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徐丹丹,石力允,林泽勉,李依庭,姜子德,乔方[1](2021)在《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生产上常用于炭疽病防治的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得到的6株菌中有2株菌可侵染美丽崖豆藤叶片引起褐色病斑;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均高,抑制中浓度(EC50)均小于0.1 mg/L,其中,以咪鲜胺的防效最佳,EC50为0.015 mg/L。【结论】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刘勇,叶鹏盛,曾华兰,孙小芳,何炼,华丽霞,蒋秋平,何晓敏,王明娟,张敏[2](2021)在《豆类炭疽病病原物种类及其发生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炭疽病是重要的世界性植物病害,造成大豆、绿豆等品质变劣,产量损失严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豆炭疽病的发生情况、炭疽菌种类及其特征,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徐杉[3](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认为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张伟珍[4](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牧草和绿肥作物“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cv,Lanjian No.3)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箭筈豌豆新病害小扁豆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entis)炭疽病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小扁豆刺盘孢可引致箭筈豌豆产生典型炭疽病症状,植物叶片及茎秆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呈深褐色。感病植株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41.29%和20.69%,有效根瘤数减少42.25%。发病植株茎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果胶甲基酯酶分别较对照增加33.09%和10.74%;病害未显着影响植物木质素、茉莉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根系木质素、茉莉酸较健株高26.77%和70.34%,而过氧化物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果胶甲基酯酶活性均无显着差异(P>0.05)。2.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2种AM真菌平均推迟病害发生3 d,降低发病率达60.65%,降低病情指数45.37%;显着促进了箭筈豌豆生长及N、P吸收,植物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增加18.44%54.92%,地下生物量增加25.68%84.68%,植物地上部分的N、P含量分别增加58.71%123.58%和20.57%63.58%,根系N、P含量分别增加54.60%109.02%和30.42%107.12%。3.AM真菌可显着增加植物抗性相关酶,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73.5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24.40%,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36.55%,几丁质酶活性增加95.21%;同时显着增加了茉莉酸(105.53%)、水杨酸(40.09%)等信号分子物质含量,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236.80%),降低丙二醛含量(78.57%)。4.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NM-AM中共检测到27871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NM-NMP中共检测到26760条DEGs,在AM-AMP中共检测到34837条DEGs,NMP-AMP中共检测到30193条DEGs。其中在NM-NMP中有1.18%(317条)的差异基因、AM-AMP中有0.73%(254条)的差异基因与几丁质酶类蛋白、过氧化物酶家族蛋白、类甜蛋白家族蛋白等病程相关蛋白的合成与代谢相关。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病原互作(ko04626)、植物MAPK信号通路(ko0401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苯丙烷类生物合成(ko00940)等多个代谢通路。综上,AM真菌可通过促进植物生长,促进N、P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酶活性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提高宿主植物清除O2.-和H2O2等过氧化物的能力,增强了植物细胞的抗氧化水平,减缓对细胞膜的伤害,从而缓和病原菌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植株造成的损伤。
贵晓荷[5](2019)在《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的优良豆科牧草之一,其中根腐病成为其品质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病的主要病原物是镰刀菌。本文为了探究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控制变量法测定了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光照和p H值等6种不同培养条件对4种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孢子形成与萌发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的发病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的7株待测菌株是由草地保护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主要来源于甘肃民乐、临泽、永昌、定西等紫花苜蓿种植地。通过对菌株进行形态学的鉴定,结果表明7株菌株主要分为以下4个种,菌株LZ10、LZ22、LZ30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株YC21、YC32为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DX27为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菌株ML11为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2.不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OMA与PDB上产孢较多,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和2535℃,最适p H范围分别为7.010.0和6.08.0;最适碳源分别为乳糖和蔗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和甘氨酸;光照对该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无显着影响(P<0.05)。