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史教学

浅谈中国建筑史教学

一、中国建筑史教学杂谈(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任荣娟[2](2020)在《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太的客厅”属于1930年代北平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沙龙。作为物理空间,其形成于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后因时局迁到长沙、昆明、宜宾等地;作为文化空间,其通过《大公报·文艺副刊》进行文学实践活动,把握文化权力和象征资本,影响舆论;作为社会空间,其助力文人迈进文坛获得相应地位,却以其自身的精英属性带给文人压力。在沙龙蓬勃时期,它推动北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其学人圈具有的民族情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有的。“太太的客厅”在北平城内的定居和北平城外的迁移过程中,其学人圈体悟社会现实疾苦,逐渐走出象牙塔,流亡过程中,用文字鞭挞社会当局,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梳理沙龙的历史过程,既可以窥探社会时局的变化,又使得内部成员精神世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呈现出民国文学场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的理性趋向。此沙龙在北平辉煌时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发表阵地,参与“《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等事件,把握了文化话语权,利用报刊营造北平文学氛围,为文艺事业作出贡献。沙龙学人圈于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并寄托对民族国家的担忧。国难时期,更多人从事文艺实践活动,为社会公共议题积极发声,这些文学实践表现出他们对文艺与政治的调适,“太太的客厅”学人圈发出的民族话语是重新审视民国历史的一个侧影。依照“占位”“惯习”等相关理论的启发,“太太的客厅”显示出它的双面性: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场域外部的人获得青睐并进入场内,进而取得文坛位置,这使得沙龙作为文人成长的阶梯,具有提携文坛新人、助力作家改变身份的作用;同时,这种“占位”过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学秩序,使得更多人向往沙龙。非精英出身或非国外留学背景的人在此沙龙中倍感压力,这种自卑感和压抑感带来的沉默成为他们与沙龙中其他人交流的阻碍。总体而言,1930年代的北平文坛热闹而璀璨,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夹杂着社会民众的诉求。“太太的客厅”作为其中一处文学场域,讨论它的意义在于重新认识沙龙具有的文化和社会作用,以及其学人圈对民族国家的真正态度。在民国文学历史的研究视野下,沙龙不应总是文人类聚的表现,作为文化现象,它在历史长河中值得获取新的阐释。

刘方馨[3](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邱佳铭[4](2020)在《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大量运用开后世山水画之先,本文注意到点景建筑在宋代山水画造境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点景建筑这一元素切入,以点景建筑参与山水画意境营造作为展开讨论的背景,结合对宋代代表性山水画的考察,探讨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的双向关系。对各大博物馆馆藏宋代山水画代表性作品中点景建筑的数量、类别、形态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对客观、详实的数据和结论,既有对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宏观特征的把握和认知,又有微观上相对清晰准确的检视与分析。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在绘画本体的形式语言层面上可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点景建筑参与画面空间和“远”意的营造;其二是在山水画造境法则制约下点景建筑图式结构的提炼和运用。前者是点景建筑对山水画造境的作用与意义,是其作为山水画元素之一参与造境的重要路径。后者可以看作是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规定和制约,是山水画造境法则对点景建筑的反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萧寺”、“草庐茅舍”、“村落”以及“亭”等点景参与特定意境的营造为例,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萧寺”与佛禅文化,“草庐茅舍”、“村落”与老庄思想影响下的隐逸文化,“亭”与儒家仕隐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山林幽趣”的内在联系。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塑造了点景建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内涵,是山水画点景建筑及其图式的语义来源,建构起人们对“萧寺”、“草庐茅舍”和“村落”、“亭”的普遍文化认知,并形成一种文化惯例和集体经验,这必然会作用于山水画意境的创造并且被观者感知。对点景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进行文化阐释和语义溯源,既是挖掘解析宋代山水画特定意境的深层内涵,实际上也是山水画造境过程反作用于点景建筑文化品格、精神内涵和图式结构进一步提炼、集中和明确的过程。通过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在重新审视、发掘宋代山水画特质和智慧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点景建筑在山水画中既是人文精神与自然山川精神聚积、交汇的中介和交点,又是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和绘画实践本体。点景建筑与山水画造境之间,并非创作过程中简单的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中,在外显的形式语言和内蕴的文化品格、精神内涵上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双向建构的关系,凸显出中国山水画区别于风景画的文化意义。宋以后的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的关系无不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拓展。

