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防控制系统联动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严亚兵,黎刚,李辉,毛文奇,潘华,尹超勇[1](2020)在《智慧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联动技术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坚强智能电网与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变电站逐步向具备全息感知、自主巡检、远程监控、主动预警与智能决策功能的智慧变电站发展。在智慧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智能联动集中体现了电力设备的泛在物联,是支撑变电站智慧化运维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智慧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变电站智能联动的技术实现方式,并梳理各类智能联动功能的意义,结合案例对智能联动部分功能进行说明,可为智慧变电站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工程参考。
黄光伟[2](2019)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纵深防护体系架构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及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作为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组织,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博物馆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及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出现的各种犯罪手段对博物馆的安保系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从而使得博物馆的安保系统不得不加强除了增大人防力量的同时提高技术防范措施及能力。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采用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在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前提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打结合的方针,按照纵深防护的指导思想,从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管理、电子巡查、声音复核、系统联动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代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手段,构成一个全方位的纵深防护体系,任何非法侵入,都会触动中心报警系统或城市“110”报警系统,保证了博物馆内文物和人员的安全。本文以安全防范系统纵深防护体系为切入点研究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深刻认识到在博物馆安防建设中技防、人防、物防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纵深防护体系架构的分析,对博物馆防护等级、防区层次和建筑防区划分进行了总结归纳,按照纵深防护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对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等安全防范子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措施、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安防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关系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论文的最后以作者亲历的A博物馆设计实践为例子,进一步对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解读和分析,指出了博物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今后博物馆在安防系统建设和设计思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余振[3](2018)在《一体化牵引变电所就地智能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轨道运输安全、准时的前提,牵引变电所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日益受到关注。面对我国铁路大提速以及铁路安全的高要求,对现有的牵引变电所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目前对监控系统采集的准确性和变电所环境的实时监测已无法满足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要求。为此,本文给出了一体化牵引变所就地智能监控系统设计,通过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信号进行筛选,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为对就地监控系统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证;通过对监控视频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对变电所有效环境监测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首先,根据结合现有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模型,详细研究了其设计原则、系统功能的研究,给出了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通过对比分析牵引变所就地监控系统的网络模型,确定了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模型;借助层次化、模块化概念建立了分层管理的结构。其次,分析了一体化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与联动操作需求,设计了各子系统间的联动逻辑,借助数据服务器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建立了一体化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并给出了该系统可实现的各应用功能,完成了一体化地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接着,在牵引变电所实现各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样本训练,完成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选取,实现对数据服务器中缺陷数据的筛选处理。然后,利用就地监控系统提供的原始视频监控图像,结合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视频内人员活动进行预警。通过对图像进行图像增强、中值滤波处理去除图像噪声;利用基于Canny算子的改进边缘检测方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初步判别;再根据基于相似度原理的模板匹配进行人员识别,有效识别视场范围内的人数,为环境监测提供有效支持。最后,采用上位机KingView组态软件,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采集信号筛选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经过105次迭代后成功得到最优值,对现有数据筛选正确率达85%;通过已有图像样本对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识别进行验证,其人数识别的正确率在86%。经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符合对一体化牵引变电所的就地智能监控的设计要求。
