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病急救领域新观念:“时间就是大脑”(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丹[1](2021)在《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严重供血不足而软化或坏死的疾病,其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影像学检查”,而疾病急性发作的早期,影像学有一定局限性。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生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早期亦出现凝血功能、免疫系统等异常。D-二聚体(D-dimer,D-D)作为监测纤溶亢进和血栓发生的灵敏指标,可以及早反映凝血机制的变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急性脑梗死时,神经调节异常,心肌细胞受损,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含量亦会增加。这三个指标都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的通过对D-D、Hcy、cTn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监测,探究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1、收集病例:收集河南省某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出院时均需经影像学确诊,入选者均为首发,年龄在30岁~80岁。同时排除资料不完整者,入院前服过抗凝药或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的病例。健康对照组则是由随机入选的5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2、病例分组:针对入选病例按照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SS)的评分准则评估并分组,即轻度型组、中度型组和重度型组。3、影像学检查:入院24小时以内对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进行影像学扫描。4、实验室指标检测:入院时采集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D-D的检测、采用酶循环法进行Hcy的检测、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cTnI的检测。5、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将不同组别之间的性别、年龄指标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对急性脑梗死组中不同分组的患者D-D、Hcy、cTnI单个指标及联合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6、ROC曲线:针对单项检测指标以及联合检测的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1、健康对照组中D-D的结果为0.27(0.17,0.41)(mg/L),Hcy的结果为14.1(7.0,40.4)(umol/L),cTnI的的结果为0.02(0.01,0.05)(μg/L)。2、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轻度型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4、中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型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5、重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升高,且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型组及中度型组(p<0.05)。6、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灵敏度分别为为59.4%、79.6%、49.5%,特异度分别为为73.5%、70.5%、9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729、0.521;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7.8%,其曲线下面积为为0.878,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一检测。7、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的分组中,Hcy的灵敏度最高,cTnI的特异度最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项检测。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临床诊断,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优于单项检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D-D、Hcy、cTnI的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
王拥军,熊云云,杨佳蕾,李光硕,闫然,王文洁,瓮佳旭,上官艺[2](2021)在《卒中:回眸2020》文中指出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肆虐全球,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全球的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奔赴一线,为世界人民筑起了健康的防护墙。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艰难的时期,国内外医学界的同道为我们贡献了诸多意义非凡的研究结果。在2021年初,让我们回眸2020,共同梳理过去一年在卒中领域影响深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把握卒中发展的新方向。
高家红,雷皓,陈群,杜一平,梁栋,卓彦,龚启勇,周欣[3](2020)在《磁共振成像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目前临床医学诊断和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具有无损无创、软组织对比度高、成像参数和对比度众多、图像信息丰富等特点.近年来,磁共振成像在仪器技术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超高场强、超快速和超灵敏磁共振成像等一批尖端成像技术正在走向临床,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诊疗一体化等其他先进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应用研究方面,磁共振成像在肿瘤分子影像、脑功能成像、脑连接组研究等方面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介了磁共振成像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梳理了磁共振成像仪器技术、方法学和应用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我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发展思路和重点研究方向.