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按政治家标准选择企业家(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菩提(Budi Kristanto)[2](2020)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现代化一词,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整个世界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至今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现代化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由于国与国之间在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所践行的道路和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作为重要的区别之一,现代化道路可以分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构成了两条发展道路的比较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新局面,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印尼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相似之处,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现代化起步较晚。16世纪末沦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独立初期,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尼政府采取激进的非殖民化措施,导致政治动荡,经济秩序混乱。1965年苏哈托政变上台后,一方面,采用高压手段,打压政治异己,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等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使印尼经济较快增长,贫穷人口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印尼的现代化道路,经过数十年现代化建设的积累,目前,印尼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位居东南亚国家前列。本文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印尼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两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相互借鉴,为两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就相似之处而言,中国和印尼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指引发展方向、高效而权威的政府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就不同之处而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印尼早在世界经济大融合时期就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印尼在1988年1月苏哈托倒台以后逐步过渡为典型的多党制国家;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印尼的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两国相比较的结果证明,中国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国情更复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最显着,因此,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更具有典型意义,更值得包括印尼在内的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迎头赶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为此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强调多领域协调发展,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指引,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磅礴的精神力量。
宁芳[3](2019)在《政治关联在不同法制环境下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 ——基于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在不完善的市场和法律体制下,民营企业通常寻求与政府良好的关系,以获取关键资源和机会。民营企业家都在积极地构建与政府的连接点,拉近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本文以20132017年的1043家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权力寻租理论,政治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法制环境理论为基础,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家政治关联和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的银行信贷强度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在不同法制环境下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企业家政治关联和国有股权对银行信贷强度影响的异同。研究表明,总体来说,民营企业家政治关联提高了获得银行长期贷款的强度和总贷款的强度,民营企业的国有股权也能够提高获得银行长期贷款的强度和总贷款的强度。在法制环境相对落后的省份,民营企业更容易利用企业家政治关联从银行获取长期贷款和总贷款;在法制环境较好的省份,民营企业的国有股权有助于企业获取长期贷款和总贷款。国有股权能够建立民营企业与政府建立直接利益关系,关系比企业家的政治关联更紧密。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股权,使得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在法制环境比较薄弱的地方,更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意味着企业家的个人政治关联能更好地发挥获取关键资源的作用。同样,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国有股权也能够提高获得的银行长期贷款和总贷款的强度;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省份,企业家的个人政治关联能帮助企业提升获取的银行长期贷款和总贷款的强度。
