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论文文献综述)
田硕,刘万里,苏坤涵,冯丽萍[1](2021)在《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治疗脾胃虚弱、痰气上逆之痰气痞的代表方,有降气消痰、补益脾胃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该方在消化系统相关病症及眩晕、顽固性咳嗽等病症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药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该方的临床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李晓燕[2](2021)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的疗效差异,探讨温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掘温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将60例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对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合并的基础疾病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以及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如抗凝、控制血压、降糖等,此外,针对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确立了健脾和胃,温中消痞的治疗原则,针刺组行常规毫针针刺,选穴包括:中脘、天枢双、关元、气海、足三里双、公孙双、内关双;温针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对中脘、关元及足三里双穴处施以温针灸疗法,两组每次皆留针30min,每周6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患者症状复发率,据此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并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治疗前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总分和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反酸、纳呆、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7个单项的症状积分及QOL、SDS评分方面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和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6.67%,二者相较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即温针灸组疗效显着优于针刺组。3.自拟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积分:(1)组内比较:(1)针刺组患者在治疗1周和2周后,痞满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纳呆和大便溏症状积分均较其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神疲乏力积分亦降低(P<0.05),但手足不温积分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1周时,其反酸积分较治疗前尚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周时则显着降低(P<0.01)。(2)温针灸组患者在治疗1周和2周后,痞满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纳呆和大便溏的积分均较其治疗前亦显着降低(P<0.01)。治疗1周后,其反酸及神疲乏力积分降低(P<0.05),手足不温积分尚无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2周后,其反酸、神疲乏力和手足不温积分则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2)组间比较:在治疗1周后,温针灸组痞满症状总分和胃脘部喜温按积分均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脘腹满闷和大便溏积分亦低于针刺组(P<0.05),但两组反酸、纳呆、神疲乏力和手足不温积分则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痞满症状总分、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和大便溏的积分均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而两组反酸、纳呆及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针灸组手足不温积分则低于针刺组(P<0.05)。4.QOL积分:两组QOL评分在治疗1周和2周后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温针灸组在治疗1周时QOL评分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评分则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5.SDS评分:两组的SDS评分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温针灸组SDS评分显着低于针刺组(P<0.01)。6.复发率:治疗结束1月后,温针灸组复发率为6.67%,低于针刺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观察:安全性评价中,温针灸组1级者28例,2级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针刺组1级者29例,2级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均可有效改善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临床症状,但温针灸组疗效更优。2.温针灸疗法对脘腹满闷、胃脘部喜温按、手足不温及大便溏的改善更明显,而两种疗法对反酸、纳呆和神疲乏力的疗效则相当,但温针灸疗法改善反酸症状起效则更快。3.温针灸疗法和常规针刺均可显着提高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缓解其抑郁心理,但二者相较,温针灸疗法更优,且其复发率更低,远期疗效更佳。4.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又有十分可观的疗效,故患者接纳度和依从性高,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刘文杰[3](2021)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psia,FD)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及偏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焦虑抑郁状态、FD不同亚型等情况与F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总结刘华一教授对于FD的辨治经验,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及诊治FD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方法:第一部分为临床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对于FD研究的相关文献,参考国内外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意见制定《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采集FD患者就诊信息,包括:一般情况、疾病诊断信息、焦虑自评情况、抑郁自评情况等,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总结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及偏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焦虑抑郁状态、FD亚型等情况与FD之间的关系,以及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第二部分为刘华一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撷英。通过收集刘华一教授辨治FD的医案,总结归纳刘华一教授的学术理论,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治和用药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33例FD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岁,年龄在50-59岁之间发病率最高;以女性发病为主,女性发病年龄以40-49岁最多,男性以50-59岁最多,年龄在40-49之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受教育程度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学历为本科/大专的患者,其次为高中/中专、初中、硕博士研究生、小学及以下;按从事职业分类时,以办公室职员为主,其次为无业或退休、商业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农民、教师、学生、公务员;部分患者出现饮食过快、饮食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偏嗜情况中发生频率前四位分别是嗜咸、辛辣、油腻、嗜甜。