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213件

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213件

一、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已收到提案二百一十三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锦庚[1](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认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王广锋[2](2016)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文代会)的形式,为一段时间内全国文艺工作设定方针、政策和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管理文艺事业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自1949年9月起,中共已经连续召开了9次全国文代会。作为开拓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的“里程碑”,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既面临着深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面临复杂的现实困境,有着十分丰富的时代蕴含。从学理层面,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一个研究视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借助179期大会简报、大会组织材料等为主的直接史料,以及大量的与会者回忆录、日记、个人传记,对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还原和勾勒,力图展现出历史本来的“众生喧闹”景象。同时,本文还对大会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阐释和生发,寻求其对当下文艺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以及内容简述。正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该章节从两个部分着手:一,对第一次至三次全国文代会进行简要介绍,以讲明第四次文代会的历史制度由来;二,简要探析了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和政策难题,以阐明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第二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及召开简况。该部分共分两节:第一部分从文艺机构的重建、大会代表的产生及大会文件的起草等几个主题来探讨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第二部分则是这次大会召开全程的概览,主要包括大会党员代表会议、大会日程安排以及邓小平的大会《祝词》、周扬的主题报告等内容。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该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与会代表对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讨论,包括对“‘十七年’时期的文艺路线”、“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胡风事件”、“文艺界反右斗争”、“毛泽东‘两个批示’”等历史问题的探讨;第二节,对“文革”十年及“文革”结束以来文艺发展概况的讨论,包括“给大会的一封信”、“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歌曲”、“对两部倾向性作品的讨论”等几个主题。第四章:大会代表对如何繁荣新时期文艺的思考和讨论。该部分共分为四节:文艺体制改革(改革现行文艺体制成为与会者共识,与会代表对“文艺体制改革”的思考,与会者对电影体制改革的热议);禁止横加干涉(“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现象);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对文艺遗产的抢救、整理和使用工作。第五章: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该部分主要包括: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和报道;《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的下发;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结语部分主要阐释了大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以及局限性。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促进了由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更新,实现了中共文艺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对文艺队伍的重建及文艺机构恢复后的进一步调整。现实启示: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社会上文化领域出现问题时,允许争鸣,并从政治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劝和引导。历史局限性:由于大会上突出强调“团结”,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议论,致使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诸如“胡风事件”,未能在这次大会上给以恰当的判定。

王鹏[3](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邵靖[4](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刘宝吉[5](2013)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修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而莒县、沂水大刀会是这方面的一个杰出典型。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鲁南旗会事件以一系列冲突的形式发生,并最终导致了黄石山惨案,莒沂大刀会由此走向了它的终点。鲁南旗会事件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之中。在这一国家主导的过程中,莒沂青旗会不仅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还在自卫和自治两个方面上与政府发生了冲突。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地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而莒沂青旗会的悲剧性结局正与此密切有关。不过,国家的扩张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最终导致了地方社会生态的再度恶化。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地方性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作为地方居民的一场社会文化实践,大刀会的启动方式是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大刀会的消失是它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一场地方性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

黄雪垠[6](2013)在《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的政府管理技术经历了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转型。1935年川政统一后,四川省政府是抗战时期建制最完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政府,其行政现代化过程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在这期间,四川省政治中央化逐步完成,军阀统治的防区制被废除,现代行政组织逐步健全,政府职能渐次扩展,人事与财务管理日趋制度化,行政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1935年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在“组织与职、能”、“人事与制度”、“文本与实际”、“决策与制约”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关注政府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以探究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及其绩效与制约四川省行政现代化是在中央政府行政改革与川政统一的背景下推行的,目的是要改变割裂、落后的行政实况,成为真正的“民族复兴根据地”。通过省府内部机构设置与基层行政网络建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大为加强,同时现代型政府的服务职能也逐步扩展。规范性的人事制度虽然建立,行政人员的素质与行政技能也有所提高,但仍未摆脱政治派系的干扰与传统用人制度的积习。经过统一与整理后的财务制度逐步规范,但因为非生产性支出过多导致地方建设缓慢;财权与事权的分离破坏了财政制度的完整性;过度动员则进一步过重了人民负担,降低了政府的经济绩效。合署办公与公文改良促进了政府内部运转的效率。通过比较政府在粮食问题与田赋征实上不同的应对,表明随着行政变革的推广与深入,四川省政府的行政实效也相应提高。省府主席张群开明的行政思想及其与临时参议会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顺利地完成支援抗战任务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认为,现代化趋向是1935声到1945年间四川省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由于政治利益博弈、异质的行政风格、行政监督的缺位、特殊的战时体制以及国民党弱势“统治型执政党”的执政模式等因素,使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和阻碍。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变革,也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与试错机会:以张群为首的省政府与民意机关之间的良好互动,给政府与社会的融合提供了实验性的有用经验;滞后的制度建设与低下的经济绩效无法满足基于抗战而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需求,加重了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引发政府权威资源的流失,导致政治不稳定。

