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苗期化学除草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霞[1](2020)在《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充分利用冬季耕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措施。冬油菜生产中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的现象时常发生。直播冬油菜作为轻简化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氮素缺乏比移栽油菜更敏感,但氮素营养状况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规律不明确,延用移栽油菜种植的施氮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直播油菜。采用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及产量构成特征,分析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明确氮素营养对关键产量构成因子的氮素营养调控机制,以期通过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设计产量构成因子,确定生育期氮素营养高效调控目标。主要结果如下:(1)氮肥施用显着提高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通过增加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协调收获密度,增加直播冬油菜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氮肥用量≥180 kg N/hm2时,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相比,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提高,施氮180 kg N/hm2时产量增加11.7%,氮肥利用率提高15.7%。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区域平均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01和203 kg N/hm2,但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在推荐用量时的利润比普通尿素高17.8%。(2)通过氮肥施用提高苗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是直播冬油菜高产的关键。高产油菜(>3000 kg/hm2)越冬期(播种后90 d)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大于低产油菜(<1500 kg/hm2),高产油菜越冬期氮素积累比例平均达56.9%,而低产油菜这一比例低于35.4%。越冬前(播种后50 d)干物质每提高100 kg/hm2或0.1 g/株,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22 kg/hm2和256 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0%和3.5%(绝对值)。与低产油菜相比,高产油菜氮素快速积累提前开始,干物质快速积累结束期推迟,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延长,高产油菜生育期较低产油菜延长18-27 d。推荐用量下的氮肥施用可使干物质和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166%和300%,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分别提高499%和689%,干物质和氮素快速积累的起始时间分别提前7.8和10.8天,增加越冬前的氮素积累比例。氮素缺乏、推荐施氮和氮肥过量水平下越冬期氮素积累量分别占最大氮素积累的33.7%、50.5%和63.2%。(3)氮肥施用调控冬至苗叶片数主要是通过影响分枝和单株角果数来定量影响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正相关。单株生物量和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 g/株和50 mg N/株,冬至苗叶片数分别0.6-1.0片/株;群体密度在50-130株/m2时,单位面积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00 kg/hm2和50 kg N/hm2,冬至苗叶片数增加0.3-1.1片/株和1.0片/株。冬至苗每增加一片叶,分枝数平均增加1.6个/株,分枝数增加显着提高分枝角果数和单株总角果数,从而增加油菜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每增加一片叶(冬至苗叶片数为2.6-6.7片/株),产量可平均增加622-981 kg/hm2,基础叶片数越低,增加一片叶的增产量越大。(4)在产量构成的四个因子中,单株角果数对产量调控作用最大,其次是收获密度,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对油菜产量贡献较小。油菜产量(y)随单株角果数(x)增加线性增加(y=36+25.6x),高产(>3000 kg/hm2)油菜收获密度范围维持45-70株/m2,适宜收获密度下增加单株角果数是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关键。植株各生育期内的氮素营养均显着影响单株角果数,苗期氮素营养通过影响分枝形成影响产量,薹期、花期和角果期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呈显着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这3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 mg N/株,单株角果数分别增加2.8-7.6、0.2-5.7和2.1-4.4个/株。收获密度受氮肥施用的影响,在土壤基础氮素供应低于或高于690 kg/hm2时,施氮显着增加或降低收获密度,使收获密度维持在适宜范围。(5)氮素营养调控密度消减过程,决定收获密度。收获密度降低占缺氮引起的产量损失的9.3%-36.6%,适宜的收获密度是直播冬油菜高产调控的重点。直播油菜群体密度在出苗后一直在降低,出苗-播种后60 d和播种后150 d-收获期是群体密度消减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植株氮素含量高于4.11%,花期氮素含量高于2.44%,可分别保障播种后60 d和150 d群体密度维持80-120株/m2和50-80株/m2,使收获密度维持是在适宜范围。苗期(播种后60天内)降雨量较多或在播种后150 d-播种180 d内降雨量较低均增加群体密度消减,苗期积温大于645℃d时,群体消亡随积温增加而增加。(6)根据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设计了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氮素营养主动调控策略。产量3000 kg/hm2理论收获密度为45-70株/m2,单株角果数为104个/株,每角粒数为19-24粒/角,千粒重为2.8-3.8 g;根据试验点平均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确定苗期、越冬期、薹期和花期氮肥供应量分别为29.0、87.8、8.7和33.7 kg N/hm2。本研究确定了不同目标产量的理论产量构成,阐明了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特征,明确苗期氮素营养-叶片-分枝-单株角果数的调控过程,理解苗期氮素吸收对高产形成的意义;同时也阐明了氮素营养调控直播冬油菜收获密度过程,提出目标产量反向氮素影响调控策略和具体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直播冬油菜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韩飞[2](2020)在《印度梨形孢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寻找缓解乙草胺对作物药害的解决办法,本研究以油菜为供试作物,印度梨形孢为供试菌种,以乙草胺为供试药剂。