孙丹婷[5](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尹佳欢[6](2019)在《北海漪澜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漪澜堂建筑群位于北海核心景区琼岛的北坡,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后经过不断添建、修缮而成现有格局。建筑群由前院、后坡两部分组成,依山而建,采用了“屋包山”的设计手法,是乾隆皇帝写仿、移植江南园林的首创之作,融合了皇家园林礼制性特征和以自然美为造景主题的文人园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史料文献的考证,与实地调研结合,从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空间布局、园林活动等不同角度对漪澜堂建筑群进行综合研究。在系统搜集整理建筑群营缮档案文献和详细的现场调查、测绘、三维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园林现状与建筑单体形制、匾额楹联等基础信息,廓清了建筑群的营建背景、历史沿革和空间布局,并进行了组群和单体的系统性复原研究,得到了组群和单体的复原图纸。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组群的设计方法、园林艺术和设计意向,对建筑形制的典型性、独特性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对组群内的园林活动进行考证,结合内檐陈设探究其空间布局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综合性研究北海漪澜堂的园林建筑艺术,深化了北海整体价值认知,对清代皇家园林和乾隆造园思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梦雨[7](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刘涤宇[8](2018)在《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代表案例解析(1997—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聚焦于1997-2014年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的早期、成型和Web 2.0三个阶段的8个代表性建筑讨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这个时间段互联网建筑讨论的几种基本方式及其演变历程。通过这些案例研究,移动网络兴起之前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的概貌得以由点及面地呈现。

甘秋盈[9](2018)在《哲匠之思,诗人之情 ——蒋高宸的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学者作为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个体,其学术思想及成果是整个建筑史学发展脉络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建筑学者之学术思想,不仅可以了解其所在时期的建筑学术发展进程及内在规律,而且可以探析个人学术研究历程与社会时代背景的联系,为领域内的学术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意义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从建筑史学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云南建筑学者的学术成果及学术思想的针对性研究较为欠缺,这是我们应该深思并随后做出相应的及时补救。因此,研究选取蒋高宸先生的学术思想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先生作为云南建筑史学研究发展链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学术研究在云南建筑史学的发展历程当中具有承前启后之作用。而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和总结其学术成果兼具创造性学术意义的同时,也包含了加强云南地区建筑历史探索和深远的教育指导性意义。本文系统整理和研究了先生的学术历程、思想及成果,基于对先生相关论着的详尽研读及与先生面对面的访谈交流,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了先生的成长、求学和工作经历;继而从社会历史与时代背景的发展角度将先生的学术研究历时时期概括为“初探、扩展、升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各个时代背景下的探索,折射出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成果,至使其学术思想有着延续性的变化与发展;随后论文详细地整理和阐述先生研究运用的方法与思路;最后对先生的学术思想之特点与延续性影响进行总结与分析。

薛瑞[10](2017)在《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营造法式》是一部由北宋官方颁行的侧重于估工算料的营造类法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作者李诫在建立《营造法式》术语体系时,考据先代经史典籍以追溯术语的语源,记录了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方言俗语,对传承和发展营造技术及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当代研究者而言,一些术语因年代久远显得艰涩难懂,对解读该书和古代建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近现代以来,已有数代学者对《营造法式》术语做出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解读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蔚为可观。但是仍有部分术语因缺乏实物印证或在《营造法式》中记载不详,至今未能明确解读。