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制度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

员工持股制度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

一、职工持股制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龙靓[2](2019)在《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是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国家参与市场的一个渠道。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私有化浪潮大大降低了西方国有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比重。但是从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上市公司的国有产权却普遍存在(除美国以外)且呈显着增长趋势。各国在探索国家权利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股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出现与发展。过去四十年伴随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有企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诸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担当重任,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贡献力量,且在全球国际竞争中初露峥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事业获取成功的关键力量,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是“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明确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坚定不移做强做大做优”;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在实践中,国企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却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股权结构的多层次性视角研究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冀望发展和帮助理解所有制结构理论在国有企业层面的运用,正确科学评价国资管理体制和国企发展的演变过程,厘清“国”与“民”之间在企业层面的关系,并尝试探索下一步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及方式。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企业所有权和所有权主体结构,特别是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加以界定,系统性梳理了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的海量文献,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主体结构(管理层持股、机构持股、国家持股、实际控制人持股)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两方面的文献研究。整体来看,除了机构持股外,基本上其他的所有权结构表征指标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存在非常明确的、方向性的相关关系。接着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基于博弈模型分析了经典的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情况下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从单一股权结构下的委托代理的一般博弈分析延伸至股权分散条件下、实际控制人不同存在状态下的博弈分析,进而拓展到国企这类拥有特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下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试图刻画多方博弈在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行为及决策后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之后本文对提出的理论逻辑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论证。在此之前先梳理了大量史实资料,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考察了国际上国有企业组织所有制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选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有化浪潮中的变革标的,包括发达经济体中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转轨经济体则选择了东欧、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进程,详细梳理了中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走向与发展动态,盘点了中国国有企业自有系统性数据披露以来的企业绩效情况,主要从组织形式、吸收就业、资产规模、偿债能力、盈利水平及增长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并区分了不同隶属层级的国有企业情况。由于在所有权的链式结构中,实际控制人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证部分先考察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演变(A股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接着,进一步构建GMM计量模型考察企业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按照行业属性、公司属性、实际控制人属性等分类标准寻找各细分类型下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具体关系。实证研究表明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主体结构指标都与企业绩效存在正U型的关系,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存在“最优解”,因此高度分散或者高度集中的持股结构可能更有益于国企绩效的提升。从行业来看,以电子、食品饮料、商贸为代表的竞争性行业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从公司属性来看,外资企业和中央控股企业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从实际控制人类型来看,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属性以及具有共同实际控制人的计量结果表现更为显着。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中国下一步国企改革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本文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一是对中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对国企实际控制人持股变化、持股偏好、以及背后的原因都进行了细致分析;二是从更细分层次全面考察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考虑了行业分类、行政隶属层级分类、实际控制人分类等;三是指标运用上的创新,在股权主体结构变量上增加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在企业绩效变量上增加了社会效益变量,如企业税收指标;最后在计量模型运用上采用了GMM方法,而非传统的OLS、2SLS方法,规避了传统模型对数据回归的强限制预设。本文的不足之处,一是选取的企业社会效益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只针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未能涵盖全部国有企业。

邓沛琦[3](2015)在《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合所有”、“混合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报告等党的文件中先后被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探索中,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突破所有制界线,提出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大改组和大转型的产物,它是多元化产权投资主体跨行业、跨所有制、跨产业的多样化经营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经营模式和经济形态,在我国20多年实践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截止2012年底,从全国整体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我国500强企业的80%。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为122.9万个,占企业登记总数的15%,混合所有制企业投资规模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其税收贡献比占47%。其中,央企及其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有少数中央企业的子公司占比达到了80%。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经济增长处在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在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战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混合所有制是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产权主体相互投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基本表现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资联营等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初步发展、基本形成和深化完善三个阶段。多种所有制的共存与共同发展、国家层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资本市场与产权市场的发育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基本条件。根据所有制、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辨证关系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践形式。而混合所有制则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寓于混合经济之中,是混合经济的基础。而混合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果。事实上,从世界潮流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混合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各国投资主体之间的经济混合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混合日新月异。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各国先后告别单一所有制而共同走上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虽然各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特色不同,但是混合所有制以适应各国经济发展转变的需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必然趋势是“生产社会化规律”、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市场经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共同作用下促使了世界经济走向公私混合的市场经济新时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搞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20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数百年放任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后发展到在国家干预下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随着国有企业的出现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英国开始实行国有和私有动态发展,相互依存,由此出现了混合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和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的产物,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特征各不相同,因而有其借鉴与启示,但不能照抄照搬。在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财富创造,调整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活力不足、经营机制不灵活以及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次成为本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为抓住改革的战略机遇,必须继承和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验成果,并进一步开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视角与路径。在新的时期,面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上的问题,关于混的分类、混的模式、混的时机等问题亟需研究。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相结合法、历史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法,并更加注重经验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对本研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文献分析,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根据全文研究,提炼出创新点,并提出研究展望。