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能南京电厂的“创新导向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嘉馨[1](2020)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文中指出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面临着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还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深化绿色发展相关机制的声音还环绕在耳旁,可见,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关系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排污权交易制度正是依托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之上应运而生的,所以有必要从排污权交易这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出发,研究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排污权交易及其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回顾了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历程,从交易标的、分配情况和交易情况描述了其发展现状,然后以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为例,从“量”的角度直观分析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之后试点地区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发现在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工业总产值也在持续增长。接着,本文以我国2002-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例,构建PSM-DID模型,以2007年确定的试点省市作为实验组,其他省市作为对照组,将绿色发展效应分为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并以熵值法测度的绿色发展得分衡量经济效应,以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衡量环境效应,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确实带来了绿色发展效应,即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相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都提高了,但是其效应随着试点时间变长有所下降。研发投入强度、市场化指数和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降低能够带来绿色发展得分的提高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从而带来显着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本文结合结论给出了提高排污权交易制度绿色发展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继续优化排污权交易机制、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市场更多自主权、政府导向助力绿色发展。
马家军[2](2019)在《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观念的普及、国际减排协议的广泛达成,碳减排成为全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揭示关键因素对经济系统或具体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是制定有效减排政策、实施积极减排举措的前提,也是学界研究热点。目前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考虑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研究仍有待完善。本文构建了考虑结构因素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探讨生产与需求视角下的碳排放影响机理。首先,通过拓展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将经济子系统生产环节的需求与供应关系变动的影响纳入分解模型,从子系统角度识别和量化分析生产与需求侧排放影响关键行业和因素;为进一步挖掘我国碳排放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以生产侧直接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为例,构建电力子系统模型,从产业关联性和经济增长驱动力结构变动的视角,研究电力结构、需求结构等因素对电力行业碳排放变动的影响机理;然后引入地区电力传输模型,从地区供需结构视角,分析电力传输结构、地区发电结构等对区域电力消费结构和碳排放责任的影响;最后,以需求侧间接碳排放重点行业——建筑行业为例,结合一手调研数据,从消费终端的物料投入与能源使用结构视角,将建筑材料投入结构和能源供应情景纳入生命期评价模型,分析初始投入结构和运行能源供应模式等因素对间接排放部门碳排放表现的影响。文章主要结论如下:能源使用结构与生产效率的变动是导致碳排放出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需求结构变动的减排影响远不及生产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并且需求结构的变动在研究期内并非总是朝着有利于减排的方向发展;短期内,推进生产和需求结构的优化仍是促进减排的重要努力方向,长期看,能源结构优化的减排效应最显着;加强间接部门固定资产形成规模与运行管理对于降低来源于需求因素的排放增长至关重要;缺乏监督和运行管理情况下在能源使用终端配置节能设备和智能系统很难实现既定节能减排效果;同时对于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应谨慎布局新能源技术和设备。
吴志华[3](2018)在《“新电改”形势下A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电力供需形势由原先的供应紧缺转变为当前的电力宽松,电力购销形成买方市场。2015年初,国家正式开启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将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逻辑,通过在发电侧、售电侧引入市场竞争,刺激电力需求,完善电力市场运作机制。A核电公司作为核电公司,在商运后的初期,受国家政策扶持和江苏省的支持,基本以基荷运行发电上网,年度经济效益可观。近期,受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影响,A核电公司原先倚靠的“计划电量”收窄,更多电量需要在电力市场通过竞争手段获取。A核电公司原先的发展战略是对商运初期的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不符合公司当前及未来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使用战略分析方法如SWOT、PEST以及波特的五力模型等,对当前A核电公司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特别注重对国家“新电改”体制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长寿公司”的理念来修正和完善分析过程,发现原有战略已不适合公司发展,A核电公司需要将电力营销由职能战略上升为业务战略并加强管控,由此制定了A核电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以指导A核电公司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同时对全国电力发展、核电产业布局及核电建设运营相关的产业发展提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王言国[4](2017)在《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高速崛起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之电力控制保护行业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南瑞继保是全国自主创新重大典型宣传企业。本文按照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组织和实施、实践总结、问题及思考的顺序对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案例分析之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等理论研究成果,国外的主要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国家创新、创新进化论、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等内容,国内的主要是自主创新的涵义、特点、能力、学习模式等研究内容。