锐顶镰刀菌在W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或SNA上产孢较多;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30℃,最适p H范围分别为6.08.0和7.011.0;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蔗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甘氨酸和硝酸钾,完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茄腐皮镰刀菌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或CMC上产孢较多;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和3035℃,最适p H分别为6.08.0和5.06.0;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乳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钾;持续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持续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该菌产孢。接骨木镰刀菌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且产孢最多,在CMC液体培养基上也产孢较多;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25℃,最适p H分别为8.0和7.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果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钾;光照对该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05)。3.孢子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镰刀菌在3种液体培养基上培养7 d时均可产生大、小分生孢子,其中尖孢镰刀菌与茄腐皮镰刀菌在培养7 d时均可产生厚垣孢子,而锐顶镰刀菌与接骨木镰刀菌在在培养7 d时均未产生厚垣孢子。尖孢镰刀菌在PDB上产生的大小分生孢子数量均显着(P<0.05)多于SNA与CMC,在SNA上产生的厚垣孢子数量最多;锐顶镰刀菌在PDB上产生的大分生孢子数量最多,在SNA上产生的小分生孢子数量最多;茄腐皮镰刀菌PDB上产生的大分生孢子数量最多,在SNA上产生的小分生孢子数量最多,在SNA上产生的厚垣孢子数量也较多;接骨木镰刀菌在CMC上产生的大分生孢子数量最多,在PDB上产生的小分生孢子数量显着(P<0.05)多于SNA与CMC。4.孢子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液体培养基中,4种镰刀菌的分生孢子在培养448 h时均有一定幅度的萌发,而且从048 h的孢子萌发率均依次逐渐增加。4种镰刀菌的大、小分生孢子在SNA上培养1248 h时的孢子萌发率显着(P<0.05)大于其他培养基处理下的孢子萌发率,其次在PDB上孢子萌发也较多。SNA(合成低营养琼脂培养基)、CMC(液体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PDB(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3种液体培养基处理的孢子萌发率均高于对照及其他3种碳源培养基,SNA处理的孢子萌发率始终高于其他培养基,说明合成低营养琼脂培养基能够显着(P<0.05)促进镰刀菌孢子的萌发。
李沐慧[6](2016)在《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文中认为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属一年生草本,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人类提供了植物蛋白和油脂。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国,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病虫害的发生也相对严重,而且每年大豆病害给世界上各大豆种植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时可达到30%以上的产量损失。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之一,在不同年度均有病害流行,因此本研究对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鉴定,旨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大豆病害的可持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春播大豆区病害调查及种类鉴定结果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因此本试验对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大豆病害进行采集和病原物鉴定。采集时间分别于大豆苗期、生长盛期和收获期,详细记录和拍摄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及显微图片,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手段对大豆病害病原种类进行鉴定。研究发现和鉴定到大豆病害21种,其病原物分别隶属于19属32种和33变种,以真菌病害为主,如分离到7种镰孢菌引起的大豆幼苗根腐病和5种炭疽菌引致的炭疽病等,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虽然种类少,但是危害比较严重;大豆苗期常见的病害有5种,生长盛期有11种,生长后期5种。2.东北地区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度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15年全生长季对东北三省13市、15个县/区的大豆田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常见20种病害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是大豆根腐病,三省平均的病情指数为49.81,发病率98%;其次是大豆胞囊线虫病,平均病情指数46.53,发病率82.67%;叶部病害以大豆霜霉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平均病情指数33.01,发病率64%,其次褐纹病发病率在叶部病害中最高,达70%,但病情指数略低为18.61。大豆细菌性角斑病有演变成主要病害的潜在风险。个别病害如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发生仍较为严重。少数病害仅在单独省份地区发生。本研究明确了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种类、病原物类型并对大豆病害的发生严重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孙劲,徐彪,周长彬[7](2004)在《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文中指出作者2003年4月至2004年10月间对西昌地区豆科植物上的炭疽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在三种不同的豆科植物上鉴定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des(Penz)Sacc和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er&Bishy。
二、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豆类炭疽病病原物种类及其发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
2 兰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hlorophyti) |
3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4 毁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 |
5 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 |
6 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
7 剪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liviae) |
8 短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brevisporum) |
9 展望 |
(3)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4)丛枝菌根真菌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箭筈豌豆概述 |
