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呼吁:引入新的信息加工思路和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路鑫[1](2021)在《App设计团队网络构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使用,移动应用程序(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App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同时用户需求模糊和不确定,企业对App设计团队绩效提出了较高要求。App设计需要集成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参与成员及角色众多,他们会在许多方面相互依赖,形成复杂的团队关系。这些关系和流程以非均匀的复杂模式组成团队网络构型,从而整合专业知识和工作输出。然而由于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多重性”的,即任务关系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关系交织在一起,会潜在地改变互动的性质,单独研究工具性网络和表达性网络具备一定缺陷。目前,关注团队网络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的研究较少,且在App设计领域几近空白,因此组织迫切需要探究团队网络构型何时最优,理清网络构型与团队绩效间的内在机制,从而打开团队结构与绩效间的“黑箱”以提升App设计团队绩效。本研究以团队网络构型理论、重叠网络视角为理论基础,根据团队成员间关系及流程是否重叠,将成员关系分为工具单一关系、表达单一关系及工具-表达重叠关系。并采用构型方法将微观层次的个体及关系聚合到团队层面,以工具单一网络、表达单一网络及工具-表达重叠网络三类网络的中心度作为自变量,研究其在App设计团队绩效中的作用。同时引入信息处理视角和社会分类视角,分别关注到团队任务相关的过程——信息加工,和成员关系相关的过程——相似性感知,将其作为团队网络构型对绩效作用的中介。从而根据结构-过程-绩效框架建立本研究的整体框架,进一步探究App设计团队不同类型网络的最优构型,并研究其在团队知识及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可为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团队结构设计及协作过程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共收集63组App设计团队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工具-表达重叠网络中心度对团队信息加工和相似性感知负向作用显着;(2)工具单一网络中心度对团队信息加工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团队信息加工对团队创造力、效率和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4)团队相似性感知对团队创造力有显着负向影响,对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本文通过探讨重叠和单一网络构型对App设计团队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软件开发及信息系统开发领域团队网络研究作出了贡献,同时为团队结构设计及过程干预提供实践指导,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王梦琪[2](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认为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刘淑桢[3](2021)在《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和团队创新行为的权变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创新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员工个体和团队的创新行为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学术界多认为有效的互动、积极的氛围、积极领导力等支持性、稳定性的因素是激发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然而,为了灵活快速地适应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组织不得不采取裁员、重组、派遣、临时工等变革措施,就业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工作不安全感所替代,成为常见的职场心理问题之一。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学术界关于工作不安全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学者采用压力或社会交换视角,将工作不安全感理解为一种阻碍性压力源或雇员和雇主之间交换关系的不平衡,认为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具有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学者从工作保留动机或主动应对视角出发,认为工作不安全感是一种正当的刺激,会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达到保留工作的目的,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正U型/倒U型的关系,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反而有利于创造力的提升。学术界研究结论的差异给管理界带来了困境,究竟在组织中应该完全消除工作不安全感还是引入一定的竞争因素呢?以往的理论对揭示工作不安全感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随着团队工作模式在企业中日益重要,工作不安全感的群体属性,即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正成为理解团队有效性过程的新兴视角。而目前关于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测量、团队层面影响机制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究竟会产生抑制还是促进的作用?”“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中国情境下如何测量?”“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是否与个体层面的工作不安全感一样,会对团队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间影响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通过引入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以及ERG理论和参照物转移共识模型,通过三项子研究尝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为组织工作不安全感管理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指导借鉴。(1)中国情景下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包括五个维度。根据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分类(数量和质量不安全感)以及ERG理论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提出中国情景下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包括工作丧失不安全感氛围、薪酬不安全感氛围、人际关系不安全感氛围、职业发展不安全感氛围、工作特征不安全感氛围等五个维度;然后,依据成熟的量表开发流程和参照物转移模型,开发了包括20个题项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测量量表,其中工作丧失不安全感氛围包括6个题项,薪酬不安全感氛围包括3个题项,人际关系不安全感氛围包括3个题项,职业发展不安全感氛围包括4个题项,工作特征不安全感氛围包括4个题项。(2)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根据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构建了以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为中介变量、促进型焦点和防御型焦点为调节变量的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权变影响理论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个体会由于认知评估过程和自我调节系统的不同而对工作不安全感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12家高新技术企业60个团队414份领导和员工的配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本研究通过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丰富了工作不安全感、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3)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具有权变作用效应。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拓展至群体层面,探究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作用效果,构建了以团队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为中介变量,团队共享调节焦点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发现工作不安全感氛围与个体层面的工作不安全感一致,对团队创新行为也具有权变作用效应,并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探究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影响团队创新行为的集体机制,有助于组织和管理者通过影响团队认知评估过程和动机来提高团队生产的创造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理论创新:构建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权变作用模型。