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鹅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09)在《共表达GPMV F基因和GPV VP3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对共表达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的理化特性、遗传稳定性、蛋白在细胞上及商品鸡体内的表达情况做了初步的研究。首先对该病毒进行纯化,并通过PCR、Dot-ELISA等方法鉴定病毒外源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在理化特性研究实验中,将经理化因素处理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接种到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观察处理前后重组禽痘病毒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滴度的变化,得出该病毒的部分理化学特性。通过按不同的细胞数目,不同的接毒量对病毒繁殖的影响,摸索出病毒繁殖的最佳细胞数及最佳感染复数是当细胞密度为105/cm2,感染复数为0.01时,病毒滴度可达3.08×105TCID50/100ul。在重组禽痘病毒在遗传稳定性研究的实验中,主要是将重组禽痘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代20代,抽查第5代、第10代、15代和20代的遗传稳定性。从蚀斑的纯度看,这几代所出的蚀斑均为蓝斑,未发生外源基因丢失而产生白色蚀斑的情况。以第5代、10代、15代及20代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了460bp的F基因部分片断,657bp的VP3基因部分片断。以另外两对引物扩增出F全长基因和VP3全长基因,测序后与原代相比较,F基因有两个核苷酸了生的改变,氨基酸未发生变化。VP3有三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化,氨基酸也未发生改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第5代、第10代、第15代和第20代重组禽痘病毒F、VP3基因表达情况。从实验结果看,以上几代重组禽痘病毒中的两个外源基因均可在CEF中稳定表达。综上所述,说明该重组禽痘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外源基因在传代过程中不会丢失,并可正确的表达相应的蛋白。将rFPV-VP3-F按106PFU/羽的量皮下接种于35日龄未经免疫的商品鸡,于免疫后的第7d、14d、21d、28d和35d采血分离血清,通过中和抗体检测抗GPMV-F基因的抗体水平,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GPV-VP3基因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可在鸡体内产生与插入外源因基相应的蛋白,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王楠,李林,吴丹,邵洪泽,姚新华[2](2008)在《鹅副粘病毒JLSY03株的分子鉴定及F基因测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 JLSY03株经 SPF 鸡胚增值纯化,通过血凝、血凝抑制实验及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确定其为Ⅰ型禽副粘病毒(PMV-1)。采用 RT-PCR 方法成功扩增出 JLSY03株蛋白基因, 并进行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大小为1815bo,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662b0),编码533个氨基酸,F 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特征相符,属基因Ⅶ型。与国内外发表的部分新城疫强毒株和弱毒株之间相应序列进行比较,F 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4.8~90.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8.8~95.7%之间。
王楠,李林,邵洪泽,吴丹,姚新华[3](2008)在《鹅副粘病毒JLSY03株的分子鉴定及F基因测序》文中提出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JLSY03株经SPF鸡胚增值纯化,通过血凝、血凝抑制实验及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确定其为Ⅰ型禽副粘病毒(PMV-1)。采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JLSY03株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大小为1815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662bp),编码53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特征相符,属基因Ⅶ型。与国内外发表的部分新城疫强毒株和弱毒株之间相应序列进行比较,F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4.8%~90.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8.8%~95.7%之间。
王洪亮[4](2007)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GPMV-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于GPMV-Ⅰ感染雏鹅后病毒在各器官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以甲醛灭活的GPMV-Ⅰ尿囊液为抗原,免疫健康白鹅制备鹅抗GPMV-Ⅰ的IgG,再用FITC对提纯的IgG进行标记,成功建立了检测GPMV-Ⅰ抗原的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经交叉试验,吸收试验,替代试验和阳性、阴性对照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优点。该方法的最佳条件为:以多聚赖氨酸为粘片剂,冰冻切片,在4℃下用丙酮固定处理30min,进行直接法染色。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16,胰蛋白酶修复抗原20min,荧光标记抗体反应时间为37℃30min,90%缓冲甘油封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反应效果。该方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GPMV-Ⅰ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抗原定位以及甲醛固定标本的回顾性诊断。