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适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仓[1](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提出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陈华祺[2](2020)在《商业性学生贷款需求分析以及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成本提高,大学生需要承担相应续费分担高等教育费用,许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承担学费及生活开支,国家政策性助学贷款的目的是帮助贫困学生满足生活需求,然后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政策性学生贷款受额度低、期限短的贷款条件制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学生贷款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于是,各种名目的非正规商业性民间校园贷款涌入校园,金融监管部门坚决予以取缔,种种现象凸显出商业性学生贷款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学生贷款的逻辑应为学生以未来预期收入作为抵押,进行跨期消费,以满足即期学习开支,支持个人能力发展,在毕业后赚取收入偿还贷款,学生贷款的逻辑应于普通型商业贷款一致,普通型商业贷款的抵押物为实体抵押物,而学生贷款的抵押物为或有收入。当前政策性学生贷款认为学生的即期资金缺口仅存在于贫困家庭,即把学生看做依附于原生家庭的附属品,而非独立个体,然而当把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看待时,不难得出所有学生都会面临即期资金缺口。因此商业性学生贷款和政策性学生贷款并不发生矛盾,政策性学生贷款应继续保留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新型商业性正规学生贷款应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来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取缔非正规的民间借贷以提高学生贷款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施效率。本文着重阐述平滑消费理论来说明商业性学生贷款的基本逻辑,即学生可进行跨期平滑,就是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中的跨期消费平滑,当前收入不足的学生可以采取跨期替代消费,通过储蓄和借贷,是消费者一生实现效用最大化。本文通过对于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来具体阐述商业性正规学生贷款的需求,运用logistic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证明当前学生贷款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我们从尊重学生个人独立性、满足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和针对学生群体行为特征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我国商业性学生贷款计划的基本模式,并对商业性学生贷款计划提出产品特征描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徐国兴,刘牧[3](2016)在《国家助学贷款按收入比例还款:日本的特点及启示》文中认为按收入比例还款是近期世界各国助学贷款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日本是典型之一。经过长期发展,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制度彻底贯彻了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思想。现在,已经形成了多样化和综合的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制度体系,能够适应不同收入阶层的还款者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尽可能结合一些能够促进回收的具体措施。日本改革设计的原则无疑为我国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刘新林[4](2016)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推动得较快,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不是十分理想,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全,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满足率不太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额度偏小,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在地区和校际之间不平衡。这些问题都说明,金融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惜贷”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和违约率,导致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40%。如此多的青年在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开展好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1999年开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一波三折,经历了探索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改革阶段、完善阶段六个时期。随着时间的增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日益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采取混合供给方式,即由商业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贫困学生的偿债能力很低,不要求贫困学生提供担保,具有很大的风险。政府提供的补助仅限于利率优惠、还款期限优惠、贷款减免优惠,没有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护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为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障金融机构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安全,提高金融机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地开展,从我国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开始,就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承担义务。随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越来越多,到现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了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等五项义务。我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在制度变迁上选择了强行性制度变迁的方式,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一步到位地安排预期制度。由于制度变迁的方向不太明确,导致制度不断地变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对以往的政策予以调整。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频繁地发布命令和规章,相互之间难免不和谐,有的甚至前后矛盾,相互抵触。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不具有制度的普适性、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制度实施机制的畅通性、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性,并且效用递减得特别快。无论从动态方面讲,还是从静态方面讲,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效率都不太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负效率。这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提高的作用,甚至还起到了与预期相反的推高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和拖欠率的作用。为了保证所有需要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有必要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予以检讨,重新设置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重新设置的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义务,要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效率。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像我国一样,也承担义务。