蔡尚贤[4](2019)在《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最低工资制度实行的初衷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这部分低收入劳动者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最低工资制度也是使低收入劳动者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解决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为研究对象,立足泉州11个县(区、市)的实际情况,先分析论述最低工资制度在泉州市的相关规定及发展沿革,再通过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相似城市、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探究最低工资制度内容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研政府公务员、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职工,调研其对最低工资制度的看法和建议等问题,并进一步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从政策制定到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在各个区县都得到了有效的施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且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但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企业劳动定额不合理、采用捆绑式工资结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且弹性较差等。通过从公共选择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初级政治市场中,劳动者的偏好不能被有效的表达、企业的偏好被“过度”地表达;政策供给市场中,政策制定程序中政府的失灵、审议程序中公共选择主体的缺位、实施程序中制度的执行不力;政策执行市场中评价的缺失,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还不甚完善。因此,为进一步完善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还要进一步从加强宣传、加强监管与执法、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监管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使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公共选择的主体的偏好能被直接有效表达,制约“过度”表达,实现保障劳动者利益的初衷。
姚梦蕾[5](2018)在《陌生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文中指出在社会生活中,面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孔携带了大量我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要获得的信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判断与决策。国外研究发现,对于陌生人,在我们不知道任何其他信息的条件下,只能根据第一印象,通过外貌来判断其可信度、吸引力、威胁性等社会特质。在这众多面孔社会特质中,面孔能力特质十分重要。许多研究发现,能力特质是政治和经济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特质之一。由此,研究基于面孔线索的能力特质评价除心理学外,在政治、管理、经济等领域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往的面孔能力特质研究多是国外的研究。本文从中国本土视角下,探讨人们是否也可以进行面孔能力特质的评价。本文共分为如下三项研究:研究一:中国人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首先制作适用于中国人面孔能力特质研究的图库。图库需要搜集制作政治家、企业家和其他不同职业的非领导者的图片。并对搜集的图片进行标准化制作(图片对齐,颜色、裁剪、大小、亮度等进行统一)。最后制作的标准化面孔图片库适用于面孔能力特质评价研究。之后对所制作的面孔图片进行能力特质9点评分,结果发现政治家、企业家面孔图片的能力特质评分显着高于非领导者面孔图片,政治家和企业家的面孔图片能力评分没有显着差异。说明政治家和企业家的面孔能力特质高于非领导者。人们可以进行面孔能力特质推断。进而证明研究一制作的面孔图库可用于能力特质评价。政治家的能力评分与其职位等级无显着相关;企业家与其所属公司是否是500强也无显着相关,这说明政治家的职位晋升和企业家在公司中的选拔都不会只依靠面孔线索来判断,更多的是对其个人其他信息的综合考核。研究二:探究面孔外部特征对能力特质评价的影响。由于以往关于能力特质的研究或者是领导人的研究,所使用的面孔图片材料大多保留了外部特征,另有些研究所用面孔材料去除了外部特征,两种材料存在有无外部特征的区别。因此,需要确定面孔外部特征是否会对能力特质评价产生显着影响。对研究一中所制作的保留外部特征的三种身份类型的面孔图片集进行能力特质9点评分。结果发现,三种身份类型图片在有外部特征组和无外部特征组的能力评分都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面孔外部特征不会对能力特质评价产生显着影响。可以对去除外部特征的面孔进行能力特质评价。研究三:在特定情境下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对研究一中只有内部特征的三种身份类型的图片进行两两配对,在政治情境和企业情境下分别在配对面孔图片中选择更有能力胜任政治家和企业家职位的人。结果显示,政治家和非领导者图片集在政治情境下选择政治家的概率显着高于企业情境;企业家和非领导者图片集在企业情境下选择企业家的概率显着高于政府情境。这表明政治家和企业家的面孔能力特质在与之相应的情境下更加突出。政治家和非领导者在政府情境下选择政治家的概率显着高于政治家和企业家图片组;企业家和非领导者在企业情境下选择前者的概率显着高于企业家和政治家图片组。这表明政治家和企业家的面孔能力特质有重合之处。
周黎安[6](2018)在《“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文中认为本文运用和拓展了"官场+市场"理论,重新解析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地方官员之间围绕着辖区经济发展的官场竞争嵌入在不同辖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之中,而辖区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又嵌入在官场竞争之中。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官场+市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政企的有效合作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内部的政治激励("把事做对")、外部的市场约束("防止做坏事")和必要的信息反馈("做对的事")。中国"官场+市场"的增长模式在总体上提供了这三个关键条件,在最积极的意义上实现了辖区内政治企业家与民间企业家精神的结合,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结合,中国历史悠久的官僚政治传统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传统的结合,为我们揭示中国增长之谜开辟了新的视角。