杨新红[7](2013)在《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政党的存活,离不开与它所代表的群体的密切联系,而这种密切联系需要在政党的实践中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来建立和维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为了发挥政治优势、避免最大危险,通过党与群众的沟通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贯穿于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沟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其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党群沟通机制就是指在党的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为了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与群众沟通过程中的党、群众、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方式等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联动的整体。通过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党群之间就相关的问题有效互动,达成一致,形成共识,进而以党群关系和谐推动整个社会和谐。本研究以党群沟通机制为核心概念,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全过程。但由于每一个历史时期党群沟通的结构要素的完善程度不同甚或部分缺失,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机制形成了良性运行状态,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在有的历史时期,党与群众的沟通则没有形成沟通机制或者出现了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状态,使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党群沟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理论渊源。在经典作家那里,唤醒工人、农民的意识和觉悟是共同话题,而意识和觉悟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有时需要说教,有时需要行动,从而在认知或者感染中提升。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党群沟通的概念,但从他们在创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和后来指导各国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已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进行沟通的端倪。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代和条件所致,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和列宁时期的党群沟通也具备了一些部件要素,譬如,沟通的主体;沟通的载体;沟通的方式等,但部件要素还不健全,整体部件中任何一个部件要素缺失或者不健全,就形不成党群沟通机制。因此,在本研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时期和列宁执政时期的党群沟通仅限于思想层面的分析,以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思想渊源。本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思想的萌芽具有历史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并对后来党群沟通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蒙。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党群沟通的基本要素就已具备,这从党的最初的几个文件中就可以透视这些要素的存在。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和革命事业的需要,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就成为一种可能存在。从党成立后领导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可以看出,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发挥了积极效用的。可见,在中国共党成立以后,党群沟通机制实质上已经启动运行。本研究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民主革命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宣传”、“倾听”和“反映”,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体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党群沟通运行机制。通过机制的运行,党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唤醒了民众的觉悟,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积极性,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及时了解到各条战线上的民意诉求,准确地掌握了社会形势,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了党的灵敏度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尤其是沟通机制结构要素的完善——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好,沟通层级少沟通渠道通畅,信息的传递、反映和回应及时快捷,沟通方式的灵活多样等,直接促进了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最终实现了党群沟通的目标——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研究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很重视与群众的沟通,拓宽了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但1956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的沟通功能在慢慢萎缩,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出现了不稳定状态。在沟通渠道不畅和信息互动弱的情况下,尽管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沟通行为,党群沟通机制仍无法形成或者机制运行是不稳定的。其结果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中国共产党觉察到这种情况,及时开展了各种补救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心理与党的执政理念保持一致,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在党的领导下,沟通网络的恢复和拓展、沟通方式的转变促使了改革开放以后党群沟通机制的有效运行,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也很高。但社会矛盾增多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源于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参与意识的浓厚;另一方面也源于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态度、作风还没有及时跟进;还由于沟通过程中诉求表达的渠道层面遭遇体制性迟钝;等等。作为一种机制性缺陷,阻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影响着党群沟通作用的发挥。这种机制性缺陷,既有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也有制度方面的影响。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既有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没有及时跟进形势变化造成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也有人民群众认识水平、素质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不稳定。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既存在已有制度的不足,也存在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矛盾,还存在制度漏洞。同时,研究发现,机制性缺陷的产生有其深层根源,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层面、政治体制层面、党的自身层面、社会发展层面。在政治文化层面,既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也有前苏联政治文化中集权思想的影响,更有计划经济时期缺乏民主作风的影响;在政治体制层面,既有政治生活中纵向和横向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的影响,也有党政机构层级多信息流动漫的影响,更有党员干部录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发展层面,既有人们利益意识增强带来的诉求表达无序的影响,也有发展进程中民众受益不平衡造成的社会心理焦虑,更有信息技术运用中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不足带来公民权利的虚化、空壳化;在党自身建设方面,既有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薄弱的因素,也有党员干部沟通技术、技巧方面的因素,更有党员干部修养、境界较低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程度上附着在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上,影响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可见,完善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是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的关键。本研究认为,由于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完善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结构性要素时,着眼于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考虑,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展开。具体来说,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包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层面,制度建设侧重于本研究的特点主要框定在沟通渠道层面。围绕这样的逻辑路向,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党群沟通的机制性缺陷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抓住党是矛盾解决的主要因素,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等沿着先进政党的目标方向发生作用。二是抓住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党群沟通不畅的问题,下大力气加强沟通渠道建设。包括既有的制度性渠道的完善、民间渠道的开发和其他沟通渠道的运用。三是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政治素质比较低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民众各项素质的整体提高。总之,在结构要素的完善中推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在党群沟通机制的良性运行中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构建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