不过,在这些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与我国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不同,他们承担的是提供就业信息义务、代扣利息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出具证明义务。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只有一种,少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有两种。而且,这些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履行起来,都比较容易,不太难,费用不高,成本较低,负担不太重。国外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高,与这些都息息相关。这些启示我们,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义务,应当尽量少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紧紧挂钩,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采取的是分期定额还款方式,这种还款方式一出台,就受到了广泛的诟病。分期定额还款方式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外部性有效内在化,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改善,无法使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厌恶得到克服,有强烈的变更需求。缓解国家助学贷款价格的上升,需要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全额管理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制度上的障碍已经扫清;个人所得税征收技术的进步,具备了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条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方式具备可行性。我国税务机关的征收组织早就已经覆盖了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税务机关基本上能够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成本低,税务机关不仅应当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而且应当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的方式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不必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大大降低了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机构的管理成本。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用人单位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代扣代缴毕业生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为了保障到国家鼓励的地区和岗位工作的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由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在毕业生申请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和出具证明义务,原来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可以废止。
施文艺,张伟,陈绵水[5](2014)在《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相关问题,国外的研究较早,且多以有偿资助为主,研究多与贷款相关,包括贷款制度本身、贷款与学费的关系及贷款运行机制等,并从经济学、教育学等多角度为完善资助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关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文章在整体上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各专家学者多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完善资助体系和资助机制提出建议。
郑超[6](2013)在《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私有化过程中,很多国家高等教育面临着财政短缺的问题。各国力图谋求通过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改变困境,学生贷款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为许多国家所接受与践行。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资金相对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贷款较为困难。南非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并取得成功,具有案例分析的典型性。本文尝试对其有效实施的原因进行探析。本文首先从历史、社会、经济角度等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因素出发,探讨促使南非实施学生贷款的外部背景与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境况,得出南非历史上的种族制度造成南非社会及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在南非黑人与白人之间贫富差距严重,而高失业率与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矛盾等都显示出南非发展高等教育,实施学生贷款的需要。同时,本文从学生贷款项目本身的利益相关者高校、学生、政府三方出发,分析得出他们支持学生贷款的原因:高校因为财政资金缩减,寻求新的资金来源而支持学生贷款;学生贷款也为那些被高昂学费困扰的学生带来了希望;政府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为目标实施学生贷款项目。本文第二部分对南非学生贷款项目的发展及组织结构进行梳理,明确学生贷款项目——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是在南非原有的第三级教育基金演变而来的,现由董事会与下属的7个委员会负责管理,高校资助办公室协助运行。在此基础上,在文章第三部分选取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7个贷款要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贷款资金来源、贷款资格对象审核与确定、贷款额度、贷款的发放、贷款利率、贷款与奖学金转化、贷款回收进行。其中,以贷款资金来源、贷款资格对象审核与确定、贷款回收三个关键要素作为着重分析对象,试图从中找出南非学生贷款成功的原因。最后,将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归纳为“获益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入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社会构成多样性”三点。总结出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实施过程中“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了贷款的延续性”、“有效的成本的控制与资金管理”、“明确的贷款对象利于贷款目标的达成”、“有效的贷款回收”四点经验。本文也指出国家学生资助计划面临着“种族隔离残留产生的另一种不公平”、“贷款发放形式与贷款人数的增加减少了学生贷款数额”、“学生学业完成程度低不利于贷款回收”等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得出结论南非学生贷款具有典型性,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资金与有效法律支持、学生贷款资格确定标准合理制定、对贷款有效回收积极应对三方面。
刘国清[7](2012)在《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文中研究表明ICL (Income contigent loan)是一种以未来收入一定比例偿还债务的信用贷款,被国内学者称为“按收入比例还款型”贷款。该贷款模式在国际上已被成功广泛用于学生贷款,其与高等教育投融资制度相结合,可实现在不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从而本文将探索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首先基于地区差异化视角采用菲德模型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总效益、溢出效应、相对要素生产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的经济贡献作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地区差异显着,呈现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其次、西部最低的特征;高等教育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益呈现西部最高、中部其次、东部最低的特征,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表现为负相关;高等教育的相对要素生产力低于非高等教育部门。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整体水平和构成进行地区差异化比较,发现经费投入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益不相匹配,投入规模有限,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机制存在结构性问题,陷入融资瓶颈。