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印度梨形孢拌种后,乙草胺对油菜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1 g印度梨形孢菌丝拌种10 g油菜籽时,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的株高、根长、单株鲜质量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1 g印度梨形孢菌丝拌种100 g油菜籽时,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的促生效果显着,对株高、根长、单株鲜质量的促长率分别为16.62%、29.85%、20.66%;盆栽条件下,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后,对油菜苗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其中,随着浓度的增大,乙草胺对苗期油菜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当乙草胺浓度超过1 200 g/hm2时,乙草胺对油菜幼苗株高抑制率约为60%;对油菜幼苗鲜重抑制率约为58%;对油菜幼苗根长抑制率在12.78%-26.99%之间;盆栽条件下,用印度梨形孢菌丝进行拌种的油菜在出芽后药害情况相对较轻。其中,1 kg油菜籽添加10 g印度梨形孢菌丝时,使用不同使用有效成分(400、800、1200、2400 g/hm2)的乙草胺,药害总体缓解效果最好。其中,对油菜株高恢复率依次为30.79%、60.99%、26.99%、26.49%;对油菜根长恢复率依次为33.69%、21.51%、58.75%、31.67%;对油菜鲜重恢复率依次为75.92%、45.50%、7.25%、33.33%.在大田条件下,印度梨形孢对油菜株高、单株鲜质量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试验结果与盆栽条件下基本吻合;同时,乙草胺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看麦娘、牛繁缕、婆婆纳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的生长速率影响明显,且随着浓度加对菌丝的生长影响也越大;通过菌丝悬浮培养法测定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影响明显,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影响也越大;当菌液中乙草胺浓度超过200 mg/L时,印度梨形孢基本上停止生长;通过显微观察,乙草胺浓度较高时,由于乙草胺的毒力作用,使得印度梨形孢菌丝不够舒展,生长密集,呈皱缩状态;且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增加,印度梨形孢菌孢子萌发也相对于正常状态下印度梨形孢较少。使用G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乙草胺在印度梨形孢菌液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说明,在印度梨形孢菌液中乙草胺半衰期的明显缩短,均在10 d以下;并且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升高,乙草胺的半衰期相对延长;通过对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测定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我试验得出乙草胺在土壤中前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较慢,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乙草胺在油菜幼苗中前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较慢,总体上,油菜幼苗中添加菌丝时,乙草胺半衰期低于未添加菌丝时乙草胺半衰期。说明,印度梨形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油菜幼苗中乙草胺的代谢,加快其降解的速率。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印度梨形孢拌种后,油菜中GSH的质量浓度、以及GS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乙草胺要可促进提高油菜中GSH的质量浓度、GST及SOD的活性,适量拌种的印度梨形孢可以通过提高油菜相关解毒酶的活性及质量浓度,加强油菜自身以及土壤对乙草胺的代谢,缓解乙草胺药害对油菜的影响。
李玉田[3](2019)在《基于无人机视觉的油菜苗期田间杂草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田伴生杂草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目前我国杂草防治主要依靠大面积喷洒化学除草剂,简单高效但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因此设计一个作物和杂草识别系统指导变量喷药,有利于减少除草的经济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本课题探讨了在实际田间环境下植物图像的分割以及油菜和杂草的识别分类,对田间杂草密度检测和变量喷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在作物出苗时期的杂草对作物影响程度及后续处理对图片质量的要求,从而确定田间图像采集的时间和无人机采集图像过程中云台相机的角度和高度。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经过对比:选用超绿法进行灰度化处理;双边滤波既有效地去除了噪声,又很好的保存了边缘细节,是最适合本实验的图像滤波方法。(2)简要介绍了RGB颜色空间,并根据本课题的实际田间环境,提出G-0.8R+0阈值颜色指标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通过比较NDI+Otsu、ExG+Otsu和G-0.8R+0阈值三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得出G-0.8R+0阈值方法分割绿色植物的效果最好,能适应田间的实际情况,实现图像的自动分割,且因为无需利用Otsu方法求取阈值,可以提高算法处理速度。(3)在形态学处理中,闭运算对油菜叶片中的孔洞填充效果最好,能保持感兴趣区域的面积基本不变,且油菜叶片边缘及连接处图像清晰;选用canny算子对植物叶片进行边缘提取时,具有边缘连贯性和叶脉信息隐藏等方面的优势。(4)获取植物的形状和纹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输入到SVM和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中,进行油菜和杂草的识别分类。将3个形状特征输入到SVM和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得到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0.38%;将6个纹理特征输入到SVM和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得到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89.25%。(5)为了提高识别模型的准确率和缩短程序运行时间,将形状特征参数和纹理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后使用PCA进行降维处理。将得到的6个新变量输入到BP神经网络和SVM进行识别分类,在SVM分类模型中的识别准确率为94.44%,程序运行时间为0.0178s。在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中的识别准确率为96.28%,程序运行时间为3.61s。