张英欢[8](2013)在《关于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文中指出穆斯林图书馆是伊斯兰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人经过研究发现穆斯林图书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穆斯林图书馆第一次大量出现是在民国初期,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因此,穆斯林图书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一个颇具知名度的图书馆——兰州穆斯林图书馆,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穆斯林图书馆信息做了初步整理。本文的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历史。该章包括三方面,首先回顾了穆斯林图书馆的渊源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其次叙述了兰州穆斯林图书馆成立的背景;最后介绍了兰州穆斯林图书馆历史。第三部分是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现状及分析。该章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对图书馆馆藏做了介绍;其次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再次对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支持该图书馆发展的兰州市各阶层穆斯林的行为作宗教学的解读。最后是总结。中国学术界对穆斯林图书馆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学术空白,而且对研究中伊文明交流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回族史等有一些益处;研究兰州穆斯林图书馆,总结其20年的办馆经验,对今后中国的穆斯林图书馆建设、中国伊斯兰文化建设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建[9](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罗绍明[10](2013)在《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文中认为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期间,中央政府对藏政策与举措、西藏方面的反应和行动出现相应地的演变。毋庸讳言,在列强殖民入侵的冲击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及外国势力对藏事横加干预下,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甚至出现某种“独立”的倾向。不过,这种政治主张在民国时期的西藏政坛不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始终遭到“内向”派及僧侣阶层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西藏社会中也没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一方面,民国中央政府以国家统一为目的的“中华民族”国家建构思想与实践,以及对西藏采取的各种政策与措施,使得中央与西藏维系了基本正常的关系;另一方面,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各界藏族精英在此期间进行的有利于“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和西藏民族前途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在不同程度上使得西藏延续了自元以来与中央政府所保持的传统的政治隶属关系。因此,要研究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必须结合中央、西藏地方及国际环境三个层面加以探讨,方为全面。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关系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关于西藏政策方面的研究,论者大多瞩目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和措施,往往仅满足于对此作资料性的梳理,或对政策得失作是非评判,不见有人对西藏和其他藏区各界藏族精英人物在“中华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的反应和行动进行系统的专门研究。然而,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中央与西藏的相互关系是直接关涉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两个方面的,研究中的割裂与缺憾,不利于把握西藏与中央关系演变的整体脉络。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结合探讨民国时期民族理论的演变,以及藏区各界藏族精英在“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作出怎样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并对他们在民国西藏与中央关系史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拟从民族学、历史学的视角,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以精英研究为切入点,以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及民国执政者的民族思想、治藏政策与措施为研究对象,兼及西藏前后三位政教首领十三世达赖喇嘛、热振摄政和达札摄政、后藏政教领袖九世班禅、西康政教首领诺那呼图克图、西藏特使贡觉仲尼和刘曼卿、康藏精英、藏区抗日志士、西藏革命党等藏族精英(集团)的政治选择和政治活动,探讨中国在由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对西藏地方发展、国家统一产生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同时,从“中华民族”国家建构思想与实践、及西藏地方政治文化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宏观角度,探讨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民族理论、以及西藏与中央相互关系演变的规律。

二、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已收到提案二百一十三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已收到提案二百一十三件(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第一至三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
        一、“大会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三、“批资反修”: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第二节 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及政策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十分深重
        二、出现了新的思想混乱状况
        三、文艺政策亟需进一步调整
第二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及召开
    第一节 大会的筹备工作
        一、筹备工作的起步
        二、大会代表的产生
        三、主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大会召开简况
        一、党员代表会议
        二、大会日程概览
        三、邓小平的《祝辞》
        四、周扬做主题报告
第三章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
    第一节 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探究
        一、“十七年”时期文艺路线的判定问题
        二、对《武训传》批判运动及“胡风事件”的讨论
        三、对“反右”斗争及毛泽东“两个批示”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如何看待“文革”十年及结束以来文艺发展
        一、给大会的一封信
        二、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
        三、社会上流行歌曲引起的争议
        四、对《“歌德”与“缺德”》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
        五、对两部有倾向性问题作品的辩论
第四章 对繁荣新时期文艺措施的探讨
    第一节 改革现行文艺体制
        一、对文艺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共识
        二、“文艺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
        三、讨论“焦点”:电影体制改革
    第二节 禁止对文艺工作横加干涉
        一、“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
        二、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探析
        三、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
    第三节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一、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二、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
    第四节 繁荣新时期文艺的其他建议
        一、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
        二、加强文艺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第五章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
    第一节 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
    第二节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下发
    第三节 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
结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及局限性
    一、历史意义
        (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二)实现了中共文艺观的更新
        (三)推动了中共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四)实现了文艺队伍、文艺机构的重建和调整
    二、现实启示
        (一) 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推动文化政策的制定、调整工作
        (二) 以允许争鸣和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文化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三、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一、出版文献类
    二、内部资料类
    三、个人着作类
    四、学术期刊类
    五、报纸杂志类
    六、网络材料类
后记

(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缀语
引言 现身于地方生活的大刀会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地方居民的生活景观
        1、“×石山”:一桩被遮蔽的惨劫
        2、日常视角:常人世界的综观
    二、“错画”里的栖居者:地方性社群大刀会
        1、学术史回顾、论文结构和资料综述
        2、理论思路:“地方社会场域”的引入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诉水间的世界
    引子 黄世山惨案
    第一章 人与地:地理人文环境
        第一节 生民其居:沂属之地
        一、山水怀抱:自然地理环境
        1、齐鲁锁钥:山水形成的脉络
        2、沂州府地:政治技术的标签
        二、人居形态:基本聚落三种
        1、村庄起源以及节点般的集镇
        2、金城汤池:作为中心的县城
        三、“休咎尤要”:自然生态概况
        1、“见面一大片”:论略里的注解
        2、旱魃、虫子市和蝗神的故事
        四、1934年素描:“十八世纪式的社会”
        1、“富于保守性”:乡土调查里的民情
        2、社会现状概略:《重修莒志》里的记载
        第二节 社群辨析:社会的基本形态
        一、“敬宗收族”:基础性的社群
        1、“家族本位”:以汀沟于氏为例
        2、请家堂:“世代相传”的文化