侯蓉英[7](2016)在《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科学社交作为切入点,汲取国际语境中科学传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分别对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科学社交的传播舆论领袖、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科学社交的传播资本、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以及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等作深入研究,由表及里地分析科学社交的传播历程,探析科学与其他领域在交往过程中的边界传播机制,进而建设性地为我国的科学传播提出参考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九章,以总—分-总的形式进行论证,从概念的界定,到史料的例举,再借助理论上的成果分析,到最后总结出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类型,提出中国科学传播的建议。该篇首先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厘清科学社交的概念,进而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科学社交的发展过程,从史料中挖据过往历史中已有的科学社交传播形态,如飨宴社交、广场社交、家邸私密社交、科学风尚社交、政治社交、公共社交等丰富多彩的科学社交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例证来展现科学人士或科学共同体在不同形式的科学社会交往中推动科学的发展进程。同时进一步阐明统治者、主教、贵族、大家族、银行家、官绅、资本家等社会阶层在与科学人士的交往中,都曾给予科学极大的帮助,并且成为最有力的科学传播舆论领袖。本文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场域理论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提出科学与其他领域社交边界的矩阵形式。与此同时,揭示出科学社交边界流动的传播资本,如国家元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促生科学边界贸易区的产生,从而有利地推动科学发展。结合国际现实,本文指出,为了有利于国家统治,历代统治阶层与科学共同体的交往采取既亲近又远离的交往方式,对科学边界传播进行适度控制。另外,本文针对中国科学社交进行个案研究,并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总结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类型,为中国的科学传播提出相关建议。在未来21世纪新的科技变革中,本文的初探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走向及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李智育[8](2015)在《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研究(2002-2014)》文中认为2011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的大规模政治动荡严重冲击了部分国家的政治体制,重塑着地区政治格局,有关国家也在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与此同时,身处伊斯兰世界、与阿拉伯国家毗邻的土耳其却得以独善其身,“民主模式”备受推崇。从1945年步入多党制至今,土耳其的民主化进程已经发展了70年。1950年民主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标志着土耳其民主转型的成功。与民主化进程同时发生的是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对土耳其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矛盾日益明显和突出。城市化进程使得处于“边缘”的人们纷纷来到“中心”,人口结构的改变意味着选民选举偏好的变化,也意味着以赢取选票为目标的政党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重新构建了土耳其的政治格局。20世纪60-80年代的三次军事政变中断了土耳其的民主进程。1960年政变后出台的宪法扩大了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土耳其的政治光谱向左右翼同时扩展,60-70年代的党派林立、意识形态极化现象导致国家动荡,政局不稳。1980年军事政变后,土耳其所有政党被取缔,党派领袖被禁止从政,这些措施以及限制自由与权利的1982年宪法的出台都反映了土耳其军方积极干政的决心。80年代初土耳其政府开始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随着进口替代政策被出口导向政策取代,安纳托利亚伊斯兰中小资本迅速崛起。伊斯兰资本的快速积累为伊斯兰政党和伊斯兰运动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1987年前政治家从政的禁令被取消,民主政治得以全面恢复。实际上从1983年大选开始,土耳其的选举政治就没再被中断过。从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1年,土耳其发生了三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广泛的破产和失业潮,对中小资本也造成了很大损害。经济危机还导致联合政府频繁更迭,再加上政府腐败,所有政党都得不到民众信任,选民努力寻找全新的政党和领袖。可以说,成立于2001年的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之所以能够在2002年大选中胜出,经济危机导致的上述后果发挥了重大作用。2002-2014年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的经济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发展,这为正发党赢得了持续的支持。2002、2007和2011年三次选举中,正发党的支持率持续上升,出现了多党制以来少见的一党长期执政的局面,土耳其政党制度也逐渐从90年代的极端多党制转为现在的主导党体制。本文研究的是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的民主巩固问题,那么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的民主是否得到了巩固?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正发党上台前民主巩固的背景,在第二至第四章从制度、行为者、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的民主巩固问题,其中第二章涉及制度层面,包括宪法、政府体制、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第三章介绍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行为者层面的民主巩固,从执政党民主态度的演变、土耳其三个主要的企业家协会民主态度的演变、居兰运动、库尔德组织、媒体五个方面分析行为者层面的民主巩固情况;第四章则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的民主巩固问题;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首先,从制度层面上看,土耳其现行宪法被认为违背民主原则,议会中各政党就新宪法很难形成一致意见;选举制度中最大的问题是设置了10%的门槛,尽管这一高门槛确实对防止土耳其政党体制的碎片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同时引发了有关进入议会的政党的代表性是否公平的问题。在选举制度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正发党处于主导党地位,包括党内斗争、腐败等问题在内的容易在主导党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在土耳其都已出现。因此从制度层次上讲,土耳其未实现民主巩固。其次,从行为者层面上看,正发党在议会占据绝对优势,越来越表现出集权倾向;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民主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公民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居兰运动、库尔德工人党组织及媒体也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解读民主。