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我们结婚》(论文文献综述)
黄氏问(Hoang Thi Hoi)[1](2020)在《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文中指出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单元,也是生养后代保证继替的关键环节,还是现代国家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园地,因此具有社会组织和文化价值双重内含。本文比较中越两国苗族村寨的婚姻家庭生活,论述婚姻家庭在人类繁衍中对两类亲属,即宗亲与姻亲的相互构建。婚姻家庭还与经济社会和国家,形成更高层次的相互构建:它既要反映经济社会条件并随之演进,又要用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仪式活动和信仰习俗,跟经济社会和国家政策互动且相互影响。本文据此提出如下基本假设: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婚姻家庭组织制度和相关信仰习俗文化价值,都具有适应现实条件的灵活弹性,且在面对压力时都有价值认同韧性。前者即灵活适应使分布到各地各国的苗族婚姻家庭呈现出多样差异;后者即价值认同则使得他们能在各地保持苗族的亲近感暨文化认同。本文为深化理解这种现象,把苗族婚姻家庭的外在灵活适应机制,表述为“显性社会”;而将其内在认同韧性机制,表述为“隐性文化”。本文进而提出创新结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能通过社会适应成为所在国正常国民,同时又能通过文化韧性保持文化多样性,延续其群体认同。本文为检验上述假设,分别选定了中越两国各一个苗族村寨展开婚姻家庭日常生活调查,旨在基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资料撰写出两个村寨的简要民族志暨两个村寨男女主人公的生活故事,呈现并解读他们的社会灵活适应和文化价值坚守。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通过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说明两国的苗族如何在适应所在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成功保持其苗族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经历。本文的结论是:山地少数民族传统与现代国家,都既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又有通过社会文化再生产来凝聚和兼容多样认同的需求。国家和主流社会与边疆少数民族因而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都不能自我中心单边任性。“和则两立离则两伤”不仅是值得倡导的社会政治原则,更是颠扑不破的文化生态学原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板块构成。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理由,论证山民研究意义,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问题意识研究进路,说明本文的理论假设、论证范围及核心术语定义。第二章中越苗族概述。基于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章呈现中越两国苗族社会文化史与生活世界观;包括两国苗族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和支系分布,旨在说明中越苗族的共同族源。越南北疆的板浦苗寨与中国西南昭通威信县的大湾苗寨且属于共同支系。本章通过揭示中越两国苗族生计生态、社会组织、语言宗教、婚姻家庭和社区生活的共同“原型”,旨在为比较分析和阐释两国山村苗族生活世界中的婚姻家庭奠定文史背景基础。第三、四两章基于中越两国苗族村寨实地调查,分别叙述越南老街板浦、中国云南昭通大湾的苗族社会生态生计、定居传说、发展历程(包括土地改革、合作化、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的民族志。这两章的焦点都是围绕着婚姻规则和家庭形态,包括亲属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苗理”。这两章分别呈现了中越两国苗族社区的不同经历暨导致当前差异的成因,都用苗民跟周边民族、地方政府和现代国家政策法规互动博弈的事例,展现他们在经济社会挑战面前运用坚守文化传统的生活智慧。线性叙事导致这两章有先后之分但在结构上应是并行。第五章:中越苗族婚姻家庭比较分析。本章用比较方法呈现两国苗族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异同及其成因,借此揭示婚姻家庭层面的社会适应与文化韧性表现。为展示两国政治环境,本文还呈现了中越民族政策法规在不同时期创新完善的优惠措施内容,借此呈现两国的国情虽然有别,但在相同政治理念和国际场景下都能有效保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证明国家民族共同繁荣之道。第六章:结语。本章基于前述工作构架,特别是两国苗寨社区生活案例,再加上两国国情比较分析,确认生活世界里的中越山地苗族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国家政治经济,都跟普同人性需求并行不悖:家族宗亲体现的是人类延续群体价值的纵向传承需求,婚姻和姻亲体现的是人类彰显公共价值的横向结盟需求。人类发展离不开宗亲姻亲两类群体互助合作。这正是现代国家社会政治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越中两国的民族政策与山地苗族生活实践,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构功能原理的体现。笔者来自越南,最初学习中文。留学来到中国,才发现民族学这门学科的学术魅力和应用价值。笔者愿意用它来促进两国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理解交流,所以选取了这篇论文主题。由于笔者学术基础薄弱理论方法有待熟练,再加上时间仓促文稿写得仍欠成熟。本文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帮助笔者在民族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才让卓玛[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天祝县红圪垯村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变迁并不是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内涵全部消失,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影响、整合和重构的过程。变迁是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现代化变迁中,其传承与发展才有希望。