谢春晖[4](2019)在《青海省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发生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全省农业大县之一,小麦(Triticum aestivum)、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三种大田作物,尤其以油菜是种植面积最大。田间有害生物(病、虫、杂草)为害是影响全县油菜生长和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防治效果直接决定到油菜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更好地开展油菜有害生物为害的预测预报,并为其高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系统的研究,调查了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分析了为害特点,厘清了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优化提出了黄条跳甲(Phyllotreta spp)、茎象甲(Ceuthorrhynchus asper)、露尾甲(Meligethes aeneus)等苗期虫害的防治技术。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主要有37种,其中,病害2种、虫害6种、农田杂草约29种。病害有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olerotiorum)、霜霉病(Peronospora parasitica);虫害主要有油菜黄条跳甲、茎象甲、露尾甲、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角野螟(Evergestis extimalis)、蚜虫(Aphidoidea);杂草包括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藜(Chenopodium album)、自生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等。2)进一步明确了湟中县油菜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虫害的识别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油菜菌核病于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发生,黄条跳甲、茎象甲发生高峰期为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露尾甲、小菜蛾发生高峰期为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小菜蛾、角野螟危害的高峰期通常为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蚜虫则多发于七月上旬八月下旬。在川水地区危害较重的杂草主要为早熟禾、薄荷以及萹蓄等,浅山地危害较重的主要有苦苦菜、节裂角茴香、苣荬菜等,脑山地区危害较重的主要有自生油菜、密花香薷、藜等。结合气象信息,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前1015 d发布预测预报信息,可指导开展大面积防治。3)厘清了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和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为基础,主要有药剂拌种、土壤处理、间苗除草、病虫害及田间杂草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包括色板诱杀、性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防治等。4)优化提出了丁硫克百威等常规农药、农药助剂、黄蓝板等防治油菜跳甲、茎象甲、露尾甲虫害的技术。油菜出苗初期调查中,亩用40%丁硫克百威乳油20 mL拌种处理防治油菜跳甲效果显着,被害指数为20%;苗后15 d调查中,亩用40%丁硫克百威乳油10 mL拌种处理防治油菜茎象甲效果最好,为害株率为15%。从虫口减退及防治效果综合来看,农药助剂“奇功”加入虫害防治后对油菜害虫的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较好,农药助剂“奇功”加入集琦化学药后对黄条跳甲、蓝跳甲、茎象甲、露尾甲防效分别提高了18.52%、5.57%、0.75%、8.00%;农药助剂“奇功”加入高效氯氰菊酯后对黄条跳甲、蓝跳甲、茎象甲、露尾甲防效分别提高了11.11%、32.77%、46.38%、9.34%,提高了农药防治油菜苗期虫害的效果。蓝板对于露尾甲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全降解黄板较普通黄板诱虫效果好,且深埋后易降解。
卜美婷,邹锐标,王访[5](2018)在《油菜相邻生长期光谱动力特征的去趋势波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油菜相邻物候期冠层光谱的波动差异性,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DFA)对4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油菜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4个物候期的冠层光谱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DFA的波动差异函数,该函数能有效刻画不同波长光谱的波动差异。结果表明,苗期和蕾薹期在蓝边、黄边和红边范围的波动差异都是显着的;而黄边和红边范围内的光谱只有蕾薹期和开花期的波动差异是显着的。
俞程[6](2018)在《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苗期的修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油菜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其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油菜面积和总产的30%左右。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得除草剂在土壤中累积、残留,对于作物的生长的影响越来越大。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除草剂,为稻田除草剂,对稗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同时对部分双子叶杂草有抑制效果。由于其结构稳定,降解缓慢,残留时间长,会对后茬油菜的生长发育产生药害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稻田土壤中筛选出2株能够高效降解二氯喹啉酸的菌株D22和D23,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降解特性;通过水培试验对油菜苗期二氯喹啉酸药害进行了研究,同时初步探讨了降解菌的修复作用,为降解菌在田间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长期施用二氯喹啉酸的稻田土壤中分离出2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D22和D23,并鉴定出菌株D22为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D23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2通过梯度对比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降解率,确定了降解菌D22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28℃、pH值6.0、二氯喹啉酸初始添加浓度为50mg/L,2d后降解率可达到94.94%;二氯喹啉酸降解菌株D23的最佳降解条件为20℃、pH值6.0、二氯喹啉酸初始添加量浓度为50mg/L,2d后降解率可达91.7%。3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沣油737号、华双5号、华油杂62、泸油杂1号和皖油28号五个油菜品种对二氯喹啉酸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沣油737号对于二氯喹啉酸耐受力较强,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沣油737号根系生长和下胚轴生长明显好于其他品种。4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二氯喹啉酸胁迫下油菜苗期的叶绿素含量、根颈生长、根鲜重和根系生长的变化,并研究了降解菌株对药害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二氯喹啉酸对于油菜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危害作用。当二氯喹啉酸浓度小于0.5mg/L时,二氯喹啉酸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氯喹啉酸浓度大于0.5mg/L时,二氯喹啉酸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产生药害;二氯喹啉酸浓度小于1mg/L时二氯喹啉酸对于油菜苗期根颈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大于1mg/L以后,产生了药害;二氯喹啉酸浓度小于1mg/L时,对于根鲜重有促进作用,大于1mg/L就会产生药害;油菜苗期SPAD值随着二氯喹啉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接入降解菌D23后,根鲜重得到明显增长,同时在二氯喹啉酸浓度为2mg/L时,修复率可达到41.98%;接入降解菌D23后,菌株D23对于油菜苗期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修复作用,在2mg/L的较高浓度下,总根长的修复率可达到311.48%,同时菌株D23对油菜根系有促进作用,就总根长而言促进了38.63%。同时,通过根系扫描可以观察到菌株D22的修复效果不明显。
