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意外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武彩庆[1](2021)在《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相关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患中风,其中近600万人死亡,另有500万人永久残疾。随着当前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多元主体下的社区康复工作取得硕果,面对中风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工作者理应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他们提供服务,同时社会工作在中风患者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影响亦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主要通过个案介入及总结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中风患者社区康复工作的路径和方式,并从系统评价证据、社工工作方法、社会环境等方面,为中风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提供经验参考。通过探讨当社区康复期的中风患者产生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问题后,社会工作者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基于案主自身的情况,帮助案主扭转不合理认知,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创伤事件,提升自我认同感和效能感,更好地应对负性情绪。本文根据已有相关文献分析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研究现状,采取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社区康复对于中风患者的效果,并选取L市A社区内中风后于社区康复一年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了解到中风患者在社区康复期间面临的负性情绪问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协助案主建立面临疾病的正确应对方式,强化积极情绪体验和理性思维模式,改善案主因中风引发的负性情绪、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结果表明,社会工作介入下的中风患者社区康复工作能够帮助案主缓解情绪问题、增进社会交往、提升自我认同、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秩序,同时社会支持网络的修复能够延伸个案介入效果的长效性,对于案主的后续康复有积极意义,进而推动社区康复服务向纵深发展。
王胜灵[2](2020)在《手指点穴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VCI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指点穴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收的7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两组患者均予以个体化的认知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手指点穴治疗。70例患者入组前需采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和观察指标,治疗及随访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oca评分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DS评分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SDS评分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DL及Fugl-Meyer评分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ADL及Fugl-Meyer评分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ET-1、Ald、AngⅡ、PRA等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T-1、Ald、AngⅡ、PRA等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ET-1、MDA、SOD、CAT、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DA、SOD、CAT、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更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CV、FIB、BVL、BVM、BVH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PCV、FIB、BVL、BVM、BVH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的71.43%(25/35)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4.29%(33/35),P<0.05。结论:相较于认知康复训练的单一疗法,手指点穴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能改善患者脑部相关细胞因子,减缓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提升患者的智力水平,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周月[3](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中,验证此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应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比较传统镜像疗法与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以期达到提高传统镜像疗法效果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传统镜像疗法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成立改良镜像疗法和传统镜像疗法康复护理小组、康复护理前评估、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参照权威指南以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基础治疗和护理。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镜像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simplified 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Extremity section,FMA-UE)、Brunnstrom分期评定、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的评定,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改良后的镜像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传统镜像疗法的效果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相关合并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梗死区域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无统计差异性(P(29)0.05)。2.干预后组内比较结果:两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FMA-UE、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MBI、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传统镜像疗法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2.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着优于传统镜像疗法。3.以具身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及动态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依据,改进传统镜像疗法的缺陷,取得了显着的临床效果,从而证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科学性。
李春璐[4](2020)在《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动作观察和功能性电刺激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受场地环境限制的因素小,对于治疗设备和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作为脑血管意外后患者的治疗手段,这两种方法要求患者负担的费用也较低,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寻求更有效的帮助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手段,探讨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实际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功能训练,以及针灸、物理因子等常规康复治疗等。实验组在进行功能性电刺激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由同一名治疗师对患者的腕关节的主动背伸活动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简易上肢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MBI)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在经过两周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效提高患者的腕关节的主动背伸角度(p<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经过四周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第二周的治疗效果相比仍然有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得分:在经过两周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效提高得分(p<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经过四周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第二周的治疗效果相比仍然有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间效果仍无差异(p>0.05)。3.简易上肢功能评定得分:在经过两周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效提高得分(p<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经过四周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第二周的治疗效果相比仍然有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日常生活能力(MBI)得分:在经过两周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有效提高得分(p<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经过四周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效果与第二周相比没有明显提高(p>0.05),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是有一种有效的帮助脑血管意外患者恢复上肢功能的方法。2.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有效的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腕关节背伸角度,并且改善效果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更加显着。3.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简易上肢功能得分,改善效果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更加显着。4.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得分。5.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MBI)得分。