本文回顾了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包括中国电力控制保护行业和南瑞继保的发展情况,以及南瑞继保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了南瑞继保为什么选择自主创新战略,以及自主创新的理念、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模式选择。本文介绍了南瑞继保组织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机制,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互促进机制、"全员研发、全员营销、全员质量"的组织模式、科学的研发管理体系、三大创新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然后分别介绍了南瑞继保在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上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本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本文提炼了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四个关键成功经验: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关键要素;原始创新是最有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模式,是获得先发优势成长为领军企业的能力要求;只有掌握并保持核心技术的领先,才能掌握自主创新和行业发展的主导权;把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作为自主创新的导向,可以有效辨别"真伪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本文最后分析了新形势下南瑞继保自主创新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思路:改变目前直接派人以产品直销为主进行国际化的市场策略,转向以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主带动国际市场拓展的策略;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并购有技术储备的相关公司,优先在工业控制方向联合创新加速外延发展;借助国家混合所有制试点的战略机遇,重新建立核心人才尤其是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保持公司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的根基。本文在研究自主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框架、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核心能力理论等方法,以大量的实证分析和数据为依据,对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南瑞继保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找到成功因素和需要改进的方向,支撑公司实现"全球电气控制领域竞争力前三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电力控制保护行业乃至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借鉴,为自主创新相关理论提供事实支撑。
袁晓辉[5](2014)在《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城作为承载创新活动集中产生的载体,是引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也将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本文旨在融合创新理论与城市理论,探索从空间规划角度支撑科技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论文系统梳理了创新理论和城市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国内外科技城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发展演化框架。通过对北京未来科技城和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深入调查与国内外其他科技城的综合分析,论文研究了科技城在产业布局、社会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机制和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面向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框架,并在规划实例进行了应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六个方面。1)科技城实现创新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五个演化机理:知识创新源、人力资本、嵌入性、创新环境和全球-地方联结;科技城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政策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科技城发展环境需要产业氛围、人才氛围和空间氛围的互动。2)科技城产业布局要点为:加强创新源带动作用、集中布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关联布局相关技术基础企业、弹性布局研究开发生产综合体、分散布局主体间互动交流平台、预留消费者服务业发展空间。3)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为:年龄结构年轻化、教育水平两极化、职业构成多样化和收入水平两极化。人才氛围营造需要满足知识型工作者和服务型工作者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同时促进阶层间的互动与交流。4)科技城空间结构在经济、社会、信息和规划机制的影响下,呈现出以创新源、知识共享和科技服务功能为核心,专业化创新生产单元和多样化生活服务单元环绕,相关功能组团为外围的空间结构,区别于传统新城和开发区。5)科技城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生活方式影响各类用地的规模与组合模式,呈现出专业化、混合化和弹性化的新特征。6)科技城总体规划在参与主体、服务重点、基本思路、操作方法和成果特征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新城规划;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包括科技产业体系的模块化组织,M型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空间匹配,促进集聚空间效应发挥的技术植入和镶嵌体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混合土地利用模式,集成优化的智慧基础设施和弹性可操作的规划实施引导。
李飞[6](2014)在《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跨组织关系管理的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我国产学合作的现实情境问题,以文献分析、探索性案例等研究方法,对大量文献材料进行研究梳理以及对4家典型案例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从跨组织关系管理的视角构建了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理论模型;随后,通过对177家样本企业的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理论模型作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提升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若干政策建议。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来,从“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到“协同创新”的战略导向,逐步将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提高到当前空前重要的水平。纵观世界经济社会环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态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技术追赶和局部技术赶超的战略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通过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社会办学资源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然而,大学与产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产学协同创新的瓶颈和障碍依然存在,产学合作在创新创业联动机制下衍生出更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研究基于现实情境,通过剖析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以期为当前协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本研究提出了重点解决的三个科学问题:第一,从企业与大学的协同关系管理的视角,分析提出不同类型产学协同关系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第二,以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剖析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第三,在创业导向的战略态势下,如何管理产学协同关系,提升产学协同创新绩效。