本文以天祝县红圪垯村藏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华锐藏族长期处于藏族的边缘地带,其语言、服饰、婚俗丧葬礼仪与主流藏族有许多不同,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并且长期处于民族结合地带,在民族交往过程中有很大的碰撞,更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从而引起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有关华锐藏族文化资料的研究来认识华锐藏族历史文化,再结合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来把握当地藏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文章主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来研究红圪垯村的藏文化变迁,同时从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新媒体的传播等方面揭示了红圪垯村文化变迁的原因,并试探性分析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红圪垯村民族文化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面对现今急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红圪垯村藏文化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民族自信心,在继承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引导民族文化良性变迁,这样才能使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永葆生机。
乔鑫[4](2020)在《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研究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文中指出彩礼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在民间极为盛行,其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彩礼数额也在不断的上涨,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现阶段,农村地区正大力推进文化建设,高额彩礼现象作为一项陋习风俗,不仅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追捧。因此,本文选择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的樊楼村作为田野调查地点,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法,试图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探讨高额彩礼支付惯习对于村民支付行为的影响,以期能够展现高额彩礼背后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呈现当下农村高额彩礼支付惯习内在的运行逻辑与外显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农村传统婚姻习俗逐渐趋于简单化,然而彩礼的数目与种类却不断变化,在农村场域内形成了一套稳定的高额彩礼支付惯习。男方的家庭积蓄难以完成高额彩礼支付时,只能通过亲朋好友的资助以及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偿付。高额彩礼的最终流向也由女方父母所掌控,他们会根据家庭具体情况,对高额彩礼进行分配使用。在彩礼协商过程中,媒人作为彩礼协商的调解者,能够有效减少男女双方家庭面对面协商的次数,从而避免双方父母因彩礼协商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影响婚姻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对于彩礼协商过程中每个行动主体而言,他们围绕着高额彩礼背后的多种资本进行斗争,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时调整实践策略,从而达成自己内心的实践动机。假如双方在彩礼数目上始终达不成共识,协商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此外,高额彩礼产生的影响与整个彩礼支付过程中每个行动主体的具体表现有一定的联系性。高额彩礼现象也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长期塑造出的一种畸形风俗文化,在农村社会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了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高额彩礼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及潜在的养老问题,促使村民传统生育观念不断发生转变;高额彩礼产生的债务给男方父母以及新婚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新婚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受到影响,新婚夫妇多次发生争吵,家庭矛盾也不断被激化;女方父母在彩礼协商过程中坚持索要高额彩礼的态度,也使得男方与女方父母的感情出现隔阂,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始终处于僵化的状态。
卢桢[5](2020)在《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中国大地上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形态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潮流逐渐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城镇)聚集,逐渐形成城市(镇)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使基层乡村形成空心化。传统的马蹄牧区也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在政策引导、教育推动、草原生态保护的需要、牧区人们生活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合力推动下,马蹄藏族转变原有的生计方式向城镇转移定居,逐步实现牧区社会的城镇化,传统游牧文化也随之变迁。婚姻家庭是人类学家研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递社会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延续。人类繁衍发展的进程中,婚姻家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婚姻家庭的构建、形成、变化产生影响。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迁。