本研究引入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将工作不安全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效应纳入同一个框架中,从而更全面地阐释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产生的权变效应,扩展了现有的关于工作不安全感和创新行为联系的研究。(2)内容创新:构建了体现中国人际关系特色的团队层面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维度结构。本研究借鉴ERG理论对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维度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不仅能够避免各维度含义之间的交叉重合,还包含了体现中国职场特色的人际关系维度,大大提升工作不安全感氛围量表对中国企业的适用力和解释力。(3)视角创新: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框架拓展至团队层面,探讨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团队层面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框架延伸至团队层面,揭示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权变影响团队创新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丰富了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在团队层面的相关研究,也拓展了压力交互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性。
王超[4](2021)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部分创业企业属于小微型企业,其在增加就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增长方面贡献显着。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新创企业都面临着高失败风险,并处于经济收益高度不确定的困境中。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创业失败率高达90%,在创业5年内倒闭的企业占70%。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快速识别良好的商机并获得所需资源以获得良好绩效和实现企业生存与成长,仍是一大难题。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获得创业成功,创业者们必须对潜在的新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保持高度警觉性。因此,提高创业警觉性是促进新创企业发展和获取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以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解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揭示创业警觉性在新创企业绩效提高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创业警觉性的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学界缺乏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认为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通过搜索、过滤和解释信息影响创业警觉性,并且该过程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进一步调节。从微观认知和宏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探究创业者认知结构和环境动态性在创业警觉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次,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解释创业警觉性的概念以及高警觉性创业者的特质,但关于创业警觉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以揭示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黑箱”。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索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解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一构建创业警觉性前因研究的理论模型,试图解决“创业者认知结构如何影响创业警觉性”以及“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创业者认知结构和创业警觉性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权变理论,研究二引入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中介变量和一个权变因素环境动态性,构建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试图揭示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和边界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本研究共提出26条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来自463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并得到以下实证结果。研究一结果表明,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对创业警觉性存在积极影响,并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与创业警觉性的关系。一方面,认知柔性水平高的创业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搜索机会和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尤其当环境动态性高时,认知柔性高的创业者通过其灵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搜索,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强。另一方面,认知复杂性使创业者处理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使企业能够迅速吸收新信息和知识以帮助企业克服认知惯性,这将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外部市场变化,提高创业警觉性。当环境动态性高时,高认知复杂性可以使创业者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信息更加敏感,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加强烈。研究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实现新创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创新,提高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创业警觉性的搜索和扫描维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二,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警觉性的创业者对环境中信息和资源的搜索、联接和评估能力更强,这有助于提高创业拼凑。通过拼凑创造的主观知识和解释可以让组织理解资源及其组合如何提供特定的生产性服务和机会,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第三,创业警觉性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创业警觉性使创业者对环境中商业要素变化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促进创业者对环境中的商业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进而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第四,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第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创业拼凑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机会,使创业者能够持续参与创业活动。善于进行创业拼凑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不稳定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企业绩效。第六,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动态的环境中,警觉性高的创业者能够感知到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变化,并挖掘出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或商业元素之间潜在的联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包括:(1)极大地拓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理论研究,完善了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2)系统地探索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创业警觉性如何通过创业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补充了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指明方向。(3)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拓展到战略决策领域,探索创业警觉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从战略决策的视角扩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范畴,增强了创业警觉性对创业管理实践的解释力度。(4)探索环境动态性在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机制中所起的权变效应,有助于加深对外部环境因素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解,揭示新创企业绩效提升机制,为创业理论发展和实践管理指明方向。
