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10.15—18让我们相聚北京!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CHINAFIRE’2002(论文文献综述)
孟欢欢[1](2019)在《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及民众体育需求的爆发式、多元化增长,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民众多样需求满足的组织载体,其主体地位作用在提升、发展空间在拓展。但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孕育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成长的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组织在传承与创新、封闭与开放、依附与独立等不同向度内摇摆,整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社团改革也走在发展前沿,它不仅拥有精武体育总会、中华武术会等百年组织,并且拥有“百万娘子军”称号的创新型组织木兰拳协会。以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生存机制、发展局限性、优化措施等作为研究内容,可以为组织主体性功能的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政府进行组织培育提供策略方法。本文以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法理权威型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结合组织系统理论、共生理论、权威理论等,围绕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文化活态传承难、组织管理建设难、外部互动封闭”三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主要分为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和法理权威型三类组织,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机制、发局限性及优化措施均不同。2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活态传承、组织管理建设以及组织外部互动共生。文化传承,主要包括指导者、参与者及传承的过程等要素;组织管理建设,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确立、领导选择、管理团队建设、结构搭建、活动开展及制度保障等要素;组织的外部互动共生,需要明确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主体、共生的机制和共生的保障等要素。3组织总的生存现状。在文化传承方面,人群老龄化、需求低层次化、传承内容碎片化、传承地点广场公园化、传承过程关系一般化。组织建设方面,活动需求以日常指导、培训和展示表演为主,组织结构以基层站点建设方式推进,领导以民主选举为主,管理团队内以普通工作关系的普通信任为主,目标以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对组织激励措施、宣传和制度建设最为不满。外部互动共生中,共生主体较为单一、契约化获取资源不足、共生关系稳定性弱。4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传统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深度无广度,指导者和参与者均为中高学历和收入的较年轻中年男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均最高,更注重技术、原理、文化等全方位传授且对行为道德有较高要求;组织建设目标以会员服务为主,领导源于传统继承等,管理团队是泛血缘情感关系,对等级考评、赛事等最为不满,非正式制度较高发挥作用;外部互动中,最为封闭。魅力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广度缺内涵,以中老年、偏低学历收入的退休女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传承内容以技术传承为主,对行为道德要求也最弱;组织建设目标以公益服务为主,领导源于民主选举和传统继承,管理团队是业缘关系,对等级考评等最为不满,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互动合作,状况一般。法理型组织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兼具,各维度状况均居中;组织建设目标在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等方面较高,领导主要是民主选举和政府委派或任命,管理团队是普通工作关系,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合作中,最为开放,合作主体较多,部分搭建了稳定合作机制。5三类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传统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传统化、组织建设的拟宗法化、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人情化,发展局限为传承的规模微型化倾向、组织建设的保守性较强、外部互动主体非常单一;魅力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现代化,组织建设的个人化、外部互动共生契约化,发展局限为文化传承的碎片化倾向、组织可持续性难、组织外部互动主体较为单一且关系稳定性不足;法理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平台化、组织建设的类科层化、组织外部共生多元化,发展局限在于文化保护的工具性倾向、组织建设的行政化倾向、组织外部共生关系持续性不足。6三类组织生存状况差异的原因在于,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和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在组织系统协调状况方面,主要由于组织生成动力“文化、生活、制度”的差异、文化传承“传承和创新”程度差异、组织建设“情感化和制度化”程度差异、组织资源来源“单一化和多元化”程度差异、组织对外交流“封闭与开放”程度不同。在外源性保障方面,组织发展面临部门协同力度不同、政府职能转移力度不同、枢纽型组织服务能力不足、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组织发展体制保障、空间保障、平台保障、制度保障均不足。7组织内部的分类别、分策略优化措施。分类别是指传统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适度现代化”和组织建设“适度开放化”方面完善;魅力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的“整体性”以及组织建设的“传统化或制度化”方面完善;法理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传统化”和组织建设“独立性”方面完善。分策略发展是指,在强制性机制下,组织积极响应等级评估、优秀评选、荣誉表彰等要求,积累合法性资本;在模仿机制下,组织可以学习竞争对手、先进组织等的组织建设和外部互动方式等,积累发展经验;在规范性机制下,组织应积极参与枢纽型组织培育,邀请专家领导指导等,依据专业理论指导发展。8组织外部的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策略。对于弱小组织采用偏利共生策略,通过政府的单向扶持以及依托综合型组织平台搭建等获取资源和能量;对于较为强大组织,可采用互利共生策略,通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提供会员服务、公益服务以及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策略获取互惠资源。9组织发展的体制、空间、平台和制度保障。