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内障抽样调查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韩丁,杜蓓,周祎,魏瑞华[1](2021)在《天津市视障学校学生视觉损害的病因及康复现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天津市视障学校学生视觉损害的分级及病因,分析不同类型助视器的康复效果,为儿童视觉损害的康复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于2019-08/09纳入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学生86例。通过视力、屈光及眼部检查等方法,评估学生视觉损害的分级及主要病因。对盲和低视力学生分别验配3种远用及近用助视器,分析其康复效果。结果:学生86例中盲49例,低视力37例,主要病因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26例(30%)。盲和低视力学生应用助视器后康复远视力均有所提升(F=110.59,P<0.01),低视力组远视力优于盲目组(F=184.06,P<0.01)。盲目组应用3种远用助视器脱残率及低视力组脱残率均无差异,3种近用助视器阅读成功率在盲目组无差异,低视力组电子助视器优于手持放大镜及眼镜式助视器(χ2=7.974、10.571,均P<0.01)。结论:儿童视觉损害以先天性眼病为主,验配合适的助视器可提高其康复效果,低视力患者电子助视器康复效果优于手持放大镜及眼镜式助视器。
孙洁[2](2021)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以及术后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按计划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除外),手术采用相同型号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和25G显微玻璃体切割系统,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首诊原因及白内障类型,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发生率、再手术时间以及发生原因等。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不同因素对术后再手术发生率的影响。X2检验用于分析白内障术后再手术不同原因发生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搜集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儿870例(1044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4.0%(146/1044),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虹膜粘连、继发性青光眼、斜视、IOL异位、眼球震颤、视网膜脱离。其中再次手术患者36例(42眼),发生率为4.02%。36例患儿中男28例(34眼),女8例(8眼),6例双眼再手术,30例单眼再手术,右眼19例,左眼23例。角膜直径为(9.52±1.11)mm,眼轴长度为(19.85±2.91)mm。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4.3个月(范围:2.1~84个月),再手术的年龄中位数为20.8个月(范围:3.8~106个月),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5.75个月(范围:0d~72.7个月)。再次手术的疾病种类占前三位的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54.76%,23/42)、继发性青光眼(21.43%,9/42)、瞳孔闭锁(14.29%,6/42);其他原因为人工晶状体异位(7.14%,3/42)、视网膜脱离(2.38%,1/42)。再次手术发生率在0~3月龄组为13.29%,显着高于4~12月龄组(3.82%)和13~24月龄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在2~3岁组(3.52%)、4~5岁组(1.08%)、6~7岁组(3.51%)无年龄相关性统计学差异(P>0.05);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后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和瞳孔闭锁为我院近10年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中后发性白内障是首要原因。低月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3个月)与再手术高度相关。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再次手术发生率较低。提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并非越早越好,需进行综合评估。
朱娜[3](2021)在《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国家日渐强大,党和政府对于退役军人的优抚安置非常重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抚政策,对退役军人进行优待。传统的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提供方式单一,而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尤为重要。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工作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原来传统的工作模式增加活力。将一部分行政工作之外的工作交给社工机构完成,在减轻政府部门工作量之外,也创新了工作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社会服务普遍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会工作能够针对老年退役军人这类人群的不同特点,分析需求,制定计划,解决困难。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已经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社会对老年退役军人的关注度也很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社工参与到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可能。本文以老年退役军人为服务对象,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及无结构访谈法对“优抚之家”整个服务项目的实务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选取服务活动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实务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本篇文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传统老年退役军人服务单一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中是必然趋势。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笔者对整个社工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从每个服务计划入手,着重分析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结合思考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项目的实施与运行,社会工作者基本完成了项目目标,老年退役军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社会参与提高,人际交往的圈子扩大,提升自我价值感,获得社会的尊重。第三部分,阐述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的问题以及成因,具体问题包括:一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二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支持力度不够;三是社工机构服务整体运作能力不足;四是社工开展老年退役军人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而关于问题形成的原因则包括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各方资源投入不足、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第四部分,笔者根据前文分析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退役军人过程的问题以及相关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二是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的支持力度;三是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四是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五是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工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相关建议的提出,以期为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思宇[4](2021)在《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影响因素及其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现状,分析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伤残接受度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来自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0例老年低视力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ADS),视觉相关生存质量量表(NEI-VFQ-2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得分为[81.00(72.25,85.00)]分,91.11%(164例)的患者伤残接受度为中度接受水平,6.11%(11例)的患者为低度接受水平,仅2.78%(5例)的患者伤残接受度为高度接受水平。