与ICL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融资创新存在优于传统模式的特点,本文试图构建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以突破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融资瓶颈,为此需对ICL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创新的国际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国际经验表明政府财政财力保障、完善的税收征集系统、良好的道德环境、较高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等条件是成功实施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创新的重要条件。另外,国际失败经验表明管理和法律的先决条件、正确的实施步骤也是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是否成功实践的影响因素。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其能否成功构建和实施的必要条件。本文分别从外部性理论、人力资本风险投资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理论论证,结论一致表明该融资创新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结合国际实践经验,对我国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创新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初步具备实施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条件。ICL是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决定其是否可持续有效运行。当前存在四种基本类型ICL,为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ICL类型,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分析进行探讨。理论分析表明风险转移型ICL模式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教育公平、收入再分配等问题上优于其他ICL。根据实证分析和模拟测算结果,风险转移型ICL模式下本科生和研究生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度高于我国当前的“学费+税收”的融资模式,同时该模式下个人高等教育收益率相对当前教育模式下个人收益变化较小。另外,实证结果表明,在研究生毕业生中HCC的高等教育贡献额度高于其它模式。因此,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固定比例还款的风险转移型ICL与HCC混合的ICL是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帕累托最优选择。选择ICL和HCC结合的混合ICL,构建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设计出以高等教育贡献计划、ICL贷款发放机制和回收机制为核心的基本运行框架,并给出了高等教育贡献计划、ICL贷款发放机制和回收机制的具体制度安排。为寻求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持续运行的微观条件,运用动态博弈方法对不同微观条件下风险转移型ICL和HCC中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纳什均衡进行求解。结合博弈分析结论和基本运行框架,提出支持我国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方面,从建立有效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构建ICL资金的长效补偿机制、引导非正规约束促进融资效率改进、推行市场导向的高等教育自主办学机制四个方面构建确保基于ICL的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从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以及税收环境完善我国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运行环境。
肖俊杰[8](2011)在《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时代,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关于学费改革和大学生资助等政策体系也逐渐随之发展起来。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显然是目前主要的政策手段之一。但随着助学贷款规模的日渐扩大,贷款拖欠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从制度的可持续性角度考虑,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相关研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美国的助学贷款体系发展时间最长,相关的研究最为充分,其相应的制度设计也最为完善。因此本文试图在全面梳理美国联邦助学贷款的基础上深入对其回收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并进而对我国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提供借鉴。本论文首先对两个核心概念即“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与“还款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指出“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范围,狭义的“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仅仅指助学贷款制度体系内部能够促进贷款顺利回收的相关制度。“还款能力”则包括客观还款能力与主观还款能力,客观还款能力受制于借款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收入和个人的基本消费水平如抚养人口数,主观还款能力就是一般研究者所说的还款意愿。随后论文全面梳理了美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指出其核心为联邦助学贷款制度并在一系列数据的基础上整理出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历史变化和现状并进一步对拖欠原因做了探索性分析。在上述背景基础上,本论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即还款拖欠率主要跟学生的主观还款意愿、客观还款能力以及具体还款条款的设计等有关,而这三部分又分别跟学生的个人因素,学习和就业能力、助学贷款及回收保障等相关的制度因素以及整体经济社会状况有关。除此之外,影响学生收入的学习和就业支持制度也非常重要。在所有这些影响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生的还款能力。本论文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四条影响借款学生还款拖欠的基本途径:途径①:联邦助学贷款制度中回收保障制度→还款拖欠。途径②:联邦助学贷款制度中回收保障制度→主观还款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拖欠。途径③:联邦助学贷款制度中回收保障制度→客观还款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拖欠。途径④:学习与就业支援制度→学习与就业能力→毕业后收入水平→客观还款能力→还款能力→还款拖欠。论文还详细论述了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各个方面以及各方面是如何分别通过每个途径充分发挥作用的。在上述理论框架分析和作用途径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成功发展的如下几个经验:1,在确立助学贷款有关制度时尽可能从降低还款拖欠的角度着眼。如尽可能在制度设计时考虑制定方便还款者的一些具体规定或设置灵活的还款拖欠规定以及通过设置完善系统的还款减免制度等来降低还款拖欠率;2,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控制助学贷款的还款拖欠风险。如既强调建设完善的征信调查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担保以及信用惩罚和法律惩罚体系,也强调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只有这样综合手段的全面使用才能真正在实践操作上影响还款拖欠者的违约风险从而降低还款违约率;3,适应借款学生多元化的还款能力确立多样化的还款计划。即考虑根据学生客观还款能力的多样化特点建立多样化的灵活还款计划,如考虑建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还款计划。这方面世界各国目前成功推行的按收入比例还款、收入敏感还款和以收入为基础的还款等制度设计都可借鉴;4,完善就业和学习支援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还款拖欠问题。如大力加强补偿教育制度、建设学习中心并进行以教学和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和教学改革等来全面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完成程度;比如建立贯穿学习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等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客观还款能力等。