第二章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首先综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性质和特征,以及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进行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辨析。最后,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本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为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模式。首先,探讨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主要探讨国有化、私有化、中间道路、“大社会”等时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次,总结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分析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历程与模式。首先,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其次,总结归纳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归纳和分析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及特征。第五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思想演进及模式定性比较。综述了英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比较了两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着重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进行全方位比较,包括宏观运行情况、微观操作、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安排等方面。第六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量化评价与比较。首先,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比较。其次,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曲线,以进一步考察中英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分别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基础环境与现状进行评价。最后,运用边际分析法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首先,归纳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的启示。而后,运用路径依赖分析,通过构建路径的锁定与突破模型,探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构建出我国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升级模型与范式框架。最后,基于启示与改革的路径突破、升级与范式,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建议。

袁中华[4](2011)在《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这一危机不断向其他国家蔓延,继而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带来深刻影响,尤其是在经济格局方面将可能导致其重新洗牌与调整,全球步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历史的经验表明,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并在危机过后,推动经济进入新一轮的繁荣。当前,无论是后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出台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正在酝酿。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收益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独特特征,其发展规律、模式、制度需求等均与传统产业有着较大区别,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显得相当重要,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促进各种资源在新兴产业的集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进行各项体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但从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融资制度方面,商业银行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甚微,创业投资的发展时间较短,创业板的发行节奏缓慢而远不能满足众多创新型公司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银行由于功能性定位而处于服务缺位状态。在人力资本培育制度方面,人才教育制度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培训制度供给不足,激励制度不健全而难以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在各个产业之间自由、合理流动的机制有待完善。在科技制度方面,科技管理机构重叠、多头交叉,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期增长机制,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产业化比率低下,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严重;在政府管理制度方面,立法不成体系且协调性差,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没有落实,财政支出方式缺乏效率,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不强,税种设置不合理,财税政策对新兴产业激励、引导作用尚不明显。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有效破解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本论文的分析脉络大体如下:首先对新兴产业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界定,厘清有关制度、制度创新的概念,并系统梳理有关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然后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动因、发展路径进行理论研究,并运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尤其是考察了制度变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接下来分析制度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定位,阐述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系统,并运用制度分析法研究新兴产业制度创新机制以及运用演化博弈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创新模式,从而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及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论文接下来的三章分别结合我国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就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培育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以及政府管理制度创新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较具可行性、操作性的观点。最后,论文以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为案例,说明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系统及其创新。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新兴产业形成的动因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以及“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综合模式。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市场自发培育式、政府培育式以及市场自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模式。(2)制度与资本、技术、人力资本构成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性要素,但制度高于技术,制度高于资本,是首要的因素。制度对其他三大要素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在某个产业集聚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制度环境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度能够促进人才、资本与技术之间的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要素培育制度、企业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其中要素培育制度包括了融资制度、人力资本制度和科技制度,企业制度由企业组织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政府管理制度包括财税制度、法律制度和产业政策等。非正式制度则涵盖了价值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内容。(3)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新兴产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是实物资本的投入,尚未走出传统产业“粗放型、数量型”增长方式的一贯模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其主要原因是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本制度和科技制度,限制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新兴产业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制度因素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发展中仅次于实物资本之后的第二大拉动因素,但应该看到的是,尽管非国有化、市场化、外向化进程仍在不断继续,政府扶持力度也在加大,仍存在较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应坚持各项制度、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并注重制度之间的耦合性,使之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拉动因素。(4)由于与传统产业相比对制度的特殊需求,新兴产业的出现必将导致制度的非均衡,而且这种制度的非均衡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也即新兴产业从诞生开始,总是或多或少要经历一段“制度真空”时期。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影响因素、适应的制度、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尽量减少认知时滞,缩短制度非均衡存在的时间,尽早形成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由于制度创新仅在潜在收益大于创新成本时才发生,新兴产业出现后引发的制度失衡并不必然导致制度的“适应性”创新,“制度真空”时段的长短取决于是否有某个外部的力量来改变潜在收益与制度创新成本之间的比较。而危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力量,将给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政府而言,要充分利用好危机之后给新兴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适时创新制度,转危为机。主体的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成本,还只是该主体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制度供给存在外部性。对创新主体而言,只有当与其他主体合作条件下的创新利润大于不合作条件下的创新利润时,该主体才会从事制度创新活动。而一旦所有主体在合作条件下的创新利润小于不合作条件下的创新利润之和时,演化稳定策略取决于初始状态。(5)要素培育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制度。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实物)、人力资本和技术这三大要素,对于新兴产业而言亦不例外,只是其对这些要素需求的特征(特性、数量、质量)与传统产业有所区别,这些要素的供给与集聚,都是在一定制度背景和制度安排下进行的,因此,要素培育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制度,该制度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耦合与适应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6)企业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鉴于新兴企业的特征,结合现代企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未来新兴企业组织形式将朝着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模块化等方向发展。(7)政府管理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管理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财税制度以及产业政策,通过这些制度功能的发挥,能够起到“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1)运用行业面板数据验证制度变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尽管在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中新兴产业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在本次危机之前,对新兴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再加之目前尚未有专门的统计口径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数据进行核算,以前的研究仅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新兴产业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对新兴产业有关问题的定量研究。