2 FD不同亚型主要为EPS和PDS,有少部分患者同时满足两种亚型诊断标准以致不便分类,遂单独归类;有28.76%FD患者伴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45.49%FD患者伴随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主要为单纯焦虑或抑郁状态,少部分为焦虑抑郁复合状态。3根据F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发病率最高的是肝胃不和证,其次为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脾胃湿热证;将男、女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按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前两种证型均为肝胃不和证和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寒(弱)证女性发病率显着高于男性,脾胃湿热证男性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不同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层次分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显示脾胃湿热证与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在不同年龄层次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对于FD不同亚型,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均以PDS发病为主,肝胃不和证和脾胃湿热证以EPS发病为主。4刘华一教授在临证中推崇“气机升降论”,并将“因滞致虚,因虚夹邪”理论运用于临床,刘教授在辨治FD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乃饮食不节、六淫邪侵、情志内伤、素体本虚为因,其核心病机为气机郁滞、升降失调。辨证论治不外脾胃虚弱、肝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证,宜扶正祛邪并举,刘教授以益气养血调中、疏肝理气和中、辛开苦降畅中为法自拟方药加减论治,收效显着。另外,刘教授在辨治选药时重视花类药轻清宣散、芳香行气之功,并精选对药相辅相成运用于不同证型治法之中。结论:1从FD患者一般情况看,FD发病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以女性患者发病为主,女性患者以40-49岁为发病高峰,而男性患者以50-59岁为发病高峰,患者总体以50-59岁为发病高峰。学历分布以本科/专科为主,其次为高中/中专、初中、硕博士及以上、小学及以下。职业分布以办公室职员为主,其次为无业或退休、商业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农民、教师、学生、公务员。三餐不定时者和饮食过快者占FD患者小部分,对FD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影响,FD饮食偏嗜者多以嗜咸、辛辣、油腻、嗜甜等,不良饮食偏嗜会导致FD的发生,饮食因素已成为FD的危险因素。2 FD亚型可分为EPS、PDS和兼具前两种亚型特征而不便分类型三种,EPS和PDS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无明显差异。FD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杀菌治疗可改善FD症状,因此推荐Hp阳性FD患者进行杀菌治疗。部分FD患者伴随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说明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当今社会FD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 FD患者最常见的两种中医证型为肝胃不和证和脾虚气滞证,说明FD与肝、脾、胃的功能异常有很大关联性,情志失调亦成为FD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久病耗伤正气以致正虚邪盛,随着病程延长,可继发多种夹邪证候。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FD患者以中年人居多,男性患者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属性,饮食失调、恣食肥甘厚味可常见脾胃湿热证,女性患者较之男性患者更早发生精气衰少,因此可常见脾胃虚寒(弱)证。对于FD不同亚型,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弱)证、寒热错杂证均以PDS发病为主,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以EPS发病为主。4刘华一教授根据“气机升降论”和“因滞致虚,因虚夹邪”论对FD的病因病机、病程发展、辨证论治等提出独到的学术见解,临床效果显着,突出了中医药对于FD治疗的特色优势。
李卓威[4](2021)在《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并以导师临床经验代表方为治方,观察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有效性,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辛开苦降法源流,总结其临床应用,揭示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探讨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病机,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经方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提供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方剂加减,连续治疗4周,共28天。治疗前后,两组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绞痛症状量化评分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安全性指标监测表;4周后观察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评估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代表方剂的辛开苦降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辛开苦降法是利用辛苦药味药性的特点发挥作用的:辛味药归肝、脾、肺、胃经,散行温润,主升主上,温补阳气、津液泽润。苦味药归心、肺、胃、肝、胆、大肠经,燥泄、坚阴,主降主下,燥湿清热而存阴降气机。(2)辛开苦降法具体到人体疾病的治疗,依赖药物气化、人体气化、脾胃气机升降、五脏补泻表达应用于临床实践发挥作用。(3)辛开苦降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依据:冠心病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心阳受损,日久心气虚,其余四脏随之出现气化失常。标实是气化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以标实为主要临床矛盾,是冠心病发展过程的热化标实阶段。辛开苦降法治疗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可促使五脏生克制化机制运转,心虚得补,热痰瘀标实随气化恢复气机调达而消除,气化是辛开苦降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观察中有3例脱落,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86例,最终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心绞痛分级、血脂四项、fib、中医证候积分等具有可比性(P>0.05)。(2)心绞痛、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绞痛改善率为81.40%,优于对照组的58.10%(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6.5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11.60%(P<0.01)。治疗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9.10%,对照组的60.50%(P<0.05)。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81.4%、46.5%、79.1%,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的58.10%、11.60%,11.60%。