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谈红军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论文文献综述)
关泠[1](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朱仁印[2](2018)在《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以红一方面军长征为主线》文中研究表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艰苦卓绝的长征在以特殊的方式砥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同时,亦提升和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使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长征给中国共产党的考验是极其严峻的。这些磨难给党和红军造成了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在军事方面,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造成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再加上后来大大小小的各种战斗,中央红军主力消耗巨大,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骤减到到达陕北时7000余人。另外,三大主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只剩下1.4万余人,红四方面军亦损失惨重,只剩下4.2万余人(1)。三大主力红军人数加起来不到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数目。在自然环境障碍方面,党和红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党内斗争方面,党经历了“左”倾教条主义以及张国焘军阀主义、分裂主义的危害,这同样给党和红军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与此同时,党和红军因长征而得到了极大的和全方位的提升,党的建设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组织建设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成熟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得以形成,中央领导出现新气象和崭新的风气;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使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党内民主精神得到发扬;中央政治局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党的干部政策得以正确坚持和运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得以恢复并充分发挥作用。政治路线方面,“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党和红军带来了巨大损失。经过复杂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终结了“左”倾教条主义政治路线;另外,统一战线工作得到了质的飞跃,注重上层,范围广泛;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党的政治路线得以转变,为党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思想路线方面,在纠正“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了中共中央决策的主导思想并发挥其价值作用,助推长征的胜利。作风建设方面,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得以恢复和发扬;党和红军得以空前的团结,团结精神得以传承,从而克服了长征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形象塑造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表现出了良好精神状态和理想信念的自信,再加上坚决的抗日主张,党内党外宣传,国内国外传播,党的良好形象得以塑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拥护党、支持党、帮助党、参加党。通过研究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可以看到,长征考验了党,同时也锻炼了党,使党走向成熟。长征促进了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反过来又保障了长征得以顺利完成,长征的胜利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成果。这是长征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长征使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这为党的建设提供良好契机。党的建设的作用在长征中得以发挥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队、对于国家来说皆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和十分深远的影响。“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研究长征与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通过对长征中党的建设历史的发掘,使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中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有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把握,从而为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基础和理论支持。
田跃峰[3](2017)在《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研究》文中指出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经过长时间的征战转移,终于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但是从会师之初,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就与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有所分歧,中共中央的战略是北上陕甘,而张国焘则意图率兵南下,并在川康边建立革命根据地,赤化全川。这种分歧逐渐扩大,最终发展为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另立“中央”之后,张国焘率兵南下并先后发动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简称天芦名雅邛大战役,下同)。在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前期,红军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是由于敌我双方在兵力、装备上存在的差距及南下战略的错误,最终导致红军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被迫退往西康,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至此告终。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南下作战是经过酝酿的,在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前张国焘就有在川康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想法,会师之后与中共中央在战略上分歧扩大,更使他执意施行南下战略。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的目的就是要赤化全川,建立根据地。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张国焘在军队和地方都进行了动员,对军队作了相应的部署,后勤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工作。面对红军南下攻势,川军企图把红军阻止于山区,尽可能使红军远离川军的利益中心。蒋介石则希望红军与川军两败俱伤,他坐收渔翁之利。1935年10月20日,张国焘发布《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战役正式开始。战役第一阶段是红军的猛烈攻势期,红军很快占领了天全、芦山,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第二阶段为双方攻防拉锯期,川军、中央军在百丈关一带集结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在这期间,红军与敌人反复进行攻防转换,但是红军并没有能够将战线向前推进。第三阶段是川军全面反攻,红军战略退却期。由于红军消耗过大,再战下去将极其危险,于是逐渐退离天芦名雅邛大地区,战役宣告失败。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红军在兵力数量、武器装备上与敌人存在巨大差距。根本原因则是南下战略忽略了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正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这个因素,同时与蒋介石想要将四川建设成为抗日大后方的设想相冲突。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的失败造成南下红军大量减员,张国焘也为他的错误在政治上付出了代价。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牵制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配合了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先行北上的行动,减轻了红二、六军团的军事压力,在川康地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对于川军来说,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的胜利虽然暂时维持了他们在四川的统治,但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较大损失。国民党中央势力则趁机渗透到四川,为蒋介石以后控制四川打下了基础。
