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调整政务信息结构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1)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层政务服务是基层政府一项特有的职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能否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关系到“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顺利实现。推进“一次办好”是山东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实践,通过公布权力清单、业务流程再造、互联网技术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不谋而合,在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整体性治理理论下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从价值观念、组织构架、技术支撑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本论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以“一次办好”为例的基层政务服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明确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基层政务服务之间的契合点和适用性,将整体性治理的核心概念、理论目标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的整合、协调、技术与监督四个维度与“一次办好”的适用性。其次,借助山东省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的个案研究,从改革内容、改革措施、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个案分析,找出目前基层政务服务面临的问题。再次,根据L区“一次办好”情况,梳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了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完善整体组织架构设计、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支撑、完善监督考核协同机制等制度化条件四个方面的优化路径。本论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着眼于“一次办好”为突破口的基层政务服务,通过实地调研,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力图提出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改革路径,实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本土化应用,构建整体性服务政府。
张贝尔[2](2020)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互联网+”国策的明朗,电子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帮助政府履职方面作用明显,不可替代。得益于政府的独特地位、丰富资源和巨大权能,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场域,电子政府的施用已然从政府及其服务和监管对象范畴扩展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凸显出规范其言行、限制其权力以及监控其执行的必要和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提高电子政府自身的信用度,并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以此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和“互联网+行政”创设安全可靠的信用环境。作为电子政府构建亟待突破的障碍因素之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涵义既可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又可从多种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技术、组织、关系等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信用,把电子政府信用理解为多方面信用的集合,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及其内外部关系的信用等。其次,可以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人机工程学等层面来解读电子政府信用。从伦理层面,电子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其内网、外网和互联网上“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履行职责,涉及道德、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是政府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践约行为。从经济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守信践诺,在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绩效令公众满意。从法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与电子政府打交道的和享受电子政府服务的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二是指各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因此,电子政府信用应要求电子政府持有诚信、善意、不欺诈的主观态度,没有伪装的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应受保护的利益。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是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府实施诚信行为的一种反馈或评价。从人机工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包括技术、网络和设施的信用,电子政府系统的信用,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上述信用关系的承载者和信用活动的行为者遍及政府、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着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而“失信行为的泛滥必定表明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从而使经济人发现选择机会主义的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可见,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信息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信用关系必然使电子政府信用受累于目前缺乏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尤其是在电子政府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依赖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我国在信息技术及其核心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现实境况无疑令电子政府信用保障形势严峻。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遵从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原则,可以基于信息的观点将电子政府信用集合中的元素归类为信息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人信用。可将这五个组成元素作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模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基于技术和管理参数将这五个组成元素归类为技术型要素和管理型要素。其中,技术型要素包括信息基础信用中的硬件环境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而管理型要素涵盖信息基础信用中的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信用和信息人信用。在五个基本要素中,信息人信用是最重要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获取大量有关自身、其他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状况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还混杂有主观的成分,需要政府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深入挖掘、辨识和使用,如何确定数据信用以及保证据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所以,政府不得不依靠其他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公众虽不是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直接建设者和运维者,却因广泛渗透与频繁使用信息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信用主体。进一步地,本文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管理型信用要素部分解构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人和信息信用,并基于“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予以分别建构,搭建起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整体性框架结构。最后,分析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打造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此外,本文在对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信用评估中心以及负责吉林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的祥云科技公司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用数据来源,验证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构建的难题和策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文献研究和积累方面看,国内尚没有关于电子政府信用体系这一论题的研究专着,也鲜见有学者和专家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部分成果概念繁杂,没有结合电子政府的特征进行界定,难免顾此失彼,层次不明。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府信用”、“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思考政府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很少有人以“电子化”和定量化的视角去分析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逻辑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信用内涵的多方面、多视角阐释,以及对电子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的概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子政府信用概念模糊和难量化的问题,创新性地阐释了电子政府信用的核心思想。