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电子电路及维修知识讲座(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扬[1](2021)在《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EN 50129是铁路信号领域中对安全相关电子系统验收及批准的要求作出定义的第一个欧洲标准,该标准中安全完整性部分的有关概念和定义基本继承了国际功能安全标准IEC 61508,而后者关于硬件安全完整性的定量预计问题,主要给出了“硬件安全完整性的结构约束”和“由随机硬件失效引起的安全功能失效概率的计算(目标失效量)”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但具体应用于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IEC 61508所直接面向的系统多为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实现安全防护功能的安全相关系统,此类系统具有与EN 50129所面向的集控制、安全保障于一身的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显着不同的特点,这使IEC 61508中有关目标失效量的计算公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安全完整性的预计;二是可靠性参数数据缺乏、现场失效数据反馈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参数不确定性已成为影响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结果最主要的原因,而结构约束的路线1H并未对不确定性作出要求,路线2H虽然规定了对失效数据不确定度的分析以及目标结果置信度的衡量,但并未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法。基于此,在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硬件安全完整性定量预计方法、共因失效定量评估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并总结IEC 61508与EN 50129所面向的安全相关系统在结构、所实现功能、危险侧判定等方面的差异性,以此分析了 IEC 61508提供的目标失效量计算公式在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中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常见冗余结构的目标失效量量化模型,研究认知不确定影响下共因失效因子β的估算方法,并最终提出了参数不确定性影响下硬件安全完整性的预计方法。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目前多数文献并未研究IEC 61508提供的目标失效量计算公式适用性的现象,首先讨论了操作模式判定、目标失效量PFH、结构约束等IEC 61508中与硬件安全完整性相关的一些概念及定义的不足与局限性;然后从系统安全相关功能特点、系统功能边界及对象特点、实现安全保障的方式及策略、危险失效判定原则等四个方面逐一比较IEC 61508所面向的安全相关系统(S1类)与EN 50129所面向的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S2类)间的差异性;最后重点研究了 1oo2和2oo2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冗余结构对S1、S2两类系统的安全性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为IEC 61508中推荐的目标失效量计算公式在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中的适用性提供了评价依据。(2)针对传统方法构建复杂冗余系统的安全性模型过程繁琐、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冗余结构THR量化模型,采用该方法构建了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常见三种冗余结构双机热备(1oo2)、二乘二取二(2×2oo2)、三取二(2oo3)的动态故障树模型,求解得到每种结构的THR计算公式。同时,针对既有灵敏度分析方法每次仅允许一个参数发生变化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灰关联的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为相互影响的参数的敏感性判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评价策略。(3)针对β因子确定过程中由分析人员评分的主观性导致的认知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β因子估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证据理论中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表示各专家对β因子不同取值区间的信任程度,采用证据合成规则融合不同专家的评估意见,有效降低了认知不确定性对β因子估算结果的影响。同时,针对传统证据合成规则合成证据时可能产生与直觉相悖的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折扣系数的证据理论合成方法,示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证据合成方法,能快速收敛于所识别的目标基元。(4)针对参数不确定性对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结果影响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分析法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解决其中参数概率分布已知类型的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以结果达到95%的置信度来判定结构所满足的SIL,有效弥补了单一固定结果未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缺陷。其次,针对蒙特卡罗分析法难以处理参数概率分布未知类型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数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同时,考虑到传统模糊结果评价方法存在可能再次引入认知不确定性、未能从置信度角度评价模糊结果等不足与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测度理论与符合性概率的模糊结果评价方法,示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且模糊评价结果较蒙特卡罗分析法评估的结果更为保守。最后,针对模糊数隶属函数可能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数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采用NSG可能度法计算结果满足不同SIL的可能程度,并以示例证明了区间数更适合处理高度不确定性影响下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问题。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志敏[3](2020)在《煤矿井下4G+5G融合调度通信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产业规模巨大,战略地位突出。近两年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大力支持智慧矿山建设,全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要求以5G通信、先进控制技术为牵引推进智能煤矿建设,实现煤炭开采“无(少)人化、减损化”变革,已成当前煤炭行业改革趋势。本文聚焦煤炭行业政策引领趋势以及井下作业的实际需求,研究依托“超高速率、超低延迟、超高可靠性”等优良特性的井下5G网络打造智能矿井,进一步促进智能综采面、智慧运输面、智慧掘进面等方案落地,探索5G趋势下的智慧矿山应用。本文根据长期规划和井下移动通信应用的需要,建设进行井上地面5G信号覆盖以及万兆环网升级和井下的5G覆盖,以支撑下一步智能化工作面的改造应用。通过分期建设,实现成本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通过子帧比参数的调整,实现网络上下行带宽比例的分配,满足井下工业环境中上行带宽大下行带宽小的需求,充分将5G网络的大带宽特性应用在煤矿环境中。多接入边缘计算平台,通过与运营商网络结合,进一步减少用户业务交互的端到端时延;通过业务数据本地化处理,进一步增强用户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NB-Io T直接部署于现有LTE网络,应用于小数据量的远距离传输。通过在原有传感器基础上加装NB-Io T通信模组进行改造,实现井下传感器的全无线接入,解决传统传感器安装维护中的痛点,提高整个监测系统的可扩展性。
