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相分析在塔河地区三叠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1](2020)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为了解决深层砂砾岩勘探中遇到的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不明和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地质分析、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和甜点储层预测方法的综合研究明确了研究区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并开发了高精度的甜点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基础地质研究明确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然后结合岩石物理测试总结甜点储层主控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能反映深层砂砾岩沉积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研究区的甜点储层预测。这项研究既可以为玛湖地区面向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油气勘探与有利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对其他地区深层碎屑岩的油气勘探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4点成果和认识:(1)在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中首次引入致密砂岩中利用储层临界物性判别储层和封堵层的研究思路,建立临界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关系,按照成岩作用系统论的思路定量分析深层砂砾岩储集能力随每个沉积微相和每种成岩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玛湖地区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的甜点储层发育模式。综合研究后得到玛湖地区甜点储层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以远岸或近岸水下分流河道中具有强溶蚀、早期硅质胶结和弱压实成岩相的中细砾岩和粗砂岩为主的认识。(2)在玛湖地区率先开展了深层砂砾岩的高频岩石物理测试,并结合岩石微观结构和动、静态弹性特征测量的结果,对研究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储层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总结,并建立了能反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岩石储集能力的岩石物理模型。从研究区样品的测试结果来看,由沉积和成岩作用造成的矿物组分含量的差别、矿物的赋存方式以及孔隙类型和形状的差异对研究区样品的弹性参数及储层参数影响较大。其中比较特殊的现象包括:(1)当岩石中石英含量较多时,大量发育的早期硅质胶结物会有效抑制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从而比早期泥钙质胶结的岩石具有更高的孔隙度和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2)在玛湖地区受物源的影响,岩石中普遍发育火山岩岩屑和粘土等塑性矿物,而这类矿物极易受压实作用挤压变形而充填孔隙,减小样品的孔隙度并增大样品的速度。但由于这种情况下纵波速度的增大率要大于横波速度,因此样品的纵横波速度比会随纵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研究区塑性碎屑的含量与赋存方式会对砂砾岩样品弹性参数和孔隙度造成很大影响的根本原因。(3)根据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按沉积相分级分类,从砂体到储层由粗到细,逐级控制”的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甜点储层预测新方法。在考虑沉积和构造演化背景的基础上首次研发了经过倾角校正的古地貌恢复技术,并且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解释技术对标志层进行解释从而得到了地层真厚度,提高了有利相带预测的精度。为了有效提取OVT域地震资料中的地质信息,我们初次通过Ruger方程建立具有古地貌和沉积微相等地质背景的优势道集部分叠加模板,并利用该模板在研究区对OVT域资料进行解释性处理,这样就可以为针对深层砂砾岩的相控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预测我们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获得的甜点储层敏感参数。利用该方法在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共预测甜点储层发育区2100km2,为有利勘探区的寻找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4)针对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分布规律不明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玛湖地区异常高压具有“封闭条件、构造挤压和晚期高熟油气充注”三重因素控制的分布模式。通过设计模拟孔隙超压的高频岩石物理实验,首次总结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岩石物理测试结果建立了新的有效应力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与Biot有效应力系数进行对比后可知,新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更适用于玛湖地区砂砾岩。最后利用新的有效应力系数改进双相介质模型后建立了低渗透砂砾岩地层压力预测模型,提高了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并在玛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杨培星[2](2020)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测试分析资料,在地层划分基础上,对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其岩性圈闭发育特征。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在单井地层划分及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井震标定研究,地震界面与地层界面之间对应关系好,分别为:T50为三叠系底界,T47为柯吐尔组顶界,T48为阿克库勒组下段的顶界,T46a为阿克库勒组的顶界,T46为哈拉哈塘组的顶界。在单井地层划分及井震联合地层对比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各组段地层平面分布规律。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室内测试分析,在顺北地区三叠系岩石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及地震相等沉积相识别标志分析的基础上,将顺北地区三叠系划分为三角洲和湖泊两类沉积相;研究区仅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微相;滨浅湖亚相可划分为滨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在上述沉积微相类型划分基础上,研究了各类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在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编制砂体、砂地比等值线图,结合单井优势相分析,系统研究了顺北地区三叠系不同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及演化规律。沉积相带展布受北部沙雅隆起物源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方向为由北向南,垂向上经历了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的多期交替演化。同时受沙雅隆起物源供给强弱的影响,垂向上水下分流河道发育规模具有弱(柯吐尔组)-强(阿克库勒组)-弱(哈拉哈塘组)的演化特征。根据物源、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规律,建立了顺北地区三叠系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现今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类型、断裂及储盖组合关系分析,将顺北地区三叠系划分为沉积型、断控型和复合型三类岩性圈闭。各类岩性圈闭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关系。受正断裂控制的滨浅湖砂坝岩性圈闭和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是顺北地区有利的勘探方向。