韩辉[7](2018)在《重金属固定细菌阻控油菜吸收镉、铅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矿山的开采和冶炼以及农药和化肥的滥用,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其中Cd和Pb的污染最为严重。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生长在重金属污染农田中的油菜易吸收重金属,而Cd和Pb在油菜籽中积累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固定技术能够实现“边生产边修复”,是目前适用于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促生细菌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微生物固定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Cd、Pb污染农田的生物修复和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和技术途径。本文从南京栖霞山铅镉矿区土壤中分离到345株具有Cd、Pb抗性的细菌,其中18株细菌具有合成IAA、铁载体、ACC脱氨酶和精氨酸脱羧酶的能力。对菌株在Cd2+(5 mg L-1)和Pb2+(20 mg L-1)的溶液中吸附Cd2+和Pb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3株菌株对Cd2+和Pb2+的去除率大于80%,菌株CL-1、X30和H6对Cd2+的去除率分别为92.6%、89.2%和84.3%,对Pb2+的去除率分别为94.6%、85.3%和81.2%。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菌株CL-1、X30和H6对油菜(秦优十号)生长和Cd、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CL-1和X30具有促进油菜生长(28.6-67.2%)和阻控油菜吸收Cd和Pb(15.9-59.6%)的能力。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L-1和X30分别属于液质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对菌株CL-1和X30的生物学特性和吸附重金属的效应以及固定重金属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菌株CL-1的菌体呈短杆状,抗Cd2+(700 mg L-1)和Pb2+(2400 mg L-1),产多糖和精氨酸脱羧酶,不产生物膜。菌株X30的菌体呈长杆状,抗Cd2+(400 mg L-1)和Pb2+(1800 mg L-1),产生物膜、多糖和精氨酸脱羧酶。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CL-1和X30细胞表面能吸附Cd2+和Pb2+,菌株CL-1和X30细胞壁上的OH-、N-H、C=O和P-O等官能团参与了 Cd2+和Pb2+的吸附。在含Cd2+(50 mg L-1)和Pb2+(50 mg L-1)溶液中,菌株CL-1细胞内富集的Cd2+和Pb2+含量比菌株X30细胞内富集的Cd2+和Pb2+含量减少了 19.2-55.5%。而菌株CL-1细胞壁吸附的Cd2+和Pb2+含量比菌株X30细胞壁吸附的Cd2+和Pb2+含量增加了 24.3-42.2%。研究表明,菌株CL-1主要通过细胞壁固定Cd2+和Pb2+,菌株X30通过细胞内富集和细胞壁吸附固定Cd2+和Pb2+。菌株CL-1能够合成腐胺,而菌株X30能够合成精胺和亚精胺。通过静置培养试验研究了菌株CL-1和X30对发酵液pH和水溶性Cd2+和Pb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对照相比,菌株CL-1和X30能显着提高发酵液pH(由6.98分别升高到8.41和8.18),减少溶液中水溶性Cd2+(48.3-86.9%)和Pb2+(43.2-81.7%)的浓度。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Cd污染条件下(Cd0、Cd1和Cd3 mg kg-1),菌株CL-1和X30对秦优十号生长及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Cd污染条件下,与不接菌对照相比,菌株CL-1和X30能显着提高油菜组织生物量(18.7-36.4%),并降低油菜籽粒中Cd的含量(29.2-72.5%)。另外,与菌株X30相比,菌株CL-1使油菜组织的生物量提高了 17.3-24.3%,油菜籽粒中Cd的含量降低了 22.3-34.9%。另外,菌株CL-1和X30能够显着降低油菜根际土中DTPA提取态Cd含量(17.3-54.6%)。与不接菌对照相比,菌株CL-1能够显着提高油菜根际土中腐胺的含量(98.6-105.2%)和产精氨酸脱羧酶细菌的比例(23.3-49.5%),进而显着提高油菜根际土的pH;菌株X30显着提高油菜根际土中精胺(82.6-102.6%)和亚精胺(91.1-99.1%)的含量以及产精氨酸脱羧酶菌株的比例(21.3-39.6%)以及根际土壤的pH。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表明,在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菌株CL-1和X30显着提高了秦优十号根际土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在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菌株CL-1和X30对秦优十号根际土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无显着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菌株CL-1和X30以及菌株与生物炭联合施用对秦优十号和沣油737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对照相比,单一菌株X30或CL-1对油菜籽粒的产量无显着影响,而复合菌株(X30+CL-1)显着增加了油菜籽粒的产量(28.4-31.2%),生物炭与菌株联合施用也显着增加了油菜籽粒的产量(18.9-44.2%)。与不接菌对照相比,单一菌株X30或CL-1、复合菌株(X30+CL-1)和生物炭与菌株联合施用均能显着降低秦优十号油菜籽粒中Cd(18.6-73.6%)和Pb(23.6-48.2%)的含量;另外,复合菌株X30+CL-1和生物炭与菌株联合施用显着降低了沣油737油菜籽粒中Cd(16.6-43.2%)和Pb(17.6-34.2%)的含量。复合菌株X30+CL-1与生物炭联合施用阻控油菜籽粒吸收Cd和Pb的效果最好。与不接菌对照相比,复合菌株X30+CL-1处理组和生物炭与复合菌株的联合处理显着可以提高秦优十号和沣油737根际土壤小颗粒(<0.5 mm)团聚体的比例(25.8-42.4%)、有机质含量(21.4-33.3%)和pH并降低根际土壤中DTPA提取态Cd(48.6-73.6%)和Pb(31.9-48.2%)的含量,从而阻控了油菜对Cd和Pb的吸收。与不接菌对照相比,菌株CL-1和X30与生物炭的处理能够显着增加秦优十号和沣油737根际土壤中多胺(53.3-145%)和NH4+(108-304%)的含量以及产多胺细菌(20.2-49.6%)和产脲酶细菌(26.8-69.2%)的比例,提高油菜根际土壤的pH。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菌株CL-1的腐胺合成基因aguA和腐胺转运基因potE进行基因敲除,研究产多胺减少突变株对秦优十号吸收Cd、Pb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与菌株CL-1相比,突变株CL-1AaguA和CL-1ApotE分泌腐胺的含量分别下降了 70.3%和94.2%;另外,突变株CL-1ΔpotE也能分泌精胺(2.2 mg L-1)和亚精胺(2.1 mg L-1)。静置培养试验表明,突变株CL-1ΔaguA和CL-1ΔpotE发酵液pH(分别为7.75和7.52)显着低于野生株和回补菌发酵液的pH(分别为8.53和8.49),说明菌株CL-1可以通过分泌腐胺来提高发酵液的pH。与野生株和回补菌相比,突变株CL-1ΔaguA和CL-1ApotE固定发酵液中Cd和Pb的能力下降了 35.6-64.1%,说明CL-1分泌的腐胺增强了其固定Cd和Pb的能力。与野生株和回补菌相比,突变株CL-1 ΔaguA和CL-1ApotE阻控秦优十号吸收Cd和Pb的能力也显着降低了 56.2-66.6%和54.3-155%,说明菌株CL-1分泌的腐胺显着增强了其阻控秦优十号吸收Cd、Pb的能力。