邓大辉[4](2018)在《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研究》文中指出广东省正积极推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中高职三二分段项目中的通信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职业教育政策进行解读,对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探求广东省中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目标定位与内容结构的特色。三二分段课程衔接不但目标在层次上呈现一体化、在定位上更具有明确性的特点;同时,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体系在组织架构方面体现出均衡性与灵活性、在整合方面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笔者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走访试点学校,并分析现有部分文献,发现很多试点学校通信技术专业在实施课程衔接方案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仍然得不到有效实施,如课程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衔接、课程设置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现有课程标准无法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有效指导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对接学校之间沟通不到位(2)人才培养规格分析脱离实际(3)衔接体系缺乏有实效性的顶层设计。因此,中高职院校间应加强交流,根据“职业带”理论对人才的规格进行合理分析,同时有关部门尽快拟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制定统一的职业核心能力标准等,这些都是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内容。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是制定完善的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方案的基石,因此,本文以通信工程技术员岗位为例进行剖析,针对其不同的能力模块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式,设计课程衔接方案。
王冠希[5](2020)在《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北区装配式公厕项目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党的十九大以来“厕所革命”的推进,城市建设中对新建公厕的设计研究愈演愈烈,而目前传统公厕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以致很难在城市更新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传统公厕主要注重经济性和效益性,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拆除重建的现象频繁出现,且单一的功能服务难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何让公厕的建设更具高耐久性和节能环保性,如何让公厕提供更加综合全面和人性化的服务,从而适应当前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环境,这是本文研究的目标。从20世纪开始,建筑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该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新型装配式房屋的研究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代化的建造体系对于公厕建设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在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公厕建设领域尚未有系统的应用。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通过技术应用的研究方法,将新型现代化公厕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了建筑工业化在公厕建设中的运用,提出了装配式建造技术工法针对公厕的对应转换,研究了装配式模块化技术在公厕建设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结合直接参与的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设计项目对研究进行了实际建造的论证。本文主要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梳理了国内外公厕的设计研究以及建筑工业化体系下相关的装配式建造技术,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当前传统公厕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而形成的研究报告,这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三章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策略,是对公厕新的功能需求的回应;第四章主要阐述装配式公厕各部品的设计要点和建造技术,是对于公厕现代化建造体系的研究;第五章是基于以上研究的实际应用,通过所参与的南京市江北区两个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建造作为研究的反馈与补充;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附录主要为本文应用案例的相关技术图纸。本文共61000余字,图表152张。
于峰[6](2020)在《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突发公共事务具有发生时间的偶然性、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性等特点,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严重危害,政府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来解决问题。鉴于突发公共事务通常发生在比较极端条件下,很多时候难以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现场的情况,处于远距离的指挥中心难以准确获得现场的音视频数据,无法针对实际情况及时传达处理决策,因此,需要综合应用各种通信信道、采集手段完成外部接入和数据传输,本文提出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设计一套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本文首先探讨了移动可视指挥系统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情况,针对目前应急场景下的缺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相关开发技术、功能需求、技术选型以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选型论证,以实战性、实用性、易用性为出发点进行系统搭建。