马蹄藏族在面对婚姻时个人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从择偶标准、择偶形式、通婚范围、族际通婚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婚配方式从自我选择和父母做主之间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过程;离婚与再婚也逐渐被牧区群众接受和认可;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马蹄藏族求学、工作、婚恋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初婚年龄后延,婚龄差减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马蹄藏族家庭结构、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对此笔者对建国70年来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剖析,在城镇化视角下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试途找出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的原因、影响和利弊,对我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观念的趋向做出展望。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游牧民族安居住宅楼进行田野调查。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当地生计方式转变、政府政策引导、传统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蹄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进程。
撒倩倩[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盐官镇是一个回汉共居的社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地处黄土高原、秦岭、青藏高原等多元文化的交界地带,也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织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盐官镇的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本文以盐官镇回族社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化变迁的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我国回族文化变迁的田野资料,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背景论述。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缘起、意义以及研究综述;背景论述从盐官镇的地缘、人文环境、盐官镇回族社区的历史、空间分布等内容,为读者呈现一个历史悠久、互惠共生的回汉共居盐官镇回族社会的基本面貌。第二部分参照文化变迁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和笔者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对盐官镇回族的实地调研,以改革开放作为时间参照点,对20世纪中叶至1979年、1979年至今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生计方式变迁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婚姻与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深描,意图呈现盐官镇回族生计方式、婚姻与教育变迁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表明作为少数民族的回族,在面对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地回族以变应变谋求自身的发展。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两点问题,首先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盐官镇回族社区之所以整合、建构社会网络,是当地回族群众在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现实社会情境下,通过社会网络来增强内部凝聚力做出的选择。社会网络作为盐官镇回族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经济、婚姻、教育等为盐官镇回族提供了一个重新整合、建构社会网络的场域,为年轻一代延续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整合社会关系、强化民族凝聚力的平台。其次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当盐官镇回族社区传统“乡土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乡土文化遭受巨大的冲击时,盐官镇回族社区继而转向“后乡土社会”时代。
梁依睿[7](2020)在《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使用方式(口语,书面语)会影响语法结构。具有书面形式的语言和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的语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前者来说,口语和书面形式的常用语法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读写能力对个人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日常阅读是如何影响个人语法等问题还有待考究。本研究重点从普通话引语结构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直接引语在口语中比在书面交际中更为常见,并且在非书面语言的语法中更为突出。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被证实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使用间接引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文盲说话者的语法结构是否类似于这些语言的语法?或者识字和不识字的话语者是否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直接引语,证明直接引语的使用差异不是由读写能力的差别,而是由特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双向交流或者单向书面表述)引起的。我们通过开放性采访,采集对比文盲和非文盲被试在个人叙述中选择直接引语和其他描述方式的频率和用法,以及他们的形式与功能。本研究发现:1)文盲话语者和非文盲话语者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直接引语作为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某人的言语、思想或情感。2)读写能力对个人口语交际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没有显着影响。3)与文盲话语者相比,非文盲话语者使用更多的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接(而非间接)引语的使用与交流方式(对话而非独白)关系更密切,读写能力会影响个人口语交际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嵌人形式。
