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使DNA条带细窄的电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邢熙萍[1](2021)在《十二指肠贾第虫对LPS诱导肠上皮细胞炎症缓解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一凡[2](2021)在《乌市及周边地区犬体表蜱种鉴定、侵害调查及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检测》文中提出
吴迪[3](2021)在《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以及造成社会恐慌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病原体传染病监测和防治的工作意义重大。在面对突发的未知病原体疫情时,如何做到快速而准确的筛查、鉴定以及追踪传染源,为研制相应的药物、疫苗以及挽回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病原生物学的诊断中,此技术通过体外酶促合成特异性DNA实现生物体外的特异性DNA复制。这种可以将微量的DNA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的技术,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产率高、操作快速便捷以及重复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生物科研、食品安全监测、农产品检测等方面。传统的核酸检测流程,一般有采样、样本运输、实验室核酸提取、配制检测试剂、混入样本、送入核酸检测仪进行扩增、产物检测等多个步骤,整个流程耗时较长,且实验操作复杂,对环境及人员要求较高,难以满足病原体即时检测的需求。因此,开发体积小通量低的集成式一体化的PCR检测微装置,不仅可以防止交叉污染,还易于实验操作的进行,使得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进行检测,从而不局限于专门的实验室和训练有素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本论文针对细菌等病原体的即时检测,通过研究了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微腔式PCR扩增模块与连续流动式PCR扩增模块,提出了一种一体化PCR方法,并且设计了一种基于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一体化的PCR扩增新装置,将病原体遗传物质的提取、PCR扩增以及产物检测三部分集成为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体系,此方法免除了复杂的实验操作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对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进行了设计及实验研究,包括其三种末端模式,分别为基于材料透气性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基于毛细石英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以及基于多倍拉伸毛细特氟龙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并且综合考虑流体管阻、芯片透气属性与流道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基于菲克定律建立了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数学模型,为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实现流体在微管道内的长时间连续、稳定、匀速流动提供新型的控制机理,并实现了高温条件下的单相微流体在长管道中稳定传输与多相流体稳定传输控制。对PCR扩增微装置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微腔式PCR微装置和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中的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设计并构建包括基于油浴加热的微腔式PCR微装置、片上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以及片外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等满足多场景应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为PCR仪的小型化与高度集成化奠定了基础。并且基于利用帕尔贴效应的片外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扩增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PCR原理样机,该样机利用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实现单相流体在微管道内的长时间匀速稳定流动,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帕尔贴效应以及陶瓷的导热特性实现了单一恒温热源,达到了体积小、功耗低的目标。研究并设计了一体化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的PCR微装置。该装置体积小、便携化、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实现病原体自动化、高特异、高灵敏检测。研发了基于Chelex-100和蛋白酶K的DNA提取方法,结合高温以缩短操作时间,确定了各成分配比与高温时间的最优化分配方案。为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了片上式和片外式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开展了病原体检测系列实验,对提取细菌和人类毛发等核酸的性能进行评价,实现了“sample-in-answerout”的检测目标。此外,微装置中的微型凝胶电泳产物检测模块不仅可以应用于病原体核酸扩增后的产物检测,还可以后续应用于流行病序列分析、追踪传染源、基因测序等方面。综上所述,本文针对PCR装置中的微泵模块、扩增模块,以及病原体的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简化了样本检测步骤,降低了样本检测时间,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杨辉[4](2021)在《新疆白锈菌系统学及物种与寄主演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锈菌是世界广布的被子植物专性寄生病原卵菌,可危害多种野生植物和农林经济作物,最为典型的是寄生在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减产率高达到90%-100%,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白锈菌物种的有效识别和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基础,而我国早期对白锈菌的分类鉴定多以形态特征和寄主植物为依据,导致物种的界定极其不清晰,同时物种与寄主之间的关系仍然较为模糊。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发展为白锈菌物种的有效识别以及探讨物种与寄主之间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然而,基于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结合分子系统学对白锈菌的研究确鲜见报道。对新疆的白锈菌进行系统性调查和采集,获得标本130余份,借阅国内馆藏标本以及收集自四川、重庆、山西、云南等地区的白锈菌标本作为参考。基于形态学特征、寄主范围以及分子系统学分析,新疆的白锈菌分布于Albugo、Wilsoninia和Pustula三个属,其中Albugo属含6个种,即:Albugo arenosa、Albugo candida、Albugo ipomoeae-panduratea、Albugo koreana、Albugo lepidii和新种Albugo arabidis;Pustula属5个种,Pustula cancriniae、Pustula helianthicola、Pustula junggarensis、Pustula spinulosa和Pustula xinyuanensis。Wilsoninia含4个种,Wilsoniana amaranthi、Wilsoniana bliti、Wilsoniana portulacae和新种Wilsoniana xinjiangensis;对每个物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编制分类检索表。分别重建新疆白锈菌与寄主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树,通过协同进化系统分析,白锈菌与寄主间的进化经历了11次协同物种形成事件、1次复制事件、2次复制和跨宿主传播事件、8次丢失事件和11次分支失败事件。其中Albugo属白锈经历了4次协同物种形成事件、1次复制事件、1次复制和跨宿主传播事件、8次丢失事件和10次分支失败事件;Pustula属白锈经历了5次协同物种形成事件、1次复制和跨宿主传播事件;Wilsoniana属白锈经历了3次协同物种形成事件、1次分支失败事件。结果表明在白锈菌各属间存在不同的协同分化事件,协同物种形成、丢失及分化失败三种事件是白锈物种分化的主要途径。
晏毓晨[5](2021)在《锤角叶蜂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锤角叶蜂科Cimbicid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总科Tenthredinoidea,主要分布于全北界和东洋界,少量类群分布于新热带界。本科寄主植物比较广泛,大多数种类以木本植物为食,很多种类的幼虫是农林和园艺植物的重要害虫。与广腰亚目其他类群相比,锤角叶蜂科的种类数目并不高,但属的分化和多样性却比较突出,属间形态差异显着。跨区域总结和厘定生物类群、整合比较形态特征和线粒体基因组信息重建生物类群演化历史,是目前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作基础和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在锤角叶蜂系统学研究领域,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来解决。本研究旨在厘清锤角叶蜂科内系谱演化关系,建立锤角叶蜂科新的分类系统;同时厘订锤角叶蜂科种类。首先,本文基于比较形态学研究方法,确定了 121个形态性状,运用TNT软件构建锤角叶蜂科形态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图;基于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和COI基因,运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对锤角叶蜂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支持锤角叶蜂科4亚科为单系,分为2大支系:痣锤角叶蜂亚科Pachylostictinae与敛锤角叶蜂亚科Corynidinae互为姐妹群,丽锤角叶蜂亚科Abiinae与锤角叶蜂亚科Cimbicinae互为姐妹群。丽锤角叶蜂亚科内4属,即丽锤角叶蜂属Abia、副锤角叶蜂属Allabia、东锤角叶蜂属Orientabia和丑锤角叶蜂属Zaraea均是有效的属级分类单元。锤角叶蜂亚科内分为两大支系,齿锤角叶蜂属Odonotocimbex、童锤角叶蜂属Agenocimbex、锤角叶蜂属Cimbex、壮锤角叶蜂属Palaeocimbex和尖锤角叶蜂属Asicimbex聚为一支;棒锤角叶蜂属Pseudoclavellaria、细锤角叶蜂属Leptocimbex、毛锤角叶蜂属Trichiosoma、斑锤角叶蜂属Asitrichiosoma、唇锤角叶蜂属Labriocimbex和舌锤角叶蜂属Praia聚为另一支。