孟宪梅[5](2019)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脑卒中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健康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现有脑卒中护理实施尚不规范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制定基于最佳证据、涵盖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及健康问题的护理方案,为规范我国脑卒中整个疾病过程的护理实践,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服务的科学性、连续性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一—现况研究:通过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田野研究及对服务于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的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对国内脑卒中临床护理实践现况进行研究,并依据i-PARIHS框架,分析影响实施的促进及障碍因素。2.研究二—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基于国内脑卒中护理实践现况,对脑卒中护理相关循证指南及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进而运用AGREEⅡ及OQAQ对指南及系统评价文献进行再评价,依据JBI标准,统一证据分级及推荐分级。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护理方案主题及相关证据推荐等级,形成方案的理论主干,并在5W1H指导下,具体形成护理方案初稿。3.研究三--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为保障护理方案在多学科合作的流畅性,采用立意取样法对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及组织四家转化基地的护理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别从不同学科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及讨论方案转化实施可行性。4.研究四--护理方案临床转化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转化基地现况,选择代表全程性护理方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代表专科性护理方案的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在三个转化基地(包含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依据i-PARIHS框架,进行方案实施现况审查,发现障碍因素,并通过PDCA循环,予以解决障碍因素,对实施规范化,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对临床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在三个田野地进行田野观察及对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现有脑卒中护理实践涉及超急性期、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以基础护理为主,涉及康复护理实践内容有限,并存在护理实践不规范、与康复治疗师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与最佳证据相比,从护理实践范畴及实践系统性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庞杂、护理时间零散、学科成员间沟通缺乏等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可考虑利用领导层的支持鼓励、护士改进康复护理的意愿、康复团队成员互动机会、及机动护理人员配备等有利因素推进护理方案实施。2.研究二:以“脑卒中”“护理”及相关检索词,从循证数据库及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4篇指南文献及64篇系统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确定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四个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主题(深静脉血栓预防、压力性损伤、跌倒预防、抑郁)、及五个康复护理主题(两便护理、吞咽障碍及营养、痉挛/挛缩、语言障碍康复、二级预防)的384条证据,形成方案理论主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3.研究三: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及来自4个转化基地9名护理专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的焦点小组访谈,对护理方案进行以下修订:(1)不同疾病时期护理方案以不同医疗地点为导向;(2)根据国情,剔除院前护理实践内容;(3)精炼超急性期转诊内容;(4)在急性期护理方案中补充抑郁筛查及护理内容;(5)将两便护理及饮食护理重新命名为两便管理及吞咽障碍管理,纳入到“康复护理”条目中;(6)根据临床现况,对部分护理措施进行删除、补充、及更换等修订。4.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运行结果:三个转化基地两轮PDCA循环研究,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记录规范:入院深静脉血栓筛查表,护理记录单,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方案实施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方案管理,入组患者管理方式,及明确方案实施各时间节点。5.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二(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运行结果:在遵循转化方案一所制定的实施规范基础上,扩展吞咽康复管理规范:入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表,言语治疗师及护士吞咽康复管理职责,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师/护士记录单,及现场示范---配合指导---独立完成的技能培训模式。6.研究四:临床转化效果评价:方案一临床转化效果显示,57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Z=-6.457,P<0.01);26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Z=-4.244,P<0.01);且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行为,在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出血倾向、熟悉IPC使用注意事项及对皮肤评估等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方案二临床转化效果显示,15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对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7.046,P<0.01);23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15.842,P<0.01);且方案实施后护理行为,在接受培训、入院及时筛查、跟进筛查、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吞咽筛查异常转介言语治疗师、跟进吞咽康复训练及效果等方面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提高(P<0.05)。另外,对9名实施方案护士的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实施方案后,护理工作变得系统化、规范化、且主动及时;对自身的影响包括:扩充专科知识、增加专业自信心、增加护理实践意识、改善护患关系、及增加科研意识;可承受增加的工作量,并可通过常规化、碎片化服务、及优先筛查等策略解决。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护理方案及九个健康问题护理方案,为脑卒中专科护士提供统一护理实践规范框架,使脑卒中科学性连续性护理服务成为可能。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方案遵循美国护士协会5W1H的护理实践要求,明确与其他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体现脑卒中护理专科性及专业价值。通过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的试点运行,从全程性及专科性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验证,制定了护理方案的实施规范,尤其是康复问题的护理规范模式,使多学科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及临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脑卒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黄婉琳[6](2019)在《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检索、评价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指南、系统评价或随机对照试验,构建基于西医指南与中医文献证据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实践方案》,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阅读,自制“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护士调查问卷”,经专家咨询、修改后,形成该部分最终问卷。应用便利抽样法,对上海市四家三甲医院及一家社区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58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2.系统地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与数据库,筛选并评价卒中后抑郁相关指南的质量,对纳入的指南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整合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相关的推荐意见。3.系统地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筛选并评价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系统评价或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形成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相关的推荐意见文本,并通过专家会议法对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相关的推荐意见强度进行判断,最终形成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推荐意见。4.