因此,需要及时整理汇总相关研究中的术语解读成果及有争议、存疑待考的问题,明确学界目前对《营造法式》术语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本文在收集整理现有《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现有术语解读成果及其中所涉及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文献及实物例证。将《营造法式》术语按照目前被解读的程度分为释义已有定论、尚存争议和无法解读三类。并结合建筑学及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些争议问题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以期为后续《营造法式》术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建筑史教学杂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建筑史教学杂谈(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因时局而迁:“太太的客厅”来脉去向
    1.1 “梁家茶会”:初步形成
        1.1.1 选址北总布胡同3号
        1.1.2 改造四合院
    1.2 “星六碰头会”:发展壮大
        1.2.1 清华北院“饭团”
        1.2.2 光临金岳霖的“湖南饭店”
    1.3 “太太的客厅”:享誉文坛
        1.3.1 林徽因的功劳
        1.3.2 沙龙固定成员概况
    1.4 “太太的客厅”余光:昙花一现
        1.4.1 成立长沙“歌咏队”
        1.4.2 转至昆明“棕皮营”
        1.4.3 暂居李庄“月亮田”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二章 “学人圈”的民族话语:“太太的客厅”与文学实践
    2.1 文学氛围的营造
        2.1.1 从事“特殊工作”——以文学生产为核心
        2.1.2 探讨文学事实——以《大公报》复刊十周年为重心
    2.2 文学理念的表达
        2.2.1 关注“窗子以外”——以叶公超为例
        2.2.2 反映现实生活——以沈从文为例
    2.3 文化行动的主张
        2.3.1 发表《我们的本分》
        2.3.2 建筑公共舆论的园地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三章 文人成长的阶梯:“太太的客厅”与文学秩序
    3.1 萧乾:从文学青年到主编
        3.1.1 林徽因:“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3.1.2 一篇《关于图案》及其他
    3.2 李健吾:从作家到批评家
        3.2.1 成为沙龙常客
        3.2.2 成为京派批评家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四章 精英的圈囿:对“太太的客厅”必要的反思
    4.1 沈从文的“文化善意”
        4.1.1 组织约稿会:“以从文先生为中心”
        4.1.2 追求高雅:“只淘剩一个空壳”
        4.1.3 排版《我们太太的客厅》
    4.2 朱自清的“隐身衣”
        4.2.1 自卑的表现
        4.2.2 沉默者:“余不敢批评”
    本章小结及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4)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宋人的山水画造境观念与方法简析
        (一) 意境的内涵辨析
        (二) 造境的观念与方法
第一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类别、形态特征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从早期建筑图像到宋代山水画中的点景建筑
    第二节 点景建筑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现存宋代代表性山水画中点景建筑的统计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 点景建筑数量与画幅体裁相关
        (二) 点景建筑类别及其历时性拓展
    第三节 不同类别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分析
        一、点景建筑形态特征的两个层次
        二、楼观类点景
        (一) 建筑结构对形态特征的影响
        (二) 楼观类点景建筑的形态特征
        三、村居类点景
        (一) 村居类点景的建筑结构
        (二) 村居类点景的形态特征
        四、亭榭类点景
        五、桥栈类点景
        六、城关类点景
第二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参与从空间到“远”意的营造
    第一节 点景建筑自身空间感的表达
    第二节 因点景建筑布局形成的空间联动关系
        一、影响点景建筑布局的观念
        (一) 伦理秩序与自然规律的合一
        (二) “可居”“可游”的审美观
        二、联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 沿主峰轴线纵向多点式布局
        (二) 横向展开多点式布局
        (三) 边角聚点式布局
    第三节 在空间的营造中体现“远”意
        一、表现“重叠覆压”的前后空间关系
        二、参与进深空间的营造
        三、参与诗意山水的空间营造
第三章 宋代山水画造境对点景建筑图式的制约
    第一节 点景建筑图式内涵辨析
    第二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结构
        一、楼观与林木、山体、云烟的组合
        (一) 丛林楼观式
        (二) 山腰掩抱式
        (三) 云锁楼殿式
        二、村居与人物、舟车、路径的组合
        (一) 平居四列式
        (二) 酒肆当途式
        (三) 高士幽居式
        三、亭与山体、水面的组合
        (一) 亭踞山颠式
        (二) 亭临水岸式
        (三)水中立亭式
        四、桥梁与水面、人物、驴和路径的组合:溪桥策蹇式
        五、云烟雾霭与城的组合:雾锁孤城式
    第三节 在造境制约下的图式运用
        一、点景建筑图式运用的本质
        二、点景建筑与其它元素相匹配的笔墨诉求