该方法只与GPMV-Ⅰ感染雏鹅组织呈阳性反应,与小鹅瘟病毒,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人工感染并致死雏鹅的肝组织呈阴性反应。运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GPMV-Ⅰ后病毒在雏鹅体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病毒的时间分布情况看:GPMV-Ⅰ感染后8h能从肝脏、肾脏中检出病毒抗原;感染后12h,能够从雏鹅的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十二指肠、胰腺和胸腺中检出病毒抗原:感染后24h,能从雏鹅的肝脏、肺脏、腺胃、法氏囊等9种组织中检出病毒抗原;感染后96h仅不能从肌肉、心脏和大脑中检测出抗原;感染后192h,食道和直肠中己检测不出GPMV-Ⅰ抗原,其他组织的阳性程度降低;在感染后288h只能从肝脏和肾脏中检出病毒原。从感染后病毒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看,感染后从各组织中的检出病毒情况为:肝脏(17/22)>肾脏(16/22)>气管(14/22),肺(14/22)>十二指肠(13/22)>法氏囊(12/22),胰腺(12/22)>胸腺(11/22),脾脏(11/22)>腺胃(10/22)>食道(6/22)>直肠(5/22)。运用建立的DIF方法对人工感染GPMV-1后病毒在雏鹅体内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表明:GPMV-Ⅰ感染雏鹅后4h及20d后均不能从体内检出病毒抗原。GPMV-Ⅰ感染雏鹅后96h病毒在机体内各组织的分布最为广泛,但在检测的组织中肝脏的检出率最高,实验组始终未能从肌肉、心脏、大脑中检出病毒抗原。
于志丹[5](2007)在《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文中研究表明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和鹅副粘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分别是鹅细小病毒病和鹅源新城疫的病原。这两种病都是养鹅生产中的烈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染病鹅死亡率较高。鹅细小病毒(GPV)基因组主要编码三种衣壳蛋白VP1、VP2、VP3,其中VP3蛋白含量约占整个衣壳蛋白的80%,具有高度保守性,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是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鹅副粘病毒(GPMV)具有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的典型特征,该病毒囊膜由两种蛋白组成,其中之一为融合蛋白,即F蛋白,它是病毒脂蛋白囊膜与宿主细胞表面包膜融合的主要因子,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疾病的免疫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这两种传染病的控制主要依赖常规疫苗的免疫接种,但常规疫苗的使用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生产成本高,易散毒,使用后干扰疫病监测等。随着基因工程手段向疫苗研制工作的技术渗透,基因工程疫苗在疫病预防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重组禽痘病毒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试验用Lipofectamine TM2000-PLUS+ Reagent转染试剂将重组转移载体pSY681-VP3(GPV)-F(GPMV)-LacZ转染禽痘病毒FPV-017感染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将两段外源基因插入禽痘病毒的基因组中,通过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表达进行五轮蓝斑筛选,获得纯化的重组病毒。经特异性引物作PCR检测,表明GPV-VP3基因和GPMV-F基因已插入禽痘病毒基因组中;通过Dot-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VP3蛋白和F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保持其反应原性,从而成功构建了同时表达鹅细小病毒VP3蛋白和鹅副粘病毒融合F糖蛋白的重组禽痘病毒。本研究为同时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鹅细小病毒病和鹅源新城疫的基因工程苗研究提供了物质准备。
藏玉婷[6](2007)在《鹅副粘病毒HN及F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文中提出鹅副粘病毒(Goose Paramyxovirus,GPMV)与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us,NDV)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来看,GPMV与NDV属于同种病毒,GPMV是NDV的一个变异,而不是一个新种病毒,是NDV毒株在水禽上引起发病,且病毒毒力加强。但是,GPMV与传统的NDV又有不同,差异主要在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及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上,常规的NDV疫苗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该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HN和F蛋白是GPMV诱导体液免疫的重要靶抗原,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无疑HN和F基因已成为研制GPMV基因工程苗及免疫监测试剂的首选基因。本试验根据GenBank所发表的HN及F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Primer5.0软件,参照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质粒图谱,设计引物,以本实验室所保存的pMD18-T-HN及pMD18-T-F阳性质粒为模板扩增出HN及F基因,分别命名为pMD18-T-GPMV-HN及pMD18-T-GPMV-F。将其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的XhoⅠ和EcoRⅠ之间的多克隆位点上,分别命名为pBlue-GPMV-HN及pBlue-GPMV-F。纯化该重组质粒并与杆状病毒共转染Sf9昆虫细胞,4d后获得重组病毒,名为P1。将经过3轮蚀斑筛选纯化,PCR鉴定获得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rBv-HN及rBv-F。将重组病毒反复扩毒3次,获得高浓度的重组病毒名为P3,接种Sf9单层细胞上,4d后收获病变细胞,经SDS-PAGE电泳鉴定,表达F蛋白分子量约为60ku,表达HN蛋白分子量约为66ku,与理论值相符。