部门间进行上下、左右和内外协同,为组织提供体制保障;管理部门进行职能转移,为组织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枢纽型组织发展实体化,为组织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完善税务、财务、人才政策等,为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俞灵灵[2](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焦仕刚[3](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邓玉兰(WILASINEE PIBOONSATE)[4](2015)在《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国家,从立国之后就必须制定出对外总政策以为本国政府利益服务,同时还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本国的对外政策。泰国是一个独立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将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当今有很多相关的部门来决定泰国的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活动,包括泰国政府、国务院、国会和外交部等。但是放在首位是国王和王室成员。从泰国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到曼谷王朝1932年之前,泰国一直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外交方面,国王也制定所有的外交政策,亲自进行外交活动或让其他王室成员代替,这些可以称为“王室外交”。虽然于1932年民党发动政变,形成以国王为元首的君主立宪制,但从宪法上仍保证了国王在泰国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被泰国人民所认可。在外交方面,国王和王室成员还是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拉玛九世国王和王室成员还有很多外交任务,例如出国访问、接待国宾和其他外交活动。王室外交超越其他外交方式的限制,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可以用特殊地位与其他国家增加友好关系和互相了解,可以提高泰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名誉和地位。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诗琳通公主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吉滴耶功王后的次女。1955年4月2日出生,后于1977年被封为“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在外交方面,诗琳通公主是泰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公主,她成为泰国王室和泰国人民的特别使节。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外交模式和外交作用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获得外国政府和世界组织的各种奖项。在外交实践,诗琳通公主进行了广泛的王室外交活动,其中包括:1.出国访问,可以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从1973年到2011年(佛历2516-2554年)共出国200次,访问273次,一共到访了63个国家,包括亚洲23个国家;欧洲22个国家;非洲8个国家;大平洲6个国家;北美洲2个国家和南美洲2个国家。2.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来访,是按外交惯例接待到泰国访问的宾客。3.诗琳通公主支持对外援助和合作计划的外交活动,包括世界上各个地方和各个项目分类。4.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公主的拜访5.诗琳通公主参加各种促进泰国与其他国家良好关系的外交活动。在外交模式上,诗琳通公主作为泰国王室和泰国人民的使节有一定的外交模式和风格。公主具备一定的条件担当外交使节,其中包括有个人性格条件、有国际关系的看法、有能力和知识的条件、有外交使节的业务技能条件、和遵守外交礼仪的基本守则。这些特殊条件能使公主外交模式与众不同。这些特点包括1.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外交活动的差异适时地调整外交策略。2.强调文化和教育交换的外交策略。3.援助其他国家的外交策略。4.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书籍。这些是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互相了解的外交策略。在外交作用上,诗琳通公主的外交活动对泰国王室和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带来了不少了作用。1.对泰国王室的作用:起到维护泰国王室与其他国家王室的关系,提高泰国王室在世界上的名誉,维持泰国人对王室的敬重。2.对泰国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的作用: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增加泰国人民与其他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协调泰国的国际关系问题,以及提高泰国国际地位和形象。综上可见,这篇论文对于泰国国际关系和外交研究有实际意义。此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王室外交的理论,泰国王室外交的发展、特点和作用,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外交模式和外交作用。另外,有助于人们了解泰国王室外交的情况,发展泰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与未来的合作。
张安华[5](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边建辉[6](2012)在《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文中指出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是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十分关注。以往,有关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再生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研究方面,而对于再生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的文献很少。为推进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必须深入研究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不同强度和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主要贡献如下:1.基于试验,研究了半再生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得出了其受火过程中性能退化的过程。完成了4个足尺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包括2个普通混凝土柱和2个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细骨料为天然砂的半再生混凝土柱,比较分析了各试件的耐火极限、测点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得出了其受火过程中性能退化的过程,为此类构件抗火设计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2.