黄道炫[4](2016)在《红军长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征是中共革命的一次壮举,长征研究一直是中共革命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为什么中共会离开东南地区进行长征?长征的初期准备如何?长征中中共如何成功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长征中中共如何实现领导层的转换?长征中红军的后勤供应问题如何解决,军民关系如何?为什么红军能历经艰难而坚强存在?张国焘问题、西路军问题等等,这些都为学界长期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适时对之予以总结并展望未来,不无意义和必要。
陈波[5](2014)在《长征中红军南下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资料汇编、年谱、回忆录为主要史料,以长征中红军南下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军事战略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综合运用文献实证法、社会学方法,考察长征中红军南下战略的制定、实施和结局各个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并在参考、汲取相关专业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南下战略的制定,存在一段酝酿、发展的过程。长征初期,红四方面军在中革军委的要求下,积极在战略行动上密切配合中央红军的行动,为两大主力红军实现胜利会师作出了巨大贡献。懋功会师后,基于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张国焘在红军战略发展方向上与党中央既定北上战略方针产生巨大分歧,并在其不断膨胀的个人权利欲望驱使下,拖延、拒绝执行党中央正确的北上战略方针,进而分裂中国工农红军,使这种分歧最终发展成为错误的南下战略。南下战略的实施,可以明确地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南下战略实施的准备阶段,张国焘在政治上制造南下舆论,实施南下精神动员,进而组织“临时中央”;在军事上部署红军南下,改组红军指挥系统,撤换在红四方面军内任职的原中央红军干部,通过两手准备,独揽南下红军党、政、军大权,建立统一指挥机构,使南下红军在思想、政治、军事方面对南下作战均有相当准备。在南下作战时期,红军相继发起绥崇丹懋(绥靖、崇化、丹巴、懋功)、天芦名雅邛大(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两次重大战役,在取得最初的战术性胜利后,南下战略的负面因素开始显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以百丈关决战失利为标志,意味着南下战略在军事上的最终失败。南下战略的失败,有着复杂的原因。南下红军在总部的指挥下,在初期作战中利用国民党在对南下红军动向判断的重大失误,充分达成战术突然性,在特殊的战场条件下,发扬红军独特的战术优势以及高昂的士气,曾获得比较重大的胜利。但战术上的努力不能挽救战略的错误,在南下作战的后期,红军为错误的南下战略在战场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南下战略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这一战略与当时在日本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急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客观要求相背;其次在于这一战略与蒋介石在四川布置抗战大后方的战略设想(1935年初,蒋介石已经明确提出此种战略设想)直接冲突;其三在于军阀主义作风与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相违背。
舒畅[6](2014)在《新世纪以来关于张国焘“南下”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军长征时期的"南下"问题一直是党史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新世纪以来,党史界围绕着张国焘"南下"原因、后果、"密电"以及与"南下"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本文拟对这些成果加以梳理,以期该问题研究继续走向深入。
刘晶芳[7](20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若干难点热点问题》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对大革命时期"党内合作"的评价,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和标志,遵义会议研究,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延安整风的研究和评价,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等九大难点热点问题,在学者的研究中都有了推进。不过,由于存在不少分歧与争议,有些问题仍然没有定论,有赖于学者的进一步努力和对档案的继续挖掘。
廖胜平[8](2010)在《对红军长征中“密电”问题的看法》文中研究指明长征中有无"密电"问题的争论是中共党史研究中一个难点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密电"的内容分歧颇大。资料表明,这封"密电"许多人曾经接触过,就这点而言,这封电报不是绝密的,而是红军内部一封普通的军事电报。这封电报与红军的分裂没有因果联系,对分裂不起决定性作用;红军的分裂是中共中央与张国焘分歧和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北上"与"南下"战略方针的话语权之争、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是中共中央与张国焘之间斗争的核心。
郭德宏[9](2007)在《关于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文中指出本文对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如“长征”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是不是“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遵义会议是不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陈云的《(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是不是传达提纲?“四渡赤水”是不是“真如神”?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其他几支红军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三大主力会师后究竟有多少人?应该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晓军,董汉河[10](2006)在《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上)》文中认为本文分上下篇,将十年来有关长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争议性的成果,分十一个专题进行综述。上篇内容有:红军长征的准备、出发地和时间;北上战略方针确立;长征中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工作;长征中的会议研究;长征中的筹粮问题研究;长征中同错误路线和倾向的斗争;其他红军队伍的长征研究;长征胜利会师与长征历史意义。
二、也谈红军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红军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以红一方面军长征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及价值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长征中的形成 |
第一节 长征前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变动及原因 |
第二节 毛泽东摆脱危机的努力和遵义会议的召开 |
第三节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
第四节 长征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巩固 |
第二章 长征与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
第一节 “左”倾教条主义的政治路线及严重危害 |
第二节 遵义会议终结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政治路线 |
第三节 长征期间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 |
第四节 瓦窑堡会议与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
第三章 长征与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
第一节 长征途中对教条主义领导的纠正 |
第二节 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路线的运用 |
第三节 实事求是成为中央决策的主导思想 |
第四节 长征的胜利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
第四章 长征与党的组织建设 |
第一节 长征与党内民主的发扬 |
第二节 中央政治局工作机制的恢复 |
第三节 坚持正确的干部政策 |
第四节 恢复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第五章 长征与党的作风建设 |
