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清洁灭火剂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郭君[1](2021)在《典型清洁灭火剂抑灾锂离子电池火效力对比研究》文中认为
周莹[2](2021)在《无氟合成泡沫灭火剂制备及与2-BTP协同灭火有效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范如佳[3](2021)在《若干哈龙替代粉末灭火剂的火掐抑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火灾事故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影响。如何高效地扑灭各类火灾,一直是安全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哈龙系灭火剂由于破坏大气臭氧层而被淘汰并禁止使用。因此,研究其他新型高效清洁、环境友好型的灭火剂势在必行。灭火剂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含灭火元素的灭火剂本身,还要研究灭火剂的灭火效率,以及更加深入地研究其抑制机理。基于此,本文从这三方面出发,分别研究了含金属元素、氟元素和磷元素的灭火剂,然后利用火焰传播速度和最短灭火时间来评价其灭火效率,结合详细反应来分析各灭火剂的抑制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通过物理吸热模型来解耦NaHCO3灭火粉末的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2)利用二氧化硅的物理抑制作用和氟元素的化学抑制作用,合成新型含氟二氧化硅粉末灭火剂,并对其灭火效率和机理进行系统分析。(3)利用二氧化硅与水的物理抑制作用和磷元素的化学抑制作用,制备出不同含磷量的干水灭火剂,并且评价其灭火效率,探究其抑制机理。(4)理论研究Fe(C5H5)2对火焰的抑制作用。从NaHCO3灭火粉末入手,利用物理吸热模型计算NaHCO3灭火剂的物理抑制作用。通过实验所测火焰传播速度与模型计算值对比,验证物理吸热模型的准确性。分析NaHCO3在火焰中的分解,确定以NaOH在火焰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其化学抑制作用。并且分析其在不同初始温度与压力下的化学抑制作用。结合粉末在火焰中的有效分解参数,分析粉末粒径对NaHCO3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大小直接影响粉末在火焰中分解的有效NaOH,因此粉末粒径大小会对化学抑制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粒径较大时,粉末抑制机理受热力学控制,抑制效果主要来源于物理抑制作用。当粒径较小时,抑制机理受动力学控制,化学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灭火剂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同样重要,将二者结合可进一步增强灭火剂的灭火效率。将具备化学抑制作用的含F基团与具备物理抑制作用的SiO2粉末相结合,合成新型粉末灭火剂SiO2-F。通过共缩合和酰胺化两步反应过程,将三氟乙酰基(CF3CO)与SiO2相连接,制备SiO2-F粉末。利用最小熄灭浓度和火焰传播速度来评价SiO2-F粉末的灭火效率。SiO2-F粉末均展现出比NaHCO3和SiO2粉末更好的灭火效率。利用热重实验模拟粉末在火焰中分解行为,并分析SiO2-F粉末灭火机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固体物质吸热的物理抑制作用和含F基团湮灭自由基的化学抑制作用。其中物理抑制作用约占总抑制效应的23.1%,是整个抑制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F3CO可以有效地湮灭自由基,尤其可以使OH基快速下降,从而达到抑制火焰的效果。总的来说,SiO2-F粉末的灭火效果是物理抑制和化学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将H3PO4、H2O和SiO2相结合,合成新型含磷干水灭火剂SiO2-P。考虑粉末灭火剂的分散性及均一性,确定SiO2-P粉末的制备条件,并制备四种不同H3PO4含量的SiO2-P粉末。利用油池火扑灭试验,测量SiO2-P粉末的最短灭火时间来评价其灭火效果。结果显示,SiO2-P已具备较好的灭火效果。基于热重实验和GA算法,确定SiO2-P粉末的分解反应方程式和动力学参数。利用SiO2-P粉末的分解机理,模拟其对甲烷/空气火焰传播速度和自由基(H、O和OH)的影响。该粉末通过H2O和H3PO4的协同抑制效应湮灭大量自由基,从而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更进一步,对含DMMP的干水粉末灭火剂SiO2-DMMP在贫燃和正常当量比情况下进行了模拟研究。内液含10%DMMP溶液的SiO2-DMMP灭火剂可以有效地避免DMMP在贫燃时的燃烧增强效应。这是由于H2O的抑制作用可以抵消DMMP的燃烧增强作用。同时在正常当量比情况下,SiO2-DMMP粉末展现出很好的火焰抑制效果。最后以Fe(C5H5)2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Fe化合物的火焰抑制特性。分析Fe(C5H5)2特殊的分子结构,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各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构建Fe(C5H5)2的详细反应机理。利用此机理模拟Fe(C5H5)2对甲烷/空气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温度及火焰中自由基的影响。在化学计量燃烧和富燃(当量比Φ≥1)时,Fe(C5H5)2在火焰中展现出较强的火焰抑制能力。在极度贫燃(当量比Φ<0.55)时,Fe(C5H5)2在火焰中展现燃烧增强作用。在二者之间,随着Fe(C5H5)2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呈现燃烧增强作用,后抑制燃烧。火焰中H、O和OH自由基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趋势。这是由于C5H5等碳氢基团的可燃性与含Fe基团的抑制性相互竞争所致。进一步分析含Fe自由基在火焰中的作用,各种含Fe自由基间存在诸多循环反应且可以相互转化,从而消耗大量O、H和OH自由基。