(P<0.05,P<0.01,P<0.05)(3)血脂四项、fib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脂四项及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两者比较后,治疗组HDL-C,L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TC、TG、fib等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中医症状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胸痛、胸闷、肢体困重、脘腹痞满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心烦心悸、口干口粘、咳嗽气短、痰黄、形体肥胖、大便秘结等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胸痛、胸闷、肢体困重、脘腹痞满等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心烦心悸、口干口粘、咳嗽气短、痰黄、形体肥胖、大便秘结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5.35%;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共计32.56%。两组间中医疾病疗效评价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35%,显着优于对照组的32.56%(P<0.01)。(6)舌红、苔黄腻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舌红、苔黄腻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滑数或弦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安全性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故自拟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本病安全性较好。结论本研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剂治疗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合并基础西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缺血表现,对血脂起到一定调节作用,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范梦男[5](2020)在《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行为学、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窦及下丘脑组织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BGP))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及BGP途径探讨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FD探索新方法,为FD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空白组(模型组)、胃痛消痞方组(中药组)、莫沙必利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张氏不规则喂食法复制FD大鼠模型,连续刺激21d。造模成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行为学表现,且解剖胃窦显示并无实质性损伤;治疗期间,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实验干预的胃痛消痞方由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剂组成:党参10g、柴胡12g、白芍20g、延胡索20g、白术20g、砂仁15g、枳实12g、炒麦芽20g、炙甘草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西药药选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0mg/片)。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根据人与大鼠等效剂量换算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21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评分;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将混有墨水的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各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及蛋白印记(western Blot,WB)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BDNF、五-羟色胺3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3a receptors,5-HT3aR)、α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α-CGRP)、G蛋白偶联受体39(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比较造模后,空白组大鼠皮毛光泽,精神状态良好,活动度良好,饮水量及进食量正常,体质量增加,肌肉结实,二便正常,全程无死亡;各造模组大鼠均出现毛色光泽度差、精神萎靡、活动度差、进食量及饮水量减少、体质量增加缓慢或减少等现象。治疗3周之后,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行为表现仍然不佳,中药组及西药组上述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无明显差异。2.各组大鼠胃肠动力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小肠推进率增高(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增加明显(P<0.05),差异显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内残留率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差异显着。3、各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5-HT、BDNF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增高(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降低(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胃窦组织GPR39 mRNA表达降低不明显,差异显着(P<0.05)。5、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 mRNA表达增高(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 mRNA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 mRNA表达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各组大鼠胃窦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α-CGRP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5-HT3a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5-HT3aR、CGRP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增加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中药组相比较,西药组大鼠胃窦组织GPR39蛋白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7、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GPR39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α-CGR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α-CGR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西药组相比较,中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BDNF、5-HT3aR、α-CGRP蛋白增高明显,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PR39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较西药组效果更好(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张氏不规则喂食法能够复制FD大鼠模型。2.胃痛消痞方可以改善FD大鼠毛色、改善活动灵活度、增加进食量、提高体重以及缓解暴躁易激惹行为学症状,从而证明胃痛消痞方对FD有治疗作用。3.胃痛消痞方能减少FD大鼠胃内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改善胃肠动力是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之一。4.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是通过上调5-HT、BDNF的表达,从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实现FD的治疗,是其作用机制之一。5.胃痛消痞方对FD的治疗过程中存在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脑肠互动正反馈机制。6.胃痛消痞方治疗FD的机制是通过BGA上调5-HT、BDNF、α-CGRP,下调GPR39的表达实现的。