只有学生的学习完成程度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收入和客观还款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贷款拖欠率的问题也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最后在深入分析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论文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可考虑的经验启示并结合具体实践划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当然,我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助学贷款发展的阶段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认真具体地分析各个政策和制度的适用性,但整体而言,美国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还是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简而言之,以有利于借款学生还款为宗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规定与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和健全担保制度等事先预防措施和加强行政法律强制回收的事后惩罚措施等两个方面为短期需要和能够实现的目标,建立与借款学生毕业后的个人收入相适应的灵活的还款和回收制度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建设的中期完善目标,建立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学业和就业质量的相关制度是长期目标。
宋振[9](2011)在《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国家财政给予利率补贴、财政和高校对银行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政策措施,但目前从全国范围内来讲,国家助学贷款仍处于模式探索阶段,助学贷款的供需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助学贷款模式,建立起良好的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使国家助学贷款能够惠及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本文选择国家助学贷款作为研究内容的原因所在。本论文首先指出了研究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的背景、选题的理由以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在介绍国内外助学贷款发展实践、特点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比较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既能够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国家助学贷款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以及贷款学生的违约拖欠行为两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第四,如何建立良好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是本文的主体和核心。本部分提出了创新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基本思路,并从国家助学贷款对象的认定、管理架构和还贷方式设计等方面设计出新型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第五,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实际经验,对本文提出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最后,论文对研究的创新型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孙涛[10](2010)在《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 ——多国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既是理论上的必需,亦为实践需求使然。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看,由于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再加上正外部性的存在,因而国家助学贷款应被视为一种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性金融产品,这要求政府应适度介入其中,以便形成真正有效的贷款供给。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区域人力资本的均衡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唯有中央政府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具有外溢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适当的调节,才能弥补因政策误差所带来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失衡。公共财政理论认为,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通常是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学生贷款正是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这也为政府干预国家助学贷款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作为现代政府的一大基本属性,政府的公共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相契合,从而也决定了政府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负有直接的责任。从实践上看,自1999年实施以来的十余年间,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印迹,依靠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从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学生贷款事业的持续性。然而与此同时,政府在干预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立法缺失、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以及财政干预力度较弱等种种缺陷或不足,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放贷和回收等关键环节上关系未能理顺、利益未能有效兼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助学贷款的发展,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总体上呈现出一波三折、步履蹒跚的发展特点,其稳定性、持续性和科学性依然不强。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学生贷款的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位置,未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选取适宜的干预方式,以便相对准确地定位政府职能,发挥其在贷款运行中的应有作用。本研究以学生贷款中的政府职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政策文本分析、电话访谈与网络调查的方法来探讨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首先,从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诉求(现状和问题)出发,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学生贷款运作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加纳和南非等实施学生贷款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对这些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进行了深入地解析,分别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共性经验与教训。其次,依据政府在一般准公共产品提供中的理论性作为,得出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参照性作为,同时联系由上述典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推论出的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实践性作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确定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缺陷或不足(基于政策分析、电话访谈和网络调查的综合判断),借鉴一般意义上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职能内涵,提出改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府职能的具体思路。本研究认为,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完善政府立法,并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提供财政支持,譬如直接提供贷款本金、补贴放贷银行以及降低借贷学生的还款负担;实施行政规制,通过市场进入规制、价格规制、信息规制以及质量规制,为学生贷款业务提供各项基础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府决策机制,实现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的公正与科学;推进政府立法实践,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有法可依”;完善多种形式的政府财政干预,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的公平与效率;施行政府行政规制,实现国家助学贷款整体运作的规范与有序。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改进我国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职能,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得以持续、良性的发展。