彭扬[4](2021)在《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汽车将无法满足当今的环保要求,汽车工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符合国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火灾事故。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限制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害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性、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热失控传递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利用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对大尺寸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包括点燃时间、表面温度、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尺寸等典型火灾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外加辐射热流强度和荷电状态对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的影响。第二,通过改造后的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气分析仪(FTIR)对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的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在喷射阶段火焰长达55 cm,其标准化热释放速率值和汽油十分接近。利用热危害评价模型,定量地表征了因热高温和热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危害。发现在电池周围30cm处,热危害随着荷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对于50%SOC以上的电池,FEDtherm的值达到并超过忍受限值1。表明人员会遭受严重的皮肤疼痛和烧伤,且有超过一半人员因为热危害的影响无法成功逃生。而0%SOC电池的影响却十分微弱。FTIR测得的气体成分主要有CO、HF、SO2、NO2、NO和HCl,所有气体浓度都随SOC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毒性气体评价模型,对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毒性危害进行定量计算预测,发现刺激性气体危害要远高于窒息性气体,而且其差异大于一个数量级。FEC最大值为0.8,十分接近临界阈值,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因为气体危害而失去逃生能力。HF和SO2的影响占据了 FEC值的85%以上,表现出远高于其他气体的毒性威胁,在消防救援中需重点考虑。第三,研究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其有效缓解措施。结合电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荷电状态、燃烧火焰和并联条件对热失控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为0.1 min-1,相比于100%SOC基本实验,5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降低了 39.5%。当100%SOC电池组增加点火条件时,热失控传播速度略有变化,仅增加了 1.9%。热失控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电池间的热传导,受火焰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而在并联条件下,传播速度变化显着,热失控传播速度增加了 69.6%,说明在并联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热失控传播风险。基于实验结果,对并联条件下的热失控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使用云母、陶瓷纤维纸和气凝胶板使1#和2#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了 78.2%、80.6%和88.7%。最后,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磷酸铁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并阻断热失控在电池模组间的持续蔓延。第四,研究了细水雾在抑制18650型钴酸锂电池火灾和阻止热失控传递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阻止50%和40%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放置陶瓷纤维板并施加11.1 wt.%的细水雾可阻止75%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即使在发生热失控传递的试验中,施加细水雾也可以显着降低失控后期的传播速度。同时,细水雾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相比于未施加细水雾的试验,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53%和30%,使每个热失控电池燃烧释放热量降低43%和40%。通过细水雾对燃烧的抑制,使电池喷出材料的燃烧效率低于36%。此外,施加细水雾会使电池底部的最高温度下降100~200℃,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为制定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防控方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同时对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宁[5](2021)在《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文中提出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缩写AFFF,Aqueous film-forming foam)在灭火过程中能够在油类表面形成封闭的水膜层和泡沫层,可凭借双重作用迅速控制并扑灭火灾,被认为是大规模露天液体火灾最为高效的灭火技术,其使用范围不仅在陆地上,还广泛应用于海上作业场所。随着AFFF在全球范围被大规模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其核心组分——长链氟碳表面活性剂中所含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严重威胁动植物的生存,因此传统AFFF的应用遭到了极大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纷纷致力于寻找或开发长链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替代物,用以研制环保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产品。