首先,本文通过对产学协同创新、智力资本、创业导向、创新政策等大量文献的研究,分析了相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发展现状,提炼和总结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和理论概念,并对相关理论概念、基本假设、研究变量、变量间的影响关系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其次,本文选取了北京QHTF股份公司、浙江XHC股份公司、苏州ZDXB医药科技公司、浙江ZHJD股份公司等四家典型案例企业,通过对案例企业产学协同创新历程的客观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研究和归纳总结,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提出了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基本理论假设。在本文的第四章中,基于文献综述、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进一步结合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深层次理论探讨,提出了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产学协同创新机制、创业导向对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等相关理论问题的影响路径、影响关系和假设命题,构建了产学协同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概念模型、产学协同创新作用机制(中介效应)概念模型、创业导向对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模型等三个子理论模型。接下来,本文采用问卷研究方法,通过电子邮件、现场发放、网络填写、聘请第三方专业信息服务公司等问卷采集渠道向企业高管发放问卷。调研过程中,回收问卷241份,其中有效问卷177份。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理论模型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指出,关联型产学协同关系、交易型产学协同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智力资本是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中介变量,创业导向对产学合作过程的部分创新路径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并总结提出了产学协同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产学协同创新机理(中介效应模型)、创业导向对产学协同过程的调节作用机理等理论模型。随后,通过能力、过程、资源、环境的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对当前产学协同创新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结合本文研究成果提出了创新政策的设计思路。依据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理论模型,结合我国当前产学协同创新实践的背景和问题,本文给出了提升我国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若干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等进行了总结,并从产学协同关系的测量、产学合作在学科上的差异性、跨组织关系的动态性管理等角度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认为,产学协同关系管理的深化研究、多元化战略与产学协同关系管理、产学合作伙伴的搜索与匹配等都将是未来值得探索的重要理论问题。总得来说,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探索性案例研究、问卷调研、管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跨组织关系管理的视角提出并构建了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理论模型,发展并完善了协同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在智力资本、创业导向等研究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对指导我国产学协同创新实践和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沈群红,封凯栋[7](2014)在《企业组织战略导向、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组织系统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正从以制造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转向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创新型组织与非创新型组织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分析促进创新企业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特别是制度环境的演进可以发现,实现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组织系统转变,需要调整企业长期的战略意图,改变决策者认知,增强决策者与掌握技术知识的研发人员的沟通交流,并通过决策权力的适度分散来实现组织的有效动员。
应六二[8](2013)在《坚持科技创新 促进热电联产持续健康发展》文中提出一、前言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苏州市现有热电企业71家,全市2012年期末热电总装机容量为313.06万千瓦时,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9.68%。2012年热电
曾建新[9](2013)在《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核电的复兴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核电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能源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进步问题,核电技术创新也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发展,从工程应用技术向技术经济管理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对世界和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状况了解的深入,许多学者把眼光集中到核电产业发展管理上来,其中核电产业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日显重要的方面。在已有研究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将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问题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问题:产权及其结构的演化和功能机制问题,即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因素的作用问题;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问题,以及它们与产权结构因素的关系问题;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性质与评价问题。以上三个问题构成了研究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源产权向企业法人产权演化的机理和产权内部结构关系。按照“产权界定、产权行使、行权结果”的思路,在委托代理方式下,由反映归属的权属结构、反映权能配置的权能结构、反映行权结果的收益结构组成。产权结构发生变化方式就存在主体变化、客体变化、行权方式变化和权能属性变化四种。其次,本文按照“行为动力、技术创新动力、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逻辑,分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动力是由主体的需求或欲望产生的目标,在内外部各激发因素和制约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创新的收益预期,最后以决策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将各因素所蕴含或产生的收益(正或负的收益)内化于企业产权。深入探讨了核电技术创新的性质与特性,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影响模型。