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产业的发展主要在于投入要素,本论文的一个创新就在于将制度变迁作为一个内生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并借用高技术产业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行业面板模型,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尤其是制度变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验证,以准确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探索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运用新的方法研究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宏观的制度系统、制度创新机制与模式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属于基础性研究,但对特定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及其创新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一般是借用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分类与研究方法。本论文在具体分析新兴产业的制度系统时,不囿于其框架,对新兴产业的制度系统进行大胆的尝试性探索,将其分为要素培育制度、企业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当然,其可行性还有待商榷。同时,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并尝试运用演化博弈的思想,探讨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模式,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是本文的另一创新之处。(3)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创新设想与思路。制度创新有渐进式与激进式之分,而且对于我国而言,更多的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变革方式,因此,本文大多数制度创新也遵循这一思路,但论文仍提出一些比较有创新性的制度变革建议。例如在融资制度创新中,为了解决商业银行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的“两难”选择,论文提出了三种比较有创新意义的思路:构建风险保障机制、创新信贷管理办法以及构建科技银行功能,并针对每一思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另外,在融资制度方面,还提出了组建科技政策性银行的大胆建议,也设计了组建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渠道;在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中,为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集成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建议在新兴产业中建立与推行“专利池”制度,并对构建模式的选择、专利池的规划、组建方式、管理及规制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初步设想。在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中,基于我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双重任务,论文提出要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思想,并从耦合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李福成[5](2011)在《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中坚支柱,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类型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搞活国有企业,但始终没有找到国有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直到我国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才逐渐步入正轨。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传统体制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新时期的新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结合历史背景与生产力水平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才能得出经验教训并对以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新型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继续推进与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前入研究基础上,本文侧重于分析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及效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如下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哪些问题?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角色困境以及如何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定位?在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绩效及行业布局,以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创新,从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不断完善新型国有企业。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论题,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认识到转型时期新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与挑战。同时,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别对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流派之争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最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历程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弥补这些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第三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新型国有企业的界定及角色,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进行角色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企业具有的两重属性,即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一般企业,要评价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否亏损,是否具有竞争力;作为特殊企业,要评价其是否体现国家意志,是否实现了公共福利。最后从功能、规模以及政策三方面来认识与把握新型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四章首先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进行了理论回顾,认识到效率争议的三种理论,即国有企业绩优论、绩差论和产权中性论。同时,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与否,不仅要从微观经济层面考察,同时也要注重宏观经济层面。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各项制度安排的战略意图。只有在追求经济绩效的同时注重社会利益,才能使改革有序、顺利地进行。第五章在对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讨论中,首先对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探讨布局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路径、领域、策略三方面对新型国有企业的进退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在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分析中,主要是以新型国有企业为对象,对改革的方式、公司治理、政企关系以及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本章提出了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应构建横、纵向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建立资本预算制度以及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许平贵[6](2011)在《内蒙古伊泰集团技术引进模式研究 ——公司治理的视角》文中提出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模式的方式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目前民营企业生存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难题。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产生之初的特殊环境以及制度特征,使创业企业家依赖原有的心智决策模式,在企业成长发展中,面临新的环境时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对于渡过生存期的民营企业,要想实现企业的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对原有的创业团队来说,面临着重大挑战,需要思维方式的蜕变,并且伴随着必要的制度创新。技术引进是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因此,技术引进模式的选择关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本研究选择内蒙古伊泰集团作为样本,描述伊泰集团企业初创时的生存试错经历与成长历程,讲述企业发展中为实现产业转型的各种体验,以及如何捕获了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的引进机会。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的主体方法,主要以归纳推理的逻辑,总结出伊泰集团能够成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地方民营煤炭企业的制度规律,即依靠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如股权激励等手段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而且通过股权合作、股权激励等手段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掌握煤间接液化核心技术的专利技术,而且通过专业人员持股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伊泰集团是由国有控股企业转制而来,在全员持股的模式探索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伊泰的技术引进模式也在借鉴原有全员持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本研究一方面是对伊泰集团进行理论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技术引进提供一些借鉴。

李琪[7](2012)在《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现代企业制度与利益共享的兼容,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得以有机结合,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它从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和资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新变革、新变化。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共享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对利益共享的深入分析稍显不足。特别是对我国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历史过程和对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评价尚不多见,本文将在这些方面做些探索。本文从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出发,通过对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和功能分析,以及我国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说明建设我国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我国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形式和西方分享经济的实践形式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了有益于我国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启示。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合理的产权结构是构建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联合产权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通过这样的企业制度实现了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得以完善;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建立以劳动联合为主,资本联合为辅的联合产权制度,同时让劳动力所有者真正的享有与之对应的经营管理权和剩余索取权;这种企业制度改变原有的企业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组织机构不健全的现象;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分享经济的实践形式;构建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树立利益共享的经济观、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规范企业的组织和分配制度,政府应起推动和促进作用。

