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常教育群体中少年大学生睡眠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黄晟鹏[2](2019)在《“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文中提出“天才”是现代天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一般指标准智力测试得分多140的个体。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历史大背景下,天才和作为交叉科学领域的天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近来年,在其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开始出现了关于“天才”概念的争议,并已经深度影响到天才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价值。厘清天才概念争议的产生原因,对天才的本质存在加以界定,不仅对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之类似的概念争议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本研究以“天才”的符号实在性为理论原点,指出了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而术语则是符号在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形态。由此,得以确定本研究主体部分的论述框架,即从“天才”符号的意义和“天才”作为术语实在的定义两条线入手,先解决日常语境下“天才”的观念承载,也即意义结构问题,再就其在西方哲学和近现代天才科学研究中的术语化定义进行考察,进而对文化约束下的“天才”加以论证。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1)什么是导致天才研究中实在论与建构论相对立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天才”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本质存在?通过将意义特征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应用于大量与“天才”符号相关的经验事实,本研究揭示了“天才”符号的历史和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考察了“天才”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不同阶段的解读,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近现代“天才”的科学定义的诞生,并对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和“天才”之间的二重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同时期中西方天才观念的异同,对天才概念在稳定社会文化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统一性和变化连续性进行了验证,正面证明了与“天才”有关的观念承载的确有受到社会文化的建构;最后,基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天才”符号存在的恒定性以及“天才”所涉及的不同观念和术语化定义之间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关于“天才”符号及其对象的同一化理论表达。本研究提出并论证的“天才”的符号实在性,既肯定了天才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又解释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天才”定义的差异化存在,为“天才”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争议找到了以符号实在性为基础的解决路径,也为人才研究及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拓宽了视野。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天才”,其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天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由符号的象征功能指示当今社会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能力领域和成就类型,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杜铭[3](2017)在《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青少年睡眠质量及其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间的关系;(2)揭示基本心理需要与手机依赖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河南省安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与岳阳市的三所初高中400名青少年学生,统一发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8份,有效问卷305份,被试年龄在11-17岁之间。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AMO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青少年的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9.34%,其中日间功能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及入睡时间三个问题最为严重。(2)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与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及基本心理需要总分显着负相关。睡眠时间得分与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及基本心理需要总分显着负相关。(3)青少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与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着正相关。睡眠时间分数与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着正相关。睡眠效率分数与低效性得分显着正相关。睡眠障碍得分与失控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着正相关。(4)青少年自主需要、基本心理需要总分与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着负相关。胜任需要得分与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呈显着负相关。(5)路径分析可见手机依赖在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基本心理需要满意度高的青少年,其睡眠质量较高,反之基本心理需要满意度低的青少年,其睡眠质量较低。(2)手机依赖越严重的青少年,其睡眠质量也越差。(3)基本心理需要满意度越高的青少年,越不容易形成手机依赖。(4)基本心理需要既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也可通过手机依赖间接作用于睡眠质量。
张永,王津雨,陈艳[4](2016)在《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或是一种认知方式,国内外各种对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完美主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睡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完美主义与睡眠质量之间有关联。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工具,以天津市三所医学高等院校的95名医学研究生为被试者,探讨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的关系。得出结论:医学研究生的完美主义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完美主义倾向,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郑璐[5](2016)在《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的普遍增大,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作为高压群体之一的硕士研究生当然也存在睡眠问题,所以本研究将目光关注硕士研究生这一群体,希望对硕士研究生睡眠问题的研究,应对方式和压力感知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能从理论上帮助硕士研究生群体拥有更健康的睡眠,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水平,将来拥有更光辉灿烂的人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八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共939名作为研究对象,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796份,对研究对象进行“压力知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录入SPSS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硕士研究生的压力知觉。在硕士研究生中,独生子女的紧张感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学生干部的压力知觉和失控感得分都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得分;来自城市的硕士研究生紧张感得分低于来自农村的硕士研究生的得分;(2)被调查的硕士研究生中,有14.4%的睡眠质量较差。男硕士研究生睡眠时间和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高于女硕士研究生;独生子女的硕士研究生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的硕士研究生;独生子女的硕士研究生睡眠时间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干部的硕士研究生的睡眠时间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的硕士研究生;来自城市的硕士研究生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得分低于来自农村的硕士研究生;来自城市的硕士研究生睡眠时间得分高于来自于农村的硕士研究生。(3)硕士研究生的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两两相关。硕士研究生的压力知觉总分和紧张感分别与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均呈正相关,而失控感仅和入睡时间呈显着的正相关;硕士研究生的积极应对和催眠药物及睡眠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硕士研究生的消极应对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硕士研究生的积极应对和压力知觉及失控感呈负相关,和紧张感呈正相关,硕士研究生的消极应对与紧张感和压力知觉呈正相关。