蔺静[8](2019)在《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文中研究说明“返迁文学”是战后日本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其创作主体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移居至日本原海外殖民地,日本战败后又返回日本本土,并围绕这一经历进行了文字记录、文学创作的日本人。亲历返迁的普通民众、作家在战后的回忆与文学创作提供了立此存照的历史证言与最为基础的体验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同时,返迁经历亦是深深地嵌入在战后日本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中的活性资源。但目前中日学界就“返迁文学”这一重要领域或局限于作品的介绍,或局限于只对某一地区、某一作家进行考察研究,而缺乏纵向贯通和多维度的视角,对其内在复杂性的挖掘与思考尚显不足,导致此类特定历史语境下、特定题材的文学研究失去了历史纵深感。本文以“满洲”返迁经历相关文本、返迁题材文学创作、日本战后思想史中“返迁”的既有相关讨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以及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思想史论争相结合的方法,在文史互证的融通视域中推进,考察了“满洲”返迁经历在战后日本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尝试修补既有相关研究扁平化的态势。本文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各章具体观点如下:第一章以战时的日本“大陆开拓文学”创作为基点,从战时的“大陆开拓文学”反观战后的“返迁文学”,为“返迁文学”追根溯源。“斗志昂扬”的“大陆开拓文学”与“返迁文学”的“哀史”叙事为一对基于历史因果关系的文学现象。个人将天皇视为绝对价值、自身缺乏主体性等因素是“返迁文学”中鲜有加害意识、受害意识俯拾皆是的原因所在。第二章以战后初期返迁者的回忆等文字书写为考察对象兼及《朝日新闻》等日本主流报纸对“返迁”的相关报道。返迁者在回到日本社会后受到冷遇与歧视,媒体呈现出对其“同情”与“丑化”的两面特征。将返迁者边缘化体现出日本政府在战后初期急于摆脱“帝国”形象、跻身于民主国家之列的意图。战后初期对于“满洲”殖民历史的避而不谈亦导致日本错过了反省战争责任的最佳时间。第三章考察了1950年代后半期至1960年代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洲”官方史述、思想界的相关论争、返迁者归日后的生活手记兼及返迁题材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返迁经历开始被忘却,美化自身“战争经历”的倾向逐渐抬头。为纪念“满洲开拓”的“拓魂碑”、国家及地方的《开拓史》大规模出现。第四章以“日本人的侵略与返迁经历”的特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竹内好、鹤见俊辅等日本战后思想家、作家的相关讨论,以及刊载在这本特辑中的《返迁者百人告白》所呈现出的普通返迁者的声音。《返迁者百人告白》中充斥的强烈且单方面的受害情绪是日本知识界自战败以来,以日本人的返迁经历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的基调延续。通过剖析思想家将“情理纠葛”的悲情哀史原理化、方法化的学理思考,探究了返迁体验中加害意识与受害意识的错位、东亚近代化的基因缺陷等问题。第五章以《日本的加缪们——从“返迁经历”中作家诞生了》这一特别专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战后成长为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中坚力量的返迁二代的精神世界。战时殖民地日本人通过美化自己使其在殖民地的统治得到了“合法化”;而其战后在母国遭遇的所有困境,皆源于其“不被承认是日本人”。“非我类者”的界定最终源于“内地”日本人与返迁者之间难以建立起基于深刻理解对方境遇基础上的共情。第六章梳理了中日两国关于后期返迁者——日本遗孤问题在日本学术界、思想界中的讨论,并通过新闻报道与采访日本遗孤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与现实困境。要言之,本文以返迁问题为切入口与透视镜,打破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壁垒,深度挖掘东亚近代化的基因缺陷、日本国家主义的逻辑特征、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普通国民的战争责任,日本政府的战后责任等问题在返迁经历、“返迁文学”中的体现。返迁者、返迁二代回到战后的日本社会,面对故乡与异乡的淆乱、身份认同之迷乱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在当下,战争遗孤、遗孤二代仍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返迁经历至今依然是一个具有活性的文学与思想史议题。
苏哲[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或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回国参加建设和求学,或因东南亚等国家的排华影响,大规模的突发性回国,这些归侨在国内经历了艰难生活的调试过程。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恢复,归侨及其社团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全国各地的归侨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归侨社团已超过一百多个,归侨社团背后强大的世界性的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社会,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与社会意义。研究归侨社团的形成、演变及生存状况,可以明了归侨在国内特殊制度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史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个案研究表明,归侨社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起的,自下而上,独立运作,为侨服务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归侨利用改革开放为其提供的社会空间,以原侨居地华校精英为骨干,继承和发扬自侨居地形成的“联谊互助”精神,通过内外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归侨群体受到组织的关爱,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归侨的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侨心。