        二、民谚俗语里的大族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1、神话里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2、科举与望族:帝国庇荫下的巨室
        三、“客家子”与“主家”:租佃制度概况
        1、由庄户人、财主脖子谈到张家庄子
        2、干打鞭与陪牛地、吃地粮与拨房工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1、出家与受戒:杨志明的个人回忆
        2、浮来旧事:佛成和他的弟子们
        第三节 民生脉络:隐现的经济圈
        一、“绕着地头转”:作为生计之本的农业
        1、农事一年:《农圃便览》里的记载
        2、五谷及其他:耕作法和农产种类
        二、百工与商旅:各县工商业概况
        1、“皆农家者流”:由《考工记》谈起
        2、中心与腹地:工商业的地理差异
        三、“一方之货”:蚕桑与花生
        1、“蚕缫微利”:东山柞茧与南山丝
        2、“出口大宗”:许村与花生的故事
        四、“纤悉均关生计”:脆弱的经济体系
        1、“凶荒之妙制”:由煎饼谈衣食住行
        2、旧法与凶岁:“耕识图”和“呼吁书”
        第四节 生态细微: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一、集会与节庆:地方生活的两个副章
        1、“通工易事”:集与会的分工协作
        2、节庆之链:地方居民的心灵节拍
        二、“庙多神众”:混沌的信仰世界
        1、“敬祷诸神”:由“莒州庙全”谈起
        2、“搬龙王爷爷”:灵公山龙神庙祈雨
        三、“搭台唱戏”的流动景观
        1、“万人坑”:张之栋的个人回忆
        2、“唯一的娱乐”:农村演剧简析
        四、缩微标本:社会生态系统里的庙会
        1、1932年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2、信仰、娱乐与经济:庙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第二章 从危机到灾难:二十年代社会生态的恶化
        引子 迟钝的村民
        第一节 从帝国到民国: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
        一、王朝遗迹:枯骨冢、僧王庙和圩寨
        1、“只有神佛能弄清”:枯骨冢与僧王庙
        2、团练与圩寨:防卫策略的官民分野
        二、震荡余波:民初沂水县的纷争
        1、“三麟之乱”:学校、政党及刘南宅的没落
        2、“肚子里有牙”: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
        三、名宦与好官:一个县官的民国经历
        1、仕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2、“要想当好官”:“护官符”与大仙堂
        四、新政二例:警察与学校的开设
        1、“开办数年不能推广”:警察的设立
        2、洋学与私塾:学制之变后的“双轨制”
        第二节 “稀有之惨剧”:1925-1930年间的天灾人祸
        一、“天道无亲”:1928年灾荒纪略
        1、“重重灾劫”:赈务报告里的图景
        2、“飞蝗神话”:“蚂蚱市”及其他
        二、“山东百姓受了坑”:鲁张之祸
        1、“甲于全国”:苛捐杂税之害
        2、“兵来一扫清”:丘八之祸
        三、“国民干遭殃”:百姓眼中的“北伐”
        1、“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2、“可怜莒民受牵连”:高桂滋困城
        四、“土匪市”:社会基础的破坏
        1、惨案种种及日常生活紊乱
        2、雪天哀鸿:逃亡者的讲述
        第三节 致命的创口:从隐患到灾祸
        一、作为盗薮:沂州匪患问题探微
        1、“天命将乱”:一份伪示里的真言
        2、“非自今始”:“土匪世界”三度出现
        二、“噬脐之祸”:兵匪通气的积弊
        1、“十八家大人”:一个绝妙的例证
        2、兵匪通气论:相关报道的梳理
        三、匪祸告哀:八里巷惨案前后
        1、未有之浩劫:各界电文与官方处理
        2、冤枉庙的警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四、徒劳的努力:地方精英的失败
        1、兖沂治安讨论会的成立和呼吁
        2、杯水车薪:合法途径解决无望
        第四节 “匪夷所思”:刘黑七的人生注解
        一、亡命之徒:“以掠夺为职业的游民”
        1、破坏性社群的定位与基本构成
        2、“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
        二、匪首群像:何谓“职业土匪”
        1、“西南马子”:以抱犊崮为标志的匪区
        2、石增福从匪记:被“染污”的人生
        三、“闯土匪”:羊倌刘堂的选择
        1、山神节前:家庭、经历和誓言
        2、放羊调里:“寻思寻思不坦然”
        四、改名前后:一朝匪皮换新装
        1、刘团发祥史:作为匪巢的蒙山万寿宫
        2、“就抚”国军:北伐先遣军与新四师
第二编 事件.曰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
——以莒沂青旗会为例
    引子 那时的年头
    第三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第一节 “自卫之好教材”:蒙阴八寨的故事
        一、匪情与自卫方式的交互演变
        1、“几无一日不遭匪劫”:蒙阴匪祸及其根源
        2、“失败中的觉悟”:由不相顾到守围
        二、八寨之地:聚落景观的构筑
        1、原则:先人和,再地利
        2、方法:围墙、炮楼与械弹
        三、“组织系统”与“防守法”
        1、寨之组织:战时与平时
        2、日常“防守法”的演变
        四、由村到寨:社会更生与文化实践
        1、“自卫之效力”和“大的趋势”
        2、多重之寨:小社会的自治与更生
        第二节 神威与大运:莒沂青旗会的兴盛
        一、大古家沟:一个村庄的行动
        1、龙公山下:条子、族长和武学堂
        2、土地庙前:杜梨子树上的“成果”
        二、从“保护村庄”到“谩骂鲁张”
        1、八里巷与太湖村:两个村庄的遭遇
        2、“跋扈”“横行”:鲁张时期略影
        三、“声势浩大”:莒沂大刀会的发端
        1、村庄之链:田瑞、张恒远与青旗会
        2、“南军打,北军退,中间出了个五旗会”
        四、“神通得此证明”: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1、渊子河畔:时间、经过和参加者
        2、新增份子:徐谦凤所讲的细节
        第三节 道会暗林: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一、隐秘网络:“秘密社会”管窥
        1、“无足深怪”:“孝帽子会”辨证
        2、密语召唤:孙守立的个人遭遇
        二、“民国第一家”:在家礼、三番子
        1、仪式与手势:一个“盒子皮”之所见
        2、“土匪都不敢惹”:“大杂烩”的威力
        三、夏家道的变迁: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1、夏半仙、《救世宝筏》和神仙府
        2、“莒沂总斋团”:“茹素团”与九大寨
        四、社会危机的反应:两个例证的结论
        1、“二把手”上:万教传在沂水的威风
        2、乘舆辨名:道会兴起与社会危机
        第四节 应激反应:生态灾难与“工具理性”
        一、大刀会的宗旨及其渊源
        1、误传何来:“孝帽子会”再辨证
        2、“符法护身”:一则遗曲里的历史
        二、“二周村”之劫:带血的“勾子”
        1、重镇悦庄:修围及惨案原委
        2、“处决勾子”:庙会上的审判
        三、劫后余谈:会场里的新面孔
        1、“破围子”:刘黑七的拿手好戏
        2、管廷献论结寨的六便与七难
        四、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1、由山社说起:农村合作组织的丰富性
        2、会名的思考:工具命名之下的理性
    第四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迁移:迁入与传播简析
        一、“怪异的学问”:入会仪式一览
        1、“结入其群”:徐谦凤的讲述
        2、大同小异:相关记载的梳理
        二、精神转换法:作为信仰的身体话语
        1、“装身”:神灵、兜肚和禁忌
        2、“过场”:请神、吃符和排刀
        三、“请老师”:由外地到本地的过程
        1、睡庄的启示:渠道与媒介
        2、“滕峄地方”:勃兴之地探源
        四、“立会”:本地化依托的文化网络
        1、会员探视:日常场景下的必然
        2、桃园三月:拜把子背后的神话
        第二节 “俨然宗教”:社群的崛起
        一、旗会的基本成员和组织形态
        1、不可分离:会员与农民的双重身份
        2、超越村落:会与团的两级组织
        二、大刀问题:武器里的经济理性
        1、三种武器:大刀、快枪与扎枪头
        2、枪价考略:“人人看着快枪好”
        三、首领群像:旗会造就的“精英”
        1、调查里关于旗会领袖的内容
        2、旗会首领的基本情况分析
        四、“同心土变金”:大刀会“摸底”
        1、由被动到主动:防御性策略的演进
        2、“会者,合也”:旗会的整合作用
        第三节 “总老师”:枣红大马上的田瑞
        一、田瑞前传:大老粗、经纪和小商贩
        1、“袖中乾坤”:由莒地嘎语谈经纪
        2、人物素描:出身、经历和见识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多重意味
        1、“门口拴着高头马”:一段“牛马经”
        2、“走马看红”:“负重致远”的开始
        三、一个比较案例:红旗会首领法真
        1、赵善义的转变:从和尚到法师
        2、游侠之性:家庭、寺院和帮伙
        四、职业的意义:“总老师”、“总会”
        1、另类经纪:师承关系与权力结构
        2、群体与个人:首领的责任和性格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旗会的出场
        一、神秘的香堂:象征空间分析
        1、“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2、由土地庙说起:独特的聚落景观
        二、分离和契合:日常生活的重构
        1、练功习武:古秀林的讲述
        2、独辟领域:生活场景举例
        三、关于“搭台唱戏”的两则回忆
        1、“好不威风”:五天五夜的大戏
        2、“一大快事”:马家拐头的聚会
        四、神楼的见证:戏台上的大刀会
        1、戏里戏外:狂欢之中的社会交流
        2、乡土颤抖:浮来山庙会上的场景
    第五章 从冲突到惨案:莒沂青旗会的结局
        第一节 “一点恶因”:沂水六区事件
        一、重回水由村:追述的起点
        1、“没起冲突”:袁福英等的回忆
        2、宣战与对抗:1933年的报道
        二、杜绍曾的外号及对青旗会的指责
        1、“杜烧包”:六区区长杜绍曾
        2、“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之死
        1、“兴办学堂”:关于起因的三种记载
        2、“杜绍增必须服输”:冲突经过和结果
        四、“实为地方三幸”:事件的“和平处理”
        1、“今后要安分守己”:劝导、宣慰和弹压
        2、应变有方:运其昌所受嘉奖与恭颂
        第二节 风波迭起:多次上演的血剧
        一、风潮日重:青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1、“失教的民众”和三种思想的显现
        2、满堂坡:“细故”与“门户之见”
        二、“轩然大波”: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1、“螳臂当车”:一篇详实的报道
        2、县志记载、德政宣言及其他
        三、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1、“连庄会会费”,还是“防务捐”?