项瑞芳[6](2016)在《资赋优异初中生的培养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着力于解决如下两个问题:初中阶段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称为是资赋优异初中生?如何对他们实施因材施教?首先本研究以“千鸟格经纬论”为理论基础,以上海市文来初中2010级、2011级和2012级3个年级6个课程实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行动中进行的量的研究的方式,对课程实验班选拔出的262名学生进行甄别,找出符合资赋优异基本要求的学生242人;接着将对学生资赋优异的甄别和资优行为的甄别统合起来,从培养的角度对这242名学生进行分层分类——依据学生资优行为的表现程度将学生划分为资优生、扩大的资优生和低成就者三个层次;依据学生的资赋优异类型将学生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资赋优异类型;以此形成“三层次四类型”的分类分层甄别模型。其次,在“三层次四类型”甄别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的教学实践,本研究以“资优三合充实模式”培养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借鉴其中的分层培养理念,选择成熟的分层培养理论,对资优行为表现在“三层次”的学生分别实施三种不同的培养策略:资优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制策略;低成就者的培养采用积极的认知干预策略;扩大的资优生的培养则采取导师制和积极的认知干预相结合的策略,这是鉴于扩大的资优生进可成为资优生退则变成低成就者的考虑。另一方面,借鉴其中的专项训练策略,以弥补缺失的“资优因子”为目标,以创造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专注度水平,提出针对“四类型”资赋优异学生实施“四水平”的专项训练。因此,最终探索出“三层次四水平”的培养模型,能够有效针对“三层次四类型”资赋优异学生的培养。最后,本研究以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2012级的12名低成就者为例,以积极的认知干预策略为指导理论,采用在行动中进行质的研究的方式,从“作文”和“获得任课教师的表扬”两个角度,对12名低成就者实施一个半学期的积极的认知干预策略。研究结果证明,此培养策略在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的低成就者中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帮助低成就者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可用于提高低成就者群体的资优行为表现程度。
张凡[7](2014)在《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越来越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聚焦于大学阶段,而且还延伸到了中小学阶段。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石,承担着培养学生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所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市十所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验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课程设置的价值点以及问题,从而得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的基本点和可通用的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十所学校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实施对象与方式、课程体系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课程设置类型主要有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有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大学先修课、与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程、翱翔计划课程等特点;对其中两所实验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设置多样化程度较高、教师自由度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偏重学科导向、教师自编教材有较大局限性、各教育阶段课程衔接不够充分、资源和人力需进一步提升等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缺乏相应的课程标准、缺乏相应的教师培训系统等。立足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原则、结构体系与实施建议。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应遵循适恰性、多样性、结构性、区分性、发展性原则;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综合特色类课程,相应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发展、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综合素质。
楚江亭,李廷州[8](2013)在《反思超常教育:从天才与疯癫谈起》文中提出天才无疑是有突出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人,然而他们也有"疯癫"、"怪癖"、甚至"躁狂抑郁症"等问题。文章结合相关研究、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代欧美国家长期实施超常教育的经验,认为超常儿童具有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超常教育既不能指责和打压这些特殊个性,也不能强迫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完美少年",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和引导。对此,文章建议建立完善的超常儿童鉴别体系;政府应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超常教育,为超常教育提供法律保障;构建开放、多样的教育生态,重视超常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师资的培养。
李飞[9](2013)在《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睡眠对于人类心身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睡眠质量差与抑郁、焦虑、药物滥用、酒精依赖、心血管疾病和自杀等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的普遍增大,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正日渐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中,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压力知觉,并进而使睡眠质量出现差异?还有哪些心理因素会对睡眠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探究对于帮助人们调整心理状态,进而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身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往研究表明,作为高压群体之一的硕士研究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选择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格特质、情绪等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压力知觉等心理因素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现实生活中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进行压力管理、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其心身健康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五所高校的65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81份,所用问卷包括“压力知觉量表(C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结果表明:(1)硕士研究生的压力知觉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倾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适应性完美主义倾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处于较高水平,睡眠质量较差;并且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两两变量间相关显着。