罗鹏基[6](2020)在《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前后临床症状及检验指标的变化,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运用中药治疗FD提供新思路和临床例证。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8例脾肾阳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淫羊温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疗程均为20天,观察治疗后的总体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脱落5例。最终参与统计的共有63例,治疗组为32例,对照组为31例。1.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治疗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2.主要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胃脘部痞满和喜温喜按的单项症状消失率分别为53.13%、56.25%,优于对照组的25.81%、22.58%。治疗组治疗胃脘部痞满和喜温喜按两大主症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的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除大便溏薄、精神倦怠和手足不温外,其余症状治疗后的积分与治疗前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胃脘部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精神倦怠、手足不温的治疗上优于对照组(P<0.01、P<0.05),但食少纳呆的治疗效果两组并无差异(P>0.05),说明两组效果相当。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下降(P<0.05)。4.胃动素水平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5.饮水负荷试验分析:两组治疗后阈值、饱足饮水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阈值、饱足饮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6.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3.80%,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P<0.05)。7.安全性指标:两组的安全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1.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FD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且安全。2.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FD疗效确切,能提高MTL水平及改善胃感觉功能。
李若愚[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载体,挖掘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为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附子类方的临床使用准确率,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刘铁军教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附子类方诊治的患者。研究选取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皆为原书组成,附子类方包括桂枝加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附子泻心汤、乌梅丸、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黄土汤,病例要求一般资料、初诊记录、四诊信息完整。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于附子类方病例的病名、体征、症状、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并由专人监督把关病例质量,非指定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病例中的任何信息,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加附子汤24例、麻黄细辛附子汤48例、再造散70例、附子泻心汤40例、乌梅丸29例、大黄附子汤35例、温脾汤66例、附子理中丸134例、黄土汤54例,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刘铁军运用以上9种附子类方的基本适应证及其主症、舌脉,方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新方分析”模块中的药物聚类功能,总结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使得潜在的合方用药得以明确详细提炼。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体的应用,总结提炼出导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处方特点、临床思路、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附子类方的学术思想内涵,并将其结合中医“扶阳”理论进行相关论述。1桂枝加附子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5种西医类别。主要证型为营卫失调,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纳差、畏寒、四肢凉、心慌。主要药物:大枣、桂枝、白芍、生姜、附子、白术、甘草、黄芪、鹿角霜。次要药物:茯苓、防风、陈皮、山药、炙甘草、党参、麦冬、干姜、黄连。常用合方:桂枝加黄芪汤、炙甘草汤、异功散、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木香槟榔丸、痛泻药方。2麻黄细辛附子汤:导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肠型感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胃糜烂、消化道憩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10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寒阳虚。主要症状:畏寒、四肢凉、无汗、纳差、乏力、胃脘喜暖、泄泻。主要药物:麻黄、附子、细辛、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川芎、防风、柴胡。常用合方:玉屏风散、再造散、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汤、四君子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炙甘草汤、痛泻药方。3再造散:导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胃息肉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感寒邪,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畏寒、纳差、发热、四肢凉、无汗、乏力、腹泻。主要药物: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大枣、炙甘草、生姜、防风、川芎。次要药物:黄芪、羌活、大黄、麻黄、白芍、白术、柴胡、当归、三棱、水蛭、甲珠、陈皮。常用合方:柴胡疏肝散、芪归甲蛭方、四物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四君子汤。4附子泻心汤:导师运用附子泻心汤主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阳虚热结,心下痞满。主要症状:四肢凉、胃脘痛、大便黏腻、畏寒、胃脘喜暖、胃胀、嗳腐吞酸。主要药物:大黄、黄芩、附子、黄连、桂枝、甘草、白芍、陈皮、香附、藿香、枳实、佩兰。次要药物:石膏、防风、木香、厚朴、栀子、黄柏、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常用合方:泻黄散、柴胡疏肝散、健脾丸、厚朴温中汤、防风通圣丸、保和丸、桂枝汤。5乌梅丸: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类别为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0种脾胃病类别。主要证型为中脏虚寒兼郁热(即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主要症状:腹痛、四肢凉、泄泻、纳差。主要药物:乌梅、黄连、当归、细辛、黄柏、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次要药物:白芍、白术、党参、川芎、茯苓、泽泻。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苓桂术甘汤、四物汤、丁香柿蒂汤、木香槟榔丸。