王欣[4](2018)在《加强灭火救援工作中“防消结合”的探讨》文中指出"防消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定的消防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好"防消结合"方针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灭火救援工作的角度,指出了目前"防消结合"工作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从"防""消"知识能力结合、"六熟悉"、灭火救援预案制订、消防演练等方面,对灭火救援中"防消结合"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对灭火救援工作中如何加强"防消结合"提出了建议。
曾祥文[5](2016)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卷烟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广泛运用于各类大型商业建筑,现代工业厂房,大型宾馆。对火灾的早期预报和火情的极早期扑救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卷烟制造企业中,由于其工作环境有着空间大、工作时烟尘浓度高、存储的烟叶,原辅材料本身属于易燃品等特殊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着更高,更特殊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卷烟制造企业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都在2003年左右、卷烟行业的第一轮技改期间开始服役,当时都是按照通用的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火警误报及故障频发,报警不够及时准确的问题,系统使用效率不高;在一些特殊场所,如烟叶仓库中安装的报警设备还会被杀虫时产生的磷化氢气体腐蚀,失去报警功能,成为重大火灾隐患。因此,本文以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家消防相关规范,设计了一套适合卷烟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方案,以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控制及设计原则,深入分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以后设计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随后通过设备选型、烟叶仓库防腐设计、保养方案优化、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逐一设置,解决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报警不及时,故障、误报多,仓库报警设备严重腐蚀等问题;对整套系统的联动关系进行一一确认,运用专用编程软件进行联动关系的编程并进行调试。最后将新设计系统的使用效果与之前进行对比,确认其可行性。论文的特色:设计方案完全从客观要求出发,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目的,提出了一套能够指导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并在使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成效。系统的报警灵敏度增加,故障率降低,整体安全性大大提高。此外,卷烟制造企业第二轮的技改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逐步展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同行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卞辰耀[6](2016)在《城市电网电力应急决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障城市有序运转的基础,并且随着城市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突发事故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城市电力安全,甚至不当的救援方案会进一步扩大事故损失。因此,对城市电力应急技术进行研究,减少电力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在城市电力突发事件下,城市电力应急技术可以为电力救援和恢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本文运用了负荷顺位思想、网络分析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多属性价值函数法等方法,针对储备库选址、物资调度、调度权转移以及电力应急和公共应急联动等方面对城市电力应急决策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提出了计及负荷顺位的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该模型首先运用负荷顺位思想对负荷·点进行负荷等级划分,然后运用局部中心点思想找出较优的储备库备选地址,最终以总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得出储备库的最优地址。该方法有效权衡了各负荷点之间的重要性,使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更具有实际价值。2)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电力应急物资调度模型。该模型首先提出了车辆到达目的地概率最大的路径选择方案,然后设定相关的约束条件,并且以每个负荷点的物资满意度函数和时间满意度函数作为目标函数,最终运用改进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方法综合考虑各个负荷点的满意度函数,使电力应急物资的调度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负荷点的损失。3)本文研究了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的模型。该模型选取了停电损失、人员状态和设备状态等多样性指标,并且给出了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机制和流程,最终运用了多属性价值函数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且运用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该方法给出了一种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4)本文研究了城市电力应急与公共应急之间的联动关系。本文介绍了城市电力应急与公共应急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了电力应急部门和公共应急部门之间该如何做好联动工作,举例说明了电力应急与消防业务和交通业务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出了城市电力应急联动系统,为城市电力应急联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对电力应急决策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负荷顺位思想、最优路径选择、多目标优化、调度权转移指标选取等方面。本文研究的内容在城市电网电力应急决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使得电力应急物质储备库地址更加合理,应急救援物资调度方案更加优化,调度权转移模型更加全面,电力应急联动系统更加完善。
闫秋明[7](2015)在《核电厂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维护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对核电厂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要,良好的调试及维护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文章主要阐述了某核电厂火灾报警系统调试及维护的实践情况,并介绍了相关过程及方法。