(3)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的紧张感和失控感因子能够显着预测睡眠质量;特质焦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共同对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4)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有显着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还通过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即状态焦虑在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状态焦虑对睡眠质量有显着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特质焦虑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它是通过压力知觉或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即压力知觉或状态焦虑在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睡眠质量有显着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还通过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即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形成链状在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睡眠质量没有直接显着的影响,它是通过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即特质焦虑、压力知觉和状态焦虑形成链状在适应性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李霞[10](201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珠峰计划”为例》文中提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校入学率不断攀升,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阶段划分,我国的高等教育毫无疑问的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我国的精英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质量急剧下滑。精英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遭到人们的质疑。在这种形式下,教育部联合财政部推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即“珠峰计划”。这一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早期的“少年班”培养模式相呼应,都是我国精英高等教育的大胆尝试。珠峰计划用事实证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是可以共存的,并且应当并行不悖。我们需要对之前的精英高等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文献,找到一些证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并存的证据,通过归纳总结我国精英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原因,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开展精英教育的问题和对策,全文主要有六章: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在正文部分,介绍了精英教育的相关概念,并且分析了大众化背景下开展精英教育的合理性。对少年班和珠峰计划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分析我国精英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顺利开展。总之,精英教育在现阶段是必须要发展的,不能仅仅拘泥于现状,也不能盲目借鉴外国经验,需要在之前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真正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对策。
二、超常教育群体中少年大学生睡眠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常教育群体中少年大学生睡眠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2)“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天才”和西方现代天才研究的兴起 |
1.1.2 国内的天才研究与实践 |
1.1.3 天才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及其困境 |
1.2 “天才”概念之争 |
1.2.1 实在的“天才” |
1.2.2 建构的“天才”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的社会建构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理论原点与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符号是观念的载体 |
2.1.1 定义“观念” |
2.1.2 从观念到概念 |
2.1.3 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 |
2.2 术语是术语化的符号 |
2.2.1 符号在科学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 |
2.2.2 符号的术语化 |
2.3 符号实在性视角下的“天才”概念之争 |
2.3.1 与“天才”符号表意的四个命题 |
2.3.2 “天才”符号的无限衍义和分岔衍义 |
2.3.3 “天才”概念的符号实在性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天才”符号的历史与意义 |
3.1 对“天才”符号的历史追溯 |
3.1.1 古汉语中的“天才”原形 |
3.1.2 近代“天才”概念的再引进 |
3.1.3 民国时期“天才”符号的扩散 |
3.2 基于实际语例的意义结构分析 |
3.2.1 意义结构分析的KF模型及其实现路径 |
3.2.2 “天才”在实际语例中的意义结构 |
3.2.3 汉语“天才”与相关英语词汇的比较 |
3.3 “天才”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来自少年班社会形象分析的证据 |
3.3.1 研究数据的采集 |
3.3.2 语义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 |
3.3.3 研究的主要结果 |
3.3.4 少年班社会形象与“天才” |
第四章 哲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4.1 天才是超自然的非理性状态 |
4.1.1 诗神凭附的迷狂“天才” |
4.1.2 体液决定的忧郁“天才” |
4.2 天才是神圣的恩典和赐予 |
4.2.1 天才与恶魔(Daimon) |
4.2.2 新柏拉图主义对“天才”概念的重塑 |
4.2.3 从神性“天才”到人性“天才” |
4.3 天才是天然的美的创造力 |
4.3.1 浪漫主义思潮与“天才”的美学化 |
4.3.2 浪漫主义“天才”的存在、构成、来源和领域 |
4.3.3 浪漫主义“天才”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 |
第五章 科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
5.1 天才是可遗传的个体成就 |
5.1.1 “天才”符号与科学关系的二重性 |
5.1.2 优生学与现代天才研究的诞生 |
5.2 天才是可测量的生理属性 |
5.2.1 现代天才研究心理测量学范式的建立 |
5.2.2 分子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天才测量 |
5.3 科学与哲学在“天才”概念上的交锋 |
5.3.1 重审康德对科学天才的否定 |
5.3.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天才之争 |
5.3.3 科学天才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
第六章 社会文化对“天才”的建构 |
6.1 “天才”社会建构的理论梳理与实证路径 |
6.1.1 社会建构与文化约束 |
6.1.2 基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证明思路 |
6.2 十九世纪中国的儒家天才观——对《养蒙金鉴》的考察 |
6.2.1 林之望与《养蒙金鉴》 |
6.2.2 案例编码与统计分析 |
6.2.3 “德”与“智”并重的儒家天才观 |
6.3 天才观念的纵向演化——基于古代史书中天才事例的统计分析 |
6.3.1 史料选择与编码结果 |
6.3.2 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才观念建构 |
6.3.3 中国古代天才观念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
第七章 “天才”的符号本质及其价值 |
7.1 “天才”概念争议的成因梳理 |
7.1.1 西方精英主义思想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
7.1.2 哲学的理论痕迹和科学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
7.1.3 复杂意义结构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
7.2 “天才”作为符号的本质存在 |
7.2.1 “天才”在不同语境的表意同一性 |
7.2.2 “天才”符号本质的形式化推导 |