        2、“一个大仗”:黄沙沟交火的回忆
        四、北乡暴动:沙沟事件始末
        1、李德的回忆:赵玉瑞的办会
        2、“打局子”:与李景岗的冲突
        第三节 “暴动”造成:苏村遭遇前后
        一、苏村遭遇:一次“激战”的考证
        1、乡下老造反:展书堂谈骚乱始末
        2、“巧遇而已”:回忆与调查里的记载
        二、骑虎难下:青旗会陷入的困境
        1、“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
        2、“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三、闯了大祸:盛家垛庄的包围
        1、“包围”考证:端午节那天的事情
        2、“意涉偏袒”:为何青旗会不信运其昌
        四、息事宁人:李树春二次宣抚
        1、二赴鲁南:相关报道的梳理
        2、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和告民众歌
        第四节 从招安到惨案:不平静的麦季
        一、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
        1、“欺骗的办法”:邵德孚的讲述
        2、“一网打尽”:真相及其后果
        二、“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1、“神牛相助”:赵钟璞的讲述
        2、沂河以西:谣言和黄石山寨
        三、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1、大举攻剿:运其昌对此事的说法
        2、“奇酷极惨”:三名亲历者的讲述
        四、惨案的罹难人数与善后事宜
        1、“有城三重”:相关报道及罹难人数
        2、“泽及枯骨”:官方和民间的善后
    第六章 腹地的大症结:大刀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第一节 藤蔓伸展:农民自救与社群合作
        一、“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1、火神庙唱戏:帝国晚期的案例
        2、无处不在:“以抵抗兵匪为战事”
        二、大堰堤庄的例子:红枪会与无极道会
        1、“唯一的救命星”:红枪会的组织和工作
        2、反感与仇视:接踵而至的无极道会
        三、“农民自救运动”的其情其理
        1、冯锐论红枪会发生的“必然趋势”
        2、“挣扎着活下去”:“农民自救运动”
        四、“农民自救运动”的实现形式
        1、“立会”:“办公事”的组合形态
        2、不可磨灭:社群生活的合作精神
        第二节 “暴动”初探:以社群为视角
        一、地方社会场域里的突变
        1、旗会崛起与社会结构的制衡
        2、旗会林立:社群扩张的结果
        二、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1、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2、矛盾原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三、潜滋暗长:旗会的“不轨”行为
        1、“反对盐务”:闹沭水盐行
        2、“甚至反抗赋税”的罪名
        四、失败的调解与冲突的演变
        1、“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
        2、祸事西引:由莒县到沂水
        第三节 “四老师”的不归路与归路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境与性情
        1、被烧的油坊:家境状况简析
        2、习武之人:一段传说的背后
        二、豪侠传奇:“大庄客”的故事
        1、“事大事小,应九到就了”
        2、“作了乱子”:聚义驼儿山
        三、儿子之死:张恒远的威望巅峰
        1、最初的声名:兵工厂、“四老师’
        2、公私之间:他那一刻的犹豫
        四、个性的两面:怕官与决绝
        1、他为何采取了刘荫第的建议
        2、“死了也得去”:最后的选择
        第四节 疾病与医生:流行症及其善后方案
        一、冯锐针对红枪会问题的补救办法
        1、“远久适用”:治本的三种方法
        2、“暂时用用”:治标的三个时期
        二、王镜铭对红枪会问题的探讨
        1、红枪会构成社会心理的解剖
        2、亡羊补牢:五项治标方法
        三、“未来的善后”:向云龙的方案
        1、“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2、政治、教育和经济的措施
        四、“没有好的收场”:善后方案的前提
        1、“真正的民国”:关于医生的隐喻
        2、为什么“没有好的收场”呢?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引子 场,祭神道也
    第七章 “北方模范省”:韩氏主鲁时期的“训政”
        第一节 韩氏主鲁:政治变迁与秩序重建
        一、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1、麟的归来:纪念小学、匾额及其他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二、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1、“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与日常生活
        2、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的改组
        三、“小道可观”:韩复榘的人治政风
        1、“纳民于轨物”:四大“预定行政计画”
        2、1933年出巡鲁南:韩氏政治的争议
        四、由李树春谈起:政府的事件处理
        1、忙碌的民政厅长:由“特殊事件”看运行机制
        2、“抗拒清乡”:由抚到剿及善后方式
        第二节 “殊属不法已极”:青旗会在体系外的命运
        一、“根本清乡”:官方的努力
        1、“当务先其所急”:以兜剿抱犊崮为例
        2、清乡特区:一项要政的制度考察
        二、省防与县防:防卫体系的构建
        1、第三路军、公安局与民团
        2、“社会自卫”:联庄会考略
        三、合法性之困: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1、“法定民众之唯一自卫团体”
        2、“不正当之团会”的下场
        四、“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1、由“调和”到“血洗”:运其昌的“两手”
        2、“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驻军生态一览
        第三节 乡霸的产生:李五秃与联庄会
        一、甲长的产生机制:制度、家族及其他
        1、“责无旁贷”:范筑先与联庄会
        2、沙沟李家、香山堂和崖庄局子
        二、“拔壮丁”:青旗会与联庄会的竞争
        1、常备会丁问题与轮调训练定章的制定
        2、“俺会上的人就不受训”:庄户人的逻辑
        三、“洗手办公”:枪械及经费问题
        1、老蒲的遭遇:《五十元》里的派枪问题
        2、“都是老百姓的钱”:义务职及经费问题
        四、骚扰地方:联庄会和民团的问题
        1、保民与害民:训令里的民团问题
        2、“义勇堪嘉”:由匾额谈到体制
        第四节 “古树的花朵”:范筑先的县长生涯
        一、“亲民之官”:韩氏主鲁时期的县长
        1、从参议到县长:由出身谈到资格和程序
        2、“职责专重”:以“勤政爱民”的唐介仁为例
        二、“如此惨局”:范筑先与旗会的遭遇
        1、“勿蹈前辙”:李树春和韩复榘的训令
        2、从“改组”、“防范”到“因病调省”
        三、“临沂水倒流”:沂水桥头的范筑先
        1、一清二白:上任原因和离任情景
        2、“县政府的太上皇”:驻军的“坏处”
        四、“世道人心太坏”:成败之间的县长生态
        1、“法外”“重典”:韩氏惩戒县长的“奇闻”
        2、“干一年就算好”:县长的困难与“上计”
    第八章 新政病民:地方自治的深层回响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训政下的地方自治
        一、“总理遗教”:“训政工作之重心”的实施
        1、“克期完成”:标准、程序与期限
        2、“急起直追”:山东开展经过与成绩
        二、“自治之花,宪政之果”:区长的产生
        1、“实验室”:训练所、学员、课程与实习
        2、“怎样去办理地方自治”:一位厅长的嘱托
        三、“立机关”:自治团体的组织
        1、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2、“密厥组织”:自治给地方带来的网络
        四、“小官多设”:委任区长的政治属性
        1、区长之贵:自治人员,还是“行政官吏”?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回避原则的争论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1、从“应禁四条”开始的“整饬”
        2、由“回避本籍”到“从新选任”
        二、“奉中央命令裁撤”:区制废除前后
        1、立为特例:改进原则的制定
        2、区名不废:善后事宜诸端
        三、理念失语:“国家政权建设”
        1、“一举两得”,还是“自相矛盾”?
        2、两份检讨:官办自治的名与实
        四、“莫大之隐患”:“土劣自治”的症结
        1、“擅加附捐”和“私立公堂”
        2、流弊深重:各地签注的理由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之火
        一、“新兴触手”:“国家陶甄”的花果
        1、“自治之义”:委任区长的出身问题
        2、旧区长与新区长:崇拜与信仰问题
        二、“事小体大”:“革命人物”与黑旗会的纠葛
        1、“办事不当”,还是“办事过于认真”?