陈彦虎[3](2020)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甜点刻画等对反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主流地震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认为高分辨率反演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于地震分辨率的高频部分,目前的反演技术高频部分得获得主要依靠井插值或者随机模拟,存在反演结果过于模型化或者随机性强的问题,无法满足薄精细储层预测的需求。研究发现相似的岩性组合往往具有相似的地震波形,但是测井曲线由于高频信息的差异导致了相似性较低,通过对测井曲线逐步降低频率滤波,发现当测井曲线滤波到100-200Hz,甚至到200-300Hz,就具有了和地震波形相当的相似性,建立了低频地震波形与高频测井信息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地震波形分类和地震沉积学技术基础上,引入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建立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Seismic Meme Inversion,简称SMI)。该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高效动态聚类,建立了地震波形结构与高频测井曲线结构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反演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2-3m;通过构建不同地震相类型的贝叶斯反演框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控反演。为了验证波形指示反演和波形指示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利用Marmousi模型与模拟薄储层、砂体叠置、煤层强反射屏蔽砂岩和页岩裂缝孔隙度等4种不同地质条件的正演地质模型开展波形指示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预测2-3m的薄储层,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演结果的高精度。利用陆相薄储层资料、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资料和海相页岩气裂缝孔隙度参数模拟三个实例论证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利用大庆长垣典型的陆相薄互层实际资料开展了波形指示反演,波形指示反演能识别2-3m的薄互层,并且反演精度高,参与井和验证井吻合率达到了 90%和80%。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煤层强反射强同相轴的影响,可以准确预煤下2-8m的薄砂岩;利用四川盆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实例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实现了裂缝孔隙度的定量预测,通过和测井曲线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对比,验证了裂缝孔隙度模拟的可靠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通过地震波形驱动测井曲线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突破了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储层预测、高分辨率储层参数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刘俊[4](2020)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南黄海位于山东、江苏海岸的东部,是我国近海唯一没有工业油气发现的盆地,南黄海盆地不仅是扬子地台在海域的延伸,而且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是叠合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由中-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断陷盆地构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盆地构造单元从南往北划分为勿南沙隆起、青岛坳陷(南部坳陷)、崂山隆起(中部隆起)、烟台坳陷(北部坳陷)和千里岩隆起,众多学者认为南黄海崂山隆起古生界变形较弱,构造相对稳定,发育厚度较大的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此外大陆科学钻探CSDP-2井(崂山隆起唯一一口钻井,钻至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也证实了崂山隆起发育三叠系-下志留统较完整的中-古生代地层。但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崂山隆起中-新生代地层遭受大量剥蚀,新近系与中-古生界之间形成的强屏蔽界面使地震波能量往下传播困难,加之中-古生界内幕地层反射系数差异小,同时浅水相关多次波比较发育,以及中-古生代地层中逆断层多、地层倾角大的构造特征,导致中-古生界地震成像较差。此外目前整个南黄盆地仅有5口井大都钻至上古生界,因此还未建立针对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方法,同时受勘探成本和油气风险等因素制约,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进程依然缓慢。本文针对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存在的问题,以构造变形较弱的崂山隆起东南部为研究区,开展了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处理技术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拓频处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高精度速度网格层析建模等技术,有效改善了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同时结合已有钻井资料,运用海陆对比思路,针对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特点,开展了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储层预测,主要包括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叠前同时反演和频谱分解等技术方法,预测了研究区石炭系-下二叠统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研究区开展宽频地震成像技术和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受强屏蔽层影响,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反射同相轴有效频带范围为7-35Hz,其频带较窄。为了拓宽地震反射信号的频带宽度,首先采用线性radon变换最小平方求解方法有效衰减了炮检点鬼波,拓宽了信号频带宽度,特别是提升了低频有效信号能量;运用Q补偿技术,对高频端信号能量进行了补偿。结合鬼波压制和Q补偿方法,实现了对浅水低信噪比常规拖缆地震数据的宽频处理尝试,改善了强屏蔽层下中-古生界波组特征,为下一步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低频数据信息。(2)研究区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为50m,地震数据中海底相关短周期多次波异常发育,同时强屏蔽层界面的存在,该界面与海水面之间产生的海底相关长周期多次波也普遍发育,此外强屏蔽界面以下的层间多次波也可能存在。通过分析多次波产生机制和特点,制定了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和剩余多次波衰减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确定性海底多次波压制和广义自由表面多次波预测的组合方法,相对以往常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使强屏蔽层界面下中-古生界地震有效反射同向轴得到了不断凸显,速度谱上深部发散的能量团获得了一定收敛。