6大黄附子汤:导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脾胃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8种。主要证型为寒积阻滞。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畏寒。主要药物:细辛、大黄、附子、白芍、川芎、干姜、茯苓、厚朴、黄芪、大枣、白术、香附。次要药物:当归、炙甘草、陈皮、甘松、柴胡、炒枳壳、生姜、泽泻、桂枝。常用合方:厚朴温中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物汤、桂枝汤、保和丸。7温脾汤:导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9种。主要证型为素体阳虚,寒积中阻。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主要药物:枳实、炙甘草、干姜、当归、大黄、芒硝、白术、附子、党参。次要药物:细辛、白芍、柴胡、陈皮、瓜蒌、香附。常用合方:瓜蒌承气汤(自拟方)、柴胡疏肝汤、大承气汤、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保和丸。8附子理中丸:导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呕吐、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16种。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胃脘喜暖、四肢凉、畏寒、胃脘痛、恶心、纳差。主要药物:干姜、炙甘草、附子、党参、炒白术、白芍、桂枝、大枣。次要药物:黄芪、当归、茯苓、陈皮、柴胡、川芎、白术、香附、大黄、枳实、生姜、鹿角霜、防风。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四物汤。9黄土汤:导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胃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7种。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统摄无权。主要症状:便血、胃脘痛、四肢凉、面色萎黄、乏力。主要药物:生地黄、黄芩、阿胶、赤石脂、附子、炒白术、甘草、黄芪。次要药物:柴胡、白芍、大蓟炭、当归、荆芥穗炭、干姜、桂枝、陈皮。常用合方:四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带汤、甘草干姜汤、槐花散、柴胡疏肝汤。结论: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特点可归结如下:1经典为纲,临床循迹: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熟悉,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基础环节,临床诊疗过程中,尊经论治,察阴阳,别脏腑,活络中医思维,提高辨病准确。同时,对于经典方药的使用,强调勿随意减改,以维持方药间的结构。2未病先防,扶阳祛邪:从运动的眼光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扶阳的思想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从阳气充足的角度御(祛)邪与外,防治疾病加重。本文涉及的附子类方所致疾病可看做逐渐进阶的,为体外寒邪逐渐侵入人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且不断发展并加重的发展过程。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时候,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处方,添加合适防止疾病进展的药物。3灵活用方,优化疗效:导师主导在遣方用药时,以合方、对药的模式进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附子类方主方的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原方的原汁原味,故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功效的合方,数量较多、主治不一,疗效甚佳。4注重调护,兼顾情志:导师认为治疗脾胃病是中医的优势:疗效佳病程短。同时导师也认为脾胃病是一种反反复复的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治愈后长期的预防顾护。同时脾胃病与情绪精神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影响甚至加重躯体与情志问题,注重精神调畅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黄蜜[8](2019)在《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裴氏理中贴穴位贴敷联合捏脊在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应用,评价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探索适用于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的创新型中医药方法,为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符合脾胃气虚型FD诊断标准的200例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分为4个组,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作为每组的基础治疗)、穴位贴敷组、捏脊组、穴位贴敷联合捏脊组(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穴位贴敷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神阙穴;捏脊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拿患儿背部皮肤;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和捏脊同时治疗。治疗标准均为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四组患儿入组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症状积分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并在所有治疗结束以后1个月时,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对患儿的病情及及恢复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评价其远期疗效;对四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体重进行测量。通过对四组患儿的资料收集整理,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中医证候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在治疗各阶段对照组和穴位贴敷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四组治疗1周、2周、治疗后1个月中医证候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1周时,发现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穴位贴敷组、捏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联合组疗效要优于穴位贴敷组、捏脊组和对照组(P<0.05),穴位贴敷组、捏脊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评价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的远期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组的远期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穴位贴敷组、捏脊组(P<0.05),且穴位贴敷组和捏脊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四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1)对照组:治疗前后,患儿在食欲、食量、腹胀这三方面积分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恶心呕吐、大便稀溏、体倦乏力、面色、汗多、夜寐欠安这六方面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穴位贴敷组:治疗前后,患儿在食欲、食量、恶心呕吐、腹胀、嗳气这五方面的积分变化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便稀溏、体倦乏力、面色、汗多、夜寐欠安这五方面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捏脊组:治疗前后,患儿在食欲、食量、腹胀、体倦乏力、夜寐欠安这五方面的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嗳气、面色、汗多这五方面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联合组:治疗前后,患儿在食欲、食量、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溏、体倦乏力、嗳气、汗多、夜寐欠安这九方面积分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面色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联合组的食欲、食量、恶心呕吐、嗳气、体倦乏力、汗多、夜寐欠安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食量、嗳气、汗多、体倦乏力、夜寐欠安积分与穴位贴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食量、腹胀、嗳气、汗多积分与捏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疗效比较:治疗2周时,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75.61%、穴位贴敷组80.00%和捏脊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捏脊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比较: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得出,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5.48%;穴位贴敷组27.78%;捏脊组29.03%;联合组10.87%。