二、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适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商业性学生贷款需求分析以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文献综述 |
0.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内容 |
0.5 创新点及不足 |
0.5.1 创新点 |
0.5.2 不足之处 |
1.学生贷款的相关理论 |
1.1 平滑消费 |
1.2 成本分担理论 |
1.3 贷款需求理论 |
2.学生贷款的国际经验 |
2.1 欧洲学生贷款经验 |
2.2 美国学生贷款经验 |
2.3 其他国家学生贷款经验 |
3.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3.1 从大学生消费需求角度分析 |
3.2 当前大学生信贷产品供给分析 |
4.实证分析 |
4.1 Logistic模型的构建 |
4.2 实证分析结果 |
4.2.1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
4.2.2 模型估计结果 |
4.2.3 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商业性学生贷款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学生贷款基本模式 |
5.2.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国家助学贷款按收入比例还款:日本的特点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视野中的日本制度 |
二、日本制度中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具体措施 |
(一)应届毕业生还款延期 |
1. 毕业离校初期的还款延期 |
2. 低收入应届毕业生还款延期 |
(二)较长和多样化的还款周期 |
(三)还款金额减半制度 |
(四)一般还款延期 |
(五)还款与收入完全联动 |
三、日本制度彻底改革的主要原因 |
四、日本制度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研究 |
1.2.2 国内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主要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演进及用人单位的义务 |
2.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演进 |
2.1.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强制性变迁 |
2.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过程 |
2.2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具体内容 |
2.2.1 催收义务 |
2.2.2 告知义务 |
2.2.3 接受联系义务 |
2.2.4 代偿义务 |
2.2.5 曝光附带义务 |
第3章 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效率分析 |
3.1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变迁的现象 |
3.1.1 路径依赖 |
3.1.2 连锁效应 |
3.1.3 时滞 |
3.2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静态效率分析 |
3.2.1 普适性分析 |
3.2.2 制度设计合理性分析 |
3.2.3 制度实施机制分析 |
3.2.4 其他相关制度安排促使制度履行完善程度分析 |
3.3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动态效率分析 |
3.3.1 动态效率表现 |
3.3.2 动态效率成因 |
第4章 部分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1 用人单位在分期定额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1.1 日本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1.2 韩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1.3 印度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 用人单位在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2.1 泰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2 匈牙利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3 南非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 用人单位在混合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3.1 美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2 英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3 澳大利亚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4 加纳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4 部分国家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经验 |
4.4.1 用人单位义务的特点 |
4.4.2 用人单位义务的启示 |
第5章 重构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5.1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的选择 |
5.1.1 还款方式的优缺点 |
5.1.2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 |
5.1.3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选择的有关方案 |
5.1.4 国家助学贷款应当选择的还款方式 |
5.2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选择 |
5.2.1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 |
5.2.2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选择的有关方案 |
5.2.3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方案的分析 |
5.2.4 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方式 |
5.3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新设想 |
5.3.1 承担代扣代缴义务 |
5.3.2 不承担现有的五项义务 |
5.3.3 承担出具证明义务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政策建议 |
6.2.2 建议实施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关于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综述 |
1.1 学生贷款相关理论研究 |
1.2 学生贷款与学费相互关系研究 |
1.3 学生贷款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
1.4 助学贷款回收的研究 |
2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综述 |
2.1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发展历史的研究 |
2.2 资助体系的综合研究 |
2.3 助学贷款的研究 |
2.4 奖助学金的研究 |
2.5 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研究 |
3 结语 |
(6)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1. 各国高校财政遇到瓶颈,学生贷款成为解决问题途径之一 |
2. 发展中国家对学生贷款的实践面临更多的困难 |
3. 南非的学生贷款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学生贷款的成功典型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关于学生贷款理论基础的研究 |
2. 关于学生贷款实证研究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历史研究法 |
3. 比较研究法 |
(六) 概念界定 |
1.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 学生贷款 |