到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于研发无氟配方,或是使用短链氟碳代替长链,但现有研究还远不成熟,产品性能有待于提升;对于无氟配方,由于其无法在油类表面析出水膜层,故已脱离了“水成膜泡沫”的范畴,且主要适用于扑灭森林火或其他固体火灾。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研发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并对配方的一系列性能进行测试评估,此外还需兼顾其耐海水特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和AFFF配方的研究。确定氟碳和碳氢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添加浓度是研发AFFF配方的基础,为此通过文献调研与预实验筛选出两种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短链氟碳表面活性剂FS-50和Cap1157,将其分别与阴离子型(SDS和AOS)、非离子型(APG0810)和两性离子型(CAB-35)共四种碳氢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通过对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粘度和泡沫性能的测试,确定短链氟碳和碳氢表面活性剂添加在AFFF配方中的适合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定AFFF配方,并根据国标(GB15308-2006《泡沫灭火剂》)要求进行灭火和抗烧性能测试与筛选。结果表明,短链氟碳FS-50与四种碳氢表面活性剂之间都存在协同效应,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显着提升,其原因是FS-50改变了碳氢表面活性剂的胶束聚集形态,从而引起复配体系宏观泡沫性能的提高;发现基于FS-50/APG0810复配体系的一系列AFFF配方的性能最好,且当发泡倍数介于7-10之间时,其灭火和抗烧性能最优。(2)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为更好探究AFFF的耐海水特性,选取海水中CaCl2、KCl和NaCl等三种主要无机盐,深入探究其对AFFF配方的核心组分FS-50/SDS(阴离子碳氢)、FS-50/APG0810(非离子碳氢)和FS-50/CAB-35(两性型碳氢)三种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对FS-50/APG0810和FS-50/CAB-35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而对FS-50/SDS复配体系则产生较大影响:三种无机盐均可增强FS-50/SD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但CaC12和KCl会显着削弱复配体系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NaCl对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影响不大;揭示了CaCl2和KCl对阴离子碳氢SDS泡沫的稳泡和消泡机理,在低无机盐浓度下因生成少量KDS晶体引起“桥接”作用而消泡,在高浓度下因生成大量KDS和Ca(DS)2晶体堵塞气泡的柏拉图边界而稳泡。(3)人工海水对三种典型AFFF配方性能的影响研究。根据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影响的结果,进一步探究人工海水对分别基于FS-50/SDS(阴离子碳氢)、FS-50/APG0810(非离子碳氢)和FS-50/CAB-35(两性型碳氢)三种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的表面活性、成膜特性、泡沫性能、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FS-50/SDS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的各项性能都因无机盐的存在而被大大削弱,而基于FS-50/APG0810和FS-50/CAB-35两种复配体系的AFFF配方则可以较好地抵抗人工海水中无机盐的不利影响,根本原因是无机盐不会因与APG0810和CAB-35发生反应而降低二者的浓度;基于FS-50/APG0810复配体系的系列AFFF配方无论用去离子水还是人工海水进行稀释,都能保持其优异的各项性能。
王辛龙,许德华,钟艳君,严正娟,罗涛,杨秀山,吴振国,钟本和[6](2020)在《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磷化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高浓度磷肥、湿法磷酸精制、湿法磷酸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及工业级磷酸一铵等产品国产化技术为中国磷化工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局面。近期开发的聚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磷系阻燃材料、电池级磷酸二氢铵、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产品,表明磷化工行业正从粗放的资源环境型产品向附加值高的精细磷化工产品转型。
伍一专,黄宇洲[7](2020)在《消防灭火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保护社会免于火灾威胁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防灭火剂是消防的物质基础。总结当前消防灭火剂的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消防灭火剂一般性和特殊性能要求,厘清其种类及适用条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说明和预判。