2.2 炭疽病 |
2.2.1 刺盘孢分类 |
2.2.2 炭疽病研究情况 |
2.3 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 |
2.4 丛枝菌根(AM)真菌调控植物抗逆分子机理 |
2.5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三章 炭疽病对箭筈豌豆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根瘤数及病情指数 |
3.2.2 箭筈豌豆生物量 |
3.2.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3.2.4 木质素含量 |
3.2.5 茉莉酸含量 |
3.2.6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 |
3.2.7 果胶甲基酯酶活性 |
3.2.8 根瘤菌和病原菌对箭筈豌豆各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AM真菌对箭筈豌豆生长及炭疽病的调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炭疽病发病情况 |
4.2.2 箭筈豌豆生物量 |
4.2.3 AM真菌侵染率及侵染强度 |
4.2.4 植物N、P含量 |
4.2.5 植物组织POD、CAT活性 |
4.2.6 植物组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 |
4.2.7 AM真菌、病原菌对箭筈豌豆各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AM真菌调控炭疽病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转录组测序 |
5.2 结果 |
5.2.1 植株生长指标 |
5.2.2 几丁质酶及其他防御酶活性 |
5.2.3 茉莉酸、水杨酸含量 |
5.2.4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5.2.5 不同处理间箭筈豌豆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6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与课题 |
致谢 |
(5)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概述 |
2.2 紫花苜蓿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病害的种类 |
2.2.2 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
2.2.3 根腐病的种类 |
2.2.4 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 |
2.2.5 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
2.3 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害流行规律 |
2.4 环境因素对苜蓿根腐病的影响 |
2.4.1 温度 |
2.4.2 水分、矿质元素 |
2.5 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设备与仪器 |
3.3 病原菌菌株的活化 |
3.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5 镰刀菌的不同培养条件研究 |
3.6 镰刀菌的孢子形成与萌发 |
3.7 指标测定及方法 |
3.8 数据统计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结果 |
4.2 镰刀菌的不同培养条件的研究 |
4.2.1 固体培养基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2 液体培养基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3 碳源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4 氮源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5 温度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6 光照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2.7 pH值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4.3 镰刀菌的孢子形成与萌发 |
4.3.1 不同培养基对孢子形成的影响 |
4.3.2 不同培养基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结果 |
5.2 镰刀菌的不同培养条件研究 |
5.3 不同培养基对镰刀菌孢子形成的影响 |
5.4 不同培养基对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豆病害研究进展 |
1.1 大豆病害研究现状 |
1.1.1 大豆主要的病害种类 |
1.1.2 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动态 |
1.2 植物病害分类鉴定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方法 |
1.2.2 分子生物方法 |
1.3 植物病害调查内容及方法 |
1.3.1 病害调查内容 |
1.3.2 病害调查方法 |
第二章 大豆病害的病原种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根部、茎基部寄生性病害 |
2.2.2 大豆叶部病害 |
2.2.3 大豆茎秆、豆荚部病害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病害的发生严重度调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与采集地点、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1.3 大豆病害种类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种类及发病特征 |
3.2.2 不同地区大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3.2.3 东北三省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大豆病害发生现状及趋势 |
4.2.2 大豆种植对大豆病害发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7)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葛藤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 (Penz) Sacc) |
2.1.1 症状 |
2.1.2 病原菌 |
2.2 大豆炭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 (Penz) Sacc) |
2.2.1 症状 |
2.2.2 病原菌 |
2.3 豇豆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er&Bishy) |
2.3.1 症状 |
2.3.2 病原菌 |
3 结论和讨论 |
四、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J]. 徐丹丹,石力允,林泽勉,李依庭,姜子德,乔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4)
- [2]豆类炭疽病病原物种类及其发生研究进展[J]. 刘勇,叶鹏盛,曾华兰,孙小芳,何炼,华丽霞,蒋秋平,何晓敏,王明娟,张敏. 微生物学通报, 2021(11)
- [3]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4]丛枝菌根真菌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影响[D]. 张伟珍. 兰州大学, 2019(09)
- [5]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贵晓荷. 兰州大学, 2019(09)
- [6]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D]. 李沐慧.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7]西昌地区豆科植物炭疽病的鉴定[J]. 孙劲,徐彪,周长彬.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