(3)针对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中-古生界地震反射信噪比相对较差的特点,总结了一套适合崂山隆起高精度速度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多手段质控速度分析提取中-古生界速度信息,同时利用长排列地震的初至波,开展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揭示强屏蔽层(平均深度约700m)下部附近地层的速度变化信息,以指导中-古生界速度提取的准确性,从而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其次以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为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开展网格层析速度反演,获得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的中浅部地层层速度模型,迭代反演过程中遵循先浅后深的原则,即先获得较准确的新生代地层层速度,再获得三叠系-志留系层速度;其次综合海域已有钻井的地层速度、层位解释和陆域震旦系-志留系(Tg-T11)的地层认识,建立研究区三叠系-震旦系(T9-Tg)层速度格架,对网格层析速度模型中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层速度进行填充、平滑;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层位约束的网格层析速度迭代反演,通过共成像点道集拉平和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效果不断优化速度模型,最后获得了研究区高精度速度模型,为开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关键的速度模型。(4)系统分析了海域已有钻井和野外露头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在对测井曲线校正的基础上,根据井-震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关键敏感弹性参数,vp高值是区分生物碎屑灰岩、纯灰岩和碎屑岩的岩性敏感参数,λρ低值是重要的孔隙度敏感弹性参数,λ/μ低值和σ低值是油气流体敏感弹性参数。(5)孔隙型和裂缝-岩溶型是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基于高精度速度模型、偏移成像数据和已有测井资料,采用叠后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方法的岩性预测,以及叠前同时反演方法的物性和流体检测,对孔隙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综合运用频率域多尺度的裂缝预测、RGB融合的岩溶风化壳刻画和时频分析的油气检测方法对裂缝-岩溶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分析。由此建立了针对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技术方法,有效预测了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6)总结了崂山隆起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储层以裂缝-岩溶型为主,孔隙型为辅,礁滩相储层局部分布,虽受到深埋藏压实作用,但次生孔隙比较发育;后期受印支构造运动作用,裂缝和岩溶不断发育,进一步改善了孔隙空间。
胡永蓁[5](2019)在《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之一,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顺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是中石化在碳酸盐岩海相石油勘探的新发现。顺北1井区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已钻井深达7500多米,储层的非均质性强,目的层一间房组(O2yj)表层的地震信息被“红波谷”掩盖,导致振幅强度微弱、储层地震响应特点不明显、定量化精细描述困难。据此,以临近红波谷区的一间房组(O2yj)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子波重构和断层增强预处理,再进行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最后应用两种不同的反演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反演数据体进行趋势分析得到剩余波阻抗,获得了研究区缝洞型储集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断裂控制成藏:垂向上深部热液沿断裂上移,改造断裂周边,形成孔隙,油气从寒武纪烃源岩向上运移充注于孔隙发育的一间房组(O2yj),上方为厚度较大的桑塔木组(O3s)泥岩作为盖层;横向上储层发育沿主干断裂呈带状分布。(2)子波重构对剔除“红波谷”、增强地震信息的分辨率具良好效果,满足后续反演所需要求;断层增强明显削弱了地震数据中的噪音,使地震剖面噪声更少,断层更容易识别;正演表明利于油气发育的缝洞型储集体具备“串珠”反射特征,“串珠”与“串珠”之间有裂缝断层带作为油气运输通道,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3)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结果各有千秋,经趋势分析后的两种剩余波阻抗与井吻合度均为100%,相比单独反演更为可信,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剩余波阻抗在平面中对NE向的两条断裂带刻画效果好。(4)叠合两种反演方法计算出剩余波阻抗属性,以重合度为依据圈定出Ⅰ、Ⅱ、Ⅲ和Ⅳ四个有利区,设计的验证点A、B通过拉取十字剖面得到有效验证。结果表明此次储层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下一步油气藏开发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樊笑微[6](2019)在《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中部的雅克拉背斜上已发现多个构造油气藏,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然而,面对勘探对象日益凸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仅凭某一种勘探手段分析难以保证油气藏存在的真实性,所以本文借助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分析综合手段来研究油气藏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雅克拉背斜三维区地震烃类检测研究和圈闭要素分析。本文采用衰减与圈闭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塔北地区雅克拉凸起三维地震区已知背斜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搜寻隐蔽油气藏尝试性研究。以已知钻井油气地质和三维地震观测资料为依据,以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制图为主要技术方法,应用油气地质学、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预测雅克拉三维区其它层位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地震波经过含烃类地层时,其纵波衰减强度比含其它流体的地层大,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变低,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将时间域的地震数据体分解为频率域间隔5Hz的不同频率的振幅体,借助频谱能量差法沿层计算衰减异常发生的层位和区域,开展针对目的层位的烃类检测。首先对该区下白垩统雅克拉背斜凝析油气藏的地震波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油气藏的凝析气层、气水同层的平面范围与地震波反生衰减的范围基本吻合,尽管衰减强度与气层厚度和圈闭闭合度无确切的线性关系,但在定性指示气藏范围和层位方面吻合性和多解性给其它层位的含气检测提供了借鉴。在已知白垩系亚格列木组背斜凝析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它层位进行了衰减异常搜寻,发现了古近系苏维依组底部存在类似含气的衰减异常。通过构造和沉积相分析表明,苏维依组底部发育辫状河道35m砂岩与上覆泥岩组成的区域性储盖组合,衰减异常区正好属于一个断鼻构造圈闭,圈闭面积约35km2,闭合度约100m,断裂可能为该圈闭提供了深部的烃源运移通道,具有一定规模和钻探潜力。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地震烃类检测技术方法对塔北地区搜寻隐蔽圈闭油气藏提供参考,可实现目标区的聚焦和精准研究,提高圈闭勘探成效。