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行为者均为民主化进程的受益者,希望通过民主的巩固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民主巩固的内在推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土耳其部分地实现了民主巩固。最后,从政治文化层面上看,20世纪80年代起,土耳其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关系逐渐转变,公民社会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加强。正发党上台后,加速了传统的中心-边缘关系的改变,之前长期处于边缘的人群更快地向中心流动,为多元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同时,文官-军队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军队逐渐远离政治。从这两个方面看,土耳其的民主巩固得到了深化。但是,从精英关系来看,土耳其执政精英的集权倾向日益严重,反对派力量不足以发挥制衡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土耳其的民主巩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范军[9](2015)在《论出版人的文化类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版人有不同的类型,其各自的理想和追求也有明显差异,并形成截然不同的出版风格和文化面貌。出版人可以分为文化人型、商人型、政治家型和企业家型四个类别。各类出版人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文化理念和具体表现,呈现出生动而丰富的面貌,给后人有益的启示。
朱四海[10](2014)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系统论视角》文中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有待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受现代化治理理论的局限,国家治理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经验的程式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从国家大系统的功能性要件和结构性要件的治理入手,平衡政府、市场、社会等治理制度构成,平衡政治家与公务员、企业家与经理人、掮客等治理主体构成,并以政府治理为核心,围绕边界管理、结构管理和能力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不能按政治家标准选择企业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按政治家标准选择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中国及外国研究现状 |
(一)中国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现代化理论和模式概述 |
一、现代化和发展模式的涵义 |
(一)现代化的涵义和特点 |
(二)“模式”的涵义和特点 |
二、世界主要现代化模式的划分 |
(一)根据促进条件划分:内生型现代化与外激型现代化 |
(二)根据社会制度划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三)根据地域特征的划分:欧美模式、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 |
(四)根据发展战略划分: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 |
三、现代化一般理论的概述 |
(一)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 |
(二)韦伯现代化的文化理论 |
(三)罗斯托现代化的经济理论 |
(四)亨廷顿现代化的政治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和成就 |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一穷二白”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
(二)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提出 |
(四)一边倒的外交格局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恢复 |
(二)“一五”期间现代化布局的全面展开 |
(三)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的挫折 |
(四)“文化大革命”中现代化步伐艰难迈进 |
(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六)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 |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 |
(一)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步入世界前列 |
(二)人民群众生活稳步提高,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
(三)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
(四)科技文化及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
(五)全面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
注释 |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进程和成就 |
一、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
(一)旧时代的经济危机 |
(二)针对粮食危急的改革浪潮 |
(三)各势力的冲突与融合 |
二、印度尼西亚的现代化进程 |
(一)独立后的经济混乱阶段 |
(二)现代化重建阶段 |
(三)后苏哈托时期的现代化调整阶段 |
三、印度尼西亚的现代化成就 |
(一)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经济实体 |
(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三)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
(四)令世人瞩目的民主化成就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的相似之处 |
一、相似的政治环境与权力结构 |
(一)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高效而有领导力的政府 |
二、相似的混合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模式 |
(一)重视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
(二)依靠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发展 |
(三)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与印尼现代化道路的不同及其影响 |
一、中国印尼两国文化背景不同 |
(一)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
(二)印尼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