将推荐意见汇总形成将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初稿,并通过专家会议法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完成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通过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临床适用性调查,分析方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1.通过对58名神经内科注册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观察、识别、评估、干预、健康教育等内容的知晓度低,执行现状较差;临床缺乏明确的、科学的、统一的卒中后抑郁护理操作规范或护理实践方案,下一步应充分考虑国内卒中后抑郁护理实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整合相关循证证据,构建适合我国临床环境现况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实践方案。2.通过系统地检索各指南网站与电子数据库,共获得204部指南,最终纳入7篇卒中后抑郁护理相关指南,整理出39条推荐意见。3.通过检索各中英文数据库,研究者未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的相关系统评价。进一步检索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纳入15篇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整理出4条推荐意见。通过专家会议法,借鉴GRADE标准,4条推荐意见强度判断均为弱推荐。4.将上述43条推荐意见汇总形成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初稿,结合13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形成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终稿,共包含31条推荐意见。5.通过15位神经内科护士、医生、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的临床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方案整体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评分均超过80%;调查对象对不同模块干预内容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患者的配合程度。结论1.目前临床缺乏明确、科学、统一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实践方案,应整合西医护理与中医护理的相关证据,构建基于循证的护理实践方案,以指导临床护士操作,提升护理实践质量。2.《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实践方案》是基于我国卒中后抑郁护理实践现况、最佳证据、相关循证资源及医疗护理专家的意见形成的护理实践方案。
孙菲,张芷宁,任坤[7](2018)在《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着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全妹,云洁,胡丽彬[8](2018)在《全程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全程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6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分组,将接受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接受全程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设为联合组。6个月后,比较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IHSS)、临床疗效。结果 2组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WHOQOL-BREF总分(81.12±11.53)分,显着高于对照组(74.11±11.16)分(P<0.01);2组面瘫评分、上肢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NIIHSS总分(18.48±6.51)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4.50±6.75)分(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0.00%,显着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结论全程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训练,能显着提高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损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邵壮[9](2018)在《理学疗法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理学疗法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理学疗法。结果两组干预后Fulg-Meyer和Barthel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Fulg-Meyer和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Hcy和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学疗法应用于脑血管意外病人,可以提升病人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王文刚[10](2016)在《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3例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出院指导)及观察组27例(出院随访),比较其影响效果。结果两组功能预后评价、结局评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好。
二、脑血管意外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意外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中风问题日益严重 |
(二)社区康复发展迅速 |
(三)中风患者缺乏社区康复支持 |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系统评价法 |
(二)访谈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运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社区康复的研究现状 |
二、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研究现状 |
三、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相关系统评价 |
四、社会工作介入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研究现状 |
五、已解决的问题及尚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中风患者社区康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一)纳入排除标准 |
(二)数据提取 |
(三)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
(四)研究数据的合成 |
二、文献检索结果 |
(一)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三、森林图 |
(一)日常生活活动评分 |
(二)抑郁水平 |
四、偏倚检验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四章 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问题诊断 |
一、中风患者的基本情况 |
(一)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
(二)受损的社会关系网络 |
二、案主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
(一)案主的选择 |
(二)案主自述 |
(三)案主家属描述 |
三、案主的问题评估 |
(一)负性情绪严重 |
(二)日常生活失序 |
(三)社会支持不足 |
四、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的个案介入 |
一、介入过程 |
(一)前期准备 |
(二)建立专业关系、会谈及接案 |
(三)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介入目标及计划 |
(四)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介入过程 |
(五)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介入评估 |
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本文研究局限 |
(一)证据与实务的结合有待加强 |
(二)理论应用存在不足 |
(三)实务内容较为单一 |
(四)介入经验具有局限性 |
三、对研究主题的展望 |
(一)规范社区康复需要更多关注和实践 |
(二)研究效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
(三)技术化手段有待探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手指点穴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VCI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终止研究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及 ADL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
2.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比较 |
2.7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
2.8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2.9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
3.2 中医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
3.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
3.4 手指点穴 |
3.5 个性化的认知康复训练及其它治疗 |
3.6 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3.7 对患者调节抑郁情绪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
(一)水疗法 |
(二)音乐疗法 |
(三)运动想象疗法 |
(四)强制性运动疗法 |
(五)功能性电刺激 |
(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七)经颅磁刺激 |
(八)虚拟现实技术及上肢康复机器人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一)镜像疗法概述 |
(二)镜像疗法干预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国内外趋势 |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概述 |
(一)具身认知的起源 |
(二)具身认知的概念 |
(三)具身认知的内涵及优势 |
(四)具身认知来自不同学科的证据 |
(五)具身认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六)具身认知的四大理论特征 |
(七)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病例分组 |
(四)技术路线 |
(五)干预方案 |
(六)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
(七)资料收集 |
(八)不良事件处理、记录和报告 |
(九)质量控制 |
(十)科研伦理 |
(十一)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