秦琪[8](2011)在《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状况及改革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煤炭立法的内容、原则和意义方面入手,对我国煤炭立法的历史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促进我国煤炭立法健康有序发展的改革策略:其一,提高煤炭立法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执行力度;其二,加强立法速度和强化执法力度二者并重。

罗智渊[9](2011)在《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员工持股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员工持股制度,是指企业员工持有本企业股份,以此分享企业利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有条件退出的一种股权激励制度。本文系统梳理了中西方员工持股的理论,总结了中外员工持股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以及国企改革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探讨了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中西方员工持股的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与简要的评析。在西方理论中,比较典型的是马克思“合作工厂”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利润分享理论、民主公司理论、第三条道路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国内学者的代表性理论是职工主体论、劳动力产权论、企业制度创新论、“劳者有其股”理论以及控制“内部人控制”理论等。第二,分析了美国、日本、西班牙、英国、法国与俄罗斯等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国外员工持股制度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要弄清员工持股制度的本质,通过员工持股建立经济民主和工人参与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对员工股进行管理;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建立健全员工持股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利于员工持股制度的优惠政策等。第三,回顾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历史,一是总结了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形式,即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员工持股和股份制企业中的内部员工持股;二是归纳了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典型实践模式,即普通员工持股计划模式、工人股份所有制企业模式和利润分享计划模式;三是分析了中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典型案例,即深圳金地集团(职工持股会)、南京发动机配件厂(工人所有制企业)以及长沙湘技海盾公司(信托持股),以资借鉴。第四,通过对中国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员工持股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作为调整企业产权结构的一种形式,员工持股有利于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大于—般员工持股。第五,为了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员工持股制度,着重分析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分享理论与员工持股制度之间的理论联系;并基于中国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及若干的配套措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妥善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规范企业员工股权的管理;规范员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大力实施期权期股,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与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的立法工作等。

梁德明[10](2010)在《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地方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为研究对象,以法社会学的组织分析和制度分析为方法,以有组织行动理论为基本框架,以无结构式访谈调查研究为接近社会事实的手段,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1997年以来中国地方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及其所体现的社会意涵。地方国企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它是中国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个副产品,直接与国家法律、政策等制度相违背,它是我国国企改革中一些特殊利益群体规避法律政策等制度的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地方国企高管层,他们从地方财政减负或小集团利益最大化角度,借助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展开有组织行动,采取避让、曲解、抵抗、放任等方式,消解宪法、法律、政策等制度的效力。在地方国企改制方案制订、审批、国有产权界定、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转让等一系列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国企高管层、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联合采取的“遮蔽机制”,使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对本国企改制和产权出售过程处于全然无知状态。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既无法通过本企业职代会、工会党委等组织来了解相关改制信息、参与改制过程,无缘分享改制国企产权再分配,也不能通过地方的党组织、人大、司法、政协等组织来及时获得事后保护或充分的经济补偿。地方国企民众集体的渐进失语,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它既构成地方国企改制过程中利益失衡的原因,也成为我国地方国企深化改制出售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国企高管层、以及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各自在本企业改制出售中所采取的关系策略,以及各自背后所拥有的权力或人力资本等资源的多寡,从根本上决定了地方国企改制中谁受益、谁受损,进而使得我国宪法、法律和党和国家政策等制度,在事实上出现许多扭曲变形。当前亟须在国企改制中实事求是地建立起保障机制:其一,职代会、工会等组织不能限于空设,否则,老百姓的利益会继续受损;其二,与改制有关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一定要能有效地指导改制实践。我们需要研究,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引导和控制政府部分官员、国企管理层以及中介机构等主体的行为,使其合法合规,从而有效维护普通职工民众的基本利益。然而,我国目前国企只要一触及改制,却依然普遍缺乏这种保障机制。地方国企改制的相关法律政策等制度规定应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地方国企改制中普通职工等民众利益保护不能流于空谈,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精神不能淡忘。为了化解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避免失衡的行政权力过度放纵所可能造成的各种消极社会结果,保持长期安定团结的局面,亟须通过特殊的制度和相应的机制设计,使普通职工等民众的意见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及时反映,使普通职工等民众、国企管理层、政府这三方权益得到恰当的平衡与保护。这就需要对地方国企和地方国企的职代会、工会、人大、司法、政协、地方党政组织加以制度性重构,使得与国企改制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趋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制度和社会力量的重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和国家政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以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制度重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将对其它类型企事业单位改制乃至我国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顺利、社会转型的和谐乃至全社会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全文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之外,主体部分有五个章节,通过五个方面展示我国社会转型期地方国企MBO行动中的民众集体失语。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层,职工和社会民众的社会角色发生根本逆转,而这将是国企MBO改革中民众集体失语的社会学本质所在。第三章以华东地区K市四家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为背景,回顾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第二,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其中,国企产权转让动因和理论支持涉及三方面内容:国企产权转让前期的行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启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理论支持;地方国企产权转让中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从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维护国家、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等制度性规定展开。第四、五章借助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有组织行动理论框架,实证分析K市四家地方国企改制的方案制订、审批、国资产权界定、以及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的基本过程与民众集体失语结果:这四家国企分别是I罐头食品厂、H焦化集团、东城区Y公司和L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第六章再现K市四家国企MBO之后,在国企外部寻求权利救济方面,普通职工等民众的集体失语,以及其中、宏观经济社会后果。具体内容涉及高管买断I罐头食品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H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Y公司、L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地方国企MBO中民众集体失语后果是严重的:民众集体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经济危机逼近。第七章描述K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状态与相关行动者关系策略,这主要是对K市国企产权改制不同阶段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国企产权改制中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的直接原因,在于国企产权相关制度失灵,无法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加以有效保护;而深层原因则是相关行动者、特别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关系策略主导了国企改制过程。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包括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变通或修正执行。国企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策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包括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的交易、利用,管理层对普通职工的蒙骗、专制,以及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的形同虚设;二是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包括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的“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与盛行背后,是国企高管层、政府部分官员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局面,于是,在国资产权改制、转让中新规则渐次生成,非规范MBO的实践规则逐步合法化。最后,本文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非正式国有产权制度创设中的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关键是在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如何保持各行动主体的权益相对平衡——特别是要在职代会、工会等相关制度实践中,切实落实对普通职工等民众的保护措施。

二、职工持股制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工持股制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科学