还能发挥桥梁作用,争取侨益,充当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政府形象。特别是在与世界各地的归侨社团密切的互动中,建构并强化跨国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服务。这种强大的民间跨国网络具有超越国界的特点,可以迅速凝聚海内外的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互动和文化交流,更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进程的重要民间力量。当然,受制于国内政府对于社团“双重管理”的严格制度,社团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借助侨联的官方组织使社团获得合法开展活动的资质,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侨联干部为理事长,依附政府获取一定的资源。然而这种策略逐渐催生出对侨联这种“自上而下”官方组织的体制性依赖。社团登记制度对侨联一级人民团体差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国家行政力量体制性地嵌入侨联的管理运作,进而影响纳入其下管理的归侨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不断要求社会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的改革。社团改革有赖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策驱动,将归侨社团从侨联僵化的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的运作,给予归侨社团以正常的定位;改革侨联的行政体制,强化侨联的社会性;并通过修订《社团管理条例》,放宽社团的准入门槛等方式,促使归侨社团走上良性发展的光明之路。
李致江[10](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2000年我们结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们结婚》(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研究综述 |
第三节、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中越苗族概述 |
第一节、苗族情况 |
第二节、山民生态 |
第三节、生活世界 |
第四节、文化习俗 |
小结 |
第三章、越南老街板浦寨 |
第一节、景观概述 |
第二节、婚姻叙事 |
第三节、家庭叙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中国昭通大湾苗寨 |
第一节、景观概述 |
第二节、婚姻叙事 |
第三节、大湾苗族家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跨国的个案比较研究 |
第一节、婚姻比较 |
第二节、家庭比较 |
第三节、国家政策影响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 |
第一节、社会适应 |
第二节、文化韧性 |
第三节、和谐共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天祝县红圪垯村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文化变迁的研究 |
(二)国内对文化变迁的研究 |
(三)关于华锐藏区的研究 |
五、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红圪垯村藏文化变迁的背景 |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影响 |
一、退牧还草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
二、危房改造引起民居的变迁 |
三、发展民族旅游业带来的变化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四节 科技的传入和新媒体的传播 |
第二章 物质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传统服饰文化及其变迁 |
一、传统服饰文化 |
二、服饰文化的变迁 |
第二节 传统民居及其变迁 |
一、传统民居 |
二、传统居住的变迁 |
第三节 传统饮食文化及其变迁 |
一、传统饮食文化 |
二、饮食文化的变迁 |
第四节 交通方式的变迁 |
第五节 通信方式的变迁 |
第三章 精神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藏语使用状况的变化 |
一、传统民族语言 |
二、传统民族语言的变化 |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变迁 |
一、传统宗教文化 |
二、宗教文化的变迁 |
第三节 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一、价值观念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 |
三、当地藏族妇女地位的变化 |
第四章 社会民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节日文化的变迁 |
一、华锐传统节日 |
二、抓西秀龙滩赛马会的变迁 |
第二节 婚俗文化的变迁 |
一、传统藏族婚俗文化 |
二、传统藏族婚俗文化的变迁 |
第五章 文化变迁中关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
第一节 红圪垯村藏文化的“复兴” |
一、群众自发组建传统歌舞表演队 |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 |
三、举办传统赛事活动 |
第二节 华锐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文化资源流失加剧 |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人才缺失 |
三、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认识不足 |
第三节 对华锐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
二、加强对传承人的重视和保护 |
三、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研究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关于彩礼的研究 |
1.4.2 国内关于彩礼的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彩礼 |