锤角叶蜂亚科内11属均聚为单系,确认新属尖锤角叶蜂属Asicimbex gen.nov.是与童锤角叶蜂属Agenocimbex支系分开的单系群;确定壮锤角叶蜂属Palaeocimbex是独立于锤角叶蜂属Cimbex的单系类群;斑锤角叶蜂亚属Asitrichiosoma和毛锤角叶蜂属Trichiosoma是两个独立的单系群。根据单系建群原则,整合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重建的锤角叶蜂科系统发育关系,提出了锤角叶蜂科新的分类系统,即锤角叶蜂科分4亚科、5族、21属,其中锤角叶蜂亚科Cimbicinae包括5族11属,分别为童锤角叶蜂族Agenocimbicini tribe nov.,仅含童锤角叶蜂属Agenocimbex Rohwer,1910;锤角叶蜂族Cimbicini,包括尖锤角叶蜂属Asicimbex Yan&Wei gen.nov.,锤角叶蜂属Cimbex Oliver,1790,壮锤角叶蜂属 Palaeocimbex Semenov,1935;齿锤角叶蜂族Odontocimbicini tribe nov.,仅包括齿锤角叶蜂属Odontocimbe xMalaise,1934;毛锤角叶蜂族Trichiosomini,包含毛锤角叶蜂属Trichiosoma Leach,1817、斑锤角叶蜂属Asitrichiosoma Malaise,1939、唇锤角叶蜂属Labriocimbex Yan&Wei,2019和舌锤角叶蜂属 Praia Wankowicz,1880;细锤角叶蜂族 Leptocimbicini tribe nov.,包含细锤角叶蜂属Leptocimbex Semenov,1896和棒锤角叶蜂属Pseudoclavellaria Schulz,1906。丽锤角叶蜂亚科Abiinae包括4属,分别为丽锤角叶蜂属Abia Leach,1817,副锤角叶蜂属Allbia Semenov&Gussakovskij,1937,东锤角叶蜂属Orientabia Malaise,1934,丑锤角叶蜂属Zaraea Leach,1817。敛锤角叶蜂亚科Corynidinae包括1属,敛锤角叶蜂属Corynis Thunberg,1789。痣锤角叶蜂亚科Pachylostictinae包括5属,分别为缝锤角叶蜂属Brasilabia Conde,1937,锯锤角叶蜂属Lopesiana Smith,1988,痣锤角叶蜂属Pachylosticta Klug,1824,脉锤角叶蜂属Pseudopachylosticta Mallach,1929,室锤角叶蜂属Pseudabia Schrottky,1910。其次,本文深入研究了锤角叶蜂科系统分类,系统厘定了本科种类,提供了科、亚科、族、属级的鉴别特征;编制了各亚科分属检索表和各属的分种检索表,以及种类名录及分布。共记载锤角叶蜂科4亚科5族17属175种,其中新属2个(其中1个新属已经于2019年发表)、新种76个、新组合10个、属级新地位2个、种级新异名3个。详细描述了新种及大部分已知种的形态特征,包括体色、刻点、刻纹、体毛、头、胸、腹等分类特征;提供了 170种锤角叶蜂主要分类特征的图版。新属、新种、新组合、新异名、新分类级别分别如下:1.新属:尖锤角叶蜂属Asicimbex Yan&Wei gen.nov.;Labriocimbex Yan&Wei,2019。2.亚属提升为属:斑锤角叶蜂属Asitrcihiosoma Malaise,1939,stat.nov.,原为毛锤角叶蜂属的亚属;壮锤角叶蜂属Palaeocimbex Semenov,1935,stat.nov.,原为锤角叶蜂属的亚属。3.新种:双斑丽锤角叶蜂Abia bimaculcata Yan&Wei sp.nov.;粗纹丽锤角叶蜂 A.coriaceous Yan&Wei sp.nov.;凤阳丽锤角叶蜂A.fengyangshana Yan&Wei sp.nov.;明翅丽锤角叶蜂 A.hyalinoptera Yanoptera Yan&Wei sp.nov.;日本丽锤角叶蜂 A.Yan&Wei sp.nov.;刘氏丽锤角叶蜂 A.liui Yan&Wei sp.nov.;黑体丽锤角叶蜂A.nigrocorpus Yan&Wei sp.nov.;皱背丽锤角叶蜂A.rugosula Yan&Wei sp.nov.;兴安丽锤角叶蜂A.xingana Yan&Wei sp.nov.;西藏副锤角叶蜂Allabia tibetana Yan&Wei sp.nov.;长腹丑锤角叶蜂 Zaraea elongata Yan&Wei sp.nov.;甘肃丑锤角叶蜂Z.gansuensis Yan&Wei sp.nov.;肖氏丑锤角叶蜂Z.xiaoi Yan&Wei sp.nov.;云山丑锤角叶蜂Z.yunshana Yan&Wei sp.nov.;邓氏丑锤角叶蜂Z.dengi Yan&Wei sp.nov.;褐垫丑锤角叶蜂Z.infumata Yan&Wei sp.nov.;聂氏丑锤角叶蜂Z.nieae Yan&Wei sp.nov.;昭君丑锤角叶蜂Z.zhaojun Yan&Wei sp.nov.;波密丑锤角叶蜂 Z bomeica Yan&Wei sp.nov.;红腹丑锤角叶蜂 Z.rufocaudata Yan&Wei sp.nov.;凹唇丑锤角叶蜂Z.incis aYan&Wei sp.nov.;黑跗丑锤角叶蜂Z.nigritarsis Yan&Wei sp.nov.;天目丑锤角叶蜂Z.tianmunica Yan&Wei sp.nov.;杨氏丑锤角叶蜂Z.yangi Yan&Wei sp.nov.;朱氏丑锤角叶蜂Z.zhui Yan&Wei sp.nov.;黑胫丑锤角叶蜂Z.nigritibialis Yan&Wei sp.nov.;粗纹丑锤角叶蜂Z.sulcata Yan&Wei sp.nov.;凹顶丑锤角叶蜂Z.wading Yan&Wei sp.nov.;武氏丑锤角叶蜂Z.wui Yan&Wei sp.nov.;泽建丑锤角叶蜂Z.zejiani Yan&Wei sp.nov.;如是丑锤角叶蜂 Z.liurushi Yan&Wei sp.nov.;中国童锤角叶蜂Agenocimbex sinicus Yan&Wei sp.nov.;凹额尖锤角叶蜂Asicimbex concavicaputus Yan&Wei sp.nov.;侧纹尖锤角叶蜂A.latistriatus Yan&Wei sp.nov.;南京尖锤角叶蜂A.nanjingensis Yan&Wei sp.nov.;舒歆壮锤角叶蜂 Palaeocimbex shuxinae Yan&Wei sp.nov.;黑舌锤角叶蜂 Praia nigrocingulae Yan&Wei sp.nov.;短角斑锤角叶蜂Asitrichiosoma brevicorne Yan&Wei sp.nov.;波密斑锤角叶蜂A.bomei Yan&Wei sp.nov.;甘肃斑锤角叶蜂A.gansuense Yan&Wei sp.nov.;黑毛斑锤角叶蜂A.nigropilosis Yan&Wei sp.nov.;峨眉斑锤角叶蜂A.omei Yan&Wei sp.nov.;丽毛斑锤角叶蜂A.poecilomallosis Yan&Wei sp.nov.;神农斑锤角叶蜂 A.shennong Yan&Wei sp.nov;中华斑锤角叶蜂 A.sinense Yan&Wei sp.nov.;白毛锤角叶蜂Trichiosomaleucopilosum Yan&Wei sp.nov.;短顶唇锤角叶蜂Labriocimbex brevigenatus Yan&Wei,sp.nov.;灰白毛唇锤角叶蜂L.leucopilosus Yan&Wei,sp.nov.;黄毛唇锤角叶蜂L.xanthopilosus Yan&Wei,sp.nov.;贡山细锤角叶蜂 Leptocimbex gongshana Yan&Wei,sp.nov.;长顶细锤角叶蜂 L.longivertexila Yan&Wei,sp.nov.;黑带细锤角叶蜂 L.nigrostriata&Wei,sp.nov.;中华细锤角叶蜂L.sinicus Yan&Wei,sp.nov.;峨眉细锤角叶蜂L.carinatus Yan&Wei sp.nov.;蓝足细锤角叶蜂L.metallocoxus Yan&Wei sp.nov.;红盾细锤角叶蜂 L.rufopodus Yan&Wei sp.nov.;叁斑细锤角叶蜂L.trimaculatus Yan&Wei sp.nov.;德钦细锤角叶蜂L.deqinicus Yan&Wei sp.nov.;方顶细锤角叶蜂 L.parallela Yan&Wei sp.nov.;叁环细锤角叶蜂L.tricinctata Yan&Wei sp.nov.;辛氏细锤角叶蜂L.xini Yan&Wei sp.nov.;侧斑细锤角叶蜂L.latistriatus Yan&Wei sp.nov.;粗大细锤角叶蜂L.sulcilis Yan&Wei sp.nov.;五峰细锤角叶蜂L.wufengensis Yan&Wei sp.nov.;晏妮细锤角叶蜂L.yaniae Yan&Wei sp.nov.;云山细锤角叶蜂L.yunshanus Yan&Wei sp.nov.;多带细锤角叶蜂L.praiaformis Yan&Wei sp.nov.;双突细锤角叶蜂L.bituberculata Yan&Wei sp.nov.;黑翅基细锤角叶蜂L.nigrotegularis Yan&Wei sp.nov.;公山细锤角叶蜂L.towgi Yan&Wei sp.nov.;黑棒细锤角叶蜂L.clavicornis Yan&Wei sp.nov.;红胸细锤角叶蜂L.erythropleura Yan&Wei sp.nov.;红足细锤角叶蜂L.erythrotibia Yan&Wei sp.nov.;肖氏细锤角叶蜂L.xiaoi Yan&Wei sp.nov.;阿拉善敛锤角叶蜂Corynis alanshanica Yan&Wei sp.nov.;郑氏敛锤角叶蜂C.zhengi Yan&Wei sp.nov.4.新组合:榆尖锤角叶蜂Asicimbex elminus(Li&Wu 2003)comb.nov.;黑胸尖锤角叶蜂A.eous(Semenov,1935)comb.nov.;杨尖锤角叶蜂A.ulmusvorus(Yang,1996)comb.nov.;山楂壮锤角叶蜂 Palaeocimbex crataegum(Huang et Zhou,1997)comb.nov.;黄胸壮锤角叶蜂P.carinulata(Konow,1897)comb.nov.;煤色斑锤角叶蜂Asitrichiosoma anthracinum(Forsius,1930)comb.nov.;熊毛斑锤角叶蜂 A.bombiforme(Takeuchi,1939)comb.nov.;喜马斑锤角叶蜂A.himalayanum(Malaise,1939)comb.nov.;锡金斑锤角叶蜂A.sikkimense(Konow,1897)comb.nov.丑唇锤角叶蜂Labriocimbex zaraeoides(Malaise,1939)comb.nov.。5.新异名:提出中华东锤角叶蜂Orientabia sinica Wei&Yan,2010为O.coreana(Takeuchi,1927)的次异名;北京棒锤角叶蜂Clavrllaria beijingensis Huang=Pseudoclavellaria beijingensis Huang,1992 为 Praia ussuriensis Malaise,1939的异名;海南丽锤角叶蜂Abia hainanensis Huang,1992为A.pulcherrima Mallach,1930 的次异名。