        2.1.1 现代系统科学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2.2 经济学
        2.2.1 转轨经济学
        2.2.2 新制度经济学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2.3 企业管理学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相关概念
        一、国有企业
        二、所有权结构
        三、实际控制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
        一、相关论
        二、无关论
    第二节 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
        一、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二、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
    第三节 机构持股、国家持股、实际控制人与企业绩效
        一、机构持股与企业绩效
        二、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
        三、实际控制人与企业绩效
第三章 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博弈分析
    第一节 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一、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的一般博弈分析
        二、股权分散条件下股东与代理人(管理层)的博弈分析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存在条件下的博弈
        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博弈分析
        二、引入小股东利益保护法律框架下的博弈分析
        三、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情况下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政府的博弈
        一、政府机构与国企管理层的混合战略均衡博弈
        二、政府主管官员与国企高管合谋的精炼博弈
第四章 国有企业组织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国外私有化浪潮
    第一节 私有化:有机发展战略与急速私有化战略
        一、私有化浪潮(Privatization)
        二、私有化浪潮的理论基础
        三、私有化的两种路径选择
    第二节 发达经济体国企改革
        一、英国国有企业改革
        二、美国国有企业改革
        三、法国国有企业改革
        四、德国国有企业改革
        五、意大利国有企业改革
        六、小结
    第三节 转轨经济体的国企改革
        一、东欧国有企业改革
        二、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
        三、巴西国有企业改革
        四、阿根廷国有企业改革
        五、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中国国企改革
    第一节 中国国企改革历程
        一、1993-200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抓大放小
        二、2004-2012:深化推进股份制
        三、2013-至今: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二节 中国国企发展与概况
        一、国有控股成国企发展新趋势
        二、国企吸收就业空间趋近饱和
        三、国有资产总量规模稳步上升
    第三节 中国国企绩效评价分析
        一、国企绩效评价体系
        二、盈利能力
        三、偿债能力
        四、增长能力
        五、其他指标
第六章 企业实际控制人变迁研究
    第一节 数据与样本
        一、样本选取
        二、实际控制人类型
        三、样本行业分布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截面分析
        一、实际控制人类型变动
        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变动
    第三节 实际控制人个体变动分析
        一、实际控制人变动行业分布
        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变动
        三、混合化持股结构初现端倪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
    第二节 样本与变量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界定
        三、描述统计
    第三节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
        二、分行业
        三、分公司属性
        四、分实际控制人属性
    第四节 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
        二、分行业
        三、分公司属性
        四、分实际控制人属性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结论
        一、实际控制人变迁
        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三、股权主体结构与企业绩效
    第二节 国企改革政策建议
        一、厘清国资管理边界,理顺委托代理
        二、分类改革,相机混改
        三、加强党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司监督体制
        四、提高投资者保护,鼓励所有权结构多元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展望
2 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2.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所有制、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式
        2.1.2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
        2.1.3 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与特征
        2.1.4 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2.1.5 产权与所有权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理论
        2.2.2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
        2.2.3 马克思的资本社会化理论
    2.3 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
        2.3.1 现代产权理论
        2.3.2 国家干预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模式及其特征
    3.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3.1.1 国有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1945-1978)
        3.1.2 私有化——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调整(1979-1996)
        3.1.3 中间道路——“新混合经济”开启(1997至2010)
        3.1.4 “大社会”运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继续推进(2010至今)
    3.2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
        3.2.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
        3.2.2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条件
    3.3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3.3.1 公私混合经营模式
        3.3.2 出售国企股权模式
        3.3.3 引入私人资本模式
        3.3.4 MBO模式
        3.3.5 员工持股计划(ESOP)模式
        3.3.6 “黄金股”模式
        3.3.7 PPP与PFI模式
    3.4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特征
        3.4.1 公私并存,私有制占主体
        3.4.2 混合产权明晰,产权交易市场化
        3.4.3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法律体系完备
        3.4.4 混合型资源配置,政府投资力度大
        3.4.5 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并存
4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模式及其特征
    4.1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4.1.1 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与实践
        4.1.2 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与实践
    4.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因与条件
        4.2.1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因
        4.2.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条件
    4.3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4.3.1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分类
        4.3.2 混合型整合上市模式
        4.3.3 混合型合资联营模式
        4.3.4 混合型产权联盟模式
        4.3.5 混合型项目制模式
        4.3.6 混合型基金模式
        4.3.7 产品分成模式
        4.3.8 员工持股与MBO模式
    4.4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特征
        4.4.1 以产权多元化为基本导向
        4.4.2 以国有资本监管体系变革为基点
        4.4.3 以实现包容性增长为追求
        4.4.4 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5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思想理论演进及性质与特征比较
    5.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思想理论演进
        5.1.1 英国工党经济思想演进
        5.1.2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
        5.1.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5.1.4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5.1.5 “第三条道路”理论
    5.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想理论演进
        5.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
        5.2.2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理论
        5.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1978-至今)
    5.3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与特征比较
        5.3.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比较
        5.3.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比较
    5.4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定性比较
        5.4.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宏观面比较
        5.4.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微观比较
        5.4.3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股权结构与利益相关者安排
6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量化评价与比较
    6.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总体情况
        6.1.1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比较
        6.1.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比较
    6.2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6.2.1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曲线
        6.2.2 指标设立、模型假设与数据采集
        6.2.3 样本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2.4 实证分析及结论
    6.3 基于边际分析法的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6.3.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宏观运行分析
        6.3.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产权多元化分析
7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优化及政策建议
    7.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后得到的启示
        7.1.1 打造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7.1.2 以有为的政府为支撑,推动有效的市场
        7.1.3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生动力