李松蔓[5](2021)在《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际是语言较为基础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和表达主观意愿。表达交际语义的语言结构位于词库的底层,是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较为基础的语言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旧事物的更替,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具有交际义的语言结构数量增多、语义结构趋于复杂。汉语交际域词元结构复杂,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于词元系统中,不同语义类型的词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随着语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显现程度,使得汉语交际域词元系统的语义结构不断变化。确立交际域语义范围、将词元进行准确的划分、建立交际域词元库,并对交际域词元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清晰地展现交际域词元内部的语义结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语言信息结构为理论基础,以认知语义框架、词元结构、框架元素、原型范畴等理论为依据,对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圈定词元范围,对从语料库中收集的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从上至下构建一个从框架域——框架分域——框架类——框架式的层级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并抽象得出其认知语义框架元素;最后,基于词元及框架元素分析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各交际域词元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结构,将交际域词元认知语义框架划分为一个由2个框架分域、8个框架类、30个框架式组成的层级认知语义框架,通过该层级认知语义框架我们可以将不同语义结构的交际域词元建立起系统的纵向语义联系;其次,在构建好的认知语义框架中,我们对交际域框架式进行探究,抽象出若干认知语义框架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在语境中的语义地位,将这些元素划分为核心框架元素和非核心框架元素。最后,基于框架元素,依照交际域词元内部信息流动的方向,将交际域词元分为单向交际域词元和互向交际域词元两个语义范畴,这两个语义范畴都是以某一词元作为原型语义范畴,向四周不断扩散发展的开放语义范畴。虽然交际域内词元数量多样,语义结构相对复杂,但词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语义联系。本文尝试将认知语义和信息结构融入认知语义框架模型中,通过构建全新的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模型,梳理不同交际域词元之间的语义联系,寻找一种新的研究角度,着力探索框架语义分析的新方法。
范宁雪[6](2021)在《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文中研究指明
高慧芳[7](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张金艳[9](2020)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诸多挑战,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传统创新方式之外,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方式,以其独有的优势被企业所认可。但是,企业要不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何时创新?以及如何创新?等问题一直未被解决。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者,为了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常常向咨询公司、合作伙伴、朋友等进行咨询,以期获得更多的建议和信息来帮助他们决策。那么,高管团队的这种建议寻求行为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制定有何影响?很值得思考。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以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紧紧围绕“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问题,深入探讨行为视角下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研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借助三个典型公司探寻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初始研究命题。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提出更细化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最后,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问卷设计、小样本调研,通过正式问卷发放来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一系列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有效地检验和论证。根据有效的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包括:第一,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具体地,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均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但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二,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解释所起的中介作用不同。具体地,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能够通过提升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机会解释,进而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但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威胁解释负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另外,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矛盾解释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负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第四,环境动态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强度不同。相较于外部建议寻求,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高管团队行为视角出发,探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联机制,超越了以往仅用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或个人层面的相关属性特征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第二,从辩证视角出发,将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划分为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和矛盾解释,弥补了仅从极端维度(机会解释和威胁解释)考虑战略行为的遗憾;第三,提出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通过其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过程。最后,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启示,并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所要研究的内容。