7.3 “天才”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 |
7.3.1 天才的社会建构不等于解构天才 |
7.3.2 天才教育的意义不止于造就天才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睡眠质量 |
2.1.1 睡眠质量的界定与测量 |
2.1.2 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 基本心理需要 |
2.2.1 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2.2 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研究与测量工具 |
2.3 手机依赖 |
2.3.1 手机依赖的界定 |
2.3.2 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与测量工具 |
2.4 睡眠质量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关系 |
2.4.1 睡眠质量与基本心理需要的关系 |
2.4.2 睡眠质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2.4.3 基本心理需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程序 |
5 结果 |
5.1 青少年睡眠质量描述性统计 |
5.2 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描述性统计 |
5.3 青少年手机依赖描述性统计 |
5.4 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相关分析 |
5.4.1 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关系 |
5.4.2 青少年睡眠质量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关系 |
5.4.3 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关系 |
5.5 青少年睡眠质量、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中介效应分析 |
6 讨论 |
6.1 青少年睡眠质量现状 |
6.2 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现状 |
6.3 青少年手机依赖现状 |
6.4 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关系 |
6.5 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 |
6.6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7 研究启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假设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与施测方法 |
1.2.2 研究工具 |
1.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 研究结果 |
2.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 |
2.1.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的现状 |
2.1.2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现状 |
2.2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研究 |
2.2.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差异研究 |
2.2.2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在年级上差异研究 |
2.2.3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在生源地上差异研究 |
2.3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研究 |
2.3.1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在性别上差异研究 |
2.3.2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在年级上差异研究 |
2.3.3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在生源地上差异研究 |
2.4 医学研究生的完美主义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分析 |
3.1.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的现状分析 |
3.1.2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 |
3.2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差异分析 |
3.2.1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的性别差异分析 |
3.2.2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的年级差异分析 |
3.2.3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
3.3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差异分析 |
3.3.1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
3.3.3 医学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生源地分析 |
3.4 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与睡眠质量相关关系的讨论 |
3.5 研究局限 |
4 结论 |
(5)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 |
2.1 压力知觉 |
2.1.1 压力知觉的定义 |
2.1.2 压力知觉的国内外研究 |
2.2 应对方式 |
2.2.1 应对方式的定义 |
2.2.2 应对方式的国内外研究 |
2.3 睡眠质量 |
2.3.1 睡眠质量的定义 |
2.3.2 睡眠质量的国内外研究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工具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
4.2.1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现状 |
4.2.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的现状 |
4.2.3 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的现状 |
4.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4.3.1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 |
4.3.2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4.3.3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学生干部的差异分析 |
4.3.4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工作的差异分析 |
4.3.5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
4.3.6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婚恋状态差异分析 |
4.3.7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年龄差异分析 |
4.4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2 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5. 讨论分析 |
5.1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压力知觉和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1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情况 |
5.1.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情况 |
5.1.3 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情况 |
5.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2.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
5.2.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5.2.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5.2.4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是否工作上的差异分析 |
5.2.5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
5.2.6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婚恋状态差异分析 |
5.2.7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年龄差异分析 |
5.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资赋优异初中生的培养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人才竞争的需要 |
1.1.2 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
1.1.3 理论存在的“资赋优异学生”的培养要求 |
1.1.4 现实中资优教育的实践探索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行动中进行的综合研究 |
1.5.2 研究设计:五阶段行动研究 |