郑伟[8](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朱炫,邓纲,何建群,陈晓艳,罗永喜,格茸,和成山,王学明,羊国安,阿堆,达瓦拉木,高寿梅,娄作艺,周杉[9](2016)在《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为筛选出经济、高效、安全的化学除草方法,有效控制油菜田间杂草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化学除草剂不同使用浓度的安全性和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并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方法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除草方法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除草方法间油菜产量差异显着;化学除草方法对油菜田间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可显着降低油菜生产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投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不同化学除草方法均于施药35天后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效果;每公顷用21.2%喹·胺·草除灵悬浮剂900 m L于油菜4—5叶期、杂草3—4叶期兑水900 kg及时喷施的方法除草效果好,对油菜生长安全,可以作为冬油菜田的苗期化学除草方法在生产上应用。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建中,王玉芬,范希铨,赵彦栋,李民,刘恩泽[10](2015)在《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多年试验总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规程主要要点为"以集轮作、种子精选、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基础,机械、化学等除草方法相结合"的杂草综合控制技术模式,该研究并对杂草综合控制的措施、时间、除草剂与机具选择、具体技术要求等重要内容进行描述,形成适合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
二、油菜苗期化学除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苗期化学除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
1.1.1 种植现状 |
1.1.2 施肥现状 |
1.2 油菜氮素营养特征 |
1.2.1 氮素营养功能 |
1.2.2 油菜氮素需求特征 |
1.2.3 油菜种植季土壤氮素供应特征 |
1.2.4 油菜氮素管理特征 |
1.3 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
1.3.1 收获密度 |
1.3.2 单株角果数 |
1.3.3 每角粒数 |
1.3.4 千粒重 |
1.4 作物高产调控 |
1.4.1 关键栽培管理因子调控 |
1.4.2 产量构成因子设计与调控 |
1.4.3 高产体系设计 |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验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
3.3.2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3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4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直播冬油菜物质及氮素积累动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取样与分析 |
4.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肥用量对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
4.3.2 氮素缺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3 推荐氮用量下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4 氮肥过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
4.3.5 不同产量水平及氮肥用量下Logistical模型参数 |
4.3.6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7 氮肥用量对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氮素营养对直播冬油菜冬前叶片数的调控及产量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2.4 参数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前叶片数的影响 |
5.3.2 冬至苗期叶片数与其物质积累的关系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5.3.4 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的关系 |
5.3.5 冬至苗叶片数对产量影响的机制 |
5.3.6 目标产量下的冬至苗叶片数和物质积累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点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6.3.2 氮肥施用对各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因子 |
6.3.3 生育期内植株氮素营养状况与各构成因子的关系 |
6.3.4 薹期-角果期植株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的关系 |
6.3.5 氮肥施用对不同土壤基础氮素供应能力下收获密度的影响 |
6.3.6 目标产量下的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点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低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3.2 高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
7.3.3 油菜生育期内积温和降雨与密度消减的关系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目标产量设计的氮素调控模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分析方法 |
8.2.2 材料来源 |
8.2.3 参数计算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目标产量构成 |
8.3.2 单株角果数调控 |
8.3.3 收获密度调控 |
8.3.4 苗期氮素营养调控 |
8.3.5 目标产量3000kg/hm2综合调控模型 |
8.4 讨论 |
8.5 小结 |
9 综合讨论、总结和展望 |
9.1 综合讨论 |
9.2 主要结论 |
9.3 论文特色与创新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印度梨形孢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酰胺类除草剂 |
1.2.1 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
1.2.2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症状 |