        2、“某也不良”:新进少年的失望表现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教育厅长的反思
        1、“士大夫教育”:“中学最有希望”
        2、“反心自念”:一位同学的来信
        四、真谛丧失:“新土豪劣绅”的签注
        1、“北部几省特别来得多”:一条解释的考证
        2、“激成恶感”:区乡长的负面印象
        第四节 衙门内外:不安分的张之祥
        一、“人之初”:“在这湾污水中鬼混”
        1、、“这湾污水”:两个小伙的出走
        2“吏无变更”:民国以后的书吏
        二、“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刷新县政之要务”
        1、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改组办法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三、社群之间游移: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1、“维持”的结果: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2、“日后咱们一家子了”:军师与招安代表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公门的诱惑
        1、分区设署:蒋委员长的改制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第九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第一节 从调解到买嘱:地方士绅的选择
        一、作为地方性精英群体的士绅
        1、“官僚的一种变体”:以莒沂商会为例
        2、打倒土劣:绅治、官治与自治
        二、“无以矜式于其乡”:帝国沦落后的士绅生态
        1、“钻营奔竞”:民国绅士的负面形象
        2、齐大滑传: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三、“战胜环境”:韩氏眼里的“劣绅”
        1、“蟊贼”与“臭虫”:韩对“劣绅”的痛斥
        2、“土菜”的故事:由支应局看官绅互动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士绅的倒向
        1、由“拉肥猪”说到“刘桂堂祸莒记闻”
        2、“最大妨碍”:那次县政会议上的事情
        第二节 帝国余荫:“拔爷”刘荫第
        一、光耀门楣:家世与“呈身之路”
        l、齿录与行状:刘荫第的家世和榜样
        2、“清贵的功名”:作为“正途”的拔贡
        二、十年风烟:帝国的最后一批官员
        1、最后的出路:举贡会考与七品小京官
        2、“时不利兮”:同族兄弟的“疏途”
        三、“清潭鲂鲤”:民国之后的刘荫第
        1、名流之间:“拔爷”的交际网络
        2、参议员之争:一场贿选丑剧的主角
        四、“买好”:刘荫第抉择的深层原因
        1、“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由一份乡谥文说起
        2、调解、“阴谋计”和电请:国大代表的注解
        第三节 “本固枝荣”:张善人的立身之道
        一、“先认人,再认票”:善人碑的由来
        1、“像刮桲椤叶一样”:双祥号的成功之道
        2、治乱枢纽:“转山堂”里的土票简史
        二、“乐善好施”:作为地方性群体的“善人”
        1、耆英绘像:褒扬匾额里的常见细节
        2、“善行可风”:古老信量桥的见证
        三、道院中人:作为宣道长的纯性
        1、沂水道院:籍方表里的群英会
        2、神语示警:“不可挽回”的“世道”
        四、善人与首领:张熙恒与青旗会
        1、幸免劫运:离奇“善行”与票子零落
        2、“会徒对张极信仰”:首领与特使
        第四节 “公正士绅”:幕后人物“于四爷”
        一、家大业大:于经武对家业的经营
        1、“修德于乡”:由耆德二老看“六大家”
        2、家庭、教育以及成为富商的经历
        二、“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1、跻身政界:短暂的财政局长任期
        2、清乡办事处副主任和汽车公司经理
        三、“数着‘汀沟’好财主”
        1、“养班子”:淳沟班的经营
        2、财主的崛起及卍字分会
        四、“后台操纵者”:于四爷与大刀会
        1、“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2、红旗会首领和万仙会总会长
    第十章 “渐入轨道”:地方政治风景素描
        第一节 “朝发夕至”:运氏警告的“深意”
        一、文明所系:交通与国家建设
        1、“多匪之区”的民风解释
        2、“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
        二、建设成绩:“化外之区”的转变
        1、空白填充:路政“成绩尤为良好”
        2、网络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三、脉络生长:巨灵的“非常道”
        1、织工面目:政治运作与社会动员
        2、器物之力:政治有机体的扩张
        四、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1、“仆仆征途”:李树春的行踪
        2、控制与反控制:旗会的回应
        第二节 “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一、贼名扔掉:两个匪首的不同结局
        1、了阳崮上:石增福的“好事”
        2、匪皮难脱:刘黑七投诚始末
        二、韩复榘考试:兜剿刘黑七
        1、“务期歼灭”:韩氏的最大决心
        2、“全部解决”和“军运之效”
        三、“山东的‘太平’是铁般的事实”
        1、一则关于“着名匪区”的训令
        2、1935年宣言:“现本省并无股匪”
        四、从县长到专员:张里元的政绩
        1、“努力剿匪”:报告与牌示里的记载
        2、“可怜乡长作事难”:张里元的经验
        第三节 “官土匪”:从预算书而来的解读
        一、“渐有起色”:山东财政的就绪
        1、一大义务:《纳粮须知》里的解说
        2、“竭力整顿”:王向荣的“苦楚”
        二、“无非人民滴血点汗”:大刮与零刮
        1、“政务日繁”:预算书里所作的说明
        2、“永远着为禁令”:有关附捐的文告
        三、“内幕重重”:农民负担真相
        1、“农民之负担”:调查里的揭示
        2、最为苛刻:“零刮”以外的问题
        四、“逼命的来啦”:大刀会员的“诅咒”
        1、“反对盐务及增加杂税等事”
        2、轻微事件?“防务捐”再探讨
        第四节 同物异名:梁漱溟的办法
        一、1930年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1、“卤莽灭裂”与“莫大的苛政”
        2、“形成土豪劣绅的绝好机缘”
        二、检查过去:1934年韩复榘的检讨
        1、剿匪问题:“虽办而不能澈底”
        2、建设乡村:“根本而重要的工作”
        三、乡农学校:梁漱溟“亲身作事”
        1、“社会学校化”:三种成分的结合
        2、“富户兵”及雇替现象的再现
        四、“乡治”与“自治”:“区公所之变相”
        1、“本非同物”与“引为同调”
        2、“二十里侯”:一位老者的回忆
第四编 现象?轨迹轨与物:国家之败下的地方遭遇
    引子《左传》里关于“乱政”的话
    第十一章辗转相因:扩张与收束之间
        第一节 被扯出的恶果:“农民非法团体”
        一、“会匪”与“股匪”的共同归宿
        1、邪会面目:县长讲演里的反映
        2、“严加取缔”与“导入正轨”
        二、“匪”的造成:从“良民”到“会匪”
        1、自卫与自治:秩序重建的运作
        2、控制与动员:政府、驻军和士绅
        三、“祸乱之阶”:由一则议案谈起
        1、“通令严禁”:“农民非法团体”的结局
        2、民众团体规定和《神祠存废标准》
        四、“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1、“为它苦害民情”:江北民众告白
        第二节 “今日之县政”:一个县长的反思
        一“深入核心”:研究的主旨和出发点
        1、“何以要研究县政”:有机体、元素与核心
        2、“由下而上”:从探讨农村衰落开始
        二、“内政寄军令”:保卫团的利害两途
        1、从历史到现状:“各自为政的畸形发展”
        2、从“过去的观察和经验”来的“几点供献”
        三、自治的假招牌:以江苏省为例
        1、症结所在:人员病态与经费困难
        2、“新土豪劣绅”:革命时代的骇闻
        四、重回旧路:土豪劣绅问题
        1、“本为中国的特产”:“土劣”简史
        2、“完全复古”:土劣回乡以后
        第三节 “吁其危哉!”:乱政与农村破产
        一、“安养生息”与“新政规模”的矛盾
        1、农村破产:“最当前剧烈之问题”
        2、小康“消失”:一份财政检讨
        二、“满目荒凉”:李鼐的观察和分析
        1、“话好说,饿难挨!”:旅行中的对话
        2、“破坏动力”:一个农村市集的调查
        三、绝望的怒吼:临朐的景象
        1、“烟(眼)看着,丝(死)逼着”
        2、火上加油:比匪祸更严重的事情
        四、《某村小景》里诸问题考证
        1、最大破坏力与铁一般的形势
        2、车道、凑粮米、村长和乡长
        第四节 一鳞半爪:未了的“庙堂之争”
        一、诸神殉难:破除迷信运动
        1、“神权的支配”:《民众周刊》上的应征文
        2、僧王庙终结:“民国戊辰,砸了庙神”
        二、建国要图:“兴学”及其困难
        1、自治与兴学:“文明进化之泉源”
        2、迷信捐及其他:增筹经费和取缔私塾
        三、再度回旋:持续发作的“庙堂之争”
        1、“时代的产儿”与被冒犯的香堂
        2、洋学堂的象征性:谣言里的会众心态
        四、诸神复活:“他们为什么信神?”