逯宇佳[7](2019)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天然气储层类型之一。我国碳酸盐岩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储层与非储层物性差异小,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导致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困难。论文以川东北某勘探区长兴-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与含气性检测为主要内容,以含气性检测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为重点。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具体如下:(1)研究介绍了多种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地震频散分析与AVO异常分析的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频散分析中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如S变换、广义S变换和改进广义S变换方法以及AVO异常分析中多种叠前反演方法的实现过程。(2)以川东北某勘探区为例,采用地震沉积相分析确定研究区目标层段沉积相特征;并以此为约束,反演获得了纵波阻抗数据体,然后以井中岩石物理资料为标定,由阻抗数据体获得储层的时域空间展布;进一步通过高精度的时深转换,获得储层厚度特征;使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获得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使用相干分析、曲率分析、应力场数值模拟等方法技术研究并获得储层构造特征。(3)使用改进广义S变换对研究区目标层段地震数据体进行时频分析,将低频衰减梯度用于储层含气性检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叠前地震数据提取了截距P、梯度G以及泊松比等AVO属性,此类属性在剖面和平面上均为杂乱分布,实际应用效果差;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研究区目标层段多种弹性参数,结合井中岩石物理分析所得含气储层岩石物理解释图版,计算获得新的弹性参数—流体识别因子,在气水识别中应用效果较好。(4)利用加权融合方法对研究区目标层段含气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将储层厚度、纵波阻抗体、频散分析数据体、流体识别因子数据体进行加权融合,结合研究区目标层段储层的沉积相分布特征、空间展布特征、构造特征流体识别因子对目标层段的含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获得研究区含气储层平面分布。(5)对多种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频散分析计算简单高效,适用性强;AVO属性分析受碳酸盐岩储层强非均质影响,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不佳;叠前反演所得单一的弹性参数无法准确预测含气储层分布;由两种弹性参数μ×ρ与Vp/Vs计算所得流体识别因子能够更为准确可靠地预测碳酸盐岩含气储层。
李青霖[8](2019)在《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桑塔木地区作为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的重要油气分布区,其石炭系潜力层主要分布在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到目前为止,针对桑塔木地区石炭系已经开展了多轮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沉积相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但是由于砂泥岩段砂岩横向变化较快,单砂体厚度较薄,前人的层序划分精度无法满足现今油气勘探的需求。因此,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最新的勘探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地震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与追踪,测井资料分析与岩心观察开展层序划分与对比,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以基准面升降旋回为作图单元,通过岩心及测井相分析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发育规模、几何形态,对单井沉积相进行精细描述并建立沉积相连井对比剖面。以沉积旋回对应的亚段为单元对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布的研究,对有利砂体发育模式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描述砂体展布特征,优选出薄砂层的有利分布区。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内,在砂泥岩段识别出SB1、SB2和F1共3个长期旋回等时界面,自下而上发育MSC1、MSC2、MSC3和MSC4共4个中期旋回,依次对应划分为CK4、CK3、CK2和CK1共4个亚段。砂泥岩段总体为三角洲-潮坪沉积环境。三角洲相主要发育在MSC1、MSC2和MSC3旋回。MSC4旋回主要为潮坪沉积环境。通过统计不同沉积相内砂体的孔隙度特征可知,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与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三角洲前缘亚相河口坝与潮坪潮间带潮道微相砂体物性中等,潮坪潮间带砂坪砂体物性最差。有利砂体的展布特征主要受到沉积相控制,其中以MSC1旋回的有利储层最为发育。根据以上结果,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I类、II类和III类有利区,其中I类、II类为储层有利分布区。
梁平[9](2019)在《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奇东地区是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实现油气发现北扩的重要研究区域,该地区中生代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具有靠近物源、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重点勘探层系为白垩系、三叠系,在白垩系亚格列木组、三叠系上油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该研究区钻井稀少,岩-电关系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多种复杂因素制约了储层综合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因此,在少井地区实现和提高碎屑岩储层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本论文针对该研究区所存在的储层综合预测问题,以区域地质、钻测井、取心等资料为基础,综合石油地质、沉积、储层地质、地球物理等理论与方法,建立中生界各层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格架内以钻井资料为主,根据岩心-录井岩性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古物源及地震沉积学预测的砂体分散体系特征,明确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规律,从而建立各层序的沉积模式,指导储层预测和砂体精细刻画工作。同时,在等时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分析、井约束的拟声波地震反演、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等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识别。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研究区单井剖面在沉积体系、层序界面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研究,识别出各期旋回层序的划分及样式,标定出其性质及等时对比意义。