伤残接受度四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为扩大维度[24.00(22.00,26.00)]分,转变维度[23.00(20.00,25.00)],包容维度[22.00(19.00,25.00)],从属维度[9.00(8.00,11.00)]分。2.老年低视力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总分为(53.73±14.10)分,各维度得分范围为(24.86±27.33~80.00±23.92)分,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色觉、周边视觉、社交功能、眼球疼痛、远视力、近视力、依赖、精神健康、总体视力、总体健康、角色困难。其中,得分最低的5个维度分别是角色困难(24.86±27.33),总体健康(33.61±22.63),总体视力(34.33±17.47),精神健康(36.91±19.66),依赖(43.38±26.39)。3.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眼病病程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眼病病程、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及自身价值观范围的扩大、对伤残影响的包容、从对比价值到固有价值的转变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总=0.587,r=0.531,0.515,0.532,均P<O.05)。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伤残接受度总分呈正相关(r总=0.587,r=0.157~0.627,均P<O.05)。结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眼病病程、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患者的伤残接受度水平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显着正向相关,伤残接受度越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越高。医护人员可从提高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入手,及早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健康指导,以提升患者的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水平。
李雅頔[5](2021)在《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17年-2020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单纯性先天性白内障,并接受“先天性白内障针吸+后囊膜切开+前段玻璃体切割+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随访,统计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屈光度等眼球发育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深入探讨该术式在不同年龄组,尤其是2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工作中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时机、人工晶体植入时机的选择,以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与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眼球发育规律将入组的患儿按照手术年龄分为以下四组:A组:4月≤年龄<2岁;B组:2岁≤年龄<4岁;C组:4岁≤年龄<7岁;D组:7岁≤年龄<12岁。对四组患儿进行临床建档随访6月~1年,分别记录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的眼压、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配合的患儿可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用 Stata/SE 15.1(StataCorp,College Station,USA)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实验所得结果均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检验计量资料的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正态分布即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并发症:108例(167眼)患儿中发生瞳孔移位及变形的7眼,无患儿发生虹膜粘连及瞳孔膜闭,8例(1 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及视轴区混浊,四组患儿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均未发生切口渗漏、出血、眼内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2、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术后屈光度变化:将患儿术后1月屈光度作为术后初始屈光度,4组患儿术后1年的屈光度与术后初始屈光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组间比较,术后1月及术后1年的屈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光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P>0.05)。3、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度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各阶段健眼的屈光度与患眼屈光度及屈光度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屈光度均有向近视方向漂移的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近视漂移的趋势逐渐减缓。4、最佳矫正视力:4组患儿共108例(167眼)中在末次随访时共有41例(68眼)不能配合检查视力,末次随访复查时均能追物,其余67例(99眼)患儿均可配合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比较,BCVA 小于 0.1 的有 5 眼(5.06%),BCVA 为 0.1~0.3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 为 0.3~0.5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为0.5~0.7之间的有30眼(30.30%),BCVA大于0.7的有30眼(30.30%)。5、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眼轴变化:四组患儿术后个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均有增长,且4组患儿术后各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眼轴增长幅度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减缓。6、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眼轴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眼轴与健眼眼轴相比,四组患儿术前、术后3月、6月、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健眼与患眼眼轴增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A组、D组患儿术后眼轴增长度健眼>患眼,B组、C组患儿增长速率均为患眼>健眼。7、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角膜曲率变化:四组患儿角膜曲率与随访时期的变化趋势不同,A组患儿术后各阶段角膜曲率与术前相比均有增大,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all P>0.05),B组、C组、D组患儿术后各个阶段角膜曲率对比术前大致一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8、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及术后各个阶段健眼角膜曲率与患眼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术后各阶段健眼与患眼角膜曲率增长幅度大致一致,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结论]1、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视力预后良好;2、4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均有近视漂移的趋势,4月~2岁患儿近视漂移趋势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近视漂移趋势逐渐减缓;3、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眼轴患眼眼轴及角膜曲率可正常发育,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与健眼可保持协调发育,术后视力预后较好;