1.5.3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1 “资优”的定义及述评 |
2.1.2 资优生的特质及述评 |
2.1.3 低成就者介绍及述评 |
2.1.4 资优生的甄别述评 |
2.1.5 资赋优异学生培养理论模型及培养策略述评 |
2.2 实践探索现状与述评 |
2.2.1 世界各国(地区)资优教育推行现状与述评 |
2.2.2 我国大陆资优教育推行现状与述评 |
第三章 上海市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的基本情况 |
3.1 文来初中开设课程实验班的原因分析 |
3.1.1 文来初中开设课程实验班的教育理念 |
3.1.2 文来初中开设课程实验班的基础保障 |
3.2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学生的甄别及课程体系 |
3.2.1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的甄别现状 |
3.2.2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学生的课程设计策略 |
3.2.3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学生的课程体系架构 |
3.2.4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
3.3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的实践探索的特点 |
3.3.1 甄别程序标准化、甄别内容多元化 |
3.3.2 “压缩+拓展”的课程体系设计符合资优生培养策略 |
3.3.3 培养模式符合“资优三合充实模式”理论的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赋优异初中生的分类分层研究 |
4.1 资赋优异初中生分类分层的提出 |
4.2 资赋优异的甄别与资优行为的甄别 |
4.2.1 被试情况介绍 |
4.2.2 甄别工具 |
4.2.3 资赋优异的甄别及资优行为的甄别 |
4.3 “三层次四类型”的分类分层 |
4.3.1 资赋“四类型” |
4.3.2 资优行为“三层次” |
4.3.3 “三层次四类型”的甄别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赋优异初中生的培养研究 |
5.1 “三层次四水平”培养模型的提出 |
5.2 “三层次四水平”培养模型的内涵 |
5.2.1 “三层次”培养策略 |
5.2.2 “四水平”专项训练 |
5.2.3 “三层次四水平”培养模型 |
5.3 “三层次四水平”培养理念在课程实验班的贯彻实施 |
5.3.1 分层培养理念的贯彻实施 |
5.3.2 导师制培养策略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
5.3.3 专项训练在实践教学中的贯彻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积极的认知干预策略指导下的初中低成就者的培养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 |
6.2.1 被试情况介绍 |
6.2.2 干预方法 |
6.3 研究过程及结果 |
6.3.1 第一阶段的干预过程及结果 |
6.3.2 第二阶段的干预过程及结果 |
6.3.3 学生学业成绩上的变化 |
6.4 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讨论 |
7.3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5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各科“菜单式作业” |
附录1.1 语文“菜单式”作业样卷 |
附录1.2 数学“菜单式”作业样卷 |
附录1.3 英语“菜单式”作业样卷 |
附录2 甄别工具 |
附录2.1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略) |
附录2.2 创造性倾向测试 |
附录2.3 学习动机量表 |
附录3 班主任工作手记 |
附录3.1 青春有意,对话有情——迫在眉睫的青春期亲子交流 |
附录3.2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资优生的品行教育与个性发展案例分析 |
附录4 研究者与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邮件往来 |
附录4.1 研究者与学生的沟通 |
附录4.2 研究者与家长的沟通 |
附录4.3 研究者与教师的沟通 |
附录5 访谈提纲 |
学生访谈提纲一 |
教师访谈提纲一 |
学生访谈提纲二 |
教师访谈提纲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
1.2.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早期培养的意义 |
1.2.2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的意义 |
1.2.3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相关概念 |
1.3.2 国内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以及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拔尖创新人才 |
2.1.2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
2.1.3 课程 |
2.1.4 课程设置 |
2.2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理论依据 |
2.2.1 创新人才观 |
2.2.2 现代课程观 |
2.3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
2.3.1 重新回归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德育内容 |
2.3.2 强化早期拔尖创新人才课程创新 |
2.3.3 国家课程方案的空间和弹性提供了机会 |
3 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 |
3.1 十所学校课程设置概况 |
3.1.1 北京市早期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设置情况表 |
3.1.2 课程设置类型 |
3.1.3 十所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
3.2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任教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
3.2.1 访谈内容 |
3.3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1 课程偏重学科导向 |
3.3.2 教师自编教材存在较大局限 |
3.3.3 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衔接不够充分 |
3.3.4 课程设置的个性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
3.3.5 资源和人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
3.4 问题之原因分析 |
3.4.1 缺乏相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
3.4.2 缺乏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标准 |
3.4.3 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培养系统 |
4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构建与实施建议 |
4.1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 |
4.1.1 适恰性:课程内容加深、拓广以及独立探究 |
4.1.2 多样性:认知、情感与能力的兼顾 |
4.1.3 结构性:课程结构的关联与内化 |
4.1.4 区分性: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原则 |
4.1.5 发展性:引导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及未来发展 |
4.2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建构 |
4.2.1 课程设置考虑因素 |
4.2.2 课程设置框架体系 |
4.3 实施建议 |
4.3.1 基础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
4.3.2 拓展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
4.3.3 研究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
4.3.4 综合特色类课程实施建议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反思超常教育:从天才与疯癫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才与疯癫 |
二、天才的“躁狂抑郁症” |
三、典型案例分析 |
四、社会如何对待疯癫 |
五、反思超常教育 |
(9)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压力知觉文献综述 |
2.1.1 压力和压力知觉的概念 |
2.1.2 压力知觉的测量 |
2.1.3 国内外压力知觉的研究现状 |
2.2 睡眠质量文献综述 |
2.2.1 睡眠质量的界定和测量 |
2.2.2 我国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研究现状 |
2.3 完美主义文献综述 |
2.3.1 完美主义的概念 |
2.3.2 完美主义的类型 |
2.3.3 完美主义的测量 |
2.4 状态-特质焦虑文献综述 |
2.4.1 状态-特质焦虑的概念 |
2.4.2 状态-特质焦虑的测量 |
2.5 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2.5.1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2.5.2 压力知觉、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2.5.3 压力知觉、状态-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2.5.4 完美主义和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与施测方法 |