申曈[10](2020)在《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儿童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国家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儿童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医院对生命的承载,秩序的建立是重中之重,导视系统是决定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儿童医院所面对的群体较为特殊,不止有陪护家长、医护人员等成年人,还有心理生理尚未成长成熟的儿童,对儿童的关注和引导也必不可少。交互设计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传统设计理论、工程学科的知识和可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学科。它不止关注于外观和功能,更关注于难以观察和理解的行为,最终目的是使产品更好地为人服务。本文以儿童医院导视系统为研究对象,将交互设计理念应用在导视系统设计当中,形成“人-产品-环境”三者的交互体系,运用交互设计中的理念、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成型化、系统化的梳理。交互设计理念下的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研究,创新点在于拓展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理念,对导视系统设计进行设计理念革新,为导视系统设计提供新思路。论文通过五个部分表述。第一部分从课题背景展开,阐述儿童医院快速发展的当下导视系统设计需要优化和发展,提出引入交互设计理念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解析导视系统和交互设计相关理论,通过解读交互设计的本质,发现交互设计与导视系统设计的关联性,分析交互设计理念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的优势;第三部分研究儿童医院导视系统,总结医院导视系统层次及构成,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用户群体,指出国内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现存具体问题,分析国际优秀案例,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例参考;第四部分是将交互设计理念应用于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的方法研究。基于前文研究基础,提出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策略、设计内容;第五部分运用课题提出的设计方法,结合北京儿童医院实际情况,对其导视系统进行优化提升设计。
二、专家呼吁:引入新的信息加工思路和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呼吁:引入新的信息加工思路和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App设计团队网络构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具体研究问题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研究现状 |
2.1.1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输入因素相关研究 |
2.1.2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过程因素相关研究 |
2.2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网络构型研究综述 |
2.2.1 网络构型的内涵 |
2.2.2 网络构型的分类 |
2.2.3 网络构型的测量 |
2.2.4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网络构型相关研究 |
2.3 团队重叠网络研究综述 |
2.3.1 团队重叠网络的概念及由来 |
2.3.2 团队重叠网络相关研究 |
2.4 团队过程研究综述 |
2.4.1 信息加工的定义与内涵 |
2.4.2 相似度感知的定义与内涵 |
2.4.3 团队过程相关研究 |
2.5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绩效研究综述 |
2.5.1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绩效的内涵 |
2.5.2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绩效测量维度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
3.1 理论框架与概念模型 |
3.2 研究假设 |
3.2.1 重叠网络中心度的作用 |
3.2.2 单一网络中心度的作用 |
3.2.3 信息加工的作用 |
3.2.4 相似度感知的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2 实验设计 |
4.3 变量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问卷收集情况 |
5.2 变量检验与分析 |
5.2.1 共同方法偏差 |
5.2.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3 组内一致性检验 |
5.2.4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 假设检验 |
5.3.1 主效应检验 |
5.3.2 中介效应检验 |
5.3.3 假设结果汇总 |
5.4 实证结果讨论 |
5.4.1 网络构型作用结果 |
5.4.2 团队过程作用结果 |
5.4.3 中介作用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2.1 理论贡献 |
6.2.2 实践贡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2)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
3.2.2 实地调研阶段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
3.4 本章小节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
4.5.1 乡村聚落景观 |
4.5.2 城镇工业景观 |
4.5.3 山地密林景观 |
4.5.4 田园风貌景观 |
4.5.5 河滩农田景观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3.1 评价体系构建 |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
致谢 |
(3)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和团队创新行为的权变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与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工作不安全感相关研究 |
2.1.1 工作不安全感的内涵 |
2.1.2 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
2.1.4 工作不安全感的作用效果 |
2.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相关研究 |
2.2.1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内涵 |
2.2.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测量 |
2.2.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的影响结果 |
2.3 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
2.3.1 创新行为的内涵 |
2.3.2 创新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2.3.3 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相关研究 |
2.4.1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内涵 |
2.4.2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测量 |
2.4.3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作用效果 |
2.5 调节焦点相关研究 |
2.5.1 调节焦点的内涵和维度 |
2.5.2 个体层面调节焦点的相关研究 |
2.5.3 团队层面调节焦点相关研究 |
2.6 相关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压力交互理论 |
3.1.2 调节焦点理论 |
3.2 工作不安全感与创新行为 |
3.3 工作不安全感与个体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效应假设推演 |
3.3.1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中介作用假设 |
3.3.2 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假设 |
3.4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与团队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效应假设推演 |
3.4.1 团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作用假设 |
3.4.2 共享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假设 |
3.5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
3.5.1 理论模型 |
3.5.2 研究假设汇总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结构及测量研究 |
4.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4.2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量表开发的理论基础 |
4.2.1 基于ERG理论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结构维度 |
4.2.2 基于组合模型的工作不安全感氛围测量 |
4.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内容结构的量化检验 |
4.3.1 量表开发流程 |
4.3.2 初始测量量表形成 |