王玉娟[6](2021)在《Bta-miR-34b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牛奶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称为满足人类营养需求的“全价食物”,而乳脂不仅仅是牛奶的主要能量成分,更决定了乳制品的物理特性,制造特性及感官品质。因此,如何提升乳脂率一直是国内外乳制品产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调控乳脂肪形成的基因网络也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乳腺上皮细胞中,miRNA可抑制其靶标mRNA的表达,并通过相应的靶基因参与到下游信号的传导途径从而进一步控制包括乳脂合成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为模型,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BMECs中转染miR-34b mimic/inhibitor,首先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脂含量(TAG)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miR-34b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其次利用KEGG对过表达miR-34b组BMECs与对照组BMECs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然后对参与miR-34b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过程中的下游通路进行筛选并利用通路激动剂进行针对miR-34b mimic的挽救实验;之后利用Target Scan预测miR-34b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在BMECs中转染靶基因的siRNA并验证下游信号通路活性。实验结果如下:(1)油红O染色与TAG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乳腺上皮细胞中miR-34b过表达可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34b过表达可抑制乳脂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而乳腺上皮细胞中miR-34b的抑制则导致了完全相反的结果。(2)转录组测序结果表示miR-34b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过表达引起了1999基因的上调和2009基因的下调;且KEGG分析显示,miR-34b对乳脂合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的。(3)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34b过表达后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kt,mTOR,4E-BP1和P70S6K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该通路的活性水平。(4)利用mTOR特异性激动剂MHY1485与miR-34b mimic共同处理乳腺上皮细胞后,油红O染色与TAG含量测定结果表明miR-34b mimic对甘油三脂合成的抑制作用可被MHY1485逆转。(5)使用Target Scan预测miR-34b的靶基因,发现RAI14在其3’-UTR处具有miR-34b结合位点,且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了RAI14为miR-34b的靶基因。(6)乳腺上皮细胞中RAI14的敲低可导致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降低,显示RAI14是miR-34b与其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间的重要媒介。综上,miR-34b通过靶向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RAI14-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乳脂的合成,且miR-34b可能在未来成为调节乳脂合成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为改善牛乳中的有益成分提供重要参考。
苗依杨[7](2021)在《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介素(Interleukin,IL)是细胞因子的一个亚群,是参与免疫系统细胞间调节的分子。白细胞介素表达于各种组织、器官,在个体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白细胞介素蛋白质结构的同源性可将其分为几个家族。在哺乳动物中,白细胞介素12家族包括IL-12、IL-23、IL-27、IL-35和IL-39,因为其独特的异源二聚体结构而受到关注,其每个成员均由一个α亚基(p19、p28和p35)和一个β亚基(p40和Ebi3)组成。关于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在免疫过程中的研究仅见于一些哺乳动物中,而在鱼类中鲜有报道。据报道,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参与鱼类感染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鱼类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对脊椎动物的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了这些基因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变化,其中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il12ba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于是我们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探究了il12ba对卵巢形态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基因的分离与进化分析通过同源比对搜索以及转录组数据分析,本研究从脊椎动物基因组数据库中分离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成功的在四足动物中分离出IL12A、IL27B、IL23A、IL12B和IL27B基因,而在发生第三轮基因组复制的真骨鱼如斑马鱼、河鲀、青鳉和罗非鱼中分离出两个il12a(il12aa和il12ab)和三个il12b(il12ba、il12bb和il12bc),在发生了第四轮基因组复制的鲤鱼中存在四个il12a(il12aa1、il12aa2、il12ab1和il12ab2),在大西洋鲑中则存在五个il12b(il12ba1、il12ba2、il12bb1、il12bb2和il12bc),尼罗罗非鱼基因组中共分离得到6个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分别是il27b、il12aa、il12ab、il12ba、il12bb和il12bc。由于真骨鱼类在进化上经历了一次特有的基因组复制,由此推断,白细胞介素12家族在鱼类中的扩张可能是由真骨鱼类特有的基因组复制造成的。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共线性分析,我们发现罗非鱼il12aa是哺乳动物IL12A的同源基因,而和il12bc相比,罗非鱼il12ba和il12bb与哺乳动物IL12B的同源性更高。2、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的转录组分析及表达对尼罗罗非鱼10个成鱼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成员在罗非鱼的免疫器官中都有表达,il27b、il12bb和il12bc高表达于头肾。另外il12ba高表达于卵巢,il12aa、il12ab高表达于脑。这些结果暗示罗非鱼白介素12家族基因在免疫和生殖系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LPS和poly(I:C)处理实验和real-time PCR,我们对尼罗罗非鱼的肝、肾、头肾组织il12aa、il12ab、il12ba、il12bb和il12bc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这些基因的m RNA水平在4h和(或)12h时都显着性上调,证明了这些白细胞介素基因在罗非鱼的细菌和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3、il12ba表达模式的验证及细胞定位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il12ba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为了进一步探索il12ba在卵巢中的作用,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il12ba在卵巢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他组织,其结果和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ISH(In situ hybridization)对il12ba进行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il12ba表达于2、3、6个月卵巢的I、II时相卵母细胞细胞质中。4、il12ba对尼罗罗非鱼卵巢发育的影响之前从未有报道称白细胞介素在鱼类性腺中高表达,基于这一新的发现,我们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尼罗罗非鱼il12ba进行了基因敲除,成功建立了罗非鱼il12ba纯合突变系。在5个月时,il12ba纯合突变的雌鱼卵巢发育异常,卵巢与生殖孔链接处变得细窄。通过H.E.染色发现,突变雌鱼卵巢中仅可见I、II时相的卵母细胞,没有III时相卵母细胞出现,这些结果预示着il12ba可能对于卵母细胞的发育和卵巢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同时也说明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的潜在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在尼罗罗非鱼基因组中分离到6个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il12a和il12b基因在罗非鱼的基因组中发生了复制。对尼罗罗非鱼10个成鱼组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都在罗非鱼免疫器官中表达,LPS和poly(I:C)处理实验验证了这些基因在罗非鱼免疫过程中的作用。用real-time PCR验证了il12ba的表达,其结果和转录组一致,并且将其定位在卵母细胞胞质中。通过基因敲除模型,我们发现il12ba基因缺失会导致雌鱼卵巢发育异常,这说明了il12ba可能在罗非鱼卵巢发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白细胞介素12家族在硬骨鱼类中的扩展以及il12ba在鱼类生殖中发展出的新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周格选[8](2021)在《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仙葛方干预PMOP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评价仙葛方对骨组织药效机制。(2)通过观察仙葛方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尝试揭示其干预PMOP的效应机制。方法:(1)实验模型分组:本实验以去卵巢大鼠为模型组,予仙葛方水煎剂为实验组;以行假手术的大鼠做为阴性对照;予阿仑膦酸钠作为阳性对照。(2)骨代谢检测指标:以骨密度为指标观察分析各组大鼠的骨质量;选取血Ca、P、ALP、StrACP为骨代谢标志物,用测试盒比色法,测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数据,观察各组大鼠骨代谢情况。(3)信号转导因子表达量检测:以成骨细胞增殖为研究表型;以TGF-β1/Smads在骨组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为研究通路;用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量分析该信号通路中上游因子——TGF-β1及下游蛋白——磷酸化的Smad2/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仙葛方对信号通路的效应情况。(4)统计方案设计:收集整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26.0版处理。结果:(1)通过去卵巢手术对SD大鼠进行造模,饲育30天后测量骨密度、骨小梁厚度及骨体积分数,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远高于其余三组,表示造模成功;分别予仙葛方、阿仑膦酸钠饲育30天后,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骨密度、骨小梁厚度及骨体积分数均较模型组及给药前上升。(2)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结果表示,仙葛方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同时抑制ALP、StrACP的活性。