        7.1.4 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构建混合发展范式
        7.1.5 发展PPP模式,推广员工持股,适度采用“黄金股”
    7.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路径依赖分析
        7.2.1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锁定与突破
        7.2.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升级
        7.2.3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范式框架
    7.3 政策建议
        7.3.1 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顶层设计
        7.3.2 深化现代产权制度改革
        7.3.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7.3.4 转变政府职能与规范资本市场建设
        7.3.5 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后记

(4)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危机时代及其主要特征
        1.1.2 后危机时代呼唤新兴产业
        1.1.3 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经济范式、经济危机与新兴产业
        1.3.2 资本、技术、制度与产业发展
        1.3.3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模式
        1.3.4 新兴产业选择标准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
    2.1 新兴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2.1.1 概念界定及类型
        2.1.2 新兴产业的特征
        2.1.3 与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2 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
        2.2.1 产业演化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2 创新理论
        2.2.3 主导产业理论
        2.2.4 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
        2.2.5 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发展的理论阐述
    2.3 制度与制度创新
        2.3.1 制度的界说与功能
        2.3.2 制度创新
3.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机理
    3.1 新兴产业的形成动因
        3.1.1 “技术推动(Technology-push)”模式
        3.1.2 “需求拉动(Needs-pull)”模式
        3.1.3 “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综合模式
    3.2 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3.2.1 市场自发培育式
        3.2.2 政府培育式
        3.2.3 市场自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模式
    3.3 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
        3.3.1 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3.3.3 模型估计与分析
        3.3.4 研究结论
4. 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及其创新机制与模式
    4.1 制度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定位
        4.1.1 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性要素
        4.1.2 制度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4.2 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
        4.2.1 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系统构成
        4.2.2 各子制度安排在制度系统中的地位
    4.3 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4.3.1 新兴产业制度创新机制
        4.3.2 实例印证
        4.3.3 启示及建议
    4.4 新兴产业制度创新的主体与模式:基于演化博弈
        4.4.1 新兴产业制度创新的主体类型
        4.4.2 基于演化博弈的新兴产业制度创新模式分析
        4.4.3 研究结论
5. 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培育制度创新
    5.1 融资制度创新
        5.1.1 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特征
        5.1.2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制度障碍
        5.1.3 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5.2 人力资本制度创新
        5.2.1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制度
        5.2.2 我国人力资本制度存在的缺陷
        5.2.3 我国人力资本制度的创新思路
    5.3 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制度创新
        5.3.1 科技制度的内涵
        5.3.2 我国科技制度的障碍分析
        5.3.3 创新科技制度,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
6. 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制度创新
    6.1 企业制度及其演化
        6.1.1 新兴企业的主要特征
        6.1.2 企业制度的内涵及其演化
    6.2 新兴企业组织制度创新
        6.2.1 扁平化(Flattening)
        6.2.2 网络化(Networking)
        6.2.3 虚拟化(Virtualization)
        6.2.4 企业组织创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6.3 新兴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6.3.1 新兴企业产权制度的主要构成
        6.3.2 我国新兴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6.3.3 我国新兴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思路
7. 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7.1 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概述
        7.1.1 政府管理制度的内涵
        7.1.2 政府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化
        7.1.3 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7.1.4 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
    7.2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7.2.1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回顾
        7.2.2 我国政府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7.3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7.3.1 财税制度创新
        7.3.2 法律制度创新
        7.3.3 产业政策创新
8. 案例研究: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8.1 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8.2 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8.2.1 电子信息产业
        8.2.2 新材料产业
        8.2.3 新能源产业
        8.2.4 生物医药产业
    8.3 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8.3.1 要素培育制度创新
        8.3.2 企业制度创新
        8.3.3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8.4 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目的
    1.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总体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4.1 新型国有企业
        1.4.2 定位
        1.4.3 效率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主要的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之处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及其历史进程
    2.1 国有企业改革的代表性理论
        2.1.1 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
        2.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理论学派
        2.1.3 我国学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观点
        2.1.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理论思路
        2.1.5 理论评价
    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
        2.2.1 改革起步阶段:以放权让利为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
        2.2.2 改革成长阶段:以两权分离为特征转换经营机制(1984-1992年)
        2.2.3 改革完善阶段:以战略改组为特征的股份制改革(1992-2003年)
    2.3 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2.3.1 传统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2.3.2 新型国企面临的问题
    2.4 小结
3 新型国有企业的定位
    3.1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企定位
        3.1.1 功能定位
        3.1.2 规模定位
        3.1.3 政策定位
    3.2 国有企业的角色分析
    3.3 国有企业的性质分析
        3.3.1 国有企业的性质
        3.3.2 国有企业特殊性(即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
    3.4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3.4.1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点
        3.4.2 新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3.4.3 新型国有企业再定位
    3.5 小结
4 新型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
    4.1 关于国有企业效果的争论
        4.1.1 国有企业绩差论
        4.1.2 国有企业绩优论
        4.1.3 产权中性论
    4.2 对国有企业改革经济效率的分析
        4.2.1 经济效益考察
        4.2.2 效果考察
    4.3 关于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与改进措施
        4.3.1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思考
        4.3.2 新型国有企业效率的改进
    4.4 小结
5 新型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研究
    5.1 国有企业行业布局的理论分析
        5.1.1 国有企业布局的发展变化
        5.1.2 关于国有经济布局的理论观点
    5.2 影响国有企业进退的内、外在机理分析
        5.2.1 国有企业进退内因分析
        5.2.2 国有企业进退外因分析
    5.3 国有企业进退面临的问题
        5.3.1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束缚
        5.3.2 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
        5.3.3 国有企业的布局不合理
        5.3.4 国有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
    5.4 新型国有企业进退的选择
        5.4.1 路径选择
        5.4.2 领域选择
        5.4.3 策略选择
    5.5 小结
6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6.1 新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6.1.1 实现单一改制到分类改革的转变
        6.1.2 重塑现代企业制度
        6.1.3 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边界
        6.1.4 构建新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6.2 新型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有效监管体制研究
        6.2.1 构建横、纵向国有企业监管体系
        6.2.2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6.2.3 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