四组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和捏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捏脊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体重比较:组内比较,发现四组患儿体重在治疗结束较治疗前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四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穴位贴敷组和联合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儿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潮红部位为输液贴贴敷部位。对照组和捏脊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8.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四组疗效均与疗程相关(P<0.05);对照组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有关(P<0.05),穴位贴敷组、捏脊组和联合组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无关(P>0.05);四组疗效均与年龄段无关(P>0.05)。结论:1.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FD,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且临床疗效显着;2.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FD,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食欲、食量、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溏、体倦乏力、嗳气、汗多、夜寐欠安的症状,且在改善食量、嗳气、汗多方面优于对照组、穴位贴敷组、捏脊组;3.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安全性较高,且能减低脾胃气虚型小儿FD的复发率;4.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FD,对患儿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5.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治疗在不同疗程的疗效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病程(除对照组)和年龄段的疗效无差异。
刘阳[9](2021)在《和胃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和胃理气方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一般状况、胃肠动力水平及胃组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胃肠动力障碍角度探究和胃理气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切入点。材料与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大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和胃理气方组,各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别的各组采取“郭氏夹尾激怒法”制备FD大鼠肝郁气滞型动物模型。造模时间共为14天。在造模后的治疗阶段,空白组与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实行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天,早晚各1次;多潘立酮组给予多潘立酮溶液实行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天,早晚各1次;和胃理气方组给予煎制而成的中药混悬液实行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天,早晚各1次。于造模前1天、造模第14天以及治疗第14天分别观测大鼠体重与一般情况变化。治疗完成后,对大鼠进行麻醉并处死,确定胃排空与小肠推进的比值,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液中c AMP、PKA含量,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胃窦组织中c AMP蛋白和PK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相对比。造模前1天各组所有大鼠毛发光亮、大便成型、情绪平和、精神状态尚可,各组大鼠行为学及体重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14天,空白组大鼠一般状况及体重指标与造模前基本无明显变化,而其他3组造模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变化比较明显,大鼠均出现了皮毛粗糙无光泽,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撕咬,大便稀溏,倦卧少动,体重增长缓慢。与空白组大鼠相比,造模大鼠和空白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P<0.05)。治疗第14天,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及体重指标均有所改善,多潘立酮组和和胃理气方组大鼠毛发变得光泽柔顺,情绪趋于稳定平和,活动量增加,大便逐渐成形。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与模型组相比,食物摄入量与饮用水量显着增多,体重明显增长(P<0.05);在治疗后,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相比较,大鼠行为学与体重指标改变无显着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相对比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速度与小肠推进速度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比明显提高(P<0.05)。3.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模型组对比空白组发现,测得的大鼠血液里c AMP、PKA水平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c AMP、PKA在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大鼠血液中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理气方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大鼠血液中c AMP、PK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4.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对照,c AMP、PKA蛋白在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表达显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c AMP、PKA蛋白在多潘立酮组与和胃理气方组大鼠胃窦组织中表达含量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理气方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大鼠胃窦组织中c AMP、PKA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和胃理气方能够改善肝郁气滞型F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与体重指标。2.和胃理气方能够提高肝郁气滞型FD模型大鼠的胃排空速度和小肠推进速度。3.和胃理气方能够改善肝郁气滞型FD模型大鼠的胃肠排空,调节胃肠功能,进而促进胃肠动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 AMP/PKA信号通路,提高c AMP、PKA的表达有关。