(四)文化因素对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的影响 |
二、中国印尼两国政治制度不同 |
(一)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二)印度尼西亚坚持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
(三)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 |
(四)印度尼西亚实行多党制 |
(五)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
(六)印度尼西亚政治制度对现代化的影响 |
三、中国印尼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 |
(一)中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二)印度尼西亚更注重私营经济发展 |
注释 |
第七章 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启示与借鉴 |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启示 |
(一)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和高效率的政府 |
(二)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
(三)必须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 |
(四)必须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 |
(五)必须对实现现代化达成高度的共识 |
(六)必须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印尼的警示 |
(一)政府掌控资源配置一度导致腐败现象蔓延 |
(二)优先发展经济一度导致社会和生态问题 |
(三)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突出,民营经济发展困难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政治关联在不同法制环境下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 ——基于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文献 |
2.1.1 企业家政治关联 |
2.1.2 企业家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
2.1.3 民营企业的国有股权 |
2.1.4 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
2.2 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权力寻租理论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信号传递理论 |
3.4 政治资本理论 |
3.5 法制环境理论 |
3.6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企业家政治关联与银行信贷决策 |
4.1.2 民营企业的国有股权与银行信贷决策 |
4.1.3 企业家政治关联、国有股权、区域法制环境与银行信贷决策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设定与模型设计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民营企业家政治关联情况 |
5.1.2 民营企业的国有股权情况 |
5.1.3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5.3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政治关联、国有股权对银行贷款强度的影响 |
5.3.2 不同法制环境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最低工资标准 |
二、最低工资制度 |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
一、政治市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领域 |
二、政治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行为 |
第三节 最低工资制度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 |
第三章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泉州市现行最低工资制度基本框架 |
一、制订机构及其制订依据 |
二、适用范围 |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界定 |
四、相关主体责任和违反处罚规定 |
第三节 对泉州市现有最低工资标准的比较分析 |
一、泉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纵向比较 |
二、泉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与我国其它地市对比分析 |
三、泉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执行现状 |
一、地方政府的执行和监管情况 |
二、企业的执行情况 |
第四章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的调研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一、有效样本统计 |
二、有效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
二、劳动定额不合理 |
三、“含有水分的高工资”假象 |
四、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且弹性较差 |
五、最低工资“一刀切”,且未得到普遍执行 |
第二节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初级政治市场的制度约束 |
二、政策供给市场的政府失灵 |
三、政策执行市场的评价缺失 |
第六章 完善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 初级政治市场 |
一、加强最低工资制度宣传 |
二、加强企业引导和工会组织建设 |
三、建立健全最低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
第二节 政策供给市场 |
一、提升最低工资制度的立法层次 |
二、继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
三、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各级人大审议的机制 |
四、多管齐下,保障制度实施 |
第三节 政策执行市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政府公务员访谈提纲 |
附录B 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
附录C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健全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报备制度的通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陌生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面孔特质的研究 |
1.2 面孔社会特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
1.2.1 面孔可信度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 |