然后,专门分析了企业产权结构在权属、权能和收益的三个方面具体结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核电产业和企业状况,探讨了产权三方面的结构演变对企业相关主体技术创新决策影响机理,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概念模型,并选取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反应堆技术创新两个案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上述基础上,确定了产权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模型,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结合我国核电产业企业的特点和状况,对影响企业产权结构的因素,构建了测度的指标,采用Likert7.0量表测量方法;把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非产权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方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处理,采用AMOS7.0和SPSS for windows11.5软件工具,进行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检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假设都通过了检验。最后,本文考虑了核电技术自身演变规律和中国现实背景,并借鉴世界核电大国的核电产业发展与技术演变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核电技术创新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严恺[10](2010)在《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市场营销思想被引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在竞争中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无庸讳言,受传统观念、经济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营销思想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渐进的。在电力企业中,市场导向意识、顾客导向意识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战略发展、市场营销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服务营销思想,对电力企业来说更是新鲜事物,还未能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思想一样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本文作者在WX供电公司工作已六年,参与了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的工作。本文是作者对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和思考。论文首先研究了服务营销学兴起与发展,用PEST法分析了WX供电公司宏观竞争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分析,然后用SWOT法分析了WX供电公司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其次提出了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现状,并对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提出了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的优化策略。
二、华能南京电厂的“创新导向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能南京电厂的“创新导向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 |
1.4.2 排污权交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 |
1.4.3 文献述评 |
1.5 创新点 |
2 排污权交易制度相关理论 |
2.1 排污权 |
2.2 排污权交易制度 |
2.2.1 排污权交易制度含义 |
2.2.2 排污权交易制度内容 |
2.2.3 排污权交易制度优点 |
2.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科斯定理 |
2.4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
2.4.1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环境效应 |
2.4.2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效应 |
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3.1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 |
3.2 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地区发展现状 |
3.2.1 交易标的 |
3.2.2 分配情况 |
3.2.3 交易情况 |
3.3 试点地区的减排效果与经济发展 |
4 排污权交易机制绿色发展效应实证研究 |
4.1 模型选择 |
4.1.1 双重差分法 |
4.1.2 倾向得分匹配法 |
4.1.3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 |
4.2 实证分析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绿色发展效应实证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排污权交易机制,协助绿色发展 |
5.2.2 增强企业研发投入,促进绿色发展 |
5.2.3 给予市场更多自主权,推进绿色发展 |
5.2.4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助力绿色发展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 |
1.5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碳排放责任评价研究综述 |
2.1.1 碳排放系数 |
2.1.2 国家和地区视角的碳排放 |
2.1.3 典型行业视角的碳排放 |
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2.3 不同视角下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 |
2.3.1 国家和地区视角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3.2 典型行业视角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4 相关基础理论与模型 |
2.4.1 投入产出理论 |
2.4.2 结构分解分析模型 |
2.4.3 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 |
第3章 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分析理论框架 |
3.1 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的概念界定 |
3.2 结构变动的表现形式 |
3.2.1 能源生产与供应结构变动 |
3.2.2 产业结构与供需结构变动 |
3.3 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范式 |
3.3.1 问题的属性分析与研究逻辑 |
3.3.2 模型框架构建 |
3.3.3 基于影响机理的减排策略分析 |
3.4 典型行业的选择依据 |
第4章 结构变动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 |
4.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4.2 模型构建 |
4.2.1 生态投入产出模型 |
4.2.2 子系统拓展模型 |
4.2.3 结构分解拓展模型 |
4.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
4.3 不同视角下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比较分析 |
4.3.1 碳排放来源与构成 |
4.3.2 子系统碳排放变动差异分析与典型行业识别 |
4.3.3 关键因素厘定与对比分析 |
4.3.4 结构变动对经济系统和典型行业排放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结构对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 |
5.1 电力需求趋势以及碳排放情况 |
5.2 经济系统下电力行业排放分析模型 |
5.2.1 电力子系统模型 |
5.2.2 电力排放测算模型 |
5.2.3 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
5.3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
5.4 发电排放及影响机理分析 |
5.4.1 碳排放变化趋势 |
5.4.2 碳排放影响因素 |
5.4.3 结构变动影响分析 |
5.5 碳排放趋势情景分析 |
5.5.1 情景设置 |
5.5.2 情景模型 |
5.5.3 情景结果 |