系统主要功能不仅包括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三端多路双向语音视频传输、多通道视频传输、多方式视频显示,还能提供铁锂电池欠压、过充、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还可以提供无线路由功能、照明功能以及为外部设备充电功能。文章明确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系统主要由中心设备和终端设备组成。其中,中心设备主要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音视频处理单元和录播服务器;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设备箱端设备和前端设备,设备箱端设备主要由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接收单元、音视频处理单元和通信控制单元组成,前端设备主要由COFDM发射单元组成。文章重点对系统硬件和会议控制软件(MCS)进行详细设计,明确了系统部署架构。然后对系统前端设备、指挥中心、单兵前端等部分进行了实现。最后对系统软硬件部分进行了测试,验证系统可以发布上线和应用。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先进的双向音视频应急平台,采用卫星、公网、3/4G、专网等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技术,同时提供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能够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等应急环境下召开远程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具备双向音视频传输、决策判断、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为应急现场、指挥中心及现场救援人员提供各种技术保障,满足现场救援需求,为国家实施防灾减灾措施和制定减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嵇妮娅[7](2019)在《微波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提高质量,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作者对国内外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因工艺装配复杂,质量管理水平发展参差不齐,质量管理多为事后检测模式,耗时耗力,检验成本高,产品品质很难保证。本文首先介绍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定义与概念,以及质量管理理念的发展历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包括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六西格玛管理、PDCA管理、零缺陷管理等;接着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户反馈、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该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现状,查找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探讨了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办法以及针对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同时,介绍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装配工艺——共晶焊和引线键合工艺原理和控制方法,针对引线键合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重要性,对该工序开展SPC统计控制,通过统计过程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后提出改善方向及具体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希望对微波半导体集成电路组装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所帮助。
朱飞龙[8](2017)在《高速公路控制箱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控制箱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它能够辅助监控设备完成高速公路监控任务,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控制箱只有人为的定期巡检,不能实时掌握控制箱状态并且耗费人力资源。针对目前的不足,本论文设计了针对控制箱的监控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控制箱的电压、电流、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并通过以太网络通讯实时传送至监控中心,以预防事故发生。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设计了基于STM32F429的监控系统,包括电参量测量、温湿度测量等模块,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的测量;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采用了基于DSM-300的RFID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对维修人员在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2)针对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电参量测量方法的频谱泄漏、相位误差比较大的问题,采用了基于Hanning窗改进相位差校正法进行了改进,减小频谱泄漏,降低相位误差,提高测量精度。3)设计了远程监控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包括电参量测量、温湿度测量、以太网通讯等模块,可以实现对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参数的采集以及数据的远距离传输。4)对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和数据对比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对高速公路控制箱进行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