(一)纳入研究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四项康复指标的基线水平 |
二、两组干预后疗效性指标的评价结果 |
(一)两组病人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FMA-UE的比较情况 |
(二)两组患者干预四周后组内及组间MBI的效果比较 |
(三)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组内和组间效果比较 |
(四)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分级组内、组间比较情况 |
(五)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概述 |
(二)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概述 |
(三)具身认知理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四)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 |
1.3.2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的康复方法 |
1.3.3 功能性电刺激 |
1.3.4 动作观察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计算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假设 |
2.3 实验方法 |
2.3.1 随机化分组 |
2.3.2 实验方案 |
2.3.3 评价时间和指标 |
2.3.4 研究框架 |
2.3.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的数据结果 |
3.2.1 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的组内之间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
3.2.2 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的组间的治疗差异结果 |
3.3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数据结果 |
3.3.1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数据的组内之间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
3.3.2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上肢部分数据的组间的治疗差异结 |
3.4 简易上肢功能的数据结果 |
3.4.1 简易上肢功能的组内之间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
3.4.2 简易上肢功能的组间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
3.5 日常生活功能能力得分的数据结果 |
3.5.1 日常生活功能的组内之间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
3.5.2 日常生活功能的组间的治疗差异结果 |
4 分析讨论 |
4.1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的分析 |
4.2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的分析 |
4.3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简易上肢功能评定分析 |
4.4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能力分析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现况研究--田野研究及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一、田野研究 |
二、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
一、明确方案主题 |
二、成立研究小组 |
三、指南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四、系统评价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
五、证据推荐等级评价 |
六、脑卒中护理方案拟定 |
第五部分 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护理方案修订 |
一、基于专业判断的方案修订--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转化基地护理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
第六部分 临床转化一全程性护理方案试点转化应用及评价研究:以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七部分 临床转化二专科性护理方案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以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为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八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效果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质量控制 |
五、伦理考虑 |
六、研究结果 |
七、小结 |
第九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纳入指南文献 |
附录3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 |
附录4 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 |
附录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 |
附录6 专家咨询知情同意书 |
附录7 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8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9 深静脉血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修订版) |
附录10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出院前/一周) |
附录11 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行为调查表 |
附录12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问卷(护士版) |
附录13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 |
附录14 访谈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6)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文献回顾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相关概念定义 |
5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调查 |
1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2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部分 卒中后抑郁相关证据综合 |
1 卒中后抑郁相关指南推荐意见的证据综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证据综合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第四部分 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六部分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的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护士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现状——护士调查问卷》 |
附录3 AGREEⅡ指南质量评价表 |
附录4 OQAQ 系统评价质量评价表 |
附录5 RCT 研究偏倚风险评估表 |
附录6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推荐意见强度的判断依据 |
附录7 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终稿 |
附录8 |
附录9 文献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护理干预现状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0 在校期间发表科研论文 |
附录11 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7)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对照组 |
1.2.2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全程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对照组护理方法: |
1.2.3 联合组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护理后WHOQOL-BREF评分 |
2.2 护理后NIIHSS评分 |
2.3 临床疗效 |
3 讨论 |
(9)理学疗法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干预方法 |
1.4.1 对照组 |
1.4.2 试验组 |
1.5治疗效果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Fulg-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 |
2.3 两组干预前后Hcy和hs-CRP浓度比较 |
3 讨论 |
(10)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功能预后评价比较 |
2.2 两组结局评定相比较 |
3 讨论 |
四、脑血管意外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康复期中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武彩庆. 兰州大学, 2021(02)
- [2]手指点穴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VCI的临床研究[D]. 王胜灵.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D]. 周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动作观察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作用的研究[D]. 李春璐.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5]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孟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 [6]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D]. 黄婉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J]. 孙菲,张芷宁,任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15)
- [8]全程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J]. 王全妹,云洁,胡丽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12)
- [9]理学疗法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J]. 邵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1)
- [10]出院随访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王文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