2.1.2 场域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方法 |
2.4.2 资料分析方法 |
2.5 个案简介 |
2.5.1 研究地点 |
2.5.2 研究对象 |
2.6 研究创新 |
第三章 农村高额彩礼现状分析 |
3.1 农村高额彩礼基本类型 |
3.1.1 见面礼 |
3.1.2 订婚礼 |
3.1.3 三金钱 |
3.2 高额彩礼的支付来源 |
3.2.1 家庭积蓄 |
3.2.2 亲朋好友资助 |
3.2.3 银行贷款 |
3.3 高额彩礼的最终流向 |
3.3.1 女儿间接嫁妆 |
3.3.2 女方父母留用 |
3.3.3 兄弟结婚费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村高额彩礼协商实践过程 |
4.1 彩礼协商的调节者——媒人 |
4.1.1 媒人的类型 |
4.1.2 媒人的功能 |
4.2 彩礼协商的参与者 |
4.2.1 “积极协商者”——婆家 |
4.2.2 “主动要价者”——娘家 |
4.2.3 “信息沟通者”——新郎 |
4.2.4 “理性参与者”——新娘 |
4.3 彩礼协商失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高额彩礼产生的影响 |
5.1 腐蚀农村社会风气 |
5.2 传统生育观念转变 |
5.3 造成家庭经济负担 |
5.4 激化家庭成员矛盾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三、关于藏族婚姻家庭的研究 |
第一章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
一、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 |
二、马蹄藏族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的历程与表现 |
一、政府引导外迁城镇化 |
二、教育促使和推动城镇化 |
三、政府引导农牧民集中安置 |
四、求学、工作、经商而在城市生活 |
第二章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 |
一、婚配原则 |
二、婚恋方式 |
三、婚礼流程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家庭 |
一、传统家庭 |
二、家庭关系 |
三、家庭功能 |
第三章 马蹄藏族婚姻变迁 |
第一节 择偶方式和标准的变迁 |
一、初婚年龄 |
二、婚龄差 |
三、择偶方式 |
四、择偶标准 |
第二节 通婚范围与族际通婚 |
一、通婚地理范围 |
二、通婚文化范围 |
三、族际通婚 |
第三节 婚姻习俗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一、婚姻习俗 |
二、婚礼仪式 |
三、其他婚俗 |
第四节 婚姻关系的解除和重建 |
一、离婚、丧偶 |
二、再婚 |
第四章 马蹄藏族家庭变迁 |
第一节 家庭状况变化 |
一、家庭人口 |
二、家庭结构 |
三、家庭关系 |
第二节 家庭功能变迁 |
一、经济功能 |
二、生育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四、赡养功能 |
第五章 婚姻家庭变迁的探析 |
第一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 |
一、经济 |
二、政策 |
三、生活方式 |
四、各民族交往交流 |
第二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影响 |
一、婚姻方面的影响 |
二、家庭方面的影响 |
第三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利弊分析 |
一、婚姻家庭变迁中利 |
二、婚姻家庭变迁中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视角切入:文化变迁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走进我的“田野”——盐官镇 |
第一节 盐官镇概况 |
第二节 盐官镇回族社会概况 |
第三章 应势而变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骡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三节 传统皮毛业的继承与变迁 |
第四节 多元的“新兴”生计方式 |
第四章 盐官镇回族的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习俗的变迁 |
第二节 盐官镇回族的家庭 |
第五章 盐官镇回族教育 |
第一节 传统文化教育 |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礼县盐官镇清真分布总汇 |
致谢 |
(7)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view |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Literacy |
2.2.1 Current Figures and Situation of Illiterate Speakers |
2.2.2 Previous Research on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Reported Speech |
2.3.1 Definit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n Reported Speech |
2.3.2 Research on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
2.4 Reported Speech and Literacy |
2.4.1 Languages with and without a Writing System |
2.4.2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Modes: Speaking vs. Writing |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Overview |
3.2 Participants |
3.3 Study Plan, Stimuli and Preparations |
3.3.1 The Frog Story |
3.3.2 The Pear Film |
3.3.3 Interview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
3.4 Protocol |
3.5 Problems with the Elicitation Data |
3.6 Codification |
3.6.1 Object of Study |
3.6.2 Transcription and Codification Process |
3.6.3 Categories of Speech |
3.6.4 Features of Quotations |
Chapter 4 Results |
4.1 Overview |
4.2 Resul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
4.3 Source and Meanings of Quotations |
4.4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
4.5 Results on Fictive Speech |