程晨[8](2014)在《支持多语言的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建筑物不断高层化的趋势以及建筑物的逐步老化,各种事故隐患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建筑物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因此用户对火灾报警以至自动消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上述考虑,通过研发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满足了用户对于火灾迅速报警的需要以及自动控制的要求,也满足了用户不同使用环境以及语言环境的需要。本文在深入研究消防报警控制器设计国家标准以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确定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基本功能划分,设计并实现了该软件系统的数据库接口和多语言支持功能,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最终采用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和SQLite数据库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了该系统。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5个方面:首先,详细说明了MiniGUI和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其次,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基本功能;接着,阐述了支持多语言的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然后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编程思想和实现流程;最后,完成了系统的测试工作,并给出了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作为现代消防报警系统的核心,从简单、独立、小规模的系统逐渐发展为一个复杂、联动、智能的系统,它的作用将不仅是报警,还有消防和辅助逃生等,并不断完善,向着更加智能、安全、灵敏的方向发展,它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谢忠强[9](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指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李祺[10](2014)在《五星级酒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喜达屋豪华精选酒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案例,介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设计标准及境外消防顾问在具体设计中的不同要求。
二、消防控制系统联动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防控制系统联动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联动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慧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 |
1.1 智慧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
1.2 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架构 |
2 智慧变电站监控子系统智能联动技术 |
2.1 智慧变电站内智能联动的技术实现方式 |
2.2 智慧变电站监控子系统联动功能 |
3 智慧变电站智能联动技术应用案例 |
3.1 主变压器告警联动视频监控子系统 |
3.2 视频监控子系统联动安防系统 |
3.2.1 遗留物品侦测 |
3.2.2 人员行为管控 |
4 结语 |
(2)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纵深防护体系架构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名词与理论概述 |
1.3.1 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 |
1.3.2 风险等级及防护级别 |
1.3.3 防区 |
1.3.4 纵深防护体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博物馆纵深防护体系架构的构建思路 |
2.1 纵深防护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2.2 防护要求 |
2.3 防区层次及其建筑空间划分 |
2.3.1 防区层次划分 |
2.3.2 博物馆建筑防区划分 |
2.4 防护措施 |
2.4.1 周界区域防范措施 |
2.4.2 监视区防范措施 |
2.4.3 防护区防范措施 |
2.4.4 禁区防范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纵深防护体系的搭建 |
3.1 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构成 |
3.2 入侵报警系统 |
3.2.1 系统概述 |
3.2.2 前端设备设置 |
3.2.3 系统技术分析 |
3.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3.3.1 系统概述 |
3.3.2 系统功能分析 |
3.3.3 监控点的设置 |
3.3.4 系统技术分析 |
3.4 声音复核系统 |
3.4.1 系统概述 |
3.4.2 声音复核点位设置 |
3.4.3 系统技术分析 |
3.5 出入口控制系统 |
3.5.1 系统概述 |
3.5.2 系统功能分析 |
3.5.3 门禁点位的设置 |
3.5.4 系统技术分析 |
3.6 电子巡查系统 |
3.6.1 系统概述 |
3.6.2 系统功能分析 |
3.6.3 巡更点设置 |
3.6.4 系统技术分析 |
3.7 通讯与对讲系统 |
3.7.1 系统概述 |
3.7.2 系统功能分析 |
3.7.3 内线对讲点设置 |
3.7.4 系统技术分析 |
3.8 安防集成管理系统 |
3.8.1 系统概述 |
3.8.2 安防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 |
3.8.3 安防系统的集成模式 |
3.9 技术防范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博物馆的设计实践及分析 |
4.1 A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
4.1.1 周界 |
4.1.2 监视区 |
4.1.3 防护区 |
4.1.4 禁区 |
4.2 A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一体化牵引变电所就地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设计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设计要点 |
2.3 牵引变电所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
2.3.1 串行数据通信 |
2.3.2 现场数据总线通信 |
2.3.3 以太网通信 |
2.4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基本结构 |
2.5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功能 |
第3章 牵引变电所一体化就地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3.1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一体化设计 |
3.2 系统联动的基本逻辑设计 |
3.3 一体化就地监控系统结构 |