        1、恢复旧观:庙会调查里的发现
        2、俞异君对此的反思及其方案
结语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对话
    一、大刀会与地方性社会文化实践
        1、“防备世变”:地方居民采取的方式
        2、象形命名:大刀会与联庄会之辨
    二、“某村小景”:巨灵与地方社会生态
        1、巨灵之路以及筑路带来的恼烦
        2、“他者”命运:被驱逐的大刀会
附录
    一、文献
        1、社会生态灾难的见证:《报灾请恤呈文》
        2、《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二、法规
        1、地方防卫体系的一部:《山东各县联庄会暂行章程》
        2、作为理念的“自治”:《山东区乡镇自治公约大纲》
参考文献
    一、档案和资料
    二、地方志
    三、报纸期刊
    四、文史资料
    五、论着
    六、文学作品
铭辞(代后记)

(6)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政府史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论文思路及分析框架
第一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省制改革的历程与动因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区划调整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级政府行政体制变革
        四、民国时期省制改革动因的检讨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理论及实践
        一、从“政体学”到“行政学”
        二、行政效率研究会及其活动
        三、政府运行方式改革的实践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基础
        一、防区制时期四川省行政实况
        二、四川省政中央化的过程
    小结
第二章 四川省行政网络构建及政府职能扩展
    第一节 川政统一前省政府的更迭
    第二节 川政统一后省政府的制度构建
        一、省主席及省府委员会
        二、省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置
    第三节 基层行政网络的构建与控制职能的强化
        一、县级政府权力的强化
        二、县以下行政网络的构建与延伸
    第四节 警政网络的铺设与管理职能的强化
        一、警察制度网络的建立
        二、保安处对社会的管理
    第五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步扩展
        一、交通建设
        二、农村合作事业
        三、公共卫生体系
        四、社会救济与福利事业
        五、社会风俗改良
    小结
第三章 四川省政府人事行政的运作及困境
    第一节 省府对县长人事控制权的收回
    第二节 行政人员训练与行政技能养成
        一、县政人员训练
        二、“专才”型行政人员训练
        三、基层行政人员训练
        四、地方行政干部训练
    第三节 行政人员的任用及考核
        一、县长的任用与考核
        二、普通公务员的任用与考核
        三、乡镇行政人员的选用与考核
    第四节 人事行政实况的分析与检讨
        一、人事行政现代性的体现
        二、人事行政现代化的困境
    小结
第四章 四川省政府财务行政的规范与失范
    第一节 财政的统一与初步整理
        一、调整财务行政机关
        二、整理公债,清理债务
        三、整理金融,收回地钞
        四、整理税收系统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制度的建立
        一、计划财政制度的实施
        二、财务监督制度的推行
        三、县市地方财政系统的规范
    第三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情况的分析
        二、财政支出情况的分析
    第四节 财政制度的失范及检讨
        一、“裕税”还是“恤商”的艰难抉择
        二、“财权”、“事权”失衡挫伤经济绩效
    小结
第五章 四川省政府行政实效考察
    第一节 合署办公的效率考察
        一、省务会议、联席办公会议、行政会议
        二、合署办公时期机构的变化
        三、合署办公时期行政经费的变化
    第二节 公文处理的效率考察
        一、公文程序的规范与简化
        二、公文程式的改良与竞赛
        三、政府之间公文往来的实效
    第三节 处理粮食危机的能力考察
        一、粮食危机的爆发及程度
        二、政府对危机处理失当的检讨
    第四节 推行田赋征实的能力考察
        一、田赋征实的实施
        二、出现问题的应对
        三、田赋征实的成效
    小结
第六章 其他重要因素对四川省行政现代化的影响
    第一节 省主席张群行政思想的影响
        一、张群的地方行政经验
        二、张群行政思想的分析
        三、张群行政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省临时参议会的影响
        一、临时参议会的设立及历次开会情况
        二、省临参会与省政府之间的互动
        三、临参会对行政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小结
第七章 政府史视角下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检讨
    第一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变革的现代性
        一、行政变革现代性的体现
        二、行政变革现代性的分析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性的限度
        一、行政现代性限度的体现
        二、非现代性行政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的经验
        一、政府与社会整合的实验性经验
        二、政府制度移植的试错性经验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及其价值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览
        (二) 国内相关学科的研究概览
        (三)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空间
    五、研究重点及论文结构
        (一)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简单界定
        (二) 研究重点
        (三) 论文结构
    六、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沟通与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
        一、传播、宣传与沟通
        二、政治沟通
        三、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内涵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内涵
        二、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结构要素
        三、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理路
        四、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目标
    第三节 相关的其他因素分析
        一、沟通网络状况
        二、信息接收机构状况
        三、媒体作用
        四、信息接受者状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沟通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沟通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群沟通思想的实践途径
        三、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中党群沟通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列宁执政时期的党群沟通思想
        一、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形成的条件
        二、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实践途径
        四、列宁执政时期党群沟通思想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启动
        一、关于党群沟通的主体
        二、关于党群沟通内容
        三、关于党群沟通渠道
        四、关于党群沟通方式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一、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党组织是党沟通民众的最重要的渠道
        二、通过一些辅助性渠道与群众进行沟通
        三、作为沟通对象主体的人民群众对党主导下进行的沟通的认识
        四、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理性分析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的曲折运行
        一、执政初期中国共产党与群众沟通的实践探索
        二、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分析
        三、计划经济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缺失的补救方法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状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一、恢复党群沟通的原因
        二、党群沟通网络的恢复
        三、党群沟通方式的转变
        四、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的多元博弈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机制运行的空间
        一、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的特点
        二、互联网时代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沟通平台建设
        三、互联网时代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状况
        四、网络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的机制性缺陷及分析
    第一节 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党员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党的文件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的规定