3. 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 |
一、南非高校学生资助计划背景及动因 |
(一) 外部背景 |
1. 历史背景 |
2. 社会背景 |
3. 经济背景 |
(二) 高等教育内部动因 |
1. 高校:学生贷款能缓解经费紧缺的问题 |
2. 学生:不断提高的大学学费压力增加了对贷款需求 |
3. 政府:为达到南非高等教育公平目标提出贷款计划 |
二、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发展与组织机构 |
(一)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发展历程 |
(二)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组织结构 |
1.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董事会与委员会 |
2. 高校资助办公室 |
三、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贷款要素 |
(一) 资金来源 |
1. 政府部门资金 |
2. 政府部门以外的资金 |
(二) 贷款对象的审核及确定 |
(三) 贷款额度 |
(四) 贷款的发放 |
(五) 贷款利率 |
(六) 贷款与奖学金的转化 |
(七) 贷款的偿还与回收 |
四、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成效及经验分析 |
(一)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成效分析 |
1. 发放总量与获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
2. 对高等教育的入学产生积极影响 |
3. 促进大学生社会构成多样性 |
(二)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成功经验分析 |
1. 稳定的资金保障 |
2. 有效的成本的控制与资金管理 |
3. 严格明确的贷款资格条件 |
4. 行之有效的贷款回收 |
(三)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面临挑战 |
1. 种族隔离制度残留产生贷款分配的另一种不公平 |
2. 贷款发放形式与贷款人数影响每位学生贷款数额 |
3. 学生学业完成程度低不利于贷款回收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背景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5 章节安排及研究架构 |
1.5.1 章节安排 |
1.5.2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构成及经济作用现状分析 |
2.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分析 |
2.1.1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整体构成 |
2.1.2 基于地区差异化视角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构成分析 |
2.2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分析 |
2.2.1 模型选择及数据说明 |
2.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效率分析 |
2.3 高等教育投融资经济效应及溢出效益的差异化视角分析 |
2.3.1 描述性分析 |
2.3.2 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分析 |
2.3.3 基于菲德模型的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应及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基于ICL高等教育融资创新的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3.1 基于ICL高等教育融资创新实践国际经验 |
3.1.1 成功实施基于ICL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实践 |
3.1.2 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失败经验 |
3.2 国外基于ICL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
3.2.1 可供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
3.2.2 失败案例给我国实践基于ICL高等教育融资创新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 |
4.1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
4.1.1 外部性理论与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 |
4.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 |
4.1.3 成本分担理论与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 |
4.2 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现实条件 |
4.2.1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条件要求 |
4.2.2 我国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所具备的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的ICL选择 |
5.1 ICL的理论分析与选择 |
5.1.1 经典ICL的对比分析 |
5.1.2 ICL选择的理论分析 |
5.2 基于个人收益和高等教育贡献度测算的ICL最优选择 |
5.2.1 各类ICL的数理模型 |
5.2.2 个人禀赋与人力资本总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风险转移型ICL模式下个人禀赋对毕业生偿还概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4 ICL下及当前融资模式下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和教育贡献的估算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设计 |
6.1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运行框架设计 |
6.1.1 融资模式运行的基本思路 |
6.1.2 ICL融资模式管理主体设置 |
6.1.3 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运行框架 |
6.2 我国高等教育贡献机制设计 |
6.2.1 高等教育贡献计划的目标和参与要求 |
6.2.2 高等教育贡献计划的内容设计 |
6.3 ICL资金的证券化融资 |
6.3.1 ICL债权证券化的关键环节 |
6.3.2 ICL债权证券化融资结构及运作流程 |
6.4 ICL学生贷款运行机制 |
6.4.1 贷款发放机制设计 |
6.4.2 贷款回收机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7.1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下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 |
7.1.1 基本假设 |
7.1.2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博弈关系 |
7.1.3 高等教育贡献机制下学生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
7.2 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下政府、学生、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
7.2.1 风险转移型ICL中政府与学生的博弈模型 |
7.2.2 HCC中投资者与学生的博弈模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支持我国推行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
8.1 确保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措施 |
8.1.1 建立有效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 |
8.1.2 引导非正规约束促进融资效率改进 |
8.1.3 推行市场导向的高等教育自主办学机制 |
8.2 完善基于ICL的高等教育融资模式的运行环境 |
8.2.1 法律环境 |
8.2.2 信用环境 |
8.2.3 税收环境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ion |
序论 |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
三、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篇章结构 |
第一章 美国联邦大学生资助制度分析 |
第一节 来自联邦政府的贷款资助在多元资助模式中占据核心地位 |
一、美国大学生资助的多元资助模式 |
二、联邦政府在大学生资助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
三、联邦政府主要采取助学贷款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资助 |
第二节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制度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一、联邦帕金斯助学贷款 |
二、联邦家庭教育助学贷款项目 |
三、威廉·福特联邦直接学生助学贷款项目 |
第三节 美国联邦大学生资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简史及基本结构 |