刘子嘉[10](2021)在《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方辨治思路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六维辨证”思维探讨导师应用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与思路,并通过文献数据分析大量个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本病存在的证治规律并与导师经验互相补充,以期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材料与方法:收录经典有效病案,对导师运用经方进行六维辨治的思路与经验进行总结探讨。检索数据库收集整理近十年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文献,对经方的使用趋势、平均有效率、不同证型的频数频率分布、证型对应的经方分布、高频中药功效及性味归经进行频数频率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1.遵循导师“六维辨证”思维指导,应用经方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即从病因、病位(上、中、下)、病理因素等不同微观因素着手,再于病性、病期、病势整体把握疾病的演变之势,如此识病微宏的应用经方,疗效明显。2.(1)本研究纳入相关文献126篇,涉及经方19首,以半夏泻心汤、四逆散、柴胡桂枝汤、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及柴胡桂枝干姜汤使用频率最高;(2)有效率依次排列为柴胡桂枝干姜汤95.81%、小柴胡汤94.01%、半夏泻心汤92.51%、黄芪建中汤91.93%、四逆散90.29%、柴胡桂枝汤88.46%;(3)明确证型13种,病例数1810例,以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胃气虚、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的患者最多,致病脏腑集中于肝、脾、胃三脏;(4)得中药88味,高频中药34味,功效共分15类,以补气、清热、化痰、解表、温里、理气等先后次序为主;(5)药性温者47%与性寒者29%(寒、微寒)为最,药味以辛(30%)、苦(30%)为最、甘性居其后占28%;(6)归经以脾经(76.47%)、胃经(52.94%)、肝经(44.12%)、肺经(44.12%)四经为主;(7)运用SPSS25.0聚类中药得6类结果:辛开苦降燥湿类、健脾补气和中类,疏肝解郁养血类、行气消痞化痰类、利水通阳化湿类、补气消导活血类。结论:通过探讨总结导师经验思路以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以“六维辨证”思维指导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则识证用药更加精准,值得临床推广。
二、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旋覆代赭汤释义 |
2 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 |
2.1 消化系统相关病症 |
2.1.1 功能性消化不良 |
2.1.2 胃食管反流病 |
2.1.3 胆汁反流性胃炎 |
2.1.4 呃逆 |
2.1.5 癌症术后相关消化道疾病 |
2.1.6 糖尿病胃轻瘫 |
2.1.7 消化系统其他疾病 |
2.2 非消化系统相关病症 |
2.2.1 眩晕 |
2.2.2 顽固性咳嗽 |
3 旋覆代赭汤的作用机制初探 |
3.1 抗炎作用 |
3.2 收缩食管平滑肌 |
3.3 保护、修复食管黏膜 |
3.4 增强胃动力 |
4 结语 |
(2)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观察中止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不良事件处理 |
2.5 疗效观察 |
2.6 研究质量控制 |
2.7 受试者权益保护 |
3 统计学分析 |
4 技术路线图 |
5 治疗结果 |
5.1 基线分析 |
5.2 治疗结果分析 |
5.3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中风后痞满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痞满的中医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痞满的认识 |
2.1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中风后痞满的西医疗法 |
3 针灸治疗痞满的机制 |
4 本研究针对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治疗方案的选择 |
4.1 温针灸疗法的选择 |
4.2 选穴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临床疗效分析 |
5.2 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分析 |
5.3 对复发率分析 |
5.4 安全性评价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自拟脾胃虚寒型痞满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
附录三 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量表 |
附录四 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录五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六 安全性评价 |
综述 中医治疗痞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 |
1 资料 |
1.1 病历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 |
2.2 问卷资料采集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信息 |
3.1.1 性别与年龄 |
3.1.2 受教育程度 |
3.1.3 职业 |
3.1.4 饮食规律与否 |
3.1.5 饮食习惯及偏嗜 |
3.2 患者诊断信息 |
3.2.1 FD不同亚型 |
3.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3.3 焦虑抑郁状态 |
3.4 中医证型与相关资料的关系 |
3.4.1 中医证型 |
3.4.2 中医证型与性别 |
3.4.3 中医证型与年龄 |
3.4.4 中医证型与FD不同亚型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刘华一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经验撷英 |
1 刘华一教授谈脾胃与“气机升降论” |
2 刘华一教授谈脾胃与“因滞致虚,因虚夹邪”论 |
3 刘华一教授谈FD病因病机 |
4 刘华一教授谈FD辨证论治 |
4.1 脾胃虚弱证——益气养血调中 |
4.2 肝脾(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中 |
4.3 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畅中 |
5 刘华一教授精当选药 |
5.1 重视花类药 |
5.1.1 玫瑰花 |
5.1.2 白梅花(绿萼梅) |
5.1.3 合欢花 |
5.1.4 丁香 |
5.2 精选对药 |
5.2.1 蒲公英和紫苏叶 |
5.2.2 藿香和佩兰 |
5.2.3 木香和乌药 |
5.2.4 砂仁和白豆蔻 |
5.2.5 桔梗和枳壳 |
6 刘华一教授经典医案举隅 |
6.1 脾胃虚弱案 |
6.2 肝胃不和案 |
6.3 寒热错杂案 |
7 小结 |
讨论 |
1 FD与人口学资料的关系 |
1.1 FD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特点 |
1.2 FD患者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分布 |
1.3 FD与饮食因素 |
2 FD与诊断学资料的关系 |
2.1 FD不同亚型 |
2.2 FD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2.3 FD与焦虑抑郁状态 |
3 FD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 |
3.1 F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3.2 FD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 |
3.3 FD中医证型与不同亚型 |
4 刘华一教授辨治FD经验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问卷调查表 |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2.1 胃肠动力障碍 |
1.2.2 内脏高敏感性 |
1.2.3 肠屏障与肠道微生态异常 |
1.2.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1.2.5 心理社会因素与脑-肠轴功能紊乱 |
1.3 诊断方法 |
1.4 治疗 |
1.4.1 一般治疗 |
1.4.2 促动力剂 |
1.4.3 抑酸剂 |
1.4.4 神经调节剂 |
1.4.5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
1.4.6 组胺(histamine1/2,H1/2)受体拮抗剂 |
2 中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中医内治法 |
2.3.1 古代成方论治 |