5.6 电力结构清洁化背景下的减排策略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输结构影响的区域电力碳排放差异分析 |
6.1 电力供需不平衡与排放空间转移情况 |
6.2 模型方法 |
6.2.1 电力传输结构模型 |
6.2.2 生产和消费端排放测算模型 |
6.2.3 发电传输结构分解模型 |
6.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
6.3 电力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影响因素 |
6.3.1 电力消费结构 |
6.3.2 电力消费排放强度变动趋势 |
6.3.3 电力消费隐含排放变动趋势 |
6.3.4 发电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6.4 基于结构变动的减排策略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筑碳排放评价与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
7.1 建筑部门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
7.2 模型方法 |
7.2.1 生态投入产出模型 |
7.2.2 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测算框架 |
7.2.3 能源供应模式情景设置 |
7.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
7.3 能耗与排放测算结果 |
7.3.1 生命期能耗与排放构成 |
7.3.2 建造阶段投入结构的排放影响 |
7.3.3 运行阶段的能源供应结构的排放影响 |
7.4 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策略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8.2 主要结论 |
8.3 政策启示 |
8.4 文章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新电改”形势下A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分析 |
1.3.2 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分析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 |
2.1 核能发电原理及国家电改政策简述 |
2.1.1 核能发电原理介绍 |
2.1.2 国家电改政策简述 |
2.2 战略相关理论介绍 |
2.2.1 PEST理论介绍 |
2.2.2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
2.2.3 SWOT理论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核电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A核电公司原发展战略分析 |
3.1.1 A核电公司原发展战略介绍 |
3.1.2 A核电公司原发展战略适应性分析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新电改”下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2 “新常态”下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2.5 宏观环境分析总结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竞争对手分析 |
3.3.2 替代品分析 |
3.3.3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3.4 供应商议价分析 |
3.3.5 买方议价分析 |
3.3.6 行业环境分析总结 |
3.4 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
3.4.1 内部优势资源和能力分析 |
3.4.2 公司劣势分析 |
3.4.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四章 A核电公司战略组合及定位 |
4.1 SWOT战略组合 |
4.2 国际核电企业的发展战略内容 |
4.3 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内容 |
4.4 战略选择和定位 |
4.5 业务战略目标 |
第五章 战略实施举措分析 |
5.1 公司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分析与修订 |
5.2 重点领域实施目标 |
5.2.1 核心职能战略 |
5.2.2 辅助职能战略 |
5.3 资源保障措施制定 |
5.4 售电公司运营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A核电公司战略研究展望 |
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6.2.2 后续可研究方向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回顾 |
第一节 中国电力控制保护行业发展回顾 |
第二节 南瑞继保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 |
第四节 自主创新的内部条件 |
第五节 确立自主创新战略 |
第四章 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组织实施 |
第一节 自主创新机制 |
第二节 原始创新 |
第三节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四节 集成创新 |
第五章 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总结 |
第一节 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的创新精神 |
第二节 进行原始创新获得先发优势 |
第三节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自主权 |
第四节 以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为导向 |
第六章 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以技术和研发拓展国际化 |
第三节 加强并购与联合创新 |
第四节 重塑人才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自主创新能力竞争加剧 |
1.1.2 国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1.1.3 科技城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 |
1.1.4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转型需要示范 |
1.1.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明确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意义 |
1.2.2 尝试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理论框架 |
1.2.3 揭示科技城规划区别于一般新城规划和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内涵 |
1.3 研究界定 |
1.3.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1.3.2 科技城规划 |
1.3.3 四大未来科技城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 |
1.5.2 案例研究 |
1.5.3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5.5 理论实践互动反馈 |
第2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研究进展 |
2.1 科技城发展过程与创新驱动的科技城 |
2.1.1 世界科技城总体发展过程研究 |
2.1.2 科技城向创新驱动的演进 |
2.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2.2.1 产业链与创新集群视角 |
2.2.2 产业模块与创新网络视角 |
2.2.3 产业支撑与区域创新系统视角 |
2.2.4 产业类型与创新知识基础视角 |
2.2.5 已建科技城的产业布局模式 |
2.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社会结构研究 |
2.3.1 社会阶层构成特征研究 |
2.3.2 创意阶层特征和需求研究 |
2.3.3 社会阶层分异研究 |
2.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2.4.1 知识和创新视角 |
2.4.2 社会空间视角 |
2.4.3 生态格局视角 |
2.4.4 已建科技城的空间结构 |
2.5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2.5.1 科研生产视角 |
2.5.2 人才需求视角 |
2.5.3 创新环境视角 |
2.6 研究进展总结 |
第3章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与发展环境 |
3.1 科技城创新的激发因子 |
3.1.1 企业 |
3.1.2 大学和研究机构 |
3.1.3 人才 |
3.1.4 政府 |
3.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演化机理 |
3.2.1 演化机理 1:知识创新源(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source) |