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4](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认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周迎欢[5](2019)在《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中医透药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该病与单纯电针治疗的疗效对比,明确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本病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内科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医透药联合电针的治疗组和单纯电针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有1例因皮肤过敏脱落。两组均先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取一样的穴位,每周治疗3次,每次20分钟,1个疗程10次,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并评价改良Ashworth痉挛程度量表、CSI临床痉挛指数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在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治法的疗效差异,以期能找出治疗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结果:(1)在基本数据方面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及治疗前痉挛程度、CSI痉挛指数、Fugl-Meyer运动能力、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CSI痉挛指数、Fugl-Meyer运动能力、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四者在一定程度上均有不同改善,差异比起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痉挛程度、CSI痉挛指数、Fugl-Meyer运动能力、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中医透药联合电针)和对照组(电针组)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单纯的电针治疗比较,中医透药联合电针组明显减低痉挛程度及痉挛指数,提高Fugl-Meyer运动能力以及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拟定的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案的特点是较为简便安全,对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治疗而言,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推广意义。
周志国[6](2018)在《TOAST病因分型在机械取栓术中的指导意义及围手术期麻醉、并发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TOAST病因分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机械取栓术前评估和预判疗效的意义;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镇静麻醉在AIS取栓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AIS患者机械取栓的技术安全性及术后血管再闭塞和出血转化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讨机械取栓联合超早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血管再闭塞性AIS的疗效,总结血管闭塞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月至2018.02我中心诊断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机械取栓的手术病例总计166例;依照研究目的确定入选标准,收集相应的样本,并随机分配进入试验。各组如下:1.按照TOAST分型标准,纳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60例、心源性栓塞型36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致病危险因素、责任血管闭塞部位、脑侧枝循环、手术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的差异。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联合股动脉穿刺局部麻醉,对照组单纯给予局部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麻醉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中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危险因素控制及治疗效果。3.术后共计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闭塞患者,采用mTICI评分及NIHSS评分评价血管再通情况,分析血管再闭塞原因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并发出血转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计16例,分析各病例临床特点及手术策略,分析出血转化的原因并制定有效治疗途径与临床思维;经机械取栓治疗并证实大血管再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经术中DSA及术后CTA证实血管再闭塞,其中28例行早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14例作挽救性单纯去骨瓣减压术,11例仅行机械取栓未行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各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神经功能残疾评分的差异。结果:1.(1)两组的性别和年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LAA组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脑梗死病史占比例均高于CE组,CE组的心脏病占比高于L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AA组责任血管多位于颈内动脉(46.67%),其次为大脑中动脉(38.33%)及大脑前动脉(15.00%),而在CE组更多见于大脑中动脉(61.11%)及大脑前动脉(1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AA组侧支循环良好率为70.00%,高于CE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57,P<0.001);(5)LAA组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 NIHSS评分及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麻醉采用右美托咪定组镇静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PTR时间上,观察组时间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美托咪定组能显着改善术后24小时神经功能预后,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右美托咪定组明显降低(P=0.028);观察组术中血压波动幅度小,<30 mm Hg者占83.33%,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心率波动幅度小,<30次/min者占8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两组术中的血样饱和度则无统计学意义(P=0.157)。