1.2.3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解决办法 |
1.2.4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的缓解机理 |
1.3 微生物降解酰胺类农药研究进展 |
1.4 印度梨形孢简介 |
1.4.1 印度梨形孢诱导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 |
1.4.2 诱导植物对生物胁迫的耐性 |
1.4.3 印度梨形孢研究应用前景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印度梨形孢对乙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2.2.2 施用乙草胺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2.2.3 印度梨形孢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的效果 |
2.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印度梨形孢对田间乙草胺药害的缓解及乙草胺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大田条件下测定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生长的促进作用 |
3.2.2 大田条件下测定印度梨形孢对乙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 |
3.2.3 乙草胺田间除草效果 |
3.2.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生长速率的影响 |
4.2.2 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影响 |
4.2.3 显微镜下观察乙草胺对印度梨形孢菌丝的影响 |
4.2.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印度梨形孢对乙草胺的降解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土壤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乙草胺标准曲线 |
5.2.2 乙草胺测定方法的回收率 |
5.2.3 乙草胺的残留动态 |
5.2.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印度梨形孢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作用机理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 |
6.2.1 印度梨形孢拌种对油菜SOD活力的影响 |
6.2.2 印度梨形孢拌种对油菜GSH含量的影响 |
6.2.3 印度梨形孢拌种对油菜GST活性的影响 |
6.2.4 印度梨形孢对土壤中乙草胺终残留的影响 |
6.2.5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中乙草胺终残留的影响 |
6.2.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无人机视觉的油菜苗期田间杂草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无人机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2.1 图像采集 |
2.1.1 图像采集系统简介 |
2.1.2 图像采集过程 |
2.2 彩色图像灰度化 |
2.2.1 灰度化基础 |
2.2.2 灰度化处理与分析 |
2.3 图像滤波 |
2.3.1 图像滤波基础 |
2.3.2 滤波处理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植物图像分割与后处理 |
3.1 图像分割 |
3.1.1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方法 |
3.1.2 基于RGB颜色空间的图像自动分割 |
3.1.3 图像分割结果比较与分析 |
3.2 形态学处理 |
3.2.1 形态学基础 |
3.2.2 形态学处理与分析 |
3.3 边缘检测 |
3.3.1 边缘检测基础 |
3.3.2 边缘检测处理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机器学习算法简介 |
4.1 支持向量机(SVM) |
4.2 BP神经网络 |
4.3 主成分分析(PCA) |
第5章 油菜和杂草图像的特征提取及分类 |
5.1 基于形状特征参数的提取和识别 |
5.1.1 样本图像的二值图像和轮廓图像 |
5.1.2 形状特征参数简介 |
5.1.3 形状特征参数比较分析 |
5.1.4 识别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提取和识别 |
5.2.1 样本图像的灰度化处理 |
5.2.2 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纹理特征 |
5.2.3 图像灰度直方图提取纹理特征 |
5.2.4 纹理特征参数比较分析 |
5.2.5 识别结果与分析 |
5.3 多特征的油菜和杂草识别分类 |
5.3.1 降维处理与识别 |
5.3.2 识别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青海省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发生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油菜产业现状 |
2.2 我国油菜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
2.3 青海省油菜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
2.4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概述 |
2.5 问题的提出 |
2.6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调查研究设计 |
3.3 油菜苗期黄条跳甲和茎象甲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
3.4 农药助剂在油菜田的药效试验 |
3.5 不同材质诱虫板诱杀油菜苗期害虫及全降解黄板降解试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
4.2 湟中县油菜主要病害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4.3 湟中县油菜主要虫害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4.4 湟中县油菜主要杂草种类及数量 |
4.5 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
4.6 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
4.7 油菜苗期黄条跳甲和茎象甲防治药剂筛选 |
4.8 农药助剂在油菜田的药效 |
4.9 不同材质色板诱杀油菜苗期虫害及全降解黄板降解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油菜相邻生长期光谱动力特征的去趋势波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去趋势波动分析 (DFA) |
1.2 试验材料 |
2 油菜相邻物候期光谱波动分析 |
2.1 波动差异函数的显着性分析 |
2.2 苗期与蕾薹期的光谱波动差异显着性分析 |
2.3 蕾薹期与开花期的光谱波动差异显着性分析 |
2.4 开花期与角果发育成熟期的光谱波动差异显着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6)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苗期的修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菜 |
1.2 除草剂 |
1.3 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 |
1.4 除草剂降解 |
1.5 微生物降解 |
1.6 二氯喹啉酸降解 |
1.7 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技术 |
1.7.1 生物测定法 |
1.7.2 仪器分析法 |
1.8 二氯喹啉酸的检测技术 |
1.8.1 二氯喹啉酸残留检测技术 |