表达产物HN蛋白的Western blot和Dot-ELISA结果表明其可与鸡抗GPMV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反应,证实所表达的HN蛋白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将株的HN及F基因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并获得了HN主要抗原位点基因的表达,对GPMV的基础性研究、预防控制和病毒诊断试剂研制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董国英[7](2006)在《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李洁,孙振洲,栾爽艳[8](2006)在《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毕玉海[9](2006)在《鹅副粘病毒F基因与鹅细小病毒VP3基因遗传变异及其表达研究》文中认为鹅细小病毒病(俗称小鹅瘟)与鹅副粘病毒病是严重危害水禽养殖业的两大重要病毒性疾病,在临床症状上十分相似,不易区分,给水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研究GPV和MDPV感染谱、病毒分子致病机理、为下一步更深入地研究NDV跨种间传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及有效预防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GPMV NA-1株、GPV GD-01株为研究对象,与国内外相关毒株分析比较了GPMV NA-1株主要免疫原性蛋白F基因、GPV GD-01株主要免疫原性蛋白VP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对这两种主要免疫原性基因进行了表达研究。遗传变异研究显示:GPMV NA-1株的F基因全长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5株GPMV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平均为97.76%、98.0%,与国家标准毒株F48E9、LaSota传统弱毒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4%、92.2%,84.8%、89.0%,与其他鸡源NDV毒株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也都在84.7%以上;由NA-1株的F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在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具有NDV中强毒株的标志,即112R-R-Q-K-R-F117。同时具备VII型NDV的典型特征,即101位的K和121位的V两个特征性氨基酸,结合F基因进化树分析确定,NA-1株与近年来流行的GPMV毒株同属F基因VII型、即APMV-1;抗原表位分析比较显示,不同宿主来源的NDV F蛋白抗原表位不尽相同,不同地域GPMV毒株的F蛋白抗原表位不尽相同,同时发现猪源NDV SP13毒株与LaSota株、鸭源NDV FM1/03株、阿根廷侯鸟分离株88T.00株、鸡源NDV ZJ/2000株抗原表位基本相同。GPV GD-01株VP3基因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GPV GD-01株与其他GPV、MDPV毒株的VP3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平均为96.15%、89.16%,与HG5/82、YG株同源性最高分别达到99.8%。与其他GPV、MDPV毒株的氨基酸
徐明[10](2006)在《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F和H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并纯化的NA-1株鹅源副粘病毒,进行了基因组RNA的提取,以GenBank收录的ZJ1株鹅源副粘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8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分段扩增了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5 192nt。为阐明鹅源副粘病毒基因组各基因片段来源、演化特点、基因组功能及造成禽副粘病毒种间传播的分子机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NA-1株鹅源副粘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7株鸡源新城疫病毒株同源性仅83.3%-87.7%。同时,鹅源副粘病毒与鸡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结构在整体遗传进化上具有保守性。末端序列比较分析表明,鹅源副粘病毒基因组复制能力比鸡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复制能力强。进化地位分析表明NA-1株鹅源副粘病毒属于基因Ⅶ型,国家标准株F48E9属于基因Ⅸ型,传统弱毒疫苗株LaSota属于基因Ⅱ型。鹅源副粘病毒主要毒力基因-F基因分析表明,NA-1株属于强毒株,其112-117位氨基酸组成分别为112R-R-Q-K-R-F117。4株鹅源副粘病毒(NA-1、ZJ1、SF02、QY97)HN蛋白含有不同于8株鸡源新城疫病毒株(Aus/32、B1、Beaudette C、F48E9、Herts/33、LaSota、Ulster、HB92 V4)的特有氨基酸。提示鹅源副粘病毒可能含有不同于鸡源新城疫病毒的唾液酸受体结合位点。另外,鹅源副粘病毒株可能是在鸡源新城疫病毒株Herts/33基因组水平的基础上进化而来。分别以本人构建的pT-F和pT-HN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1株鹅源副粘病毒F基因和HN基因,并以由45个柔性氨基酸构成的柔性短肽作为Linker将F及HN基因片段体外连接,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构建NA-1株鹅源副粘病毒F基因和HN基因共表达载体
二、鹅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鹅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共表达GPMV F基因和GPV VP3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禽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
1.1.1 病毒粒子的结构 |
1.1.2 病毒基因组结构 |
1.1.3 禽痘病毒的复制 |
1.1.4 重组病毒的构建 |
1.1.5 病毒复制的非必需区 |
1.1.6 重组病毒的筛选方法 |
1.1.7 禽痘病毒载体的优越性 |
1.2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