姚清涛[9](2016)在《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政府实施了“工业互联网”战略。为了适应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强国战略。互联网+制造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信息产业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提升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论文以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海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综合法,对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阐明了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上海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提升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梳理了信息产业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二,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上海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三大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外部环境影响创新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相对缺乏。第三,分析影响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第四,运用线性综合法,揭示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第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构建官产学研协作创新系统、选准发展重点和关键技术、模仿创新和再创新、建立开放式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凯[10](2015)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促进了新能源的研究与发展。而风能这种绿色环保能源随着对新能源的日益需求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主要表现在利用风力发电。现今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发电成本逐渐降低,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例如:重心不稳、必须有偏航装置、噪声污染严重不利于应用在城市中、叶片不受交变的重力应力作用使得机器使用寿命短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而垂直轴风机恰恰能克服这些缺点,因此垂直轴风力机慢慢地进入了国内国际新能源专家和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而言,自启动能力差和风能利用率低两个缺点导致它的发展缓慢。本文以搭建的小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为研究目标,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为主要目的,在理论分析上,首先对垂直轴风机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分析叶片在运动圆周上每个位置的受力情况得到在启动和运行两个状态下桨距角的最佳变化情况。在风机硬件设计上,本文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和步进电机的组合作为叶片的独立变桨系统,涡轮蜗杆减速机的自锁功能和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式能更好地把握对桨距角的控制。最终在Matlab和构建的小型H型垂直轴风机中,通过仿真和实际的实验数据两方面共同验证变桨距理论的合理性。
二、基础电子电路及维修知识讲座(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础电子电路及维修知识讲座(一)(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硬件安全完整性定量预计方法 |
1.2.2 共因失效定量评估方法 |
1.2.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IEC 61508与EN 50129关于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的若干差异分析 |
2.1 IEC 61508有关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的若干问题分析 |
2.1.1 操作模式的判定问题 |
2.1.2 “PFH”的模糊性与局限性 |
2.1.3 结构约束的不足之处 |
2.2 IEC 61508与EN 50129所面向安全相关系统的差异性分析 |
2.3 1ooN和NooN(N≥2)结构对S1、S2类系统安全性的作用分析 |
2.3.1 失效模式划分 |
2.3.2 S1类系统 |
2.3.3 S2类系统 |
2.4 PFH计算公式在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中的适用性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DFT的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常见冗余结构THR量化方法 |
3.1 相关概念 |
3.1.1 动态故障树 |
3.1.2 灰关联分析法 |
3.2 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常见冗余结构THR量化模型构建 |
3.2.1 基于DFT的冗余结构THR量化方法 |
3.3 基于灰关联的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3.4 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中的不确定性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共因失效因子估算方法 |
4.1 基本概念 |
4.1.1 评分表法估算β |
4.1.2 D-S证据理论 |
4.2 D-S证据理论在β因子估算中的应用 |
4.2.1 评分表法估算β因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4.2.2 基于改进折扣系数的β因子证据融合方法 |
4.3 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1 相关概念 |
5.1.1 蒙特卡罗分析法 |
5.1.2 模糊理论 |
5.1.3 区间分析基础 |
5.2 参数概率分布已知类型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2.1 基于MCA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2.2 案例分析 |
5.3 参数概率分布未知类型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3.1 基于模糊数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3.2 基于区间数的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 |
5.4 不同方法预计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煤矿井下4G+5G融合调度通信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煤矿井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1 煤矿井下网络建设目标 |
2.1.1 网络现状 |
2.1.2 建设必要性 |
2.1.3 建设目标 |
2.1.4 建设依据 |
2.1.5 建设原则 |
2.2 煤矿井下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
2.2.1 综采方面 |
2.2.2 检修方面 |
2.2.3 协同管理方面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井下基于4G+5G融合调度通信网络及应用 |
3.1 山源云平台 |
3.2 基于4G+5G融合通信系统设计 |
3.2.1 方案设计 |
3.2.2 融合通信平台 |
3.2.3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部署 |
3.2.4 PTN网络 |
3.2.5 井下基站部署 |
3.2.6 网络安全 |
3.2.7 IoT管理平台 |
3.2.8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
3.3 后续基于5G的煤矿主要业务场景设计 |
3.3.1 5G助力建设智慧综采面 |
3.3.2 远程故障诊断、5G+智能掘进 |
3.3.3 井下运输的无人驾驶 |
3.3.4 井下巡检和安防 |
3.3.5 基于5G传输的变电所远程控制 |
3.3.6 巡检机器人 |