田梦姣,曹青[8](2020)在《油类火灾用灭火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油类火灾是在各类火灾中扑救较为困难的一种类型,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选用合理高效的灭火剂在扑灭火灾中起很大作用。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国内外油类火灾灭火剂现状,针对几种常用油类火灾灭火剂,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以及灭火剂的未来发展前景,展望了航空油类火灾用灭火剂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薄海东[9](2020)在《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queous film-forming foam,AFFF)具有灭火速度快、效率高、抗复燃能力强、贮存期长、可适用于大型火灾、可扑灭缝隙及死角的油火等诸多优势,是哈龙灭火剂的理想替代品,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指定的用于扑灭飞机及航空燃油火灾的主力灭火剂。然而,传统AFFF的核心成分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毒性有机污染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EPA)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受控名单。消防工业必须尽快对产业进行升级和转型,寻找出PFOS的替代品。本论文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合成一系列无毒、无污染的非PFOS表面活性剂,并从中筛选出表面张力低、发泡和铺展性能好的表面活性剂用于配制泡沫灭火剂,探索环保型航空消防泡沫灭火剂配方。论文以全氟己基磺酰氟(C6F13SO2F)为亲油基,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首先发生取代反应,之后中间产物分别与溴代醇、溴代酸、溴代乙酸乙酯反应合成三种基于全氟己基磺酰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产物经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结构表征手段,确定合成产物即为论文设计的目标产物。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决定AFFF灭火性能的关键性能参数为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发泡倍数、析液时间和铺展性能等。通过对上述性能参数的测试,发现三种表面活性剂中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的FC-6-D1,为0.5 mM,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16.02 mN/m,发泡倍数可达8倍,25%析液时间为79s,理化性能整体优于另两种产物,是一种具有制备AFFF潜力的表面活性剂。由于氟碳表面活性剂生产成本较高且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不突出,通常可采用适当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与其复配,以减少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并进一步提高其理化性能。本文选用磺酸盐、羧酸盐、全氟羧酸盐三种系列共九种表面活性剂与FC-6-D1进行复配,通过测试其cmc、铺展速度、发泡倍数、25%析液时间等参数筛选出性能优异的氟碳-碳氢复配体系。结果表明,FC-6-D1与己烷磺酸钠复配效果最好,低浓度下铺展速度最快、发泡倍数可达12.3倍、25%析液时间为140 s,可见该复配体系协同增效效果较为明显。通过向复配体系中加入适当的发泡剂、稳泡剂、及其他辅助添加剂可确定AFFF的初始配方,该配方水溶液能够在油面迅速铺展,发泡倍数为12.7、25%析液时间为3.82min。采用论文提出的配方,依据国标泡沫灭火剂《GB15308-2006》中对手提式灭火器用泡沫灭火剂及“用于泡沫性能及灭火性能质量控制的小型试验”所规定的测试方法分别开展灭火实验,发现手持式灭火器灭火时间为15s,灭火性能优于某市售品牌;国标“小型试验”的灭火时间为50s,抗烧时间15min,达到了ⅠA级标准的要求。
梁夏敏[10](2019)在《全氟异丙基己酮次生腐蚀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全氟异丙基己酮作为新型哈龙替代灭火剂,具有灭火高效、清洁、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国际上最为推崇的清洁型灭火剂,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推广使用,而我国由于对全氟异丙基己酮的推广较晚以及认识和技术不足,至今未广泛使用。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全氟异丙基己酮中的稳定性尚未有实验研究,对于全氟异丙基己酮的储存材料和接触材料的选择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撑,本文将设计一种专用于本次腐蚀试验的耐压容器,对不同材料在全氟异丙基己酮中受到的腐蚀进行理论分析,用实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压力、温度条件下,全氟异丙基己酮对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计算材料腐蚀速率及力学性能,与理论相互印证,为全氟异丙基己酮储存材料的选择及灭火系统中部分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1.对全氟异丙基己酮的水解反应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全氟异丙基己酮及其水解产物和常用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性和电化学腐蚀机理,进而与实验结果相互印证;2.计算并设计一种本文腐蚀实验所需的耐腐蚀性压力容器;3.研究不同含水率、温度、压力条件下,常用金属材料304不锈钢、镀锌铁、紫铜、铝在全氟异丙基己酮中受到的腐蚀性,计算腐蚀速率,探究各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对金属材料受到腐蚀影响最大,镀锌铁腐蚀最严重,腐蚀速率最大,力学变化最明显,断后伸长率下降;不锈钢受到的腐蚀最小,是合适的储存材料;4.研究全氟异丙基己酮在不同含水率、压力、温度条件下随时间增加对3种非金属材料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碳纤维的腐蚀性以及对5种非金属垫片材料天然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橡胶的溶胀性,结果表明:温度和含水率增加,聚丙烯断后伸长率下降,而含水率对高密度聚乙烯影响较小,适合用作常温下的全氟异丙基己酮储存材料;增加含水率和温度均会使全氟异丙基己酮降低碳纤维材料的拉伸强度;聚氨酯橡胶在全氟异丙基己酮中溶胀率最大,天然橡胶最小。