第二,本文提炼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的五大要素:信息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基础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明确解析出的电子政府信用涉及到电子政府的软硬件环境、平台、系统、信息、人等多方面信用,相应地,牵涉到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构件、结构、关系、流程、权限、结果等各个层面或环节,指出其体系构建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公众对与之相关的所有信用主体的多方面、各层面、全流程的诚信行为实施的反馈或评价,由此要求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必须兼具平台性和延展性、生态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和革命性、公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三,本文依据“目标定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运行模式”路径对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进行逻辑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的基本样式,凸显出其构建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行性,旨在填补战略目标和具体样态之间的间隙。基本样式是由宏观至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力保证总体目标定位与具体任务实现之间的关联、匹配和衔接,进而为其他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组成要素提供构建前提。考虑到信用难得易失,失去又很难恢复,且信用体系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令电子政府信用减量、受损甚至失去,以致影响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和普及深化,为保证电子政府信用不因一时一事被破坏或毁掉,除了利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五大要素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之外,还必须保证所有应用电子政府功能和使用电子政府服务的人和组织都能从中体验到电子政府言行的守信践诺,并分享到电子政府及其信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政府不但要借助与各类组织的合作持续完善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使其渐趋系统和完整,同时,以政府为代表的信用主体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诫,以及加强个体乃至全社会的诚信管理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以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引导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是正途和根本,只有做到人人讲信用、所有组织都讲信用,诚信社会才有建立根基,诚信国家形象才有望树立。
凌伟志[3](2020)在《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研究 ——以湖南省S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严格市场监管。”市场监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在助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履行者,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充分开展职能履行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监管要求的关键举措,但是其职能履行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还不完备、市场监督管理专业化力量相对欠缺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工作开展,因而对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展开研究,期望通过优化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制度构成、深化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队伍建设以及构建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等措施,逐步解决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过程中面临的相应问题,从而顺利推进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工作。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维模式,将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此次主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为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理论阐释并对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内在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章选取湖南省S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应实证分析;第四章提出推进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以期通过相应的实证分析并借助理论指导,对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问题展开研究,在探索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难点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通过此文的研究,能够切实理顺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工作,减少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以实现我国县级市场经营平稳有序,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卢杭华[4](2020)在《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低效率、不共享、不联动的问题逐步突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为适应政府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发展需要,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转变,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省政府“头号工程”。2018年2月,肇庆市列为了全省3个“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历史环境下,肇庆迎来了依托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推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大机遇。目前,肇庆数字政府已基本构建起“一办、一中心、一平台”的数字政府发展框架,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已具雏形。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和市民群众办事模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站在政务服务变革的视角,以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字政府的概念、理论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进行数字政府的改革意义来分析;其次分析肇庆市进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再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数字政府以及电子政务改革进行比较,从改革模式、建设成效、应用效果、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借鉴思考,从而得出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的建议:一是完善政务信息化整合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二是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改变以往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状况,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共治。三是以便民为目标,以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网上便民服务模式,优化市民群众办事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张行舒[5](2020)在《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政务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机密,肩负政府的门户形象,实施过程要求极高的安全性能。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包括个人隐私、公众权益、国家利益、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重要问题。如何有效地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屏障,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现阶段对于大数据下结合云环境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研究非常多,也初步形成了一定体系。但是关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的研究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也处在探索阶段,虽然理论逐步成型,但是对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对信息安全带来的影响及风险都还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相关研究也比较少。所以本文试图对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信息安全管理理论进行梳理,丰富相关研究。本文研究主体为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主要探究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所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具体来说,本论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信息共享背景,拟用信息安全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数据时代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进行共享安全管理的研究。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安全问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管理安全问题;其次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风险管理理念滞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防护系统薄弱、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全程监控不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急管理机制缺失;针对问题及原因,结合国内外经验,本文给出了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树立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理念、加强政务信息共享全程监管、开展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实施政务信息共享风险管理。