2.3.2 自拟经验方治疗 |
2.3.3 中成药治疗 |
2.4 中医外治法 |
2.5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辛开苦降法源流 |
2 冠心病病机探讨 |
3 气化病机下的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辛开苦降法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窦及下丘脑组织中5-HT、BDNF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胃窦组织中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四: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DNF、5-HT3aR、a-CGRP、GRP3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FD的认识 |
1.1 病名追溯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FD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资料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导师从中医角度认识西医治疗FD |
4.2 导师从温补脾肾入手治疗FD脾肾阳虚证的学术思想 |
4.3 淫羊温肾方的组方意义及煎服法 |
4.4 淫羊温肾方单味中药的药性及药理研究 |
4.5 胃动素与脾肾阳虚型FD的关系 |
4.6 水负荷试验(WLT)与FD的关系 |
4.7 疗效分析 |
4.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加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附子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附子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加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治规律 |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麻黄细辛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麻黄细辛附子汤适应证 |
3 麻黄细辛附子汤状规律 |
4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物规律 |
5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再造散证治规律 |
2 再造散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再造散一般情况分析 |
2 再造散适应证 |
3 再造散症状规律 |
4 再造散药物规律 |
5 再造散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附子泻心汤证治规律 |
2 附子泻心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附子泻心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附子泻心汤适应证 |
3 附子泻心汤症状规律 |
4 附子泻心汤药物规律 |
5 附子泻心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乌梅丸证治规律 |
2 乌梅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乌梅丸一般情况分析 |
2 乌梅丸适应证 |
3 乌梅丸症状规律 |
4 乌梅丸药物规律 |
5 乌梅丸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大黄附子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大黄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大黄附子汤适应证 |
3 大黄附子汤症状规律 |
4 大黄附子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温脾汤证治规律 |
2 温脾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温脾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温脾汤适应证 |
3 温脾汤症状规律 |
4 温脾汤药物规律 |
5 温脾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附子理中丸证治规律 |
2 附子理中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附子理中丸一般情况分析 |
2 附子理中丸适应证 |
3 附子理中丸症状规律 |
4 附子理中丸药物规律 |
5 附子理中丸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九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黄土汤证治规律 |
2 黄土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黄土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黄土汤适应证 |
3 黄土汤症状规律 |
4 黄土汤药物规律 |
5 黄土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比较分析 |
2 附子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治疗现状 |
3 立题依据 |
4 相关概念 |
5 研究目的 |
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3 样本含量的估算 |
4 分组方法 |
5 伦理原则 |
6 干预方案 |
7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8 质量控制 |
9 统计方法 |
10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试验病例入选情况 |
2 基线分析 |
3 疗效评价 |
4 安全性评价 |
5 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裴氏理中贴组成、功效、方解 |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之处 |
3 研究不足与希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9)和胃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方辨治思路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方辨治思路 |
1 从六维之“病因”论FD |
2 从六维之“病位”论FD |
3 从六维之“病性”论FD |
4 从六维之“病理因素”论FD |
5 从六维之“病期”论FD |
6 从六维之“病势”论FD |
7 善寻主症,精用药对、角药 |
8 临诊提要 |
9 验案举隅 |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方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证治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文献研究范围 |
3 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
4 数据规范及研究方法与内容 |
5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田硕,刘万里,苏坤涵,冯丽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7)
- [2]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脾胃虚寒型痞满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及刘华一教授辨治经验撷英[D]. 刘文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李卓威.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胃痛消痞方对FD大鼠脑肠肽相关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 范梦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淫羊温肾方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D]. 罗鹏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D]. 李若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裴氏理中贴联合捏脊辅助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研究[D]. 黄蜜.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和胃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D]. 刘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方辨治思路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刘子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