(3)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的TGF-β1、Sma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多。结论:(1)仙葛方有效治疗PMO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而达到维持骨质代谢的作用。(2)仙葛方用于临床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促进其骨小梁结构功能的回复;促进骨矿含量升高,增强抗骨折的能力,改善患者的骨组织状态,调节稳定骨吸收与骨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施鹏[9](2021)在《LncRNA Fendrr调控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指的是规律、有顺序的心房部正常生理性电活动完全丧失,取而代之为频率高达300-600次/分的无序、不协调微小颤动波,从而使心房部分或者完全失去了有效收缩,心房无法正常泵出回流血液,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发病率极高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发生以及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是导致心源性休克、脑卒中以及肺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原因尚未全面探究明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作为一类碱基累积长度超过200 nt、但是不参与蛋白编码进程的RNA,最初认为其不具有任何生物学意义,伴随着不断深入了解,发现其具有影响染色质重新构型、生物蛋白翻译、翻译后再修饰等关键进程,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发挥着影响基因表达的作用。日益进展的探究证实,LncRNAs与包括心肌纤维化在内的很多种类疾病的进展以及维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证明LncRNAs能够起到对某些疾病潜在诊断的作用。目的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FOXF1邻近非编码发育调控RNA(Long non-coding RNA FOXF1 adjacent non-coding developmental regulatory RNA,LncRNA Fendrr)、DNA甲基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以及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gene,RASSF1A)在心肌纤维化标本以及模型中具体表达情况,初步明确LncRNA Fendrr在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增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阐释LncRNA Fendrr可能通过DNMT3B增强了RASSF1A甲基化,从而在心肌纤维化持续进展中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方法构造SD(Sprague-Dawley)大鼠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采用SD大鼠左侧中下腹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ISO)法。现将10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大鼠依次编号,采用随机抽取号码的方式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分组各为50只。对实验组SD大鼠进行左侧中下腹部皮下注射ISO处理,正常对照组的SD大鼠进行左侧中下腹部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14天后处死动物模型,并取出心脏标本。采用混合酶消化的方法,提取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使用浓度为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将所获得的心脏标本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solution,PBS)清洗后,放入通用型组织固定液后进行标本切片处理,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将制备好的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DNMT3B、RASSF1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构建DNMT3B小干扰RNA(si RNA)以及LncRNA Fendrr过表达质粒,通过瞬时转染的实验方法作用于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相应处理过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使用通用细胞固定液处理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NMT3B、RASSF1A的表达情况。通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 U)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和噻唑蓝(MTT)实验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uantificational rt-PCR,q RT-PCR)检测LncRNA Fendrr、DNMT3、RASSF1A以及I型胶原(Collagen I,Col1A1)的m RNA的表达情况。提取组织以及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DNMT3B、RASSF1A、α-SMA、Col1A1以及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的表达情况。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组织中,LncRNA Fendrr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窦性心律患者心脏组织,但是相对于窦性心律患者,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组织中DNMT3B、α-SMA以及Col1A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也表示心房颤动患者心肌组织混乱,组织中胶原蛋白明显变多。两组对照,经过ISO处理的实验组SD大鼠,DNMT3B、α-SMA以及Col1A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的SD大鼠,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也显示实验组SD大鼠心肌组织混乱,间质中表现出极为显着的胶原纤维增生。对比按照普通培养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过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LncRNA Fendrr表达量下降,DNMT3B、α-SMA以及Col1A1表达量上升。转染LncRNA Fendrr过表达质粒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相对于转染空载质粒组以及正常组,DNMT3B、α-SMA以及Col1A1表达量下降。转染DNMT3B-si RNA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以及正常组,α-SMA以及Col1A1表达量下降。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 C)处理过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α-SMA以及Col1A1表达量下降,转染DNMT3B-si RNA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以及正常组,RASSF1A表达量显着增加,5-Azad C处理过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RASSF1A表达量显着增加。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窦性心律患者心脏组织,Ms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心脏组织,经过ISO处理的实验组SD大鼠,RASSF1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D大鼠心脏组织,Ms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D大鼠心脏组织,经过TGF-β1作用以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RASSF1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Ms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转染RASSF1A-si RNA处理后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Mst1的表达量相比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α-SMA以及Col1A1表达量增加。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为LncRNA Fendrr通过干扰DNMT3B从而影响了RASSF1A甲基化进而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以及心肌纤维化产生调控作用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LncRNA Fendrr可以作为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一个重要靶点。由此可以推测,重新恢复RASSF1A的表观遗传控制可能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潜在治疗方法,其靶向调控剂可作为阻断心肌纤维化发展的有效临床药物。