1.2.1 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 |
1.2.2 鹅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1.2.3 鹅细小病毒的蛋白 |
1.2.4 预防 |
1.3 鹅副粘病毒研究进展 |
1.3.1 鹅副粘病毒病的流行病学 |
1.3.2 GPMV 基因组结构 |
1.3.3 鹅副粘病毒的蛋白 |
1.3.4 预防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毒及实验动物 |
2.1.2 SPF 鸡胚 |
2.1.3 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2.1.4 引物 |
2.1.5 血清 |
2.1.6 试剂 |
2.1.7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方法 |
2.1.8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重组病毒rFPV-VP3-F 的繁殖 |
2.2.2 重组病毒rFPV-VP3-F 的 PCR 鉴定 |
2.2.3 重组病毒rFPV-VP3-F 表达产物的鉴定 |
2.2.4 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 理化学特性研究 |
2.2.5 病毒滴度与感染复数的关系 |
2.2.6 重组病毒遗传稳定性测定 |
2.2.7 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 在鸡体内产生抗体水平研究 |
3 结果 |
3.1 重组病毒的纯化及鉴定 |
3.1.1 重组病毒的纯化 |
3.1.2 重组病毒外源基因的 PCR 鉴定 |
3.1.3 重组病毒外源基因表达产物检测结果 |
3.2 重组禽痘病毒rFPV-VP3-F 理化学特性研究 |
3.2.1 重组禽痘病毒rFVP-VP3-F 酸碱敏感性试验 |
3.2.2 重组禽痘病毒rFVP-VP3-F 对氯仿、乙醚和胰蛋白酶耐受性试验 |
3.3 重组病毒的接毒量与病毒效价的关系 |
3.4 重组病毒经 CEF 传代后遗传稳定性测定 |
3.4.1 蓝斑纯度鉴定 |
3.4.2 F 基因、VP3 基因 PCR 的检测 |
3.4.3 F 全基因克隆及测序 |
3.4.4 VP3 全基因克隆及测序 |
3.4.5 重组病毒外源基因表达产物检测结果 |
3.5 外源基因鸡体内的表达水平 |
3.5.1 抗GPMV 的抗体水平 |
3.5.2 抗GPV-VP3 的抗体水平 |
4 讨论 |
4.1 重组病毒基因表达及遗传稳定性 |
4.2 重组病毒理化特性 |
4.3 重组病毒抗体水平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直接免疫荧光检测GPMV-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于GPMV-Ⅰ感染雏鹅后病毒在各器官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 |
2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GPMV-Ⅰ人工感染雏鹅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鹅抗GPMV-Ⅰ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IgG的纯化及FITC标记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直接免疫荧光检测GPMV-Ⅰ方法的建立与优化及GPMV-Ⅰ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大体病变图片 |
附录C:组织病理学图片 |
附录D:直接免疫荧光图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
1.1.1 GPV基因组结构特点 |
1.1.2 GPV基因编码蛋白 |
1.1.3 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治及疫苗免疫预防现状 |
1.1.4 GPV基因工程疫苗 |
1.2 鹅副粘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1 鹅副粘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基因组成 |
1.2.2 鹅副粘病毒编码结构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 |
1.2.3 鹅源新城疫防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质粒与菌株 |
2.1.2 病毒及血清 |
2.1.3 SPF鸡胚 |
2.1.4 主要生物学试剂 |
2.1.5 细胞培养及转染试剂和材料 |
2.1.6 引物设计 |
2.1.7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方法 |
2.1.8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亲本病毒的繁殖 |
2.2.2 质粒转化与提取纯化 |
2.2.3 重组质粒pSY681-VP3-F-LacZ的鉴定 |
2.2.4 转染 |
2.2.5 重组病毒的筛选与纯化 |
2.2.6 重组病毒的鉴定 |
2.2.7 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 |
3 结果 |
3.1 禽痘病毒的繁殖 |
3.2 重组转移载体pSY681-VP3(GPV)-F(GPMV)-LacZ的酶切鉴定 |
3.3 质粒浓度测定 |
3.4 重组禽痘病毒筛选与纯化 |
3.5 重组禽痘病毒的鉴定 |
3.5.1 PCR鉴定结果 |
3.5.2 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 |
4 讨论 |
4.1 转染、筛选和纯化 |
4.2 重组病毒的表达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鹅副粘病毒HN及F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鹅副粘病概述 |
1.1.1 流行病学 |
1.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1.3 防疫措施 |
1.1.4 诊断研究进展 |
1.2 GPMV生物学特性 |
1.3 GPMV致病性分子基础 |
1.3.1 HN蛋白及其致病力研究 |
1.3.2 F蛋白及其致病力研究 |
1.3.3 HN和F蛋白协同致病力基础的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病毒与细胞 |
2.1.2 载体和质粒 |
2.1.3 主要生物学试剂及试剂盒 |
2.1.4 培养基 |
2.1.5 溶液 |
2.1.6 引物 |
2.1.7 SPF鸡胚 |
2.1.8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HN及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2.2 HN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3 F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 F及HN基因在昆虫细胞Sf9表达 |