4.6 Results on Other Alternative Constructions |
Chapter 5 Discussion |
5.1 Overview |
5.2 The Impact of Literacy on the Use of Direct Speech and Other Alternatives |
5.3 Features,Source or Meanings,and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
5.4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
6.1 Summary |
6.2 Limitations |
6.3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Data Transcription and Symbols |
Appendix 2 Codification(Illiterate group) |
Appendix 3 Codification(Literate group) |
Appendix 4 Transcripts |
(8)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章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二、相关先行研究梳理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四、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化与思想化之路径与可能 |
第一章 “加害之因”与“受害之果”:从“大陆开拓文学”到“返迁文学” |
一、加害之“因”:“大陆开拓文学”中的“无意识” |
二、受害之“果”:“返迁文学”中的单向受害情绪 |
三、为“大陆开拓文学”与“返迁文学”建立坐标的可能性 |
四、“返迁文学”:作为“大陆开拓文学”在战后的投影 |
第二章 从“英美鬼畜”到礼赞“民主主义”:迟到的厘清战争责任的最佳时间 |
一、“人”之连带关系的崩塌与退潮后的“裸泳者” |
二、被“同情”与被“丑化”:关于“满洲”返迁女性的叙事言说 |
三、战争责任的被淡化 |
第三章 “满洲”返迁经历:在“已经不是战后”中被遗忘的结构 |
一、对于“反殖民”思考的缺失 |
二、返迁者自身的难以言表 |
三、美化“战争经历”的抬头 |
第四章 《日本人的侵略与返迁经历》中情与理的交错 |
一、“失忆”的哀史:悲情叙事下加害经验的隐遁 |
二、因果互生与咎由自取:对抗“哀史”的路径与可能 |
三、共情与“不杀人”的思想:返迁经历的思想化及其史鉴意义 |
第五章 战后日本殖民地返迁二代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思想史价值 |
一、抗拒默杀:重思“日本的加缪”之思想史意义 |
二、“梦里不知身是客”:殖民地皇国少年的“帝国”幻想及其现实崩塌 |
三、“错把他乡作故乡”: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哀史源头 |
四、“越境者”、“多余人”的思想史意义 |
第六章 魂无所依:未完结的战争及被其操控的遗孤们 |
一、遗孤问题在日本学术界、思想界中的被讨论 |
二、遗孤在日本社会的生存现状:“我的骨灰想撒向天空和大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出版时间序) |
二、相关研究论着(出版时间序) |
三、相关影像资料(播出时间序) |
附录 |
附录一 对于坂本惠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二 对于高桥明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三 对于伊藤丽子女士的专访 |
附录四 对于松本清美女士的专访 |
附录五 部分返迁文学作品目录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研究动态 |
二、关于归侨社团的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归侨”、“归侨社团”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归侨社团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归侨构成 |
一、三次回国浪潮 |
二、职业分布 |
三、社会生活 |
第二节 侨务机构与归侨 |
第三节 国内归侨社团 |
一、组建动因 |
二、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发展及运作 |
第一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及组织结构 |
一、厦门缅侨 |
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 |
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社团活动 |
一、联络联谊 |
二、互帮互助 |
第三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跨国网络 |
一、跨国网络的建构方式 |
二、跨国网络的作用 |
第四章 归侨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当前社团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政策调控及社团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新时期归侨社团发展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田野调查图片 |
附录B:归侨口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2000年我们结婚》(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D]. 黄氏问(Hoang Thi Hoi).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4)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天祝县红圪垯村藏文化变迁研究[D]. 才让卓玛.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研究 ——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D]. 乔鑫. 济南大学, 2020(05)
- [5]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D]. 卢桢. 兰州大学, 2020(01)
- [6]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撒倩倩.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D]. 梁依睿. 浙江大学, 2020(08)
- [8]战后日本“满洲”返迁经历的文学表象及其思想史位相[D]. 蔺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D]. 苏哲. 华侨大学, 2019(01)
- [10]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