基于试验,研究了全再生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给出了其受火过程中截面损伤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2个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均为100%全再生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试验,比较分析了各试件的耐火极限、测点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重点分析了其受火过程中截面损伤对承载力的影响,表明全再生混凝土柱在温度和轴力耦合作用下截面损伤是致使其破坏的关键因素,为其耐火设计提供了参考。3.用ABAQUS软件对普通混凝土柱、半再生混凝土柱和全再生混凝土柱,在标准受火模式作用下的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符合较好,说明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方法较为合理。主要结论:1.相同初始轴压比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接近的半再生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升温速度慢,具有相对较好的隔热性能;半再生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抗爆裂性能好,耐火极限长。2.再生混凝土柱与普通混凝土柱均随各自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热量从柱表面向柱内传导速度略有提高,但对温度场的影响较小;相同初始轴压比下,截面相同但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的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3.全再生混凝土柱比半再生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抗爆裂性能差,材料性能退化快,耐火性能差。4.一定条件下的半再生混凝土柱可用于建筑工程。
王河[7](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提出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董赤[8](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陈琪[9](2008)在《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新加坡华语词语的研究立足于新加坡华语词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的对比研究,从总体上分为:背景分析、核心研究和应用研究三大部分。本论文共10章,约17万字。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新加坡华语的定义和定位、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新加坡华语是指以中国普通话为核心标准的新加坡华族的共同语,它与中国普通话一脉相承,具有与中国普通话一样的主体地位。本论文以最新新加坡华语和中国普通话语料为研究依据,对新加坡华语词语进行全面、细致、系统地整合和研究,以期既系统完整又贴近当前新加坡语言生活现实地展示新加坡华语词语和中国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和形成差异的原因,并依此深入研究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和协调的意义和原则、步骤和方法,以及探讨新加坡华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路向。第二章,综述。首先综合整理了以往有关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新加坡华语特征的研究、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的研究、新加坡华语词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对比的研究、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的研究四个方面。综合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从研究系统上看,新加坡华语词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比较系统尚不够健全,其中的概念也不够清晰;就个别词语研究而言,对新加坡华语词语的发展变化缺乏跟进性研究;同时,有关新加坡华语词语的协调和规范以及新加坡华文教学中有关词语教学等应用领域都欠缺细致而全面的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背景分析。第三章,新加坡社会与语言研究。主要研究与新加坡华语词语发展变化相关的新加坡社会与语言。100多年来,新加坡是一个以华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国家。自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在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作为四种官方语言未曾改变的前提下,各种族的共同用语在七十年代初很快从马来语发展为英语,并成为岛国的行政用语;在语言教育方面,经历了从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四种源流的模式发展成英语单一源流的模式,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和第一语文,各民族的母语作为必修的第二语文;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华文教学,90年代至今的10多年间就进行了三次重大的华文教学改革。为了帮助新加坡学子更好地学好华文,使华语成为新加坡华族社群的共同语、增强新加坡华人的凝聚力,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起通过一年一度的“推广华语运动”在十年间使华族社群的家庭用语由方言占绝对地位,转换为华语是新加坡大多数家庭的家庭用语;但由于英语作为国际强势语言和新加坡行政语言,以英语为家庭用语的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使华语作为华族社群的共同语和家庭用语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另外,在大众传媒语言方面,英文报章和华语电视在新加坡各具霸主地位,华语电台比英语电台略胜一筹,但电影的英语大片则傲视群雄。第四章,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本词语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词语对比研究。本章从教学词语系统对比两者的总体差异,我们发现新加坡中小学词语中仅有53%的词语与HSK词语属于共有词语,HSK词语中仅有56%的词语与中小词语属于共有词语,为此我们从新加坡中小学与HSK共有词语、HSK独有词语、新加坡中小学独有词语三个部分来分析研究,以期为新加坡华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研究提供研究资料和依据,并通过在词语系统中逐条对新中词语的分析,为接下来章节中有关新中词语对比研究提供较全面的研究资料和依据。第五、六、七章是本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第五章,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研究。我们首先探讨了有关“特有词语”和“新加坡特有词语”的定义及构成。我们认为“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仅指反映和表达新加坡社会特有事物或概念的、大多只在新加坡范围内使用的词语。它由以下两部分词语构成:(1)反映新加坡特有事物或概念的一般词语;(2)反映新加坡具有代表性名称的、高频的专有词语。而在新加坡华语词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对比研究中,在我们所定义的“新加坡特有词语”之外的与中国普通话存在词义词形差异的新加坡华语词语可归类为两大类,即“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和“新中异形同义词语”。