3.责任血管无粥样硬化者,血管再通率较高(84.62%)P=0.023;取栓次数大于3次者,血管闭塞的比率明显增加,(80%)P<0.05;临床结局差(术后NIHSS评分及mRS)(P<0.05),取栓时间窗超过6h的血管闭塞发生比率明显增加(80%)P<0.05;穿支血管再通,即mTICI分级在2b及3级以上者,血管再通率明显升高(83.33%)P<0.05。4.取栓>3次组,最终临床结局预后差(术后NIHSS评分及mRS)(P<0.01)、侧枝循环代偿差(P<0.05)、出血转化出血量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3例,45例存活;死亡8例;其中,单纯机械取栓组11例,术后NIHSS评分平均下降为7.73±3.52,死亡5例(45%);单纯挽救性去骨瓣减压组14例,术后NIHSS评分平均下降为7.14±3.44;死亡3例(21%);机械取栓联合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28例,术后NIHSS评分平均下降为4.64±3.29,预后良好、中度残疾分别占23例(82.16%)、5例(17.84%),无死亡;术前各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624),术后各组NIHSS评分有差异(P=0.016);进一步采用LSD统计方法两两比较,单纯机械取栓与去骨瓣减压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669);联合治疗组较其它两组有较好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13,P=0.028)。结论: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术前TOAST分型,有助于预先评估侧枝循环、预测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尤其对围时间窗的AI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2.非气管插管镇静麻醉可安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能显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手术过程稳定,降低手术风险,尤其是减少术中血管破裂导致出血转化的发生,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3.加强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预见性去骨瓣减压、内减压等多种手术方式综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4.术前影像评估,重视麻醉方法选择、提高取栓技能是防止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关键因素。5.对大血管闭塞导致的重型缺血性脑梗死,积极行血管再通治疗是关键。对取栓术后大血管再次闭塞的病例,经早期评估血管及侧枝循环水平,预计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时,行超早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有积极意义。本课题为2016年山西省科技攻关课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建设(编号:201603D321061)”。
闫艳[7](2017)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如何提高慢性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是康复领域的一个重点。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的影响,分析其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的作用,为临床上寻求一种更有效、综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慢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左侧偏瘫。受试者接受8周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应用ICF的分类,分别设立功能结构层面和活动层面的任务及任务的难度和数量,训练中运用神经音乐疗法技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的前后进行步行功能测试和三维步态分析测试,所有的测试都要进行录像。步行能力测试包括10m步行速度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使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测试,包括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观察干预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1.干预后,患者的10m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降低(P<0.05);2.时空参数:干预后,患者的患侧步长、健侧步长、跨步长、健侧步频、患侧的摆动时间百分比显着增加(P<0.05),患侧支撑时间百分比显着减少(P<0.05);步速、患侧步频、步宽、健侧摆动时间百分比增加,健侧支撑时间百分比、双支撑时间百分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关节角度:(1)干预后,踝关节最大背屈、跖屈、内收角度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内收、内旋、外旋角度显着增加(P<0.05),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显着增加(P<0.05);踝关节最大外翻、外展角度显着减少(P<0.05);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增加,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增加,最大外展角度所减少,髋关节最大外展、内旋角度增加,最大屈曲、内收、外旋角度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在足趾离地时刻,踝关节背屈角度显着减少(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显着增加(P<0.05);髋关节屈曲角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动力学参数:(1)干预后,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屈伸、外展力矩显着增加(P<0.05),踝关节最大内翻力矩、膝关节最大内旋力矩、髋关节最大外旋力矩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最大外翻、内收力矩增加,膝关节最大内收、外旋力矩增加,髋关节最大内收、内旋力矩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垂直GRF峰值显着增加(P<0.05),向前GRF峰值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进行8周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减少偏瘫患者10m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2.能够增加患者的步长、跨步长、步速、步频,增加摆动时间百分比,减少支撑时间百分比和双侧支撑时间百分比;3.使患者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最大屈伸角度、髋关节的伸展角度增加,髋关节的最大屈曲角度减少;踝关节的最大内收角度,膝关节的内收、内旋、外旋角度增加;4.可以增加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最大屈伸力矩、内收外展力矩、内旋外旋力矩,增加垂直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峰值。