        (一) 在笔墨语言上的匹配
        (二) 在笔墨结构上的匹配
第四章 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特定意境营造的范例
    第一节 萧寺与荒寒之境的营造
        一、从“古寺萧条”的诗境到画境
        二、宋人对佛寺萧索枯败迹象的亲历体验
        三、萧寺与秋、冬景“萧寺图”造境
        (一) 萧寺与秋、冬季物候特征在审美感知上的契合
        (二) 萧寺与秋景“萧寺图”造境
        (三) 萧寺与冬景“萧寺图”造境
    第二节 村居类点景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隐逸思想塑造了村居类点景的语义内涵
        (一) 村舍:隐居山林的“结草为庐”
        (二) 村落:归隐田园的“草屋八九间”
        二、村舍村落与清逸淡远之境的营造
        (一) 高士幽居的村舍
        (二) 平居四列的村落
    第三节 亭与两种意境类型的营造
        一、宋代士人借亭抒发思想情志
        (一) 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二) 旷达自适的超脱情怀
        (三) 文化、历史的追溯与认同
        二、亭与冲淡空灵、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一) 两种空间布局中的亭
        (二) 亭与冲淡空灵之境的营造
        (三) 亭与深邃清幽之境的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2.1.1 成长环境
        2.1.2 教育经历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3.1 建造观念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3.2 建造体系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3.2.3 “新建筑五原则”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3.3 建造方式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3.4 创作实践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3.4.2 马赛公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4.2.1 空间构成
        4.2.2 建筑漫步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4.4 创作实践
        4.4.1 朗香圣母教堂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5.1.1 几何秩序
        5.1.2 功能秩序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5.2.1 物质环境
        5.2.2 人文环境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5.3.1 “瓦赞规划”
        5.3.2 “光辉城市”
    5.4 创作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6.2.1 对CIAM的影响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6.3.1 日本
        6.3.2 美国
        6.3.3 欧洲
        6.3.4 南美
        6.3.5 印度
        6.3.6 中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7.2.1 艺术的融合
        7.2.2 .思想的融合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7.3.1 建筑师的职责
        7.3.2 建筑形式之源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6)北海漪澜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以往研究回顾
        1.2.1 与漪澜堂建筑群直接相关的研究
        1.2.2 与漪澜堂建筑群间接相关的研究
    1.3 已有研究不足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基础
        1.5.1 研究材料
        1.5.2 团队支撑
        1.5.3 硬件条件
    1.6 未尽事宜
第2章 漪澜堂建筑群现状
    2.1 概况
    2.2 临水延楼组群
        2.2.1 延楼
        2.2.2 倚晴楼、分凉阁
        2.2.3 东、西垂花门及院墙
    2.3 前院建筑
        2.3.1 漪澜堂及东西抄手游廊
        2.3.2 碧照楼
        2.3.3 道宁斋及东西抄手游廊
        2.3.4 远帆阁
        2.3.5 晴栏花韵及东西抄手游廊
        2.3.6 戏台
        2.3.7 紫翠房
    2.4 后坡建筑
        2.4.1 邻山书屋、抱冲室、得性楼
        2.4.2 铜仙承露台
        2.4.3 小昆丘
        2.4.4 延南薰
        2.4.5 一壶天地
        2.4.6 嵌岩室
        2.4.7 环碧楼
        2.4.8 盘岚精舍
    2.5 叠山理水
        2.5.1 置石掇山
        2.5.2 园林理水
    2.6 植物配置
第3章 历史沿革
    3.1 营建背景
        3.1.1 天时:时代条件
        3.1.2 地利:自然生态
        3.1.3 人和:乾隆皇帝造园思想与南巡
    3.2 肇建时期
        3.2.1 前院营建
        3.2.2 后坡营建
    3.3 增华时期
        3.3.1 铜仙人与抱厦添建
        3.3.2 邻山书屋组群添建
        3.3.3 乾隆年间大规模修缮
    3.4 衰落时期
        3.4.1 嘉庆道光年间局部修缮
        3.4.2 同治光绪年间大规模修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乾隆时期复原研究
    4.1 复原依据
    4.2 总体格局复原
    4.3 建筑单体复原
    4.4 内檐装修复原
第5章 建筑形制分析
    5.1 概述
    5.2 漪澜堂与道宁斋
    5.3 碧照楼与远帆阁