由此我们建立了新中词语对比研究的三大主干系统:新加坡特有词语、新中同形异义词语、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在这一章中我们对迄今最全面地反映新加坡华语词语特色的词典——汪惠迪于1999年编着的《时代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进行了分析研究,我们研究发现该词典中17%的词语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早报新闻全搜索”)上已经无法搜索到;10%的词语已经进入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融于中国普通话之中。我们对该词典中我们所定义的“新加坡特有词语”,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所新补的“新加坡特有词语”进行研究,归纳出新加坡特有词语所呈现的“绝大多数为多音节的名词、并源于英语直接意译、随着新加坡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并且这一特点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会一直存在下去。第六章,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同形异义词语研究。我们在对以往文献中所研究的新中同形异义词语以新中最新语料进行再考察,并结合我们新补的新中同形异义词语进行全面整合和研究。我们将这些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分为以下三大类并以词典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1)同形完全异义词语;(2)同形部分异义词语;(3)同形异色词语。然后我们再将这些词语做数量和比例上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新中同形异义词语的差异程度和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新中同形异义词语的形成,主要由于词语构词语素的影响、方言借词的影响、英语迁移和翻译选词的影响、新中语言接触间断的影响、词语全面学习不足的影响、缺乏华语口语基础影响以及语言规范机制缺乏的影响所致。第七章,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异形同义词语的研究。我们选取了对新中异形同义词语进行广泛和系统研究的文献,以新中最新语料对专家学者所研究的新中异形同义词语进行再考察并结合我们所新补的新中异形同义词语,按照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整合及研究:(1)新中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异形同义词语研究;(2)新中构词语素部分相同的异形同义词语研究:(3)中国普通话中没有词语对应的词语研究。我们在这三类词语之下又细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固定短语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我们所研究的新中异形同义词语中名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依次为动词、形容词和固定短语。在新中异形同义词语的影响因素中,所占影响因素比例最大的是方言,其次依次为造词、英语、旧词、马来语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新中两国日益频繁的往来,我们认为新中异形同义词语中趋同多于趋异,而在今后影响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形成因素将主要是英语和造词因素。第八、九章是本论文的应用研究部分。第八章,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与协调研究。所谓规范是指对一种语言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使用所进行的归纳整理和制定规则;协调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增进同一种语言系统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我们认为规范和协调是互相影响的,规范是协调的基础,而协调作为规范的参照和坐标,协调过程促进规范的不断完善。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虽是平等的主体,但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所采取的协调方式不同,新加坡华语的规范过程也是协调过程。为了确立新加坡华语的定位和词汇系统、增进新加坡华语和中国普通话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新加坡学子更好地学好华语,新加坡华语词语亟待进行规范和协调。为此,我们所主张的原则是:1、求同存异,异中求达;2、平等共处,互惠双赢;3、确定主体,体现多样;4、约定俗成,循序渐进;5、规则从严,态度从宽:6、与时俱进,稳中有动。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认为对新加坡华语词语的规范和协调可从设立专业的新加坡华语规范研究机构、建立新加坡华语动态语料库、研究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差异与协调、编撰《新加坡华语词典》、媒体率先重视词语的规范、华文教育界以新加坡华语规范词语教学、积极广泛地推广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等七个主要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第九章,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研究。我们首先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教学目标、家庭用语、新加坡华族学生及家长对学习华文的态度确定华语是新加坡华族学生的母语,而且是大多数新加坡华族学生的第一语言。但是由于新加坡华语在语言地位规划和学校教学地位中属于第二语文,所以我们认为新加坡华文教学的性质应当是:华语作为母语,并且作为多数新加坡华族学生第一语言的第二语文教学。通过对新加坡中学生报考HSK的成绩以及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本字词与HSK字词表进行的研究,我们认为以语素为华文教学基本单位是对目前新加坡华文教学以字为教学基本单位的完善。我们从“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的三个角度研究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1)教学词语与生活用词严重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学习兴趣;(2)词语教学安排上缺乏对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字词常用性的考量(3)词语教学法单调和呆板。为此我们建议新加坡华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改革路向包括(1)建立动态的新加坡华语语料库,以此为基础编制教学词表和字表,依据字词表编写教材和编纂《新加坡华语教学词典》;(2)研究词表和字表中字词的频率和覆盖率以及新加坡中小学生学习掌握华文字词的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以确定字词教学的等级;(3)在重视语素教学法的同时,将资讯科技应用于词语教学法中,并与媒体合作开辟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从而使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法更丰富、生动及卓有成效。第十章,结语。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和今后将继续研究的相关课题。
二、2002.10.15—18让我们相聚北京!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CHINAFIRE’200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10.15—18让我们相聚北京!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CHINAFIRE’2002(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文化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 |