3.3.7 5G助力主运胶带 |
3.3.8 检测系统无线化 |
3.3.9 4K摄像仪应用 |
3.3.10 基于5G的远端控制接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测试 |
4.1 测试设备及规范 |
4.2 综采区测试-掘进机未阻挡测试 |
4.3 综采区测试-掘进机阻挡测试 |
4.4 综采区测试-结论 |
4.5 大巷测试-两辆车阻挡测试 |
4.6 大巷测试-测试 |
4.7 大巷区测试-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原因 |
一、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亟待优化 |
三、学生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
二、关于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定义 |
一、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 |
二、职业核心能力 |
三、通信技术专业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目标 |
第二章 中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三二分段课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
第一节 中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三二分段课程的亮点 |
第一,课程目标层次分明 |
第二,学校对学生就业定位比较清晰 |
第三,在课程结构上更加均衡和灵活 |
第二节 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存在问题 |
第一,教学管理模式滞后 |
第二,教学场地和设备不配套 |
第三,课程内容的融合性有待完善 |
第四,设定内容缺乏连贯性 |
第三节 中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的改革方向 |
一、做好现代职教体系顶层设计蓝图,优化中高职衔接政策环境 |
二、继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中高职衔接的经费保障机制 |
三、校企结合,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标准 |
第三章 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方案 |
第一节 深入分析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
一、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调研情况 |
二、图示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结构 |
第二节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课程人才培养模式 |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 |
二、课程体系的结合 |
三、课程内容的融合 |
四、招生与转段升学 |
五、教学与学生管理 |
第三节 通信技术专业三二分段课程目标的衔接 |
一、课程总体目标 |
二、分科课程目标 |
第四节 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三二分段课程内容的衔接 |
一、有关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
二、有关职位专业能力的培养 |
三、有关岗位通用技能的教育 |
第五节 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方案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研究(访问题目) |
附录二 通信技术专业三二分段的课程结构与名称(部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北区装配式公厕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现状及研究结果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公厕的基本问题 |
2.1 传统公厕的现状调研 |
2.1.1 传统公厕的基本信息调研 |
2.1.2 传统公厕的运营现状 |
2.1.3 新建公厕的增值服务需求 |
2.2 传统公厕的建造方式 |
2.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方式 |
2.2.2 砌体结构建造方式 |
2.3 传统公厕的可取之处 |
2.3.1 导视标识设计 |
2.3.2 增值服务设计 |
2.3.3 信息服务系统 |
2.3.4 集中管理运营模式 |
2.4 传统公厕存在的问题 |
2.4.1 配套基础设施不足 |
2.4.2 低质量的厕所运营管理 |
2.4.3 厕所服务功能单一 |
2.4.4 不可持续性的建造方式 |
2.5 装配式模块化技术应用于公厕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
2.5.1 装配式模块化技术基本定义 |
2.5.2 装配式模块化技术特点与公厕建设的特性相吻合 |
2.5.3 装配式模块化技术优势引领公厕建设的可持续性 |
2.5.4 装配式模块化公厕建设的应用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及其功能模块设计 |
3.1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工作原理 |
3.1.1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 |
3.1.2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工作流程 |
3.2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
3.2.1 男厕功能模块设计 |
3.2.2 女厕功能模块设计 |
3.2.3 第三卫生间功能模块设计 |
3.3 新型装配式公厕综合服务系统拓展功能模块设计 |
3.3.1 宠物厕所功能模块设计 |
3.3.2 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功能模块设计 |
3.3.3 医疗救护功能模块设计 |
3.3.4 自助洗衣功能模块设计 |
3.3.5 自助银行功能模块设计 |
3.3.6 自助充电功能模块设计 |
3.4 功能模块组团方式 |
3.4.1 独栋式组团 |
3.4.2 庭院式组团 |
3.4.3 联排式组团 |
3.4.4 序列式组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装配式部品设计 |
4.1 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部品构成基本原则 |
4.1.1 部品模块化原则 |
4.1.2 部品独立原则 |
4.2 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建造设计基本原则 |
4.2.1 构件分级装配原则 |
4.2.2 构件可维修替换原则 |
4.3 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构件模块设计 |
4.3.1 结构构件模块设计 |
4.3.2 围护构件模块设计 |
4.3.3 内装构件模块 |
4.3.4 集成设备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设计与建造实践 |
5.1 南京市研创园装配式公厕项目设计与建造实践 |
5.1.1 装配式建筑设计 |
5.1.2 装配式建造设计 |
5.2 南京江北市民中心游客中心设计与建造实践 |
5.2.1 装配式建筑设计 |
5.2.2 装配式建造设计 |
5.3 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实践项目创新性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图片来源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需求分析 |
2.1 相关技术分析 |
2.1.1 COFDM技术 |
2.1.2 卫星通信技术 |
2.1.3 视频传输技术 |
2.1.4 Spring技术 |