何博夫[8](2015)在《物联网环境下的医疗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PCN分析法的流程再造在服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问题的持续发展,其危害日益体现,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首当其冲。而家庭结构小型化,两代人分居的倾向普遍化,也使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愈发凸显。常有患心脏病、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在独处发病时只因得不到及时发现救护而丧命,老年人慢性病的日常监控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于此同时,在信息和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市场上的“智能”医疗产品呈现了井喷之势。然而它们大多数只是传统产品形式添加了数据同步功能,既离不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配合,也需要对App的操作逻辑有一定熟悉,在使用中给老年人造成了极大障碍,却对解决老年人慢性病问题没有任何帮助。针对于此,作者服务设计的角度,提出慢性病监控和急救的解决方案。研究中发现,在当前多实体交互的服务背景下,以服务蓝图为主的现有服务流程建模和分析方法局限性愈发严重。因此引入更为先进的PCN分析方法和管理学中流程再造理论,学习总结,归纳出适用于服务设计的流程再造策略。然后充分研究了现有急救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年人慢性病日常监控和急救治疗现状的调研分析,设计了一套新的慢性病监控和急救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慢性病医疗体系结构。最后以该服务环节中家庭健康信息获取这一触点为对象,完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产品硬件设计。
胡霞[9](2014)在《温阳通脉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其适应症做准备。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天3次,每次1片(30mg)。治疗组予温阳通脉中药颗粒,一日一剂,分别于上午、下午、晚上温服。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针对血管危险因素均给予相应治疗,但不可使用其他具有扩血管、调节神经递质及抗精神病等作用的中、西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中医证候积分、MoCA评分、ADL评分、P300波幅及潜伏期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疗效评估:①临床疗效:温阳通脉法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低于对照组69.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在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的临床总疗效相当;②中医证候疗效:温阳通脉法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38.4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可见温阳通脉法中药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尼莫地平。(2)疗效性指标评估:①认知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在6周及12周时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周与治疗6周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在治疗6周时已初见疗效,治疗12周时疗效明显且优于治疗6周时;治疗6周、12周时,MoCA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疗效相当;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各亚项的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命名两方面的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能提高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命名两方面的MoCA评分,且疗效相当。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在6周及12周时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周与治疗6周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肾虚髓减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在治疗6周时已初见疗效,治疗12周时疗效明显且优于治疗6周时;治疗6周、12周时,ADL评分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疗效相当。③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在6周及12周时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周与治疗6周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药物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6周时已初见疗效,治疗12周时疗效明显且优于治疗6周时;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仅在治疗12周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对照组药物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方面12周才初见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药物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积分在智能减退、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脑转三方面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方面积分较前均有所下降,在智能减退、腰膝酸软、倦怠思卧、表情呆板、善惊易恐、面色无华、小便失禁、大便自遗、舌象及脉象等方面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且在面色无华、小便失禁两方面在治疗6周后即有改善(p<0.05)。(3)安全性评估: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对两组患者服用药物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性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药对患者各项安全指标无不良影响,服用两种药物均是安全的。