1.1.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
1.1.3 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和发展困难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1 组织文化活态传承难 |
1.2.2 组织管理建设难 |
1.2.3 组织外部互动封闭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理论框架: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分析维度 |
1.4.2 现状分析: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 |
1.4.3 典型个案: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机制及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1.4.4 优化路径: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未来发展的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访谈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5.5 数理统计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研究理论视角综述 |
2.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等综述 |
2.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况综述 |
2.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实践个案研究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谱系 |
3.1.1 组织社会学的溯源及理论视角 |
3.1.2 组织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应用 |
3.1.3 组织社会学理论谱系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 组织系统理论 |
3.2.1 组织系统理论的溯源和观点 |
3.2.2 组织系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2.3 组织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3 共生理论 |
3.3.1 共生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3.2 共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3.3 共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4 权威理论 |
3.4.1 权威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4.2 权威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4.3 权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5 制度与生活理论 |
3.5.1 制度与生活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5.2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5.3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6 文化原生态理论 |
3.6.1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提出 |
3.6.2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争议和讨论 |
3.6.3 文化原生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 |
4.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分类 |
4.2.1 传统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2 个人魅力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3 法理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特征 |
4.3.1 目的:进行文化传承、推广与发展 |
4.3.2 项目:传统体育项目 |
4.3.3 文化:地域性 |
4.3.4 性质: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公益志愿性 |
4.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1 组织文化传承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2 组织管理建设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3 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5 本章小结 |
5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分析 |
5.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总体生存现状分析 |
5.1.1 组织文化传承现状 |
5.1.2 组织管理建设现状 |
5.1.3 组织外部互动的现状 |
5.2 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现状差异比较 |
5.2.1 三类组织文化传承现状差异比较 |
5.2.2 三类组织管理建设现状差异比较 |
5.2.3 三类组织外部共生现状差异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6.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鉴泉太极拳社为个案 |
6.1.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1.2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1.3 传统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木兰拳协会为例 |
6.2.1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成长过程回溯 |
6.2.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2.3 魅力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3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例 |
6.3.1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3.2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3.3 法理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4 三类组织生存状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
6.4.1 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 |
6.4.2 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 |
6.5 本章小结 |
7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 |
7.1 组织内部优化策略 |