二、绿色清洁灭火剂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清洁灭火剂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3)若干哈龙替代粉末灭火剂的火掐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哈龙替代灭火剂的研究 |
1.2.2 灭火效率评价指标 |
1.2.3 抑制机理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试剂、制备及表征仪器介绍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制备仪器 |
2.2.3 灭火剂表征仪器 |
2.3 实验方法及装置介绍 |
2.3.1 本生灯火焰实验平台 |
2.3.2 油池火实验平台 |
2.4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
2.4.1 灭火剂物理吸热模型 |
2.4.2 一维自由传播火焰模型 |
2.4.3 GA算法计算化学反应参数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酸氢钠灭火剂的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和模拟概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析灭火剂的物理抑制作用 |
3.3.2 分析灭火剂的化学抑制作用 |
3.3.3 综合分析灭火剂的抑制作用 |
3.3.4 粒径对灭火剂抑制作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氟二氧化硅灭火剂的制备与抑制机理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实验和模拟概况 |
4.2.1 制备方法 |
4.2.2 仪器与表征 |
4.2.3 反应机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灭火剂的形貌结构与元素分析 |
4.3.2 灭火效率的评价 |
4.3.3 抑制机理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磷干水灭火剂的制备与抑制机理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实验和模拟概况 |
5.2.1 SiO_2-P灭火剂的制备方法 |
5.2.2 仪器与表征 |
5.2.3 反应机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iO_2-P粉末灭火剂的结构分析 |
5.3.2 灭火效率的评价 |
5.3.3 构建SiO_2-P粉末分解机理 |
5.3.4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与自由基分析 |
5.3.5 抑制作用分析 |
5.3.6 SiO_2-DMMP灭火剂的理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铁粉末灭火剂的抑制机理研究 |
6.1 本章引言 |
6.2 反应机理的构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分析 |
6.3.2 自由基分析 |
6.3.3 抑制机理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1 测量与采集仪器 |
2.1.1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
2.1.2 电子天平 |
2.1.3 数码摄像机 |
2.1.4 微压差传感器 |
2.1.5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
2.1.6 辐射热流计 |
2.1.7 热电偶和数据采集模块 |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台设计 |
2.2.1 火焰形态测量方法 |
2.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实验平台 |
2.2.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细水雾灭火实验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3.3 火灾行为 |
3.4 表面温度特性 |
3.4.1 SOC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4.2 辐射热流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
3.5 热释放速率 |
3.5.1 SOC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5.2 辐射热流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
3.6 火焰高度和面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
4.3 火灾危害评价方法 |
4.3.1 气体毒性评价模型 |
4.3.2 热危害评价模型 |
4.4 燃烧行为 |
4.5 热危害 |
4.5.1 热释放速率 |
4.5.2 火焰温度 |
4.5.3 因辐射和高温产生的热影响 |
4.6 气体毒性危害 |
4.6.1 窒息性气体 |
4.6.2 刺激性气体 |
4.6.3 烟气毒性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被动缓解措施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特性 |
5.4.1 SOC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2 火焰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4.3 并联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
5.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的被动缓解措施 |
5.5.1 温度和电压变化规律 |
5.5.2 传播速度 |
5.5.3 传热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主动控制方法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热失控传播动力学过程 |
6.4 热释放速率 |
6.5 燃烧效率 |
6.6 细水雾的冷却功率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
(5)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AFFF的发展 |
1.2.2 环保AFFF的研究 |
1.2.3 无机盐和海水对泡沫性能影响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泡沫溶液性质测试方法及装置 |
2.2.1 泡沫溶液制备方法 |
