1 “(亻革)家人”踩亲舞的文化特征 |
4.3.2 “(亻革)家人”踩亲舞的社会价值 |
4.4 “(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的因素 |
4.4.1 政府及相关部门未将其纳入重点打造和发展对象 |
4.4.2 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大众对踩亲舞文化较为陌生 |
4.4.3 文化主体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
4.4.4 “打工热”引起村镇人口的改变,导致传承主体出现断层 |
4.4.5 踩亲舞自身的弊端制约其发展 |
5 结论 |
6 “(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思考 |
6.1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扩大“(亻革)家人”传统文化影响力 |
6.2 把握发展新契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体育旅游新名片 |
6.3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踩亲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6.4 推动踩亲舞文化创新,增强吸引力 |
参考文献 |
调研图片 |
致谢 |
(9)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生态人类学研究 |
1.3.2 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研究 |
1.3.3 绿色发展研究 |
1.3.4 述评 |
1.4 创新之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生态人类学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田野调查法 |
1.6.2 文献研究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2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地方性优势 |
2.1 优美的自然环境 |
2.2 独特的民族文化 |
2.2.1 物质文化 |
2.2.2 精神文化 |
小结 |
3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
3.1 人口问题严峻 |
3.2 市场经济冲击 |
3.3 民族同化严重 |
小结 |
4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参与者 |
4.1 原住民 |
4.2 地方政府 |
4.3 外来利益相关者 |
4.3.1 一般商企 |
4.3.2 旅游开发商 |
4.3.3 其他利益相关者 |
小结 |
5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四圈模型”分析 |
5.1 绿色发展:从“三圈模型”到“四圈模型” |
5.2 四大系统的交互机制 |
5.3“四圈模型”导向下绿色农业 |
5.3.1 山地种植业 |
5.3.2 观光农业 |
5.4“四圈模型”导向下的绿色旅游业 |
5.4.1 民族风情旅游型 |
5.4.2 民族手工艺旅游型 |
5.5“四圈模型”导向下的绿色民族文化 |
5.5.1 物质文化 |
5.5.2 精神文化 |
小结 |
6 结语 |
附录A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摘录) |
附录B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摘录) |
附录C 少数民族习惯法摘录(控拜村) |
附录D 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雷山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网格的贵州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与旱灾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干旱指标研究现状 |
1.2.2 干旱指标分类 |
1.2.3 干旱研究现状 |
1.2.4 旱灾风险定义及研究方法 |
1.2.5 旱灾风险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概括 |
1.4.1 地貌 |
1.4.2 土地资源 |
1.4.3 土壤资源 |
1.4.4 气候资源 |
1.4.5 行政区划与人口 |
1.4.6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1.4.7 历史旱情概况 |
第2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小波分析 |
2.3.2 评价指标选择 |
2.3.3 评价方法 |
2.3.4 评估系统 |
第3章 基于SPI指数、K指数、RDIst指数的历史旱情分析 |
3.1 基于SPI指数的历史旱情分析 |
3.1.1 多时间尺度SPI指数变化 |
3.1.2 干旱强度 |
3.1.3 年际、季节干旱频率 |
3.1.4 年际、季节干旱站次比 |
3.2 基于K指数的历史旱情分析 |
3.2.1 月干旱特征 |
3.2.2 干旱强度 |
3.2.3 年际、季节干旱频率 |
3.2.4 年际、季节干旱站次比 |
3.3 基于RDIst指数的历史旱情分析 |
3.3.1 月干旱特征 |
3.3.2 干旱强度 |
3.3.3 年际、季节干旱频率 |
3.3.4 年际、季节干旱站次比 |
3.4 小结 |
第4章 旱灾风险评估 |
4.1 指标选取 |
4.1.1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指标 |
4.1.2 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指标 |
4.1.3 承灾体的暴露性指标 |
4.1.4 防灾减灾能力指标 |
4.2 结果分析 |
4.2.1 致灾因子危险指标的构建与评估 |
4.2.2 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分析与评估 |
4.2.3 承灾体暴露性指标分析与评估 |
4.2.4 防灾减灾能力指标分析与评估 |
4.2.5 旱灾风险评估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期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贵州黔东南州2001年9月高温少雨气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D]. 邢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黔东南地形影响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与数值试验[D]. 高珩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D]. 陈春花. 吉首大学, 2020(03)
- [4]云贵高原东部两次典型气象干旱年汛期环流特征对比[J]. 池再香,胡跃文,夏阳,胡祖恒,杜正静,严锐. 高原气象, 2019(03)
- [5]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区域干旱评价 ——以贵州省为例[D]. 马骏.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9)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与山地为盟:雷公山苗族乡土景观研究[D]. 龙秋香. 贵州大学, 2019(10)
- [8]“(亻革)家人”踩亲舞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杨佳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3)
- [9]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D]. 郝静.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10]基于网格的贵州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与旱灾风险评估[D]. 程清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