1.8.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9 全基因组测序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研究背景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土壤 |
3.1.2 供试品种 |
3.1.3 试验试剂 |
3.1.4 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3.2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 |
3.2.1 降解菌的富集培养 |
3.2.2 降解菌的分离纯化培养 |
3.2.3 降解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4 降解菌悬液的制备 |
3.2.5 降解菌的降解率测定 |
3.2.6 添加回收试验 |
3.2.7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2.8 降解菌的形态学鉴定 |
3.2.9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
3.2.10 降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3.3.1 培养时间对降解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2 初始添加浓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3 温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4 pH值对降解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 降解菌对油菜苗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修复研究 |
3.4.1 种子的消毒与催芽 |
3.4.2 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
3.4.3 种子萌发试验 |
3.4.4 油菜苗期水培试验 |
3.4.5 二氯喹啉酸对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根系生长、根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及降解菌对其修复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二氯喹啉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4.2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
4.3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筛选 |
4.4 菌株D22和菌株D23的生长曲线测定 |
4.5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D22和D23的菌落形态学鉴定 |
4.5.1 降解菌D22和D23的菌落形态观察 |
4.5.2 降解菌D22和D23的菌体形态观察 |
4.6 降解菌D22和D23的生理生化鉴定 |
4.7 降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4.8 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4.8.1 培养时间对降解菌D22和D23的降解效果的影响 |
4.8.2 初始添加浓度对降解菌D22和D23的降解效果的影响 |
4.8.3 培养温度对降解菌D22和D23的降解效果 |
4.8.4 pH对降解菌D22和D23的降解效果分析 |
4.9 二氯喹啉酸抗性品种的筛选 |
4.10 降解菌的对油菜苗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修复 |
4.10.1 对叶绿素、根颈长和根鲜重的影响 |
4.10.2 对油菜根系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7)重金属固定细菌阻控油菜吸收镉、铅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
1 农田重金属污染概况 |
2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
3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4 油菜重金属污染概况 |
第二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在形态 |
1 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
2 土壤-植物体系内重金属的迁徙影响因素 |
3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因素 |
第三节 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1 物理修复 |
2 化学修复 |
3 生物修复 |
第四节: 土壤中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 微生物平板培养法 |
2 Biolog微平板方法 |
3 高通量测序技术 |
4 实时荧光PCR方法 |
5 宏基因组学技术 |
第五节: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镉铅抗性植物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铅、镉抗性细菌的分离筛选 |
2.2 促生特性和精氨酸脱羧酶的测定 |
2.3 复筛-吸附重金属能力的测定 |
2.4 油菜苗期砂培试验 |
2.5 供试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Cd、Pb抗性细菌的分离筛选 |
3.2 菌株的促生特性及精氨酸脱羧酶测定 |
3.3 菌株吸附镉铅能力的测定 |
3.4 供试菌株对油菜苗期生物量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3.5 供试菌株的种属鉴定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菌株CL-1和X30对镉、铅的固定和抗性机理研究 |
1 供试菌株 |
2 试验方法 |
2.1 供试菌株的生物学基本特性研究 |
2.2 供试菌株在细胞水平上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研究 |
2.3 供试菌株在细胞壁上和细胞内吸附重金属的差异 |
2.4 供试菌株吸附重金属的特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及菌落的形态学观察 |
3.2 供试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供试菌株吸附Cd和Pb的SEM-EDX |
3.4 供试菌株在细胞壁上和细胞内吸附重金属的差异 |
3.5 供试菌株吸附Cd和Pb前后细胞壁官能团变化 |
3.6 供试菌株在溶液中吸附镉铅的规律研究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盆栽条件下菌株CL-1和X30阻控油菜吸收镉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油菜 |
1.3 供试土壤 |
2 试验方法 |
2.1 盆栽试验 |
2.2 植物样品生物量及Cd含量的测定 |
2.3 土壤样品中有效态Cd含量的测定 |
2.4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和pH的影响 |
2.5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产精氨酸脱羧酶细菌比例的影响 |
2.6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多胺含量的影响 |
2.7 供试菌株在油菜根际的定殖检测 |
2.8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菌株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
3.2 供试菌株对秦优十号吸收Cd的影响 |
3.3 供试菌株对秦优十号籽粒Cd的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的影响 |
3.4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Cd的DTPA态含量的影响 |