    5.4 嵌岩室
    5.5 延南薰
    5.6 铜仙承露台
第6章 空间布局分析
    6.1 漪澜堂建筑群与北海
        6.1.1 轴线关系
        6.1.2 边界处理
        6.1.3 尺度设计
    6.2 外部空间布局分析
        6.2.1 平面空间序列
        6.2.2 竖向空间序列
        6.2.3 路径组织
        6.2.4 视觉分析
        6.2.5 戏台院分析
    6.3 建筑内部空间分析
    6.4 内檐样式与材料分析
    6.5 空间设计意向
        6.5.1 镇江金山:“金山江天”与“屋包山”
        6.5.2 神仙传说:“昆仑”“蓬莱”仙境与“紫金浮玉”
        6.5.3 宗教精神:佛教精神与“曼荼罗”
        6.5.4 传统哲学:妙高境界
        6.5.5 惠山漪澜堂:空间形式与审美意境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园林活动分析
    7.1 习读典籍活动
        7.1.1 活动梳理
        7.1.2 活动空间特征
    7.2 礼佛参禅活动
        7.2.1 活动梳理
        7.2.2 活动空间特征
    7.3 观冰嬉活动
    7.4 其他园居活动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营缮大事年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5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2.2.1 画作工料类
        2.2.2 物料价值类
        2.2.3 具体工程类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3.3.1 蓝色系颜料
        3.3.2 绿色系颜料
        3.3.3 红色系颜料
        3.3.4 黄色系颜料
        3.3.5 白色系颜料
        3.3.6 黑色系颜料
        3.3.7 金属质颜料
        3.3.8 胶料及辅料
    3.4 小结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4.1 天然矿物颜料
        4.1.1 石青/天青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4.1.4 朱砂/银朱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4.1.6 马牙砂/马齿砂
        4.1.7 水花朱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4.1.9 陀僧/密陀僧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4.1.11 无名异/土子
        4.1.12 云母
    4.2 有机质颜料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4.2.2 洋蓝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4.2.8 紫粉
    4.3 合成颜料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4.3.2 铜青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4.3.4 西绿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4.3.7 洋青/大青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4.3.9 普鲁士蓝/洋靛
        4.3.10 巴黎绿/漆绿
    4.4 金属质颜料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4.4.2 黄飞金/红飞金
        4.4.3 黄泥金/红泥金
        4.4.4 鱼子金
        4.4.5 银箔/银粉
    4.5 胶料和辅料
        4.5.1 水胶/广胶
        4.5.2 贴金油
        4.5.3 青粉/土粉
        4.5.4 轻粉
        4.5.5 松香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4.5.7 剉草/锉草
        4.5.8 油艌灰
    4.6 小结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5.6 小结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6.1.1 颜料的采买
        6.1.2 颜料的贮存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6.2.1 天然矿物颜料
        6.2.2 人工合成颜料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6.3.1 单色做法
        6.3.2 调色做法
        6.3.3 混色做法
        6.3.4 衬色做法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F-3 工部核定则例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H-9 《粤海关志》税则
    H-10 常税则例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代表案例解析(1997—2014)(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发展历程概述
    1.1 早期阶段
    1.2 成型阶段
    1.3 Web2.0阶段
2 代表案例的选择依据
3 代表案例解析
    案例1:中文互联网第一网文—付昕《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1998)
    案例2:在公共发表和个体交流之间—Nomad《三个虚构的留学生》(2000)
    案例3:零散讨论与汇总传播—《告别ABBS,from杂谈、丛然》(2001)
    案例4:网络作为学术互动的一个环节—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2002)
    案例5:在思想碰撞中生产内容—ABBS对甘肃毛寺无止桥的讨论(2006)
    案例6:面向Web 2.0的写作——城市笔记人《“我爱咸带鱼”》(2009)
    案例7:小平台的思想碰撞——豆瓣小组对鲍希曼的讨论(2009)
    案例8:信息碎片的并置——建筑师罗小姐《一个女建筑师今年遇到的110件事》(2013—2014)