建立钻井剖面沉积相、层序—测井相响应模式以及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方案。(2)通过过井地震剖面与录井资料的相互标定,利用地震反演及多属性分析技术,提取剖面和平面上的沉积体系展布与储层物性特征等信息,确定层序界面,进行层序界面的井-震桥式对比,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SSQ1-SSQ5)、10个三级层序(TSQ1-KSQ5),并建立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在钻井资料及单井沉积相分析基础上,以测井相为桥梁,进行井-震综合分析,开展地震相的解释工作,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地震分析等技术,划分出不同沉积体系域。于奇东地区中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短期间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舒善河组下部)。结合古地貌、古气候分析发现:研究区中生界沉积模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模式。(4)利用混合相位反褶积和谱模拟技术相结合的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通过井中模拟确定储层频谱成像技术对研究区砂体的最佳识别频率范围。在敏感性参数优选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岩性变化物理参数,进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结合井约束拟声波反演及地震相分析,提高砂体预测的分辨率,明确了储层类型及储集体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对岩性圈闭发育区进行综合预测。
曹建文[10](2019)在《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左右,由此可见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位和重要性。近几年来,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千米桥等古潜山地区,发现了一大批碳酸盐岩油气田,以古生界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这些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大多数形成于不整合面之下,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储层规律复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深入开展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掌握古岩溶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古岩溶成因组合分析法”开展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与成因机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岩溶地貌精细刻画、古水系恢复、古岩溶发育特征、古岩溶充填及演化规律等,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古岩溶地貌类型划分指标体系,采用“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及精细刻画,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二级地貌单元及12个三级地貌单元。(2)利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开展了古地表水系恢复;围绕岩溶缝洞系统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建立了基于地貌、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剖面的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古地下河系统的识别,并系统阐述了研究区前石炭纪古水文地质条件。(3)通过统计分析岩芯、测录井资料、地震剖面、充填物物性特征等基础数据资料,对研究区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1)将研究区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划分为地下河、岩溶洞穴、溶蚀孔洞、溶蚀缝等4种类型,并细分为8个亚类,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地质模式;(2)研究区岩溶缝洞系统在垂向上被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等四个带,并揭示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垂向差异性;(3)查明了充填物类型及来源,在系统分析缝洞系统充填物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湿环境下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充填模式。(4)通过对缝洞充填物开展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孢粉和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测试,结合古气候条件、岩溶作用条件等系统分析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成因机理和演化特征,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主要形成于海西早期,古岩溶缝洞系统经历了34个期次的岩溶作用充填。(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古地貌和古水动力角度来开展岩溶储层发育有利区块预测,系统总结了地层岩性、岩溶地貌特征、水动力条件、岩溶垂向分带等预测依据,对研究区岩溶储层有利区块进行预测,建议对轮南11-轮古7-轮古4井区块(Ⅰ)等四个区块加强重点勘探与开发。
二、地震相分析在塔河地区三叠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相分析在塔河地区三叠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物理研究现状及在砂砾岩中的应用情况 |
1.2.2 不同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3 砂砾岩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 |
2.1 玛湖地区勘探概况 |
2.2 玛湖地区沉积特征 |
2.2.1 玛湖凹陷沉积背景 |
2.2.2 玛湖凹陷沉积微相特征 |
2.3 玛湖地区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特征 |
2.3.1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成岩环境及主要的成岩作用综述 |
2.3.2 玛湖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
2.4 玛湖地区主要微相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1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2 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3 扇三角洲前缘远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5 甜点储层特征总结 |
2.5.1 不同微相岩石学特征的差异 |
2.5.2 不同微相岩石物性特征的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层砂砾岩动、静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 玛湖地区砂砾岩动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1 密度与速度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2 纵、横波速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3 速度与孔隙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变化规律 |
3.1.5 饱含水条件下砂砾岩样品的声学特征 |
3.1.6 岩石物理建模 |
3.2 玛湖地区砂砾岩静态声学参数特征测试与分析 |
3.2.1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静态弹性特征 |