3.5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6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产精氨酸脱羧酶菌株比例的影响 |
3.7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多胺含量的影响 |
3.8 供试菌株在油菜根际的定殖检测 |
3.9 供试菌株对油菜根际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田间条件下菌株CL-1和X30联合生物炭阻控油菜吸收镉铅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油菜 |
1.3 试验地点 |
1.4 生物炭性质 |
2 试验方法 |
2.1 土壤滤液吸附试验 |
2.2 田间小区设计 |
2.3 油菜种植 |
2.4 油菜收获及样品采集 |
2.5 油菜生物量及Cd和Pb含量的测定 |
2.6 油菜土壤样品中有效态Cd和Pb含量的测定 |
2.7 油菜根际土壤样品团聚体组成的变化 |
2.8 油菜土壤样品pH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2.9 油菜土壤样品功能基因丰度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滤液中供试菌株吸附镉铅规律的测定 |
3.2 不同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油菜Cd和Pb吸收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油菜Cd和Pb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Cd和Pb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pH的影响 |
3.7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有机质的影响 |
3.8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3.9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
3.10 不同处理对油菜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多胺和NH_4~+含量的影响 |
3.11 供试菌株在油菜根际的定殖检测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erratia liquefaciens CL-1中产腐胺减少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对油菜吸收Cd、Pb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与质粒 |
1.2 抗生素与浓度 |
1.3 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aguA和potE基因的敲除 |
2.2 aguA和potE基因功能回补 |
2.3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产多胺能力的测定 |
2.5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Cd、Pb的抗性测定 |
2.6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Cd、Pb固定能力的测定 |
2.7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油菜吸收Cd、Pb的影响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otE和aguA基因的敲除与回补 |
3.2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生长曲线的比较 |
3.3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产多胺能力的差异 |
3.4 野生菌、突变株和回补菌对Cd、Pb的抗性比较 |
3.5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固定Cd、Pb能力的比较 |
3.6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油菜吸收Cd、Pb的差异影响 |
3.7 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油菜吸收Cd、Pb富集和转移系数的影响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 分蘖成穗特性 |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
附录2: 作者简介 |
(9)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概况 |
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4.1 除草剂安全性调查 |
1.4.2 除草效果调查 |
1.4.3 油菜计产与效益分析 |
1.4.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田间杂草种类调查 |
2.2 除草剂的安全性分析 |
2.3 不同除草方式对禾草类杂草的防除效果 |
2.4 不同除草方式对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 |
2.5 不同除草方式对杂草的综合防除效果 |
2.6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
2.7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菜产量、产值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10)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范围 |
2 综合除草技术要求 |
3 综合除草技术作业前准备 |
4 综合除草技术 |
4.1 综合除草技术工艺路线 |
4.2 播前机械浅松除草技术 |
4.2.1 机械浅松除草时期和原则 |
4.2.2 机械浅松除草机具种类的选择 |
4.3 苗期除草技术 |
4.3.1 苗期除草原则 |
4.3.2 苗期化学除草时期 |
4.3.3 苗期化学除草剂的选择 |
4.4 机械中耕除草 |
4.5 人工除草 |
4.6 收获后化学除草 |
5 综合除草技术作业要求 |
6 综合除草技术的注意事项 |
四、油菜苗期化学除草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D]. 刘秋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印度梨形孢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及其机理研究[D]. 韩飞. 长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无人机视觉的油菜苗期田间杂草识别研究[D]. 李玉田.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青海省湟中县油菜有害生物发生及防治对策研究[D]. 谢春晖. 兰州大学, 2019(08)
- [5]油菜相邻生长期光谱动力特征的去趋势波动分析[J]. 卜美婷,邹锐标,王访.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5)
- [6]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苗期的修复效应[D]. 俞程.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7]重金属固定细菌阻控油菜吸收镉、铅效应与机制研究[D]. 韩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9]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J]. 朱炫,邓纲,何建群,陈晓艳,罗永喜,格茸,和成山,王学明,羊国安,阿堆,达瓦拉木,高寿梅,娄作艺,周杉.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6)
- [10]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J].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建中,王玉芬,范希铨,赵彦栋,李民,刘恩泽.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