3 试验结果 |
3.1 HN及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1.1 pMD18-T-GPMV-HN及pMD18-T-GPMV-F PCR扩增 |
3.1.2 重组质粒pMD18-T-GPMV-HN及pMD18-T-GPMV-F的鉴定 |
3.1.3 HN及F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3.2 重组质粒pBlue-GPMV-HN及pBlue-GPMV-F鉴定 |
3.3 重组质粒pBlue-GPMV-HN及pBlue-GPMV-F纯化结果 |
3.4 重组杆状病毒的蚀斑纯化及表达产物的SDS-PAGE检测 |
3.5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物的活性检测 |
4 讨论 |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4.2 表达系统的选择 |
4.2.1 GPMV HN及F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
4.2.2 GPMV HN及F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
4.3 HN及F蛋白实际应用价值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流行特点 |
2 生物学研究进展 |
3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1 基因组结构 |
3.2 致病的分子基础 |
3.3 F蛋白与HN、M蛋白的协同致病作用 |
4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4.1 鹅源APMV-1的基因分型 |
4.2 鹅源APMV-1流行株的起源和致病力分析 |
5 诊断研究进展 |
5.1 常规生物学试验 |
5.2 单克隆抗体 (McAb) 技术 |
5.3 RT-PCR技术 |
5.4 核苷酸序列分析 |
5.5 抗多肽抗体法 |
6 免疫研究进展 |
7 防治研究进展 |
(8)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
1.1 病毒形态、结构与分类地位 |
1.1.1 病毒形态 |
1.1.2 分子结构 |
1.1.3 分类地位 |
1.2 毒力与致病性 |
1.3 抗原性分析 |
1.4 血凝性 |
1.5 抵抗力 |
2 流行病学 |
2.1 易感动物 |
2.2 传播途径 |
2.3 流行季节 |
2.4 潜伏期、病程 |
2.5 血清学调查 |
3 临床症状 |
4 病理变化 |
4.1病理剖解变化 |
4.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4.2.1 肠道 |
4.2.2 心、脑 |
4.2.3 呼吸系统 |
4.2.4 肝脏、肾脏、胰脏 |
4.2.5 脾脏、胸腺、法氏囊 |
5 诊断 |
6 防治 |
7 小结 |
(9)鹅副粘病毒F基因与鹅细小病毒VP3基因遗传变异及其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禽Ⅰ型副粘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GPMV F 基因与GPV VP3 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GPMV F 蛋白基因与GPV VP3 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GPMV F 蛋白基因与GPV VP3 蛋白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共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F和H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鹅源副粘病毒基因组功能研究进展 |
1 病毒结构 |
2 病毒基因组 |
3 编码蛋白及功能 |
4 病毒的演化 |
第二章 禽副粘病毒种间传播的分子基础 |
1 副粘病毒 |
2 副粘病毒受体及特点 |
3 新城疫病毒受体及特点 |
4 新城疫病毒跨种传播的可能机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鹅源副粘病毒 NA-1 株全基因组克隆及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鹅源副粘病毒F和H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CURRICULUM VITAE |
附 录 |
四、鹅副粘病毒的分子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共表达GPMV F基因和GPV VP3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李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2]鹅副粘病毒JLSY03株的分子鉴定及F基因测序[A]. 王楠,李林,吴丹,邵洪泽,姚新华.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08
- [3]鹅副粘病毒JLSY03株的分子鉴定及F基因测序[A]. 王楠,李林,邵洪泽,吴丹,姚新华.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4]直接免疫荧光检测GPMV-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于GPMV-Ⅰ感染雏鹅后病毒在各器官分布规律的研究[D]. 王洪亮.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2)
- [5]鹅细小病毒VP3基因和鹅副粘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联合表达[D]. 于志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6]鹅副粘病毒HN及F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D]. 藏玉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7]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J]. 董国英. 现代畜牧兽医, 2006(12)
- [8]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 李洁,孙振洲,栾爽艳. 水禽世界, 2006(06)
- [9]鹅副粘病毒F基因与鹅细小病毒VP3基因遗传变异及其表达研究[D]. 毕玉海. 吉林大学, 2006(05)
- [10]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F和H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研究[D]. 徐明. 吉林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