孙红梅[10](2020)在《桑树(Morus alba)三个干旱诱导基因的表达规律及MaCDSP32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桑树(Morus alba)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我国,桑树作为生态防护林选用树种,可起到防沙固土,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原生态土壤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因桑树生长迅速,地上部分生物量大,被应用到自然生态修复系统中,例如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多石的贫瘠荒漠以及戈壁沙漠化区域等。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源于其所拥有的独特生理特性,近年来在植物遗传学应用领域备受关注,涉及桑树抗逆基因资源挖掘及开发利用等研究。本研究从桑树中克隆得到3个干旱差异表达基因:叶绿体干旱胁迫诱导蛋白编码基因(chloroplast drought-induced stress protein of 32 k Da,Ma CDSP32),IAA-氨基酸水解酶编码基因(ILR1-5(IAA-amino acid hydrolase ILR1-like 5,Ma ILR1)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Ma APX2))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基因功能分析,通过对目标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特性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抗逆性分析以及在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实现对目标基因在植物响应环境胁迫条件下分子功能的探索,为在未来以生物技术工程为手段改善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和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桑树品种质资源优势等工作铺垫基石。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三个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桑树中Ma CDSP32、Ma ILR1和Ma APX2基因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909 bp、1302 bp和750bp,分别编码303、434和250个氨基酸。预测结果显示,三个编码蛋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良好。Ma CDSP32编码的蛋白质定位在叶绿体基质中;Ma APX2编码的蛋白酶定位在细胞质内,主要富集在细胞膜和细胞核附近;Ma ILR1编码一个膜蛋白,为分泌型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2.三个基因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达模式Ma CDSP32基因主要在桑树成熟叶片中表达,在桑树不同种间具有表达偏好性,但与基因组倍性无关;一天内,Ma CDSP32在15:00时达到表达高峰,呈生物钟节律表达规律;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可诱导Ma CDSP32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但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模式不同。Ma ILR1基因主要在幼叶中表达,在桑树不同种间具有表达偏好性,但与基因组倍性无关;Ma ILR1无明显生物钟表达规律;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可诱导Ma ILR1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但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模式不同。Ma APX2基因在地上部分表达量一致,在桑树不同种间具有表达偏好性,但与基因组倍性无关;一天内,Ma APX2在12:00时达到表达高峰,呈生物钟节律表达规律;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可诱导Ma APX2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但在叶片和根中表达模式不同。3.Ma CDSP32瞬时表达桑叶的基因功能研究瞬时过表达Ma CDSP32的离体桑叶相比于未转化桑叶,在自然晾干过程中失水量增加。PEG模拟的水分胁迫下,桑叶中Ma MRSB、Ma P5CS、Ma PRX、Makds A、Ma DREB和Ma MAPK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ROS的积累量受Ma CDSP32过表达影响发生改变;盐胁迫下,桑叶中Ma WRKY、Makds A、Ma DREB和Ma MAPK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受到Ma CDSP32过表达影响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Ma CDSP32会影响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4.Ma CDSP32在转基因烟草中的基因功能研究Ma CDSP32稳定转化烟草获得的转基因株系(OE-2和OE-7)与野生型烟草相比,在自然晾干过程其离体叶片失水量增加。转基因烟草对干旱敏感性增加,叶片中ROS积累和MDA含量增加,多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减少;但复水后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恢复能力增强,ROS积累减少,MDA含量减少,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增加。胁迫期间,转基因植株中Nt CAT、Nt ADC2、Nt LEA5和Nt MSRB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野生型发生改变。此外,Ma CDSP32通过促进转基因烟草种子和幼苗中Nt MSRB表达上调,减少ROS积累,显着增加了种子在渗透胁迫下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在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在Ma CDSP32转基因植株中增加,而在野生型植株中减少。这些结果揭示Ma CDSP32主要是通过参与氧化还原途径调节植物的抗逆性。5.Ma CDSP32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基因功能研究Ma CDSP32转基因拟南芥株系(OE-3和OE-9)与野生型拟南芥和At CDSP32突变拟南芥株系(mt-1和mt-2)相比,在干旱胁迫期间OE株系萎蔫较严重,ROS积累和MDA含量较多,SOD、POD和APX抗氧化酶活性较低。但OE株系相比野生型和突变体株系,在复水后成活率较高。在干旱和盐胁迫下,植株中不同Ma CDSP32或At CDSP32表达水平会影响At SOD、At POD、At CAT、At PRX、At APX2和At GR基因的表达水平。盐胁迫处理后,突变体株系的叶绿素含量相比野生型和OE株系降低。在渗透胁迫下OE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较野生型和突变体种子显着增加。此外,OE拟南芥株系出现早花现象,其中At SOC1基因表达较野生型和突变体显着上调。这些结果表明Ma CDSP32主要是通过参与逆境应答的氧化还原途径影响植物的逆境生理和种子萌发过程,且Ma CDSP32通过影响At SOC1基因表达参与植物开花时间调节。6.Ma CDSP32过表达烟草干旱胁迫转录组学分析转基因烟草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在干旱处理期间,OE与WT株系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核酸结合转录、转录因子活性、光合作用相关膜组件、糖类代谢进程和肽链内切酶调节因子酶活性等生理过程方面;复水后,OE与WT株系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高分子生物合成、氮化合物生物合成、催化活性和水解酶活性等生理过程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光合作用-触角蛋白、角质素,软木脂和蜡质的生物合成、核糖体和光合系统的固碳作用等通路中上调基因最多;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内质网蛋白加工、半乳糖代谢、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和脂肪酸延伸等通路中下调基因最多。此外,与WT株系相比,OE株系中在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淀粉和糖类代谢途径、油菜素类固醇代谢途径、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代谢途径和光合元件固碳作用代谢途径,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合成代谢和糖合成代谢等方面所涉及的差异表达基因均出现干旱期间下调而复水后上调的变化趋势。推测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是Ma CDSP32基因在干旱期间和复水后参与调节植物抗旱性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综上,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表明,桑树中的干旱持续表达基因Ma CDSP32通过参与植物抗逆过程中的ROS代谢调节过程,增强了植株的抗旱性,揭示了Ma CDSP32参与提高植物旱后恢复能力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为桑树品种质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筛选了基因资源,为以分子生物技术手段改善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二、一种使DNA条带细窄的电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使DNA条带细窄的电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3)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PCR技术的发展 |
1.1.2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
1.2.1 微流体控制技术 |
1.2.2 集成式PCR方法 |
1.2.3 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PCR技术中的流体自发传输 |
2.1 引言 |
2.2 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的流体传输原理 |
2.2.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流体传输原理 |
2.2.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原理 |
2.3 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的设计与搭建 |
2.3.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 |
2.3.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 |
2.4 实验设计及操作 |
2.4.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搭建 |
2.4.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微泵搭建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
2.5.2 基于毛细石英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
2.5.3 基于多倍拉伸毛细特氟龙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
2.5.4 微液滴的自动生成与传输 |
2.5.5 高温下微流体长距离稳定传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油浴控温的微腔式PCR微装置设计 |
3.1 引言 |
3.2 微装置的结构及设计 |
3.2.1 微装置的搭建 |
3.2.2 微装置操作流程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3.3 实验方案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CR微装置的温度控制 |
3.4.2 PCR质粒检测 |