3.2.2 演化机理 2: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
3.2.3 演化机理 3:嵌入性( embeddedness) |
3.2.4 演化机理 4:创新环境( innovation milieu) |
3.2.5 演化机理 5:全球—地方联结( global-local nexus) |
3.2.6 五个演化机理的相互作用 |
3.3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阶段 |
3.3.1 起步期:政策驱动下的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 |
3.3.2 发展期:投资驱动下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发展 |
3.3.3 成熟期:创新驱动下的多样化系统性的自组织发展 |
3.4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环境 |
3.4.1 产业氛围 |
3.4.2 人才氛围 |
3.4.3 空间氛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企业访谈的科技城产业布局研究 |
4.1 央企主导的科技城产业布局:北京未来科技城 |
4.1.1 主要产业构成 |
4.1.2 产业集聚机制 |
4.1.3 产业组织模式 |
4.1.4 产业创新机制 |
4.1.5 产业布局模式 |
4.2 多类型企业共生的科技城产业布局:武汉未来科技城 |
4.2.1 主要产业构成 |
4.2.2 产业集聚机制 |
4.2.3 产业组织模式 |
4.2.4 产业创新机制 |
4.2.5 产业布局模式 |
4.3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 |
4.3.1 科技城的主要产业类型 |
4.3.2 理想的科技城产业氛围营造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科技城社会结构分析 |
5.1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理论及假设 |
5.1.1 高技术社会结构特征理论 |
5.1.2 创意阶层特征及空间需求研究 |
5.1.3 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假设 |
5.2 两个未来科技城的企业人才调查 |
5.2.1 调查概况 |
5.2.2 受调查者基本构成特征分析 |
5.2.3 受调查者居住通勤情况分析 |
5.2.4 受调查者对当前空间的评价 |
5.2.5 受调查者理想工作生活空间 |
5.2.6 调查结果分析与局限性 |
5.3 关于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的讨论 |
5.3.1 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 |
5.3.2 中国科技城社会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讨 |
5.4 理想的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 |
5.4.1 科技城的人才氛围 |
5.4.2 科技城人才氛围营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案例分析和理论演绎的科技城空间结构研究 |
6.1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
6.1.1 经济 -空间机制 |
6.1.2 社会 -空间机制 |
6.1.3 信息 -空间机制 |
6.1.4 规划 -空间机制 |
6.1.5 几种机制整合 |
6.2 创新驱动的科技城空间结构模式 |
6.2.1 空间接触需求及匹配 |
6.2.2 中央研发休闲区CR2D |
6.2.3 企业生产创新单元 |
6.2.4 居民生活服务单元 |
6.2.5 外围功能组团 |
6.2.6 与其他类型城区空间结构的比较 |
6.3 四大未来科技城空间结构特征与评价 |
6.3.1 区域空间结构 |
6.3.2 内部空间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科技城土地利用研究 |
7.1 土地利用混合 |
7.1.1 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关系 |
7.1.2 生活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3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关系 |
7.1.4 混合用地:第四类空间 |
7.1.5 用地功能混合和邻近情况评估 |
7.2 各类用地特征 |
7.2.1 高技术制造业用地 |
7.2.2 生产者服务业用地 |
7.2.3 消费者服务业用地 |
7.2.4 单一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5 混合功能的居住用地 |
7.2.6 交通设施用地 |
7.2.7 绿地与广场用地 |
7.2.8 用地构成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考与建议 |
8.1 科技城规划理论核心 |
8.1.1 科技城规划的概念回顾 |
8.1.2 科技城规划的基本问题 |
8.1.3 科技城规划的作用机制 |
8.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框架探讨 |
8.2.1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
8.2.2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系统提出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核心机制 |
9.2.2 揭示科技城当前发展的现实特征与理想模式 |
9.2.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内容创新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科技城演化发展框架的实践验证 |
9.3.2 国内创新驱动的科技城发展的特征研究 |
9.3.3 科技城总体规划编制的指标体系研究 |
9.3.4 科技城发展的其他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未来科技城产业组织及配套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未来科技城企业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跨组织关系管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现全面技术追赶和局部技术赶超的战略需求日趋紧迫 |
1.1.2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空前重要 |
1.1.3 通过产学协同破解当前创新困境的路径愈发明显 |
1.1.4 创新与创业的联动机制下产学协同瓶颈更加突出 |
1.2 研究问题与创新点 |
1.2.1 拟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产学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1 产学协同创新的相关概念 |
2.1.2 产学协同创新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2.1.3 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
2.1.4 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5 小结 |
2.2 关于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1 智力资本的定义 |
2.2.2 智力资本的构念 |
2.2.3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2.4 小结 |
2.3 关于创业导向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创业导向的概念 |
2.3.2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概念 |
2.3.3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的概念 |
2.3.4 创业导向的相关问题研究 |
2.3.5 小结 |
2.4 关于创新政策的相关研究 |
2.4.1 创新政策的基本内涵 |
2.4.2 创新政策的分析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3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方法概述 |
3.1.2 研究方案设计 |
3.2 北京QHTF股份公司产学协同创新案例 |
3.2.1 案例情况介绍 |
3.2.2 产学协同创新历程 |
3.2.3 产学协同创新机制 |
3.3 浙江XHC股份公司产学协同创新案例 |
3.3.1 案例情况介绍 |
3.3.2 产学协同创新历程 |
3.3.3 产学协同创新机制 |
3.4 苏州ZDXB医药科技产学协同创新案例 |
3.4.1 案例情况介绍 |
3.4.2 产学协同创新历程 |
3.4.3 产学协同创新机制 |
3.5 浙江ZHJD股份公司产学协同创新案例 |
3.5.1 案例情况介绍 |
3.5.2 产学协同创新历程 |
3.5.3 产学协同创新机制 |
3.6 案例比较分析 |
3.6.1 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 |
3.6.2 产学协同关系与智力资本 |
3.6.3 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 |