3.4 变电所一体化就地监控系统功能 |
第4章 就地监控系统的数据智能化筛选 |
4.1 BP神经网络的算法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筛选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脚本程序设计 |
4.4 BP神经网络的算法数据流设计 |
第5章 基于视频监控视频的智能识别 |
5.1 图像预处理 |
5.1.1 图像增强 |
5.1.2 图像去噪 |
5.2 目标区域提取 |
5.3 图像匹配 |
5.4 相似性测度准则 |
第6章 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功能实现 |
6.1 基于KingView的牵引变电所就地监控系统设计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据筛选实现 |
6.2.1 算法参数选取 |
6.2.2 算法效果验证 |
6.3 监控视频的自动识别算法的实现 |
6.3.1 算法结果展示 |
6.3.2 算法实验验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及科研成果 |
(4)加强灭火救援工作中“防消结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防消结合”国际通行做法 |
2“防消结合”国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国内现状 |
2.2 存在的问题 |
2.2.1 不熟悉消防设施情况 |
2.2.2 灭火救援预案存在“防消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
2.2.3 消防演练工作中缺乏“防消结合” |
3 加强“防消结合”工作的具体建议 |
3.1 严格落实岗位资格制度并强化在职培训 |
3.2 防灭火岗位人员可适当定期交流 |
3.3 强化防消结合工作 |
4 灭火救援现场“防消结合”具体措施 |
4.1 充分利用消防水源、室内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灭火 |
4.2 优先使用建筑内的其他自动灭火设施 |
4.3 火灾扑救中要确保防火分区完好有效 |
4.4 掌握相关消防设施的连锁和联动关系 |
4.5 优先疏散救人 |
5 结束语 |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卷烟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卷烟制造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特色、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特色 |
第2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原理、构成及设计原则 |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原理 |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 |
2.2.1 触发器件 |
2.2.2 火灾报警装置 |
2.2.3 火灾警报装置 |
2.2.4 火灾控制装置 |
2.2.5 电源 |
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 |
2.3.1 消防报警系统选型的设计原则 |
2.3.2 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
2.3.3 消防广播的设计要求 |
2.3.4 消防电话的设计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卷烟制造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3.1 卷烟制造企业特点 |
3.2 卷烟制造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问题 |
3.3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 |
3.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3.3.2 各工作环境报警设备选型 |
3.3.3 消防控制中心 |
3.3.4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 |
3.4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
3.4.1 控制器特点 |
3.4.2 报警总线回路设置 |
3.4.3 报警触发装置的设置 |
3.5 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
3.5.1 安装位置 |
3.5.2 气体灭火控制器 |
3.6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
3.7 消防专用电话网络 |
3.8 预作用系统的设置 |
3.9 系统优化设计 |
3.9.1 VESDA空气采样的设计使用 |
3.9.2 烟叶仓库防腐优化设计 |
3.9.3 可视化的设计 |
3.10 保养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卷烟制造企业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
4.1 联动控制设计 |
4.2 联动控制操作 |
4.2.1 消防供水系统的联动控制 |
4.2.2 防排烟设施及空调通风系统的联动控制 |
4.2.3 非消防电源断电及电梯回降 |
4.2.4 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
4.2.5 与门禁系统的联动控制 |
4.2.6 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 |
4.2.7 预作用系统的联动控制 |
4.2.8 其他系统的联动控制 |
4.3. 联动关系的确立 |
4.3.1 消火栓按钮及水流压力开关启动的设备 |
4.3.2 各个防火分区的联动关系 |
4.3.3 联动关系编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效果验证 |
5.1 消防系统调试 |
5.1.1 消防系统调试内容 |
5.1.2 调试步骤 |
5.1.3 调试操作方法 |
5.2 效果对比 |
5.3 可靠性检验 |
5.3.1 消防演练检验联动系统可靠性 |
5.3.2 模拟报警检测探测器可靠性 |
5.3.3 消防专业机构检测报告验证系统可靠性 |
5.4 系统局限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科研成果、专利论文情况 |
(6)城市电网电力应急决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电力应急建设现状 |
1.3 现阶段我国城市电力应急建设存在的问题 |
1.4 目前我国城市电力应急关键技术简介 |
1.4.1 城市电力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技术 |
1.4.2 城市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技术 |
1.4.3 城市电力应急物资优化调度技术 |
1.4.4 城市电力应急智能决策分析技术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计及负荷顺位的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 |
2.1 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 |
2.2 网络分析法(ANP)原理 |
2.2.1 网络分析法(ANP)结构图 |
2.2.2 构建权重超矩阵 |
2.2.3 求极限相对排序向量 |
2.2.4 一致性检验 |
2.3 负荷顺位评估 |
2.4 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的建立 |
2.4.1 线路故障等效因子 |
2.4.2 第一级负荷点 |
2.4.3 第二级负荷点 |
2.4.4 第三级负荷点 |
2.4.5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2.5 模型的求解 |
2.5.1 Floyd-Warshall算法和Dijkstra算法 |
2.5.2 电力应急物资储备库地址的确定 |
2.6 算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电力应急物资调度模型 |
3.1 电力应急物资调度 |