2.1.5 MySQL技术 |
2.2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4 技术选型分析 |
2.5 其他需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详细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3 系统整体信号流向设计 |
3.4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3.4.1 小型化电源供电系统 |
3.4.2 多路音视频系统 |
3.4.3 系统通信模块 |
3.4.4 系统显示模块 |
3.4.5 设备面板结构 |
3.4.6 核心模块电路 |
3.5 指挥中心MCS系统设计 |
3.5.1 应用架构设计 |
3.5.2 功能模块设计 |
3.6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实现 |
4.1 前端设备实现 |
4.1.1 单兵 |
4.1.2 卫星便携终端 |
4.1.3 前端设备箱 |
4.1.4 遥控器 |
4.2 指挥中心实现 |
4.2.1 多点控制单元 |
4.2.2 MCS软件控制台 |
4.3 部分实现代码 |
4.3.1 登录界面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
4.3.2 会议查询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
4.3.3 新建会议模板代码部分代码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可视指挥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配置 |
5.2 测试过程 |
5.2.1 单兵测试 |
5.2.2 前端设备箱测试 |
5.2.3 MCS软件测试 |
5.2.4 环境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微波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2.1 质量理论 |
2.2 质量管理 |
2.2.1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2.2 质量管理的观念发展 |
2.2.3 质量管理的通用原则 |
2.3 质量控制方法 |
2.3.1 统计过程控制(SPC) |
2.3.2 PDCA管理方法 |
第三章 W公司质量现状分析 |
3.1 W公司简介 |
3.2 W公司生产工艺介绍 |
3.3 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与问题 |
3.3.1 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构架 |
3.3.2 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
3.3.3 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总结 |
3.4 W公司产品制造工艺现状分析与问题 |
3.4.1 产品质量故障数据统计 |
3.4.2 工艺异常现象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W公司质量管理提升与改进 |
4.1 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
4.1.1 完善规章,健全制度 |
4.1.2 完善人员管理 |
4.1.3 完善来料管理 |
4.1.4 完善生产设备管理 |
4.1.5 完善研发设计管理 |
4.1.6 完善文件管理 |
4.1.7 完善流程管理 |
4.1.8 其他措施 |
4.2 制造工艺质量提升 |
4.2.1 制造工艺管理要求 |
4.2.2 制造工艺统计控制方法运用 |
4.3 W公司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
4.3.1 质量管理体系水平提升 |
4.3.2 产品制造工艺能力提升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高速公路控制箱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电参数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难点 |
1.4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1 总体设计方案 |
2.1.1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
2.1.2 MCU选择 |
2.1.3 硬件总体设计 |
2.2 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2.1 电参量采集模块 |
2.2.2 温湿度采集模块 |
2.2.3 RFID识别模块 |
2.2.4 以太网通信模块 |
2.2.5 系统电源设计模块 |
2.2.6 主控制器与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电量参数测量方法 |
3.1 基于DFT的电参量测量 |
3.1.1 交流电参量的信号特征 |
3.1.2 离散傅里叶变换 |
3.1.3 基于FFT的电参量测量算法 |
3.1.4 电压电流有效值测量 |
3.2 频谱泄漏 |
3.2.1 抑制频谱泄漏的方法 |
3.3 基于Hanning窗改进相位差校正法 |
3.3.1 相位差校正法 |
3.3.2 相位差校正法原理 |
3.3.3 基于Hanning窗的改进相位差校正法 |
3.3.4 数值仿真及分析 |
3.3.5 实测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TM32的FFT实现 |
4.1 基于STM32的DSP库简介与环境搭建 |
4.1.1 STM32F4的DSP库简介 |
4.1.2 DSP库运行环境搭建 |
4.2 FFT在STM32中的实现 |
4.2.1 Hanning窗c语言实现 |
4.2.2 相位差校正法的c语言实现 |
4.2.3 FFT在STM32中的实现 |
4.2.4 STM32 DSP库与MATLAB实现FFT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软件整体介绍 |
5.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5.3 软件系统组成部分 |
5.3.1 电参量采集及数据处理模块 |
5.3.2 温湿度采集模块 |
5.3.3 以太网通讯模块 |
5.3.4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监控系统测量实验 |
6.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1.1 HD3345单相电能表检测仪 |
6.1.2 MS6508温湿度计 |
6.2 实验对象及方案 |
6.3 测量数据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学理性分析 |
2.1 信息产业相关概念 |
2.1.1 信息产业的定义 |
2.1.2 信息产业的范围 |
2.1.3 信息产业的特征 |
2.2 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概念 |
2.2.1 技术创新能力 |
2.2.2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2.3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 |
2.3.2 国内技术创新研究 |
2.4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分析 |
2.4.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4.2 产业集群的分析 |
2.5 基于产业链理论的分析 |
2.5.1 产业链的内涵 |
2.5.2 产业链的形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1 上海信息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
3.1.1 上海信息产业发展历史 |
3.1.2 上海信息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3.1.3 上海信息产业子产业发展现状 |
3.1.4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上海入围企业情况 |