肖煌[6](2020)在《视觉政务传播的表征与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倒逼政务信息的传播形式创新;视觉文化不断丰富,读图时代俨然已经到来,也呼吁政务信息的视觉化转型。在这样的环境下,视觉政务传播融合了视觉元素的可观性、现场可证性、娱乐性等特点,为严肃的政务信息注入新的活力。视觉政务传播综合了视觉文化和政务传播,以政府及其相关主流机构为主,出于塑造政府形象、加强政治认同的目的,利用视觉化形式,以各类政务信息为内容进行信息传播活动,并呈现出主体多元、视觉表达、内容严肃、受众参与的特征。在视觉修辞的范畴下,分析视觉政务传播的视觉语用,遵循社会规则、时代环境和技术语境,厘清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探讨媒介、空间、事件三大话语实体的作用机制。视觉政务传播的视觉语法以构图意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三个维度为表现,构图过程通过信息值、显着性、取景规则加强政治认同,再现过程通过修辞再现、流程再现塑造政府形象,互动过程通过接触、距离、态度、情态形成趋向平等的互动意义。并结合图像、网页设计、电影电视、短视频、直播、VLOG等形式,构建视觉政务传播的表征体系。视觉政务传播的价值则体现在:从原象、映象、表象角度塑造新型政府形象;参与舆论议题的全过程,增加信息流量,分化文字与视觉图像的功能,强化政治情绪和情感,优化舆论引导生态;推进社会治理主体合作,丰富社会治理方式,扩大社会治理范围,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人性化、智能化、社会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林融[7](2020)在《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地方政府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来改善政府工作流程及服务模式,优化政府办公效率。当前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虽取得长足发展,但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这一环节涌现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日益增多。改善电子政务系统在信息资源共享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推进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管理,成为信息化时代各级政府网络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自实施“数字F”战略以来,F省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F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对F省整体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力求从信息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将思考方向引导至保障共享信息安全层面之上,并引用国家总体安全观、新木桶理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等理论,对当前我国F省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的现状予以精细分析,认为影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的因素包括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环境等,并进一步发现要改善信息共享安全的环境,应该需要从多层次制定相应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及标准,力图在总体上给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工作赋予安全意义;应大力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合理化使用信息技术,力求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还应强调创新精神,倡导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从根本上大大减轻对技术的依赖;另外,健全信息人才支撑体系,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最后着力优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应急体系建设等。本文的最终目的,是希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水平的提升能服务于我国当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韩旭[8](2020)在《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研究 ——以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府为例》文中认为在当今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下,提高政府公文的传递、反馈及综合协调效率,对于提高政府政策及决策执行、事务办理效率具有推动作用,更加契合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是促进政府部门转变服务方式,实现各类服务高效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政府组织结构主要是科层级、呈现金字塔结构,组织结构层级多、等级森严,管理层和执行部门需要及时进行高效及时的沟通,畅通信息通讯渠道显得尤为重要[1]。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的不断优化,政府部门效率意识还没有真正提升到服务及发展工作所应有的高度,决策的有效传达、后期执行反馈以及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存在的问题,选取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为例,同时结合包头市地域特征,提出了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在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重点突出了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架构组成部门职能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查阅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走访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开展了对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的全面研究,依托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依据,详细分析了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认为将工作的中心及关注点放在决策面上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在决策制定后,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决策传达、工作执行反馈以及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同时,创新提出从提高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作效率为中心理念、完善政务信息流体系架构、合理配置硬件资源、健全政务信息流传输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建立政务信息流预警提示系统等五个方面提高政府公文的传递、反馈及综合协调效率,从而促进政府各部门事务办理效率的提高,这些也正是本文的积极意义。
刘珊[9](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它与人类生产生活日益交汇融合,全球数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于海量数据的深度开发利用引起了全球的持续关注。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动能,在大数据相关领域、数据开放共享等方面做了前瞻部署。大数据在政务工作领域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中国,中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务信息工作的推进,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此项工作。在全国政务工作结合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加速整合,而海量的数据信息整合后如何共享是各地政府现面临的主要思考问题。本文结合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实际,选择“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研究”作为题目,试图对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从整体性政府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兰州市政务信息工作发展的脉络着手,分析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情况,对已整合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优化问题提出思考。发现兰州市政务资源共享机制存在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保障政策单一、共享协调难、监管力度不严、数据应用程度不高和数据共享时效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包括:公共服务协调供给缺失、缺乏多元化的合作与积极地互动反馈、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的公民导向不足、利益碎片化且缺乏部门共性认识、新技术及人才支撑乏力等。借鉴上海、杭州、贵阳、南京等地区政务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的先进经验,提出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强化政务数据资源的管理应用、建立省-市-区三级大数据开放平台、加强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进一步明确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的思路和方向,以期为兰州市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张世良[10](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务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务新媒体成为政府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用户作为政务信息服务对象,其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优化政务信息服务。