3.2.2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动静态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玛湖地区砂砾岩甜点储层预测技术 |
4.1 甜点储层成因分析 |
4.1.1 甜点储层特征 |
4.1.2 甜点储层成因 |
4.2 有利相带及河道砂体预测 |
4.2.1 有利相带预测 |
4.2.2 河道砂体预测 |
4.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
4.3.1 基于OVT域资料的处理技术 |
4.3.2 OVT域资料的叠前道集分析与处理 |
4.3.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
5.1 异常高压成因及分布规律 |
5.1.1 异常高压研究的意义 |
5.1.2 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成因 |
5.1.3 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分布规律 |
5.2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1 计算上覆岩层压力的方法 |
5.2.2 计算有效应力的方法 |
5.2.3 岩石物理驱动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4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新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 |
5.3 压力预测新模型的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岩性圈闭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2.2 沉积背景 |
第3章 地层特征 |
3.1 地层划分 |
3.2 井震标定 |
3.3 地层对比研究 |
3.4 地层平面分布研究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1.1 岩石颜色标志 |
4.1.2 岩性标志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粒度概率曲线标志 |
4.1.5 测井相标志 |
4.1.6 地震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4.3 各类沉积相特征研究 |
4.3.1 三角洲沉积 |
4.3.2 湖泊沉积 |
4.4 单井沉积相研究 |
4.4.1 顺8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4.2 顺北鹰1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4.3 顺北5-1井三叠系单井沉积相特征 |
4.5 井-震结合沉积相对比研究 |
第5章 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
5.1 编图方法 |
5.2 沉积背景分析 |
5.3 三叠系各组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5.3.1 柯吐尔组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2 阿克库勒组下段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3 阿克库勒组上段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3.4 哈拉哈塘组砂体厚度平面分布 |
5.4 三叠系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5.4.1 柯吐尔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2 阿克库勒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3 阿克库勒组上段沉积相平面分布 |
5.4.4 哈拉哈塘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
5.5 沉积相模式研究 |
第6章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划分及特征 |
6.1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类型划分 |
6.1.1 沉积相控型岩性圈闭 |
6.1.2 断控型岩性圈闭 |
6.1.3 复合型岩性圈闭 |
6.2 顺北地区三叠系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6.2.1 岩性圈闭储盖发育条件及组合关系 |
6.2.2 各类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1.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传统反演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理论基础 |
2.1 地震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探讨 |
2.2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 |
2.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 |
2.4 地震沉积学技术 |
第3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及原理 |
3.1 地震波形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
3.2 地震波形与测井高频信息的内在联系 |
3.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基本原理与流程 |
3.4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实现 |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模拟 |
3.6 地震波形反演的相控特征 |
3.7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特色 |
第4章 正演模型方法验证 |
4.1 Marmousi模型正演实验 |
4.2 薄互层模型正演实验 |
4.3 薄砂体叠置模型正演实验 |
4.4 强屏蔽薄砂体模型正演实验 |
4.5 裂缝型薄储层模型正演实验 |
4.6 小结 |
第5章 陆相薄互层砂岩预测实例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5.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薄互层 |
5.4 小结 |
第6章 煤层强屏蔽薄砂岩预测实例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6.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煤层强屏蔽薄砂岩 |
6.4 小结 |
第7章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度预测实例 |
7.1 区域地质概况 |
7.2 龙马溪组裂缝发育特征 |
7.3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 |
7.4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海洋地震成像关键技术 |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南黄海盆地构造特征 |
2.1.1 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
2.1.2 主要边界划分 |
2.2 崂山隆起地质条件分析 |
2.2.1 隆起主要构造单元 |
2.2.2 断裂特征 |
2.2.3 地震反射特征 |
2.3 崂山隆起碳酸盐岩储层条件 |
2.3.1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 |
2.3.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与特征 |
第三章 强屏蔽层下宽频地震成像 |
3.1 地震处理成像难点分析 |
3.1.1 强屏蔽层界面分析 |
3.1.2 中-古生界弱反射系数 |
3.1.3 浅水多次波干扰 |
3.2 浅水组合多次波压制 |
3.2.1 叠前多域去噪 |
3.2.2 海底多次波周期提取 |
3.2.3 海底相关多次波衰减 |
3.2.4 剩余多次波压制 |
3.3 地震拓频处理分析 |
3.3.1 虚反射压制 |
3.3.2 弱振幅补偿 |
3.4 高精度速度建模 |
3.4.1 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 |
3.4.2 基于层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 |