3.6.4 创业导向的调节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4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理论模型 |
4.1 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的理论假设 |
4.1.1 关联型关系与创新绩效 |
4.1.2 交易型关系与创新绩效 |
4.1.3 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 |
4.2 产学协同创新作用机制的理论假设 |
4.2.1 产学协同关系与智力资本 |
4.2.2 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 |
4.3 创业导向对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1 创业导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综述 |
4.3.2 创业导向对产学协同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假设 |
4.4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概念模型 |
4.5 理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 |
4.6 本章小结 |
5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采集 |
5.1.3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 |
5.1.4 因子分析 |
5.1.5 样本描述 |
5.1.6 小结 |
5.2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1 产学协同关系 |
5.2.2 创业导向 |
5.2.3 智力资本 |
5.2.4 创新绩效 |
5.2.5 小结 |
5.3 产学协同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 |
5.3.1 协同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 |
5.3.2 产学协同关系的交互作用 |
5.3.3 小结 |
5.4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 |
5.4.1 初步数据分析 |
5.4.2 产学协同创新机理 |
5.4.3 创业导向的调节效应 |
5.4.4 小结 |
5.5 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提升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
6.1 产学协同创新的政策现状 |
6.1.1 创新能力方面的政策 |
6.1.2 创新过程方面的政策 |
6.1.3 创新资源方面的政策 |
6.1.4 创新环境方面的政策 |
6.1.5 现有政策的不足 |
6.2 创新政策的设计思路 |
6.3 创业导向产学协同创新政策体系 |
6.3.1 以提升智力资本为核心,构建协同研发能力与人才开发能力 |
6.3.2 加强二元型产学协同关系建设,优化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
6.3.3 适度有效地激励创新创业活力,提高产学协同创新效率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
7.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企业组织战略导向、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组织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追赶到创新:对组织的挑战 |
二、比较研究的背景和分析框架 |
三、三类不同企业组织系统的比较研究 |
1. 合资企业的技术引进导向及其组织系统 |
2. 代理企业的短期垄断利润导向及组织系统 |
3. 创新型企业的能力成长导向及其组织系统 |
四、结论 |
(8)坚持科技创新 促进热电联产持续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管理创新是热电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基础 |
三、技术创新是热电企业转型升级的永续动力 |
四、科技创新是热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突破口 |
五、科技创新是热电企业技术信息交流的永恒主题 |
六、结语 |
(9)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核电复兴与我国的核电发展选择 |
1.1.2 世界核电技术的代际演进与发展现状 |
1.1.3 我国核电发展的主要问题 |
1.1.4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的动力问题 |
1.1.5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的产权结构因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核电技术 |
1.3.2 技术创新动力 |
1.3.3 产权与产权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章节安排 |
1.4.3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产权结构及其功能理论述评 |
2.1.1 产权的形成、交易费用和最优产权结构 |
2.1.2 产权的属性及其功能 |
2.1.3 产权结构相关的实证研究 |
2.2 技术创新动力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2.2.1 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状况 |
2.2.2 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测度与评价 |
2.2.3 技术创新及动力的产权因素影响研究状况 |
2.3 核电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2.3.1 关于核电技术创新的特征 |
2.3.2 关于我国核电技术创新中主要问题的研究状况 |
2.4 理论与文献研究述评 |
3 企业产权结构演化机理与我国核电产权特征 |
3.1 产权结构的组成与作用机制 |
3.1.1 异质性资源的产权结构及其特性 |
3.1.2 要素视角和功能视角的产权结构组成 |
3.1.3 产权结构变化的致因路径 |
3.1.4 产权的行为过程机制与产权结构的作用 |
3.2 产权从所有者到企业的转化:企业产权结构的形成 |
3.3 我核电产业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 |
3.3.1 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类型 |
3.3.2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委托代理还是代表? |
3.3.3 世界和我国核电产业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作用机理 |
4.1 核电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产权机理 |
4.1.1 技术创新动力形成的一般机制 |
4.1.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框架 |
4.1.3 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4.1.4 核电技术创新的约束特征与动力机制 |
4.1.5 产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
4.1.6 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性质 |
4.2 产权权属结构的作用机理 |
4.2.1 所有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关系:文献回顾 |
4.2.2 所有制对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制 |
4.2.3 权属结构影响技术创新动力的一般机制 |
4.2.4 权属结构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 |
4.3 产权权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
4.3.1 权能结构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文献回顾 |
4.3.2 企业产权权能配置与行为导向 |
4.3.3 权能结构的技术创新动力作用机制 |
4.3.4 权能结构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中国特征 |
4.3.5 我国核电企业权能结构的技术创新动力影响机制 |
4.4 产权收益结构的作用机理 |
4.4.1 企业技术创新相关主体的需求与技术创新激励:文献回顾 |
4.4.2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相关主体的收益结构与期望值 |
4.4.3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收益结构的动力影响机制 |
4.5 产权结构作用的演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析 |
5.1 作为行为影响因素的产权结构界定 |
5.1.1 产权结构:受体与施体的确定 |