二、州与联邦政府的职责分工 |
第二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现状和历史研究 |
第一节 助学贷款还款拖欠概念界定 |
一、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相对性 |
二、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操作性 |
第二节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现状 |
一、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整体状况 |
二、不同类型联邦助学贷款的还款拖欠率 |
三、不同高校类型大学生的拖欠情况 |
第三节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历史 |
一、规模不断扩大的联邦助学贷款 |
二、曲折变化的还款拖欠趋势 |
第四节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历史与现状的基本特征 |
一、与商业贷款回收相比,存在较高的还款拖欠率 |
二、完善的回收保障制度是降低还款拖欠的重要保障 |
三、还款拖欠率的高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第三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现象的影响因素探索 |
第一节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中影响还款的主要因素 |
一、借款学生个人因素 |
二、相关制度的因素 |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
一、还款能力大小是影响还款拖欠的最核心因素 |
二、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四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直接影响助学贷款回收的有关制度 |
第一节 本章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有利于减少还款拖欠的人性化制度规定 |
一、为借款者还款方便的具体制度规定 |
二、灵活的还款拖欠规定 |
第三节 完善的还款减免制度 |
一、公共服务助学贷款还款豁免制度 |
二、教师还款豁免制度 |
三、民间法律援助律师助学贷款还款豁免制度 |
第五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提高借款学生还款意愿的策略 |
第一节 本章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征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完备的征信体系 |
二、系统的诚信教育体系 |
第三节 担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担保制度是现代贷款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 |
二、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制度中的本质矛盾 |
三、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制度的多样化担保形式 |
第四节 惩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信用惩罚制度 |
二、行政与法律惩罚制度 |
第六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建立在客观还款能力基础上的多样化还款计划 |
第一节 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多样化的还款计划 |
一、借款学生的客观还款能力的多样性 |
二、建立多样化还款计划 |
第三节 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还款计划 |
一、按收入比例还款计划 |
二、收入敏感还款计划 |
三、以收入为基础的还款计划 |
第四节 随收入变化而变化还款计划的思想基础讨论 |
一、联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主要原因 |
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的性质判断 |
第七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完善学习和就业支援制度的长期制度 |
第一节 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就业和学习支援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一、美国高校中借款大学生困难的多重性 |
二、美国高校中多重支援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三节 学习支援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补偿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
二、学习指导中心的建立与功能的发挥 |
三、以教学与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 |
第四节 就业支援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三、大力推进创业教育 |
第八章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完善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的主要经验 |
一、在确立助学贷款有关制度时尽可能从降低还款拖欠的角度着眼 |
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控制助学贷款的还款拖欠风险 |
三、适应借款学生多元化的还款能力确立多样化的还款计划 |
四、完善就业和学习支援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还款拖欠问题 |
第二节 从美国经验观察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一、整体制度迅速发展 |
二、回收中还款拖欠率一直居高不下 |
三、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三节 美国制度特征对我国完善相关制度的启示 |
一、今后制度完善的目标、内容与主体 |
二、短期完善目标 |
三、中期完善目标 |
四、长期完善目标 |
五、制度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主要网站 |
后记 |
(9)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助学贷款的实践及发展 |
2.1 国外助学贷款的实践及趋势 |
2.1.1 国外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外助学贷款的基本特征 |
2.1.3 国外助学贷款的发展趋势 |
2.2 国外几种主要助学贷款模式及启示 |
2.2.1 日本的奖贷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
2.2.2 美国的混合资助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
2.2.3 澳大利亚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
2.3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
2.3.1 我国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定义 |
2.3.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产生背景 |
2.3.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形成动因 |
2.3.4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变迁 |
2.4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特点及运行模式 |
2.4.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特点 |
2.4.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运行模式 |
2.4.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与其它资助方式的比较 |
2.5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2.5.1 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率低 |
2.5.2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 |
2.5.3 助学贷款利益方角色不明确 |
2.5.4 助学贷款作用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 |
2.5.5 商业性运作与政策性目标存在根本性矛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3.1 利益主体博弈视角下的问题根源分析 |
3.1.1 国家助学贷款的参与主体 |
3.1.2 银行与受贷学生的博弈 |
3.1.3 银行与高校的博弈 |
3.2 违约拖欠风险视角下的问题根源分析 |
3.2.1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违约风险 |
3.2.2 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风险模型 |
3.2.3 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拖欠行为分析 |
3.3 国家助学贷款四个主体的作用、责任和角色 |
3.3.1 完善政府在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中的作用 |