3.2 电力应急物资调度模型描述 |
3.3 基于车辆到达概率最大的电力应急物资运输路径选择模型 |
3.4 模型的建立 |
3.4.1 满意度函数的构建 |
3.4.2 约束条件 |
3.5 基于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改进多目标进化优化方法 |
3.5.1 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数学模型 |
3.5.2 矩阵编码 |
3.5.3 改进的多目标进化优化方法流程 |
3.6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属性价值函数估计法的调度权转移模型 |
4.1 电力应急调度权概述 |
4.2 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指标的选取 |
4.2.1 停电损失指标 |
4.2.2 人员状态指标 |
4.2.3 设备状态指标 |
4.3 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机制的建立 |
4.3.1 主调中心和备调中心之间的转移机制 |
4.3.2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和电力调度中心之间的转移机制 |
4.4 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模型的建立 |
4.4.1 电力应急调度权转移指标的属性权重值 |
4.4.2 多属性价值函数估计法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电力应急与公共应急之间的联动研究 |
5.1 城市公共应急管理 |
5.2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对象 |
5.3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分析 |
5.3.1 城市电力应急与消防业务的联动 |
5.3.2 城市电力应急与交通业务的联动 |
5.4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系统 |
5.4.1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系统概述 |
5.4.2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系统功能模块 |
5.4.3 城市电力应急联动系统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支持多语言的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状况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工作 |
1.3.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2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软件编译环境的搭建 |
2.1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 MiniGUI |
2.1.1 图形用户界面的必要性 |
2.1.2 各种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 |
2.1.3 MiniGUI 的优势 |
2.2 MiniGUI 的移植 |
2.2.1 PC 上 MiniGUI 环境的搭建 |
2.2.2 MiniGUI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2.2.3 MiniGUI 的使用 |
2.3 SQLite 的移植 |
2.3.1 PC 上 SQLite 环境的搭建 |
2.3.2 SQLite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2.3.3 SQLite 的使用 |
第三章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结构 |
3.2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
3.3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软件基本功能设计 |
3.3.1 火警报警功能 |
3.3.2 故障报警功能 |
3.3.3 预警报警功能 |
3.3.4 联动报警功能 |
3.3.5 屏蔽报警功能 |
3.3.6 控制功能 |
3.3.7 自检功能 |
3.3.8 设备登记 |
3.3.9 设备属性编辑 |
3.3.10 设备配置信息发送 |
3.3.11 区域编辑 |
3.3.12 历史报警信息记录 |
3.3.13 报警信息显示与查询 |
第四章 火灾报警控制软件各功能模块 |
4.1 火灾报警控制软件层次结构 |
4.2 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结构图 |
4.3 开机导入数据模块 |
4.4 报警模块 |
4.4.1 火警 |
4.4.2 预警 |
4.4.3 故障 |
4.4.4 屏蔽 |
4.5 设备登记模块 |
4.6 多语言支持 |
4.6.1 多语言支持的重要性 |
4.6.2 各种多语言支持方案 |
4.6.3 Gettext 实现多语言支持的优势 |
4.6.4 多语言支持 |
4.7 网络中服务器唯一性 |
4.8 网络中主机间信息同步 |
第五章 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的测试 |
5.1 软件测试 |
5.2 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2.1 MiniGUI 不同版本中消息循环的差异 |
5.2.2 MiniGUI 不同版本中按键消息的差异 |
5.2.3 频繁从数据库中读取全局数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技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四、消防控制系统联动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联动技术浅析[J]. 严亚兵,黎刚,李辉,毛文奇,潘华,尹超勇. 湖南电力, 2020(03)
- [2]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纵深防护体系架构的设计研究[D]. 黄光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3]一体化牵引变电所就地智能监控系统研究[D]. 余振.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4]加强灭火救援工作中“防消结合”的探讨[J]. 王欣.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8(02)
-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卷烟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D]. 曾祥文. 福州大学, 2016(06)
- [6]城市电网电力应急决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 卞辰耀.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核电厂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调试、维护的实践与思考[J]. 闫秋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6)
- [8]支持多语言的火灾报警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程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9]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10]五星级酒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探讨[J]. 李祺.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4(02)
标签:电力论文; 消防联动系统论文; 消防报警系统论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论文; 应急物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