3.4.3 PCR细菌检测 |
3.4.4 不同管径PCR检测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PCR微装置设计 |
4.1 引言 |
4.2 微装置的控温原理及操作 |
4.2.1 温度控制方案 |
4.2.2 进样方法 |
4.3 微装置的搭建 |
4.3.1 片上式单一热源分区加热CF-PCR微装置 |
4.3.2 片外式单一热源CF-PCR微装置 |
4.3.3 基于帕尔贴效应的片外式CF-PCR微装置 |
4.4 材料与方法 |
4.4.1 实验设备、试剂与耗材与引物设计 |
4.4.2 实验样品准备 |
4.4.3 PCR反应实验与产物检测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片上式CF-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
4.5.2 基于PDMS传热的片外式CF-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
4.5.3 基于帕尔贴效应CF-PCR微装置温度控制及病原体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设计 |
5.1 引言 |
5.2 微装置的方案选择 |
5.2.1 基于Chelex-100 法核酸预处理方法 |
5.2.2 产物检测微型电泳模块的搭建 |
5.2.3 片上式一体化PCR微装置 |
5.2.4 片外式一体化PCR微装置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实验设备 |
5.3.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3.3 实验样品准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helex-100 法预处理结果 |
5.4.2 片上式一体化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
5.4.3 片外式一体化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新疆白锈菌系统学及物种与寄主演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白锈菌分类学研究 |
1.1.1 白锈菌形态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
1.1.2 我国白锈菌的研究概况 |
1.2 白锈菌植物寄主范围研究概述 |
1.3 白锈菌与寄主协同进化模式研究 |
1.3.1 生物协同进化模式 |
1.3.2 病原菌与寄主协同进化研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白锈菌的形态分类研究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标本采集保存 |
2.2.2 显微观测和物种鉴定 |
2.3 结果 |
2.3.1 白锈菌属 Albugo (Persoon) Roussel ex Gray FL. Calvados,Edn,1806. |
2.3.2 威尔氏白锈菌属 Wilsoniana Thines Mycotaxon 92: 456, 2005 |
2.3.3 脓疱白锈菌属Pustula |
2.3.4 白锈菌科分类检索表 |
第3章 白锈菌系统发育研究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 |
3.2.1 DNA提取 |
3.2.2 PCR扩增体系和测序 |
3.2.3 系统发育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3.3.2 讨论 |
第4章 白锈菌与寄主协同进化模式研究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方法 |
4.2.1 植物DNA提取 |
4.2.2 PCR扩增体系和测序 |
4.2.3 协同系统发育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协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4.3.2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结果 |
5.1.2 协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锤角叶蜂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锤角叶蜂科系统学研究简史 |
1.1 形态系统分类研究简史 |
1.1.1 国外研究状况 |
1.1.2 国内研究状况 |
1.1.3 化石研究状况 |
1.2 分子系统研究简况 |
1.3 生物学研究简况 |
1.4 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和意义 |
1.4.1 出现的问题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研究样本来源 |
2.1.2 实验设备与耗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采集与制作 |
2.2.2 成虫外生殖器解剖制片与图像制作 |
2.2.3 形态学系统学软件与方法 |
2.2.4 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2.5 COI基因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3 术语 |
2.4 技术路线 |
3 锤角叶蜂科系统学研究 |
3.1 形态系统学性状 |
3.2 基于形态数据的锤角叶蜂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1 亚科分类阶元的单系性及关系 |
3.2.2 属级分类阶元的单系性及属间关系 |
3.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锤角叶蜂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1 线粒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3.3.2 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3.4 讨论 |
3.4.1 亚科的单系性及相互关系 |
3.4.2 锤角叶蜂亚科族的单系性 |
3.4.3 属的单系性及属群间关系 |
3.5 锤角叶蜂科属级分类系统 |
4 锤角叶蜂科分类研究 |
4.1 锤角叶蜂科种类名录及分布 |
4.2 锤角叶蜂科特征及东亚已知属检索表 |
4.3 丽锤角叶蜂亚科Abiinae分类 |
4.3.1 丽锤角叶蜂属Abia Leach,1817 |
4.3.2 东锤角叶蜂属Orientabia Malaise,1934 |
4.3.3 丑锤角叶蜂属Zaraea Leach,1817 |
4.3.4 副锤角叶蜂属Allabia Semonov&Gussakovskij,1937 |
4.4 锤角叶蜂亚科Cimbicinae |
4.4.1 童锤角叶蜂族Agenocimbicini |
4.4.2 锤角叶蜂族Cimbicini |
4.4.3 齿锤角叶蜂族Odontocimbicini |
4.4.4 毛锤角叶蜂族Trichiosomini |
4.4.5 细锤角叶蜂族Leptocimbicini |
4.5 敛锤角叶蜂亚科Corynidinae |
4.5.1 敛锤角叶蜂属Corynis Thunberg,1789, |
4.6 痣锤角叶蜂亚科Pachylostictinae |
4.6.1 痣锤角叶蜂属Pachylosticta Klug,1824 |
5 结论 |
5.1 系统发育 |
5.2 形态分类 |
6 创新与展望 |
6.1 创新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表A1. 用于形态系统发育分析的分类单元及标本检查 |
附表A2. COI基因用于系统发育分析的种类信息及数据来源 |
附表A3. 用于形态系统发育分析的分类单元性状研究 |
附录B (图版) |
图版B1. 用于形态学研究的属间对比图版 |
图版B2. 用于形态分类研究的种类合成图版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Bta-miR-34b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乳脂肪的研究现状 |
1.2.1 乳腺泌乳过程的调控 |
1.2.2 乳脂肪的组成及营养价值 |
1.2.3 乳脂肪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
1.2.4 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脂合成的研究进展 |
1.3 miRNA的研究进展 |
1.3.1 miRNA的形成及作用机制 |
1.3.2 miRNA靶基因的寻找及鉴定 |
1.3.3 miRNAs调控泌乳及乳脂合成的研究进展 |
1.3.4 miR-34b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复苏与传代培养 |
2.4.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 |
2.4.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转染 |
2.4.4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mTOR特异性激动剂处理 |
2.4.5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总RNA的提取 |
2.4.6 RNA质量检测 |
2.4.7 RT-qPCR检测miRNA的表达量 |
2.4.8 RT-qPCR检测mRNA的表达量 |
2.4.9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2.4.10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总蛋白的定量 |
2.4.11 Western-blot |
2.4.1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
2.4.1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油红O染色 |
2.4.14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及结果验证 |
2.4.15 miR-34b靶基因的预测 |
2.4.16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活性检测 |
第三章 结果 |
3.1 miR-34b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的合成 |
3.1.1 miR-34b mimic/inhibitor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
3.1.2 miR-34b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
3.1.3 miR-34b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脂的合成 |
3.1.4 miR-34b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脂滴的积累 |
3.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转染miR-34b mimic后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3.2.1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2.2 qPCR对转录组测序结果的重复验证 |
3.2.3 GO与 KEGG分析 |
3.3 miR-34b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乳脂的生物合成 |
3.3.1 miR-34b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 |
3.3.2 mTOR信号通路特异性激动剂MHY1485对miR-34b抑制乳脂合成的逆转作用 |