3.2 上海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3.2.2 创新产出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3.2.3 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数量不占优势 |
3.3 基于专利地图分析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3.3.1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链 |
3.3.2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技术环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 |
4.1.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1 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 |
4.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3 线性综合法介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选取和标准化 |
5.1.1 数据的选取 |
5.1.2 数据的标准化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熵权系数法的原理 |
5.2.2 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权重 |
5.3 利用线性综合法进行综合评价 |
5.3.1 综合评价值公式 |
5.3.2 利用线性综合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的纵向比较分析 |
5.4.1 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
5.4.2 技术创新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升较慢 |
5.4.3 技术创新扩散能力不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 |
6.1 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口 |
6.1.1 美国率先创新模式借鉴 |
6.1.2 上海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和关键技术 |
6.2 模仿创新和自主再创新有机结合 |
6.2.1 日本分阶段创新模式借鉴 |
6.2.2 上海模仿创新与自主再创新结合路径 |
6.3 构建官产学研协作创新系统 |
6.3.1 芬兰国家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借鉴 |
6.3.2 上海构建官产学研协作创新系统路径 |
6.4 构建研究型开放式创新环境 |
6.4.1 德国研究型创新模式借鉴 |
6.4.2 上海构建开放式创新环境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 |
7.1.1 资源总量投入是前提 |
7.1.2 研发资源投入结构要协调 |
7.1.3 增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
7.2 提升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 |
7.2.1 重视装备升级和改造 |
7.2.2 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
7.2.3 调整技术引进结构 |
7.3 优化技术创新环境 |
7.3.1 明确的产业政策 |
7.3.2 完善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 |
7.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7.3.4 扩大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 |
7.3.5 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新能源利用的背景和意义 |
1.1.2 风能利用的背景和意义 |
1.1.3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应用 |
1.2 国内外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况和趋势 |
1.2.2 国内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3 变桨距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优缺点和分类介绍 |
1.3.1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优点 |
1.3.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理论 |
2.1 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理论 |
2.2 贝茨理论 |
2.3 叶素理论 |
2.4 流管模型 |
2.5 垂直轴风力机特性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受力理论分析 |
3.1 定桨距风机叶片的受力分析 |
3.2 垂直轴风力机的工作原理 |
3.2.1 升力型风机运行原理 |
3.2.2 阻力型风机的运行原理 |
3.3 变桨距理论的受力分析 |
3.3.1 启动状态下的变桨受力分析 |
3.3.2 运行状态下的变桨受力分析 |
3.4 垂直轴风力机的变桨方案的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软硬件设计 |
4.1 小型H型风机硬件设计 |
4.1.1 小型H型风机结构 |
4.1.2 风机独立变桨机构 |
4.2 小型H型风机软件设计 |
4.2.1 STC单片机的介绍 |
4.2.2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4.2.3 控制程度设计 |
4.3 型H型风机实验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基础电子电路及维修知识讲座(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信号安全相关系统硬件安全完整性预计方法研究[D]. 张宏扬.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煤矿井下4G+5G融合调度通信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 张志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研究[D]. 邓大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02)
- [5]新型装配式综合服务型公厕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北区装配式公厕项目为例[D]. 王冠希.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种通信信道的移动可视指挥系统设计[D]. 于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7]微波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 嵇妮娅. 东南大学, 2019(03)
- [8]高速公路控制箱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朱飞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9]上海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姚清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2)
- [10]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D]. 杨凯.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