    6.3 小结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内蒙古伊泰集团技术引进模式研究 ——公司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内蒙古伊泰集团的发展历程
    2.1 伊泰集团的创业过程
        2.1.1 煤炭运销业务的确立
        2.1.2 依托运销优势,进入煤炭生产领域
        2.1.3 实施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展企业的资源优势
        2.1.4 修建铁路,增强企业的运输保障能力
        2.1.5 成功发行B股
    2.2 企业体制改革历史
        2.2.1 第一次企业体制改革
        2.2.2 第二次企业体制改革
    2.3 企业现状
        2.3.1 公司概况
        2.3.2 各分子公司情况
        2.3.3 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模式
第三章 伊泰集团的煤制油项目
    3.1 煤制油技术概述
        3.1.1 煤制油概念
        3.1.2 煤制油原理
        3.1.3 煤制油技术路线
        3.1.4 煤制油发展历史
    3.2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煤制油研究
        3.2.1 山西煤化所概况及合成油工程研究中心组织形式
        3.2.2 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概况
    3.3 伊泰与山西煤化所的合作
        3.3.1 伊泰集团急需结构转型
        3.3.2 山西煤化所煤间接液化技术研发遇到资金困难
        3.3.3 地缘网络关系促成伊泰与山西煤化所的合作
        3.3.4 对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公司化改造
        3.3.5 技术团队持股形式
    3.4 伊泰煤制油项目的开展
        3.4.1 项目建设及运行概况
        3.4.2 装置技术标定
        3.4.3 伊泰煤制油项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3.4.4 小结
第四章 公司治理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
    4.1 股权激励与企业发展
        4.1.1 股权激励的含义及其作用
        4.1.2 股权激励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4.2 股权设计与企业创立
        4.2.1 公司的股权设置要保障企业对技术的控制
        4.2.2 科研人员持股比例的设置要调动其积极性
    4.3 公司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4.4 股权激励制度的变革
        4.4.1 伊泰集团创建初期的持股模式
        4.4.2 持股模式的改革
        4.4.3 未来伊泰员工的持股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对研发机构进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并要实现对其控股
    5.2 配套研发资金的投入必须适时跟进
    5.3 项目转化工作要与研发工作配合进行
参考文献
致谢

(7)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利益共享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基本框架
        二、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概念
        一、利益
        二、利益共享
        三、现代企业制度
        四、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
        二、劳动力资本化理论
    第三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
        一、联合产权制度
        二、企业治理结构
        三、分配制度
第三章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特点和功能
    第一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
    第二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一、劳动联合为主,资本联合为辅的企业产权制度
        二、按劳分配为主,按股分红为辅的分配制度
    第三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功能
        一、增产节约功能
        二、自我激励功能
        三、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功能
第四章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演进
    第一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萌芽——生产合作社
        一、生产合作社的产生
        二、生产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三、生产合作社的典型案例
        四、生产合作社的评价
    第二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
        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典型案例
        四、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评价
    第三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完善——股份合作制企业
        一、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生
        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运行机制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典型案例
        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评价
第五章 我国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同西方分享经济企业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
    第二节 西方分享经济的企业制度形式
        一、利润分享制
        二、职工持股制
        三、企业管理权分享制
    第三节 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与西方分享经济企业制度的比较
        一、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与西方分享经济企业制度的相似之处
        二、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与西方分享经济企业制度的区别
        三、西方分享经济企业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第六章 构建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树立利益共享的经济观
    第二节 优化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
    第三节 规范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规范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分配制度
    第五节 政府应为利益共享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8)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状况及改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一) 煤炭立法的内容
    (二) 煤炭立法的基本原则
    (三) 煤炭立法的重要意义
        1、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2、煤炭能源具有可枯竭和不可再生的特点
        3、现行煤炭法律法规具有软约束的弊病
        4、煤炭立法深远影响着能源资源法律体系的整体构建
        5、经验和借鉴为比较研究煤炭法机理提供可能
二、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状况
    (一) 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历史
    (二) 我国煤炭立法的现存问题
        1、规范之间缺乏逻辑性和联系性, 法规界限模糊。
        2、缺乏宏观指导的立法规划, 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普遍较低。
        3、立法的立、改、废不及日寸, 滞后严重。
三、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策略
    (一) 煤炭立法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参与程度和执行力度
    (二) 加强立法速度和强化执法力度二者并重

(9)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6 研究的方法
    1.7 主要的创新点与需要加强之处
    1.8 本章小结
2 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2.1 西方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合作工厂"理论
        2.1.2 二元经济理论
        2.1.3 利润分享理论
        2.1.4 民主公司理论
        2.1.5 第三条道路理论
        2.1.6 人力资本理论
        2.1.7 对西方员工持股理论的简要评析
    2.2 中国员工持股理论综述
        2.2.1 职工主体论
        2.2.2 劳动力产权理论
        2.2.3 "劳者有其股"理论
        2.2.4 企业制度创新论
        2.2.5 控制"内部人控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员工持股制度的国际比较
    3.1 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
        3.1.1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史
        3.1.2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方法
        3.1.3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点
    3.2 日本的员工持股计划
        3.2.1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史
        3.2.2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方法
        3.2.3 日本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点
    3.3 西班牙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
        3.3.1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简介
        3.3.2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3.3.3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3.3.3.1 股权平均持有,资本从属于劳动
        3.3.3.2 按劳分配,资本利益有限
        3.3.3.3 实行民主管理
        3.3.3.4 重视教育、培训与就业
        3.3.4 蒙德拉贡员工合作社成功的原因
    3.4 英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3.4.1 英国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原因
        3.4.2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方式
        3.4.3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特点
    3.5 法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3.5.1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历史
        3.5.2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做法
        3.5.3 法国员工持股制度的主要特点
    3.6 俄罗斯的职工股份所有制
        3.6.1 社会背景
        3.6.2 俄罗斯职工股份所有制的做法与特点
        3.6.3 俄罗斯实施职工股份制的效果
        3.6.4 俄罗斯职工股份所有制失败的原因
    3.7 国外员工持股的启示与借鉴
        3.7.1 要认清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质
        3.7.2 要设立专门机构对员工股进行管理
        3.7.3 要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
        3.7.4 要建立健全员工持股的法律法规体系
        3.7.5 要制定有利于员工持股制度的优惠政策
        3.7.6 要不断探索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新途径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
    4.1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4.1.1 国家关于员工持股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4.1.2 国家关于员工持股政策的变化过程
        4.1.3 中国员工持股的发展路径
        4.1.3.1 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员工持股
        4.1.3.2 股份制企业内部员工持股
    4.2 中国现行员工持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强行入股、硬性集资、转嫁风险
        4.2.2 形成新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机制
        4.2.3 员工持股的过度福利化倾向
        4.2.4 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4.2.5 缺乏国家立法保护和稳定的政策导向
        4.2.6 缺乏员工股份的合法管理机构
    4.3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