如何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机理,对于提出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用户的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模拟仿真和机器学习等方法,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机理、影响因素、仿真与预测问题,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模型,提出激励用户进行政务信息交互的策略,以期为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机理分析。首先,界定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并分析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构成要素及行为模式;其次,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界定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概念;基于ERG需求理论,分析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内容和层次结构;利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特征;然后,界定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的结构,进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模型;最后,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演进过程与行为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机理模型,为后续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形成机理,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其次,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然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性别维度下各变量之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年龄、职业、学历维度下各个变量之间的差异。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第三,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首先,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仿真的概念模型;其次,通过分析系统的边界,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仿真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利用Anylogic 8.5.2软件,编写方程并设置参数,对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仿真模型进行灵敏度检验;最后,从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四方面,分析仿真模型的结果。本章的目的在于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实现过程,为第6章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撑。第四,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研究。首先,将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并分析群体用户与高交互政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其次,提取高交互政务的交互需求特征、交互态度特征、主观规范特征和感知行为控制特征,并设定每个特征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python爬取5个政务微博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模型,并分析交互需求特征、交互态度特征、主观规范特征和感知行为控制特征的重要程度。第五,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分析。首先,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较少的现实情况,从激励的视角,分析激励机制对用户信息交互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系统动态复制方程,利用偏导数来求系统的稳定点,利用雅可比矩阵分析局部动态稳定点;然后,分析当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员、技术和资金时,政府群体和公众群体的策略选择过程;最后,从制度保障、人员配备、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四个方面,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模型,为第8章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第六,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激励策略。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仿真、行为预测及激励机制,从政府、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三个维度,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激励策略,以期为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深化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政务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并为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提供理论依据。在现实层面,本研究为政府激励用户参与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提供决策指导,有利于促进政务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调整政务信息结构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调整政务信息结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四)个案概述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层政务服务与“一次办好”改革的概念界定 |
1.政务服务与基层政务服务 |
2.“一次办好”改革 |
(二)“一次办好”改革的理论基础 |
1.整体性治理理论 |
2.新时代系统集成改革理论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 |
1.治理根源:“棘手性难题”和“碎片化问题” |
2.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和群众需求为标准 |
3.判断标准:目标与手段互相强化 |
4.功能因素:建立信任和责任感 |
5.操作路径:整体性整合和无缝隙项目 |
6.制度化条件:环境、利益、认知和情感关注 |
7.路径策略 |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改革的适用性分析 |
1.立足于“公共需求”的价值理念高度一致 |
2.构建“内畅外联”的组织结构高度契合 |
3.实现“无缝高效”的运行方式不谋而合 |
4.“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支撑高度契合 |
二、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
(一)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背景 |
1.“放管服”改革的山东地方实践 |
2.“3545”改革目标的政策要求 |
3.改革服务方式及完善政务服务流程的现实需要 |
(二)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内容 |
1.改革行政机构,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
2.设定目标,采用重点手段加强地区创新 |
3.打造高水平服务载体,创建特色服务品牌 |
4.优化制度化条件,全面监督责任落实 |
(三)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措施 |
1.信息技术支撑:“两微一端”开展 |
2.服务性目标强化:“三级体系”目标 |
3.整体性运作体系:“由点到面”“由远到近” |
4.主体多元合作:“政银合作”,全体参与 |
(四)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成效 |
1.调研数据及样本分析 |
2.实践结果及成效 |
三、“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 |
1.价值取向有偏颇,理念转变不到位 |
2.运行机制和流程不规范、行政审批标准不统一 |
3.数据共享缺乏、“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
4.政府内外缺乏协同,第三方力量参与不足 |
5.制度化条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
(二)“一次办好”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环境因素:行政环境不健全,经济制约改革 |
2.认知因素:核心价值理念缺失,地方缺乏能动作用 |
3.体制因素:“分权化改革”导致组织架构设计不当 |
4.技术因素:信息手段运用滞后,统筹规划不全面 |
5.行为因素:政府利益判断和考量 |
四、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府政务服务的路径 |
(一)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
1.创新行政理念,塑造“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念 |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塑造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 |
(二)优化完善整体性系统性组织架构设计 |
1.中央削权减证,优化政府管理机制 |
2.赋权地方实践,实现地方对中央的回应性建设 |
(三)完善和加强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支撑 |
1.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技术体系 |
2.依靠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 |
3.强化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
(四)构建和健全法律法规、监督考核等制度化条件 |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政务服务提供法制保障 |
2.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实现审管有机衔接 |
3.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激励竞争机制 |