3.4 miR-34b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3.4.1 miR-34b靶基因的初步筛选 |
3.4.2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
3.4.3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3.5 RAI14在miR-34b调控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
3.5.1 si-RAI14 的干扰效率 |
3.5.2 RAI14 的干扰对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
3.6 miR-34b在乳脂合成过程中的调控网络 |
第四章 讨论 |
4.1 miR-34b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对乳脂合成的调控作用 |
4.2 Akt/mTOR信号通路是miR-34b调控乳脂肪合成的重要下游通路 |
4.3 RAI14是miR-34b与其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间的重要媒介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白细胞介素基因的分类 |
2 白细胞介素各家族基因的研究现状 |
2.1 哺乳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
2.2 鱼类中的研究现状 |
3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 |
3.1 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
3.2 在鱼类中的研究现状 |
4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基因的分离及表达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 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成员的鉴定 |
2.4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及共线性分析 |
2.5 尼罗罗非鱼成鱼各组织的转录组分析 |
2.6 腹腔注射LPS和 poly(I:C)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结果 |
3.1 尼罗罗非鱼及其它脊椎动物中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基因的分离 |
3.2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的分类及进化分析 |
3.3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成员il12a和 il12b的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 |
3.4 白介素12 家族基因在尼罗罗非鱼成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3.5 尼罗罗非鱼il12a、il12b基因在免疫过程中的表达调节 |
4 讨论 |
4.1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基因的进化是保守的 |
4.2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基因在罗非鱼免疫组织中表达 |
4.3 白细胞介素12 家族基因参与罗非鱼的免疫过程 |
第3章 尼罗罗非鱼卵巢中il12ba的表达和功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il12ba表达模式的验证 |
3.2 敲除序列的选择以及突变检测 |
3.3 il12ba纯合突变对雌鱼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8)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仙葛方干预PMOP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研究 |
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研究进展 |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1.1 RANKL-RANK-OPG轴的紊乱 |
1.2 相关激素的分泌 |
1.3 炎症因子的分泌 |
1.4 氧化应激 |
1.5 其他机制 |
2. 现代医学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方案 |
2.1 骨吸收抑制剂 |
2.2 骨形成促进剂 |
2.3 骨矿化药物 |
3.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3.1 中医病因认识 |
3.2 中医病机认识 |
3.3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
二.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
1.1 TGF-β超家族 |
1.2 TGF-β受体 |
1.3 smads家族蛋白 |
2.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骨骼的关系 |
实验研究 |
1 实验设计 |
1.1 实验动物选择 |
1.2 实验方案设计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药品、试剂及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药品配制方法 |
3.2 实验动物饲养 |
3.3 实验动物分组 |
3.4 造模——去卵巢大鼠模型的构建 |
3.5 造模结果验证——活体骨密度检测 |
3.6 实验动物给药 |
3.7 实验标本采集 |
3.8 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
3.9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仙葛方改善去势大鼠体征 |
4.2 仙葛方上调去势大鼠股骨的骨密度 |
4.3 仙葛方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组织形态 |
4.4 仙葛方促进吸收血清中骨矿物 |
4.5 仙葛方下调血清中骨代谢物量 |
4.6 仙葛方上调去势大鼠骨组织TGFBR1、Smad2 mRNA的表达 |
4.7 仙葛方上调去势大鼠骨组织TGFBR1、Smad2蛋白的表达 |
5 讨论 |
5.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 |
5.2 阳性对照药物选用 |
5.3 Sham对照组的设立 |
5.4 导师何教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理论探析 |
5.5 仙葛方的现代药理探究 |
5.6 仙葛方对去势大鼠的基础体征的改善情况 |
5.7 仙葛方对骨密度的影响 |
5.8 仙葛方对骨组织形态的影响 |
5.9 仙葛方对骨矿量的影响 |
5.10 仙葛方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
5.11 仙葛方对去势大鼠骨组织TGFBR1、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展望与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LncRNA Fendrr调控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及分组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组织中LncRNA Fendrr、DNMT3B、Col1A1 和α-SM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病理学变化 |
3.2 SD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脏组织中LncRNA Fendrr、DNMT3B、Col1A1 和α-SM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病理学变化 |
3.3 TGF-β1 作用后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LncRNA Fendrr、DNMT3B、Col1A1 和α-SMA表达量的变化 |
3.4 瞬时转染LncRNA Fendrr过表达质粒后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LncRNA Fendrr、DNMT3B、Col1A1 和α-SMA表达量的变化 |
3.5 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后,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Col1A1、α-SMA和 RASSF1A表达量的变化 |
3.6 心肌纤维化模型中RASSF1A和Mst1的表达情况以及瞬时转染RASSF1A-si RNA以后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中Col1A1、α-SMA和增殖活性的改变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LncRNAs 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10)桑树(Morus alba)三个干旱诱导基因的表达规律及MaCDSP32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的抗旱性与旱后复水恢复生长的调节机制 |
1.2.2 植物的抗旱性评价体系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的需求和措施 |
1.3 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氧化还原调节系统 |
1.3.1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
1.3.2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细胞中ROS的产生和代谢 |
1.4 植物硫氧还蛋白家族(Trxs)及其广泛作用 |
1.4.1 Trxs功能概况 |
1.4.2 叶绿体中的Trxs系统 |
1.4.3 叶绿体中一种类硫氧还蛋白-CDSP32 |
1.5 植物胞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研究进展 |
1.6 植物生长素氨基酸水解酶家族(ILR-like)研究进展 |
1.7 参与植物抗逆性几种胁迫应答因子的研究进展 |
1.7.1 脯氨酸参与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7.2 甜菜碱参与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7.3 可溶性糖类参与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7.4 脱落酸(ABA)参与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7.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参与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1.8 桑树抗逆性及资源应用研究进展 |
1.8.1 古老的桑树物种及其生存能力 |
1.8.2 桑树资源应用发展现状 |
1.8.3 桑树抗旱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前期工作基础和技术依据 |
1.9.1 前期工作基础 |
1.9.2 技术流程 |
第二章 桑树中MaCDSP32、MaILR1和MaAPX2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及菌株 |
2.3 试验方法 |
2.3.1 桑树叶片总RNA提取与鉴定 |