4 结论

(9)哲匠之思,诗人之情 ——蒋高宸的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蒋高宸成长背景及学术思想渊源
    2.1 蒋高宸的成长与建筑之路
        2.1.1 向往与坎坷:幼时记忆
        2.1.2 责任与抱负:求学经历
        2.1.3 动荡岁月中的历练:初入社会及工作实践
        2.1.4 机遇与拓展:传教授业及完善自身
    2.2 蒋高宸建筑史学思想渊源
        2.2.1 家庭背景与求学历练的熏陶
        2.2.2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2.2.3 建筑教育发展的环境背景影响
        2.2.4 建筑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交融发展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蒋高宸建筑史学思想之演进
    3.1 初探:夯实基础,建构思路(1982—1990)
        3.1.1 学术研究活动
        3.1.2 研究成果
    3.2 拓展:深入研究,形成系统(1991—2003)
        3.2.1 学术研究活动
        3.2.2 研究成果
    3.3 升华:传承延续,气韵犹存(2003至今)
        3.3.1 学术活动
        3.3.2 走向人居环境学
    3.4 小结
第四章 剖析蒋高宸的建筑史学思想
    4.1 蒋高宸建筑史学的基本观点
        4.1.1 以广义建筑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框架
        4.1.2 坚持传统理性的文化观
        4.1.3 和谐与共生理念下的环境观
    4.2 蒋高宸建筑史学研究之方法
        4.2.1 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4.2.2 融贯多学科的方法
        4.2.3 逆向时间向度法
    4.3 学术研究特点
        4.3.1 重视史料,论从史出
        4.3.2 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
        4.3.3 以预见性的眼光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余韵:贡献与影响
        5.1.1 丰富云南建筑史学的研究
        5.1.2 促进云南建筑教育的发展
        5.1.3 启迪后辈学子的治学精神
    5.2 感思:启示与领悟
        5.2.1 本心探索,坚定笃行
        5.2.2 冉冉流芳,厚德载物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蒋高宸学术课题研究及论着
附录D:蒋高宸年谱
附录E:蒋高宸历届硕士研究生及论文
附录F:访谈记录

(10)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建筑史或《营造法式》研究专着
        1.2.2 词典式术语专项解读
        1.2.3 对《营造法式》中个别术语的辨析
        1.2.4 实例考察中的术语解读
        1.2.5 小结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1.6 研究特色之处
第2章 基本释义已有定论的《营造法式》术语
    2.1 名词性术语
        2.1.1 单义术语
        2.1.2 多义术语
    2.2 动词性术语
    2.3 其他
    2.4 兼类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体释义等尚存争议的《营造法式》术语
    3.1 字形存疑和易被读错的《营造法式》术语
        3.1.1 字形存疑的术语
        3.1.2 易被读错的术语
    3.2 词性尚存争议的术语
    3.3 近义术语辨析
    3.4 具体释义有争议的术语
        3.4.1 所指内容有争议
        3.4.2 做法或用法有争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前无法明确解读的《营造法式》术语
    4.1 《营造法式》中记述不详的术语
    4.2 缺乏实物、技艺印证的术语
    4.3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状小结
        5.1.1 《营造法式》术语解读情况概述
        5.1.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及例证
    5.2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5.2.1 《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现存的问题
        5.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5.3 本研究未尽的事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营造法式》术语释义汇总
附录B 涉及《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的文献成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中国建筑史教学杂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D]. 任荣娟. 西北大学, 2020(07)
  • [3]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4]宋代山水画点景建筑与造境关系的研究[D]. 邱佳铭.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6]北海漪澜堂研究[D]. 尹佳欢. 天津大学, 2019(06)
  •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8]中国互联网建筑讨论代表案例解析(1997—2014)[J]. 刘涤宇. 建筑创作, 2018(06)
  • [9]哲匠之思,诗人之情 ——蒋高宸的学术思想研究[D]. 甘秋盈.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基于成果分析的宋《营造法式》术语研究综述[D]. 薛瑞. 华侨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浅谈中国建筑史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