3.5 宽频成像效果分析 |
第四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1 碳酸盐岩储层的井-震响应特征 |
4.2 测井曲线校正与虚拟井建立 |
4.2.1 测井曲线校正 |
4.2.2 研究区虚拟井建立 |
4.3 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分析 |
4.3.1 横波测井曲线预测 |
4.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
4.4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4.1 岩性预测分析 |
4.4.2 物性与流体预测分析 |
4.4.3 反演结果对比分析 |
4.5 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4.5.1 裂缝预测 |
4.5.2 岩溶风化壳预测 |
4.5.3 油气检测分析 |
第五章 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分析 |
5.1 有利储层分布 |
5.1.1 研究区圈闭构造特征 |
5.1.2 石炭系-下二叠统栖霞组有利储层分布 |
5.2 石炭系-下二叠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
5.3 石炭系-下二叠统裂缝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地球物理特征 |
2.2.3 基底岩性及断裂构造特征 |
2.2.4 油气地质特征 |
3 地震资料预处理与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 |
3.1 地震数据图像增强 |
3.1.1 子波重构去除红波谷 |
3.1.2 断层增强 |
3.2 缝洞型储层正演数值模拟 |
3.2.1 地震波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3.2.2 缝洞型储层正演模拟 |
4 储层预测方法 |
4.1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4.1.1 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4.1.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流程 |
4.1.3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结果 |
4.2 基于模型的宽带约束反演 |
4.2.1 基本原理与优缺点 |
4.2.2 基于模型的宽带约束反演流程 |
4.2.3 基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结果 |
5 趋势分析 |
5.1 趋势分析原理 |
5.2 约束系数脉冲反演波阻抗数据体趋势分析计算 |
5.3 基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波阻抗数据体趋势分析计算 |
5.4 趋势分析单井识别解释 |
5.4.1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单井识别 |
5.4.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与模型宽带约束反演单井解释 |
6 目的层预测 |
6.1 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
6.2 储层有利区划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频谱分解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隐蔽圈闭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演化特征 |
2.4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三章 雅克拉背斜白垩系油气藏的衰减特征分析 |
3.1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原理 |
3.2 层位标定与井震地层统一 |
3.3 背斜凝析油气藏基本特征 |
3.4 气层与气水同层的衰减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古近系苏维依组含气检测与气藏预测 |
4.1 苏维依组地震衰减特征 |
4.2 储盖组合分析 |
4.3 雅克拉地区苏维依组构造与沉积特征 |
4.4 苏维依组含油气有利圈闭的简要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 |
2.1 基于地震频散分析的含气性检测方法 |
2.1.1 S变换 |
2.1.2 广义S变换 |
2.1.3 改进广义S变换 |
2.2 基于AVO异常分析的含气性检测方法 |
2.2.1 AVO反演 |
2.2.2 弹性阻抗反演 |
2.2.3 叠前同时反演 |
第3章 川东北某探区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3.2.1 地震沉积相分析 |
3.2.2 相控波阻抗反演 |
3.2.3 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的储层预测 |
3.2.4 裂缝预测 |
3.3 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1 基于频散分析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2 基于AVO属性分析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3 基于叠前反演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第4章 含气性检测方法效用对比研究 |
4.1 含气性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4.1.1 含气性检测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2 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预测结果差异性分析 |
4.2 含气储层综合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及对比技术 |
3.1.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
3.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技术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 |
3.2.1 标志层识别及特征 |
3.2.2 主要层序地层界面识别及特征 |
3.3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方案 |
3.3.1 长期旋回 |
3.3.2 中期旋回 |
3.3.3 短期旋回 |
3.4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建立 |
3.4.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4.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
3.4.3 地震层序地层对比 |
第4章 砂泥岩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
4.1.1 三角洲相分析 |
4.1.2 潮坪相分析 |
4.2 卡拉沙依组沉积相特征 |
4.2.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2.2 沉积相连井对比 |
4.3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分布 |
4.3.1 砂泥岩段沉积发育史分析 |
4.3.2 砂泥岩段沉积相平面展布 |
4.3.3 砂泥岩段沉积模式 |
第5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储集砂体特征分析及展布规律研究 |
5.1 储层物性特征 |
5.1.1 砂泥岩段储层物性特征 |
5.1.2 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物性分布规律 |
5.2 层序格架内砂体展布规律 |
5.3 有利储集相带分布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技术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2.1 三叠系 |
2.2.2 侏罗系 |
2.2.3 白垩系 |
第3章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3.1 高分辨率处理 |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 |
3.2.1 层位标定及地质属性 |
3.2.2 层位对比解释 |