结论:温阳通脉法中药和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疗效显着,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具有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功能;但温阳通脉法中药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且在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费菲,赵海,曲莉莉[10](2013)在《聚焦临床研究,引领神经科学新风向——2013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2013)现场撷英》文中研究表明盛夏之际,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下简称"天坛会")于2013年6月28日至30日在京举行。全球卒中领军人物汇聚一堂,分享交流难得的经验体会。记者看到,今年的天坛会再次亮点纷呈:首次正式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临床研究成果;首设"天坛卒中研究奖"大奖;学术覆盖面"全而深",囊括流行病学、神经介入、卒中预防、影像学、比较效果学、医疗质量改进等多领域热点、开设缺血预适应论坛等多个新论坛,深入剖析解读特种性疾病研究硕果。
二、脑血管病急救领域新观念:“时间就是大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病急救领域新观念:“时间就是大脑”(论文提纲范文)
(1)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卒中:回眸2020(论文提纲范文)
1卒中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中国依然是重灾区 |
2缺血性脑水肿源于脑脊液内流,脑淋巴系统起重要作用 |
3血管内治疗五周年,机械取栓再添中低收入国家证据 |
4直接取栓号角吹响,但改写指南和实践的路仍很漫长 |
5桥接治疗中的替奈普酶,最佳剂量基本确定 |
6影像指导发病时间不明卒中溶栓治疗,组织窗而不是时间窗 |
7 STAIR策略神力初现,神经保护大门重新开启 |
8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再添新药,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成为新选择 |
9人工智能融入卒中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评价有章可循 |
10 COVID-19改变卒中诊疗体系,临床实践面临新问题 |
(3)磁共振成像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磁共振成像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简述 |
2 磁共振成像的关键科学问题 |
3 磁共振成像国内发展思路 |
4 磁共振成像的发展目标 |
5 磁共振成像主要研究方向 |
5.1 超高场MRI系统的研发 |
5.2 临床超极化MRI系统的研发 |
5.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个性化、智能化、高性价比临床MRI设备的研发 |
5.4 快速、定量MRI数据采集技术与相关图像重建算法 |
5.5 MRI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5.6 磁共振导航与诊断治疗一体化 |
5.7 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病等脑部重大疾病的MRI诊断 |
5.8 磁共振神经精神影像与认知神经科学 |
5.9 精神疾病MRI诊断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5)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脱落标准 |
1.2.6 剔除标准 |
1.3 随机方法 |
1.4 治疗方法 |
1.4.1 西医基础治疗 |
1.4.2 对照组 |
1.4.3 治疗组 |
1.5 不良反应处理 |
1.6 观察指标 |
1.6.1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 |
1.6.2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
1.6.3 临床痉挛CSI指数 |
1.6.4 简要Fugl-Meyer评定量表 |
1.7 疗效评价 |
1.8 技术线路图 |
1.9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基线分析 |
2.2 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2.3 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
2.3.1 Ashworth比较 |
2.3.2 治疗前后两组CSI指数比较 |
2.3.3 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比较 |
2.3.4 治疗前后两组FMA评分比较 |
2.4 疗效评价 |
2.5 不良反应 |
讨论 |
1.肢体痉挛性偏瘫的西医认识 |
1.1 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常用量表 |
1.2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西医治疗进展 |
2.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中医认识 |
2.1 中医范畴 |
2.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 |
2.3.1 针刺 |
2.3.2 电针 |
2.3.3 穴位注射 |
2.3.4 温针灸 |
2.3.5 耳针疗法 |
2.3.6 头针疗法 |
2.3.7 芒针疗法 |
2.3.8 推拿疗法 |
2.3.9 针药结合 |
2.3.10 中药内服 |
2.3.11 中医外治法 |
2.3.11.1 中医透药法 |
2.3.11.2 膏药贴敷 |
2.3.11.3 擦涂法 |
2.4 中医外治法联合电针的理论基础 |
2.4.1 电针穴位的选择 |
2.4.2 电针波形的选择 |
2.4.3 中医透药法的特色组成 |
2.4.4 中医透药法的发展 |
2.4.5 中医透药法的独特优势 |
2.4.6 中医透药法的应用 |
2.4.7 中医透药法在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 |
3.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意义 |
3.1 对偏瘫肢体肌痉挛的影响 |
3.2 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
3.3 对偏瘫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3.4 安全性影响 |
3.5 依从性影响 |
4.存在的问题 |
5.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社区适宜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病例报告表 |
(6)TOAST病因分型在机械取栓术中的指导意义及围手术期麻醉、并发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TOAST 病因分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 术前评估及效果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 介入材料及检查方法 |
1.3 治疗方法及预后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分型发病因素的差异分析 |
2.2 两组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差异 |