4.细化人才队伍培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一)美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二)欧盟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中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理论依据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三维信用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
一、政府信用相关概念的理解 |
(一)信任 |
(二)信用 |
(三)政府信用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特征 |
(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概念理解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范畴 |
(三)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目标定位 |
(一)文化定位 |
(二)制度定位 |
(三)平台定位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顶层设计 |
(一)基于治理视角的顶层设计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顶层设计 |
(三)基于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 |
三、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保障机制 |
(一)信息人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二)信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三)技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四、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样式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人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人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一)电子政府行政人的权利解析 |
(二)电子政府行政人的义务解析 |
(三)“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三、对信息人信用的检验研究 |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现实目标 |
(二)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逻辑 |
四、信息人信用的建构路径 |
(一)目录式建构——相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核心信用功能需求 |
(二)互动式建构——提高电子政府信息人的协同治理能力 |
(三)监督式建构——完善电子政府信息人的行政治理意愿 |
(四)成果式建构——适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主流信用评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信用规制解析 |
(一)信息建设的整体性规制 |
(二)信息治理的制度性规制 |
(三)信息供给的异质性规制 |
(四)信息管控的格式化规制 |
三、对信息信用的实证研究 |
(一)构建模型推演的背景描述 |
(二)构建模型推演的取样调查 |
(三)构建模型推演的实证研究 |
(四)构建模型推演的回归分析 |
四、信息信用的形塑路径 |
(一)改善信息传递性,塑造信用形象 |
(二)增强信息互动性,提升信用影响 |
(三)提高信息响应度,巩固信用粘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技术信用的属性 |
二、技术信用配置解析 |
(一)技术信用与供需配适的差异化 |
(二)技术信用与制度驱动的缺失化 |
(三)技术信用与全球网络的安全化 |
三、对技术信用的优化研究 |
(一)技术信用的危害案例 |
(二)构建技术信用的现实描述 |
四、技术信用的发展路径 |
(一)协同技术制度发展 |
(二)划归技术规范界限 |
(三)提升技术治理高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
一、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 |
(一)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
(二)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推进合力 |
(三)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执行保障 |
二、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 |
(二)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 |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 |
(四)建立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3)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研究 ——以湖南省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市场监督管理 |
2.1.2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 |
2.1.3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 |
2.2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3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内在价值 |
2.3.1 有助于明确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目标 |
2.3.2 有助于巩固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成果 |
2.3.3 有助于提升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工作效率 |
2.3.4 有助于优化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服务质量 |
第3章 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 S 县为例 |
3.1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基本情况 |
3.1.1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进程 |
3.1.2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面临的困境 |
3.2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基本经验 |
3.2.1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全局建设 |
3.2.2 推进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融合日趋细化 |
3.2.3 加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执法检查力度 |
3.2.4 大力推动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政务信息公开 |
3.3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
3.3.2 市场监督管理程序与监督考核机制还不完备 |
3.3.3 市场监督管理专业化力量相对欠缺 |
3.3.4 市场监督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 |
3.4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保障力度不足,职能履行进程变缓 |
3.4.2 责任意识欠缺,职能履行成效降低 |
3.4.3 服务意识不强,职能履行障碍增加 |
第4章 推进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的对策 |
4.1 优化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制度构成 |
4.1.1 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 |
4.1.2 健全当前市场监督管理责任机制 |
4.1.3 构建县级政府财政资金保障机制 |
4.2 深化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 |
4.2.1 优化市场监督管理机构部门职权设置 |
4.2.2 调整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人员配置 |
4.3 强化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队伍建设 |
4.3.1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业务知识培训 |
4.3.2 扩充市场监督管理专业化力量 |
4.3.3 打造服务型市场监督管理队伍 |
4.4 构建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 |
4.4.1 建立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内部信息化平台 |
4.4.2 搭建市场监督管理外部信息公开平台 |
4.4.3 创建智慧便民服务APP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问卷调查(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填写) |
附录二 S县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问卷调查(公众填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分析 |
2.1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概念界定 |
2.1.1 数字政府建设的涵义 |
2.1.2 政务服务变革的涵义 |
2.2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关系 |
2.2.1 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务服务变革的必然趋势 |
2.2.2 政务服务变革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 |
2.2.3 政务服务变革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2.3 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3.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
2.3.2 数字政府的公共物品属性 |
2.3.3 非数字化政府所提供的政务服务出现信息不对称 |
2.3.4 政务服务的深入变革需要数字政府建设的推动 |
2.3.5 “互联网+”条件下政务服务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2.4 数字政府建设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1 组织制度 |
2.4.2 信息技术 |
2.4.3 政务信息资源 |
2.4.4 群众满意度 |
2.5 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
2.5.1 组织制度建设 |
2.5.2 资源平台建设 |
2.5.3 应用场景建设 |
2.5.4 数据整合开放 |
2.6 应用的公共管理学理论 |
2.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6.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6.3 网络治理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3.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 |