        二、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与文件规定相悖
        三、党员干部的不合约行为加剧了党群矛盾
    第二节 党群沟通机制运行中结构性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主体方面
        二、沟通渠道方面
        三、沟通信息方面
        四、回应民意层面
    第三节 对党群沟通机制性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政治文化层面
        二、政治体制层面
        三、社会发展层面
        四、党自身层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健全和完善结构性要素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
    第一节 推动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五、坚持比较借鉴的原则
    第二节 加强先进政党文化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外部动力
        一、先进政党文化的内涵
        二、先进政党文化的预期功用
    第三节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关键力量
        一、要优化党员干部队伍
        二、发扬党内民主淡化权力集中
    第四节 加强党群沟通的渠道建设是推动机制运行的根本举措
        一、完善制度性沟通渠道的功用
        二、发挥民间沟通渠道的功用
        三、综合运用其他沟通渠道的作用
    第五节 不断提高公民素质能力是推动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
        二、加大公民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现代政治素质
        三、培育公民文化以增强公民的沟通意识
        四、在实践中引导民众沟通能力的提升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8)关于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 本选题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穆斯林图书馆历史
    一 穆斯林图书馆起源和发展
    二 我国穆斯林图书馆的简要历程
        (一) 元朝至清朝中后期的穆斯林图书馆
        (二) 晚清民国时期的穆斯林图书馆
    三 兰州穆斯林图书馆成立的背景
        (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穆斯林图书馆事业
        (二) 兰州市穆斯林概况
    四 兰州穆斯林图书馆历史
        (一) 历史概要
        (二) 主要活动简介
第三章 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现状及分析
    一 馆藏介绍
        (一) 书籍介绍
        (二) 报刊介绍
    二 数据分析
        (一) 捐赠书籍和购买书籍数量分析
        (二) 捐赠和购买书籍金额分析
        (三) 捐赠杂志和购买杂志数量分析
        (四) 获赠报纸数量分析
        (五) 年购置总金额分析
    三 图书馆现存问题
        (一) 无固定馆舍
        (二) 图书分类法缺失
        (三) 技术落后
        (四) 借书量下降
    四 伊斯兰教因素对兰州穆斯林公益行为的影响
        (一) 商人阶层
        (二) 学者阶层
        (三) 贤达人士
        (四) 普通群众
        (五) 穆斯林期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兰州穆斯林图书馆数据信息
    附录二:民国时期各地穆斯林图书馆信息摘要
    附录三:改革开放后各地穆斯林图书馆信息摘要
    附录四: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福德图书馆征书启
    附录五:西康伊斯兰书报阅览社成立宣言
在校期间研宄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1.1.1 Motivation
        1.1.2 The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Scope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1.2.2 The Main Content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Basis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3.3.4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4.3 Data Analysis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Contribution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10)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 研究创新与研究框架
    六、 使用术语的解释
    七、 元以来中央对藏政策与措施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五族共和”与西藏上层的政治抉择
    第一节 鼎革之际西藏局势
        一、 殖民势力入侵西藏
        二、 西藏上层的政治分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民族理论
        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二、 “五族共和”论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对藏政策及举措
        一、 设立中央主管蒙藏事务机构,培养蒙、藏各族精英
        二、 出兵川边
        三、 怀柔、联络西藏政教领袖
    第四节 十三世达赖返藏后的政治举措
        一、 达赖新政
        二、 达赖的政治行动
        三、 达赖对中央的政治态度及其原因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上)(1928-1933):“国族”建构、纠纷与互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民族理论、治藏政策与措施
        一、 “国族”建构
        二、 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三、 设立蒙藏委员会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的政治互动
        一、 国民政府调解藏尼纠纷
        二、 贡觉仲尼赴藏宣慰
        三、 设立西藏驻京办事处
    第三节 刘曼卿使藏
        一、 刘曼卿主动请命使藏
        二、 刘曼卿两度使藏宣传中央政策
        三、 十三世达赖喇嘛政治转向
    第四节 第三次康藏纠纷
        一、 康藏纠纷概述
        二、 国民政府治藏之策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下)(1933-1937):达赖圆寂后的西藏局势与“专使”政策
    第一节 黄慕松赴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
        一、 达赖圆寂后的西藏政局
        二、 中央派专使赴藏致祭
        三、 交涉西藏问题
        四、 建立双向联系
    第二节 九世班禅返藏
        一、 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
        二、 班禅回藏计划
        三、 国民政府拟护送班禅回藏的政策
    第三节 康藏精英与“康人治康”
        一、 邦达多吉反叛西藏噶厦
        二、 “西康宣慰使”与“诺那事变”
        三、 刘家驹与“甘孜事变”
第四章 抗战时期(1937-1945):“中华民族”与西藏危机
    第一节 “中华民族”概念的凸显
        一、 蒋介石的“中华民族宗支论”
        二、 “国族”认同:“中华民族”
    第二节 藏族志士抗战救国
        一、 西藏地方政府及民众
        二、 康藏地区
        三、 甘、青藏区
    第三节 吴忠信入藏主持达赖喇嘛转世
        一、 热振摄政时期
        二、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三、 吴忠信入藏行使中央主权
    第四节 达札摄政初期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波折
        一、 达札摄政时期
        二、 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波折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最后时期的西藏政策(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与举措
        一、 战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二、 国民大会问题
        三、 废除英藏不平等条约
        四、 “西藏革命党事件”
    第二节 “热振事件”
        一、 热振、达札矛盾
        二、 热振复位计划
        三、 国民政府对“热振事件”的处理
    第三节 西藏的分裂活动
        一、 泛亚洲会议
        二、 西藏商务考察团
        三、 第二次“驱汉事件”
第六章 传统与现代: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关系的演变
    一、 民国时期的民族理论
    二、 民国中央政府治藏政策与措施
    三、 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已收到提案二百一十三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2]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D]. 王广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D]. 刘宝吉. 复旦大学, 2013(12)
  • [6]四川省政府行政现代化研究(1935~1945)[D]. 黄雪垠. 南京大学, 2013(03)
  • [7]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D]. 杨新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8]关于兰州穆斯林图书馆的调查报告[D]. 张英欢. 西北民族大学, 2013(05)
  • [9]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 [10]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D]. 罗绍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自治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213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