赵月[6](2021)在《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采用WHO最佳矫正视力分类标准筛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分析视力障碍的原因,确定影响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旨在预测老年人发生视力障碍的风险,为识别视力障碍高危人群提供筛查工具。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查找较全面的老年人视力障碍危险因素,经过专家咨询,选取纳入研究的危险因素,制定老年人视力障碍危险因素调查表。2、随机抽取2020年6月~10月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门诊、病房及体检中心的老年人,采用现场测量参与对象的视力、生物医学测量法、问卷法并结合医院的电子病例信息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比较视力障碍组和非视力障碍组参与对象的数据信息。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预测模型中各自变量的权重,建立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视力障碍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1、造成老年人发生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白内障,其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疾病。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视力障碍组与非视力障碍组在年龄、收缩压、体力活动评分、糖尿病、眼病史、皮质类固醇使用史、长期放射线接触史、饮酒频率和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收缩压、体力活动评分、糖尿病、眼病史、皮质类固醇使用史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3、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828,0.891],P<0.001,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726。结论:1、白内障仍然是目前导致老年人视力障碍的首要原因。2、年龄、收缩压、体力活动评分、糖尿病、眼病史、皮质类固醇使用史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3、建立的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力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赵月,王爱平[7](2021)在《老年人视力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视力障碍定义、老年人视力障碍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视力障碍管理控制模式进行综述,国际视力障碍标准包括WHO(1972年)、WHO(2003年)、美国3种标准,国内标准与WHO(1972年)标准一致;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国际与国内的视力障碍形势严峻,降低视力障碍发生率刻不容缓;老年人视力障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老年人视力障碍管理控制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本研究旨在为筛查视力障碍的高危人群,及时给予干预,降低老年人视力障碍发生率,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武雅贞[8](2021)在《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斜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常伴发斜视,斜视与白内障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斜视是阻碍双眼视建立及弱视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会严重影响患儿美观和身心健康。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斜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单眼或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类型、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年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矫正方式等。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视觉康复与斜视的治疗密不可分。本文就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斜视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手术治疗时机选择以及预后等进行综述,为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汪亚飞,南安超,谢红娟[9](2021)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拟于某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24例(124眼)老年患者,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6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的SPB量表经济负担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身体负担(t=-4.273,P<0.001)、情感负担(t=-6.157,P<0.001)评分及总分(t=-7.213,P<0.001)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认知症状管理(t=9.785,P<0.001)、疾病管理(t=8.274,P<0.001)、日常生活行为管理(t=9.387,P<0.001)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调节能力(t=22.968,P<0.001)、远视力(t=7.755,P<0.001)、读和精细工作(t=20.328,P<0.001)、日常生活能力(t=10.525,P<0.001)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经干预,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4.593,P<0.05)。结论: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更能获得患者满意。
胡爱莲,王宁利[10](2020)在《中国消灭致盲性沙眼的历程》文中研究表明沙眼曾是我国首位的致盲性眼病,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终于消灭了致盲性沙眼。沙眼衣原体的发现及相关研究为防控沙眼提供了科学依据。建国70年来在沙眼防控过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长期改水改厕, 改善环境卫生, 加大基层医疗投入, 三级医疗网络建设不断完善, 新农合全面覆盖, 医疗的可及性和药物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 在这些全面防控措施下最终实现了消灭致盲性沙眼。本文回顾了我国沙眼的防控历程, 包括沙眼广泛流行期(建国之前)、沙眼病原体发现与沙眼全面有效防控(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有效遏制沙眼(改革开放后~1999年)、实现消灭致盲性沙眼(2000年之后)等几个阶段。(国际眼科纵览, 2020, 44: 289-295)
二、白内障抽样调查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内障抽样调查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视障学校学生视觉损害的病因及康复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视力及屈光检查 |
1.2.2病史及眼部检查 |
1.2.3助视器验配 |
2结果 |
2.1视觉损害分级情况 |
2.2视觉损害病因 |
2.3助视器康复效果 |
2.3.1康复远视力 |
2.3.2脱残率 |
2.3.3阅读成功率 |
3讨论 |
3.1视觉损害分级情况 |
3.2病因分析 |
3.3助视器康复效果 |
(2)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手术相关方式 |
2.1 手术方式 |
2.2 手术相关仪器与设备 |
2.3 手术器械 |
2.4 术中术后药物使用 |
3 术后检查随访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 |
1.1 先天性白内障首诊原因 |
1.2 先天性白内障类型 |
1.3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 |
2 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
2.1 再手术患者白内障类型 |
2.2 再手术的病因及手术方式 |
2.3 再手术发生的原因 |
2.4 再手术患者中伴有发育异常情况 |
2.5 再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6 再手术年龄因素 |
2.7 一期植入IOL后对再次手术发生率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的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二、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介绍及执行 |
(一)项目简介 |
1.机构简介 |
2.项目概要 |
(二)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分析 |
1.老年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 |