3.1.1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政策环境 |
3.1.2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基础条件 |
3.1.3 肇庆市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总体情况 |
3.1.4 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的存在问题 |
3.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
3.2.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措施 |
3.2.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 |
3.2.3 肇庆市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发展现状 |
3.3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阶段的存在问题 |
3.3.1 行政对象观念认识差异较大 |
3.3.2 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
3.3.3 服务事项标准化仍未完善 |
3.3.4 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效率低 |
3.3.5 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活力不足 |
3.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1 主体建设意识未跟上,导致整体建设效果良莠不齐 |
3.4.2 数据标准未建立,导致统筹推进受阻 |
3.4.3 政务信息资源多样性,导致整合难度加大 |
3.4.4 重平台轻规划,导致网络治理未成体系 |
3.4.5 信息基础薄弱,导致产业发展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1.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1.2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亮点 |
4.1.3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1.4 启示 |
4.2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2.1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2.3 英国数字政府转型战略特点 |
4.2.4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2.5 启示 |
4.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3.1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及进程 |
4.3.2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
4.3.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4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肇庆市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破除体制牢笼,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
5.1.1 聚焦强化组织与规划 |
5.1.2 构建网络治理新局面 |
5.2 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 |
5.2.1 完善政府信息化标准的政策法规 |
5.2.2 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基础 |
5.2.3 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设施环境 |
5.3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
5.3.1 建立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机制 |
5.3.2 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共用 |
5.3.3 建立政务数据开放机制 |
5.4 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
5.4.1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
5.4.2 充分拓宽市民网上办事渠道 |
5.4.3 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务服务人脸画像 |
5.4.4 实现政务服务主动推送办理 |
5.4.5 创新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5)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述 |
一、大数据 |
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信息安全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二、风险管理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适应性分析 |
第二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背景 |
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实践 |
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实践 |
第二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实践 |
一、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基本运行框架 |
二、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三、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用现状 |
四、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用成果 |
第三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实践 |
一、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部门 |
二、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技术情况 |
三、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内容 |
四、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法律法规 |
第三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 |
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问题 |
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问题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安全问题 |
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管理安全问题 |
第二节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问题原因 |
一、风险管理理念滞后,存在人才瓶颈 |
二、平台安全防护系统薄弱,不能适应技术更新 |
三、共享全程监控不力,管理水平较低 |
四、安全设计缺乏规划,应急管理机制缺失 |
第四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 |
一、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 |
二、国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启示 |
第二节 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 |
一、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经验 |
二、国内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启示 |
第五章 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完善政务信息共享安全理念 |
一、完善数据资产安全观 |
二、完善政务信息共享观念 |
三、完善应对共享风险常态化的主动观念 |
四、完善科学的法律法规保障理念 |
第二节 全程监管政务信息 |
一、建立安全监控集中管理 |
二、强化各个流程监控 |
第三节 完善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体系 |
一、建立常态化的政务信息系统审计机制 |
二、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标准 |
三、明确政务信息共享系统审计内容 |
四、动态安全审计 |
第四节 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
一、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行政管理 |
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技术管理 |
三、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风险管理 |
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日常管理 |
五、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预警管理 |
六、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安全应急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视觉政务传播的表征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政务面临视觉化转型 |
1.1.2 “互联网+政务”政策推动 |
1.1.3 亟需视觉化舆论引导力量 |
1.1.4 视觉时代政治传播新变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视觉价值研究 |
1.3.2 作用机理研究 |
1.3.3 运用策略研究 |
1.3.4 传播个案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难点 |
第2章 视觉政务传播的概念和特征 |
2.1 政务传播 |
2.2 视觉传播 |
2.3 视觉政务传播的概念 |
2.4 视觉政务传播的特征 |
第3章 视觉政务传播的表征体系 |
3.1 视觉政务传播的视觉语用 |
3.1.1 语用环境:社会规则、时代环境、技术语境 |
3.1.2 语用主体:表达主体、接受主体、主体关系 |
3.1.3 话语实体:媒介文本、空间文本、事件文本 |
3.2 视觉政务传播的视觉语法 |
3.2.1 构图过程 |
3.2.2 再现过程 |
3.2.3 互动过程 |
3.3 视觉政务传播的视觉形式 |
3.3.1 图像 |
3.3.2 网页 |
3.3.3 电影电视 |
3.3.4 短视频 |
3.3.5 直播、VLOG |
第4章 视觉政务传播的价值 |
4.1 塑造新型政府形象 |
4.1.1 展现立体原象 |
4.1.2 优化心理映象 |
4.1.3 构建可观表象 |
4.2 优化舆论引导生态 |
4.2.1 参与舆论过程 |
4.2.2 增加信息流量 |
4.2.3 突出功能分化 |
4.2.4 强化政治情感 |
4.3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
4.3.1 推进主体合作 |
4.3.2 丰富治理方式 |
4.3.3 扩大治理范围 |
4.4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4.4.1 公共服务人性化 |
4.4.2 公共服务智能化 |
4.4.3 公共服务社会化 |
第5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
2.1.2 信息共享安全 |
2.2 基础理论 |
2.2.1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2.2 新木桶理论 |