3.3.2 明确银行在助学贷款中的权利和责任 |
3.3.3 高校要创建新型银校关系和规避信息不对称 |
3.3.4 受贷学生要主动按时还款,建立良好个人信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创新 |
4.1 国家助学贷款性质界定 |
4.1.1 国家助学贷款不是单纯的政策性贷款 |
4.1.2 国家助学贷款不是一般的商业性贷款 |
4.1.3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策性商业贷款 |
4.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模式设计 |
4.2.1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
4.2.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 |
4.2.3 政府主管(担保)模式 |
4.3 创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 |
4.3.1 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制环境建设 |
4.3.2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架构 |
4.3.3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评估机制 |
4.4 创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设计 |
4.4.1 还款方式融合模式 |
4.4.2 多元化的还款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创新模式的应用:“河南模式” |
5.1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产生背景 |
5.2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基本架构 |
5.2.1 河南模式的基本架构 |
5.2.2 河南模式的工作流程 |
5.3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效果 |
5.3.1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基本内容 |
5.3.2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应用效果 |
5.4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启示 |
5.4.1 政策性银行承担贷款发放业务 |
5.4.2 高等学校承担主要的管理工作 |
5.4.3 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补偿机制 |
5.4.4 必须构建完善的管理运作体系 |
5.5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存在问题 |
5.5.1 高校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覆盖率仍然较低 |
5.5.2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中高校贷后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
5.5.3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中还款期限短、还款形式较为单一 |
5.5.4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中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完善 |
5.6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建议和措施 |
5.6.1 进一步提供多样化的借贷途径 |
5.6.2 进一步提供多样化的还贷方式 |
5.6.3 出台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 |
5.6.4 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 |
5.6.5 引入专业化贷款回收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6.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一、发表的论文 |
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 ——多国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理论基点与国家助学贷款运行实践的契合 |
2.1 公共产品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产品属性 |
2.2 人力资本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收益外溢 |
2.3 公共财政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 |
2.4 政府的公共性与其干预国家助学贷款的必然性 |
2.5 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政府职能到位 |
2.6 本章小结 |
3 典型发达国家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 |
3.1 四国学生贷款的运行轨迹 |
3.2 学生贷款的政府立法保障 |
3.3 学生贷款的公共财政干预 |
3.4 学生贷款的政府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 |
3.5 经验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共性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典型发展中国家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印度、泰国、加纳和南非 |
4.1 政府统筹转为银行经办:印度学生贷款方案 |
4.2 政府控制的传统型向按收入比例还款型的转向与回归:泰国学生贷款方案 |
4.3 政府由利用社保系统转为教育信托基金:加纳学生贷款方案 |
4.4 政府特设委员会管理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南非学生贷款方案 |
4.5 他山之石:发展中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经验与教训 |
4.6 本章小结 |
5 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职能内涵讨论 |
5.1 政府在准公共品提供中的理论性作为 |
5.2 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参照性作为 |
5.3 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实践性作为 |
5.4 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内涵:立法保障、财政支持、行政规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职能改进 |
6.1 优化政府决策机制,实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的公正与科学 |
6.2 推进政府立法实践,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有法可依" |
6.3 完善政府财政干预,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运行的公平与效率 |
6.4 施行政府行政规制,实现国家助学贷款整体运作的规范与有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目录 |
附录2 电话访谈和网络调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记录及其发现 |
四、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适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2]商业性学生贷款需求分析以及政策建议[D]. 陈华祺. 辽宁大学, 2020(01)
- [3]国家助学贷款按收入比例还款:日本的特点及启示[J]. 徐国兴,刘牧. 高教探索, 2016(10)
- [4]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D]. 刘新林. 武汉大学, 2016(06)
- [5]高等教育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综述[J]. 施文艺,张伟,陈绵水. 科技创业月刊, 2014(04)
- [6]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研究[D]. 郑超.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7]基于ICL的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D]. 刘国清. 中南大学, 2012(02)
- [8]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回收保障制度研究[D]. 肖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9]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 宋振. 天津大学, 2011(05)
- [10]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 ——多国比较的视角[D]. 孙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国家助学贷款论文;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论文; 助学贷款还款方式论文; 助学贷款利率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