4.3.3 预调查与量表修订 |
4.3.4 大样本调查与信效度检验 |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5.1.3 测量工具 |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变量信效度与相关性分析 |
5.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2 信效度分析 |
5.2.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 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权变效应分析 |
5.3.1 直接效应检验 |
5.3.2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权变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
6.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6.1.3 测量工具 |
6.1.4 数据聚合检验与统计分析方法 |
6.2 变量信效度与相关性分析 |
6.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2 信效度分析 |
6.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3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权变效应分析 |
6.3.1 直接效应检验 |
6.3.2 团队挑战性-阻碍性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3 团队共享调节焦点的调节效应检验 |
6.3.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
6.4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管理启示与实践建议 |
7.1 合理管理工作场所中的不安全感 |
7.1.1 设置以动力为导向的工作不安全感激励机制 |
7.1.2 避免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 |
7.1.3 及时衡量工作场所中个体和团队的工作不安全感水平 |
7.2 提高挑战性压力应对能力并及时疏导阻碍性压力 |
7.2.1 合理控制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的范围 |
7.2.2 增强应对挑战性压力的能力和信念 |
7.2.3 遵循职业成长发展规律并及时疏导阻碍性压力 |
7.3 针对不同调节焦点的员工和团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
7.3.1 挑选具有长期型促进型调节焦点的个体和团队 |
7.3.2 有针对性地培养员工的情境型促进型调节意识 |
7.3.3 注重激发员工的情境型促进型焦点 |
7.3.4 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方式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工作不安全感氛围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团队成员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团队领导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警觉性 |
2.1.1 创业警觉性的内涵 |
2.1.2 创业警觉性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创业警觉性的相关研究 |
2.1.4 小结 |
2.2 创业者认知结构 |
2.2.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内涵 |
2.2.2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新创企业绩效 |
2.3.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3.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3.3 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创业拼凑 |
2.4.1 创业拼凑的内涵 |
2.4.2 创业拼凑的维度与测量 |
2.4.3 创业拼凑的相关研究 |
2.4.4 小结 |
2.5 商业模式创新 |
2.5.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5.2 商业模式创新的维度与测量 |
2.5.3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4 小结 |
2.6 环境动态性 |
2.6.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6.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 |
2.6.3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6.4 小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认知理论 |
3.1.2 创业过程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权变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2.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3 研究假设 |
3.3.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3.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的实施 |
4.1.3 访谈结果 |
4.2 问卷设计 |
4.2.1 调研对象选择 |
4.2.2 问卷设计过程 |
4.2.3 问卷结构 |
4.3 变量测量 |
4.3.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测量 |
4.3.2 创业警觉性的测量 |
4.3.3 新创企业绩效的测量 |
4.3.4 创业拼凑的测量 |
4.3.5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4.3.6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4.3.7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回归分析 |
4.4.5 结构方程模型 |
4.4.6 Bootstrap分析 |
4.5 预调研 |
4.5.1 创业者认知结构量表检验 |
4.5.2 创业警觉性量表检验 |
4.5.3 新创企业绩效量表检验 |
4.5.4 创业拼凑量表检验 |
4.5.5 商业模式创新量表检验 |
4.5.6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
4.5.7 经验开放性量表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5.2.1 受访者特征 |
5.2.2 受访企业特征 |
5.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共同方法偏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4 无反应偏差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假设检验 |
5.4.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 |
6.1.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6.1.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框架语义学 |
1.4.2 认知语言学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交际义动词词性研究 |
2.2.2 言语行为动词研究 |
2.2.3 交互动词研究 |
2.2.4 交际域动词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
3.1 引言 |
3.2 交际域动词的界定 |
3.3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
3.3.1 构建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层级系统的方法 |
3.3.2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的框架元素 |
4.1 引言 |
4.2 交际域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
4.2.1 交际主体核心框架元素 |
4.2.2 交际对象核心框架元素 |
4.2.3 非通用核心框架元素 |
4.3 交际域非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
4.3.1 时间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2 处所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3 原因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4 结果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5 目的非核心框架元素 |
4.3.6 手段非核心框架元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
5.1 引言 |
5.2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
5.2.1 单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
5.2.2 单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
5.3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5.3.1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
5.3.2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互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