7.1.1 分类别优化 |
7.1.2 分策略优化 |
7.2 组织外部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1 偏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2 互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3 组织生存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体制保障:上下、左右和内外等部门协同 |
7.3.2 空间保障: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优化 |
7.3.3 平台保障:枢纽组织发展实体化 |
7.3.4 制度保障:税收、财务和人才制度完善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民众问卷 |
附件2:管理者问卷 |
附件3:民众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4:管理者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5:组织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6:站点指导者访谈提纲 |
附件7:参与者访谈提纲 |
附件8:管理部门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9:学者访谈提纲 |
附件10:访谈人员的具体情况 |
附件11:民众问卷重测信度 |
附件12:各个组织对外交流合作状况的访谈结果统计 |
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3)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或概念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王室外交的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理论范式 |
第二节 外交理论范式 |
第三章 泰国王室外交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泰国君主政体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泰国王室外交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泰国王室外交的特点和作用 |
第四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 |
第一节 诗琳通公主出国访问 |
第二节 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来访 |
第三节 诗琳通公主支持对外援助和合作计划的外交活动 |
第四节 诗琳通公主让国外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公主拜访 |
第五节 诗琳通公主参加各种促进泰国与其他国家良好关系的活动 |
第五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模式 |
第一节 诗琳通公主的地位与王室特殊外交使节的特点 |
第二节 诗琳通公主外交模式的特点 |
第六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作用 |
第一节 对泰国王室的作用 |
第二节 对泰国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A:诗琳通公主出国访问(1973-2011年(佛历2516-2554年)) |
附录B:诗琳通公主在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 |
附录c:参加普密蓬国王登基60周年庆典的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和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6)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结构及构件耐火性能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再生混凝土及其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 |
1.4.2 不同强度的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 |
1.4.3 全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 |
1.4.4 再生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2章 高温下钢筋和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和热工性能 |
2.1 引言 |
2.2 高温下钢筋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 |
2.2.1 高温下钢筋力学性能 |
2.2.2 高温下钢筋热工性能 |
2.3 高温下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 |
2.3.1 高温下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
2.3.2 高温下再生混凝土热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火试验方法 |
3.1 耐火试验装置 |
3.2 标准升温曲线 |
3.3 耐火极限判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模型设计 |
4.1.2 竖向加载 |
4.1.3 测点布置及测试内容 |
4.1.4 高温前后混凝土强度变化 |
4.2 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引言 |
4.2.2 耐火极限 |
4.2.3 测点温度变化 |
4.2.4 侧向挠度 |
4.2.5 轴向变形 |
4.2.6 破坏特征 |
4.2.7 本节小结 |
4.3 不同强度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4.3.1 引言 |
4.3.2 耐火极限 |
4.3.3 测点温度变化 |
4.3.4 侧向挠度 |
4.3.5 轴向变形 |
4.3.6 破坏特征 |
4.3.7 本节小结 |
4.4 全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4.4.1 引言 |
4.4.2 耐火极限 |
4.4.3 测点温度变化 |
4.4.4 侧向挠度 |
4.4.5 轴向变形 |
4.4.6 破坏特征 |
4.4.7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分析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柱实测测点温度变化分析 |
5.2.1 不同强度混凝土柱测点温度变化分析 |
5.2.2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混凝土柱测点温度变化分析 |
5.3 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分析 |
5.3.1 热工参数 |
5.3.2 有限元建模 |
5.3.3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2 新加坡华语的定义和定位 |
1.2.1 华语的定义 |
1.2.2 新加坡华语的定义和定位 |
1.3 研究的范围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语料的来源 |
第二章 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综述 |
2.1 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概述 |
2.1.1 新加坡华语词语特征研究 |
2.1.2 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研究 |
2.1.3 新加坡华语词语与中国普通话词语对比研究 |
2.1.4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研究 |