第一节 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 |
第二节 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发扬 |
第三节 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团结精神 |
第四节 长征中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克服 |
第六章 长征与党的形象塑造 |
第一节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 |
第二节 长征宣传与外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 |
第三节 理想自信与党的形象构建 |
第四节 长征与有志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到延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研究综述 |
1.2 资料及研究方法 |
1.3 内容及创新点 |
2 战前双方战争准备状况 |
2.1 红军方面 |
2.1.1 张国焘南下战略的酝酿及实施 |
2.1.2 战略意图 |
2.1.3 军队及社会动员 |
2.1.4 军事部署 |
2.1.5 后勤保障 |
2.2 国民党军方面 |
2.2.1 蒋介石及中央军的战略意图 |
2.2.2 川军战略意图 |
2.2.3 军事部署 |
2.2.4 军队及社会动员 |
3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过程 |
3.1 战役的第一阶段——红军猛烈攻势期 |
3.2 战役的第二阶段——双方攻防拉锯期 |
3.3 战役的第三阶段——川军全面反攻期 |
4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双方成败原因与影响 |
4.1 双方成败原因 |
4.1.1 战役战术方面的原因 |
4.1.2 战略策略方面的原因 |
4.2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对红军、川军、蒋介石的影响 |
4.2.1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对红军的影响 |
4.2.2 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对川军、蒋介石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红军及川军序列表 |
后记 |
(4)红军长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征上路阶段的研究 |
二、遵义会议及其后军事方针的转变 |
三、张国焘问题与西路军 |
四、长征研究展望 |
(5)长征中红军南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难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南下战略的制定 |
第一节 红军懋功会师后的态势 |
第二节 南下战略的酝酿 |
第三节 南下战略的出炉 |
第二章 南下战略的实施 |
第一节 南下战略实施的准备 |
第二节 红军南下作战 |
第三章 南下战略的结局分析 |
第一节 南下作战的具体分析 |
第二节 南下战略失败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世纪以来关于张国焘“南下”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国焘“南下”原因 |
二、“密电”问题 |
三、张国焘“南下”后果 |
四、相关重要人物研究 |
(7)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若干难点热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 |
二、对大革命时期“党内合作”的评价 |
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和标志 |
四、关于遵义会议研究 |
五、关于长征中的“密电”问题 |
六、关于西路军失败的原因 |
七、关于延安整风的研究和评价 |
八、关于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
九、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 |
(9)关于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征”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二、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
三、红军长征是不是“战略转移”? |
四、红一方面军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 |
五、遵义会议是不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
六、陈云的《 (乙)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是不是传达提纲? |
七、“四渡赤水”是不是“真如神”? |
八、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 |
九、应该重视其他几支红军的长征 |
十、红军长征的路程究竟有多长? |
十一、三大主力会师后究竟有多少人? |
十二、应该怎么理解长征精神? |
(10)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红军长征的准备、出发地和时间 |
(一) 长征的准备 |
(二) 关于红军长征出发的地点与时间 |
二、关于红军北上战略方针的确立 |
(一) 北上战略方针的确立 |
(二) 打通国际路线 |
(三) 哪张报纸提供了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信息? |
1.《大公报》 |
2.《山西日报》 |
3.《晋阳日报》 (24) |
三、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工作 |
(一) 对民族宗教政策的梳理和概括 |
1.民族宗教政策内容 |
2.民族宗教政策特点 |
(二) 民族宗教政策的历史意义 |
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初步形成 |
2.确保了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 |
3.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
4.以实际行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四、长征中的会议研究 |
(一) 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 |
(二) 遵义会议 |
1.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问题研究 |
2.遵义会议与历史转折问题研究 |
(三) 扎西会议 |
(四) 会理会议 |
(五) 俄界会议 |
五、长征中的筹粮问题研究 |
(一) 长征筹粮的背景与途径 |
(二)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筹粮问题 |
(三) 红军筹粮的意义 |
六、长征中同错误路线和倾向的斗争 |
(一) 李德、博古的“左”倾错误 |
(二) 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 |
1.组建左、右路军 |
2.张国焘“武力解决”中央“密电”研究 |
3.红一、四方面军分裂问题 |
七、其他红军队伍的长征研究 |
(一) 红七军团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
(二) 湘鄂川黔根据地与红二、六军团长征 |
(三) 鄂豫皖、川陕根据地与红四方面军长征 |
(四) 陕甘根据地、陕北红军与长征胜利 |
八、长征胜利会师与长征历史意义研究 |
(一) 长征会师研究 |
1.会师部队、地点、会师的红军人数 |
(1) 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的会师 |
(2) 红一、二方面军会师地将台堡的隶属问题 |
(3) 会师后的红军总人数 |
2.红二方面军北上会师的损失 |
3.张学良与三军会师 |
4.长征中的会师次数 |
(二) 长征胜利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 |
1.长征胜利的原因 |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四、也谈红军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2]长征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以红一方面军长征为主线[D]. 朱仁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研究[D]. 田跃峰.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4]红军长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黄道炫. 人文杂志, 2016(09)
- [5]长征中红军南下战略研究[D]. 陈波. 西南大学, 2014(10)
- [6]新世纪以来关于张国焘“南下”问题研究综述[J]. 舒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 [7]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若干难点热点问题[J]. 刘晶芳. 党的文献, 2012(02)
- [8]对红军长征中“密电”问题的看法[J]. 廖胜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9]关于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郭德宏. 安徽史学, 2007(01)
- [10]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上)[J]. 吴晓军,董汉河.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3)
标签:张国焘论文;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论文; 红军长征论文; 红军长征路线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