6.1 引言 |
6.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
6.2.1 互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
6.2.2 互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
6.3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6.3.1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
6.3.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
一、剑桥批评传统 |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
二、广告意象批评 |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
一、“泛媒介”的提出 |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决策理论 |
2.1.2 信息处理理论 |
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1 商业模式的起源与内涵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 |
2.2.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相关研究 |
2.3.1 建议寻求的原因 |
2.3.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内涵 |
2.3.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来源与分类 |
2.3.4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 |
2.4 解释的相关研究 |
2.4.1 认知基础研究 |
2.4.2 解释的概念 |
2.4.3 解释的分类 |
2.4.4 解释的影响因素 |
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
2.6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案例设计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DQ公司简介 |
3.3.2 DQ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3.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FZ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FZ公司简介 |
3.4.2 FZ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4.3 FZ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SJ公司简介 |
3.5.2 SJ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5.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跨案例分析与命题提出 |
3.6.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 |
3.6.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解释 |
3.6.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与商业模式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1.1 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联系 |
4.1.3 理论模型构建 |
4.2 假设提出 |
4.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 |
4.2.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4 解释的中介作用 |
4.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4.2.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与结构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测量 |
5.2.2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3 解释的测量 |
5.2.4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因子分析 |
5.3.4 相关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5.4 预调研实施与结果 |
5.4.1 小样本的收集与选择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数据收集与统计 |
6.1.1 调研对象 |
6.1.2 数据收集与选择 |
6.1.3 样本描述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假设检验及分析 |
6.4.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实证分析 |
6.4.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4 解释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7 稳健性分析 |
6.4.8 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讨论 |
7.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结果分析 |
7.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4 解释中介作用的结果分析 |
7.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6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导视系统与交互设计概述 |
2.1 导视系统概述 |
2.1.1 导视系统 |
2.1.2 建筑空间导视系统 |
2.2 交互设计概述 |
2.2.1 交互设计起源与发展 |
2.2.2 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 |
2.2.3 交互设计与认知心理学 |
2.2.4 交互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
2.2.5 小结 |
2.3 交互设计理念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
2.3.1 交互设计核心理念 |
2.3.2 交互设计与导视系统的关联 |
2.3.3 交互设计理念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 |
3.1 医院导视系统 |
3.1.1 医院导视系统层级分析 |
3.1.2 医院导视系统类型分析 |
3.2 儿童医院概况 |
3.2.1 儿童的定义和特征 |
3.2.2 儿童医院发展历史 |
3.3 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用户群体分析 |
3.3.1 儿童患者 |
3.3.2 患儿家长 |
3.3.3 医护人员 |
3.4 国内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现存问题 |
3.4.1 信息标识不成体系 |
3.4.2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
3.4.3 缺乏对儿童的关注 |
3.5 优秀案例分析 |
3.5.1 瓦尔德希伯伦大学医院儿童肿瘤与血液病中心 |
3.5.2 朱莉安娜儿童医院 |
3.5.3 萨尔兹堡LKH儿童医院 |
3.5.4 案例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
4.1 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目标 |
4.1.1 高效的信息传达 |
4.1.2 全面的用户体验 |
4.2 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策略 |
4.2.1 以人为本——关注用户群体及其使用需求 |
4.2.2 环境优化——明确空间引导思路 |
4.2.3 体验拓展——引入新媒介新技术 |
4.3 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要素 |
4.3.1 传统要素 |
4.3.2 新媒介要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优化提升 |
5.1 设计调研 |
5.1.1 医院概况 |
5.1.2 实地调研 |
5.2 导视系统现状分析及问题 |
5.2.1 导视信息缺失和混乱 |
5.2.2 新技术应用尚不完善 |
5.2.3 趣味性元素缺乏 |
5.3 优化提升方案 |
5.3.1 完善功能 |
5.3.2 提升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专家呼吁:引入新的信息加工思路和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App设计团队网络构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 路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和团队创新行为的权变作用机制研究[D]. 刘淑桢.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5]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D]. 李松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D]. 范宁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金艳. 山东大学, 2020(04)
- [10]交互设计理念下儿童医院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 申曈.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