2.2 以往研究中的成果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2.2.1 以往研究中的成果 |
2.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三章 新加坡社会与语言研究 |
3.1 人口与种族的发展变化 |
3.2 语言规划的发展变化 |
3.2.1 语言地位规划发展变化 |
3.2.2 有关华语的语言本体规划发展变化 |
3.3 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 |
3.3.1 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 |
3.3.2 华文教学改革 |
3.3.3 华文课程设置 |
3.4 推广华语运动的缘起和成效 |
3.4.1 推广华语运动的缘起 |
3.4.2 推广华语运动的成效 |
3.4.3 推广华语运动的未来 |
3.5 大众传媒与语言的发展变化 |
3.5.1 大众传媒与语言的发展 |
3.5.2 大众传媒与语言之概述 |
3.6 新加坡社会与语言的展望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新加坡中小学华文课本词语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词语对比研究 |
4.1 新加坡中小学词语与 HSK词语对比概述 |
4.1.1 新加坡中小学词语与 HSK词语简介 |
4.1.2 新加坡中小学词语与 HSK词语对比 |
4.2 新加坡中小学与 HSK共有词语研究 |
4.2.1 新加坡中小学与 HSK共有词语列示 |
4.2.2 新加坡中小学与 HSK共有词语综述 |
4.3 HSK独有词语研究 |
4.3.1 HSK独有词语各等级分析 |
4.3.2 HSK独有词语综述 |
4.4 新加坡中小学独有词语研究 |
4.4.1 新加坡中小学独有词语各等级分析 |
4.4.2 新加坡中小学独有词语综述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研究 |
5.1 新加坡特有词语定义和构成研究 |
5.1.1 特有词语定义和构成研究 |
5.1.2 新加坡特有词语定义和构成研究 |
5.2 新加坡特有词语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研究 |
5.2.1 《时代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研究 |
5.2.2 新加坡特有词语发展变化研究 |
5.2.3 新加坡特有词语特点研究 |
5.3 小结 |
第六章 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同形异义词语研究 |
6.1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研究回顾 |
6.2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的研究 |
6.2.1 对以往文献中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再考察 |
6.2.2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新补 |
6.2.3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整合与研究 |
6.2.3.1 新中同形完全异义词语研究 |
6.2.3.2 新中同形部分异义词语研究 |
6.2.3.3 新中同形异色词语研究 |
6.3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6.3.1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差异程度分析 |
6.3.2 新中同形异义词语影响因素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普通话异形同义词语研究 |
7.1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研究回顾 |
7.2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研究 |
7.2.1 对以往文献中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再考察 |
7.2.2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新补 |
7.2.3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的整合与研究 |
7.2.3.1 新中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异形同义词语研究 |
7.2.3.2 新中构词语素部分相同的异形同义词语研究 |
7.2.3.3 中国普通话中没有词语对应的异形同义词语研究 |
7.3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7.3.1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差异程度分析 |
7.3.2 新中异形同义词语影响因素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与协调研究 |
8.1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与协调研究回顾 |
8.1.1 新加坡华语规范研究回顾 |
8.1.2 新加坡华语规范与协调研究回顾 |
8.2 新加坡华语规范与协调互为影响的关系 |
8.2.1 语言规范与协调互为影响的关系 |
8.2.2 新加坡华语规范与协调的地位、方式及关系 |
8.3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和协调的意义和原则 |
8.3.1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和协调的意义 |
8.3.2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和协调的原则 |
8.4 新加坡华语词语规范与协调的步骤与方法 |
8.4.1 以往的举措 |
8.4.2 新加坡华语词语协调与规范的步骤与方法 |
8.5 小结 |
第九章 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研究 |
9.1 新加坡华文教学性质的研究 |
9.1.1 母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文和第二语文的概念 |
9.1.2 新加坡华文教学性质研究回顾 |
9.1.3 新加坡华文教学性质界定 |
9.2 新加坡华文教学中教学基本单位的研究 |
9.2.1 新加坡中学生的HSK成绩带来的思考 |
9.2.2 完善新加坡华文教学基本单位的建议 |
9.3 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向 |
9.3.1 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9.3.2 新加坡华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改革的路向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2.10.15—18让我们相聚北京!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CHINAFIRE’2002(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孟欢欢.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3]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4]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D]. 邓玉兰(WILASINEE PIBOONSATE). 云南大学, 2015(09)
- [5]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6]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 边建辉. 北京工业大学, 2012(S2)
- [7]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 陈琪.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