5.1.2 基于代理人动力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
5.1.3 影响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定义 |
5.1.4 企业产权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 |
5.2.1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原则 |
5.2.2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分类框架 |
5.2.3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识别与分类 |
5.3 产权结构因素内涵及对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定性分析 |
5.3.1 权属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
5.3.2 权能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
5.3.3 收益结构因素的内涵及影响性质 |
5.4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核电技术创新动力模型与假设 |
5.4.1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模型 |
5.4.2 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观测 |
5.4.3 影响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非产权结构因素 |
5.4.4 企业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影响的假设 |
5.5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
5.5.1 案例选取方法 |
5.5.2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产权结构 |
5.5.3 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反应堆技术创新 |
5.5.4 两大集团的核电技术创新动力与产权结构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问卷设计 |
6.1.2 变量测度 |
6.1.3 问卷发放与研究样本 |
6.2 数据分析 |
6.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2 回归分析 |
6.2.3 实证结果总结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核电技术演变与中国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
7.1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特征与企业产权特点 |
7.1.1 核电主要国家的产权模式与演变趋势 |
7.1.2 核电主要国家的产业组织模式 |
7.1.3 核电大国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7.2 核电技术演进规律与自主创新的产权结构安排策略 |
7.2.1 基于技术轨道结构理论的核电技术演变规律 |
7.2.2 核电堆型技术的差异与分布 |
7.2.3 世界核电技术演进阶段与技术发展趋势 |
7.3 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
7.3.1 核电自主化发展与核电技术自主创新政策 |
7.3.2 我国核电技术路线选择的演变历程 |
7.3.3 核电发展的路线、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差异 |
7.3.4 我国核电产权结构演变 |
7.4 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
7.4.1 基于核电技术演进规律的技术创新选择 |
7.4.2 基于国情和国际经验的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产权结构选择 |
7.4.3 相关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非产权要素等方面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世界与中国核电站一览表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实证研究的主要企业名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1.2 服务营销学的产生及进程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2 基于SWOT模型的WX供电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WX供电公司的基本情况 |
2.2 WX供电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2.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WX供电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2.3.1 电网运行发展情况分析 |
2.3.2 营销管理状况分析 |
2.3.3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
2.3.4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2.4 WX供电公司的SWOT模型分析 |
3 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3.1 电力销售市场现状 |
3.1.1 2008年公司营销技经指标完成情况 |
3.1.2 2008年公司营销指标分析 |
3.2 营销技术装备 |
3.2.1 营销技术支持系统 |
3.2.2 电能计量中心 |
3.2.3 电力需求侧管理 |
3.3 服务营销机构组织架构及人员现状 |
3.4 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
3.4.1 服务营销的组织体系存在弊端 |
3.4.2 服务营销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
3.4.3 电力需求侧管理认识不够 |
3.4.4 电力计量工作有待提高 |
4 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的优化策略 |
4.1 整合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机构策略 |
4.1.1 服务营销组织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2 服务营销组织机构的整合思路 |
4.1.3 整合后的服务营销组织架构 |
4.1.4 整合后服务营销各部门与岗位职责 |
4.2 优化服务营销主要业务流程策略 |
4.2.1 业扩报装流程 |
4.2.2 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流程 |
4.2.3 欠费停复电工作流程 |
4.3 优质服务策略 |
4.3.1 WX供电公司在优质服务上的主要实践 |
4.3.2 当前优质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3 做好优质服务的措施 |
4.4 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 |
4.4.1 技术手段 |
4.4.2 管理手段 |
4.4.3 财政手段 |
4.5 品牌宣传策略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华能南京电厂的“创新导向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分析[D]. 李嘉馨.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2]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D]. 马家军. 天津大学, 2019(06)
- [3]“新电改”形势下A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吴志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4]南瑞继保自主创新战略的实践研究[D]. 王言国. 南京大学, 2017(09)
- [5]创新驱动的科技城规划研究[D]. 袁晓辉. 清华大学, 2014(05)
- [6]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创新机理研究 ——跨组织关系管理的视角[D]. 李飞. 浙江大学, 2014(12)
- [7]企业组织战略导向、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组织系统的比较研究[J]. 沈群红,封凯栋.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 [8]坚持科技创新 促进热电联产持续健康发展[A]. 应六二. 第二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9]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D]. 曾建新. 中南大学, 2013(01)
- [10]WX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严恺.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