1.2.2 面孔吸引力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 |
1.3 面孔能力特质的相关概述 |
1.3.1 面孔能力特质的概念 |
1.3.2 面孔的能力特质判断与政治选举结果的关系 |
1.3.3 面孔能力特质判断在经济领导人选择中的研究 |
1.4 面孔能力特质与其相似线索的关系 |
1.5 面孔外部特征的相关研究 |
2 问题提出 |
3 研究一:中国人面孔能力特质评价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过程:面孔图片搜集与制作 |
3.2.1 搜集图片 |
3.2.2 图片标准化制作 |
3.3 研究过程:面孔能力特质评价 |
3.3.1 评分者 |
3.3.2 研究材料和设备 |
3.3.3 评分流程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 |
3.4.1 筛选图片 |
3.4.2 筛选图片后的面孔能力特质评价 |
3.5 讨论 |
3.5.1 图片搜集与制作 |
3.5.2 面孔能力特质评价 |
4 研究二:面孔外部特征对能力特质评价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4.2 研究过程 |
4.2.1 评分者 |
4.2.2 评分材料和设备 |
4.2.3 评分流程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研究三:在特定情境下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面孔图库应用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材料与设备 |
5.3 研究方法 |
5.3.1 参试者 |
5.3.2 实验流程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 |
5.5 讨论 |
6 总讨论和总结论 |
6.1 总讨论 |
6.2 总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科学社交的研究背景 |
1.1.2 “科学社交”研究动因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学术研究现状 |
1.2.1 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 |
1.2.2 国外科学传播的研究进程 |
1.2.3 国内科学传播的研究格局与流派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关键 |
1.3.1 本文的创新 |
1.3.2 研究价值 |
1.3.3 本文的研究关键 |
1.4 问题的提出 |
1.4.1 “科学社交”概念的厘清 |
1.4.2 “科学社交”的时空范畴 |
1.5 研究目标与突破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进路及重要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变迁 |
2.1 古代科学社交的起源 |
2.1.1 科学“广场式社交” |
2.1.2 科学“飨宴”社交 |
2.2 15 -17 世纪私人家宅性科学社交 |
2.2.1 伽利略等学者流连往返于“家邸科学社交” |
2.2.2 切西公爵、美第奇家族私宅庇护下的科学社交 |
2.3 17 -18 世纪的科学风尚社交 |
2.3.1 英国皇家学会的时尚社交 |
2.3.2 沙龙派对式的科学社交 |
2.4 18 -21 世纪科学权力的政治社交 |
2.4.1 共济会、宇宙俱乐部、波西米亚俱乐部 |
2.4.2 科学的旋转门机制 |
2.5 21 世纪数字媒体的科学公共社交 |
2.5.1 Resarchgate:跨越时空的科学社交网站 |
2.5.2 Star walk:科学移动社交APP |
第3章 科学社交“舆论领袖”的传播推动 |
3.1 科学政治家 |
3.1.1 国王的科学供给 |
3.1.2 红衣主教、贵族的科学初期支持 |
3.1.3 拿破仑、富兰克林的科学推动 |
3.2 科学赞助者 |
3.2.1 美第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大家族的经济支持 |
3.2.2 贵族、乡绅 |
3.2.3 科学商人 |
3.3 科学代言人、科学外交家 |
3.3.1 万尼瓦尔·布什 |
3.3.2 卡尔·爱德华·萨根 |
3.3.3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科学外交家 |
第4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边界交融 |
4.1 科学社交的边界形成 |
4.1.1 科学社交的边界 |
4.1.2 边界构成:时间、空间 |
4.2 科学社交边界的交融:创新力 |
4.2.1 科学社交边界跨越 |
4.2.2 科学社交边界的混合体:创新力 |
4.3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 |
4.3.1 科学社交的边界思想 |
4.3.2 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结构 |
第5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资本:场域的贸易兑换 |
5.1 科学社交边界的场域资本兑换 |
5.1.1 科学社交边界形成的场域 |
5.1.2 科学社交场域中的贸易兑换 |
5.2 国家元资本 |
5.2.1 国家元资本至高无上的权力 |
5.2.2 赋予科学的合法性权力 |
5.3 经济资本 |
5.3.1 科学运营 |
5.3.2 科学半商业化体制 |
5.4 社会资本 |
5.4.1 科学社交中的社会网络 |
5.4.2 万尼瓦尔·布什的社会资本运用 |
第6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研究 |
6.1 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距离 |
6.1.1 科学社交的意识形态传播 |
6.1.2 科学与政治社交的边界力 |
6.1.3 科学的边界距离 |
6.2 党派竞争下的科学控制 |
6.2.1 小布什总统对科学家的控制 |
6.2.2 奥巴马、小布什政府的执政轮换竞争:科学沦为战利品 |
6.3 科学社交的数据边界与数据控制 |
6.3.1 科学社交数据边界 |
6.3.2 数据控制 |
第7章 中国现当代科学社交传播个案及问题研究 |
7.1 钱学森的科学军事社交 |
7.1.1 钱学森参与美国军事研究 |
7.1.2 钱学森受到中国国防部领导热情接见 |
7.2 .罗沛霖的红色科学社交 |
7.2.1 罗沛霖的科学社交统战工作 |
7.2.2 罗沛霖上书党中央建立“中国工程学院” |
7.2.3 罗沛霖推动科学传播:电子应与文化产业结合 |
7.3 李政道与政界伟人、艺术名流的科学社交 |
7.3.1 向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科学建议 |
7.3.2 邓小平采纳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会制度的设想 |
7.3.3 李政道与艺术家的交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7.4 路甬祥的科学思想库社交 |
7.4.1 知识创新工程得到江泽民的支持 |
7.4.2 倡导科学思想库社交 |
7.5 果壳网的科学生活公共社交 |
7.5.1 科学公共娱乐消费 |
7.5.2 科学公共文化 |
7.5.3 科学公共创业 |
7.6 当前中国科学社交存在的问题 |
7.6.1 局限于同类小圈子的交往 |
7.6.2 缺乏自由流通的社会交往机制 |
第8章 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及中国科学传播建议 |
8.1 科学社交边界线性传播模式 |
8.1.1 科学边界求实效益的线性模式 |
8.1.2 戈斯顿委托代理机制 |
8.1.3 中国科学传播建议:科学共同体在政治中的传播角色定位 |
8.2 科学社交国际边界模式 |
8.2.1 二轨制下的国际科学社交 |
8.2.2 科学国际边界的超组织 |
8.2.3 中国科学社交的国际传播建议 |
8.3 科学社交边界生态系统传播模式 |
8.3.1 科学边界生态系统的循环开放模式 |