3.3 构造及断裂特征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
4.1.1 不整合面 |
4.1.2 侵蚀冲刷面 |
4.2 层序划分方案 |
4.3 单井层序特征 |
4.3.1 三叠系层序特征 |
4.3.2 侏罗系层序特征 |
4.3.3 白垩系层序特征 |
4.4 层序地层格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积体系特征 |
5.1 沉积相标志 |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2.1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
5.2.2 沉积相特征 |
5.3 沉积相模式 |
5.3.1 物源方向 |
5.3.2 古地貌特征 |
5.3.3 沉积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沉积相展布及砂体预测 |
6.1 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 |
6.2 典型地震响应分析 |
6.3 地震多属性分析 |
6.3.1 振幅属性分析 |
6.3.2 频率属性分析 |
6.3.3 波形属性分析 |
6.3.4 相干属性分析 |
6.4 砂体分布预测 |
6.4.1 地震岩性反演 |
6.4.2 砂体展布特征 |
6.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6.5.1 编图方法 |
6.5.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6.6 岩性圈闭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勘探开发简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局 |
2.2.2 断裂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分布特征 |
2.3.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3.2 前石炭纪古风化壳上覆地层特征 |
2.4 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古地貌及古水系识别与恢复 |
3.1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恢复 |
3.1.1 古地貌形态恢复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及恢复过程 |
3.1.3 古岩溶地貌识别及划分结果 |
3.1.4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特征 |
3.2 古地表水系恢复 |
3.2.1 古地表水系恢复方法 |
3.2.2 古地表水系恢复过程 |
3.2.3 古地表水系恢复结果 |
3.3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 |
3.3.1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方法 |
3.3.2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指标体系 |
3.3.3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结果 |
3.4 前石炭古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古岩溶流域概况 |
3.4.2 古岩溶流域岩溶层组特征 |
3.4.3 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 |
第四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 |
4.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 |
4.1.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划分指标 |
4.1.2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建立 |
4.2 古岩溶垂向分带 |
4.2.1 岩溶垂向分带 |
4.2.2 古岩溶垂向分带结果 |
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 |
4.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程度 |
4.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4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规律 |
4.4.1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物类型及来源 |
4.4.2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特征 |
4.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模式 |
第五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成因机理 |
5.1 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5.1.1 碳、氧同位素 |
5.1.2 包裹体 |
5.1.3 孢粉 |
5.1.4 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 |
5.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机制 |
5.2.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古气候条件 |
5.2.2 水动力对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影响机制 |
5.3 古岩溶缝洞系统演化特征 |
5.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环境 |
5.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主要时期 |
5.3.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演变特征 |
第六章 岩溶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
6.1 岩溶储层特征 |
6.2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依据 |
6.2.1 地层岩性 |
6.2.2 岩溶地貌特征 |
6.2.3 岩溶发育的水动力条件 |
6.2.4 古岩溶垂向分带 |
6.3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及初步验证 |
6.3.1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 |
6.3.2 初步验证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地震相分析在塔河地区三叠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王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三叠系沉积相及岩性圈闭研究[D]. 杨培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D]. 陈彦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南黄海崂山隆起强屏蔽层下地震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基于地震反演的趋势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识别与预测 ——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D]. 胡永蓁.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D]. 樊笑微. 西北大学, 2019(01)
- [7]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D]. 逯宇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塔里木盆地桑塔木地区石炭系砂泥岩段储层分布预测[D]. 李青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D]. 梁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10]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D]. 曹建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