3.2.2 研究工具 |
3.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 |
4.1.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的现状 |
4.1.2 硕士研究生完美主义的现状 |
4.1.3 硕士研究生状态-特质焦虑的现状 |
4.1.4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现状 |
4.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
4.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3.1 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3.2 完美主义与各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4.3.3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与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 |
4.3.4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分析 |
4.3.5 完美主义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分析 |
4.4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四者的回归分析 |
4.4.1 压力知觉各因子对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
4.4.2 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回归分析 |
4.5 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综合模型建构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1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的现状分析 |
5.1.2 硕士研究生完美主义的现状分析 |
5.1.3 硕士研究生状态-特质焦虑的现状分析 |
5.1.4 硕士研究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 |
5.2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相关关系的讨论 |
5.3.1 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2 完美主义与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3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分别与完美主义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4 压力知觉和睡眠质量分别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5 完美主义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关系讨论 |
5.4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四者回归关系的讨论 |
5.4.1 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回归关系讨论 |
5.4.2 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回归关系讨论 |
5.5 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内在关系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珠峰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精英教育 |
2.1.2 “珠峰计划” |
2.1.3 高等教育大众化 |
2.2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少年班”阶段 |
2.2.1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少年班”阶段的背景 |
2.2.2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少年班”阶段的高校实施情况 |
2.2.3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少年班”阶段的特点 |
2.3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珠峰计划”阶段 |
2.3.1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珠峰计划”阶段的背景 |
2.3.2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珠峰计划”阶段的高校实施情况 |
2.3.3 我国精英教育发展的“珠峰计划”阶段的特点 |
第3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3.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
3.1.1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3.1.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3.1.3 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
3.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精英教育的可行性 |
3.2.1 政府对精英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
3.2.2 精英教育发展过程中留下可借鉴的经验 |
第4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问题的透视 |
4.1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表现 |
4.1.1 培养目标具有狭隘性 |
4.1.2 学科设置不甚合理 |
4.1.3 招生选拔办法不完善 |
4.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相关政策及投入不足 |
4.2.2 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精英教育的开展 |
4.2.3 大众化教育背景的冲击 |
第5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完善对策 |
5.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完善理念 |
5.1.1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
5.1.2 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
5.1.3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5.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完善原则 |
5.2.1 坚持高校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 |
5.2.2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
5.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完善建议 |
5.3.1 政府应加强支持与保护力度以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 |
5.3.2 高等学校要不断加强管理适应精英教育的发展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的研究结果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超常教育群体中少年大学生睡眠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 黄晟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3]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基本心理需要、手机依赖的关系[D]. 杜铭.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4]医学研究生完美主义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J]. 张永,王津雨,陈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12)
- [5]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D]. 郑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资赋优异初中生的培养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文来初中课程实验班为例[D]. 项瑞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设置研究[D]. 张凡. 首都师范大学, 2014(11)
- [8]反思超常教育:从天才与疯癫谈起[J]. 楚江亭,李廷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9]硕士研究生压力知觉、完美主义、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D]. 李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10]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精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珠峰计划”为例[D]. 李霞. 东北大学, 2012(09)
标签:精英教育论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论文; 大学论文; 睡眠状态论文; 睡眠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