2.3.2 桑树叶片cDNA合成 |
2.3.3 基因克隆 |
2.3.4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桑树中三个基因编码区克隆及测序 |
2.4.2 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3 编码蛋白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2.4.4 GO(Gene ontology)数据库预测目标基因功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MaCDSP32、MaILR1和MaAPX2 的表达模式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植物材料与胁迫处理 |
3.2.2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cDNA |
3.3.2 基因定量引物设计 |
3.3.3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
3.3.4 叶片含水量测定 |
3.3.5 脯氨酸含量测定 |
3.3.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7 多克隆抗体制备 |
3.3.8 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
3.3.9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基因在桑树地上部分组织的表达规律 |
3.4.2 基因在不同桑树品种中的表达规律 |
3.4.3 基因在桑树中的生物钟节律表达规律 |
3.4.4 盐胁迫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5 高温胁迫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6 水分胁迫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7 施加外源ABA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8 施加外源乙烯利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9 施加外源水杨酸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10 氨基酸序列的抗原性分析 |
3.4.11 基因表达与蛋白纯化 |
3.4.12 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MaCDSP32、MaILR1和MaAPX2 的瞬时表达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3.2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4.3.3 基因瞬时转化桑叶的处理方式 |
4.3.4 q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
4.3.5 叶片中H_2O_2和O_2~-的含量测定 |
4.3.6 转化烟草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基因瞬时转化浸染后离体桑叶的状态 |
4.4.2 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
4.4.3 瞬时表达MaCDSP32 基因对离体桑叶持水能力的影响 |
4.4.4 MaCDSP32 瞬时表达离体桑叶的自然失水情况 |
4.4.5 NaCl胁迫下离体桑叶气孔开度的变化 |
4.4.6 PEG胁迫下离体桑叶气孔开度的变化 |
4.4.7 PEG处理下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4.8 NaCl处理下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4.9 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确认 |
4.5 小结 |
第五章 桑树MaCDSP32 转化烟草的功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5.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5.2.3 主要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叶盘法转化烟草及转基因烟草鉴定 |
5.3.2 MaCDSP32 表达产物亚细胞定位 |
5.3.3 转基因烟草非生物胁迫处理 |
5.3.4 转基因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处理 |
5.3.5 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含量测定 |
5.3.6 叶片中ROS的组织定位和含量测定 |
5.3.7 SOD、APX、POD和 CAT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5.3.8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5.3.9 叶绿色素含量测定 |
5.3.10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CDSP32序列在桑树和烟草中的同源性比对 |
5.4.2 阳性转基因烟草PCR鉴定 |
5.4.3 MaCDSP32 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
5.4.4 MaCDSP32 对转基因烟草抗逆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桑树MaCDSP32 转化拟南芥的功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6.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6.2.3 主要仪器 |
6.3 试验方法 |
6.3.1 构建MaCDSP32 过表达拟南芥植株 |
6.3.2 突变体拟南芥T-DNA插入鉴定 |
6.3.3 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胁迫处理 |
6.3.4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非生物胁迫处理 |
6.3.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6.3.6 拟南芥叶片气孔开度测量 |
6.3.7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MaCDSP32和AtCDSP32 序列同源性分析 |
6.4.2 AtCDSP32 突变体拟南芥植株鉴定 |
6.4.3 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抗逆性分析 |
6.4.4 干旱胁迫对转基因拟南芥气孔开度的影响 |
6.4.5 非生物胁迫对转基因拟南芥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6.4.6 非生物胁迫对拟南芥抗氧化物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6.4.7 渗透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6.4.8 MaCDSP32 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早花现象 |
6.5 小结 |
第七章 MaCDSP32 转基因烟草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分析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 |
7.2.1 植物材料 |
7.2.2 胁迫处理方式及取样 |
7.3 试验方法 |
7.3.1 样品转录组文库构建 |
7.3.2 上机测序 |
7.3.3 信息分析流程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OE和WT烟草干旱样品转录组数据总体分析 |
7.4.2 OE和WT烟草干旱转录组样品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7.4.3 OE和WT烟草干旱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维恩图 |
7.4.4 OE和WT烟草干旱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热图 |
7.4.5 OE和WT烟草干旱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7.4.6 OE和WT烟草复水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7 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8 淀粉和糖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9 油菜素类固醇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10 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11 光合元件固碳作用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4.12 硫代谢途径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 |
7.5 干旱和复水相反生理参数涉及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总结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一种使DNA条带细窄的电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二指肠贾第虫对LPS诱导肠上皮细胞炎症缓解作用的研究[D]. 邢熙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乌市及周边地区犬体表蜱种鉴定、侵害调查及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检测[D]. 刘一凡.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D]. 吴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4]新疆白锈菌系统学及物种与寄主演化关系研究[D]. 杨辉. 塔里木大学, 2021
- [5]锤角叶蜂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 晏毓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Bta-miR-34b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机理研究[D]. 王玉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12家族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D]. 苗依杨. 西南大学, 2021
- [8]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仙葛方干预PMOP的机制研究[D]. 周格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LncRNA Fendrr调控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机制研究[D]. 施鹏.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桑树(Morus alba)三个干旱诱导基因的表达规律及MaCDSP32基因的功能分析[D]. 孙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