2.2.3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3 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做法及成效 |
3.1 初步建立了电子政务资源共享信息安全应用体系 |
3.2 资源共享信息安全支撑保障体系基本成形 |
3.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已组建 |
3.4 信息共享安全管理法规框架初步搭建 |
4 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突出问题 |
4.1.1 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发展不足 |
4.1.2 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人才缺乏 |
4.1.3 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 |
4.1.4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较为滞后 |
4.2 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4.2.1 信息安全技术环境比较薄弱 |
4.2.2 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
4.2.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
4.2.4 信息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
5 完善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发展自主技术,提升系统安全保障 |
5.1.1 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和国产信息技术 |
5.1.2 健全资源共享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巩固信息技术环境 |
5.2 健全信息人才支撑体系,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 |
5.3 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 |
5.3.1 安全组织体系建设 |
5.3.2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5.3.3 安全应急体系建设 |
5.4 完善信息安全标准,加快法制环境建设 |
5.4.1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配套法律法规 |
5.4.2 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研究 ——以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一) 概念界定 |
1.电子政务 |
2.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 |
3.信息流传输体系 |
(二) 理论依据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3.公共选择理论 |
二、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现状 |
(一) 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主体及职责 |
1.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主体构成 |
2.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职责 |
(二) 调研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现状 |
1.现阶段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架构设置情况 |
2.现阶段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流程运行情况 |
3.现阶段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资源配置现状及应用状况 |
4.现阶段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制度建设情况 |
5.现阶段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工作效果分析 |
三、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中 |
(一) 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架构组成部门中存在的问题 |
2.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3.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4.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架构碎片化问题成因 |
2.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不顺问题成因 |
3.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成因 |
4.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制度建设滞后问题成因 |
四、可借鉴的其他领域经验与启示 |
(一) 可借鉴的其他领域经验 |
1.白云鄂博矿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
2.计算机工作机制 |
3.开放式平台网络及行业软件中的应用 |
4.计算机系统优化调整、升级更新机制 |
(二) 借鉴其他领域经验对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递体系优化的启示 |
1.探索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顶层设计 |
2.探索研究并完善优化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网络架构 |
3.探索更为开放的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 |
4.探索研究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完善更新的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 |
五、完善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的对策 |
(一) 以提高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作效率为中心理念 |
1.从大局观出发重新认识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的重要性 |
2.改进完善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原有功能,提升工作效能 |
(二) 完善政务信息流体系架构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提升 |
1.及时启动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顶层规划设计 |
2.完善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的整体架构,明确职能职责 |
(三) 合理配置资源 |
1.强化硬件资源配置力度 |
2.加大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维护力度 |
3.增强经费保障 |
(四) 健全政务信息流运行机制,完善信息流传输制度 |
1.全面制定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制度 |
2.制定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运行工作奖惩机制 |
3.制定人才队伍优化储备机制 |
(五) 建立白云鄂博矿区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预警提示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 |
2.1.2 政务信息资源 |
2.1.3 共享机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政府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 |
3.1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 |
3.1.1 兰州市政务信息工作管理机构的诞生与调整 |
3.1.2 兰州市政务信息工作协调配合机构的成立 |
3.1.3 社会企业参与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 |
3.2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制度 |
3.2.1 兰州市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设计 |
3.2.2 兰州市现行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
3.3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运行平台 |
3.3.1 资源共享载体:兰州市大数据中心 |
3.3.2 资源共享平台:兰州市数据共享交换网站 |
3.4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协调联动 |
3.4.1 纵向协调联动 |
3.4.2 横向协调联动 |
3.5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成效 |
3.5.1 政府部门间数据资源整合成效 |
3.5.2 政府部门间网络和站群资源的整合成效 |
3.5.3 对社会层面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 |
3.5.4 已整合的共享应用平台 |
第四章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1 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 |
4.1.2 保障政策单一 |
4.1.3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运行过程中难以协调 |
4.1.4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监管不严 |
4.1.5 政务数据应用程度不高 |
4.1.6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时效性不强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公共服务协调供给缺失 |
4.2.2 缺乏多元化的合作与积极地互动反馈 |
4.2.3 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的公民导向不足 |
4.2.4 利益碎片化且缺乏部门共性认识 |
4.2.5 新技术及人才支撑乏力 |
第五章 国内其他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验及启示 |
5.1 上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验及启示 |
5.2 杭州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验及启示 |
5.3 贵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验及启示 |
5.4 南京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经验及启示 |
第六章 提升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
6.1 强化组织建设 |
6.1.1 建立省-市-区一体的归口管理部门 |
6.1.2 切实发挥全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作用 |
6.1.3 充分发挥协会力量辅助推进工作 |
6.2 完善和制定相关制度办法 |