8.3.2 科学边界的生态流通 |
8.3.3 建立中国科学生态圈的传播机制 |
8.4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模式 |
8.4.1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 |
8.4.2 孕育中国科学社交生活广场的传播氛围 |
第9章 结语 |
9.1 本文结论 |
9.2 创新成果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8)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研究(2002-2014)(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宄路径与研宄方法 |
四、创新与难点 |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 |
六、概念的界定 |
七、论文的局限性 |
第一章 正发党执政前土耳其民主巩固的背景因素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因素 |
一、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危机与土耳其民主政治 |
二、城市化进程与土耳其民主政治 |
三、教育因素与土耳其民主政治 |
第二节 军队与制度因素 |
一、军事干涉及其政治影响 |
二、军方主导下的宪政进程与土耳其民主政治 |
第三节 国际因素 |
一、欧盟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土耳其民主政治 |
小结 |
第二章 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的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正发党执政期间的修宪行为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正发党执政期间的修宪活动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二、新宪法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二节 政府体制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土耳其议会制的演变 |
二、议会制与总统制之争 |
三、政府体制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三节 选举制度、政党制度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选举制度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二、土耳其政党制度的演变及其成因 |
三、政党制度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小结 |
第三章 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中的行为者 |
第一节 政党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中右翼政党 |
二、右翼伊斯兰政党及正发党民主观的演变 |
第二节 利益集团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土耳其工商协会 |
二、土耳其独立工商协会 |
三、土耳其工商联盟 |
第三节 居兰运动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居兰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 |
二、居兰运动与正发党政府的关系 |
三、居兰运动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四节 库尔德人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由来及其演变 |
二、正发党库尔德政策的演变 |
三、库尔德组织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五节 媒体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一、土耳其媒体与国家的关系 |
二、正发党与媒体 |
三、媒体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小结 |
第四章 正发党执政期间政治文化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中的中心—边缘关系 |
一、传统的中心—边缘关系 |
二、边缘向中心流动 |
三、正发党重建“中心”的努力 |
四、中心—边缘关系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二节 政治文化中的文官—军队关系 |
一、传统的文官—军队关系模式及其成因 |
二、正发党执政时期文官—军队关系的演变 |
三、文官—军队关系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第三节 政治文化中的精英关系 |
一、国家精英与政治精英的关系 |
二、政治精英之间的关系 |
三、精英关系与土耳其民主巩固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土耳其共和国历任总统 |
附录二 土耳其共和国历任总理 |
附录三 土耳其历届议会 |
附录四 各政党在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占有议席数一览表 |
附录五 土耳其共和国主要政党名称及其缩略词对照表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系统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化治理理论 |
1. 基本范畴 |
2. 治理主体 |
3. 治理组织 |
二、国家治理 |
1. 制度谱系 |
2. 制度变迁 |
3.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 |
三、政府治理 |
1. 边界管理 |
2. 结构管理 |
3. 能力建设 |
四、结论与讨论 |
四、不能按政治家标准选择企业家(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D]. 菩提(Budi Kristanto).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政治关联在不同法制环境下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 ——基于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D]. 宁芳. 重庆大学, 2019(01)
- [4]泉州市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 蔡尚贤. 华侨大学, 2019(01)
- [5]陌生面孔的能力特质评价[D]. 姚梦蕾. 苏州大学, 2018(01)
- [6]“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J]. 周黎安. 社会, 2018(02)
- [7]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D]. 侯蓉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正发党执政期间土耳其民主巩固研究(2002-2014)[D]. 李智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9]论出版人的文化类型[J]. 范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0]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系统论视角[J]. 朱四海. 发展研究,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