2.老年退役军人的需求分析 |
3.项目服务设计 |
(三)项目准备和宣传工作 |
1.前期调查与准备 |
2.宣传工作 |
(四)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及计划 |
1.总目标 |
2.具体目标 |
3.项目服务计划 |
(五)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执行 |
1.“关爱到家”走访慰问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2.“助力优抚·社工同行”个案辅导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3.“我和祖国共成长”小组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4.“老有所乐·宝刀未老”社区活动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5.“聚爱优抚·关爱传递”资源链接服务计划实务过程分析 |
(六)项目评估 |
1.方案评估 |
2.过程评估 |
3.结果评估 |
(七)项目总结 |
三、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 |
1.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行政色彩较严重 |
2.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支持力度不够 |
3.社工机构整体服务运作能力欠缺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与监管不力 |
(二)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成因 |
1.政府与社工机构地位不平等 |
2.各方资源投入不足 |
3.社工行业及社工自身存在不足 |
4.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不规范 |
四、解决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过程问题的对策 |
(一)政府要鼓励引导社工机构发展 |
1.促进政府职能转型 |
2.加强社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
(二)加大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力度 |
1.扩大资金来源 |
2.多方协作提供服务 |
(三)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
1.落实员工激励制度 |
2.完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 |
3.机构提高链接资源能力 |
4.打造项目品牌 |
5.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
(四)社会工作者要增强自身专业性 |
1.提升社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
2.加大机构督导力度 |
3.服务介入过程注重技巧的运用 |
(五)注重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过程的专业性 |
1.立足项目需求开展服务 |
2.注重评估方式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影响因素及其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相关概念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资料收集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沟通问题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老年低视力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现状 |
3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
4 老年低视力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现状 |
5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现状 |
2 老年低视力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现状 |
3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
4 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全文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 |
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低视力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视力障碍的定义 |
1.2.1 国际标准 |
1.2.2 国内标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计算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危险因素的选取 |
2.3 视力障碍的诊断 |
2.4 视力障碍原因的确定标准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2.5.1 视力检查 |
2.5.2 临床指标的测量 |
2.5.3 调查表填写 |
2.6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7 伦理问题及对策 |
2.8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视力障碍原因 |
3.3 视力障碍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
3.4 视力障碍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5 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
3.6 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力评价 |
3.7 风险值划分 |
4 讨论 |
4.1 老年人视力障碍原因分析 |
4.2 老年人视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
4.2.1 高龄 |
4.2.2 糖尿病 |
4.2.3 眼病史 |
4.2.4 皮质类固醇药物使用史 |
4.2.5 较高的收缩压 |
4.2.6 较低的体力活动 |
4.2.7 较低的文化程度 |
4.3 放射线接触史与饮酒频率对视力障碍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
4.4 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力评价 |
4.5 预测模型的风险分层 |
4.6 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意义及应用建议 |
5 结论 |
5.1 本研究确定了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原因 |
5.2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 |
5.3 基于ROC曲线评价了模型的预测效力,该模型具有区分视力障碍者和非视力障碍者的能力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人视力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研究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处理 |
2 结 果 |
2.1 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
2.2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
2.3 生活质量比较 |
2.4 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 论 |
四、白内障抽样调查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视障学校学生视觉损害的病因及康复现状[J]. 韩丁,杜蓓,周祎,魏瑞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1(07)
- [2]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洁. 青岛大学, 2021
- [3]老年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桂林L区“优抚之家”社工服务项目为例[D]. 朱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老年低视力患者伤残接受度影响因素及其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 杨思宇.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 李雅頔.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老年人视力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D]. 赵月.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7]老年人视力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赵月,王爱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13)
- [8]先天性白内障相关斜视研究进展[J]. 武雅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04)
- [9]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汪亚飞,南安超,谢红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1(08)
- [10]中国消灭致盲性沙眼的历程[J]. 胡爱莲,王宁利. 国际眼科纵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