2.2.2 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 |
2.2.3 铺展系数 |
2.2.4 粘度 |
2.2.5 起泡性与稳定性 |
2.2.6 胶束形态 |
2.3 泡沫产生方法及装置 |
2.3.1 “双注射器”法发泡装置设计 |
2.3.2 AFFF泡沫产生方法及装置设计 |
2.4 泡沫稳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2.4.1 “双注射器”法产生泡沫的稳定性评估 |
2.4.2 AFFF泡沫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设计 |
2.5 AFFF灭火有效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2.5.1 AFFF灭火和抗烧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介绍 |
2.5.2 AFFF灭火和抗烧实验操作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和AFFF配方研究 |
3.1 引言 |
3.2 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研究 |
3.2.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2.2 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 |
3.2.3 复配体系水溶液及泡沫性质 |
3.3 AFFF配方的拟定与性能测试 |
3.3.1 AFFF配方组成成分的选定 |
3.3.2 AFFF配方组成工况表 |
3.3.3 AFFF配方的制备方法 |
3.3.4 AFFF配方的性能测试 |
3.4 发泡倍数对AFFF性能的影响 |
3.4.1 发泡倍数对泡沫析液特性的影响 |
3.4.2 发泡倍数对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机盐对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无机盐对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 |
4.2.1 表面活性 |
4.2.2 起泡性 |
4.2.3 泡沫稳定性 |
4.3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阴离子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
4.3.1 无机盐对FS-50和FS-50/SDS表面活性的影响 |
4.3.2 无机盐对FS-50和FS-50/SDS起泡性的影响 |
4.3.3 无机盐对FS-50/SDS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4.4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非离子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
4.4.1 无机盐对非离子碳氢APG0810性能的影响 |
4.4.2 无机盐对FS-50/APG0810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
4.5 无机盐对短链氟碳-两性型碳氢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
4.5.1 无机盐对两性型碳氢CAB-35性能的影响 |
4.5.2 无机盐对FS-50/CAB-35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工海水对三种典型AFFF配方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人工海水与AFFF配方的选定 |
5.2.1 人工海水配方 |
5.2.2 三种典型AFFF配方 |
5.3 人工海水对AFFF配方溶液和泡沫性能的影响 |
5.3.1 AFFF泡沫溶液的基本性能 |
5.3.2 AFFF溶液的起泡性 |
5.3.3 AFFF的泡沫稳定性 |
5.4 人工海水对AFFF配方灭火和抗烧性能的影响 |
5.4.1 灭火实验 |
5.4.2 抗烧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磷矿现状 |
2 磷化工中间产品 |
2.1 黄磷及热法磷酸 |
2.2 湿法磷酸 |
2.3 精制磷酸 |
2.4 磷石膏 |
3 磷化工产品 |
3.1 磷铵系列 |
3.1.1 料浆法磷酸一铵 |
3.1.2 传统法磷酸二铵 |
3.1.3 工业级磷酸一铵 |
3.1.4 水溶性磷酸一铵 |
3.1.5 聚磷酸铵 |
3.2 精细磷酸盐 |
3.2.1 饲料磷酸钙 |
3.2.2 工业磷酸二氢钾 |
3.2.3 工业磷酸钠盐 |
3.2.4 其他精细磷产品 |
3.3 磷系功能材料 |
3.3.1 磷系电池材料 |
3.3.2 磷系阻燃材料 |
4 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与展望 |
4.1 存在问题 |
4.2 发展趋势与展望 |
(7)消防灭火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我国消防灭火剂的应用现状 |
2 消防灭火剂的性能要求 |
3 消防灭火剂种类及适用条件 |
3.1 液态灭火剂 |
3.2 固态灭火剂 |
3.3 气态灭火剂 |
4 新型灭火剂的发展趋势 |
4.1 绿色环保化 |
4.2 作用高效化 |
4.3 配套技术成熟化 |
4.4 适用环境多样化 |
5 小结 |
(8)油类火灾用灭火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油类火灾灭火剂现状 |
3 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其优点 |
3.1 干粉灭火剂 |
3.2 泡沫灭火剂 |
3.2.1 蛋白泡沫灭火剂 |
3.2.2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 |
3.2.3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
3.3 植物型多功能阻燃灭火剂 |
3.4 细水雾灭火剂 |
4 结语 |
(9)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氟碳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研究综述 |
1.2.2 泡沫灭火剂研究进展 |
1.2.3 文献总结 |
1.3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合成实验平台 |
2.3 产物结构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表征 |
2.3.2 核磁共振表征 |
2.3.3 质谱表征 |
2.4 理化性能测试平台 |
2.4.1 铺展性能测试方法 |