        4.3.1 体现劳动逻辑,建立劳动主导型的现代企业制度
        4.3.2 减少"内部人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4.3.3 提高工人阶级地位,建立和谐劳资关系
        4.3.4 实现多方共赢,构建和谐社会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企业员工持股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选取的主要数据和相关变量
        5.1.1 主要数据说明
        5.1.2 相关变量说明
    5.2 模型设定、实证结果及含义
        5.2.1 模型设定
        5.2.2 实证结果及含义
    5.3 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探索
    6.1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与员工持股
        6.1.1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提出
        6.1.2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
        6.1.3 "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员工持股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分享理论与员工持股
        6.2.1 利益分享的含义
        6.2.2 利益分享的实践
        6.2.3 利益分享与员工持股
        6.2.4 利益分享理论与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
    6.3 理论总结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
    7.1 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模式
        7.1.1 普通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7.1.2 工人股份所有制企业模式
        7.1.3 利润分享计划模式
    7.2 中国员工持股实践的典型案例
        7.2.1 职工持股会-以金地集团为例
        7.2.1.1 职工持股会及其作用
        7.2.1.2 职工持股会的形式
        7.2.1.3 职工持股会的主要问题
        7.2.1.4 职工持股会案例-金地集团
        7.2.2 工人所有制企业-以南京动配厂为例
        7.2.2.1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主要形式
        7.2.2.2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特征
        7.2.2.3 工人所有制企业的优点
        7.2.2.4 工人所有制企业案例-南京动配厂
        7.2.3 信托持股-以长沙湘技海盾为例
        7.2.3.1 信托与员工持股
        7.2.3.2 员工持股的信托方式
        7.2.3.3 员工持股的信托计划方案要件
        7.2.3.5 对员工持股信托的思考
        7.2.3.6 员工信托持股案例-湘技海盾
        7.2.4 对员工持股实践案例的总结与思考
    7.3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
        7.3.1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含义
        7.3.2 实施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
        7.3.3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方法
        7.3.3.1 建立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7.3.3.2 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
        7.3.4 实施中国特色员工持股制度的配套措施
        7.3.4.1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7.3.4.2 妥善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
        7.3.4.3 严格管理企业员工股权
        7.3.4.4 规范员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
        7.3.4.5 大力实施期权期股,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7.3.4.6 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8.2.1 进一步深化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渊源研究
        8.2.2 进一步加强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模式研究
        8.2.3 进一步强化员工持股会的管理与组织职能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主要意义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界定
        一、基本方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三、基本概念界定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制度、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二、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三、国企MBO 作为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四、集体失语研究
    第二节 文献简评
第三章 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
    第一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
        一、国企产权转让前期行动的动因和依据
        二、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动因
        三、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理论支持
    第二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依据
        二、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的制度依据
        三、维护国家和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的制度依据
第四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一——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环节
    第一节 I 罐头食品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一、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二、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一、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二、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三节 东城区 Y 城建开发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一、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二、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四节 L 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一、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二、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五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
    第一节 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一、I 厂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二、I 厂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三、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一、H 焦化集团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二、H 焦化集团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三、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三节 东城区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一、Y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二、Y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三、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四节 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一、L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二、L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三、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第六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三——改制出售后的救济环节
    第一节 改制出售后民众集体的进一步失语
        一、I 厂高管买断本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
        二、H 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
        三、Y 公司、L 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
    第二节 改制出售后的经济社会效应
        一、民众集体的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
        二、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
        三、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
        四、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长期经济危机逼近
第七章 K 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背后的行动者关系策略
    第一节 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
        一、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
        二、正式制度的变通或修正执行
    第二节 K 市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
        一、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之间: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
        二、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之间——交易、利用
        三、管理层对普通职工——蒙骗、专制
        四、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形同虚设
    第三节 K 市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
        一、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
        二、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
    第四节 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过程
        一、K 市国企高管层的实际行动规则
        二、K 市其他主体的实际行动规则
    第五节 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各主体的权益能否平衡
        一、管理层收购中的职工持股何以衰落
        二、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规则何以主导改制
        三、法律、道德制衡权力还是权力通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职工持股制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2]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国企改革博弈视角[D]. 龙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D]. 邓沛琦. 武汉大学, 2015(03)
  • [4]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袁中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5]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D]. 李福成.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内蒙古伊泰集团技术引进模式研究 ——公司治理的视角[D]. 许平贵. 内蒙古大学, 2011(05)
  • [7]利益共享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研究[D]. 李琪. 安徽财经大学, 2012(04)
  • [8]我国煤炭立法的发展状况及改革策略[J]. 秦琪. 东方企业文化, 2011(04)
  • [9]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 罗智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1)
  • [10]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D]. 梁德明. 上海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员工持股制度与煤炭产权制度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