6.2.1 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要求的政策制度 |
6.2.2 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制度 |
6.2.3 建立数据共享的评估体系 |
6.2.4 建立数据共享的监督机制 |
6.3 强化政务数据资源的管理应用 |
6.3.1 明确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主体及内容 |
6.3.2 加强数据资源质量和目录管理 |
6.3.3 拓展数据汇聚采集方式 |
6.3.4 有序推动数据开放及创新应用模式 |
6.4 建设省—市—区三级大数据开放平台 |
6.5 加强保障机制 |
6.5.1 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 |
6.5.2 利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强化数据信息安全管理 |
6.5.3 做好高技术人才保障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访问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政务新媒体研究现状 |
1.3.2 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现状 |
1.3.3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 |
2.1.2 政务新媒体的内涵 |
2.2 政务信息的概念 |
2.2.1 政务信息的内涵 |
2.2.2 政务信息的特征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
2.3.2 行为心理学理论 |
2.3.3 计划行为理论 |
2.3.4 ERG需求理论 |
2.3.5 使用与满足理论 |
2.3.6 传播学理论 |
2.4 相关技术方法 |
2.4.1 形式概念分析 |
2.4.2 系统动力学 |
2.4.3 LDA主题模型 |
2.4.4 演化博弈方法 |
2.4.5 随机森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机理分析 |
3.1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概念 |
3.1.1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 |
3.1.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构成要素 |
3.1.3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 |
3.1.4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模式 |
3.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
3.2.1 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内涵 |
3.2.2 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结构分析 |
3.2.3 政务信息交互需求的特征 |
3.3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 |
3.3.1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类型 |
3.3.2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的结构 |
3.3.3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动机模型 |
3.4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形成演进过程 |
3.4.1 行为认知阶段 |
3.4.2 情感集聚阶段 |
3.4.3 产生交互意愿和行动阶段 |
3.4.4 形成习惯或退出阶段 |
3.5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路径分析 |
3.5.1 阶段性交互需求及动机分析 |
3.5.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路径类型 |
3.6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机理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
4.1.1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
4.1.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 |
4.2 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结构 |
4.2.3 问卷预调研 |
4.2.4 问卷发放 |
4.3 数据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差异分析 |
4.4.1 性别维度下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4.2 年龄维度下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4.3 职业维度下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4.4 学历维度下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5 模型检验 |
4.5.1 模型估计 |
4.5.2 模型评价 |
4.6 讨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仿真分析 |
5.1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仿真的概念模型 |
5.1.1 模型主体要素 |
5.1.2 模型客体要素 |
5.1.3 模型环境要素 |
5.1.4 模型技术要素 |
5.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思路 |
5.2.2 确定系统边界 |
5.2.3 系统基本假设及变量定义 |
5.2.4 建立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存量流图 |
5.2.5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 |
5.3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5.3.1 常量初始值状态下的仿真结果 |
5.3.2 系统灵敏度检验 |
5.4 仿真效果讨论分析 |
5.4.1 主体要素仿真效果 |
5.4.2 客体要素仿真效果 |
5.4.3 环境要素仿真效果 |
5.4.4 技术要素仿真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 |
6.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6.1.1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的数学描述 |
6.1.2 高交互政务信息与群体用户之间的关系分析 |
6.2 特征提取 |
6.2.1 交互需求特征提取 |
6.2.2 交互态度特征提取 |
6.2.3 主观规范特征提取 |
6.2.4 感知行为控制的特征提取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框架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数据采集 |
6.3.4 数据预处理 |
6.4 基于随机森林的政务信息交互行为预测模型 |
6.4.1 实验过程 |
6.4.2 评价标准 |
6.4.3 模型结果 |
6.4.4 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 |
7.1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概述 |
7.1.1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的概念 |
7.1.2 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的概念 |
7.2 面向激励机制的政务与公众的演化博弈关系分析 |
7.2.1 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 |
7.2.2 政府与公众的演化博弈关系 |
7.3 面向激励机制的政府与公众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7.3.1 演化博弈模型的研究假设 |
7.3.2 演化博弈收益矩阵 |
7.3.3 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7.4 演化博弈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7.4.1 政府群体行为的演化 |
7.4.2 公众群体行为的演化 |
7.4.3 政府与公众的复制动态稳定性分析 |
7.4.4 参数分析 |
7.5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的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分析 |
7.5.1 Matlab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
7.5.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机制模型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激励策略 |
8.1 政府方面的激励策略 |
8.1.1 优化政务信息内容的选题 |
8.1.2 合理规划政务信息发布时间 |
8.1.3 采取多语言风格的政务信息表述方式 |
8.1.4 挖掘用户兴趣特征 |
8.2 信息环境维度方面的激励策略 |
8.2.1 建立政务新媒体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 |
8.2.2 完善政务新媒体审查的相关政策 |
8.2.3 优化整合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等平台的相关政策 |
8.2.4 建立网状层次的政务信息管理模式 |
8.3 信息技术维度方面的激励策略 |
8.3.1 建立基于政府业务数据的数据融合策略 |
8.3.2 建立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政务信息推荐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调整政务信息结构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D]. 李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 张贝尔. 吉林大学, 2020(08)
- [3]县级政府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履行研究 ——以湖南省S县为例[D]. 凌伟志. 湘潭大学, 2020(02)
- [4]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D]. 卢杭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成都市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下的安全管理研究[D]. 张行舒.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视觉政务传播的表征与价值[D]. 肖煌. 南昌大学, 2020(02)
- [7]F省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D]. 林融.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政务信息流传输体系研究 ——以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政府为例[D]. 韩旭.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大数据背景下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研究[D]. 刘珊.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交互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D]. 张世良.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