2.4.2 表/界面张力测试方法 |
2.4.3 泡沫性能测试平台 |
第三章 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
3.1 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 |
3.2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
3.2.1 FC-6-D1 的结构表征 |
3.2.2 FC-6-D2 的结构表征 |
3.2.3 FC-6-D3 的结构表征 |
3.3 理化性能测试 |
3.3.1 铺展性能测试 |
3.3.2 表面张力测试及cmc值 |
3.3.3 泡沫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碳-碳氢复配体系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羧酸盐组复配 |
4.2.2 磺酸盐组复配 |
4.2.3 全氟羧酸盐组复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配方设计及灭火性能 |
5.1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浓缩液的制备 |
5.1.1 发泡剂的筛选 |
5.1.2 稳泡剂的筛选 |
5.1.3 其他辅助添加剂的选择 |
5.2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配方 |
5.3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灭火性能 |
5.3.1 手持式灭火器实验 |
5.3.2 国家标准要求灭火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全氟异丙基己酮次生腐蚀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全氟异丙基己酮腐蚀性机理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全氟异丙基己酮水解机理 |
2.3 金属腐蚀机理分析 |
2.4 非金属腐蚀机理分析 |
3 全氟异丙基己酮腐蚀性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3.1 基本要求 |
3.2 试验装置及辅件组成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辅件组成 |
3.3 装置及辅件设计 |
3.3.1 壳体设计 |
3.3.2 支架设计 |
3.3.3 辅件设计 |
3.3.4 装置集成 |
3.4 装置调试 |
3.4.1 气液组合压力试验 |
3.4.2 泄露试验 |
3.4.3 耐腐蚀测试 |
3.4.4 仪表稳定性测试 |
4 全氟异丙基己酮对金属的腐蚀性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研究方案 |
4.2.1 含水全氟异丙基己酮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因素 |
4.2.2 试样准备 |
4.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 |
4.2.4 与腐蚀效应相关参数选择 |
4.3 实验 |
4.3.1 实验试剂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实验准备 |
4.3.4 实验步骤 |
4.3.5 实验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溶液pH |
4.4.2 腐蚀后试样的表观 |
4.4.3 腐蚀量与腐蚀速率 |
4.4.4 力学性能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氟异丙基己酮对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研究方案 |
5.2.1 少量含水的全氟异丙基己酮对非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因素 |
5.2.2 试样准备 |
5.2.3 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 |
5.2.4 与腐蚀效应相关参数选择 |
5.3 实验 |
5.3.1 实验试剂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实验准备 |
5.3.4 实验步骤 |
5.3.5 实验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溶液pH及样品表观 |
5.4.2 力学性能测试 |
5.4.3 垫片溶胀率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耐压容器强度计算书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四、绿色清洁灭火剂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清洁灭火剂抑灾锂离子电池火效力对比研究[D]. 郭君.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2]无氟合成泡沫灭火剂制备及与2-BTP协同灭火有效性实验研究[D]. 周莹.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若干哈龙替代粉末灭火剂的火掐抑制机理研究[D]. 范如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彭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5]基于短链碳氟-碳氢复配体系的耐海水型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D]. 姜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6]中国磷化工行业6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王辛龙,许德华,钟艳君,严正娟,罗涛,杨秀山,吴振国,钟本和. 无机盐工业, 2020(10)
- [7]消防灭火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伍一专,黄宇洲.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8)
- [8]油类火灾用灭火剂研究进展[J]. 田梦姣,曹青. 绿色科技, 2020(04)
- [9]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薄海东.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2)
- [10]全氟异丙基己酮次生腐蚀性试验研究[D]. 梁夏敏.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