2.3 两组在致病责任血管的差异比较 |
2.4 两组在侧枝循环上的差异比较 |
2.5 两组在神经功能预后方面的差异分析 |
3 讨论 |
3.1 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心源型脑栓塞的病理特征 |
3.2 不同病因分型下脑侧枝循环的特点 |
3.3 TOAST分型对AIS机械取栓的意义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围手术期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研究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3 治疗方法及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麻醉与单纯局麻对机械取栓术效果比较 |
2.2 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再闭塞因素统计与分析 |
2.3 机械取栓术后脑出血转化因素统计与分析 |
2.4 不同去骨瓣减压方式对AIS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麻醉在MT围手术期的应用 |
3.2 MT术后血管再闭塞病因分析与防治 |
3.3 MT术后脑出血转化病因分析与防治 |
3.4 预见性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附在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脑的可塑性 |
2.2 任务导向性训练 |
2.3 节律性听觉刺激技术和感觉模式增强技术 |
2.4 步态分析 |
2.4.1 步行 |
2.4.2 时空参数 |
2.4.3 关节角度 |
2.4.4 动力学参数 |
2.4.5 三维步态分析的应用 |
3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任务导向性训练 |
3.2.1 制定任务导向性训练计划 |
3.2.2 任务导向性训练具体内容 |
3.2.3 语言提示 |
3.2.4 任务调整 |
3.3 步行功能评定 |
3.4 三维步态测试 |
3.4.1 实验仪器与分析软件 |
3.4.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3.4.2.1 测试前准备 |
3.4.2.2 放置Marker点 |
3.4.2.3 步态测试 |
3.5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6 测试指标 |
3.7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步行能力比较 |
4.2 时空参数比较 |
4.2.1 空间参数比较 |
4.2.2 时间参数比较 |
4.3 关节角度比较 |
4.3.1 踝关节最大角度比较 |
4.3.2 膝关节最大角度比较 |
4.3.3 髋关节最大角度比较 |
4.3.4 足趾离地时刻各关节角度比较 |
4.3.5 各关节角度屈伸变化 |
4.3.5.1 踝关节屈伸角度变化 |
4.3.5.2 膝关节屈伸角度变化 |
4.3.5.3 髋关节屈伸角度变化 |
4.4 动力学参数比较 |
4.4.1 踝关节最大力矩比较 |
4.4.2 膝关节最大力矩比较 |
4.4.3 髋关节最大力矩比较 |
4.4.4 各关节屈伸力矩变化 |
4.4.4.1 踝关节屈伸力矩变化 |
4.4.4.2 膝关节屈伸力矩变化 |
4.4.4.3 髋关节屈伸力矩变化 |
4.4.5 地面反作用力 |
5 讨论 |
5.1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
5.2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时空参数的影响 |
5.2.1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空间参数的影响 |
5.2.2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时间参数的影响 |
5.3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关节角度的影响 |
5.3.1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踝关节角度的影响 |
5.3.2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膝关节角度的影响 |
5.3.3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髋关节角度的影响 |
5.4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5.4.1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踝关节力矩的影响 |
5.4.2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膝关节力矩的影响 |
5.4.3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髋关节力矩的影响 |
5.4.4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 |
6 结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物联网环境下的医疗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PCN分析法的流程再造在服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1.3.1 社会背景 |
1.3.2 理论研究背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流程再造理论及在服务设计中的应用 |
2.1 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理论体系 |
2.1.1 流程的概念 |
2.1.2 流程再造的定义 |
2.2 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和内容 |
2.2.1 企业流程再造原则 |
2.2.2 企业流程再造内容 |
2.2.3 企业流程再造方法 |
2.3 服务和企业的区别 |
2.4. 适用于服务设计的流程再造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有服务设计分析工具和PCN分析法 |
3.1 服务设计与流程 |
3.1.1 服务设计的流程 |
3.1.2 流程分析与设计——服务设计的核心 |
3.2 服务设计工具和方法的必要性和欠缺 |
3.3 服务蓝图(Sercives Blueprinting) |
3.3.1 服务蓝图的起源和定义 |
3.3.2 服务蓝图的组成 |
3.3.3 服务蓝图的价值 |
3.4 PCN分析法 |
3.4.1 PCN分析法的几个重要概念 |
3.4.2 PCN分析法的基础——PCN图 |
3.4.3 过程领域3个区域 |
3.4.4 PCN分析中的多个实体 |
3.5 PCN分析法和服务蓝图的比较 |
3.5.1 服务蓝图的局限性 |
3.5.2 PCN图和服务蓝图的比较 |
3.6 PCN分析法的设计应用 |
3.6.1 基于PCN的服务流程设计内容 |
3.6.2 基于PCN的服务流程优化原则 |
3.7 其他流程分析技术 |
3.7.1. 流程图 |
3.7.2 事件驱动过程链(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 EPC) |
3.7.3 业务过程建模标注(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Notation, BPMN) |
3.7.4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老年人慢性病监控和发病急救现状的调研分析 |
4.1 慢性病现状调查及趋势分析 |
4.1.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1.2 全球范围:心脑血管疾病已成首要死因 |
4.1.3 我国:老年慢性病人大大高于其他人群 |
4.1.4 趋势:人口老龄化演变迅速、慢性病患病率继续提高 |
4.1.5 服务设计介入:量化慢性病对生命的质量影响 |
4.2 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研究 |
4.2.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2.2 预防和监控——慢性病管理体系存在的价值 |
4.2.3 慢性病统计费时用处不大 |
4.2.4 现有管理措施存在的弊端 |
4.2.5 应健全管理机制改善思路 |
4.3 我国急救医疗体系和流程研究 |
4.3.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3.2 关键的时间节点和环节 |
4.3.3 能力与需求的矛盾 |
4.3.4 缺少参与机构 |
4.3.5 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链断裂 |
4.4 老年慢性病患者个人疾病管理和日常行为调研 |
4.4.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4.2 慢性病老年人的生活态度:活动和交流——像没病一样生活 |
4.4.3 痛点,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检查的路上 |
4.4.4 要面对的现实:学习和接受能力的下降 |
4.4.5 需求总结 |
4.5 急救人员调研 |
4.5.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5.2 人员严重不足——急救人员的生存状态 |
4.5.3 急救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
4.5.4 急救人员急救流程中的需求总结 |
4.6 慢性病相关家用医疗产品调研 |
4.6.1 调研内容目的和方法 |
4.6.2 最大问题:需求偏差 |
4.6.3 易用性:“智能”低智,操作复杂 |
4.6.4 非功能层面:缺乏体验 |
4.6.5 需求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慢性管理与急救的PCN分析与流程再造 |
5.1 选取冠心病为分析对象 |
5.1.1 选取特定病种的原因 |
5.1.2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
5.1.3 冠心病的复查内容与家用监控产品的发展——慢性病服务运作的前提 |
5.2 老年人冠心病日常管理的PCN分析和流程再造 |
5.2.1 现有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定期检查流程 |
5.2.2 建立现有冠心病检查流程的PCN图 |
5.2.3 冠心病检查流程中患者方的价值主张和问题分析 |
5.2.4 冠心病检查流程中医院方的价值主张和问题分析 |
5.2.5 冠心病检查流程优化思路 |
5.2.6 冠心病检查的流程再造 |
5.3 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救的PCN分析和流程再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慢性病医疗服务中的硬件触点设计 |
6.1 设计定位 |
6.2 功能实现 |
6.2.1 常见心率/脉搏检测原理和选择 |
6.2.2 传感器介绍 |
6.2.3 其他零件 |
6.2.4 系统构架原理 |
6.2.5 硬件连接示意图 |
6.3 造型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温阳通脉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采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临床特征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
4.2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及量表选 |
4.3 P300 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
4.4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及对照药物选择 |
4.5 温阳通脉法中药的组方分析 |
4.6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聚焦临床研究,引领神经科学新风向——2013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2013)现场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CHANCE发布或引发临床研究潮】 |
3个月及1年随访: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须加强 |
【本刊专访2013年天坛会执行主席缪中荣教授】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重建, 需把控三要素】 |
静脉溶栓再通率低 |
动脉溶栓的再通率高 |
再通程度和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
【急性卒中临床研究解析:介入治疗已到终点?】 |
【缺血预适应:从理论到临床研究】 |
低氧预适应:如何从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 |
缺血预适应给卒中防治带来新思维 |
【解读中国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专家共识】 |
流行病学研究: |
临床表现及诊断: |
专家共识诊断建议: |
专家共识治疗建议: |
抗凝时间: |
溶栓治疗: |
血管内介入治疗: |
【大面积脑梗死:侧支循环是关键】 |
【卒中早期干预, 中医药有何优势?】 |
注重转化医学模式的探索 |
丰富始发态证候特征的研究 |
增强早期干预的可操作性 |
四、脑血管病急救领域新观念:“时间就是大脑”(论文参考文献)
- [1]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D]. 李丹丹.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卒中:回眸2020[J]. 王拥军,熊云云,杨佳蕾,李光硕,闫然,王文洁,瓮佳旭,上官艺. 中国卒中杂志, 2021(02)
- [3]磁共振成像发展综述[J]. 高家红,雷皓,陈群,杜一平,梁栋,卓彦,龚启勇,周欣.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11)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5]中医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D]. 周迎欢.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TOAST病因分型在机械取栓术中的指导意义及围手术期麻醉、并发症研究[D]. 周志国. 山西医科大学, 2018(10)
- [7]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的影响[D]. 闫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物联网环境下的医疗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PCN分析法的流程再造在服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何博夫.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
- [9]温阳通脉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的临床研究[D]. 胡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聚焦临床研究,引领神经科学新风向——2013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2013)现场撷英[J]. 费菲,赵海,曲莉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